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同名2559)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
然而,当前高职教育在教学质量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滞后、教学质量评价不科学等。
为此,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旨在加快高职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一、构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当前,高职教师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和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
为此,教育部将加强师资培养,提升高职教师的教育背景和教学能力。
具体来说,要加大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鼓励高水平本科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优秀毕业生、博士后等来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
同时,加强教师培训与培养,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
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存在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
为此,教育部要求各高职院校优化课程设置,结合产业需求和学生特点,科学编制课程体系和课程大纲,确保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同时,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机会,建立更多的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平台,提供更多实践环境和机会,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加强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当前,高职教育评价指标不够全面科学,评价结果的反馈作用不强。
教育部要求各高职院校建立科学的、全面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指标和权重,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要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给学生、教师和学校,推动不断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
四、加大对高职院校建设的支持力度教育部将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高职教育现代化建设。
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09.29•【文号】教高〔2019〕6号•【施行日期】2019.09.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八次全体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教育教学管理1.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高校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要提升学业挑战度,强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质量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学分总量和课程数量,增加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同名2555)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同名255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doc
---------------------------------------------------------------最新资料推荐------------------------------------------------------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doc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 / 8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实践创新高职院校333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实践创新高职院校333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发布日期:2017-02-23 15:13:46【字体:大中小】【关闭窗口】【打印该页】实践创新高职院校“333”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华平4514601.研究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发【2006】16号)提出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部教职成【2015】6号文《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加强日常教学管理。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5月,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数达到1,327所,在校生平均规模6057人,在校生数8,037,639人。
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高校的总体资源配置、师资的数量和质量、生均教育经费、基础设施条件、教学实验(实习)条件、生均拥有图书资料的数量等硬件资源,生师比的增高、教师教学科研负担的加重、教师进修机会的相对减少等软件资源,以及生源质量的相对下降等,均造成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不利影响。
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的生命线。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可操作、行之有效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与保障机制,是高职院校自身建设的迫切需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构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起整个社会的技术基础,适应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类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
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5.10.14
•【字号】沪教委职〔2015〕37号
•【施行日期】2015.10.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沪教委职〔2015〕37号
各有关委、局、控股(集团)公司,各区县教育局,各高等职业学校:现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转发给你们。
希望你们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认真组织学习讨论,广泛开展文件宣传解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内涵建设,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希望各主管部门加强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各职业院校要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市教委相关直属单位要根据各自承担的任务,加强指导研究,推动具体工作的
实施,为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可在教育部门户网站上下载。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5年10月14日。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
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创新。
在教学标准开发、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订,提升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
教育部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校园通知加入时间:2009-3-9 10:30:43 点击:561 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XX 局,XX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XX局,XX局。
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现对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提高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1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事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改革不断深化,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新的形势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广大人民群众渴望让子女“上好学”,对职业教育的质量有了更高期盼。
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手抓规模扩大,一手抓质量提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2 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
200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从总体上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3 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川教 〔2016〕 32 号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正文:----------------------------------------------------------------------------------------------------------------------------------------------------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川教〔2016〕32号各市(州)教育局、高等职业院校: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要求,现就深化我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实施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四川“两个跨越”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
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加强专业课程衔接,创新培养模式,拓宽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长搭建“立交桥”。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服务我省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结构,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
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法规类别】高等教育职业与职工教育【发文字号】教高[2006]16号【发布部门】教育部【发布日期】2006.11.16【实施日期】2006.11.1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江苏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迎评说课交流尹红丽
③设计内容体系:通过课程开发,转化成学习领域 ④选择教学载体 :设计学习情境,主题学习单元
注重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校企共同开发课程
2、以行动为导向,充分体现课程实践性 综合设计“教、学、做”一体化项目
3、开发利用资源,充分体现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4、建立质量体系 ,充分体现课程开放性的要求
一、评估专家对“说课”如何评价
2《机床夹具设计》 说课评主估要环内容:课程设置;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保障;单元
教学实施举例;课程实施效果;课程特色;不足与改进。 简要评价:主讲人教学设计思路清晰,语言表达优良,能带领 课程团队成员应用项目课程模式,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重构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编写特色教材,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 升团队社会服务能力上做了艰苦而富有成效的努力。 问题与建议:1.建议做出“新”、“旧”课程实施效果的对比, 更多地考虑项目的难易程度和综合度的提升,更有效地体现认 知规律,强化学生能力提升,更有效地体现认知规律,强化学 生能力提升。2.课程体系中与本课程直接相关的还有一门夹具 技术应用课程,主要以具体的夹具设计为内容,建议将两门课 程整合,体现项目化课程的本质。
二、再谈说课“说什么”“怎么说”
三、课程实施 (“评三要估)普环教及学方推法广与项手目段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 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 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 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 的变革。”
二、再谈说课“说什么”“怎么说”
三、课程实施 (评四1、估)主环教体学多评元价化的方法
2、方式多样化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doc
黔教办职成〔2018〕号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8年第一批贵州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各市(州)教育局,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仁怀市、威宁教育局,各有关中高等职业院校:为加快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省开展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和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行动计划部分项目的立项评审工作。
通过项目申报、材料初评、现场陈述答辩、进校评估等环节评审,经贵州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议,并报省教育厅党组会议审定,现将2018年第一批立项名单公布如下:一、项目名单(一)高职立项项目名单省骨干专业32个(名单详见附件1)省级重点专业群17个(名单详见附件2)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4个(名单详见附件3)省级“大师工作室”18个(名单详见附件4)省级职教名师37个(名单详见附件5)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0门(名单详见附件5)(二)中职项目名单省级示范专业21个(名单详见附件6)省级职教名师工作室10个(名单详见附件7)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0个(名单详见附件8)省级大师工作室7个(名单详见附件9)省级职教名校长工作室8个(名单详见附件10)省级精准扶贫基地13个(名单详见附件11)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4个(名单详见附件12)二、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统一认识。
各市、州、省直管县教育局,各有关院校要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将项目建设作为“十三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
特别是10所新增立项建设省级优质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省职业院校质量全面提升与共同发展。
优质校建设期为三年,建设周期结束后报送项目实施总结,省教育厅组织专家检查验收合格后授牌。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 时事政治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时事政治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知识13大学科专业基础知识面试技巧教职成[2016]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6〕19号)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
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创新。
在教学标准开发、课程建设、中公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订,提升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无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年(卷),期】2009(000)014
【摘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现对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总页数】0页(P10-13)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J], 教育部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J],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一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J], 无
4.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J], ;
5.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同名2559)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
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全面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二、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进内涵式发展(三)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要把提高质量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切实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强化保障,推进内涵式发展。
要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学生就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关系。
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变革,防止灌输式教学,提倡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要结合区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生源对象,在规范教学基本要求和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深化专业内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持续释放技术技能人才红利,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要总结和推广国家示范(骨干)性高等职业院校成果和经验,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完善和巩固自身办学特色,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高职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
(五)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
要完善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的制度体系,明确中高职各自办学定位,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调发展、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
要适应行业产业特征和人才需求,围绕技术要求高、就业方向明确、就业岗位稳定的职业,科学确定适合中高职衔接培养的专业,重点设置技术技能培养要求年龄小、培养周期长、复合性教学内容多的专业。
要研究确定开展中高职衔接培养的学校资质、专业标准和学生入学要求,当前开展中高职衔接培养试点的学校以国家级重点、国家示范(骨干)中职、高职院校为主。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六)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充分发挥德育课堂的教学主渠道作用,坚持以价值观教育引领知识教育,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建设一批学生真心喜爱和终身受益的德育课程。
要以法治基础知识和法治意识教育、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为主要内容,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广泛开展“文明风采”竞赛、“劳模进职校”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活动,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
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拓宽课程覆盖面。
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
(八)强化职业精神培养。
要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重点培养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等职业精神。
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载体,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
要抓好实习实训环节,利用学生与社会、岗位实践密切接触的机会,引导学生践行交往礼仪、职业礼仪,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
深入挖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增强职业荣誉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
四、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提高人才培养吻合度(九)调整专业结构。
要引导和支持职业院校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产业、紧贴企业、紧贴职业岗位设置专业,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
要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既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又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
要注重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改革和建设,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
(十)优化专业布局。
要建立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管理本地区专业设置,围绕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趋势,宏观调控区域内职业院校专业布局,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一致的专业布局。
要紧密对接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
要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东、中、西部专业发展良性互动格局。
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特色专业。
(十一)推进示范专业建设。
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高速铁路、旅游、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专业建设。
要深化相关专业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突出专业特色,重点打造一批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点,带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五、健全课程衔接体系,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十二)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
要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
要按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足、开齐、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及专业基础理论等基础课程。
要加强文化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认知特点,改革学科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公共基础课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4。
(十三)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完善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
要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
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
要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直接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十四)促进中职与高职课程相衔接。
要统筹安排开展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顶岗实习。
在明确各阶段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突出相同或相近专业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工学比例、课程内容、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贯通。
统筹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
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十五)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充分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切实增强职业院校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能力。
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办学优势,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岗位人才需求标准相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
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十六)广泛开展实践性教学。
要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增强教学、学习、实习实训等教育教学活动的融合度,进一步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
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课、文化课中强化实践性教学,各级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数原则上要达到总学时的60%。
要促进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加强兼具生产、教学和研发功能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行校内实习、创岗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并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
推进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建设。
要严格执行《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切实规范并加强实习管理和服务,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
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十七)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要根据不同专业教学要求和课程特点,创设多元化教学方式,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
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借鉴职业技能竞赛成功经验,促进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活动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良性互动。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