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建立中国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
城市地理学重点总结
![城市地理学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4257cb8bd63186bcebbc93.png)
3、规模经济: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4、积聚经济: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5.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聚和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即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具体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和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由中心城区向城市外围边缘地区迁移的过程。
逆城市化: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
再城市化:在逆城市化发展到某一程度后,由于城市更新等措施,城市中心再次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中央区域人口数量回升。
6城市职能,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分工。
7、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8、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例。
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大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全国人口的大部分,且在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9、位序-规模法: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的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城市金字塔:把全国或者区域内的城市按照城市规模进行等级划分,则会发现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呈负相关关系,即城市等级越高,城市规模越大,城市数量越少,反之,越多。
把这种关系用图表表示出来,就形成了城市金字塔。
10、生长极理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地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以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点就是具有成长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城镇联系起来,使得增长极有了具体的地理位置,增长极的极一般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
城市地理思考题集
![城市地理思考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f153d45e27d3240c8447ef67.png)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1.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2.城市: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科技、文教、信息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3.城市的本质特征:1.密集性------物质的和精神的密集2.高效性------高效率和高效益3.多元性------特征多样、类型多样4.非农性------非农人口、非农活动5.区域性------区域中心6.系统性------复杂的自然、社会复合系统二.问答题1.简述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研究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2.简述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b)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c)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d)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e)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a)是地理学的三级学科,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b)在我国,城市地理学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在发达国家,则把城市地理学归为社会科学。
c)综述,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科学,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4.简述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区别:1.学科性质:城市地理学: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技术科学2.研究方向:城市地理学研究区域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区域,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平面设计,偏重工程组织和设计,工程性较强。
联系: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5.简述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及研究领域a)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b)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c)注重城市化研究;d)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城镇人口:也称驻地人口。
指占用城镇生活空间,并享受城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的人口群体。
大数据与城市规划习题及答案
![大数据与城市规划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19fea0fab069dc502201d4.png)
大数据与城市规划第一章课程概况习题1新数据的出现使得城市规划与城市研究更加深入,下面哪个不属于新数据(大数据+开放数据)?A、公共交通刷卡记录数据B、人口普查公报C、社交媒体数据D、手机信号数据解析:新数据为大数据以及公开数据,人口普查公报是汇总的数据,也是传统数据,因此不属于新数据。
2、请问以下数据几何形式上属于哪种类型?A、线状数据(polyline)B、面状数据(polygon)C、点状数据(point)D、以上皆非解析:根据图片的点状分布以及核心字段的说明,可推断出本数据为point点状数据。
3、下列关于“街道步行指数”核心字段的解释,下列叙述哪个不恰当?A、WalkScore:街道步行指数,是街道可步行性的综合指标B、function_density:街道功能密度,以街道的商业建筑面积密度做参考C、function_mix:街道功能混合度,一个区域内设施的功能多样性D、junction_density:道路交叉路口密度,街道周边一定范围内的道路交叉路口数量与面积的比值解析:unction_density:街道功能密度是以计算该街道的兴趣点POI密度。
公式如下:4、请问以下哪个字段不包含在“ResidentialCommunity居住小区”数据里?A、小区占地面积B、小区内容积率C、邻近设施状态D、小区住房成交量解析:此字段不包含于该数据中5、下面哪项属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A、数据抓取B、数据分析C、数据可视化D、数据增强设计E、以上皆是第二章变化中的中国城市与未来城市1、以城市规划学科而言,下面对于城市的定义哪个不恰当?A、行政地域是一般大家所熟悉的城市范围,其边界大多依据历史、地理等要素划定B、实体地域是指利用地形地貌所刻画出来的适宜城市建设的范围C、功能地域侧重于实质功能上的关联,如:通勤交通所体现的劳动力市场解析:实体地域是实际情况下城市化的土地,一般以城镇建设用地的范围作为表征。
1城市地域的三种类型
![1城市地域的三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bcc021f7c8d376eeafaa3105.png)
1城市地域的三种类型: 1城市的行政地域; 2城市的实体地域; 3城市的职能地域;2城市:城市一种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演变为防御敌方侵袭,市是商品交易场所。
3.都市区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都市连绵区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4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又存在这密切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5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的特点多核心⑵交通走廊⑶密集的交互作用⑷规模特别庞大⑸国家的核心区域。
6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⑴产业构成不同⑵人口规模不同⑶建筑密度及景观不同⑷物质构成不同⑸职能不同⑹生活方式不同。
7我国城市按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分类,有哪几种类型:⑴滨海城市⑵三角洲平原城市⑶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⑷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⑸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⑹平原中腹的城市⑺高平原上的城市⑻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⑼中山谷地城市⑽高山谷地城市8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区域基础:( 1)自然地理条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
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比非特殊职能的小城镇要密切的多,分布更规律性。
(2)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及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未来的开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城市的发展与分布。
10城市划分为哪三种类型⑴正统的城市化类型⑵假城市化和过度城市化⑶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12城市化至少包含乡村——城市之间的四种转型: 1)人口结构的转型 2)经济结构的转型 3)地域空间的转型 4)生活方式的转型13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①正统的城市化类型: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
城市地域与人口概念
![城市地域与人口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6af5d0a844769eae009ed86.png)
城市地域与人口概念对城市的研究,首先是城乡地域的区分,城市和乡村,在要素组成、结构、功能和景观等方面是两个有不同特征的地域,城乡地域的区分,是按照城乡地域的不同特征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
在中国,作为城市地理研究的基本单元“城市地域”是什么呢?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这是因为世界上每个国家的“城市地域”概念根据国情都有不同,仅能为我们提供有限的参考,而中国又是在快速发展中,尤其是人口与城市,我们只能在实践中吃一堑长一智。
对于城市地域概念可作三种类型的界定:城市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和功能地域。
(一)城市的行政地域就是根据国家行政区划方案的规定,一个城市依照法律规定所管辖的地域范围。
在我国有两种,一种是城市市区,另一种是包括辖县在内的城市地区;(二)城市的实体地域(或称景观地域)是集中了各种城市设施,以非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体的城市型景观分布范围,相当于城市建成区;(三)城市的功能地域一般是以一日为周期的城市工作、居住、教育、商业、娱乐、医疗等功能所涉及的范围,它以建成区为核心,还包括与城市建成区存在密切社会经济联系,并有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外围地域,以县为基本组成单元。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属于城市实体地域的建成区只有具体到某一特定城市的规划部门才知道,没有全国统一的地域划分标准和统计指标,因此我国以往的城市研究以及所用的资料,特别是人口资料,几乎都是以城市的行政地域作为出发点的。
从研究资料的可获得性来说,城市的研究最好和行政地域相对应,因为研究离不开统计资料,而通常使用的统计资料都是政府按行政区划公布的数据,和城镇直接对应的当然就是那些行政建制市,但建制市是从行政划分和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划分的地域,和我们平常说的城市意义并不完全符合。
实际上,我国许多建制市的行政范围包括了“县”“乡”,按地域特征来衡量,应该是乡村地域。
这样建制市包括的地域范围,就不完全是实质意义上的城市。
我们把建制市称为“形式城市”,而把包括了现代城市特征的地域称为“实质城市”。
第二节 城市地域
![第二节 城市地域](https://img.taocdn.com/s3/m/7e6c20cea300a6c30c229fd3.png)
点击输入标题
单击此处可编辑内容,根据您的需 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 ……
点击输入标题
单击此处可编辑内容,根据您的需 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 ……
点击输入标题
单击此处可编辑内容,根据您的需 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 ……
输入标题
MAKE YOUR
PRESENTATION
请在此处输入所需使用文本内容,请在此处输入所需使用文本内容,根据您 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单击此处可编辑内容。根据您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 小单击此处可编辑内容。
根据您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单击此处可编辑内容。请在此处输入所需 使用文本内容,请在此处输入所需使用文本内容,根据您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 小单击此处可编辑内容。根据您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单击此处可编辑内容。
请在此处输入所需使用文本内容,请在此处输入所需使用文本内容,根据您 的需要自由拉伸文本框大小单击此处可编辑内容。
03
三.城市的功能地域
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三.城市的功能地域
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 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这是城市研究中最基本的城市地域概念。
可是城市实体地域的边界易于变动,取得各年的资料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随着城市发展中的离心 扩散过程,以一日为周期的商业、教育、就业、娱乐、医疗等城市功能所波及的范围已经超出城市建 成区或城市化地区。
3
YOUR TITLE
4
YOUR TITLE
5
YOUR TITLE
6
YOUR TITLE
1.都市区
2.大都市带
3.都市连绵区 4.城市群
5.都市圈
6.城镇密集区
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上课)
![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上课)](https://img.taocdn.com/s3/m/6ed358d8240c844769eaeec7.png)
北京都市圈结构与卫星城分布图
上海都市区的圈层结构
广佛大都市区空间结构
广州南拓战略
第二节 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
(二)大都市带
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经济、社会、文化 等活动相互作用密切,是一个巨大的城市 地域复合体。
要点: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了若干个大城 市;人口与经济活动密切联系。
英格兰 都市带 西北欧 都市带
为较均衡地布局城镇体系,采取了分类指导的 原则和增加了考察的指标。
第三节 中国市、镇概念和统计口径
二、中国的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
两种城市地域:城市辖区与城市实体
行政区 建成区
城乡界线 不一致
统计口径问题
第三节 中国市、镇概念和统计口径
城乡统计口径(1)
城镇人口:设有建制的市和镇辖区的 1955年 总人口,含15%左右的农业人口。
第二节 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
城市产业体系的垂直结构(现代化)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高新技术产 业管理/控制、研究/开发和制造/ 装配等环节分别聚集在不同的城市 (区域),空间经济结构重组表现 为制造/装配环节的扩散和管理/控 制环节的空间集聚。
第二节 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
小结
大都市区的性质 大都市带的表现形态 大都市带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中国开展都市区和都市带理论研究与
网络资源: 中国城镇人口统计数据整合研究
第三节 中国市、镇概念和统计口径
一、中国市、镇建制标准
中国颁布的五次城镇建制标准(1)
1955年6月9日,《关于设置市镇建制的决定》 市:聚居人口≥10万的城镇 镇:县级或以上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或常住 人口≥2000,非农业人口≥50%的居民区 1963年12月7日,《关于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 郊区的指示》 市:标准从严掌握,农业人口<20% 镇:聚居人口≥3000,非农业人口≥70%,或聚 居人口2500-3000,非农业人口≥ 85%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与城市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9d8955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1.png)
城市规划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 城市( urban/city/town)
城市又称都市 ,是城市规划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 城市是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 是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 对于城市概念的界定 ,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研 究者有相当的差异 。法国城市地理学家潘什梅尔 曾说过:“城市现象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现实: 城市既是一个景观 ,一片经济空间 ,一种人口密 度; 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 更具体点说, 也可能是一种气氛 ,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 。”
衡量城市化发展过程的数量指标 , 即城 市化水平 ,一般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重来表示 。 由于城市化是一种涉及到 人的地域空间 、经济 、生活方式等多方 面深刻变化的过程 ,应该用一种多因素 的综合指标来衡量其发展水平 。但迄今 为止 ,还没有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衡量城 市化水平的综合指标。
所谓规划区 ,是指城市 、镇和村庄的建成区 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 ,必须实行规划 控制的区域。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 制的城市总体规划 、镇总体规划 、乡规划和 村庄规划中 ,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 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城乡统筹规划的城市规划区概念
3 . 城市化/城镇化( urbanization)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把城市定义为:
“大量异质性居民聚居, 以非农职业为主,具有 综合功能的社会共同体 。”
《中外城市知识辞典》中对城市所下的定义为:
“ 区别于乡村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 。是 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 ,人口、经济、政治、文化 高度集聚的社会物质系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所称的“城市 ” 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 在这里 ,市和镇(建制镇)统称为城市 ,而没有 统称为城镇 ,建制镇被纳入了城市范畴。
城市的实体地域名词解释
![城市的实体地域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dfb115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5.png)
城市的实体地域名词解释一、城市的定义与特点城市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广义上指有相对集中的人口、经济、文化等资源,以及一定规模和功能的居住区域。
狭义上,指相对于农村而言,以非农业经济为主导的人口集聚中心。
城市与农村的区别在于城市有更多的人口密度、更多的经济活动和更复杂的社会结构。
二、城市区划概念解析1. 市中心市中心通常是城市的商业和行政中心,有着繁忙的商业街区和政府办公区。
在市中心常见的景观包括高楼大厦、商业综合体、政府建筑等。
2. 城市边界城市边界指城市的边缘区域,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渡地带。
通常,城市边界的物理特征较明显,如建筑密集度下降、自然景观增多等。
3. 城市郊区城市郊区是市中心向外扩散的区域,常常以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等形式存在。
城市郊区相对城市中心来说,通常有较低的人口密度、较少的公共设施,以及较多的土地和自然资源。
4. 城市街区城市街区是城市规划中最小的单位,通常由道路、住宅、商业设施等组成。
城市街区的功能多样,例如住宅街区、商业街区、行政街区等。
5. 城市园区城市园区是城市中的绿地空间,包括公园、植物园、游乐场等。
城市园区的存在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三、城市实体地域的功能与互动1. 住宅区和商业区的互动住宅区和商业区是城市中两大重要的功能区。
住宅区提供人们的居住空间和生活基础设施,而商业区则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
住宅区和商业区之间的互动非常密切,居民需要到商业区购买日常用品、享受娱乐以及就医等。
2. 市中心和郊区的联系市中心和郊区在城市规划中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市中心通常承载着政府机关、大型企业以及商业中心等重要功能,而郊区则提供更多的住宅区和工业用地。
市中心和郊区因为交通便利的原因经常会有人口、资金和信息的流动。
3. 城市边界和自然环境的冲突与保护城市边界与自然环境之间往往存在着冲突。
城市的扩张往往导致农田、森林和湿地等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消失。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亲自整理]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亲自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f2d70c380eb6294dd886c4a.png)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题型:一、不定项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分析题内容: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的三个方向①从点的角度研究—区域中的城市②从面的角度研究—城市中的区域③从点面结合研究—城市化二、城镇与乡村的本质区别①景观——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②规模——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③产业——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④物质构成——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⑤职能——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⑥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差异等。
上述几点虽不十分严密,却无疑是最基本的差别。
三、城市的三种地域概念①城市的行政地域: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确定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即城市的行政地域主要是为了管理。
②城市的实体地域:也称景观地域城市化地区,城市的本质特征本来就是对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而言的,划分城市的实体地域主要是为了区分城乡③城市的功能地域:主要是大都市区与大都市带四、都市区的概念(Metropolitan Area)MA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它不是一级行政单元,而是城市功能上的一种统计单元。
表示MA的定量方法是都市统计区(MSA);一个MSA由中心县+外围县。
五、大都市带的概念及地域组织特点大都市带(megalopolis)是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地域组织特点(l)多核心。
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连串的大都市区。
(2)交通走廊。
这些大城市核心及大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廊而发展,开始是铁路,进而是高速公路,它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大都市区联系起来,没有间隔。
城市研究的第一科学问题是基木概念的正确性
![城市研究的第一科学问题是基木概念的正确性](https://img.taocdn.com/s3/m/4f2a7c2277232f60ddcca1b2.png)
城市研究的第一科学问题是基木概念的正确性提要主要分析了我国"城市","城市人口","城市规模","城镇化"-5"城市化"等一系列基蕾概念的混乱.提出我国城开『研究的第一科学问题是基本概念的正确性.以强调规范城市基本概怠的重要性关键词第一科学问题城市城市人口城市规模城镇化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363(2006)01—0001—05作者简介周一星.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第l期总第l61期城市研究的第一科学问题周一星是基木概念的正确性术ThePrimaryScientificIssueofUrbanResearchinChinaIstheCorrectness ofBasicUrbanConceptsZHOUYixingAbstract:ThepaperanalyzedalotofconfusiononChina'Sbasicurbanconcepts suchas"urbanplace"."urbanpopulation"."urbanscale"and"urbaniza—tion".ItputforwardthattheprimaryscientificissueofurbanresearchinChinaisthecorrectnessofbasicurbanconceptsandemphasizedtheimportanceofthe standardizationofthoseconceptsKeywords:theprimaryscientificissue,urbanplace,urbanpopulation,urbanscale, urbanjzationrh困城市的基本概念极为混L,已经难以为继..圳人也许认为"基本慨念"是l最简单,最低级的问题,笔者看来却是最基础,最重要的问题.城市研究(包括城市规划),它的第?科学问题足基奉概念的止确性,没有正确和统一的城市皋木概念,就谈小城巾研究.就没有城市科学,就不清城m和乡村的基本国情,就小会l有止确的决策笔者主要讨沦4个方面的问题:"城市"概念的混乱;②"城flf人口"概念的混乱:⑧"城f盯规模"概念的混乱:④"城镇化"与"城啊化"慨念的混乱最后引中几个科学问题1"城市"概念的混乱城市或:昔城镇(ilrbal'lplaces)足卡日对于乡卡lf(rura|81"138)言的种相埘永久性的大居民点.具体到卒问,无非有i种地域概念:①城市的实体地域(physical area),即城fh的建成,在英国为urbanizeda_dl这是反映城市基本特征并区别于乡村的地域慨念;②城市的{政地域(administrativearea),即城市政府行政管辖的地域,存曲方即cityproper;⑧城市的功能地域(hmctionalarea),即城Ii』人LJ『_=l 常的什全经济活动的地域.同际J通称郜市区(metropolitanarea).}【刊家白然科学基金熏点资助项¨成果之一(』贞同编:40335051)周一星城市研究的第一科学问题是基本概念的正确性但我同.H先没城『地城慨念的利释定准,十几J,的统汁怀准千Il梢应的统计资料.仃锥1,城『¨II道建成I×人慨有多人,没蛾『fJl』J能地城慨念的科学界定怀?ff_干『l十H心的统计,,笔肯曾经提…过-个fj=I:I…的klJ分标卅和市连绵I的慨念.,f1』叶嚣I5小被遍接受近JL年域『IJ划界分圳他川"部市I墨","城I{】}ty,","城『阁", "都m","都会","邯巾发Ji)(","城市甯地","城市密地带","城市带","市连绵"等『I_花八fJ的没仃统一,H前急待京确姚池的洲f¨统?的lf,J准,城II帕种地域栅念r}I.我l仃城『Ij-的什歧地域似念,lll_川题彳l{ 人:1.1我市幸I{设际准多绎过1984以来"撤乡收铺"(:匝址"铺管村"),"撇县改市"(曩匝屉"m僻乡镇"),"县级市政地绒市"(顷址"市箭县"),"地政地绒市"(『『『1:县的市越来越多),"和县级市改IX" (市竹的市尴_求世人)等一浪义一浪的"L"热.郜r扩大城市政地域池l的,J向发,r川I的城I政地域已野"人而九1".远远偏离城II 的:体地域..1.2收绒森严的"II"的系,使上级市j下级rH的畋地域慨念纤常混淆罔1,罔2分圳反映¨r1978,1982,1995和2004年中城_1f的市『和市域分i,_lT以开…,过这{巾填设"歧革",『fl的城『地城I址~I11'I'i逊速-p'张的200l41-tt,J我阳662个市的市『)'而积足180万km.『伞l9%.人f1f'牟. 74%2001年徵.『f辖Ifr,削竹纵市,地绒『县级『I"『Ir长"铠辖的面积就flrI土的50%和人¨的90%以上市K管辖的人L¨I浚"市I"吧?如粜足这佯,"f以慌我…已经摧小f完成r "政城巾化",尚小州"政『城巾●1?1...囊.:.≯'.0'...…'.;.,,'?.I一..,i蕊.,'.''誓0,..'_??图11978,1982,1995和2004年中国城市市区分布,,一'-.::-.●'-,-一√.~''t..一',,:':,-t.,''..-.?;''.;':'.▲.,,,?J1图21978,1982,1995和2004年中国城市市域分布州.枷粜法仃"I{治『?蜕,个=I州什么茸冻结?㈧为实是尤法持续下能是."撇县改fli"和去r化"的地,J.都在少数族I{清I或『{治",l纵I十『救『"r几冻结,n丁以毫不令帐的说,就城}I堆小2的念和城』I吱体地城;.:巾同没lf『一个能_jlfI接轨的城lIH觊念千u城市统汁[i:【fl…脱n的"l小等于"城l,现的"镇"不等J"城镇":『l1阳"市"fn""的慨念伞足以城蚀为心,以乡¨『uJ串体的城乡濉合地域;r1,IJL,r?ir7"城市"f由l,J戡扔:鄙小代表『I.的"城市":r}同几泄打ft.『jJJ《mJ收I,没IXlI的"I×"包括r夫而fⅡ的乡¨;连"街通J,'Jf处"f『1"委会"鄙可能人f的水分2"城镇人口"概念的混乱人ljrI城乡的分格肺是个家的J本情卜1前,…:符闭币『l川i_I!邯把蛾蚀人【【l总人几的比作为.l家的城镇化水下这寸}{怀简叫扼婴,I~台r}:,缺点址不能反映城镇化的腰虽然返1,指仃这样成样的题,:泄仃找j『J世想_f『J能做啦拨量的指以前尤疑这一指标还匝酉的frI足.代罔城人『ll的慨念卡¨统I【做勾多坐濉这fl'混乱&脱:找过K次人【【盘,f:J_一次郧,换城镇人【_j的统抓准.每一次}t到的城镇人【1比币f『J城镇人u数'』一次f}查II径公布的数邯不能衔垃,鄙必坝』迈修If(丧I干¨3),这种情况IU恐1丫1拙--一无表1中国历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比重值的不衔接蛐铖化水f%2(M)6年第l期总弟l6{l纷图3我国不同标准城镇化水平比较图为[t1城侦人I_j的数,椴夫地影响l符整个的城人【J数和1城蚀化水平的计,如此混乱的rrI城镇人L』的数据经常址被城市学取笑,批评IxI城锁人LJ10伞总人【…0比五(%)4?I()1r注:表P不带括号的数字是每一次普查按新r,2径统计的城镇人口比重的公布数,括号内的数字是争一次普查时按上一次普查的老口径计算的城镇人12.的比重In也足,fief/1的对象南于统【『f的多变.为j他数据前后一般,i{』l=僻逃i必要的修补常的修补中.【IJ避免火进人为东,人雕以以2000年普的修补结例,1991q-:以米{l各年城镇化水l士fl}K速度分圳为:1991年0.53个h分点,1992印1994年0.52.19951.44,1997,q-1999年143.20001.44,200l{l1.44.2002年1.43,20031.44此步伐井划?的城化进!fr』rrl的城铖化速度足…统汁人员挖的fJI器人,『fJ火?弓"述度就I去J特刖垃l996—2003tr期川.我I叫连续8每'1:的城ijll化水平提l甑1.43~1.44『1分.,这是jf常高3'{,346409●ll_9£i{30o9;9939●5●2154nOO一一66一一5699¨23~25斗周一星城市研究的第一科学问题是基本概念的正确性的速度在过去30印里,世界上只有韩同曾经达到过这个速度,我仃了尘上{有1958年始人跃进期间达到过I.45个白分点,而这样的速度现在已经连续8Ii!如此高的速度影响深远.可能会误导我l玉l城镇化术米的止向,导一农问题的解决,,』l起符省城镇化的高速度攀比.数字似小,影响太大,不能等闲视之13"城市规模"概念的混乱既然对"城ff地域"和"城镇人U"郜没有规池的慨念.那么埘具休城市的人『1规模在概念上就必然更为混乱现在统计出版物公布城市的人门规模仃这样几种:市【x_非农,业人u干¨巾总人口.市域非农,J人[J和1I域总人u.邯属丁户籍人几的范畴,不包括外来人U人啊普矗所得的城I打人¨数足常住人口,剔除J普l☆时已经外…半以J的户籍人口,包拒了普查时离开户籍所仵地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刀I;么,究竟哪一种人【j规模代l走城市规模?市K在介绍城巾.喜欢用包括辖县的Ih域总人Li.L^l为比年殳久:存汁箅人均GDPII,f01IJ欢J1J户籍的非农,l人l1,为分母比较小;讲人气盘ll何高时.喜玖用包-Lr,"~b求人u的史际措人u.地市规模仿佛成丁橡皮筋,可以随意伸缩圳编制城『仃规划时.就昔r觇划人员.常常不知道川什么人U,于足领导说曼多少.觇划就给多少!城市规划法L}1川市仆农,l人l1来界定城市规模的规定,远远脱离实际用I"lt农,l人L¨l来认识现状和推算术求的城市规模一定偏/1,,在海发达地城Iti尤其lnj此..五普统计r各市吱际腊仵城巾的"市人n"干¨"镇人f,这足一个反映城巾规模比较好的概念., 口』Ik他』{{很不及.数据缺乏连续性, 也没有明确的边界表2屉2000年时我曲十大城市(按"f人L】''为准)几个/f同U径的城市规模及其他次.大家可以发现差别是如此之人12002年底.原来破地级佛IlI巾所辖的顺德巾,南海市,高明iti和—水市全部变为"I",并人佛山市区.怫…的lti_rLi籍人广I50万变成332万.宴际什人II77万变成534万按"市人口"排队位肿南京市之后列全同表22000年我国十大城市不同口径的城市人口规模和位序的比较五酱口If域厂I市广1市户城lf径市人f序籍,曲.人f序籍总人f序籍农位序¨【】n业人r]1海市1272ll3222Il37l938I-ILL~市9502l10839742727广卅I巾687370l3l567640l5武汉I仃656474924749444I4重庆市5685309ll89633827深圳巾5576125238l2567lO038天汴I仃53l79l2l068254993沈…市43486853748573956东莞市3879l53226l534040l20成都i382l0lOl373369228Il注:"五普口径市人口"我们认为是目前较好的城市人口规模指标:"市域户籍总人口"是最不可比的指标;"市区户籍总人口"对外采人口多的城市是偏小的指标.对外采人口不多的城市是偏大的指标;"市区户籍非农业人口''几乎对任何城郜是偏小的指标4第14位..这是最典型的通过行政兼并拼来的超大城市.但是类似情并1个别,近几年』七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青岛,济南,烟,淮安等很多城市郜凼此变夫了许多.这股把城市做大的风继续吹下上.城市人口规模就令乱食.预测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规划T作不可缺少的内容,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都具有指导意义.预测城市人口规模在方'法上绝对没有闲难,只要有城市人U规模?定长度的历史资料,放入某一个模型,冉根据寅际情况加以修止,不过如此已.但是,在什么地域范芹"城m",什么口径的人口算"城市人LJ"都搞不清的状况下.城市规划预洲城市人n规模怎么能够保证其科学性?难怪只能停留在",skf~ll过海,各显能"的层次上,以至于最近出现"城市人门规模预测无用论"的论渊4"城市化"和"城镇化"概念的混乱巾文的"城市化","城镇化"奉柬邱是1970—1980年代从"urbanlza—lion"翻泽过来的,屉同义词.但是,fhrl{_I同K期推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秋极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对小城镇"情有独钟",结果在瞑论上"城市化"变异成了以发展人城巾为土的urbanization."城镇化"变异成了以发展小城镇为主的ur—barlizalion.这种区别对待颇具巾国特色.在1980年代.笔者有?篇关于城镇化的文章在美国翻译发表,其中介绍巾同有"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等小同说法,难住了美方的翻汗,后来他分别泽成"urbanization","(itificatlon'',"mei【r0p0lj【aniza【joIJ".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最近的"十且计划", "十六大报告"和"I',五规划建议"部提"城镇化".中央强调用"城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其用意是告诫人们,?f|同农民数量奇大.解决二农『uJ题难度小小.不要把城镇化IhJ题单纯坪解为城巾发展题或城市建没『uJ题.它同时也是解决农民农flf,农业的题.是建设小城镇建设丰十会t义新农村的问题.足决城乡二元体制,缩小城乡抬圳的M题,中央的良莆用心和谆谆告减足确的【}l火的心是放在亿万普普通通的农I屯身放住城乡人民的JL同余宴际J"urbanization"最准确的翻译束虻足"城镇化",同时也不必把"城II化"理解为是外片而发肥大城巾的道路.在很多情况下"城I化"和"城镇化"nf以词用,没有必要人为将』复杂化小然,在讲亚洲的或忖的Urbanization日lJ'.中文法HJ什幺?IIj义jf】法又如fn『翻译成英文?如何与f_tt界接轨,5解决基本概念混乱的办法城市基本慨念的混乱,同时也带来"t农"概念的混乱,比如什么是乡村人【J?什么是717_,Ik7什么足农业?什么是城f十地?什么是农f1f土地?一系列概念问题接踵而至.解决这"混乱"首先要领导重视这些混乱,然后城过讨论,对若十埴本概念取得识;最后,主要通过两方向的立法来加以规范:一是政U,对市.乡镇,街道的没置,升格,扩大,兼并,歧名要重新立法,现存的很多变动无法可依.听任少数领人说r箅.二足统计u,对城镇统计,乡村统计,邯_f『I统汁要建立科学稳定的标准和规范,不能凭感啦走2003年4第201次香山会议讨沦"中困城市发展的科学问题",笔者首次提r本文的命题,随后在2003年8—12月参《陶家中长期科学干u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l1"城市发展与城镇化科技I'nJ题"研究时,向同家_F式提"城乡划分的空间识别系统研究"的报告.论述了立项的必要性和2006年第1期总第161期氟审删学列需求分析.提r研究思路,包括重点突破,,爱遵循的原则,H体的定义指标,不同类型城镇的操作的规律件,初步的流程设计,T作雨点和难点等等._L果题报告存fr:报审盘过干旱巾受到好评.希望能够纳人最后的}j长期科技规划.小沦最谁来实施.济大学有?榭硕l位沦史证此草础L,完成了上海的,Jj范研究如果能够进一步研究修改.然后全同推广.川ty-八普,就口T以把中『十j最埔本的城市的史体地域}l!!【_念建立起来"6结语从以J一儿个最基本的城市慨念的讨论,叮以tj{更多城市发腱的科学iv,J题:6.1在代lJ,还耍露区别城-97什么足"城乡?体化"?"城乡一体化"是小是城乡小分?什么是"城乡协倜发展"?"城乡渊发展"足不是城乡分'然不是.6.2快要走到尽二L的人市镇行政管辖范罔的政革,利弊究竟如何?它在多大程度上促进r纬济发展?它减少r领导层次?精简了公务员?它1省lr城市用地?不必市镇没置承担过重的职能.实际中粗放的城市行政没置,导致T粗放的I.地利川.6.3贯彻rJLf年的"城市规模政策"是有般?从控制大城市规模到现存各地片咱】地把城市"做大".从一个卡6乏端眺到另一个极端的思想根源究竟足什么?6,4仆么足人叶1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州发展的城镇休系?如何衡量?义如何判断?至少就我口前的知识水平.还不能满意答6.5我们的城镇化战略怎样在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进城,定居上下功夫?而不是只做表面义章和数字游戏.6.6什么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内涵?现在的城市总体规划是小是既包括原来教科}§_卜讲的"城市""总体姚划",相当于现在中心城市"实体地域"的规划.义包括都市规划,H』J城I""功能地域"n,J规划,还包括市域规划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即城rf『"行政地域"的规划或宴质上的"区域规划"?能不能把现在"城_巾总体规划"内容的上述变异理解为中城f{j堆奉概念的化城订『规划领域的合理响应?这问题都值得人们思(感谢曹广忠副教授协助制作图1,图2)注释①胡序成,阁一星,顾朝林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周一星,于海波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一)城一规划,2OO4.28f6J,49~55和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二)城市规划,2004,28:33~42⑧从上世纪195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196()年代.毛泽东开始强调"控制大城市规模和发展小城镇".到I990午城市规划法确立"严格控制大城规模.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我罔的城市发展方针经历了很多变动,但总的精神是偏爱小城镇)YxZhou,UrbanizationP~blemsinChina.ChineseSociologyandAnthro V')I+19.No3-4:14~41⑨宋小冬,书P朴,周一星上海城乡划分研究(待刊)⑧建立城市实体地域概念的最早设想可见周一星,史龙.建立中国城的实体地域概念.地理学报,1995,5()『4I:289~N】1.收稿日期:2005—125。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6de4c214a7302768e993953.png)
第一章绪论一、1946年英语国家第一本城市地理学的教科书《城市地理学》出版;二、中国80年代中期大部分大学开设此课程;三、城市: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四、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城市地理学内容广泛,但重点是: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它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地理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五、简述我国城市化的主要研究阶段和内容我国在解放初期对此无研究,在80年代开始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重要阶段:1).80年代初:前期集中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和乡村城市化类型,后期则转为对转移效果的分析、评述及新发展;2).80年代中期以后:侧重于人口迁移特点、原因及其变化研究,包括迁移量、迁移方向、迁移类型、迁移构成、迁移原因等方面。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一、城镇不同于乡村的几个特点: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
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3.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4.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寻找城乡差异。
二、城市地域的三种类型:1)城市的行政地域;2)城市的实体地域;3)城市的职能地域;城乡界线:城市辖区——行政区=城市实体——建成区城镇作为一级行政单位,有自己的行政管辖范围,而行政管辖范围与城市实体相一致的情况很少见。
于是不同的城市地域类型城乡界线不一致。
第二章 城市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二章 城市划分和城市地域](https://img.taocdn.com/s3/m/b4fdff514b73f242336c5fff.png)
建成区
城市实体范围(建成区+近郊区) 城市直接辖区(行政上不含辖县的城市市区) 城市经济统计区(中心城市与周围县的组合) 都市连绵区(城市经济统计区首尾相连组合而成)
进一步阅读:
周一星,史育龙. 中国城市统计的出路何在——建立城市的 实体地域概念(上),市场与人口分析,1995(4).
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一节 城市概念及标准
城—
“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 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化为防御敌方侵袭。
中国最早的 城起源于传 说的三皇五 帝之都。考 古发掘最早 的古城为 4000多年前 夏代所筑。
“内之为城,外 之为郭”。早 时的城不具备 宗庙、宫室、 商业市场、手 工业工场等一 般城市应具备 的物质要素。
1986年 市:非农业人口≥6万、年GNP ≥2亿元的地方中心镇;总人口 <50万
的县,县政府驻地所在镇非农业人口≥10万,农业人口< 40%,
年GNP ≥3亿元; 总人口≥50万的县,县政府所在镇非农业 人口≥
12 万,年GNP ≥4亿元;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以上,市 GNP ≥ 10亿
元的中等城市,可以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
化地区。
美国地域划分:
1)从景观地域划分为城镇和乡村;
2)从职能地域划分为都市区和非都市区。
各国类似概念:加拿大的CMA;英国的SMLA,澳大利亚的CEUD,瑞
典的劳动——市场区。
Desakota
1987年,加拿大学者麦吉(T.G.MeGee)在东南亚国家 进行考察时,发现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核心区域出现类似西方 大都市带的新型城市空间结构,他先后提出“Desakota”和 “Mega urban Region”概念来描述这种现象。“Desakota”指 大城市交通走廊两侧一定地域范围非农产业迅速增长的原农 村地区,“Mega urban Region”则由发达的交通联系起来的 核心城市、当天可以到达的城市外围地区以及核心城市之间 的Desakota区域三部分组成。
城乡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庞磊
![城乡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庞磊](https://img.taocdn.com/s3/m/3e0c9505bb68a98270fefa05.png)
化、行业管理的标准化、规划设计成果的严谨描述及合同文本的准确表达。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 城乡规划基础;3. 城乡规划体系;4. 城乡规划要素;5. 城乡规划制定;6. 城乡规划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次修编在原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增加和删减,筛选了数百个常见的城乡规划术
语,最终收入177条术语,比原标准的151条多26条。其中保留原标准术语54个,修 改后保留术语31个,新增术语92个。
小城镇转移和积聚、农村人口就业向非农产业转换的过
程。“城市化”中的“城市”指建制市及县城所在地的 城关镇。而“城镇化”中的“镇”不仅包括了城关镇, 还包括了所有的建制镇及乡镇管辖的小集镇。“城市化” 与“城镇化”的内涵不同。
生搬硬套外来词
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District,简称“CBD”)的概念 最早产生于1923 年的美国,当时被定义为“商业会聚之处”。 随后,CBD的内容不断发展丰富,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枢。《城市规划术语标准》中对其的定义 为:“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办公活动高度集中,并
目的与意义
规划基础 防止擦边球 与世界接轨,方便交流
《辞海》中写到:术语具有专业性、科学性、单义性和系统 性的基本特征。制定术语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术语的标准 化与规范化,通过对概念的严格定义,减少多义和同义现象, 避免信息交流过程中的歧义和误解。
术语的内容
术语的定义包括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内涵是指
前
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标函【2008】 106号文件及建标标函【2011】 75号 文件,对《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50280-98 进行全面修订 , 同时名称调整为 《城乡规划基本术语标准》。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 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本标准。 “基本术语”的规范将有利于城乡规划领域在科学研究和技术交流中用语的规范
城市地理思考题集
![城市地理思考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f153d45e27d3240c8447ef67.png)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1.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2.城市: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科技、文教、信息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3.城市的本质特征:1.密集性------物质的和精神的密集2.高效性------高效率和高效益3.多元性------特征多样、类型多样4.非农性------非农人口、非农活动5.区域性------区域中心6.系统性------复杂的自然、社会复合系统二.问答题1.简述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研究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2.简述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b)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c)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d)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e)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a)是地理学的三级学科,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b)在我国,城市地理学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在发达国家,则把城市地理学归为社会科学。
c)综述,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科学,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4.简述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区别:1.学科性质:城市地理学: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技术科学2.研究方向:城市地理学研究区域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区域,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平面设计,偏重工程组织和设计,工程性较强。
联系: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5.简述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及研究领域a)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b)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c)注重城市化研究;d)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城镇人口:也称驻地人口。
指占用城镇生活空间,并享受城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的人口群体。
城市地域概念
![城市地域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06e9aa1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3.png)
城市地域概念第二章城市地域概念中国系列城(Wall):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市(Market): 商品交易地,“市井”,集市。
汉魏市在城外郭内;唐市占以坊之地;宋市由坊扩展为街。
城(Wall)+市(Market)=城市(City)镇(Town):设关防者谓之镇(军事职能),宋以后,贸易镇出现,地位间于县治(County seat)和草市(Market town)之间。
后来城市(City)和镇(Town)成为一级行政单元:市(City)、镇(Town)居民点的系列Hamlet---Village—Town---City---Metropolis小村 ---- 村庄 --- 镇----城市---大城市,都市乡村居民点←│→城镇型居民点Rural settlement Urban Place在中国城市和城镇的混淆城镇(城市)与乡村的区别:1.职业构成;2. 规模;3. 人口密度建筑密度;4. 物质外貌;5. 职能给城镇(城市)下个定义:城市是历史上形成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有高度密集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物质系统各国定义城镇(Urban)的类型:1. 单纯以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以上的居民点(埃及、蒙古)2. 单纯以城镇特征(秘鲁、马耳他)3. 单纯以人口数量(伊朗、肯尼亚、爱尔兰、澳大利亚)4. 人口数量+ 密度5. 人口数量 + 城镇特征(巴基斯坦、南非)6. 人口数量 + 从业构成(荷兰、南斯拉夫)7. 取两个以上指标(印度、捷克)8. 其它城市地域的三种类型:1.城市的行政地域;2 . 城市的实体地域; 3. 城市的职能地域美国的城镇(Urban Place)和城镇人口(Urban Population):城市化地区以及城市化地区以外2500人以上设有建制和未设有建制的居民点(Place) Urbanized Area ;Incorporated place and Census designated place(> 2500 persons)Urbanized Area (UA): 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地域界线,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镇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相当于城市建成区(Built-up Area) Urbanized Area (UA) = Central Place + Urban Fring城市化地区有两部分组成:中心城市(地方)和四周的密集居住区(1000人/平方英里,386人/平方公里),总人口50000以上。
02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02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https://img.taocdn.com/s3/m/ddb12733eefdc8d376ee329f.png)
9
(5)用人口规模和城镇特征两指标划分城镇: 人口规模和城镇特征两指标划分城镇: 两指标划分城镇
–巴拿马 1 500人以上且具有街道 、 上下水系统和 巴拿马1 500 人以上且具有街道、 巴拿马 人以上且具有街道 电力系统等城镇特征的居民点为城镇
人口规模和从业构成两指标作标准 两指标作标准: (6)用人口规模和从业构成两指标作标准:
4. 城市群(姚士谋) 城市群(姚士谋) • 特定地域范围内有相当数量不同性质、类 型和等级规模城市,依据一定自然条件, 以一或两个超大城市为核心,借助发达的 交通和信息网络进行联系,形成“集合体 ” • 存在一定问题 5. 都市圈 6. 城镇密集区
第三节 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 中国市、 统计口径
24
年国务院对1986年的设市标准的 (五)1993年国务院对 年国务院对 年的设市标准的 调整
调整的要点是采取了分类指导的原则和增加了 考察的指标
25
26
二、中国的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
我国没有恰当而稳定的城乡地域划分标准。 主要原因是我国一直以市镇的行政界线作为 城乡划分的基础,没有建立城镇的实体地域 概念。而我国市镇的行政管辖范围都大于其 景观上的实体范围,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的乡 村地域和农业人口
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一节 城市概念及标准 第二节 城市地域 第三节 城市市镇概念和统计口径
1
第一节 城市概念及标准
一、城市和城镇 二、定义城镇的标准 三、城乡界限的划分
2
一、城市和城镇
1、城 – “城”最早是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防御野兽侵袭, 后来演变为防御敌方侵袭 –不具备宗庙、宫室、商业市场、手工业工场等一般 城市所应该具备的物质要素 –中国古代的城市常有城墙 2、市 – “市”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最早的市常在居民点井旁 故称“市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逐渐吸引到 人口集中,奴隶主贵族居住的城中,有固定位置,真 正意义上的城市方才产生
课外可阅读的参考文献
![课外可阅读的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70450b0bf78a6529647d53bb.png)
课外可阅读的参考文献: 1 Pannell, C. W.(1990), China's Urban Geograph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4(2),214-236. 2 周一星(1991),中国的城市地理学:评价和展望,《人文地理》,6(2),54—58。
3 周一星(1999),二十世纪的中国城市地理学,《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城乡与区域发展》,香港中文大学,107-1244 Yue-manYeung, Yixing Zhou (1991),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 Evolution,Rejuvenation and Prospect,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U.K., V ol.15,No.4, 373-3945 马润潮(1999),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 《地理学报》,54(4),365-3726 周一星(1986),关于明确我国城镇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建议,《城市规划》,3期,10—15 7 周一星、史育龙 (1993)城乡划分与城镇人口统计:中外对比研究,《城市问题》,1期,22—26 8 周一星、孙樱(1992),对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市镇人口比重的分析,《人口与经济》,1期, 21—27。
9 周一星、史育龙(1995),建立中国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 《地理学报》,50卷4期,289--301。
10 周一星于海波(2001),对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城镇化水平的初步分析,《管理世界》,5期,193-194页和周一星于海波(2002) ,“以五普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修补的建议”,《统计研究》,2002年4期,44-47页11 周一星(1982),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人口与经济》,1期,28— 33 12 周一星(1983),论我国城镇化的地域差异,《城市规划》,2期,17—21 13 张秉忱、陈吉元、周一星(1991),《中国城市化道路宏观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4 张承安(1983), 城市化不是我国城乡发展的道路,《建设经济》,2期, 18-21 15 陈可文等(1982),论城市化不是唯一的道路—兼与宗寒同志商榷,《求索》, 5期, 27-316 周一星,曹广忠(1999),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 12期:8-1517 王一鸣等(2000),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若干问题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期:3-1118 周一星、王玉华(2001),“中国是不是低度城镇化?”《中国人口科学》,6期,39-45页19 周一星(1996),北京的郊区化及引发的思考,地理科学,3期,198-20620 周一星、孟延春(1997),沈阳的郊区化:兼论中西方郊区化的对比,地理学报,52(4),289-29921 Yixing Zhou, Laurence J. C.Ma (2000),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Subanization in China”,Urban Geography, V ol.21, No.3, 205-23622 周一星、孟延春(1998),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城市规划汇刊》,3期,22-2723 周一星(1999),对城市郊区化要因势利导, 《城市规划》,1999, 4期, 13-17页23 周一星、孟延春著(2000),《北京的郊区化及其对策》,科学出版社24 冯健(2001),我国城市郊区化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人文地理》,2001,6期,30-35页25 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2期,132-138页26 巴朗斯基“经济地理学上的位置”,“城市经济地理研究”,见《经济地理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