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学》习题解析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b54794b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3.png)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教育法学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A.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C.教育政府规章D.教育单行条例2.清末最重要的、一直沿用到1911年清政权灭亡为止的教育法规是( )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京师大学堂章程》D.《蒙学堂章程》3.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制度赖以建立和存在的理论基础是“三权分立”说。
“三权分立”是指( )A.决策权、立法权、行政权的分立B.司法权、决策权、立法权的分立C.行政权、司法权、决策权的分立D.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分立4.教育督导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工作的监督制度,这种制度属于( )A.权力机关的工作监督B.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C.行政机关的行政监督D.执政党的党务监督5.教育法律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 )A.导向性B.对等性C.强制性D.有序性6.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属于( )A.企业法人B.机关法人C.社会团体法人D.事业单位法人7.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实行的是( )A.校长负责制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校务委员会制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A. 1986年4月12日B. 1993年10月31日C. 1995年3月18日D. 1996年5月15日9.根据《教师法》第14条的规定,下面哪种情况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A.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B.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C.过失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D.过失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1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A. 14周岁以下B. 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C. 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D. 18周岁以下11.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A.国家财政拨款B.城乡教育费附加C.社会集资、捐资D.教育专项资金12.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主要由( )A.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实施B.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实施C.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实施D.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实施13.根据《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的规定,农民个人脱盲要识( )A. 1000个汉字B. 1500个汉字个汉字D. 2500 个汉字C. 2000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学士学位由( )A.国务院学位办授予B.教育部授予C.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D.高等学校自行授予15.我国教育督导机构分为( )A.两个等级B.三个等级C.四个等级D.五个等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6.为什么说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公定力?17.学生提起申诉需要符合哪些条件?18.教师聘任制有哪些特征?19.学生的基本权利有哪些?20.社会在实施义务教育中有哪些职责?21.请解释“3+X”高考科目设置方案的基本涵义。
《教育法学》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ada1a6700abb68a882fb0f.png)
《教育法学》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每题2分,共10分)1.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为(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教育法》中,有关“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者备案手续”的规定,属于( )规范。
A.授权性 B.义务性C.禁止性 D.说明性3.《教师资格条例》由( )制定。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C.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D.教育部4.合格评估是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对( )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教育质量鉴定认可的制度。
A.所有学校 B.民办学校C.普通高校 D.新建学校5.《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 )的事故。
”A.人身损害 B.财产损害C.人身损害后果 D.人身和财产损害二、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每题2分,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共10分)6.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A. 受教育时间上的机会平等 B.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C.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 D.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7.教育法律权利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利益。
它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
A.行为权 B.要求权C.领导权 D.请求权8.下列各项中,( )属于《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当享有的权利。
A.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
教育法学考试和答案
![教育法学考试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4f340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7.png)
教育法学考试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法律规范B. 教育法律关系C. 教育法律制度D. 教育法律现象2. 教育法的调整对象是()。
A. 教育关系B. 社会关系C. 经济关系D. 政治关系3.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教育平等原则B. 教育优先发展原则C.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D. 教育自由原则4. 教育法的渊源不包括()。
A. 宪法B. 教育法律C. 教育行政法规D. 教育政策5.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B. 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C.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D. 教育法律关系的形式6.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包括()。
A. 国家B. 学校C. 教师D. 学生家长7. 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权利和义务B. 权力和责任C. 权利和权力D. 义务和责任8.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
A. 物B. 行为C. 智力成果D. 教育政策9. 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是()。
A. 教育法律事实B. 教育法律规范C.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D. 教育法律关系客体10. 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不包括()。
A. 违法行为B. 损害事实C. 因果关系D. 教育政策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教育法的调整对象包括()。
A. 教育管理关系B. 学校内部关系C. 学校与学生的关系D. 学校与社会的关系12.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教育平等原则B. 教育优先发展原则C.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D. 教育自由原则13. 教育法的渊源包括()。
A. 宪法B. 教育法律C. 教育行政法规D. 教育政策14.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A. 国家B. 学校C. 教师D. 学生家长15.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 物B. 行为C. 智力成果D. 教育政策16. 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包括()。
《教育法学》01任务 05任务参考答案
![《教育法学》01任务 05任务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5953f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64.png)
《教育法学》01任务 05任务参考答案《教育法学》01任务--05任务参考答案01任务_a试卷总分:100测试时间:0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一、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后。
).教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错误b.正确.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步入了一个代莱阶段。
a.错误b.恰当.政府规章是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a.错误b.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非政府和个人严禁利用宗教展开阻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此项规定为义务性规范。
a.错误b.恰当.学校教育权属于国家教育权的范畴,学校教育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得放弃和转让。
a.错误b.正确01任务_b试卷总分:100测试时间:0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一、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后。
).依法治教就是指教育部门依照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去管理教育事业。
a.错误b.恰当.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部门规章。
a.错误b.正确.假设、处置、惩罚三个要素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就是教育法律规范的三个共同组成要素。
a.错误b.恰当.国家教育权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依法对教育行使的领导和管理的权力。
a.错误b.正确.教育权与受到教育权的共同特点之一为:二者都就是教育法所证实和确保的一定主体所拥有的利益。
a.错误b.恰当01任务_c试卷总分:100测试时间:0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一、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后。
).案例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教育法领域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并能对不符合教育法及教育规律等教育法律现象运用法律展开表述的自学方法。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29d1e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16.png)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等原则B. 公正原则C. 效率原则D. 法治原则答案:C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哪项不是受教育者的权利?A. 接受教育的权利B. 选择学校的权利C. 获得奖学金的权利D. 强制教育的权利答案:D3. 教育法律关系中,哪一方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A. 学生B. 教师C. 学校D. 教育行政部门答案:C4. 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经济责任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法律的实施方式?A. 教育行政B. 教育监督C. 教育评价D. 教育惩罚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法的功能。
答案:教育法的功能主要包括规范功能、保障功能、指导功能和促进功能。
规范功能是指教育法通过设定规范,明确教育活动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保障功能是指教育法保障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指导功能是指教育法为教育活动提供方向和原则。
促进功能是指教育法通过规定和激励措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2. 阐述教育法律关系的特点。
答案:教育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主体的多样性、内容的复杂性、形式的规范性和关系的稳定性。
主体的多样性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组织和机构。
内容的复杂性是指教育法律关系涉及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等。
形式的规范性是指教育法律关系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形式。
关系的稳定性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一旦建立,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易随意变更。
3. 描述教育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
答案:教育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教育法规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对教育活动的合法性的监督、对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的监督以及对受教育者权益的保护。
教育法律监督的目的是确保教育法规得到正确实施,维护教育秩序,保护教育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be715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1.png)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学是一门研究教育领域中法律问题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教育政策B. 教育法规C. 教育制度D. 教育实践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实行()年义务教育制度。
A. 六B. 九C. 十二D. 十五3. 教育法学中的“教育权”主要指的是()。
A. 受教育的权利B. 教育他人的权利C. 管理教育的权利D. 监督教育的权利4.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平等原则B. 尊重原则C. 效率原则D. 公正原则5. 教育法的适用范围是()。
A. 全社会B. 所有教育机构C. 所有受教育者D.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此处省略其他题目,以保证试题的完整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A. 教育法律关系的确定B. 教育法律规范的制定C. 教育法律行为的实施D. 教育法律后果的处理2. 教育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
A. 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平等性B. 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多样性C. 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强制性D. 法律关系的形成具有自愿性3. 教育法律规范的特点包括()。
A. 规范性B. 强制性C. 普遍性D. 稳定性...(此处省略其他题目)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
2. 阐述教育法律关系与一般法律关系的区别。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校学生因违反校规被学校给予警告处分,该学生不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请分析该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及可能的法律后果。
2. 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体罚手段,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伤害。
请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合法,并提出相应的法律依据。
五、论述题(15分)请结合实际,论述教育法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作用及其实施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 B3. A4. C5. B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3. ABC三、简答题1.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等。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2c90bdb52acfc788ebc9ad.png)
教育法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62328)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
A、教师负责制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D、校长负责制2. 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 )。
A. 在全国范围适用B. 只在本地区适用C. 只在本校适用D. 在外国也适用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
A. 权利B. 义务C. 权利和义务D. 权力4. 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 )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 校长B. 学校负责人C. 有关直接负责人D. 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5.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
A.15B.20C.30D.606. (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7. 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 )A. 过错责任原则B. 无过错责任原则C. 严格责任原则D. 公平原则8.学校( )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A.可以B.不得C.特殊情况可以D.经批准可以9.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次日起( )内作出处理。
A.15 日B.20 日C.30 日D.60 日10. 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_ 。
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D.AB 两种责任11、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不满十六周岁B、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C、不满十八周岁D、已满十八周岁12、教师私自拆学生信件并偷看了学生信件内容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A、通信隐私权B、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C、自由权D、没有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13、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该保障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教育法律法规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
![教育法律法规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e278b467ec3a87c24128c45d.png)
教育法律法规练习题及答案解析教师法律法规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常考考点,通常会以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的形式来考查大家,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一、选择题1・既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大法,又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答案:Ao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的教育的根本大法,而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2 •哪一部法律适用于中国境内的所有学校和教育机构()oA.《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答案:Ao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适用学校】:适用于中国境内的所有学校和教育机构。
3•哪一部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编写的工作()。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答案:Bo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七章法律法规第五十六条【非法获利的法律责任】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编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行政部门根据职责限责令期限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4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是由()首次规定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答案:Bo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章资格和任用第十条【教师资格制度】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5.某老师根据班级人数太少的情况,打破传统教授惯例。
进行讨论式教学方式改革,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赋予他的()A•科学研究权B教育教学权C.管理教学权D.民主管理答案:Bo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权利和义务第七条【教师权利】教师享有的权利:(一)进行交易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教育法学》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法学》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71520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5.png)
《教育法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教育法:是体现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在教育活动中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2.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其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机构,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并以此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所取得的主体资格。
3.教师权利:是在依法成立或国家法律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4.教育立法:是国家法律制定活动的一部分,它是由专门机构和一套制度所构成的国家立法体制来实施的。
5.学生:是在依法成立或国家法律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6.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7.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8.法律上的教师义务:指法律规定的对教师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它是依法产生的,并有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履行。
9.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10.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具有普实性、明确性和肯定性的特点,一般由假定、处理和奖惩三个要素构成。
11.社会教育权:是指来自于行使国家教育权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他人发出教育方面要求的权利。
12.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二、填空题1.教育法律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____专门的立法机关_____制定的教育规范性文件。
2.教育法的实施,不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____教育法的遵守_____,另一种是____教育法的适用_____。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e7403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7.png)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法的调整对象是()。
A. 教育活动B. 教育关系C. 教育内容D. 教育方法答案:B2.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教育平等原则B. 教育优先发展原则C. 教育与国家发展相协调原则D. 所有选项答案:D3. 教育法的立法目的包括()。
A. 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B.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C. 维护国家教育秩序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教育法的调整范围包括()。
A. 学校教育B. 社会教育C. 家庭教育D. 职业教育答案:A B C D2. 教育法的立法原则包括()。
A. 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B.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C. 维护国家教育秩序D. 促进教育公平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答案:正确2. 教育法规定,所有公民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教育法对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的意义。
答案:教育法通过明确规定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教育的法律地位,为公民接受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
它确保了每个公民都能在法律框架内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无论其社会经济背景如何。
此外,教育法还规定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在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2. 阐述教育法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教育法通过确立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制度,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它规定了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确保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同时,教育法还规定了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包括财政投入、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这些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政策保障。
此外,教育法还鼓励和支持教育创新和改革,促进了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市一中学在招生过程中,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录取分数线。
请分析这种行为是否违反了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并给出理由。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2dd8d17375a417876f8f1d.png)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共20题,共100分)1.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及经济特区市人民政府,有权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和发布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具体的规范性文件,有地域性和专业性的特点。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2.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3.国家教育权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创制、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教育法律文件的权力。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5.在公立学校中,国家是学校财产的唯一的和统一的所有人。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6.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因行为或与行为相关的事件对他人的权利造成损害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7.民事诉讼的起诉要件可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9.属于行政法规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0.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教育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2.行政复议可以解释为公民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3.教学设施为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4.育法的正式解释又称为法定解释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6.与社会保险不同,商业保险的基本特点为自愿性。
教育法学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教育法学考试真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526f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3.png)
教育法学考试真题答案解析教育法学是法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和探讨教育与法律的关系。
对于学法学的学生来说,教育法学考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我将针对教育法学考试的真题进行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该科目的要点和核心内容。
1. 请简要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基本法规,旨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并规范教育行为。
该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教育法规定了我国的教育目标和原则,明确教育的宗旨是全面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教育法规定了公民的教育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规定了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的责任和义务。
再次,教育法规定了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明确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最后,教育法还规定了教育的财政保障和信誉保障措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内容的概括,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该法的主要目标和相关条款。
2. 请论述教育法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法学的研究对于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首先,教育法学的研究可以发挥规范作用。
教育法学通过研究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教育行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教育法学的研究可以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对教育法学的研究,可以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
再次,教育法学的研究可以促进教育行政的规范和规范。
教育法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行政的规范和规范水平,促进教育行政的公正和透明。
最后,教育法学的研究可以推动教育发展的创新。
教育法学的研究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模式,促进教育发展的创新和科学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法学的研究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77378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5.png)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的调整对象是()。
A. 教育关系B. 经济关系C. 政治关系D. 社会关系2.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教育平等原则B. 教育优先发展原则C. 教育的强制性原则D. 教育的自主性原则3. 根据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履行的义务不包括()。
A. 保证教育质量B. 保护学生权益C. 收取高额学费D.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 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 良好的职业道德B. 相应的学历C. 丰富的社会经验D. 教师资格证书5. 教育法规定,学生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A. 受教育的权利C. 选择课程的权利D. 无故缺课的权利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法的调整范围包括()。
A. 教育行政管理B. 教育活动C. 教育服务D. 教育研究2.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教育平等原则B. 教育优先发展原则C. 教育的强制性原则D. 教育的自主性原则3. 根据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
A. 保证教育质量B. 保护学生权益C. 收取高额学费D.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 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
A. 良好的职业道德B. 相应的学历C. 丰富的社会经验D. 教师资格证书5. 教育法规定,学生享有的权利包括()。
A. 受教育的权利C. 选择课程的权利D. 无故缺课的权利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法的立法目的。
2. 阐述教育法对教育活动的规定。
3. 描述教育法对教师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4. 说明教育法对学生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结合实际,论述教育法对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
2. 分析教育法对保障教师权益的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15分)某市一所中学,因学校资金紧张,决定向学生收取额外的“教育发展费”。
请分析该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法的规定,并给出理由。
《教育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4f9f60aa00b52acec7ca2d.png)
《教育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对者在括号中划“?”,错者划“X”。
每题2分,共10分)1(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 )2(无论是广义的解释还是狭义的解释,教育法的适用都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以国家的名义实施教育法律规范的活动。
( )3(学生的法律地位是指学生以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取得的一种主体资格。
( )4(在公立学校中,国家是学校财产的唯一的和统一的所有人。
( )5(公平责任原则,是指一方在对另一方造成损害有过错的情况下,由法院(法官)根据公平概念,结合当事人财产状况及其他条件,确定一方对另一方的损失给予适当的补偿的法律责任。
(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2分,共10分)1(《民办教育促进法》属于( )。
A(行政法规 B(规章C(单行条例 D(法律2,《教育法》第八条中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此项规定属于 ( )规范。
A(义务性 B(禁止性C. 授权性 D(强制性3(学生的隐私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 )。
A(主体 B(客体C(内容 D(结构4(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 )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A(行政处罚行为B(行政强制措施C. 不服行政处分及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D(不发放有关费用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 )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A(财产关系和物权关系 B(经济关系与人身关系C(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D(物权关系与人身关系三、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可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
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
A(法律责任与救济 B(教育事实规律C.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D(教育法的基本理论2(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共同特点是( )。
《教育法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6ff55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8.png)
《教育法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条文含义所做的界定及所做的补充说明称为()。
A 、法理解释B 、立法解释C 、司法解释D 、权力解释答案:B2. 英国初等国民教育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
A 、《巴尔福法案》B 、《巴特勒法案》C 、《福斯特法案》D 、《布莱斯法案》答案:C3. 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称为()。
A 、权力B 、权益C 、权力能力D 、义务能力答案:C4. 强迫教育的首倡者是()。
A 、马丁路德B 、夸美纽斯C 、卢梭D 、狄德罗答案:A5. 关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问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
A 、教师聘任制B 、结构工资制C 、全员聘任制D 、校长负责制答案:D6. 在农村开办幼儿园的登记注册机关是()A 、县(区)人民政府B 、县(区)教育局C 、乡、镇人民政府D 、乡、镇教育委员会答案:C7. 我国幼儿园的内部管理体制是()。
A 、分工负责制B 、教师负责制C 、保育员负责制D 、园长负责制答案:D8. 法律对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必须做出或者不做出一定行为的约束称为()。
A 、规则B 、法则C 、义务D 、制裁答案:C9. 西方教育史上出现最早的较完善的教育法是古希腊城邦奴隶制国家斯巴达的()。
A 、“军事教育法”B 、“儿童教育法”C 、“教育制度法”D 、“学校教育法”答案:A10. 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入学年龄是()。
A 、6周岁B 、6.5周岁C 、7周岁D 、7.5周岁答案:A11. 为了加强幼儿教育管理,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于1989年9月发布()。
A 、《幼儿园教育纲要》B 、《幼儿教育发展纲要》C 、《幼儿教育督导条例》D 、《幼儿园管理条例》答案:D12.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加速科技人才的培养,美国于1958年颁布了()。
A 、《生计教育法》B 、《国防教育法》C 、《合作教育法》D 、《教育质量法》答案:B13. 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
大学《教育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教育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c6b9f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4.png)
二、案例分析题4岁,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请问:(1)汪老师汪XX对此事是否应当负责?为什么?(2)对汪XX应如何处理?
3.王老师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受聘到XX大学人文系任教,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聘任合同。2012年,学校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办法》,其中规定教师教学考核成绩为所在院系最后一名的,将会以无法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要求而被解聘(即教师考核末位淘汰制)。在2013年的年终考核中,因王老师承担的一门课程(该学期共计承担了三门课程)被评定为不及格而使得其在教学质量考核中名列人文系倒数第一名,学校遂根据《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办法》解除了与王老师的聘任合同。王老师以在聘任合同中对此并无规定,且该规定为学校教务处单方面制定的规定,且并未通过学校教代会审议为由,将学校告上法院,请求法院判定该处理决定无效。
二.基本特点
(1)它以行为人的过错作为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才可能承担侵权责任;
(2)它以行为人的过错程度作为确定责任形式、责任范围的依据;
(3)举证上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三.应对
(1)严格管理,确保自身无过错;
(2)举证上尽量证明基于自身能力已经尽到相应的注意、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同时注意证明受害人或其监护人本身有过错;
2.丁X为重庆市某区实验中学初三年级学生,2003年4月12日中午从学校教学楼跳楼坠地死亡。丁X是一个15岁的少女,和同学的关系相处融洽,在出事之前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丁X自杀前,班主任汪XX曾在学校办公室里有一个教师和另外一个学生陆续在场的情况下,对丁X说“你长得又矮又丑,连坐台都没有资格”。丁X的父母以侮辱罪将丁X的班主任老师汪XX告上法庭。他们认为,汪XX在丁X自杀前说的这句话,侮辱了丁X,导致丁X跳楼自杀。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61f5b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a.png)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公平性原则B. 教育优先发展原则C. 教育与宗教分离原则D. 教育自主权原则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哪项不是受教育者的权利?A. 接受教育的权利B. 选择教育内容的权利C. 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D. 获得学业证书的权利3. 教育行政诉讼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教育行政机关B. 学校C. 教师D. 学生家长4.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育法律责任?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道德责任5. 教育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几项?A. 教育活动B. 教育关系C. 教育设施D. 所有以上选项6. 教育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A. 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B.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C. 提高民族素质D. 所有以上选项7. 教育法的适用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B. 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C. 个人举办的教育活动D. 所有以上选项8. 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活动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C. 教育与科学相分离D. 教育与政治相分离9. 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原则是什么?A. 逐年增加B.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当调整C. 保持不变D. 减少10. 教育法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遵守职业道德B. 具备相应的专业水平C. 可以从事商业活动D. 尊重学生人格答案1. D2. B3. D4. D5. D6. D7. C8. C9. A10. C结束语以上试题及答案仅供学习和参考之用,实际考试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教育法学,更好地理解教育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应用,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教育法学》简答题附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教育法学》简答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3532d9eff9aef8941e06e4.png)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教育法学》简答题附答案简答题1.简述教育法的渊源。
答:教育法的渊源是指教育法的具体表现形式。
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最严格的立法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一切法的法源。
(2)法律:狭义的法律是指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行政法规:是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法定权限,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法定权限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6)规章: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指部门规章,即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依据法定权限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二是指政府规章,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依据法定权限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学生享有的权利。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学生享有下列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
是指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的权利。
(2)获得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的权利。
是指学生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
(3)获得公正评价和证书的权利。
是指学生享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
(4)提出中诉或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
是指学生享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cc8eb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5.png)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公平性原则B. 教育优先原则C. 教育与宗教分离原则D. 教育产业化原则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A.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B.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C.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D.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3.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内容?A. 思想品德教育B. 科学文化教育C. 体育卫生教育D. 宗教信仰教育4. 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主要用于:A.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B. 教师工资发放C. 学生奖学金发放D. 教育科研活动5. 根据教育法,以下哪项不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A. 制定教育政策B. 监督教育法规的实施C. 直接管理学校的日常事务D. 组织教育评估...20. 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保障学生的以下哪项权利?A. 受教育权B. 选举权C. 被选举权D. 财产权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法规定,以下哪些人员可以担任学校的校长?A. 具有相应学历的人员B. 具有相应教育管理经验的人员C. 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有特殊贡献的人员D. 所有上述人员2. 根据教育法,以下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A. 歧视学生B. 体罚学生C. 擅自增加学生负担D. 所有上述行为3. 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以下哪些方面的教育?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社会主义教育D. 所有上述教育...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2. 教育法规定,学校可以自行决定招生标准。
()3. 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批评和建议权。
()4. 教育法规定,学生有权拒绝参加学校组织的非教育性活动。
()5. 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学校的财产。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教育法对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
教育法学考习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df9e83f242336c1fb95eed.png)
5.教育法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说A卷〕1、学校的法律地位答:学校的法律地位,就是指学校在不一样法律中的地位及其余主体之间组成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内容与责任。
2、教育法答:教育法就是由国家拟订和认同的,表达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以国家强迫力保证明行的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标准的综合。
3、法律意义上的学校答:从法学的视角看,学校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是指经主管机关同意建立和登记注册教育机构,是享有必定权益并担当必定义务的社会组织。
4、行政法律责任答:是指行为人因实行了行政违纪行为而应担当的法律责任,简称为行政责任,进一步说,就是行为主体违犯了属于行政方面的法律、法例所规定的义务,以致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利益遇到伤害时,内行政上应担当的法律结果。
5、教育法的恪守答:指的是任何组织和个人一定依照教育法律规定的要求行为详细说,守纪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求谁守纪,即守纪的主体是谁;二是守什么法,即守纪的内容。
B卷〕1.教育法的实行答:教育法律法例在现实生活中的详细应用和实现,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一,它要求全部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个个人都要恪守教育法;二,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执行教育法,正确合用教育法,保证法律的实现。
教育法律救援答:教育法律救援是指当教育行政机关或其余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入侵了校正人的权益时,相对人能够经过申述、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调理等方式获取法律上的补救。
法律意义上的学生答:法律意义上的学生就是在依法成立或国家认同的学校及其余机构规定条件拥有或取得学籍,并在此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教师聘用制度答:学校教师聘用制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的教师管理制度,是学校与教师在同等自愿的根基上,以合同形式确认教师的职务、职责以及两方权益和义务的教师任用制度。
教育立法答:教育立法就是指由特定立法主体依照必定的法定权限和程序所从事的拟订、改正或取消教育法律法例的特意活动。
3.C卷〕1.教育法律责任答:教育法律责任是赐教育法律的主体违犯了教育法法律规定的义务,在法律上应该承担的义务,是因为违犯教育法例定的行为所产生的一种法律结果,它拥有国家强迫性、专权追查性、规那么的特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法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选1——5:ACCAB 6——10:BCDAD 11——15:DBDCA16——20:DBCAB 21——25:BCADB 26——30:CACAC二、名词解释1.教育立法教育立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教育法规的活动。
2.行为能力行为能力是指主体以自己的独立行为依法行使权利的承担义务,从而使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
3.教育行政执法教育行政执法是指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工作人员在现实生活中实施教育法规的活动。
教育行政执法概念的要点是:(1)执法主体的特定性;(2)执法职权和程序的法定性;(3)活动结果:对一定对象的法定教育权利和义务产生影响。
4.学校事故学校事故在此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其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特定的范围(在学校上学期间或学校所组织的活动中)。
5.学生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是学生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教育法》及其法律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6.教育法律现象教育法律现象是教育法规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存在形态及其与教育活动的联系,它是社会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由教育法规的产生、适用而引起。
7.权利能力权利能力是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8.教育法制我国的教育法制,是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联系的,按照依法治理原则和严格依法办事的方式,来管理规范各种教育活动的法律制度及其运行。
9.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责任是指由行为人的违反教育法律规范的行为所引起的,应当由其依法承担的惩罚性的法律后果。
10.教师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是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11. 司法解释指司法机关将法律适用于具体案件时对法律所做的解释。
12. 九年制义务教育: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
13. 教育法律规范:指反映统治阶级教育意志的,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教育行为规则。
14. 教育法的渊源:法的渊源简称法源,从不同的意义出发,对法的渊源有不同的理解。
通常情况下,人们从形式意义来使用法的渊源这一概念,它指的是国家机关依法制定的具有不同效力和地位的法的具体表现形式。
教育法的渊源则是指教育法的具体表现形式。
15. 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教育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16. 教育法规: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17.教育政策是政策的一个分支,是政党和国家为完成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所确定的关于教育工作的策略、方针和行动准则。
18.行政制裁是指由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或企业事业组织对违反有关行政法规的行为和责任人所采取的惩罚措施。
19.教育法律责任指由行为人的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所引起的,应当由其依法承担的惩罚性的法律后果。
20.法律救济是指通过法定的程序和途径裁决社会生活中的纠纷,使权益受到损害的主体获得法律上的补救。
21.教育行政赔偿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依照《国家赔偿法》由国家给予的赔偿。
22.义务教育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表达的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形式和方法方面的规程或活动准则。
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法规的调整对象。
(1)教育法规以教育关系为调整对象。
教育关系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活动主体之间结成的关系。
(2)直接教育活动与直接教育关系及其特点(3)间接教育活动和间接教育关系及其特点2.简述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关系。
(1)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之间存在共性,也有区别;(2)教育法规和教育道德相互联系:一方面两者相互交叉并可以实现相互转化;另一方面两者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
表现在道德价值判断对制定教育法律规范起指导作用,法律是道德价值判断实现的保证;教育法律规范和教育道德规范在调整教育关系,规范有关教育行为过程中有互补作用。
3.简述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及其特点。
(1)教育权利是教育法规赋予人们所享有的有关教育的权益,它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作为或不作为某种教育行为;教育义务是教育法规要求人们应履行的有关教育的责任,它规范人们必须作为或者不得作为某种教育行为。
(2)教育权利和义务主体同一性的特点及其产生基础。
4.简述教育法律关系的类型。
(1)依据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角色不同,可以分为教育内部的法律关系和教育外部的法律关系两大类。
(2)依据主体之间关系的类型可以区分为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和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
(3)根据教育法律规范的职能可以区分为调整性教育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
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按照国家的法律强制运行机制(制裁手段)又可区分为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教育民事法律关系和教育刑事法律关系。
5.写出我国现行有效的教育法律及其生效日期。
学位条例(1981年1月1日);义务教育法(1986年7月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1月1日);教师法(1994年1月1日);教育法(1995年9月1日);职业教育法(1996年9月1日);高等教育法(1999年1月1日);民办教育促进法(2003年9月1日)。
6.简述建立教育法学的意义。
(1)建立教育法学是加强教育立法和健全教育法制的需要(2)建立教育法学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3)建立教育法学是提高教育人员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培养和造就一代知法、懂法、守法的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的需要(4)建立教育法学是普及教育法规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形成遵守教育法规的自觉性,促进教育法规实施的重要途径7.简述教育法规的本质特点。
(1)教育法规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阶级性,这是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
我国的教育法规是社会主义的教育法规,其所体现的是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教育利益的共同教育意志。
(2)教育法规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具有全社会性质。
8.构建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在立法技术上有哪些要求?(1)教育法律规范表现形式配套:不同层次的教育规范性文件形成自上而下的实施体系。
(2)教育法规内容全面:教育法律规范所涉及的教育活动及其行为要全面;不同类型的教育法律规范要全面。
(3)教育法律规范的要素完整:教育法律规范内部的逻辑结构要完整。
9.简述学校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且损害必须是学生在学校或者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2)学校的违法行为;(3)学校行为须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4)学校主观上须有过错。
10.简述教育行政执法的特征。
(1)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国家意志性的活动;(2)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法律性的活动;(3)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活动;(4)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单方权威性的活动;(5)教育行政执法具有主动性特征;(6)教育行政执法具有主体多元性特征。
11. 简述教育行政执法的内容与方式教育行政执法的内容,就是有关行政机关依据教育法规进行教育管理活动,直接影响或者直接涉及公民个体、社会组织有关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在实践中,教育法规运转机制的不同环节,教育行政执法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
主要可以分为:(1)推行教育法规实施(2)对公民、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遵守教育法规状况的监督检查(3)进行教育行政司法12. 简述教师的基本权利有哪些?答案要点:(1)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试验的权利(2)学术自由的权利(3)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的权利(4)获取劳动报酬和享受各种福利待遇的权利(5)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6)参加进修和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7)申诉的权利(8)人身权利和人格权利13. 教育法制的基本原则有:(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原则(2)重视德育原则(3)继承和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优秀成果原则(4)公益性原则(5)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原则(6)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7)国家法制统一原则14. 教育法律关系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类别:(1)依据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角色不同,可以分为教育内部的法律关系和教育外部的法律关系两大类;(2)依据主体之间关系的类型可以区分为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和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3)根据教育法律规范的职能,可以区分为调整型教育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
15.国外教育法规建设的特点与经验有以下几点:(1)教育法规的完善伴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2)教育立法活动中重视教育专家的意见(3)通过教育法案进行专项拨款,对教育发展起导向作用(4)在教育法规的发展趋势方面,各国趋向于制定统一的成文法(5)成文法与判例法相结合,确保教育法规的强制性质。
16.加强教育执法制度建设,首先要健全教育执法机构和提高教育执法队伍的素质;其次要做到对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坚决予以制裁。
总之,我国的某些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对教育执法负有一定的职责。
17.教育立法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民主性原则(3)实事求是的原则(4)稳定连贯性原则(5)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6)教育法规内容统一、协调的原则18.(1)提出法律议案(2)审议法律草案(3)通过法律(4)公布法律19.(1)必须是违反现行法律规范的行为;(2)必须是违犯了被法律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3)一般是行为人故意侵害或者过失,即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法律特别规定者除外);(4)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者,即违法者必须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和具有行为能力。
20.(1)经费核拨、使用不当的法律责任(2)拖欠教师工资的法律责任(3)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法律责任(4)在考试管理和招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法律责任(5)忽视教育教学设施安全的法律责任(6)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21.相对于其它形式的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具有如下特征:(1)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法定申诉制度(2)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
(3)教师申诉制度是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22.教育行政赔偿有以下特点:(1)侵犯主体为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2)侵犯损害发生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3)侵犯行为源于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行政(4)教育行政赔偿主体是国家(5)教育行政赔偿是一种法律责任23.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1)损害事实,包括对人身权的损害和对财产权的损害(2)侵犯行为主体,国家只对一定范围的主体的侵犯行为承担赔偿责任。
(3)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是国家侵犯责任中最根本的构成要件,包括构成职务行为本身的行为,与职务内容密不可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