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功能》PPT课件
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ppt课件
情绪与行为的神经基础主要涉及边缘系统,包括杏仁核、海马、扣带回等结构。这些结构参与情绪的识别、表达和调 节等过程,同时也与行为决策和动机等密切相关。
情绪与行为的相互作用
情绪可以影响行为决策和执行,同时行为也可以反过来影响情绪体验。例如,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个体 的探索和创新行为,而消极的情绪则可能导致个体的退缩和回避行为。
学习与记忆的神经基础
大脑皮层是学习与记忆的主要神经基础,尤其是前额叶、颞叶和顶叶等 区域。此外,海马、杏仁核等结构也参与学习与记忆过程。
语言与认知
语言的定义和要素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要素组成。
语言处理的神经机制
语言处理涉及多个脑区,包括布洛卡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威尔尼克区(听觉性语言中 枢)和角回(视觉性语言中枢)等。这些区域分别负责语言的产生、理解和书写等功能。
运动单位
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 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功能 单位。
运动神经元
位于脊髓前角或脑干运动神经核 内的神经元,负责将神经冲动传 导至肌肉或腺体,引起肌肉收缩 或腺体分泌。
运动传导通路
上运动神经元
起自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 其轴突组成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 。
下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 出的神经轴突,是接受锥体束、锥体 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冲动的 最后共同通路。
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应急反应,动员机体潜能,适应环境急骤变化
副交感神经系统
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中枢控制
大脑皮层、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 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ppt课件完整版
感受器的分类
根据感受器所在部位和接受刺激 的性质,可分为外感受器、内感
受器和本体感受器。
传出神经纤维及效应器
传出神经纤维
负责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 令传导至效应器,包括运 动神经元的轴突及其髓鞘 。
效应器
接受传出神经纤维传来的 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收缩 或腺体分泌等生理效应的 结构,如肌肉、腺体等。
功能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感受外界刺激,调节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以适应 外界环境的变化。它具有感知、记忆、思维、情感和运动等多种功能。
神经系统结构简介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 分,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神经元
是神息 的能力。
等,后者如臂丛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等。
02 03
神经再生过程
神经损伤后,远端神经发生华勒氏变性,近端神经轴突开始再生。再生 过程中,神经细胞需要克服多种抑制因素,如瘢痕组织、神经生长抑制 因子等。
神经修复策略
为了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细胞治疗等。其中,细胞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使用干细胞或 神经细胞移植来促进神经再生。
神经元结构
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其中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树突负责接收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 ,轴突则负责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
神经元类型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和形态不同,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三种类型。感觉神经元负责接收外 界刺激并转化为神经信号,运动神经元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给肌肉或腺体等效应器,中间神经元则负责在感觉和 运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突触传递机制
• 突触结构: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ppt课件
05
中枢神经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组成。
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由神经元胞体及其突起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 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功能区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多个功能区域,如感觉区、运动区、语言区、认知 区等,各区域相互协作,实现复杂的生理功能。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情绪与情感
情绪
对刺激产生的短暂而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
情感
对情绪体验的深刻感受和持久态度,如爱恨情仇等。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则是情绪的升华和稳定化。
睡眠与觉醒
睡眠
一种生理状态,表现为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和代谢降低等 。
觉醒
与睡眠相对的状态,表现为意识清晰、肌肉紧张和代谢增 高等。
记忆
将学习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包括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工作记忆
短暂保持和操作信息的能力,与前额叶皮层密切 相关。
语言与思维
语言
人类特有的交流方式,涉及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
思维
对信息进行加工、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概念形成、判断 和推理等。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表达工具,思维则影响语言的结构和内容。
自主神经的生理功能
调节内脏活动
01
自主神经通过控制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调节内脏器官
的功能,如心率、血压、呼吸、消化等。
调节血管舒缩
02
自主神经通过控制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调节局部血流量和血压
,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调节腺体分泌
03
自主神经通过控制腺体的分泌活动,调节体内激素和酶的释放
《神经系统功能监护》课件
通过有效的治疗和康复,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对患 者的身心影响。
03
神经系统功能监护的方法
神经电生理监护
脑电图(EEG)
监测大脑皮层神经元电活动的变 化,用于癫痫、脑炎等疾病的诊
断。
肌电图(EMG)
记录肌肉的电活动,用于诊断神经 肌肉疾病和评估神经功能。
诱发电位(EP)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神经影像和电生理数据进行自动诊断,提 高诊断效率。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1 2
跨学科合作
加强神经科学、影像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 合作,共同推进神经系统功能监护技术的发展。
标准化与规范化
制定统一的神经系统功能监护技术标准和操作规 范,提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通过刺激神经系统,检测大脑对刺 激的反应,用于评估神经传导通路 的功能。
神经影像学监护
头颅CT
01
快速显示头部急性创伤、出血等病变。
头颅MRIຫໍສະໝຸດ 02显示脑部结构细节,用于诊断脑部肿瘤、脑血管疾病等。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03
检测大脑活动时局部血流变化,用于研究大脑功能和认知过程
。
神经生化指标监护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用于监测脑损伤和神经
内分泌肿瘤。
血清S-100蛋白:用于监测脑损 伤和周围神经损伤。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 用于监测多发性硬化等脱髓鞘性
疾病。
04
神经系统功能监护的应用
临床应用
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通过神经系统功能监护,医生可以监 测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从而诊断出 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塞、癫痫 等。
神经系统的功能ppt-生理学PPT课件
10
(二)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 导着的兴奋或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2020年10月2日
11
冲动的传导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神经纤维的直径 V直径大>V直径小,与内阻有关
(2)有无髓鞘,髓鞘厚度 V有>V无,跳跃式传导
(3)温度 V温度高>V温度低
的相对平衡;
2020年10月2日
2
❖神经系统一般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 系统两大部分,前者是指脑和脊髓部分,后 者为脑和脊髓以外的部分。
2020年10月2日
3
2020年10月2日
4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2020年10月2日
5
一、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
❖ 神经系统内主要含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两类。 1.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高度分化,通过突触联系
2. 修复和再生作用:小胶质细胞能转变为巨噬细胞,清除变 性的神经组织碎片。
3. 免疫应答作用: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内的抗原呈递细胞。
2020年10月2日
22
4. 形成髓鞘和屏障作用:少突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可分别在 中枢和外周形成神经纤维髓鞘。星形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 是构成血-脑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星形胶质细胞
6. 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星形胶质细胞膜上的钠泵可将细胞 外过多的K+泵入胞内,以维持细胞外合适的K+浓度,有助 于神经元电活动的正常进行。
7. 参与某些活性物质的代谢:星形胶质细胞能摄取神经元释 放的某些递质,还能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2020年10月2日
神经系统——人体的司令部ppt课件
11
(四)大脑皮层活动的特性
ppt精选版
12
• 额叶:与思维、判断、记忆、性格、行为 有关。
• 枕叶:视觉的高级中枢。 • 顶叶:与躯体感觉有关。 • 颞叶:记忆仓库和听觉的高级中枢。
ppt精选版
13
1848年,哈劳(J·M·Harlow)首次发表了前额叶损 伤后的观察报告。美国有一名叫盖奇的工长,在铁路施工 中领着一批人向岩石里填充炸药时,铁钎撞击石头冒出的 火花引燃了火药。一条长1米、直径2.5厘米的铁钎从他的 面部刺入,穿过额部,从头顶飞出,使前额叶成严重损伤 。盖奇当时昏迷了几分钟便清醒过来,能说话,也能活动 ,同伴送他去医院时,他还能自己走进去。两个月后,体 力已完全恢复,一切生理机能仿佛都很正常,他不但能自 己料理日常生活,还恢复了工作。可是人们发现他在精神 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伤前后判若两人。伤前,他是 一个精明能干的人,和同伴相处得很好。伤后却变得偏执 、粗野、优柔寡断、喜怒无常,对同伴们漠不关心,对任 何事情都漫不经心,对人粗暴无礼,再也不能胜任工长的 工作了。哈劳的报告第一次使人们注意到前额叶损伤对人 的精神活动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
人体的司令部——神经系统
ppt精选版
1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二、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三、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ppt精选版
2
ppt精选版
3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脑:大脑、小脑、间脑、脑干(中脑、脑桥、延髓) 脊髓
脑神经:与脑相连、12对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与脊髓相连、31对
髓鞘包裹在某些神经突起的外面,好像电线的绝缘外 皮。随着年龄增长,髓鞘逐渐形成,婴幼儿的动作就更加 迅速、准确了。
ppt精选版
《神经系统》PPT课件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16
1、脊髓的外形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17
2、脊髓横断面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18
3、马尾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19
4、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关系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20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 大脑由约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大脑 皮层厚度约为2--3毫米,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 米,据估计脑细胞每天要死亡约10万个(越不用 脑,脑细胞死亡越多)。 一个人的脑储存信息的 容量相当于1万个藏书为1000万册的图书馆
❖ 人脑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占80%。它虽只占人体 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 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 液为2000升。大脑消耗的能量若用电功率表示大 约相当于25瓦。
25.02.2021
初教系 欧阳建良
44
三、少年儿童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 老师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歧视有缺陷少 年儿童,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少年儿童,以保 证少年儿童在学校学习、生活愉快。
21
脊髓的功能
❖ 【传导功能】
脊髓是感觉和运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重要通路, 其结构基础即脊髓内的上、下行纤维束。除头、 面部外,全身的深、浅感觉和大部分内脏感觉冲 动,都经脊髓白质的上行纤维束才能传到脑。由 脑发出的冲动,也要通过脊髓白质的下行纤维束 才能调节躯干、四肢骨骼肌以及部分内脏的活动。 如果脊髓白质损伤,将导致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运 动和感觉的功能障碍。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CHAPTER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负责整合和处理各种信息,控制机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分,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
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030201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根据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神经元的分类包括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以及突触后膜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突触传递的过程神经元与突触传递1 2 3包括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它们在突触传递中起关键作用。
神经递质的种类根据与神经递质结合的特性可分为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偶联型受体和酶联型受体。
受体的类型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可改变受体的构象或激活相关酶,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效应。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神经递质与受体CHAPTER感觉器官与感受器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受器类型光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等感受器的生理特性适应、换能、编码等听觉传导通路耳蜗→ 听神经→ 脑干听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层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视放射→ 大脑皮层触压觉传导通路外周触压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 丘脑→ 大脑皮层痛觉传导通路外周痛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 丘脑→ 大脑皮层温觉传导通路外周温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 丘脑→ 大脑皮层感觉传导通路感觉中枢及感觉整合感觉中枢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包括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感觉整合多种感觉信息在大脑皮层的整合,形成对外部世界的整体感知感觉剥夺与感觉过敏感觉剥夺指长时间缺乏某种感觉刺激,导致相应感觉能力下降;感觉过敏指对某种感觉刺激过于敏感,产生不适或疼痛等异常感觉。
CHAPTER03运动单位与肌纤维类型关系不同运动单位包含的肌纤维类型不同,影响肌肉收缩特性。
生理学 神经系统的功能.ppt
(二)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 生理完整性
2. 绝缘性 3. 双向性 4. 相对不疲劳性
(三)神经纤维的传导兴奋的速度
*影响因素
(1)神经纤维的直径
V直径大>V直径小,与内阻有关 (2)有无髓鞘,髓鞘厚度
V有>V无,跳跃式传导 (3) 温度:
V温度高>V温度低 如低温麻醉(神经传导阻滞)
(四)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响神经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
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二、兴奋传递的其他方式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四、反射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突触:神经元之间相接触所形成的特殊结构
(一)化学性突触的种类和结构 根据突触接触部位分为
轴突 — 树突式 ; 轴突 — 胞体式 ; 轴突 — 轴突式 。
(三)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图)
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胆碱能纤维:在周围神经系统,释放 ACh的神经纤维。包括所有的自主神经节 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少 数交感节后纤维(汗腺和骨骼肌血管舒 张),支配骨骼肌的纤维。 (图)
*胆碱能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以 ACh作为递质的神经元。
(三)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和灭活
突触后电位
指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是局部电位。
1.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图)
*概念:在递质作用下,突触后膜的膜 电位发生去极化改变,使突触后神经元的 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 称为EPSP。
*实验证据:
*形成EPSP的机制:兴奋性递质作用于 突触后膜上受体 增大后膜对Na+和K+的 通透性,特别是Na+的通透性 局部膜的 去极化。
1.轴浆:神经元轴突内的胞浆。 2.轴浆运输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PPT课件
– 负责物体、文字、 面孔的识别,即 “是什么”
• 背侧通路– 延伸 至中央后回
– 感知空间关系, 即“在哪里”
Sensory Areas – Primary
Auditory Cortex
• 初级听觉皮层
– 功能-声音的感知 – 位于颞叶上部的边
缘
Sensory Areas – Auditory
立联系 • 联络区 – 高级加工区
联络区
语言区(22、39、40、44、45) 顶后联络区(5、7 、40)
体像 颞叶联络区(20、21、37、38、22)
多种感觉整合, 概念构思 前额叶联络区(9、10、11、12、46、 47 、44、45)
判断、预见、人格
运动区 – Primary Motor Cortex
• 眶额叶皮层
– 与特殊气味的有意识的识别和回忆有关
Association Areas – Prefrontal
Cortex
• 额叶运动区之前的 广泛的区域
Association Areas – Prefrontal
Cortex
• 执行认知功能
– 思维和知觉的所有方面 – 信息的记忆和回忆 – 解决问题 – 情绪 – 与前脑的边缘部分有密切的联系
Lateralization of Cortical Functioning
• 两侧大脑半球分别控制对侧身体 • 两侧半球分别负责不同的认知功能
Lateralization of Cortical Functioning
• 左侧大脑半球
– 语言能力、数学和逻辑
• 右侧大脑半球
– 视空间技巧 – 面部表情的理解 – 直觉、情绪、艺术和音乐技巧
护理专业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ppt课件
Na+(主) K+
通透性↑
Cl-(主) K+
通透性↑
EPSP
IPSP护理专业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ppt课件
12
3.突触传导的特征: 1 )单向传递 2)突触延搁 3)总和:空间总和与时 间总和
4)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
易疲劳
5)兴奋节律的改变护理专业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ppt课件
13
4. 中枢抑制:
23
b.视觉:枕叶距状裂的上下两缘 c.听觉:颞叶的颞横回和颞上回 d.味觉:中央后回的舌代表区附近 e.嗅觉:杏仁核
护理专业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ppt课件
24
5.痛觉:
伤害性刺激→局 部释放致痛物质
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人体, →痛觉感受器→
产生的一种复杂感觉。常
传入神经→痛觉 中枢→产生痛觉
子运动
电位变化
EPSP 兴奋性 IPSP 抑制性
Na+ 、K +内 去极化 流( Na+ 为 主)
Cl-内流为主 超极化 护理专业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ppt课件
兴奋
抑制
11
突触后电位的产生过程
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
Ca2+内流
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
兴奋性递质 抑制性递质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
脊髓
护理专业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ppt课件
4
神经组织
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
护理专业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 ppt课件
5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1、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 2、传导兴奋 3、整合、分析、贮存信息 4、神经-内分泌功能
生理学神经系统的功能PPT课件
课件•神经系统概述•感觉功能•运动功能•自主神经功能目录•高级神经功能•神经系统疾病与功能障碍01神经系统概述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负责整合和协调全身各部位的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位,传递信息。
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030201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神经元与突触传递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突触传递的过程包括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等步骤。
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通过改变膜电位和离子通透性实现,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
03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相互作用通过特定的结合位点实现,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和细胞的生理功能。
01神经递质的种类与功能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5-羟色胺等,参与不同的生理过程,如运动控制、情绪调节等。
02受体的类型与作用包括离子通道型受体、G 蛋白偶联型受体等,与神经递质结合后引发细胞内的生理反应。
神经递质与受体02感觉功能感觉器官与感受器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受器类型光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等感觉传导通路特异性传导通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非特异性传导通路痛觉、温度觉、触觉等感觉中枢与感觉整合感觉中枢大脑皮层的感觉区感觉整合多感觉信息的整合与处理03运动功能运动单位与运动神经元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
运动神经元位于脊髓前角和脑干运动神经核内的神经元,其轴突构成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形成运动终板支配骨骼肌。
运动传导通路起自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及其轴突构成的下行传导束。
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
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及其下行纤维(锥体束)和脊髓前角细胞构成。
除锥体系以外的所有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下行传导通路。
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的功能(多场合)
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的功能引言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的科学,其中神经系统作为生命体的控制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在生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接收、处理和整合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负责将信息传递到各个器官和组织。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1.感觉功能神经系统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和内部环境的信息,如温度、压力、疼痛、味道等。
感觉神经纤维将这些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经过处理和分析,形成感觉体验。
2.运动功能神经系统控制肌肉和腺体的活动,实现生物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
运动神经纤维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到肌肉和腺体,使其产生相应的收缩或分泌反应。
3.调节功能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
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使生物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4.认知功能神经系统参与思维、记忆、语言、情感等高级心理活动。
大脑皮层是认知功能的关键部位,负责处理复杂的信息,实现语言、记忆、情感等功能的集成。
5.生殖功能神经系统对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生殖功能的主要调节途径,神经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影响生殖细胞的和性腺的发育。
三、神经系统的功能分区1.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负责处理复杂的信息,实现认知功能。
大脑皮层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等,各功能区协同工作,实现各种生理功能。
2.间脑间脑包括丘脑、下丘脑和松果体等结构。
丘脑是感觉信息的传递站,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中心,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参与生物钟的调控。
3.中脑中脑包括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红核、黑质等结构。
中脑参与调节运动、姿势、视听等功能,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脑干各部至丘脑外侧核,更换第三级神经元, 后者发出轴突参与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投射 到中央后回下1/3的感觉区。
医学PPT
10
2. 深感觉(本体感觉)
意识性深感觉的传导通路深感觉又称本体感觉, 是指感受肌肉、肌腱、关节、韧带等深部结构所 处的状态,即不用视觉(闭眼)就能感受到身体各 部的相对位置。例如,肌肉是处于收缩或是舒张 状态,肌腱和韧带是否被拉伸,以及关节是处于 屈曲还是伸直等感觉。
第二级神经元的轴突越至对侧,在脊髓白质的 前外侧部即前外侧索上行,形成脊髓丘脑束。 后者历经延髓、脑桥、中脑至丘脑外侧核。
在丘脑外侧核更换为第三级神经元,再发出纤 维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投射到大脑皮质 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旁中央小叶后部的躯干、 四肢感觉区
医学PPT
6
医学PPT
7
医学PPT
医学PPT
3
(一)特异性投射系统
感受器发放的冲动,必须通过相应的周围和中枢 神经纤维束,才能最后到达大脑皮质。感觉冲动 沿特定神经纤维束的行走路径,称为感觉传导通 路。
特异性投射系统(specific projecting system) 是指感觉冲动沿特定的感觉传导通路传送到大脑 皮质的特定部位进而产生特定感觉的传导径路。
深感觉传导通路除传导深感觉外,还传导体表和 深部组织的精细触觉冲动。所谓精细触觉,是指 辨别两点间的距离或感受物体形状及纹理粗细的 感觉。
医学PPT
11
深部感觉传导通路也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 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组成脊 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至躯干、四肢的肌腱及关 节内,末梢形成肌梭、腱器等感受器。
③非特异投射核。其纤维不直接向大脑皮质投射, 而是通过多突触途径到达皮质,构成弥散性投射。
医学PPT
17
实验证明,刺激中脑网状结构,能使处于睡眠状 态的动物觉醒;而在中脑头端切断网状结构,则 可使动物表现出类似睡眠的状态。由此可见,在 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着上行唤醒大脑皮质的功能 系统,而这一唤醒系统主要就是通过丘脑的网状 核等非特异性核团来发挥作用的。
这条传导通路和维持身体的姿势与平衡有关。
医学PPT
13
浅感觉和意识性深感觉通称为躯体感觉,其传导 通路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一般由三级经元组成,第一级位于脊神经内,第 二级位于脊髓后角或脑干内,第三级位于丘脑外 侧核。
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一般 交叉到对侧,经过丘脑和内囊,最后投射到大脑
医学PPT
4
1.浅感觉
分布在皮肤和黏膜感受痛觉、温度觉和粗 略触觉的感受器位于身体的表面,因此这 些感觉通称为浅感觉。
由这类感受器上行的感觉传导通路称为浅 感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医学PPT
5
躯干、四肢浅感觉的传导通路第一级神经元(感 觉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构成脊神 经中的感觉纤维,分布到皮肤和黏膜内,其末 梢形成感受器。中枢突经由脊神经后根进入脊 髓,在脊髓灰质后角内更换神经元。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和丘脑非特异性核团 在功能上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构成一个整体,成 为各种感觉传入的共同通路,控制着皮质的兴奋 状态,构成大脑皮质一定的兴奋背景,正是在这 个背景上,才有可能形成特定的感觉。
浅感觉
8
医学PPT
9
头面部浅感觉的传导通路头面部的痛、温和粗略 触觉的传导通路也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内, 其周围突构成三叉神经感觉纤维,分布到头面部 的皮肤和黏膜内,其中枢突组成三叉神经感觉根 进入脑桥,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痛和温觉)和三 叉神经主核(触觉),
医学PPT
16
丘脑是所有躯体感觉输入的皮质下最后驿站,同时 又接受来自它所投射的同一皮质区的大量反馈信息。
丘脑内的核群在功能上大致分为3类:
①感觉接替核。除嗅觉外,各种感觉的传导通路均 在这类核团中更换神经元,而后投射到大脑皮质。
②联络核。这类核团不直接接受上行感觉的冲动, 而是接受丘脑感觉接替核和皮质中枢发出的纤维, 在此更换神经元后再投射至大脑皮质的联络区。
神经系统功能
感觉功能 躯体运动功能 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高级功能
医学PPT
1
一、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感觉产生过程:
内
分
外
析
环 境 的 各 种 变 化
感 受 器
换 能 作 用
神 经 冲 动
大 传导 脑
皮 层
综 合 产 生 主 观 感 觉
医学PPT
2
由感受器发出的神 经冲动,经由特异性 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 投射系统分别投射到 大脑皮质的不同部位。 这两个系统的生理功 能不尽相同。
皮质的相应区域,进行感觉的分析和综合。
医学PPT
14
浅感觉 先交叉后上行 浅显(先)
深感觉 先上行后交叉 深厚(后)
临床意义
医学PPT
深感觉 浅感觉
15
(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感觉冲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传导并不局 限于特异性投射系统。有一些传导束上行 至脑干后,即终止于网状结构内;此外, 特异性传导束在上行至脑干时,都会发出 纤维侧支与网状结构榨经元形成突触联系,广泛区域。由于反复更换神经元,失去了 感觉冲动原有的特异性,形成了非特异性 的投射。
中枢突随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在同侧的后索内 上行形成薄束和楔束,终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 束核。在此换第二级神经元,其纤维交叉至对侧, 组成内侧丘系,再上行经脑桥、中脑至丘脑.止 于丘脑外侧核。在此更换第三级神经元,组成丘 脑皮质束,经内囊投射至中央后回中上部、旁中 央小叶后部和中央前回 。
医学PPT
12
非意识性深感觉感受器的活动未必一定和某种感 觉相联系。有相当一部分深感受器放的感觉冲 动.仅提供诸如肌肉的长度或张力变化等传人信 息,进而引起反射性运动调节,这类感觉称为非 意识性深感觉。
此类感觉的传导途径,除包含于上述意性深感觉 传导通路外,还包括传向小脑的通路,这条通路 仅包含二级神经元,第一级神经元位脊神经节内, 第二级神经元位于脊髓后角或中间内侧核,其轴 突进入侧索组成脊髓小脑束,止于小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