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言行举止礼仪
如何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2308590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8.png)
如何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意识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意识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成长过程中拥有良好的文明礼仪意识。
这不仅是为了孩子将来在社会中更好地融入,也是为了培养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方法和经验,帮助家长们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意识。
首先,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文明礼仪意识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社会的地方,也是他们学习礼仪的第一课堂。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教育他们尊重长辈,关心他人,礼貌待人。
例如,家庭聚餐时,父母可以教育孩子懂得用餐礼仪,如不大声喧哗、不随意乱扔餐具等。
这些细微的举动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孩子文明礼仪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校是孩子接触社会的另一个重要场所,老师和同学们的影响也非常大。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礼仪培训等形式来加强教育。
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社会中的礼仪规范。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此外,家长和学校还可以共同合作,组织一些亲子活动,以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意识。
亲子活动可以是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也可以是参加志愿者活动、社区清洁等公益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多样性和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最后,媒体的影响也是培养孩子文明礼仪意识的一种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媒体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观看的电视节目、电影和动画片,引导他们学习其中的文明礼仪。
同时,家长也应该监督孩子使用互联网的行为,避免孩子接触不良信息,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总之,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意识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合作。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学校应该加强教育和培训,社会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和资源。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言行举止礼仪_个人礼仪_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言行举止礼仪_个人礼仪_](https://img.taocdn.com/s3/m/49b5cef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c.png)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言行举止礼仪孩子的言行举止礼仪需要从小培养,否则就会形成坏习惯,一旦形成坏习惯,再改就很难。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言行举止礼仪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言行举止礼仪一、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注重个人礼仪父母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向孩子强调注重个人礼仪的重要性,父母应该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孩子注重个人礼仪。
1.仪容仪表教育孩子保持仪容仪表的整洁,要把脸、脖子、手都洗得干干净净;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洗澡,保证身体没有异味;衣着要干净、整洁、合体。
2.行为举止目标就是“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主要从站、坐、行以及神态、动作方面提出要求。
优美的站立姿态给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觉;身体直立、挺胸收腹、脚尖稍向外呈V字形。
要避免无精打采、耸肩、塌腰,千万不能半躺半坐。
走路要昂首挺胸,肩膀自然摆动,步速适中,防止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3.表情神态教育孩子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
与人交往要面带自然微笑,千万不要出现随便剔牙、掏耳、挖鼻、搔痒、抠脚等不良习惯动作4.言谈措辞要求孩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
要求孩子做到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语言,简洁得体,既不能沉默寡言,也不能啰嗦重复。
父母向孩子强调文明礼貌的常识时,不要用教训、命令的口吻,而是要循循善诱、谆谆教导。
同时,父母还要让孩子明白,人与人之间若出现互相挤撞,不要恶言恶语,要抱理解、宽容态度;要求孩子做到行为文明,如,和人见面时主动打招呼、和别人说话时专心、爱护公共环境、遵守交通规则等。
二、家长率先垂范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良好的行为举止是对孩子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
父母应该利用家里来客的有利时机提醒孩子,并给孩子做出榜样。
某孩子在接待家里的客人时没有运用礼貌用语,聪明的妈妈没有当场在外人面前指责孩子,因为她知道批评和指责往往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和不服心理,而且这种做法本身也是不礼貌的。
儿童礼仪培养建议
![儿童礼仪培养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f25d3b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9.png)
儿童礼仪培养建议在当今社会,良好的礼仪举止对于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
良好的礼仪不仅能够帮助儿童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友好,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本文将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培养儿童良好的礼仪习惯。
一、从小灌输家庭价值观家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并学习的地方,灌输家庭价值观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礼仪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家庭中开始传承。
通过亲身示范和正面榜样塑造,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正确的礼仪行为。
二、培养分享与合作的意识分享与合作是社交互动的重要部分,也是良好礼仪的基础。
家长可以通过玩具共享、合作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分享和合作意识。
例如,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等,教导他们如何尊重他人的需求。
此外,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如集体项目游戏、团队旅行等,也能提高孩子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三、坚持规矩和纪律规矩和纪律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礼仪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需要了解适当的行为规范,并遵守这些规矩。
家长应该定期与孩子们沟通,讨论社交场合的礼仪要求和行为准则。
例如,餐桌礼仪、打招呼的姿势和措辞等,都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向孩子们传授。
借助于游戏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可以使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接受这些规定。
四、教导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礼仪的核心之一。
儿童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感受、隐私和身体边界。
家长可以通过教育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尊重的行为,如不打扰他人的休息时间、尊重他人对待物品的方式等。
此外,教育孩子们在外出时要礼貌地向他人问好,尊重他人的空间和隐私。
通过这些行为,孩子们能够逐渐形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五、品味培养与文化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味是提升儿童礼仪素养的重要环节。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参观各种文化场所,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通过解说和讨论培养他们对艺术、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同时,家长还可以推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给孩子们阅读,以培养他们对优秀文化品味的认同和感受。
礼仪之星家长寄语
![礼仪之星家长寄语](https://img.taocdn.com/s3/m/741880e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8.png)
礼仪之星家长寄语一、引言礼仪是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礼仪习惯,让他们成为社会中的礼仪之星。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意识和行为。
二、培养孩子的礼仪意识2.1 以身作则作为家长,我们要做孩子的榜样。
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礼仪,尊重他人,注重言行举止。
孩子会从我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
2.2 教育引导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引导,让孩子了解什么是礼仪,为什么要有礼仪。
可以通过讲故事、观看相关的电视节目等方式,向孩子传递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
2.3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礼仪与自信息息相关。
当孩子具备了自信心,他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更容易展现出良好的礼仪。
因此,我们要通过鼓励和赞扬,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在社交场合中能够自如地表现自己。
三、培养孩子的礼仪行为3.1 问候礼仪问候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礼仪行为之一。
我们要教导孩子学会主动问候他人,比如说早上起床时问候家人,到学校时问候老师和同学等。
同时,还要教导孩子注意问候的方式和礼节,比如握手时要用力适中,微笑时要真诚等。
3.2 餐桌礼仪餐桌礼仪是社交场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要教导孩子正确使用餐具,注意用餐姿势,懂得尊重他人,不大声喧哗,不说脏话等。
同时,还要教导孩子懂得感恩,懂得与他人分享,懂得珍惜食物。
3.3 礼貌用语礼貌用语是表达尊重和友好的方式之一。
我们要教导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比如说请、谢谢、对不起等。
同时,还要教导孩子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礼貌用语,让他们懂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语。
3.4 礼仪姿势姿势也是礼仪的一部分。
我们要教导孩子学会正确站立、坐姿、走姿等。
正确的姿势不仅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的自信和气质,还能够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四、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4.1 交往礼仪交往礼仪是在社交场合中与他人交往的规范和方式。
家长如何在孩子教育中注重礼仪和行为规范研究
![家长如何在孩子教育中注重礼仪和行为规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bd506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d.png)
家长如何在孩子教育中注重礼仪和行为规范研究家庭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而家长在孩子教育中注重礼仪和行为规范更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们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良好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因为这不仅是孩子做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技能。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在孩子教育中注重礼仪和行为规范呢?一、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好的榜样。
家长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说粗口、发脾气等不良行为,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只有家长自己先做到了,才能要求孩子去做到。
二、建立规范的行为准则家长在孩子教育中也要建立起规范的行为准则,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通过明确的规范,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家规,让孩子参与其中,让他们明白规矩的重要性。
同时,家长也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要因为孩子犯错就生气发火,要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去引导孩子。
三、注重礼仪教育礼仪是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表现。
在孩子教育中,家长要注重礼仪的教育,让孩子懂得该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
家长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入手,教导孩子如何跟人打招呼、如何说谢谢、对长辈要有礼貌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培养孩子的礼仪意识,比如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或参与义工活动。
四、及时表扬和鼓励对于孩子的良好行为,家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孩子知道自己做对了什么。
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进良好行为的形成。
同时,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也要及时纠正,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过于苛刻。
家长要有耐心和耐心,尽量用理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纠正过来。
五、与孩子进行沟通沟通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家长要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沟通,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
如何让孩子变得有礼貌?
![如何让孩子变得有礼貌?](https://img.taocdn.com/s3/m/878349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3.png)
如何让孩子变得有礼貌?要让孩子变得有礼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树立榜样: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展现出良好的礼仪和礼貌行为。
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因此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2.家庭教养: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尊重长辈、关心家人、关心他人,懂得感恩和回馈。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具体事例告诉孩子如何表达感谢、道歉和致谢等。
3.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礼仪和礼貌行为。
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引导孩子遵守学校纪律、尊重老师和同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社交实践:让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如聚会、活动等,可以帮助孩子学习社交礼仪和规则。
在这些场合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打招呼、交换名片等,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5.培养好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如按时作息、整理房间、保持整洁等。
这些习惯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使他们更容易表现出礼貌和尊重。
6.引导孩子思考:当孩子做出不礼貌的行为时,家长可以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自己的行为。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自我反省能力。
7.适度奖励: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礼仪和礼貌行为时,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激励孩子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8.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当孩子表现出不礼貌的行为时,家长需要及时纠正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同时也要注意语气和方式,避免过度严厉或责备孩子。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需要耐心引导和关注孩子的需求。
孩子礼仪教育从小做起
![孩子礼仪教育从小做起](https://img.taocdn.com/s3/m/1a9408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b.png)
孩子礼仪教育从小做起在当今社会,礼仪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礼仪素养不仅能够提升孩子的个人形象和社交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因此,从小开始进行孩子的礼仪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从小做起进行孩子的礼仪教育。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也是孩子最主要的教育来源。
因此,家庭教育在孩子的礼仪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成为孩子的榜样。
首先,家长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礼貌和行为习惯。
例如,不大声喧哗、不随地乱扔垃圾、不插队等。
其次,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感谢他人。
例如,教育孩子在进餐时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要说脏话、不要打闹等。
最后,家长要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环境。
学校应该将礼仪教育纳入到课程中,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培养孩子的礼仪意识和礼仪技能。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礼仪培训班,学习如何正确地握手、行走、坐姿等。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仪式和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和感受礼仪的重要性。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升旗仪式、校园文化节等活动,让孩子学会尊重国旗、尊重他人等。
三、社会教育社会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也是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场所。
社会教育主要通过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来进行。
孩子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等。
例如,孩子可以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学会关心他人。
同时,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参观一些重要的场所,如博物馆、图书馆等,让孩子了解社会的规则和礼仪。
总之,孩子礼仪教育从小做起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都需要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礼仪教育从小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礼仪教育从小做一个有教养的人](https://img.taocdn.com/s3/m/eb66a46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c.png)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礼仪教育从小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是他们学习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
因此,家庭成员在培养孩子礼仪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小就注重教育孩子的礼仪修养,不仅可以培养出有教养的个体,还可以为他们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积极树立家庭的价值观念家庭的价值观念是孩子行为表现的重要指导。
家长应该树立正面的价值观念,如尊重他人、关心家庭成员,以及注重诚实、友善和宽容等。
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理解并践行这些价值观,从而使他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二、注重孩子的言行举止孩子的言行举止直接反映了他们的教养和素质水平。
在家庭中,家长应该注重纠正孩子不良的言行举止,教育他们尊重他人、懂得感恩和礼貌待人等。
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示范的方式,向孩子展示正面的行为模范,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三、倡导家庭共处的规范在家庭中,制定一些家庭共处的规范是有益的。
例如,规定家庭成员用餐时要注意礼仪,不喧哗或乱丢垃圾;要求在家中保持整洁和协助家务等。
通过这些规范的设立,家庭成员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行为规范,从而增强他们的教养修养。
四、引导孩子学习社交技巧孩子的社交技巧也是他们礼仪教育的重点。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主动与人交流,学习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例如,教导孩子如何主动与人打招呼,并教给他们礼貌用语和表达感谢之情。
通过这些社交技巧的学习,孩子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重视孩子的自律意识培养自律是培养孩子礼仪教育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教育他们懂得自律和自我控制。
通过定期制定一些孩子可以参与的家庭规则,教育他们遵守规则、注意言行举止的恰当性,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礼仪教养。
总之,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礼仪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树立正面的价值观念,并通过榜样引导和规范引导孩子的言行举止。
此外,家庭中的共处规范、社交技巧的学习,以及自律意识的培养都是培养孩子有教养的人的关键。
文明礼仪家长心得体会
![文明礼仪家长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4847f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2.png)
文明礼仪家长心得体会作为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生活习惯,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文明礼仪素养。
以下是我作为家长对于文明礼仪的一些心得体会:1. 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我们要自己先做到文明礼仪,才能要求孩子去践行。
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他人,注意个人修养,做到真正的文明和礼让。
2. 注重教育: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素养需要长期的教育。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如教会他们打招呼、问候他人,注意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等。
通过示范和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3. 提高意识:我们要引导孩子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关爱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公共场合,例如公交车、餐厅等,告诉他们要遵守秩序,尊重他人的权益,不打扰他人的休息和用餐。
4. 多角度教育:文明礼仪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要多角度地教育孩子,包括日常生活、饮食习惯、书写规范等。
通过举例和讲解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范,并且能够理解和接受。
5. 鼓励表达:在教育孩子文明礼仪的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通过与孩子进行合理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让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践行。
总结来说,作为家长,我们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注重培养他们的文明礼仪素养。
通过以身作则、教育引导、培养意识、多角度教育和鼓励表达等方式,让孩子从小就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素质,也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礼仪教育培养孩子的正确礼仪观念和行为习惯
![礼仪教育培养孩子的正确礼仪观念和行为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a1af3e6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13.png)
礼仪教育培养孩子的正确礼仪观念和行为习惯在当今社会中,礼仪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正确礼仪观念和行为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更是一种内在修养,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
因此,家长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给予孩子系统的礼仪教育,使他们成为懂得如何尊重他人、注重公共秩序和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才。
首先,家庭是培养孩子良好礼仪观念和行为习惯的第一步。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和引导者。
通过家庭环境和亲身示范,家长可以向孩子灌输尊重他人、孝敬长辈、关心他人等基本的礼仪观念。
例如,在家庭聚餐时,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如何用餐礼仪,包括用餐时不说脏话、不大声喧哗、用餐结束后主动收拾餐具等。
其次,学校是孩子接受系统礼仪教育的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设置礼仪课程,教授孩子各种场合的正确礼仪。
例如,在学校活动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引导他们学习参观礼仪,如不触摸展品、不随意讲话等。
此外,学校还可以举办模拟面试、演讲比赛等活动,帮助孩子培养社交礼仪和公众演讲技巧。
除了家庭和学校,社会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孩子们在社会交往中,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人和事物,因此社会也是培养孩子正确礼仪观念和行为习惯的重要环境之一。
社会各个领域都应该重视礼仪教育,如商场、餐馆、公共交通等都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礼仪环境,提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感受礼仪的机会。
此外,培养孩子良好礼仪观念和行为习惯也需要注重方法和策略。
首先,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示范。
孩子们通过模仿和观察来学习,家长和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影响深远。
其次,可以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礼仪知识。
例如,可以组织孩子们扮演不同角色,在模拟场景中学习礼仪知识和行为规范。
再次,要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反馈。
当孩子的行为举止不符合礼仪规范时,应该及时纠正,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总之,礼仪教育是培养孩子正确礼仪观念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通过示范、课程和环境等方式,给予孩子全面的礼仪教育。
如何教育孩子正确的文明礼仪的方式
![如何教育孩子正确的文明礼仪的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17a5c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7.png)
如何教育孩子正确的文明礼仪的方式文明礼仪是社会准则的体现,也是一个人受教育和培养的重要方面。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素质、懂礼貌、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下面将介绍几种教育孩子正确的文明礼仪的方式。
1. 以身作则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自己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我们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做到文明礼仪,很难要求孩子去学习和遵守。
2. 温和有礼的沟通在与孩子交流时,我们要注意语气和态度。
温和有礼的沟通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文明礼仪观念。
当孩子犯错误或者有不当行为时,我们应该耐心地与他们进行沟通,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建议,而不是以责备和批评的方式对待。
3. 规定家庭礼仪规范制定一些家庭礼仪规范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份简单明了的家规,明确规定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原则和礼仪要求。
例如,进门要打招呼,用餐时不说话也不玩手机,对长辈要有尊敬和礼貌等。
这样的规范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4. 给予奖罚制度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遵守文明礼仪,我们可以建立奖罚制度。
奖励孩子在特定场合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和礼仪,可以给予一些鼓励和奖励,例如表扬、小礼物等。
而对于不良行为和违反礼仪的行为,也要及时给予适当的惩罚,并向孩子解释行为的不当之处。
5. 培养社交技能孩子们的礼仪不仅表现在家庭中,也需要在社交场合中展现出来。
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对其文明礼仪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和集体活动,让他们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懂得尊重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6. 多角度教育在教育孩子正确的文明礼仪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
可以通过为孩子讲故事、观看相关视频或电影、参观展览等方式,让他们了解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
同时,还可以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孩子将文明礼仪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7. 引导孩子进行反思在孩子犯错误或者违反礼仪的时候,我们要引导他们进行反思。
如何培养孩子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
![如何培养孩子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https://img.taocdn.com/s3/m/6026a52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2.png)
如何培养孩子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如何培养孩子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的言行举止问题。
但要达到文明得体的标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一种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是每个家长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养成好习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好养成一系列良好的习惯,比如整洁卫生、健康饮食、不浪费等等。
这些习惯虽然不是直接与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联系在一起,但却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起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从而在言行举止上更易于符合文明礼仪的要求。
二、注重言语教育言语教育对于孩子的口才训练以及言语文明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可以引导孩子多读书、多背诵诗词,在词汇量、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同时要引导孩子用文明的语言与人交往,切忌说粗话和恶言恶语。
三、注意榜样的作用孩子天生有模仿的天性,最好在日常生活中创设良好的榜样,用行动来影响孩子。
比如做到文明驾驶、不乱丢垃圾、排队有序等等,这些方面孩子可以从大人身上学到许多。
四、告知身为社会人的义务作为一个社会人,一定要将社会公德化为内心的观念,牢记自己对社会的义务。
例如要遵守纪律法规,尊重他人权利,热心助人等等。
告知孩子这些,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从而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五、注意礼仪的运用在学校和家庭中都应该注重日常礼仪的教育,比如要善于问候他人,遵循约定,讲话要客气,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等等。
这些规矩的遵守可以让孩子在言谈间表现出一个文明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
六、引导孩子有耐心在父母的引导下,孩子应该学会面对困难,不要急于求成,要懂得用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一些困难。
这也可以说是培养孩子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的一种方法,因为耐心不仅仅是面对困难时需要的,也可以表现在与人交往、待人接物方面。
七、注意对孩子的表扬和教育在孩子的日常行为中,如果表现出了一些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优点,从而更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行事。
如何培养孩子懂礼貌
![如何培养孩子懂礼貌](https://img.taocdn.com/s3/m/4098fe4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0.png)
如何培养孩子懂礼貌培养孩子懂礼貌是一个重要的家庭教育目标。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礼貌行为:1、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孩子的礼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家长应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尊重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支持,从而更容易形成礼貌的行为。
2、树立榜样: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展示出礼貌的行为和态度。
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孩子看到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尊重他人、如何与人交往。
3、教导基本礼仪:家长可以向孩子传授基本的礼仪知识,如打招呼、道谢、道歉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随时提醒孩子遵守礼仪规范,例如见到长辈要问好,离开时说再见等。
4、让孩子参与社交活动:家长可以安排一些社交活动,让孩子参与到其中,例如请朋友来家里玩、参加社区活动等。
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5、及时表扬和纠正:家长应该及时表扬孩子的礼貌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对于孩子的无礼行为也要及时纠正,并引导他们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式来处理问题。
6、培养自信心:孩子有礼貌的行为往往与自信心有关。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7、借助教育资源: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教育资源来帮助孩子学习礼貌行为,例如儿童绘本、动画片等。
这些资源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礼貌的行为和重要性,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总之,培养孩子懂礼貌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树立榜样、教导基本礼仪、让孩子参与社交活动、及时表扬和纠正、培养自信心以及借助教育资源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孩子形成礼貌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培养孩子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
![如何培养孩子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https://img.taocdn.com/s3/m/934f499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c.png)
如何培养孩子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关键信息项:1、培养目标:明确期望孩子达到的文明得体言行举止的具体标准和目标。
2、培养方法:列举采用的教育方式和实践活动。
3、监督与评估机制:描述如何监督孩子的行为表现以及评估培养效果。
4、奖励与惩罚措施:制定对孩子良好或不良言行的奖励和惩罚规则。
11 培养目标111 语言文明孩子能够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在与他人交流时语气友善、温和,避免粗俗、冒犯性的语言。
112 行为得体坐姿、站姿端正,行走姿态自然。
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不推挤、不插队,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
113 社交礼仪学会主动打招呼、微笑待人,懂得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不打断别人说话,能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114 尊重他人尊重长辈、老师和同学,不嘲笑、不歧视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和权利。
12 培养方法121 家庭教育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文明得体言行的榜样。
在家庭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礼仪规范,如餐桌礼仪、问候礼仪等。
122 学校教育与学校老师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言行表现。
学校通过开展文明礼仪课程、主题班会等活动,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
123 阅读与学习为孩子提供有关文明礼仪的书籍、故事和影视作品,让孩子通过阅读和观看,学习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
124 实践锻炼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志愿者服务等,让孩子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言行表现。
13 监督与评估机制131 日常观察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密切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
132 定期评估每月或每学期对孩子的言行表现进行一次综合评估,通过与孩子交流、听取他人意见等方式,了解孩子的进步和不足之处。
133 自我反思引导孩子定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
14 奖励与惩罚措施141 奖励措施当孩子在言行举止方面表现出色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如奖励孩子喜欢的玩具、书籍,或者带孩子去游玩等。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貌与尊重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貌与尊重](https://img.taocdn.com/s3/m/efc5f7b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6.png)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貌与尊重在当今社会,礼貌和尊重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
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培养出有教养、礼貌待人的子女。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礼貌与尊重呢?本文将从家庭环境、言行举止和示范引导三个方面给出一些建议。
一、营造良好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行为和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可以使孩子获得更多的爱和关怀,从而更容易培养出礼貌与尊重的习惯。
首先,父母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因此,父母在家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和举止,避免出现粗鲁、不礼貌的行为。
同时,父母应该多与孩子进行亲密的沟通,关心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这样孩子会感到被尊重和重视。
其次,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互相尊重。
父母应该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礼貌,不仅仅是对孩子的要求,也包括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
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会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促使他们学会尊重和体贴他人。
最后,家庭中的规矩和纪律也是培养孩子礼貌与尊重的重要因素。
制定一些合理的家规,如守时守纪、尊重长辈等,让孩子明确家庭中的规矩,并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激励孩子遵守。
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自己首先要遵守这些规矩,才能引导孩子去学习遵守。
二、言行举止示范孩子的言行举止往往受到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
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示范出礼貌与尊重的行为,引导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
首先,父母要注重言语的礼貌。
当与孩子交流时,父母应该使用文明、礼貌的言辞,不使用过于粗鲁或咄咄逼人的语言。
同时,父母也要教导孩子用礼貌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如学会说“请”、“谢谢”等。
其次,父母要注意表达情绪的方式。
在与孩子沟通时,要尽量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的交流。
父母应该用平和的语气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不要轻易打断他们的发言。
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
再次,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帮助他人。
让孩子参与公益活动或者家庭义务,培养他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亲子互动培养孩子的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
![亲子互动培养孩子的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1266de2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0.png)
亲子互动培养孩子的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在现代社会中,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意识到亲子互动在培养孩子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方面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亲子互动的方式和方法,以帮助父母们更好地引导孩子塑造良好的礼仪和行为习惯。
1. 以身作则是树立良好榜样的关键。
作为父母,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孩子往往会模仿家长的行为。
如果我们自身就具备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孩子会很自然地接受和学习。
例如,我们可以在家里和外出时都注意细节,如保持整洁的仪表,文明地与他人交流,尊重他人的隐私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学习的范本。
2. 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
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培养孩子良好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真诚、耐心的对话,教导他们如何礼貌地表达意见和倾听他人。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家庭活动,如讨论家庭事务、一起制定决策等,这不仅能增加孩子的参与感,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3. 提供正确的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孩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父母可以通过故事、绘本、电视节目等媒体,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我们要教导孩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体贴他人等品质,同时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后果,并培养他们自律和责任感。
4.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孩子培养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
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的日常事务,让他们负责自己的物品整理和个人卫生,这样他们可以逐渐理解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5. 创造积极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积极、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父母们可以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如共同做饭、户外活动、参观博物馆等,拉近亲子关系,增进了解和信任。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孩子展示他们的成就,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更有信心地去发展良好的礼仪和行为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文明礼仪意识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文明礼仪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38d16d3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8.png)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文明礼仪意识在当今社会,文明礼仪意识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文明礼仪意识,以使其成为有素质、有担当的公民。
本文将就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文明礼仪意识进行探讨。
一、树立良好的榜样要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意识,首先我们自己必须成为良好的榜样。
孩子是模仿的动物,他们会观察和模仿我们平日的言行举止。
因此,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避免粗俗和不文明的行为,争取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
二、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单位,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意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导孩子坚持勤洗手、勤洗澡、常剪指甲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整洁。
2. 培养良好的餐桌礼仪:教导孩子进餐时保持坐姿端正,不发出声音吃东西,不滥用餐具等,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
3. 注重言谈举止:教导孩子尊重他人,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的言谈举止,让他们明白彼此之间的友善和尊重的重要性。
4. 培养礼貌的社交方式:教导孩子学会礼貌地问候、感谢和道歉,让他们懂得在与他人交往时应该注意礼节和尊重。
三、学校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家庭教育外,学校教育也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意识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是孩子社交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在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礼仪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育:1. 学校开展礼仪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将礼仪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进行学习,教导学生应该如何仪表端正、互相尊重,以及如何与人沟通交往等。
2. 学校举办文明礼仪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明礼仪活动,如开展主题演讲比赛、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以加深学生对文明礼仪的了解和认识。
3. 师生互动培养礼仪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教导学生应该如何尊重师长、与同学友好相处,以及如何遵守校规校纪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6f0f316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6.png)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礼仪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良好的礼仪习惯不仅能够体现孩子的教养和修养,还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下面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
一、树立表率家长是孩子学习礼仪的第一位导师。
如果家长平时自身礼仪规范,孩子会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示范和影响。
因此,家长首先需要树立起自己的表率,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避免一些粗鲁、不文明的行为,以此来引导孩子。
二、教育引导1. 知识传递家长可以通过故事、书籍、绘本等方式,向孩子传递礼仪方面的知识。
可以选择一些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故事,例如讲述善良的孩子如何乐于助人、如何尊重师长、如何礼让他人等,通过这些故事,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正确的礼仪观念。
2. 点滴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举止,并及时进行引导和指导。
例如,提醒孩子注意餐桌礼仪,如用餐时坐姿端正、夹菜有序、不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等;教导孩子待人接物时要有礼貌,如打招呼、说请、道谢等。
三、模拟情景模拟情景是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礼仪习惯的一种有效方法。
家长可以模拟不同的场景,并与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体验和应对不同情景下的礼仪要求。
例如,在家里模拟应酬场景,指导孩子如何礼貌地接待客人;或者在公共场合模拟排队买票的情景,指导孩子如何守秩序、尊重他人等。
四、奖励和惩罚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是激励孩子培养良好礼仪习惯的重要手段。
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礼仪行为时,家长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例如表扬、鼓励或者小小的奖品;当孩子违反礼仪规范时,家长也应该适时进行批评和惩罚,例如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反思自己的行为,并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
五、培养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礼仪习惯是相辅相成的。
要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家长可以多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和魅力的。
只有自信的孩子才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更好地展现出良好的礼仪习惯,因此,家长需要从根本上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a09829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9.png)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在当今社会,礼仪习惯成为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一项素质。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本文将从亲身示范、正面引导和言传身教等方面,探讨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1. 亲身示范作为孩子的榜样,家长应该成为他们学习礼仪习惯的模范。
首先,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自我反省,养成谦和、有礼的态度。
例如,与人交流时保持微笑、说话温和、语气亲切,遇事礼让他人等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日常的生活场景,主动示范给孩子观察和学习。
比如,在家庭聚餐时,我们可以教给孩子正确使用餐具的方法,让他们了解到餐桌礼仪的重要性,逐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2. 正面引导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中,我们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故事、书籍或电视节目,向孩子传递关于礼仪的教育内容。
这些故事可以具体描述好礼仪的作用和意义,引发孩子的思考和认同。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夸奖和表扬来激励孩子。
当他们表现出良好的礼仪习惯时,我们应该积极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认可的力量,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3. 言传身教家庭教育是孩子习得良好礼仪习惯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通过言传身教来塑造他们的行为。
首先,我们要明确告诉孩子何为良好的礼仪习惯,并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比如,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为什么要长时间与人保持眼神交流,以及保持正确的坐姿在交流中的重要性等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模拟和训练自己的礼仪行为。
孩子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招待员、客人等,通过实践来感受和体验良好礼仪行为的真实情景,加深对礼仪习惯的理解和记忆。
4. 鼓励自主学习除了以上的方法,我们还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
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适合年龄的礼仪书籍、视频和游戏等资源,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对良好礼仪习惯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言行举止礼仪
一、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注重个人礼仪
父母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向孩子强调注重个人礼仪的重要性,父母应该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孩子注重个人礼仪。
1.仪容仪表
教育孩子保持仪容仪表的整洁,要把脸、脖子、手都洗得干干净净;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洗澡,保证身体没有异味;衣着要干净、整洁、合体。
2.行为举止
目标就是“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主要从站、坐、行以及神态、动作方面提出要求。
优美的站立姿态给人以挺拔、精
神的感觉;身体直立、挺胸收腹、脚尖稍向外呈V字形。
要避免无精
打采、耸肩、塌腰,千万不能半躺半坐。
走路要昂首挺胸,肩膀自
然摆动,步速适中,防止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3.表情神态
教育孩子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
与人交往要面带自然微笑,千万不要出现随便剔牙、掏耳、挖鼻、搔痒、抠脚等不良习
惯动作
4.言谈措辞
要求孩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
要求孩子做到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语言,简洁得体,既不能沉默寡言,也不能啰嗦重复。
父母向孩子强调文明礼貌的常识时,不要用教训、命令的口吻,而是要循循善诱、谆谆教导。
同时,父母还要让孩子明白,人与人
之间若出现互相挤撞,不要恶言恶语,要抱理解、宽容态度;要求孩
子做到行为文明,如,和人见面时主动打招呼、和别人说话时专心、爱护公共环境、遵守交通规则等。
二、家长率先垂范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良好的行为举止是对孩子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
父母应该利用家里来客的有利时机提醒孩子,并给孩子
做出榜样。
某孩子在接待家里的客人时没有运用礼貌用语,聪明的
妈妈没有当场在外人面前指责孩子,因为她知道批评和指责往往会
造成孩子的逆反和不服心理,而且这种做法本身也是不礼貌的。
但是,这位妈妈并没有忘记这件事,在客人离去后,妈妈把孩子叫到
身边,温和地对他说:“妈妈发现你对叔叔讲话时,没有运用礼貌
用语,这是不对的。
当叔叔送礼物给你的时候,你应该说‘谢谢叔叔’,你说是不是?”明明有所醒悟地说:“哦,我忘记了,对不起,妈妈,我下次会注意的。
”这样,妈妈通过在事后提醒教育孩子,
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
同样是提醒孩子讲礼貌,妈妈没有当场批
评指责孩子,而是运用礼貌的方法来提醒孩子,让孩子体会到了运
用礼貌的好处。
可见,父母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使用文明的语言,在家庭中不要讲粗话、脏话,家人之间多使用礼貌用语,说话
要和气。
这样,才能通过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
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三、优化家庭育人环境净化孩子的语言空间
孩子不文明的语言一般都来源于周围的环境,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人,首先要净化孩子周围的语言环境。
有一个上小学的男孩,满口脏话,经常欺负女生,甚至对女老师也很不恭。
老师家访,发现孩子的父亲当着孩子的面侮辱自己的妻子,而且不顾有外人在场,孩子怎么可能讲礼貌呢?班主任老师非常
愤怒,当着孩子,批评了他的父亲,这位父亲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对孩子的不利影响,后来学会了尊重妻子,不讲粗话。
这个孩子也
越来越礼貌了。
当父母发现孩子说脏话时,要找出孩子说脏话的“根源”,尽量让孩子远离或少接触那种不良的环境。
比如,父母可以有意识地限
制孩子与经常说脏话的同学来往;也可以和教师取得联系,借助老师
的力量促进其他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还可以和孩子同学的父母
取得联系,一起帮助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四、学习社交礼仪要求孩子礼貌待客
每个家庭都会有客人来。
父母要试着让孩子学会以主人身份招待客人,注重礼貌待客。
1.迎客
迎接客人进屋的时候,主动帮助客人放衣物,请客人在合适的位置落座;主动送上客人想喝的饮料;递接物品要用双手。
2.交谈
教育孩子主动、大方地与客人交谈,不要拘谨,让客人感到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3.送客教育孩子,在客人要走时应礼貌挽留,说“您再坐一会儿”、“再喝杯茶吧”等;要送客人一段距离后说“再见”、“有空
常来”。
4.做客
做客的时候要让孩子保持整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不能粗声
粗气,要谈吐文雅;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
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饭菜真好吃”、“玩得很愉快!”
父母要注意的是,在孩子没有讲礼貌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迫孩子。
现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孩子没有礼貌的时候总会强迫孩子讲礼貌,比如有客人来家里,孩子躲在房间里不出来,不与人打招呼,家长
非得把孩子拉出来跟客人问好,结果,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事实上,父母这种强迫的行为本身就是不礼貌的。
孩子不愿意与人打招
呼必然是有原因的,比如孩子从小就很害羞;孩子认为客人是父母的
客人,与自己没关系;或者他正在做作业,一时忘记了打招呼……这
时候,父母需要的是引导孩子去跟客人打招呼,如果孩子实在不想
打招呼,父母不应该强迫孩子,应该在事后告诉孩子:“与人打招
呼是最基本的礼貌,你去别人家里时也希望受到别人的热情欢迎呀!”这样,让孩子设身处地为他人想想,他的礼貌举止才会发自内心。
五、尊重你的孩子让孩子体会同理心
文明礼貌看起来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心修养。
有自尊的孩子会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懂得
尊重他人的孩子在说话时往往会顾及到他人的感受。
因此,父母在
生活中要做到尊重孩子。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
你对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
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
”也就是说,以
应有的尊重对待孩子,孩子才会懂得尊重。
由此可见,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同时,父母在家庭中要互相尊重,父母之间的尊重,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
良好的礼仪习惯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而且能够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
从外表上看,礼貌是一种表现或交际形式,从本质上讲,
礼貌反映着我们自己对他人的一种关爱之情。
所以,真正的礼貌必
然源自内心。
讲究礼貌也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可缺少的规范。
人与人之间互相观察和了解,一般都是从礼仪开始的。
一个举止优雅、彬彬有
礼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找到工作。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那些明
智的和有礼貌的人们,他们特别谦虚谨慎,从不装腔作势、装模作样、夸夸其谈、招摇过市。
他们正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言语来
证实自己的内在品性。
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孩子比较受人欢迎,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
文明礼仪
要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