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诗鉴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0北京海淀区空中课堂九年级语文:古典诗词阅读鉴赏专题复习—借景抒情类 课件(共32张PPT)

2020北京海淀区空中课堂九年级语文:古典诗词阅读鉴赏专题复习—借景抒情类 课件(共32张PPT)

考试要点
(一)能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能在反复品味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三)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诗歌的内 容和主旨。
2018年古诗阅读中考题
(二)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8-10题。(共6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写景抒情诗阅读鉴赏示例3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 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 白发征夫泪。 1.通过分析题目,可知本词所写是秋天的思绪。 2.通过把握上阙的意象,可知词人笔下是塞下奇异的秋景,去无留意的大雁, 连角起的边声,还有重峦叠嶂,长烟落日孤城,初步感知边地的苍凉和词人的 寂寥。
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 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 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诗歌内容+艺术手法+诗人情感
2019年古诗阅读其他样题
19年西城一模 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句,除《渔家傲•秋思》中的以
这薄薄的雾气中结伴归巢了。
典型例题2:考查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
➢ 2019东城一模 古诗欣赏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8.这首诗颈联将诗人的思绪从怀古拉回现实,描写了他登高所见汉阳、鹦 鹉洲的 ① 景色,尾联一问一答,抒发了诗人 ② 之情,两联情景交 融,意境深远。(2分)

遗爱寺

遗爱寺
诗歌鉴赏课件ppt课文详解这首写景抒情癿短诗诗人将石溪花鸟泉等多种自然景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癿图画勾勒出遗爱寺令人神往癿风景又通过弄寻行等细致癿动作描写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癿无限热爱之情
22 遗 爱 寺
课件PPT
第一课时
资料宝袋
课件PPT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 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 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 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 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 有《白氏长庆集》。
预习检查
课件PPT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说一说这首诗写了什么。
字词乐园 我会认


课件PPT
字词乐园 我会写
课件PPT
爱寺弄 临绕语
课文详解 诵读古诗
课件PPT
课文详解 品词析句
课件PPT
弄石临溪坐,
手拿着玩 靠近,对着
手里玩赏着奇丽的彩石,面对着潺潺的 溪水观赏。
课文详解 品词析句
拓展提升
课件PPT
白居易的名句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心灵感悟
课件PPT
读着短短的小诗,我们沉醉在遗爱 寺周围那美丽的景色中。大自然给予我 们美的享受,我们也要保护大自然,保 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随堂练习 填古诗
遗爱寺
课文详解 诗歌鉴赏
课件PPT
清华大学教授谢思炜:"这首写景抒情 的小诗,写得格外柔美,富有韵味。"

浣溪沙-苏轼PPT课件

浣溪沙-苏轼PPT课件
不正确的是?C
A.上阕写景,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正所谓鸟鸣山更幽, 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想到“人生再无少”不由 得时光流逝之快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旷达乐观的心 态。
.
30
2、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醉歌》里说过
“听唱黄鸡与百日”一句。意思是说:黄鸡 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苏 轼却在这里说:休将白发唱黄鸡。又有何用 意?
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突发自伤 衰老之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 乐观的性格
.
31
3、有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此词
中反其意而用之的句子是 (

.
32
4、词中的下片抒写了词人

)的看法,表现了
词人虽身处困境,仍旷达乐观的
人生态度。
答:老当益壮,要奋发进取
.
33
晏殊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 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与辛弃疾,并称“
,与黄庭坚并
称“
。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
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修、苏轼。
:韩愈、柳宗元、欧阳
.
5
苏洵
字明允,号老 泉。北宋文学 家,被列“唐 宋八大家”
苏轼
亲兄弟
字子瞻,又字和 仲,别名苏东坡, 宋代重要文学家。
.
苏辙
字子由,北宋文 学家、诗人、宰 相。唐宋八大家
之一。 6
写景下阕抒情子规暮啼门前流水尚能西自然的美景和生机令人心旷神怡不要突发衰老之谈浣溪沙这首诗是不服老的宣言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一、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江水 的东流不返,正如人们的青春年华 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 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 那么苏轼又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面 对生活中的变故呢的呢?让我们一 起走进苏轼笔下的《浣溪沙》去寻 找答案吧!

诗歌鉴赏写景技巧上课PPT课件

诗歌鉴赏写景技巧上课PPT课件
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05
课堂互动与讨论
学生提问环节
学生可以就写景技巧相关的内容提出疑问,老师进行解 答和补充。
鼓励学生在提问环节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惑。
分组讨论:你最喜欢的写景诗句
0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享自己喜欢的写景诗句,
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02
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评价,共同探讨写景诗 句的魅力。
02 现代诗歌
起源于近代西方,强调个人情感和自由表达,如 浪漫主义诗歌。
03 诗歌分类
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根据内容、形式和 风格进行分类。
诗歌的语言特点
精炼
诗歌语言简练,表达深刻, 通过意象和象征传递情感 和意义。
意象丰富
诗歌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 征手法,创造独特的艺术 境界。
节奏感
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 通过音韵和韵律表现语言 的音乐美。
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 静谧的夜晚,月光洒在床 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 静、清新的氛围。
2. 比喻和拟人
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 辞手法,将月光比喻为霜, 赋予夜晚以人的情感,使 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3. 情景交融
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 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孤寂和 思乡之情,情景交融,情 感真挚。
《春晓》的意境营造探讨
教学目标
01 知识目标
掌握诗歌鉴赏写景技巧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方法。
0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写景技巧,并尝 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0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提高审美情 趣和文化素养。
02
诗歌鉴赏基础知识
诗歌的起源与分类
01 古代诗歌
起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号子和民间歌谣,如 《诗经》中的作品。

《沁园春·雪》PPT优秀课件

《沁园春·雪》PPT优秀课件

〔实写〕 〔以动写静〕
想象写景
〔虚写〕
〔写景、抒情〕
承上启下,引入论述
具体评论:“惜〞
歌颂时代英雄:“数〞 〔抒情、议论〕
热爱祖国大好 河山
歌颂无产阶级 英雄
谢谢!
课前预习
2.重点词语 莽莽:无边无际。 妖娆:娇艳美好。 折腰:弯腰行礼,词中是倾倒的意思。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章辞藻。
朗读指导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后人作诗以咏其事。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2.品读上阕,领略画面的意境,并品味关键词语的表达 效果。 3.学习一些简单的写景方法。
课前预习
1.重点字音字形 惟余莽莽〔mǎnɡ〕 稍逊〔xùn〕 成吉思汗〔hán〕 今朝〔zhāo〕
顿失滔滔〔tāo〕 风骚〔sāo〕
数〔shǔ〕风流人物 分〔fèn〕外
内容探究
5.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评价有区别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有区别,“稍逊〞“略输〞二词表现作者对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在文治方 面的缺乏只是略有批评,而“只识〞一词那么表现出对成吉思汗的一种惋惜 之极、略带嘲讽的态度。
内容探究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PPT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PPT

•(1)全联视听结合,“梢影细从茶碗 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 “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 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 的动态美,
•(2)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
•(3)表达出诗人生活的闲适。

•秋斋独宿[唐]韦应物
•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赵秉文
3.动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 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4.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2)侧面描写:
白居易《夜雪》 •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 一、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衬托雪之大, 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 • 二、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就越 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 三、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在竹上 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 雪大。

5.虚实结合: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 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 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两句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 想象。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 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注释: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 书郎,后隐居平山上。 •(2)阅读全诗,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 析“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两句。 (4分)

写景抒情诗鉴赏13

写景抒情诗鉴赏13

六、题 李 凝 幽 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李凝是一个隐士) · 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 衬托 同工之妙。 都是 的写法。
(变题:“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 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 2、中间两联重在 写景、叙事 ,首尾两联都间接写出了 作者对 隐逸 生活的向往。 (变题: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方面来描写。 2、描写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下而 上、由上而下等。
诗歌的语言风格
清新自然、质朴淡雅、含蓄隽永、 旷达豪迈、沉郁顿挫、高昂乐观
3.确定作品抒发的情感属哪一种?体味作者抒发的 感情。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抒发的是_ 亲情 ______;“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友情 情”抒发的是_______;“死去原知万事空, 爱国情 但悲不见九州同”抒发的是_______;“飞 热爱自然之情 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抒发的是___ ____;等等。
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漫游途中停泊在建德江边时写 的一首小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 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
二、 芙蓉楼送别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 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
答:首句写寒雨连江,夜暮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衬托 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 “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2、 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 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高考专题复习:诗词写景课件(共34张PPT).ppt

高考专题复习:诗词写景课件(共34张PPT).ppt

经典真题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田安(今属江田)田。②淀:即蓝靛,蓝田染料。
✍(2)这田散曲田句田景,合起来田构成了田幅田彩绚丽的浔阳田田图。请分别从写景的 顺序和动静的⻆度对这田散曲作简要赏析。
注: ①那:同“哪”;②渺然:田阔辽的样田。
✍ 从情景关系的⻆度,赏析本诗田联、颔联、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尾联运田有 什么特田?
①田联描绘了树田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田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 喜悦的田情。田
✍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田法。(4 分)
①以情相问,以景答。田
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田 ③“深田” “夕照”“秋田”三个意象连田,委婉地表达出词田田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
春江晚景 张九龄
经典真题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全诗韵味悠田。田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 “夜深同徙倚,秋田斜田钓田归”之景交融, 使情感表达含蓄深田。
阅读下田这田词,按要求作答。(7分)田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经典真 题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 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 夕照深秋雨。
秋景特点 •• 答题词汇
衰败
凄凉、凄清
荒凉、荒芜 肃杀、肃穆 冷清、冷寂、冷落 萧瑟、萧条、萧索
孤寂、空寂、寥落 悲凉、阴冷、苍凉

诗歌分类鉴赏ppt课件

诗歌分类鉴赏ppt课件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韵译】: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 五千身穿锦袍的精 兵战死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 还是少妇们梦 中相依相伴的恋人。
【评析】: 《陇西行》共四首,这是第二首。首二句写将士 忠勇,丧亡甚众;末二句写牺牲 者是春闺少妇日夜盼望归来团聚 的情人。全诗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 非战情绪。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比照, 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 泪下。
一、边塞征战诗(边塞诗)
• 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內容。 代表诗人有:王昌龄、高适、岑参等。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 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表现对统治者用人不当的不满。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表现守边将士誓死卫国的决心,表现了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 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表现守边将士思念家乡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重庆卷) 从军行七首 ( 其二 )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 “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 ? 为什么 ? (2)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 ? 这样的 写法有什么好处 ?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张籍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韵译】: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 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 有几人活着归回?

古诗文分类(优秀课件)-PPT

古诗文分类(优秀课件)-PPT
通过写宴席上燃 烧的蜡烛垂泪伤心, 借物抒情,表现自己 留恋惜别之情。
坦陈心志的告白: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深意长的勉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中有两个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一是‘丝’,作 者以柳丝含蓄地表达出离别之‘思’;二是‘柳’,耐人寻 味地写出了无情折柳似有情,极其生动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 情。
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乡怀远诗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 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 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 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 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理想?
诗人通过山雨初霁、月下青松、淙淙清泉、翠竹成林、 水中碧莲等意象塑造出一种秋天傍晚空山幽美恬静的意境;
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也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 照和理想境界的烘托。
枫桥夜泊 张继
千古兴亡多少事
咏史怀古诗
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 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 表评论,抒发感慨。或感怀身世,或借 古讽今,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 说“怀古”。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 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杜牧为 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 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失败的必然:“江东 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微课件《写景抒情诗歌鉴赏专题》

微课件《写景抒情诗歌鉴赏专题》
写景抒情诗歌鉴赏专题
双调·清江引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意境。
解析:这首词选取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 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了一种浓浓的秋意,萧瑟而且浓烈,抒 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愁情。
写景抒情诗的答题步骤
暖沙温,美丽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睡去。
(步骤1)
2、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明净绚丽的春日氛围,表现了
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2 3)
注意:
1、不要生硬的每个字都翻译,不是每个景都要描绘到, 要抓住主要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的特点和情调。 3、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切记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 答“表现了作者愉悦的心情”不行,应答出为什么“愉 悦”。
❸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 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 “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 胸襟和坦然面对急风暴雨似的生活的态度。(剖 析情感)
总结
意 ↓ 境 ↓ 情
常见题型
提问方式: 1、这首诗(或者某一联,两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 境或者氛围?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歌? 提问变体: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3、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1、根据意象再现诗歌画面。 ①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
②从品味关键词入手抓住意象的特点。(形容词,动 词等)
③展开联想与想象,将意象组织成句,描绘画面。 2、用一两个词语(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 情景氛围特点。
3、根据意境分析作者的感情。(用典、直接表示情感 的字词)

《沁园春雪》优秀 ppt课件

《沁园春雪》优秀 ppt课件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2/27
2020/12/27 21
9、提问: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 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 找出这个词。
• “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有雄才大略,是中国 历史上的英雄;
• “惜”中含贬,在赞扬他们长于武功的同时, 委婉指出短于文治的缺点(略输、稍逊、只 识);
• “惜”中寓志,“惜”并不是苛求古前人,蕴 含无产阶级后来居上豪迈气概,及超越历代英 雄人物的自信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
法,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1)视觉因
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
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2)精神因素。
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
生气勃勃。(3)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
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
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精品资料
江山多娇英雄折腰沁园春22总结这首词以宏伟癿气魄生花癿妙笔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寄托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癿无比热爱和赞美乊情表现了自己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癿伟大抱负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癿激情激发了人们癿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匀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高考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手法(课堂PPT)

高考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手法(课堂PPT)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①描写了萧瑟的秋风吹打着江中即将远行的小 舟的景象 ②交代了送别的季节(秋天)、地点, ③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围, ④衬托了诗人的凄凉之感, ⑤为下文写离愁做铺垫。
5
南乡子 [唐]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 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蓄、耐人咀嚼。
15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6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来自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幢幢:chuáng chuáng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
写景句的作用
每首诗中的景物描写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有时不仅 是一种作用,而是多种作用交织在一起,所以在鉴赏 诗歌或是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诗歌本身 去鉴赏分析,总结积累。
答题要注意层次,步骤。 内容作用+ 结构作用+情感
4
写景句的作用
送人到松江 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
古诗鉴赏中的 景物描写的作用、手法
1
写景句的作用
提问方式: 1、这首诗(词)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这首诗(词)开篇(首句)的作用是什么? 3、找出写景句,并分析其作用。 4、这句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2
写景句的作用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2、渲染气氛,为主题服务。奠定诗歌感情基调。 3、交代时间,时令,天气状况,地点等内容。 4、先言他物,引起下文。(起兴)

写景抒情作文指导PPT课件

写景抒情作文指导PPT课件

3、选择好的角度观察。首先要确定观察点,
观察点有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两种方法,定点
观察也有平视、俯视、仰视、近视、远眺等很
多种,移步换景是不断变换立足点的观察方
法。
完整版ppt课件
37
提示二:对大自然的“悟”,首先要有一 定的深度,作文的“意”才能有一定的内 涵,古人云:“意高则文胜。”如果仅仅 写出自然属性,没有把它和我们的现实生 活和深刻体验联系起来,就只能写出现象 而写不出神韵,作文就失去了灵性。其次, 对大自然的“悟”还要集中,不能漫无边 际,浮光掠影。 写“悟”,可以散见于 全文,也可以凝聚于篇尾。
完整版ppt课件
25
完整版ppt课件
26
完整版ppt课件
27
完整版ppt课件
28
这对我们鉴赏自然风景有什么 启示?
鉴赏自然美,要注意时间。
完整版ppt课件
29
观童 音子

童子拜观音
完整版ppt课件
30
山象 鼻
骆驼峰
完整版ppt课件
31
天马望日
人鱼出海
完整版ppt课件
32
说一说:这对我们鉴赏自然风景 有什么启示?
以情驭景 以景传情
——写景抒情作文指导
完整版ppt课件
1
学习目标
•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抓住景物特点, 多角度有序写景的方法;
• 学习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完整版ppt课件
2
完整版ppt课件
3
文人笔下的冬天
• 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黄
色旷的野浊上云奔。跑东 ,文北 它人风 仿呜 佛笔呜 握下地 着吼锐,叫利景,的肆刀物虐剑地,在能 刺穿严是严人实实化的了皮袄的,景更别物说,那暴景露在外 面的脸中皮含,被情它。划了一刀又一刀,疼痛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居易《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 ”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 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18
动和静的结合
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 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 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 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 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 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 ,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
”、“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
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
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20
四、虚与实的结合 分析柳永《雨霖铃》的写景角度。 分析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
茫茫》的写景角度
21
五、点与面的结合
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长亭 长云 翠竹 神女 磁针 竹笛 鸿雁 冰心
孤帆 寒霜 松柏 灵修
羌管 雁足
驿路 浮云 飞雪 苦雨 幽兰 菊花
离别,游子 凄凉悲愁 高洁隐逸
国君
坚贞 寒蛩 尺素
蟋蟀 思乡 音信,书信
高洁
13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 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 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 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柳永《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 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7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 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 白《静夜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中。”(南唐·李煜《虞美人》
8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 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 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 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 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3
鉴赏方法
•1.把握形象的 特征和寓意.
4
“意象”简释
物象:客观自然景物。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 物象。
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 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5
物象
意象
作者的主观情感
形象(实) 情感(虚)
6
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 别的意味.
写景抒情诗鉴赏
1
2
• 概念 • 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
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 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
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用白描手法, 或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 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唐人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等。
12
要知道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 杨柳 • 大风 • 梅花 • 美人 • 杜鹃 • 羌笛 • 青鸟 • 玉壶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 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 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 铺陈,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 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 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 而立的品格起。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
14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但由于
作者丰富、浓烈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
绘,并不引人进入“愁”境,反而能使人得
到一种美感。
15
3.领会诗人写景 所表现的情感.16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 Nhomakorabea巧和语言特色
17
正与侧的结合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 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10
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 纯净洁白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 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 命力。
11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 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 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 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9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 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 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高洁如故。
19
三、声与色的结合

杜甫《绝句》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
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
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
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
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

23
七、白描手法
•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 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 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 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 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 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 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 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 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 、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 感受。
22
六、远与近的结合
• 杜牧《山行》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 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 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 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 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 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