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设计流程及PKPM建模
★隔震设计参数说明
隔震设计参数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1.PKPM模型设置2.STWEA参数修改PKPM模型设置:板厚≥160mm1)隔震层板厚最少为160mm,由于整个隔震层同过顶板进行协调作用,应注意板的完整及连续性,不建议出现较大的开洞或降板。
2)隔震层应满足一定的净空要求,规范要求为梁底至地下室顶板或地面不小于600mm,为了检修方便一般设为不小于800mm,即隔震层层高为梁高加800mm。
3)PKPM建模中只建到上支墩底的位置,此时PKPM的隔震层层高建议取至梁高加200mm或300mm,保证上支墩具有一定的长度以方便施工。
但上支墩不应过长,一般建议在梁高加500mm的高度范围内。
STWEA参数修改1)隔震层上支墩处设置为下端铰接(隔震支座不传递弯矩)。
2)针对框架结构,由于存在底层柱柱底弯矩放大系数,在进行底层柱配筋时,应设置参数为:嵌固端所住层数为2,地下室层数为1,由于隔震层无土层覆盖无嵌固作用,地下室信息中的土体约束值取为0。
3)地震信息根据情况修改结构抗震等级及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抗震等级根据减震系数确定,如果减震系数小于0.4,抗震等级可以降低一度进行设计,但不能超过一度。
(详见抗规12章条文说明)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同样根据减震系数确定,可以选择降半度,一度,一度半等,也可以将一度多一点,对于重点设防类建筑只能降低一度设计。
4)竖向地震作用由于隔震只隔水平地震,竖向地震基本不起作用,所以要把隔震后对应的竖向地震作用放大到不隔震的水平。
如果项目不考虑竖向地震将不存在这一项的修改,但如果减震系数小于0.3时,对于8度、9度地区仍需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隔震设计流程
1、YJK小震下选波1.1将YJK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修改为小震对应值1.2导入自定义地震波1.3yjk选波1.4选波1.5 质量对比及周期对比1.5层剪力对比 ETABS2、ETABS中震非隔震2.1ETABS中进行定义时程函数2.2 ETABS中修改反应谱影响系数最大值2.3 ETABS中进行定义时程函数(单位为N·㎜)2.4 ETABS中进行定义时程工况(单位为N·㎜)2.5 计算完成后输出ETABS中剪力(单位为KN·㎜)2.6 筛选1层剪力3、ETABS中震隔震3.0 查看轴力,估算垫子截面,按长期面压10MPa估算3.1 “指定”→指定约束3.2“定义”→连接属性3.3 添加新属性3.4 添加LRB5003.6 定义LRB500 U1 (Z向)3.6.1 定义LRB500 U2 (X向) y向同此(南车参数)3.6.2 定义LRB500 U2 (X向) y向同此(苏州海德参数)3.7 定义LNR6003.8 指定连接属性3.9 计算减震系数4、计算偏心率4.1 对象和单元(单位改为m),输出“相对原点坐标”4.2 筛选底层4.3 提取垫子截面4.4 提取点连接力/变形5、大震位移5.1 修改时程工况比例系数5.2添加荷载组合:罕遇地震下隔震层水平位移计算采用的荷载组合: 1.0×恒荷载+0.5×活荷载±1.0×水平地震;其荷载组合为: 1.0D+0.5L±1.0Fek。
5.3调出位移数据6、大震轴力6.1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最大剪力和最大轴力计算采用的荷载组合:1.0×恒荷载+0.5×活荷载±1.0×水平地震+0.5×竖向地震;其荷载组合为:1.0D+0.5L±1.0Fek+0.5×0.2(1.0D+0.5L)=1.1D+0.55L±1.0Fek。
隔震设计流程及PKPM建模
隔震设计流程及PKPM建模1 初定减震目标隔震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初定减震目标。
如果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9 度(0.4g),考虑到场地条件好(Tg小)、上部结构规则、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包括平面和立面),可以初步确定减震目标为降一度半,即上部结构要按照 7 度(0.15g)进行设计。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并没有降低;二、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没有降低,相反结构的抗震能力大大提高了。
那么,上部结构为什么按 7 度(0.15g)设计,而不是按照9度(0.4g)设计呢?因为采用了隔震技术,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减小到低于或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0.15g)的水平。
2 确定隔震层位置隔震层的位置要根据具体工程具体分析,目前多设置在基础顶和地下室柱顶,当然,也有设置其他位置的。
3 上部结构设计依据减震后的地震作用水平(如 7 度(0.15g) ),进行上部结构设计。
这里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3.1隔震设计一般原则1)高层建筑多采用剪力墙结构,在开始定方案时,应注意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过大,对于9度地区,一般控制在3以内比较好,不宜超过4。
2)结构周边剪力墙要尽量少布置,尽量将剪力墙布置在结构内部,同时在satwe 中验算罕遇地震时,尽量避免结构出现拉力。
3)如果隔震层做成转换层,隔震层的转换梁柱要尽量大,确保隔震层的刚度和承载力,宜大于一般楼盖梁板的刚度和承载力。
4)转换层的柱子布置不宜过密,过密导致单个支座的压力变小,在罕遇地震下,柱子容易出现拉应力,而隔震设计中拉力需要尽量避免,如果不能避免,拉力应在规范3.2结构模型底层柱下端改为铰接约束考虑到隔震橡胶支座的抗扭刚度、抗弯刚度相对混凝土柱非常小,或者说隔震橡胶支座传递弯矩和扭矩的能力弱,因此,为了使模型结构的受力状态与真实结构的受力状态更接近, 建筑结构模型的底层柱改为下端铰接约束。
PKPM中实现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点击SAT-8 或SATWE,再选“接 PM生成 SATWE 数据” ,再点击“应用”按钮。
PKPM建模基本流程及操作
PKPM建模基本流程及操作(用于建模验算)(上)1.软件界面介绍1.1 软件初始界面软件初始界面如图1-1所示,该软件版本为PKPM2010v5.13版本(根据相关设计规范的更新,决定版本更新)。
该版本包括六大主要功能模块,结构、砌体、钢结构、鉴定加固、预应力、工具工业。
其中比较常用的结构、砌体、钢结构。
结构主要是与混凝土框架结构有关的建模。
砌体包括了纯砌体结构建模和底框结构建模。
钢结构包括了排架结构、门式钢架、网壳结构、轻钢薄壁结构等,鉴定加固包括了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加固设计,此模块在工程检测中应用较少。
预应力主要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建模,此项在工程检测中也应力较少。
工具工业主要是针对特种结构进行建模,如烟囱、水池,此模块中也包括一些计算小工具,如计算单个构件的配筋、内力等。
针对工程检测中涉及到与结构验算相关的工作,一般采用PKPM软件模块中结构、砌体、钢结构即可,涉及到如烟囱的检测(混凝土烟囱),可用工具工业中包含的烟囱设计模块进行建模验算。
图1-1 软件初始界面1.2 软件工作界面软件工作界面如图2-1所示,软件工作界面大致由建模功能菜单栏、计算结果功能菜单栏、图形显示区、工具栏、命令显示区组成。
图1-2 软件工作界面2 建模流程PKPM软件中,PMCAD模块是建模重要结构模块,其主要作用是建立结构三维模型,定义构件材料,以及结构相关设计参数等。
建模流程图如图2-1所示。
图2-1 PKPM建模流程3 建模具体细节3.1工作文件创建建模工作开始前,需要建立一个工作目录文件,即创建一个文件夹,建模过程生成的各种文件会自动保存在这个工作目录中。
具体流程如图3-1。
首先创建一个文件夹(教学-1),文件夹可以创建在任何盘里,也可以创建在桌面。
然后打开PKPM软件。
(a)(b)(c)图3-1然后在对应模块中点击图3-1(b)中圆圈中的新建项目,选中“教学-1”工作目录,点击“确认”完成工作目录创建。
PKPM建模步骤
PKPM建模步骤常识:1KN相当于100KG物体的重量,10KPa约等于1t/m²(即1m²上1t重的物体产生的压强)第一步:看建筑图主要看轴线尺寸,柱位,墙的位置,楼梯的位置,建筑标高,室内外高差,层高,檐口的高度,看立面图确定层高,根据建筑平面图及使用功能确定荷载,根据建筑物的总高度确定抗震等级。
初步从建筑图中获取信息,估算外圈梁高,柱截面尺寸,板厚,以及确定要建模型的标准层数。
一般情况下边柱和中柱尺寸做成一样。
结构高度是建筑标高减去面层的高度。
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抗规6.3.1 第60页)。
框架梁的经济跨度一般为6到8米。
框架结构主梁截面高度可按主梁计算跨度的十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确定,主梁截面的宽度可取主梁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主梁比次梁至少高50mm。
当梁底距外窗顶尺寸较小时,宜加大梁高做至窗顶。
尽量避免长高比小于4的短梁,采用时箍筋应全梁加密,梁上筋通长,梁纵筋不宜过大。
梁宽大于350时,应采用四肢箍。
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1.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
2.剪跨比宜大于2(简支梁上集中荷载作用点到支座边缘的最小距离a与截面有效高度h之比)。
3.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
(抗规6.3.5 第61页)。
所有框架柱的配筋要进行优化归并,减少柱的种类和钢筋的种类,并且柱配筋每一侧至少要有1.2的放大系数,不能采用pkpm自动生成的结果。
板厚取值:取板跨短边1/35——1/40,一般现浇板厚取100mm,屋面板厚取120mm。
异型板厚取110——150mm,一般取120mm。
开洞和板厚为零的区别:全房间开洞则板上无荷载;板厚为零则荷载仍然可以传递。
采用隔标进行隔震设计的完整流程地震抗规
采用隔标进行隔震设计的完整流程地震抗规《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51408-2021(以下简称“隔标”)对隔震结构设计提出了一套不同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以下简称“抗规”)对隔震结构设计的方法。
隔震结构的设计由原来的分部设计方法变成了由包含隔震层的一体化直接设计方法。
按照隔标要求,隔震结构设计流程更趋向于类似传统抗震结构的设计方法,使得隔震结构的设计流程更加简洁,地震作用分布更趋合理。
一、采用隔标设计的完整流程相比抗规对隔震结构设计的要求,隔标对隔震结构的设计采用上下部结构、隔震层一体化分析设计,并顺接基础的设计分析方法,其完整设计流程如下:1.确定隔震目标。
2.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竖向荷载选取支座,并确定隔震支座布置方案。
3.建立隔震有限元模型,利用迭代方法对隔震结构进行等效线性化,求取支座等效参数,计算结构等效刚度及等效阻尼比。
4.进行一体化设计分析,判断隔震结构有没有达到中震弹性层间位移角要求,指定构件的性能目标,并进行构件性能化配筋计算。
5.对隔震结构直接选波,验算支座在大震和巨震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直接接入中震下隔震结构计算的地震作用,进行隔震结构基础的设计。
7.整理隔震设计报告。
图1 隔震结构按照隔标设计的流程二、PKPM-GZ软件对隔标的实现PKPM-GZ软件全面深入实现隔标要求,同时支持按现行抗规方法设计,助力设计师专业、准确、高效地完成隔震结构的设计。
针对隔震结构的特点,软件提供了以下专业、丰富的分析及设计功能,希望设计师能够能像设计传统抗震结构一样设计隔震结构。
图2 隔震结构设计方法可选择按抗规或隔标设计三、采用PKPM-GZ软件实现隔震结构设计的完整流程采用PKPM-GZ软件进行隔震结构的设计,其详细完整设计流程如下。
01按照减震目标,初步确定结构方案图3 初步确定结构方案02根据竖向荷载及长期面压要求,初选支座布置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图4新建隔震支座层及下支墩层上部结构、隔震支座层及下支墩层,组装以后形成隔震结构整体三维模型。
使用PKPM软件对框架结构隔震支座以上部分的设计方法
使用PKPM软件对框架结构隔震支座以上部分的设计方法吴勇;张玲
【期刊名称】《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年(卷),期】2011(037)001
【摘要】通过对隔震支座及相邻部位的构造分析,提出了隔震层以上使用 PKPM 软件建模的具体方法;通过对相关规范中水平减震系数和水平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作用之间关系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调整软件中相关参数来解决地震作用的办法,并给出了调整数值.对隔震支座的上部结构抗震验算中的各要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可供同行参考.
【总页数】3页(P168-170)
【作者】吴勇;张玲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52.1
【相关文献】
1.基于PKPM软件对某框架结构楼受火灾后的结构稳定性分析
2.PKPM软件在框架结构安全鉴定中的应用
3.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延性设计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4.多层多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延性设计方法的探讨
5.有隔震支座和无隔震支座的框架结构抗连续性倒塌简化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使用PKPM软件对框架结构隔震支座以上部分的设计方法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S i chuan Bu il d i ng Sc ience 第37卷 第1期2011年2月收稿日期:2009 06 05作者简介:吴 勇(1970-),男,四川安县人,讲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抗震设计及教学。
E-m a i :l w u_yong_71@163.co m使用P KP M 软件对框架结构隔震支座以上部分的设计方法吴 勇,张 玲(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039)摘 要:通过对隔震支座及相邻部位的构造分析,提出了隔震层以上使用PKPM 软件建模的具体方法;通过对相关规范中水平减震系数和水平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作用之间关系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调整软件中相关参数来解决地震作用的办法,并给出了调整数值。
对隔震支座的上部结构抗震验算中的各要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PKP M 软件;隔震结构;分析方法中图分类号:TU 352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933(2011)01-168-030 前 言在建筑物基础以上加设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已被国内外的实际强震证实,设置隔震支座后,当建筑物遭受较大的地震作用时,隔震支座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但同时上部结构基本保持为平动,层间位移很小,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可以减小到传统抗震结构的1/3~1/5,极大地提高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有学者认为,隔震设计是最近几十年来工程抗震界最值得推广的技术之一。
目前,国内的工程设计领域隔震设计相对较少,隔震支座的设计和分析绝大部分由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研究院完成,普通设计院主要完成的是隔震支座以上的部分。
由于隔震支座的存在,上部结构的分析也和普通抗震结构有所不同,本文作者针对国内设计院用得最多的P KP M 软件,探讨一下使用这一软件来解决隔震结构的上部计算问题。
1 上部结构计算模型的选取不采用隔震技术的典型平面框架结构如图1(a)所示,采用隔震技术的典型平面框架结构如图1(b)所示。
利用PKPM软件进行结构设计的流程word精品文档7页
利用PKPM软件进行结构设计的流程0前言结构计算软件出现之前,对于简单的框架以及砌体结构,结构师要得到近似的解答,往往也要手算数月,对于高层或者复杂结构,则只能使束手无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PKPM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的结构设计中。
这就使得结构师从事高层或者复杂结构有了可能。
随着软件的革新,结构师越来越依靠结构软件,以至于在很多设计中,并没有经过理论分析和查找相应的规范就草草利用软件进行设计,使得计算结果偏离实际很多。
本文着重讨论设计流程,并且强调采用结构设计基本理论与规范相结合进行设计。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使得结构设计工作者有的放矢。
1设计前的工作结构师在拿到工程后,首先在拿到设计任务时应仔细研究一下方案,全面分析,与建筑设计人员充分沟通,充分了解工程的各种情况(如平面布置、平面功能、立面造型等),而不要盲目建模。
模型输入的时候采用的是PKPM中的PMCAD,一定要了解每个参数的意义,不清楚的地方不应盲目改动,应及时查阅用户手册及技术条件。
在输入荷载时,应准确计算,按照《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严格执行。
根据建筑做法,房间使用功能来计算,不应估算,不应随意扩大荷载。
在计算中,应考虑在满足设计规范的条件下,尽量经济、合理,不应随意加大配筋和加大构件的截面尺寸2基础设计基础设计的原则是①基础本身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来传递整个建筑物的荷载,而地基则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保证建筑物的均匀沉降不超过允许值;②基础还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③基础及人工地基方案的确定,要做到技术合理、经济并符合当地施工条件。
基础荷载计算时,不应漏掉荷载。
计算机倒算的荷载,是恒载+活载,计算基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应采用荷载标准组合;确定基础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应采用荷载基本组合。
对于墙下条基应考虑基础重叠作用。
但对于框架结构,不应仅考虑竖向荷载作用(恒+活),还应考虑其余各种荷载组合,选取最不利组合,最好采用JCCAD进行荷载选取。
应用PKPM进行隔震结构设计手册
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应用PKPM进行隔震结构设计—隔震结构设计一站式解决方案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2017/6/6目录第 1 章隔震结构的基本概念 (4)一引言 (4)二隔震结构的基本原理 (5)1从加速度反应谱分析隔震原理 (5)2隔震结构的原理详细分析 (7)三隔震结构减震效果及经济性分析 (7)四隔震结构的适用范围 (7)五对隔震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7)第 2 章隔震结构设计的完整流程及详细步骤 (9)一隔震设计的总体流程 (9)二结构隔震层位置的确定 (10)三初步确定隔震结构的隔震目标 (12)四隔震支座介绍 (13)五非隔震结构上部方案布置 (14)1非隔震结构上部方案总体布置要求 (14)2非隔震结构构件截面选择 (14)3对于非隔震结构底部上支墩层的布置 (15)4非隔震结构相关特殊情况下的布置要求 (16)5非隔震结构计算的各项指标的控制 (17)六隔震支座的初步选择及布置 (17)七隔震层的设计及验算 (21)1隔震模型中输入隔震层 (22)2隔震结构地震作用参数及相关参数修改 (23)3非隔震模型柱底铰接改刚接,组装隔震层形成隔震模型 (25)4隔震支座柱的布置及参数输入 (25)5 隔震信息下设置阻尼比的确定方法 (27)6 SATWE软件对于等效线性模型的处理 (29)7 隔震支座验算结果的查看与校核 (29)八隔震结构的抗风及抗倾覆验算 (40)1隔震结构抗风验算 (40)2隔震结构弹性水平恢复力验算 (40)3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抗倾覆验算 (41)九隔震层隔震支座的优化 (42)十减震系数的计算 (43)1隔震结构减震系数计算规范要求 (43)2软件对减震系数的处理 (44)十一隔震结构上部的设计 (47)1对隔震结构上部的分离式设计 (47)2对隔震结构上部基于隔震层的整体式设计 (49)十二隔震层以下的结构设计(下支墩设计) (50)1规范对隔震层以下结构及连接构件设计要求 (50)2隔震层以下结构的分离式设计 (52)3隔震层以下结构与上部结构的整体分析 (53)4隔震层结构隔震构件连接计算 (56)十三隔震结构基础设计 (59)第 3 章隔震结构设计中相关的构造要求 (61)一基础隔震工程上部结构的构造措施 (61)二隔震结构隔震层的构造 (63)三隔震层以下结构和地基基础层的构造构造要求 (64)第 4 章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 (66)一隔震结构时程分析规范要求 (66)二非隔震结构与隔震结构小震地震波选择及弹性时程分析 (67)1非隔震结构小震地震波选择及弹性时程分析 (67)2隔震结构小震地震波选择及弹性时程分析 (72)三隔震结构中震下地震波选择及中震弹性时程分析 (73)四隔震结构中、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 (77)1EPDA接入SATWE数据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77)2SAUSAGE接入SATWE数据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87)五上部结构、上支墩层、隔震层及下支墩层整体弹塑性分析 (97)第 5 章隔震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 (107)一隔隔震结构上、下支墩的整体计算分析问题 (107)二隔震支座在罕遇地震下的短期面压控制问题 (107)三隔震支座的受拉问题 (108)四隔震结构阻尼比的准确确定 (109)五隔震结构时程分析的选波问题 (110)六隔震层以下结构墙、柱轴压比限值及最小配筋率控制问题 . 111 七上支墩的配筋及验算问题 (111)八隔震结构需要设置伸缩缝的最大间距问题 (111)九隔震结构竖向地震底限值问题 (112)十隔震结构与抗震设计概念方面的一些差异 (112)第 6 章隔震结构施工图及专项隔震报告撰写 (113)一隔震结构施工图表达的内容 (113)二隔震结构中节点构造详图绘制 (116)三隔震支座的连接与安装及注意事项 (120)1隔震支座的连接大样图 (120)2隔震支座安装及注意事项 (122)3隔震支座的验收 (123)4工程的维护与管理 (123)5隔震设计专项报告撰写及隔震专项审查 (123)参考资料及图集 (124)附录一:隔震结构的原理详细分析 (125)1基本原理及示意图概述 (125)2从加速度反应谱分析隔震原理 (126)3从能量角度分析隔震原理 (128)附录二:隔震结构减震效果及经济性分析 (130)1隔震结构减震效果分析 (130)2隔震结构经济性分析 (133)附录三:隔震支座介绍 (135)1支座竖向性能 (136)2支座水平性能 (140)3屈服后刚度、等效黏滞阻尼比 (142)4耐久性 (144)5耐火性 (145)6各种相关性能 (145)7高阻尼叠层橡胶支座介绍 (146)第 1 章隔震结构的基本概念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图1.1所示为发生在我国境内的大地震,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浅谈建筑隔震设计流程及要点
浅谈建筑隔震设计流程及要点摘要:建筑隔震设计是个系统的全面的工作,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灵活创新的思维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作为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隔震设计的流程及要点,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还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
本文根据笔者工作经验,对建筑隔震设计的流程以及注意要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隔震设计;流程;要点一、建筑隔震设计流程隔震技术已经系统化、实用化,包括摩擦滑移系统、叠层橡胶支座系统和摩擦摆系统,其中工程界最常用的是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系统。
目前常用的橡胶隔震支座主要有:普通叠层橡胶隔震支座、铅芯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和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
隔震结构建筑的减震原理隔震,即隔离地震。
隔震结构是指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以隔离地震能量结构。
在房屋底部设置由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等部件组成高度很低的柔性底层,称为隔震层,使基础和上部结构断开,以延长整个体系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防震要求。
建筑隔震设计的主要流程如下:1确定隔震层位置;2明确减震目标和设防标准;3基础隔震方案选择,上部结构布置及初步计算;4根据上部计算的支座反力进行隔震层结构布置;5上部结构带隔震层结构计算分析,并按照基本地震计算确定减震系数;6根据减震系数确定减震之后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然后进行减震结构上部设计;7隔震层及隔震支座验算(支座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下最大压应力,罕遇地震下支座拉应力,支座水平位移验算,偏心率验算,屈重比验算等)8下部承结构设计(下部支承结构按照中震进行正截面设计,按照罕遇地震进行斜截面设计);9基础设计及地基处理(基础按照正常结构进行设计);10明确隔震支座连接安装设计要求;11撰写基础隔震设计分析报告(供专项审查)。
二、建筑隔震设计要点在隔震建筑设计时,主要需考虑预设地振动周期、烈度、最大位移量和建造物重量等参数.隔震器和阻尼器的合理利用,将降低1~2级地震烈度。
与以往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物具有以下优点:提高地震时结构的安全性;设计自由度增大;防止内部物品的振动移动和翻到;防止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抑制振动的不适感;可以保证机械器具的使用功能。
隔震结构设计方法
Thank you
的质 心与隔震层刚度中心在两个主轴方向均无偏心时,边支座的扭转影响系数不应小于1.15
3.1 隔震支座的位移
隔震层的支座的设计原则是罕遇地震下不破坏,且不应出现不可恢复的变形。
› 改变地震波峰值为罕遇地震,先求得隔震层位移。 › 再按照规则结构的简化方法,求得各隔震支座的位移。 › 判断隔震支座位移是否满足:
层间剪力最大比值 水平向减震系数 0.53 0.75 0.35 0.50 0.26 0.38 0.18 0.25
2.6 隔震后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 我国采用水平减震系数的概念来反映隔震后隔震层以上结构水平地震作用降低这一 概念,切规定:隔震结构水平作用沿高度采用矩形分布,水平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 值采用非隔震结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与水平向减震系数的乘机。即: ������max 1 = ������ ������������������������ ������ 式中: ������max 1 ——隔震后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 隔震支座罕遇地震下的拉应力验算。
第四步 下部结构设计
4.1隔震层下部结构设计
目标:保证隔震设计能在罕遇地震下发挥隔震效果。
› 隔震层支墩、支柱及相连构件:采用隔震结构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底部的承载力验
算 。
› 隔震层以下的结构(包括地下室和隔震塔楼下的底盘)中直接支承隔震层以上结构 的相关构件,应满足嵌固的刚度比和隔震后设防地震的抗震承载力要求,并按罕遇 地震下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
首层隔震
层间隔震
1.3 隔震层方案
› 隔震层设置在有耐火要求的使用空间中时,隔震
支座和其他部件应根据使用空间的耐火等级采取 相应的防火措施。 › 隔震层所形成的缝隙可根据使用功能要求,采用 柔性材料封堵、填塞。 › 隔震层宜留有便于观测和更换隔震支座的空间。
隔震结构PKPM设计方法研究
隔震结构PKPM设计方法研究张佳琳;张富有;顾明;张华【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年(卷),期】2014(036)007【摘要】利用PKPM软件实现隔震结构的设计对隔震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PKPM软件作为国内工程设计最主要软件,目前还不能直接用于隔震结构的设计.本文提出一种合理的替代橡胶隔震支座的简化构件模型.利用PKPM软件建立了隔震层上部结构模型、隔震层顶板、顶板下橡胶隔震支座的合理简化计算模型,得出了上部结构的内力.在输入地震动相同的前提下,与ETABS软件计算的隔震结构内力进行比较,结果较为吻合,证明了简化力学模型是合理的,实现了利用PKPM软件进行隔震结构设计时隔震层顶梁板及上部结构的配筋.【总页数】3页(P69-71)【作者】张佳琳;张富有;顾明;张华【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教育部岩土与堤坝重点试验室,南京210098;河海大学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教育部岩土与堤坝重点试验室,南京210098;河海大学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教育部岩土与堤坝重点试验室,南京210098;河海大学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教育部岩土与堤坝重点试验室,南京210098;河海大学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52.12【相关文献】1.摩擦摆隔震结构振动台模型设计方法研究 [J], 周颖;胡程程;周广新;卢文胜;吕西林;陈鹏2.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软限位加固方法研究 [J], 韩淼;沙千里3.高位连体结构顶部摩擦摆隔震层相似设计方法研究 [J], 徐维阳;卢文胜4.隔震结构改进等效线性化设计方法研究 [J], 余文正;毛德均;杨瑞欣;陶忠;潘文5.基础隔震结构小比例模型动力相似设计方法研究 [J], 任祥香;卢文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隔震 整体法 分步法
隔震整体法分步法Q1:隔震层扭转位移比需要考虑吗?pkpm整体法中上部结构没有位移比控制,怎么控制上部结构的扭转?A:新隔标中没有关于位移比的要求。
但可以按抗震规范方法计算和控制上部结构模型(非隔震)的位移比。
PKPM整体法也会输出位移比,但是不是规范的强制要求。
隔震设计,一般是通过偏心率来控制上部结构的扭转。
Q2:偏心率超了如何控制?支座受拉超了可以采取什么措施?A:隔震结构设计中,偏心率超限可以通过调整隔震支座类型和直径。
支座受拉超限需要调整支座,后续版本会增加抗拉装置的模拟,使橡胶支座不受拉。
Q3:隔震整体分析设计是不是不需要自定义地震影响系数曲线?A:PKPM软件中,从隔震入口进入,同时选择整体分析法设计,程序自动执行新隔标的反应谱。
程序默认会按照隔标要求,在不同阻尼比下自动调整反应谱。
工程师们不需要到“自定义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定义。
若勾选采用“自定义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程序将不会根据不同阻尼比下自动调整反应谱。
Q4: 1、时程分析的阻尼比为何是选用前几个周期的平均值?2、自然波TXT格式文本设置好后,怎么导入pkpm?盈建科的波库怎么导入PKPM?A:问题1,因为前几个周期贡献基底剪力相对较多。
问题2,修改后缀名为.x,.y,.z,即可导入。
YJK的地震波同样需要修改成上述命名方式。
Q5:自动选波采用前三阶振型阻尼比的平均值选波是否可以?会不会太不安全了。
A:推荐根据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分析得到阻尼比,选取前几周期,一般情况取前两个或者前三个周期对应的阻尼比的平均值,作为自动筛选地震波的阻尼比。
同时选波筛选条件还是要满足抗规的相关规定。
这里选择的阻尼比,并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这个阻尼比只是控制选波结果的一个主要参数。
Q6:中震设计配筋影响很大,设计出来截面比原来大很多。
A:新隔震标准的编制组试算的结果显示,按新标准设计的配筋量大约比按抗规设计大10-20%。
中震下层间位移的控制要求和过去按抗规的小震设计相比有所提高,建议检查以下计算模型的参数设置,比如说采用整体模型计算隔震结构时,不能在设置小于1的周期折减系数,这样会显著增加地震作用,另外,在进行中震下的层间位移角控制最好采用包含隔震层的整体模型,且要选择整体分析设计法即采用新隔震标准的反应谱。
PKPM计算流程最全
PKPM计算流程最全PKPM(国家建筑标准最全)计算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分析结构:首先,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结构形式、荷载情况等。
这一步骤是计算流程的基础,也是后续计算的前提。
2.确定材料性能:在进行计算之前,需要准确确定结构构件的材料性能,包括钢材的屈服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
这些数据通常通过实验获得,或者根据国家标准进行估算。
3.设计荷载: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规模,需要确定所受荷载的种类和大小。
主要包括自重、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将这些荷载转化为作用在结构上的力和力矩。
4.建立模型: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将建筑物分解为若干节点和构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号。
然后,根据节点和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建立起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5.确定边界条件:根据结构的支座情况和约束条件,确定各个节点的位移边界条件。
这一步骤主要用于约束位移,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6.确定约束反力:根据边界条件和结构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求解,确定各个节点的约束反力。
这些约束反力反映了结构在平衡状态下的力学特性。
7.计算结构响应: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静力分析或动力分析。
根据结构受到的荷载和约束条件,计算结构的位移、应力和变形等参数。
8.检验计算结果:根据国家标准和规范,将计算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检验结构的安全性。
主要包括极限状态设计、使用状态设计和材料的抗震性能要求等。
9.优化设计:根据计算结果和检验结论,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通过调整结构形式、构件尺寸和材料性能等参数,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10.编制计算报告:根据计算过程和结果,编制详细的计算报告。
报告应包括结构的基本信息、计算方法、输入数据、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检验结论和优化设计等内容。
以上是PKPM计算流程的主要步骤,其中涉及到的细节和具体计算方法会根据具体的项目和要求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计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尽可能准确地模拟结构的力学行为,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应用PKPM进行隔震结构设计手册
应⽤PKPM进⾏隔震结构设计⼿册北京构⼒科技有限公司应⽤PKPM进⾏隔震结构设计—隔震结构设计⼀站式解决⽅案北京构⼒科技有限公司2017/6/6⽬录第 1 章隔震结构的基本概念 (4)⼀引⾔ (4)⼆隔震结构的基本原理 (5)1从加速度反应谱分析隔震原理 (5)2隔震结构的原理详细分析 (7)三隔震结构减震效果及经济性分析 (7)四隔震结构的适⽤范围 (7)五对隔震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7)第 2 章隔震结构设计的完整流程及详细步骤 (9)⼀隔震设计的总体流程 (9)⼆结构隔震层位置的确定 (10)三初步确定隔震结构的隔震⽬标 (12)四隔震⽀座介绍 (13)五⾮隔震结构上部⽅案布置 (14)1⾮隔震结构上部⽅案总体布置要求 (14)2⾮隔震结构构件截⾯选择 (14)3对于⾮隔震结构底部上⽀墩层的布置 (15)4⾮隔震结构相关特殊情况下的布置要求 (16)5⾮隔震结构计算的各项指标的控制 (17)六隔震⽀座的初步选择及布置 (17)七隔震层的设计及验算 (21)1隔震模型中输⼊隔震层 (22)2隔震结构地震作⽤参数及相关参数修改 (23)3⾮隔震模型柱底铰接改刚接,组装隔震层形成隔震模型 (25)4隔震⽀座柱的布置及参数输⼊ (25)5 隔震信息下设置阻尼⽐的确定⽅法 (27)6 SATWE软件对于等效线性模型的处理 (29)7 隔震⽀座验算结果的查看与校核 (29)⼋隔震结构的抗风及抗倾覆验算 (40)1隔震结构抗风验算 (40)2隔震结构弹性⽔平恢复⼒验算 (40)3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抗倾覆验算 (41)九隔震层隔震⽀座的优化 (42)⼗减震系数的计算 (43)1隔震结构减震系数计算规范要求 (43)2软件对减震系数的处理 (44)⼗⼀隔震结构上部的设计 (47)1对隔震结构上部的分离式设计 (47)2对隔震结构上部基于隔震层的整体式设计 (49)⼗⼆隔震层以下的结构设计(下⽀墩设计) (50)1规范对隔震层以下结构及连接构件设计要求 (50)2隔震层以下结构的分离式设计 (52)3隔震层以下结构与上部结构的整体分析 (53)4隔震层结构隔震构件连接计算 (56)⼗三隔震结构基础设计 (59)第 3 章隔震结构设计中相关的构造要求 (61)⼀基础隔震⼯程上部结构的构造措施 (61)⼆隔震结构隔震层的构造 (63)三隔震层以下结构和地基基础层的构造构造要求 (64)第 4 章隔震结构的动⼒分析 (66)⼀隔震结构时程分析规范要求 (66)⼆⾮隔震结构与隔震结构⼩震地震波选择及弹性时程分析 (67) 1⾮隔震结构⼩震地震波选择及弹性时程分析 (67)2隔震结构⼩震地震波选择及弹性时程分析 (72)三隔震结构中震下地震波选择及中震弹性时程分析 (73)四隔震结构中、⼤震弹塑性时程分析 (77)1EPDA接⼊SATWE数据进⾏⾮线性动⼒时程分析 (77)2SAUSAGE接⼊SATWE数据进⾏⾮线性动⼒时程分析 (87)五上部结构、上⽀墩层、隔震层及下⽀墩层整体弹塑性分析 (97)第 5 章隔震结构设计中遇到的⼏个关键问题 (107)⼀隔隔震结构上、下⽀墩的整体计算分析问题 (107)⼆隔震⽀座在罕遇地震下的短期⾯压控制问题 (107)三隔震⽀座的受拉问题 (108)四隔震结构阻尼⽐的准确确定 (109)五隔震结构时程分析的选波问题 (110)六隔震层以下结构墙、柱轴压⽐限值及最⼩配筋率控制问题 . 111 七上⽀墩的配筋及验算问题 (111)⼋隔震结构需要设置伸缩缝的最⼤间距问题 (111)九隔震结构竖向地震底限值问题 (112)⼗隔震结构与抗震设计概念⽅⾯的⼀些差异 (112)第 6 章隔震结构施⼯图及专项隔震报告撰写 (113)⼀隔震结构施⼯图表达的内容 (113)⼆隔震结构中节点构造详图绘制 (116)三隔震⽀座的连接与安装及注意事项 (120)1隔震⽀座的连接⼤样图 (120)2隔震⽀座安装及注意事项 (122)3隔震⽀座的验收 (123)4⼯程的维护与管理 (123)5隔震设计专项报告撰写及隔震专项审查 (123)参考资料及图集 (124)附录⼀:隔震结构的原理详细分析 (125)1基本原理及⽰意图概述 (125)2从加速度反应谱分析隔震原理 (126)3从能量⾓度分析隔震原理 (128)附录⼆:隔震结构减震效果及经济性分析 (130)1隔震结构减震效果分析 (130)2隔震结构经济性分析 (133)附录三:隔震⽀座介绍 (135)1⽀座竖向性能 (136)2⽀座⽔平性能 (140)3屈服后刚度、等效黏滞阻尼⽐ (142)4耐久性 (144)5耐⽕性 (145)6各种相关性能 (145)7⾼阻尼叠层橡胶⽀座介绍 (146)第 1 章隔震结构的基本概念⼀引⾔我国是⼀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图1.1所⽰为发⽣在我国境内的⼤地震,地震给⼈民的⽣命财产造成了巨⼤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隔震设计流程及 PKPM 建模1初定减震目标隔震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初定减震目标。
如果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0.4g ),考虑到场地条件好(T g 小)、上部结构规则、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包括平面和立面), 可以初步确定减震目标为降一度半,即上部结构要按照7度(0.15g )进行设计。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并没有降低;二、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没有降 低,相反结构的抗震能力大大提高了。
那么,上部结构为什么按7度(0.15g )设计,而不是按照9度(0.4g )设计呢?因为采用了隔震技术,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减小到低 于或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 )的水平。
2 确定隔震层位置隔震层的位置要根据具体工程具体分析,目前多设置在基础顶和地下室柱顶,当然, 也有设置其他位置的。
3 上部结构设计依据减震后的地震作用水平(如 7度(0.15g ) 注意几个问题。
3.1 隔震设计一般原则2)结构周边剪力墙要尽量少布置,尽量将剪力墙布置在结构内部,同时在 satwe 中验算罕遇地震时,尽量避免结构出现拉力。
3)如果隔震层做成转换层,隔震层的转换梁柱要尽量大,确保隔震层的刚度和承 载力,宜大于一般楼盖梁板的刚度和承载力。
4)转换层的柱子布置不宜过密,过密导致单个支座的压力变小,在罕遇地震下, 柱子容易出现拉应力,而隔震设计中拉力需要尽量避免,如果不能避免,拉力应在规范),进行上部结构设计。
这里需要1)高层建筑多采用剪力墙结构,在开始定方案时,应注意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过大,对于9度地区,一般控制在3以内比较好,不宜超过4。
3.2结构模型底层柱下端改为铰接约束考虑到隔震橡胶支座的抗扭刚度、抗弯刚度相对混凝土柱非常小,或者说隔震橡胶 支座传递弯矩和扭矩的能力弱,因此,为了使模型结构的受力状态与真实结构的受力状①点击SAT-8或SATWE 再选“接PM 生成SATWE 数据”,再点击“应用”按钮。
nH 肃 4 neu 冷■右 I* e结掏空闾有隈元分折设讦软L*rMCAO*TAT 責 SATWE *貫桂lt«^工留 A JCCAD *LtCAD *JLQ当njttn* 炜财s/婶虺STtSFKS 计期嘶昂If ;耳5?*冃華|接PM 生成SATWE 数据”窗口中,选择第二项“ 2.特"卄SRg*TVI 却* it 弄r 灘1.甘科卜離M 硼i.i ssasEt 充m.T Trt'^TiFrfi+wiJs* ei tfc-J \■嘻平a 可•盘tus IC 畑百111 用PttSi !¥rt!)SfFS& 忖ifwrirsyr)n oaMit :*i③在“ SATW 敢据前处理”窗口中,选择“特殊柱”态更接近,建筑结构模型的底层柱改为下端铰接约束。
PKPM 中实现过程如下图所示。
②在“ SATWE^处理殊构件补充定义”,然后点击“应用”按钮。
:**>■■ rdn円■④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柱下端铰接”。
⑤光标框选建筑底层所有柱,即可完成柱下端铰接设置。
3.3 竖向地震作用考虑考虑到目前橡胶隔震支座,对减小水平向地震作用非常明显,对减小竖向地震作用不明显,隔震后,结构的竖向地震力可能大于水平地震力,应予以重视并做相应的验算, 采取适当的措施。
因此,规范第12.2.1条中规定: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应根据水平向减震系数确定;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0.2g、8度(0.3g)和9度(0.4g )时分别不应小于隔震层以上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20%、30%5 40%。
PKPM略如汁*至蘇"5覇10用!=W?D»3JF5JfFr»・#卷|1!忸2_何'LAM .11-(Oi-Cit SAIS③SATWE---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总信息---“地震作用总信息”下选择“计算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实现过程如下。
①点击SAT-8或SATW ,再选“接PM 生成SATWE 数据”,再点击“应用”按钮。
省 1“雷 鞫I 進杆?a 枸]a a| 釦我Bf 算 帕錯切^ «|箱构鑿園有®元分析鲨磁匚ddiFnIIif PMC AD★ PK主m★ TAT*宅柱确工®H JCCAD *LTCAO❻PW 世翌内力三配觀计算 QI 分护皓采圈形和文:*昱②在“ SATWE 前处理 接PM 生成SATWE 数据”窗口中,选择第一项“ 1.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必须执行)”,然后点击“应用”按钮。
J3 13这里需要注意:和竖向地震有关的参数不能降低,如轴压比仍需照当地设防烈度地 震进行考虑。
⑤竖向地震作用调整以当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9度,隔震后上部结构按 7度(0.15g )来计算。
由于前设卄rt a 槽A I 荀ft 爼舌I _III]tK*力与璽ff 生氐砒 躍*上寄重初n 对 fWW 写 i 'kJ-nl ;:也寸皇塑畫氏 Jfl 元*凶«血制71[c- Pt 专fcL 茸信aSi*O^I*円■苹.爭°出n 尸声=1④SATWE---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地震信息---选择隔震以后的上部结构的 地震动参数。
如当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9度,隔震后上部结构按 7度(0.15g )来计算,参数设置如下。
'■i if ff 呈 I H BS 僧电S I * 5 f Bl ft 11 *I 局 # in g I :[ I ; £ ih A -■'■OTBU#(环 「勲撕議:■ nz 3日讦是焉~3血C 唧 P 二屋r - -1 ■ n 十 r - ---JI ■-r tsflP i£SfH»!CL. P *f (施1唏件庐 滸卸&埜<?前忑两*力fl 和2*值16«褪 畀IWS 瑚 电.电比曲flfit.RtU 1(「曲F —F 归 K 13 I : U]竖向地震作用时,程序是按照7度(0.15g )进行计算,而不是按照9度(0.4g )计算。
所以,根据《抗规》我们要做两项工作。
第一、将竖向地震作用调整表2所示。
1)SATWE---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荷载组合,然后勾选“采用自定义组合及工况”,再单击“自定义”按钮,设置见下图。
三■> linff 陕上« I 佝e^・ Ifl; iJ T H 刊 HiFS并*两EGV :弔!e2)在弹出的“自定义组合工况”窗体中,将仅考虑竖向地震(或称 况的竖向地震组合系数修改为 3.5,设置见下图。
至此,竖向地震作用已从调整到9度0.4g 。
表1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r Ev面我们输入的多遇地震水平影响系数最大值是 0.12 (按照7度(0.15g ),因此,计算9 度(0.4© ;第、保证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不小于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 40%。
调整系数如下表1和AlI W c 世 « I*平如dffSI 御剂VHn=Z 向地震)工7 度 0.15gPKPM 实现过程如下。
1戡—1 S 就1 1 xra 乩1幅匪Hi 1 jns :w?f] 値优;1.200 0. 9?0I.MC (k DOD a DOD 'D. DQD 'a. DQD 'J3①俪7川M 0, DODa DODm m a.临 111 :mQ. flfO (vnwD L EP山m (MOD]5 l ・?nn 0. 9?0 f, OfC -l-^CD □L DDDD. DQO D. DQDIf!L 000I 川》 0. DODa DOD 0. m a. w IT :nnn(LOW ■1川w O L DDD 0. OPP D- m o.noD IE 1,nnn 0. OfO f, nrr1 ■比DDL DDD D.DDD D. DQD 13 I. QOQ A L DOO t_D«-C-40D 0- QOD D. Dao D. Dan 20 L nail k4ODO.RJC 0. DDD 比DDDD. DDiiD Ik DDID 21u non U4IIID讯C[.[]D 口 □. □□□□. DDD D. DDD 221. uvu CLUCO D.囲口D- ODD 0- ODDD. DDD 33 IJIDII(Lii(-DD. NiD 比DDD □. DDd D. DDiD2Q1, nnn a. 3EDD L []D 口 [k []DD□. DDD D. DDD 251. U1IU D_gED -1-<DO DL □□□ □- □□□ 0- DDD D. DDD 26LiiDii OLPM0. U(-DL.-Jt-D D- D5D D. DDiiQ -TTiiin —, 21UOMO g 敝 aow -h40D a 皿D 0. DOUD I Q.W 2aLx :JUU 0L6LUC Utu L DOD k 3DD D.DDD 1 2. 2B1] 11.200 aw 0.000 O.DOD L 300 0. QQin2. 2帥 1050mewuow(kOOD aaoD2’蒯1 Lx EUU 0L6t0〔亠 ott L DQD D. DQD -I-3DD 2. 2flll *l.UUUm GW 0. Oto 也ODD L 汕DO.UQlll 1 -2.201(1 口I H OMOQrSWuow (kDOD -t 30D oi m 134L. UUU OLbtOt. otc 〔・ DOD D. DDD 1.saa 1 -2.28』1L 000 (LEDO c occ O.DOD a. DOD 'I.IDIID , -MH 1 L 200 fl^eco c ow L CCD 山OCDD.DQP 5■叫J 0000.6CDC- occC- DCD 0- DCD 0. DDD —5业 J主rt 弟刍1 1 1最小层间剪力应满足《抗规》(GB5OO11-2O10 5.2.5条,按本地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框架结构底层柱下端弯矩放大系数《抗规》(GB50011-2010 6.2.3o 对于隔震结构,柱下端弯矩调整应在隔震层上面一层柱,因此,为了保证该层柱的配筋计算正确,应将 隔震层设置为地下室,在此条件下,计算该层柱子的配筋。
4 隔震层以下结构设计1)按照《抗规》(GB50011-2010 12.2.9条第1、2款:隔震层支墩、支柱及相连 构件,应采用隔震结构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底部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力矩进行承载力验 算。
2)隔震层以下的结构(包括地下室和隔震塔楼的底盘)中直接支承隔震层以上结 构的相关构件,应满足嵌固刚度比和隔震后设防地震的抗震承载力要求,并按罕遇地震 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