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空气知识点

合集下载

课题1 空气-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课堂提优讲义(人教版)(解析版)

课题1 空气-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课堂提优讲义(人教版)(解析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学习目标】1、记住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了解空气主要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3、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方法以及误差分析。

4、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能从物质的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 拉瓦锡实验的原理:(1)汞+氧气 氧化汞 (2)氧化汞 汞+氧气实验现象分析:实验(1)中的现象是银白色的液体变成了红色的粉末。

容器里空气体积减少约1/5,消耗掉的是氧气;容器里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气体是氮气。

实验(2)中的现象是红色的粉末变成了银白色的液体。

拉瓦锡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知识点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集气瓶内氧气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1)将仪器连接好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集气瓶底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做上记号。

(3)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4)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

(5)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6)红磷燃烧停止,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重点解析】1. 可燃物必须选用燃烧后生成物为固体的物质。

不能选用木炭、硫等,因为木炭、硫燃烧产生的是气体物质,且与所耗氧气体积相同,使瓶内外气压相等,水不会倒吸入瓶中。

2.红磷必须过量,燃烧时才能使容器内氧气消耗完。

加热 加热3.红磷燃烧停止后,要等集气瓶内温度降至室温,方可打开弹簧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笔记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一、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2Hg+O22HgO、 2HgO2Hg+O2↑二、模拟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用红磷与空气反应,消耗瓶内氧气使气压减少,通过测定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得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因为生成的P2O5有腐蚀性,实验在通风橱中进行。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弹簧夹关闭。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黄色火焰,放热;②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倒吸进入集气瓶中,水位上升约占原来空气体积的1/5。

【实验结论】①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4P+5O22P2O5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注意事项】1.实验成功的关键:a红磷稍过量。

(目的:为了完全消耗瓶内氧气)b装置气密性要良好。

2.导管中要注满水。

否则当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有一部分水残留在导管中测量结果偏小。

3.待红磷熄灭、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A熄灭——红磷熄灭,说明氧气已消耗完;B冷却——红磷燃烧放热,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过早打开测量结果偏小。

4.在集气瓶底装水的目的:吸收有腐蚀性的白烟五氧化二磷,并加快集气瓶冷却。

5.不能用铁或铝代替红磷,铁、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此实验要求生成物是固体不能是气体。

木炭和硫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CO2、SO2气体,气体体积不变,气压不变,不能产生气压差;不能用镁代替红磷,因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

6.此实验还可以证明氮气的哪些性质?a.难溶于水(物理性质)b.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实验完毕发现水位上升少于原来空气体积的1/5,其原因是:a、.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未消耗完;b、.装置漏气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未待红磷熄灭冷却过早打开弹簧夹;d、.玻璃导管预先未装满水,试验后其中残留了一定量的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一空气第二课时《空气污染及保护》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一空气第二课时《空气污染及保护》说课稿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空气污染的途径:了解工业排放、交通排放、生活排放等主要污染源。
2.空气污染的危害:掌握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3.空气污染的防治:学习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污染的途径、危害和防治措施。
(2)掌握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概念及其评价标准。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的布局、逻辑性的内容和简洁的风格。板书分为三部分:左边是本节课的主题和主要知识点,中间是实例和实验过程,右边是总结和思考问题。
1.板书布局:左边列出空气污染的途径、危害和防治措施;中间展示实验步骤和关键现象;右边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总结。
2.板书内容:突出重点,简洁明了,用不同颜色粉笔区分知识点和实验结果,便于学生识别。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通过PPT、视频等教学资源,介绍空气污染的途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2.结合实例,讲解空气质量指数(AQI)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评估的重要性。
3.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气污染对人体、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知识点。
(3)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1)空气污染的途径、危害和防治措施。
(2)空气质量指数(AQI)的评价标准。
2.教学难点:
(1)理解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2)掌握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知识网络及知识点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知识网络及知识点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知识网络及知识点【知识网络】装置组成及含量-氧气含量的测定药品操作混合物---空气各成分主要用途-宝贵资源误差分析污染及保护物质分离物理性质性质化学性质)纯净物--- 氧气制法(以后学)烟尘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需要记忆的知识点】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成分O2 N2 CO2 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21% 78% 0.03% 0.94% 0.03%(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d、原因: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P2O5固体,导致瓶内压强降低,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

e、结论:空气中O2约占1/5体积;(还能发现O2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体积,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空气是混合物等)f、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3、常见气体的用途:①氧气: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梳理 课题1空气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梳理 课题1空气

九年级化学新课知识点梳理预习(人教版)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5课 课题1 空气 知识梳理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一、化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的测定实验一:汞与氧气反应 实验二:氧化汞受热分解 实验原理 汞 + 氧气 → 氧化汞 氧化汞 → 汞 + 氧气实验步骤 将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将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 实验现象 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容器里空气的体积约减少了1/5红色粉末又变成了银白色物质,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体积 实验结论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化学符号N 2)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我们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2-1(阅读实验步骤)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 利用红磷燃烧会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实验药品红磷,水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原有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分析 红磷在封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

加热 加热 点燃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易溶于水注意: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空气总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①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瓶外空气进入集气瓶,导致进入的水的体积减少;②红磷量不足。

不能将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③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气体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水的体积减少;④导管内未事先注满水。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归纳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1) 现象:产生白烟,集气瓶中的水上升约1/5体积.(2)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3) 实验成功的关键:①红磷要过量;②容器要密封,不漏气;③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4)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的原因:①红磷量不足,氧气未耗尽;②装置漏气;③未冷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5)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多于1/5的原因:①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而逸出。

②止水夹未夹紧,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而从导管口逸出。

(6)该实验的不足之处:①红磷被点燃后再伸入集气瓶内,使部分空气因受热膨胀而溢出集气瓶。

②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会污染空气。

③导管内的空气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7)集气瓶中先加少量水的作用: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占2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 氧气用途: (1) 供给呼吸<如登山、医疗、潜水等〉(2)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航空等〉2 氮气用途:(1) 作保护气(如汽车安全气囊、灯泡、食品袋等充氮气),利用N化学性质不2活泼.(2) 制硝酸和化肥。

(3)冷冻麻醉(4)制造低温环境。

3 稀有气体用途:(1)电光源,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作保护气(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灯泡内保护气),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注意:“稀有气体”是一类气体的总称,不是一种气体。

三、保护空气1 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烟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空气中的有害气体:CO 、 SO2、 NO2等2 空气污染的危害:①损害人体健康;②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③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破坏,酸雨。

3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使用清洁能源;③植树造林;④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1)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1)

课题1 空气1、空气成分①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1/5。

②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 21% 0.94% 0.03% 0.03%③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瓶内压强减小,水进入集气瓶。

文字表达式: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结论: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4)实验注意事项:A、装置不能漏气;B、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C、红磷要过量;D、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5)实验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A、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B、瓶塞未塞紧,是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D、导管内未事先充满水。

②液面上升大于1/5的原因:A、弹簧夹没有加紧;B、红磷升入瓶中的速度太慢。

③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

(6)推论: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溶于水。

2. 混合物和纯净物点燃(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空气、海水是混合物。

(3)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①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干冰、蒸馏水、五氧化二磷等具体的物质······②混合物: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石、石灰水、所有的溶液····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2、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

2-1 空气(2)-《学习辅导》P14-16

2-1 空气(2)-《学习辅导》P14-16

知识点2 3.
空气的 成分 氮气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要点)
用途 ①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②由于化学性质不活泼 ,因此常用作食品保护气 ; ③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手术等。 ①供给 呼吸 ,用于医疗急救; ② 炼钢 、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 氧气。 ①化学性质 很不活泼 ,因此常用作灯泡保护气 ; ②通电时能发出不同 ,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等 颜色的光 。
知识点1 纯净物与混合物
学习辅导15页
1.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B ) A.矿泉水 B.蒸馏水 C.海水 D.糖水
2.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 ②水 ③二氧化碳 ④稀有气体 ⑤汽水 ⑥五氧化二磷 ⑦矿泉水 ⑧氧气 属于混合物的有
①④ ⑤⑦ ;(填序号,下同) ③ ⑥⑧ 。
属于纯净物的有 ②
9.空气质量报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主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 污染指 数API 208 40
C
)
等级 Ⅳ I
二氧化氮 空气污染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23
I
Ⅳ 中度污染
A.这天污染最严重的污染物是可吸人颗粒物 B.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 C.空气质量状况属于重度污染 D.二氧化硫主要是由燃料含硫燃料产生的
综合训练 11.图2-1-13所示的是超市里销售的充气包装食品“乐事天 然薯条”。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咨询、查阅资料 等途径,了解到这样包装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食品积压变形和 变质。他们想通过实验探究包装袋内的气体。 【提出问题】从防止食品变质的因素考虑, 包装袋内充人的是什么气体? 【实验猜想】下面是三位同学猜出的猜想: 小芳:可能是空气; 小红:可能是氮气; 大伟:可能是稀有气体。 你支持谁的观点? 小红 ,理由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讲学)课标定位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4.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5.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并会对现象进行观、记录,初步学会分析实验现象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空气成分的发现知识在线1、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其特里均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由于他们被传统的燃素说所束缚,并没有真正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2、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通过实验他最早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3、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有的资料翻译成瑞利)与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合作发现了在空气中存在着氩气。

几年后,拉姆赛等人又陆续发现了氦气、氖气、氙气等其他稀有气体。

知识拓展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他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五分之一。

通过实验他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组成的、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考题再现【考题示例】二百多年前,第一个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舍勒B.拉瓦锡C.门捷列夫D.普利斯特里【答案】B【解析】二百多年前,科学家拉瓦锡用加热金属汞的方法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故本题选B。

知识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知识在线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整理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整理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整理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空气—知识点总结课题1 空气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办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考点一)1.装置图(见书P27)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群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群浓烟B.(过一会儿白烟消逝,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讲明空气别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点燃4.原理:表达式:磷+ 氧气五氧化二磷)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干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考虑: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么样操作?答:别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别能用铁(铁在空气中别能燃烧)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缘故也许是A红磷量别脚;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三、空气的要紧成分(考点二)(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考点三)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依照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

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五、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资源(考点四)1.氮气:无群、无味的气体,别溶于水,别燃烧也别支持燃烧,别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别爽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知识点归纳

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的组成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结论:1.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实验2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红磷在密闭装置中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物质。

由于反应消耗氧气,导致瓶内外产生压强差,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烧杯中的水会流入集气瓶内。

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即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实验步骤:1.连接装置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五等分4.用弹簧夹夹紧导管5.点燃红磷,迅速把点燃的红磷伸进集气瓶内,塞紧瓶塞6.燃烧结束至瓶内温度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红磷燃烧的注意事项:反应物的选择:反应物要求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使内外瓶产生压强差。

不选择硫和碳:硫和碳虽然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但是均生成气体。

内外没有明显的压强差,所以不能用作反应物。

不选择铁:铁在空气中不发生反应不选择镁:镁不仅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会导致实际进水的量大于1/5,所以不选择镁带。

误差分析:实际结果小于1/5:装置漏气(装置气密性差)、红磷的量不足(所以这个实验要求红磷的量要稍微多一些)、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瓶内温度较高,瓶内大气压高于外界,会使进水的速度变慢)实际结果大于1/5:红磷点燃后没有迅速插入集气瓶内(红磷伸进瓶口,气体受热膨胀,赶走了部分空气)、点燃红磷前,没有夹紧弹簧夹(部分空气沿导管逸出)空气的成分:按照体积分数来分:氧气21%,氮气78%,二氧化碳0.03%,稀有气体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冰水混合物、纯氧。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_8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_8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知识双向细目表课题1 空气【学习目标】1.记住空气各组成成分的名称及其体积分数。

2.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能理解并准确叙述其原理、实验的现象和结论,会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重点)3.依据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会对最常见的物质实行简单分类。

(重点)【问题引领】知识点一:空气的组成(重点)合作探究一:实验2-1并在P27书中记录现象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该实验能得到氮气难溶于水的物理性质和较稳定的化学性质么?。

3. 复述空气的主要成分、含量、该含量是质量分数还是体积分数?。

知识点二:物质的分类()物和()物(重点)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举例说出两种混合物和纯净物。

知识点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氮气和稀有气体有哪些相似的用途?为什么?。

【问题突破】A组题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成分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D.稀有气体2.下列对空气的叙述准确的是()A.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五分之一B.除了氮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C.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D.空气中含有0.03%的水蒸气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氧 B.海水 C.洁净的空气 D.白醋4.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PM2.5 D.二氧化硫5.(2019北京)下列关于空气说法准确的是()A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氮气和氧气均匀混合C.氮气和氧气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D.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5:126.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如右图装置所示。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3)实验后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填一种即可)。

九年级上册的空气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的空气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的空气知识点空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我们每天都与空气紧密接触。

九年级上册的生物课程中,有一些关于空气的重要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组成。

其中,氮气的比例最高,约占空气的78%。

氧气的比例为21%,氩气约占0.93%。

其他气体和水蒸气的比例非常小,但它们对于生物和环境的影响却十分重要。

2. 空气的功能空气不仅是人类和动植物呼吸的必需品,还具有许多其他重要功能。

首先,空气是传播声音的媒介,没有空气,我们就无法听到声音。

其次,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温度起到调节作用,保持了地球的温暖。

此外,空气还参与了水循环过程,影响着天气和降水等自然现象。

3.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了一定标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工业废气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和焚烧等。

空气污染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问题,并且对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4. 空气质量指数为了评价空气质量,科学家们设计了空气质量指数(AQI)。

AQI根据空气中不同污染物的浓度,如PM2.5(可入肺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等,结合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评估。

它通常由0到500的数值表示,数值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

5. 空气净化技术针对空气污染问题,人们发展了许多空气净化技术。

常见的空气净化设备包括空气净化器、除霾设备、静电除尘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微尘、有害气体等,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

通过学习九年级上册的空气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空气的组成、功能以及面临的污染问题。

同时也了解到了空气质量指数的重要性,以及现代科技对于空气净化的应用。

作为地球的居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空气质量,积极采取行动,共同呵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愿我们能够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清新、健康的空气环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曲颈瓶
玻璃钟罩 汞槽
探究新知
拉瓦锡研究了剩余4/5体积的空气,发现这部分 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认为 这部分气体全部都是氮气。
拉瓦锡又把汞表面所收集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 放在一个较小的容器内加热,得到汞和氧气,而 且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余4/5体积的空 气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探究新知 知识点 3 保护空气 空气污染的原因
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 硫的氧化物及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和烟尘对空气造成 了污染。
探究新知 空气被污染的危害
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温 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形成酸雨(世界三大环境问题)等。
探究新知
空气污染的防治
人体各组织均不能承受过多的氧,这是因为氧 本身不靠酶催化就能与不饱和脂肪酸反应,并能破 坏贮存这些酸的磷脂,而磷脂又是构成细胞生物膜 的主要成分,从而造成细胞死亡,这个过程叫做脂 质过氧化。此外,氧对细胞的破坏还在于它可产生 自由基,诱发癌症。实验证明,毁灭细胞培养物的 办法就是将它置于过饱和的氧的环境中。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CO2)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探究新知
混合物与纯净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其中各成分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如:空气, 海水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用专门的化 学符号来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二 氧化碳(CO2)等。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空气知识点
肇东十一中艾华盈2013.7
一、空气成分的发现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
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2. 实验装置:①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导管、烧杯、弹簧夹、乳胶管。

②药品:红磷、水。

③试验装置如右图
3. 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在集气瓶
内加入少量水后,把集气瓶剩余容积五等分;④用弹簧夹夹
紧乳胶管;⑤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把塞子塞紧;
⑥燃烧结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 实验现象:①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五氧化
二磷小颗粒),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经过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5. 分析与结论: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固体,极易溶于水且几乎不占有体积,燃烧消耗了集气瓶内的氧气。

冷却后,大气压把燃烧杯内的水压进集气瓶,压进的水的体积约是集气瓶内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由此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 氧气→五氧化二磷
6. 注意事项
①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

避免瓶外空气进入集气瓶内,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减少,使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②红磷要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③不能用木炭、硫、铁丝等代替红磷。

木炭、硫燃烧后的生成分别是CO2、SO2等气体,会弥补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而铁丝在空中不燃烧。

④必须冷却至室温后在打开弹簧夹。

由于气体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不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会使进入水的体积偏小,导致测量结果偏低。

⑤集气瓶内加少量的水。

一是为了防止热的燃烧物溅落炸裂集气瓶;二是为了吸收红磷燃烧后生成的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⑥导管内实现应注满水,否则燃烧冷却后,进入的水有一部分存在于导管中,使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减少,导致结果偏低
⑦烧杯内的水要足量
⑧弹簧夹要夹紧,防止红磷燃烧时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沿导管逸出,导致进水量增多
⑨将点燃的红磷放入集气瓶要迅速,防止气体受热膨胀外逸而使进水量增多。

三、空气的成分
1.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O2和N2,按体积分数计算O2 21%(1/5)、N2 78%(4/5)、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四、纯净物和混合物
我们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可根据化学符号(化学式)来判断,纯净物有自己的化学符号(化学式);混合物没有化学符号(化学式)。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O2的性质和用途
①供给呼吸,如医疗急救、潜水、登山等。

②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割、气焊、化工生产、宇宙航行等。

2、氮气N2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得略小
(2)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不供给呼吸。

(3)用途:
①是制氮肥和硝酸的重要原料。

②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

③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④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3、稀有气体:
(1)稀有气体是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等气体的总称,是混合物。

(2)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4)用途
①保护气,如焊接金属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等。

②电光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如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等。

③氦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六、保护空气
1、大气污染引发的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
酸雨——使土壤酸化、破坏建筑物等。

臭氧空洞——使紫外线危害人类和动植物。

2、空气污染物及来源
(1)污染物烟尘---可吸入颗粒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源工厂废气——多种有害气体
汽车尾气——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氧化硫、烟尘
3、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日报
②消除污染源: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更多使用清洁能源。

b、革新工艺,使工厂减少废气排放。

③治理废气: a、汽车尾气安装净化装置。

b、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
注意:①空气质量级别越大,污染程度越高。

②CO2虽然造成温室效应,但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例题1.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红磷媳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为什么?
例题2. 小红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于五分之一,试分析
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