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合集下载

我的第一本书优秀教案(优秀6篇)

我的第一本书优秀教案(优秀6篇)

我的第一本书优秀教案(优秀6篇)《我的一本书》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翻来覆去”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3、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

4、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教学重点品评重点语句,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程序及师生双边活动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提及诗人牛汉,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笔下的那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的形象。

(教师引领学生诵出: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篇随笔《我的一本书》,去感受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一本书”,去思考人生命运这个鲜活的话题。

(板书文题、作者)二、学生回忆诗人牛汉的创作经历教师视情况进行补充、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1、请同学们默渎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标示段序并积累词语。

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幽默凄惨翻来覆去温厚2、学生再读课文,揣摩、理解课文内容。

思考: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二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学生跳读课文3至8语段,简要复述“我的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

教师提示注意其中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的真挚情意。

3、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

研讨:(1)文题“我的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一本书”的?学生畅谈阅读体会,老师提示:(1)作者的“一本书”意味深长。

如果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一本书”是人生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

《我的第一本书》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课时:2教师:毛勇导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导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教学难点: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导学方法阅读后积极讨论,品味感情、感悟人生、学会做人。

导学过程设计一、预习导学(10分钟)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似掺()脊()背枉()读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掺和:。

知书识礼:。

酷似:。

3、作者牛汉,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

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诗歌、诗集等。

二、课堂自主、合作、探究(20分钟)(小组内讨论)(一)、导人(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三)、学生自主阅读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答: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答: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答: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答:(四)、品味语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答: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答:小结2分钟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和苦难生活中的以及生命乐趣。

作业三、课堂分层巩固训练(10分钟)1.抄写词语2.归纳文章主题:3、完成研讨练习三。

毛勇。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2、激活生活体验,感悟作者内心情感。

3、加强联想与想像能力的培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2、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品味苦难对人生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知识链接】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

20世纪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

“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牛汉一生坎坷,“经历过战争、流亡、饥饿,以及几次的被囚禁,从事过种地、拉平板车、杀猪、宰牛等繁重的劳动”,的确称得上是一种“痛苦而丰富的人生”,他的诗就是这种生命痛感的真实记录。

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从小到大,我们已经读了不少的书。

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不少同学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那是因为我们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故事。

但诗人牛汉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却永志难忘。

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回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困、饥饿、寒冷,读书仔当时是有钱人的事。

“我”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

自主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

酷似.( ) 掺.和.( ) 脊.背( ) 枉.读( ) 磨磨蹭.蹭()2.了解“知书识礼”的意思。

(有知识,懂礼貌。

指人有文化教养。

)3、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课文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了哪些人、那些事?1、作者在“我的第一本书”中读出了生活的“苦”与“乐”,找出对应的描写。

2、作者追忆起第一本书是心情是怎样的?3、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4、文章前文说父亲认为乔元贞比“我”有出息,结尾处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积累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情、同学情、童年的乐趣以及在极其苦难的生存条件和学习环境下苦苦挣 扎的一段生活历程。

3、品尝本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培育良好的语感。

【学法指导】: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以“我的第一本书”为抓手,探讨文中的父子深情、同学挚友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从而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资料链接1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爱与歌》(1954)、《温泉》(1984)、《海上蝴蝶》(1985)、《缄默的悬崖》(1986)、《牛汉诗选》(1998)<.本文是 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知书识礼:有学问,懂礼貌。

指人有文化教养。

(3)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尝试着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温馨提示:复述时留意以下几点。

A 、交代清晰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

B 、读音精确,口齿清晰,声音噫亮。

C 、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

)(4)文本研讨①阅读课文后,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做怎样的理解?②围绕这一本书,文中叙述了哪些人物和动物?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疑难反馈】请把你在学习中的疑问提出,我们共同解决:合作探究,展示风采1、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本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地叹着气“?结合上下文说说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人?2、父亲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后来元贞却以做小买卖为生,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从中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学习过程】自主预习,信任我能!(1)注音:酷()似 掺( )和 马鬃( ) 哄堂大笑( (2)释义: 幽默:好玩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奇妙:奥妙神奇。

脊( )背 枉( )读 )挎着() 凄惨:凄凉凄惨。

八年级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八年级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八年级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

3、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2)梳理文章的结构,概括主要内容。

2、难点(1)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情感和心理的写作手法。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_____,(此处介绍作者的姓名、生平、主要作品等),其作品以_____(作者作品的风格特点)著称。

2、写作背景(介绍本书的写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四、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脊()背枉()读鬃()毛磨磨蹭蹭()2、解释下列词语(1)翻来覆去:(2)掺和:3、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了哪些人和事?(2)“我的第一本书”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五、课堂探究1、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深入理解(1)文中的“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回忆起“我的第一本书”的?(2)父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3)作者通过描写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人和事,想要表达怎样的主题?3、语言品味(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2)“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写作手法(1)本文在叙事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请找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2)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比来突出“第一本书”的重要性的?六、拓展延伸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书”的理解和感悟。

2、推荐阅读与“书”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窃读记》等,并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与“我的第一本书”的故事,感受到了书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整理_1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整理_1

让知识带有温度。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整理班级姓名
一、积累字词。

1.注音:掺和()()马鬃()
塾师()磨磨蹭蹭()
2.释义:磨磨蹭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来覆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

本文___________,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歌《》。

是我国现当代诗人、文学家,是“”诗派的重要成员。

曾用笔名谷风。

代表作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

()
2.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学校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的看。

()
3.(他)脸又黑又皱,脊背弓的像个“驮灯狮子”。

()
第1页/共2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四、思索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指那半本书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3.通过父亲的言行,你看出父亲是怎样的人?
4.如何理解“人不能忘本”这句话?
五、从文中二黄毛、乔元贞的人生经受中你有何感悟?
巩玺玺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

《我的第一本书》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第一本书》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作为一个拥有梦想的少年,我的童年并不是只有游戏和娱乐,书本亦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第一本书》就是在我童年迈出阅读的第一步时陪伴我走过的一本书。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我的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导入:为何阅读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开拓我们的视野,增长知识,还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能够让人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更深刻的情感。

让我们回到年少时代,当时的我对书本并没有太多的兴趣,然而一本书让我看到了阅读的无穷乐趣,它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一、为什么选择《我的第一本书》?《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非常特别的书籍,它是由我爷爷亲自捧着它,轻轻地递给了我。

那时的我还没有真正地接触过书本,爷爷则是我的第一个阅读老师。

他一边拿出着这本书,一边告诉我:“读书可以让你学到很多,认识很多世界!”听了爷爷这句话,我的好奇心就被激发了,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阅读之路,也因为这本书,在我的心中埋下了阅读的种子。

二、《我的第一本书》带给了我哪些感动?1.开拓视野,丰富想象阅读《我的第一本书》让我拓展了视野,对世界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书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起了我的想象力,让我更有趣地去体验整个故事情节。

我常常想象着自己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感受着他们的惊险与快乐。

2.提高语言表达阅读《我的第一本书》不仅能够增长我的知识,也能让我更好地表达自己。

我开始从文字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了解每个字的意思和用法,日复一日地阅读让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也因此得到了更大的自信。

3.树立正义感《我的第一本书》中有许多励志故事,这些故事始终陪伴着我前进。

这些故事让我知道,只有更加努力和坚持,才能完成自己的梦想。

同时,它们也带给我一种正义感,让我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为自己扬起了正义与勇气的旗帜。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doc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doc

1>整体感知文章, 领焙文章的主题。

2、品读句子,品评含义丰富的语句, 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0 3、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学习重难点】品读句子,品评含义丰富的语句,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理解作詁展示的苦难牛活,感焙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

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I 人I 禁。

“文革”期间,乂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 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岀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爱与 歌》(1954)、《温泉》(1984)、《海上蝴蝶》(1985)、《沉默的悬崖》(1986)、 《牛汉诗选》 (1998)。

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酷()似 if (马鬃(【学习目标】2. 注音 磨磨蹭蹭(3. 多音字4、解释幽(you m6):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

凄惨(qT can):凄凉悲惨。

奥秘Go mi):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fan fu):多次,一次又一次。

温厚(w@n hou):温和宽厚。

编制人:柯小丽 课型:新课 《我的第一本书》 编号:3 小组: 导学案提纲 使用时间:16.2.24 姓名: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导入新课。

二、思:(一)自主学习:1.文章围绕“第一本书”记叙了哪些事情?记叙线索是什么呢?2•思考:文章围绕“第一本书”写了哪几个人?概括他们的性格特征。

3、“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它冇何含义?4、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5•读了“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丿力后,你能从屮感受到哪些感情?三、议:要求: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以ABC学习共同体形式讨论上述问题动笔答题,组员互查,然后组内展示、矫正。

学科组t简单记出要点,寻找正确答案并质疑(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教材分析:《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

学习了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学情分析:由于本课所写的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因此我尽量介绍一些关于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的苦难生活,课前也让学生到图书馆、上网或访问老人等形式查找那个时代的情况,以加深对本课所展示的生活景况的理解,借以去想象那个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进而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

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2、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3、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4、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学习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者感情,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

2、品味课文中平实的语言。

学习难点:1、理解“第一本书”的双重含义,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

2、理解补叙的运用及其作用。

自学资料1、作者简介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蒙古族。

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牛汉诗选》等。

牛汉在“文革”期间,诗从悲愤的心灵里突然升起,写下了不少诗作。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2、随笔随笔,亦称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言禁未开之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

自主学习一、默读全文二、打通文字关1、生字:马鬃掺和磨蹭脊背枉读2、多音字注音组词:和哄横应磨调提3、解释词语的意思:酷似:凄惨:奥秘:翻来覆去:掺和:知书识礼:课堂学习:一、课文整体感知:1、用五分钟的时间朗读课文,然后复述课文主要情节。

课文《我的第一本书》教案设计【优秀3篇】

课文《我的第一本书》教案设计【优秀3篇】

课文《我的第一本书》教案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编的课文《我的第一本书》教案设计【优秀3篇】,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帮助到您。

篇一:《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篇一课题我的第一本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教学难点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学生作业本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ku4)似掺(chan1)脊(ji1)背枉(wang3)读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

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

学生结合课文理解并掌握补充注释导人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

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

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学生了解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学生互相补充、评议。

学生自主阅读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一种感激之情。

)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课前寄语】同学们,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心灵的体验,每一堂课都是一片知识的海洋,让我们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愉悦还是沮丧……请珍惜这每一次机会,因为人生的旅途少不了这些绚烂多彩的风景。

敞开心扉,放下包袱你一定能够收获到自己珍宝!【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2、复述课文,在复述中感受生活的困苦和无奈,感受人情的友善,领会文章的主旨;3、认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普通老百姓的苦难生活,体会苦难生活之于人的意义;4、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父子之情、同学之情,以及童年的情趣,培养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互助友爱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案重点】抓住重点,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教案难点】认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普通老百姓的苦难生活,体会苦难生活之于人的意义。

【教材助读】一、走进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人。

抗日战争初期流亡到陕甘地区读中学和大学。

1940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写诗。

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牛汉诗选》等。

二、了解背景:20世纪初,在荒寒、苍凉的遥远山村里,人们的生活艰苦而沉重,他们几乎是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

事过几十年后,作者回首往事,回忆起自己人生的“第一本书”,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自己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组长课堂检查)酷( )似掺( ) 脊( )背枉( )读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凄惨:翻来覆去:奥秘:掺和:温厚:知书识礼:酷似:{我的感受}初读课文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将你的初读感受、疑惑写下来。

二、整体感知:1、用五分钟的时间朗读课文,然后复述课文主要情节。

(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

)2、小组内推出一位代表准备展示。

三、合作探究:(课堂上完成,请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认真倾听,汇报展示时声音洪亮,口齿清楚。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自学掌握并积累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2.通过合作学习理解重点句子来感悟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情、同学情、童年的乐趣,以及在苦难的生存条件下苦苦挣扎的生命历程。

3.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合作探究感悟文本的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背景资料了解当时苦难的生存条件,进一步深刻感悟主题。

一、预习导学1、语基闯关(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 )似掺( ) 脊()背枉( )读(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酷似奥秘翻来覆去知书识礼2、走近作者搜集作者牛汉的资料,并整理汇编。

3、阅读收获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阅读后你有什么感受?4、质疑问难二、课堂助学(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二)、预习交流,了解学情(指名汇报预习成果,并质疑问难)(三)、合作探究,释疑解难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大屏幕展示问题:(1)、可是这本书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面,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2)、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2、学生讨论,合作探究3、背景助学,深度感悟4、总结归纳三、课堂巩固1、文章开头很有特点,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自然引出本文话题,既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________ ,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

文章中间部分介绍了____________ ,并交代与“书”有关的几个人的命运,文章最后与开头--------,表达了“我”对第一本书的____之情。

2、阅读全文,选出不属于作者情感体验的两项:()A.父亲从城里带回书和红薯,作者更稀奇红薯,因为作者的家乡荒寒苍凉。

B.作者认为父亲的书给他带来了好奇、快乐和梦幻。

C.父亲为我和乔元贞装订好两本书,他很理解尊重孩子的友情,善良负责。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户县振华中学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班级:1班科目:语文姓名:备课人:郑小卫日期:2016.02(晚自习20分钟)
1、掌握生字词,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的含义。

2、熟读课文,合作探究学习,品味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作品展示的困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珍惜今天读书的好条件。

完成如下任务:
重点:深刻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难点: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课题:《我的第一本书)作者:牛汉课时:一课时)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训练课导学】“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
书写等级达成等级批阅日期
·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催眠.(mián)马鬃.(zōnɡ)
B.凄惨.(cǎn)幽.默(yiōu)
C.崇.敬(chónɡ)惩.罚(chénɡ)
D.皱.纹(zhòu)麻雀.(què)
2.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磨磨蹭蹭奥密
B.轰堂大笑装订
C.翻来复去塾师
D.知书识礼梦幻
·发展题
3.“我的第一本书”应该怎样理解?
4.作者为什么认为“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
·提高题
5.本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培辅期望】
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
【自主反思】(日反知识盘点):
心得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主备人:学科审核人:
教研组长:年级主任: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把握人物心情。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

学习重点:
1、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围绕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在特定条件下人物的精神世界。

2、思考生活和命运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
1、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2、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学法指导:
阅读课文了解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理解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意。

知识链接:牛汉,原名史成汉,蒙古族,生于1923年,山西定襄县人,现当代著名诗人。

有诗集十余本,散文集七本,诗话集两本。

现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

预习案:1、给下列字注音:
默()秘()鬃()掺和()()覆()脊()2、解释下列词语:
凄惨:翻来覆去:
知书识礼:掺和:
3、课文围绕第一本书叙写了哪些事?
4、阅读课文说一说你对第一本书的理解。

5、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6、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①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②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练习案:
1、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叹着气”?你觉得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2、“人不能忘本”中的“本”指什么?“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中的“枉”的意思是什么?探究案:
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深刻的感受,把感受写在下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