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巷深处的美好与温馨。
2.培养学生通过关键词语和细节描写,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细节描写,理解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对小巷的印象。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小巷故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小巷深处的美好。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三、分析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关键词语和细节描写。
2.分组讨论,交流对关键词语和细节描写的理解。
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把握人物形象1.学生找出课文中描述人物形象的关键语句。
2.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
五、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小巷深处的故事。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写的关于小巷深处的故事。
二、深入分析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2.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情感。
三、写作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2.学生根据所学,尝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
3.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写作。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小巷深处的人物传记。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写的关于小巷深处的人物传记。
二、拓展阅读1.学生自主选择一篇关于小巷的散文进行阅读。
2.分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
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巷文化。
三、写作训练1.教师提供一篇关于小巷的写作素材,学生进行现场写作。
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写作。
3.学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设计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小巷生活的热爱,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小巷生活的内涵。
(2)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小巷生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习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小巷深处》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与课文相关的小巷生活图片、音乐等素材4. 生字词卡片5. 写作纸张和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小巷生活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小巷的氛围。
(2)展示小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巷的特色。
(3)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小巷生活的内涵。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创意写作(1)学生以“我心中的小巷”为主题,进行创意写作。
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小巷深处的背景及相关文化内涵;(2)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小巷深处中所涉及的重点词汇和句型;(3)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小巷深处的兴趣;(2)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3)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体验和学习英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小巷深处文化的尊重和理解;(2)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自《小巷深处》的文章或相关节选;2. 词汇和短语:小巷、深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3. 句型和语法: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4. 交际场景:介绍自己的家乡、谈论喜欢的传统节日等。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小巷深处的相关文化内涵、词汇和句型;2.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交流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小巷深处;2. 呈现:展示小巷深处的相关文本,让学生初步感知;3. 预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文本,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小巷深处的理解和感受;5. 实践活动:设计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6. 总结与拓展:对小巷深处的文化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巩固词汇和句型;3. 收集有关小巷深处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环节,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资源,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小巷深处》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生长背景和时代背景。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3)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培养自己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情怀。
(3)学会珍惜亲情、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情节理解。
2. 课文中语言特色的鉴赏。
3. 作者的生长背景和时代背景对课文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深刻内涵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2. 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
3. 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2.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素养。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小巷深处》2. 相关资料:作者的生长背景和时代背景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六、教学进程1. 课前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作者的生长背景和时代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后的历史。
2. 自主学习(15分钟)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小巷深处》,理解基本内容,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20分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4. 课堂讲解(20分钟)针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 情感教学(10分钟)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素养。
7.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
《小巷深处》教案
《小巷深处》教案《小巷深处》教案「篇一」一、自然动情地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小巷深处》这篇文章(同时一名同学写标题),昨天在课堂上读课文时,有的同学偷偷擦眼泪,不知是什么原因?”“深受感动!”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我也与你们有同感,并且回家时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了一首歌”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就有同学站起来说:“肯定是《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看来我们师生真是心有灵犀,那么就让我们合作,共同演唱这首歌好吗?”师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下面让我们伴随着浓浓的母爱,进一步走进林莉的《小巷深处》。
”二、民主和谐地探究师: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上节课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1.盲姨娘为什么收养孤女?2.为什么孤女回避同学,厌恶家庭?3.盲母为什么偷偷探望女儿?4.盲母收养孩子后为什么变好了?5.竹棒的作用?6.老婆婆为什么叹气?7.文题似乎不相符。
8.“淡忘”、“记得”是否矛盾?同时学生速度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
师:“我提议以民主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们答应了,但要求自愿结组讨论一段时间,师爽快地答应了。
大约三分钟后,一名同学站起来,说要回答第一个问题。
他说:“盲姨娘收养孤女是出于对她的同情和爱。
”其他同学表示赞同。
接着又有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3,她说:“偷偷探望女儿是因为母亲怕女儿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也能看出对女儿的深深的爱。
”这时,班里又一名同学站了起来,他颇有感慨地说:“以上两名同学的回答让我体会到,文中的母亲处处为女儿着想。
问题4母亲变好,是怕给女儿留下一个坏名声,也说明了这一点。
根据课文内容,母亲对女儿的爱决不仅仅只有这几件事,我建议大家,再找找其他事例。
”这名同学的发言马上得到响应,“老师我说”、“我”、“我”,接二连三地有人发言,逐一找出了母亲对女儿的爱的具体表现,并且语言简洁,气氛很热烈,掌声此起彼伏。
这时,老师赶忙把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母亲对女儿的深沉无私的爱的具体表现”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1.微薄收入收养“我”。
《小巷深处》教案设计
《小巷深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描述《小巷深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的特点。
(3)能够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小巷深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的特点。
3. 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的技巧。
2.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象征手法,创新表达方式。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小巷深处》原文及注释。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小巷深处的世界。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认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作者如何通过象征手法表现主题?(2)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象征手法的运用。
4. 欣赏与借鉴(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2)布置写作任务:运用象征手法,创作一篇小作文。
5. 情感共鸣(1)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美好生活的向往。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面对困境时如何保持积极态度。
6.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写作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2)完成写作任务,运用象征手法创作一篇小作文。
《小巷深处》的语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巷深处》的语文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小巷生活的美好。
(2)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3)学会珍惜亲情、友情,懂得感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小巷生活的美好。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作品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作品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学生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
(2)学生讨论课文中所表现的小巷生活的美好。
3. 课堂拓展(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拓展,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2)学生分享拓展心得,教师点评、指导。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小巷生活的作文。
3. 收集其他描写小巷生活的文学作品,与同学交流分享。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鼓励学生比较不同地域的小巷文化特色,了解各地小巷文化的异同点 ,增进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关注城市发展与小巷保护的平衡
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发展与小巷保护的平衡问题,探讨如何在城市现代 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小巷文化。
开展实践活动,体验小巷生活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深入小巷体验生活,感受小巷的韵味和独特 魅力,加深对小巷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情感共鸣
如何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深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是教学的难点之一。
03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教具准备
0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03
04
黑板
用于写重点、难点、教学目标 等。
粉笔
配合黑板使用,用于书写。
教学挂图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挂图,帮助 学生理解课文背景。
课文朗读录音带
提供标准的课文朗读,供学生 模仿和学习。
提问导入
向学生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新 课。
讲授新课
01
02
03
整体感知
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文 章大意和主要情节,培养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 力。
重点讲解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和疑点进行讲解,引导学 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朗读指导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 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语 言表达能力。
共鸣。
角色扮演
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人物, 通过表演的形式深入体验人物的情 感变化,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感悟
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文中的情感表达,感受作者的情感 世界。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
分组讨论
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引言: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是一门针对初中生的英语课程。
本文主要介绍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并分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一、教学目标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的教学目标是:1. 让学生掌握本课程所涉及的生词、短语和语法。
2. 通过本课程,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和翻译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文化知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的教学内容包括:1. 生词与短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级别,提供一份生词表和短语表。
生词和短语应该与本课程的主题相关。
2. 语法:本课程着重介绍过去进行时、情态动词等语法知识。
3. 听力与口语:通过听力训练和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4. 阅读与写作: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5. 翻译:教师可以选择一部分句子,让学生进行中英互译。
6. 文化知识:通过介绍与本课程相关的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有关国家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的教学方法包括:1. 多媒体教学:教师应该使用多媒体工具,如幻灯片、视频、音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 互动教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3. 小组活动: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进一步提升团队合作精神。
4. 个性化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小巷深处(教师中心稿) 的教学评价应符合以下要求:1. 多角度评价: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合作、测试等。
2.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该明确具体,让学生和家长清楚知道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本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能够分析并描述文章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3)能够欣赏并评价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涵。
(2)通过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模仿、创新等实践操作,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小巷生活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培养自己关注生活、珍惜生活的情感态度。
(3)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培养人道主义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并评价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领悟文章的主题和内涵。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运用本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深入分析文章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3)欣赏并评价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并描述文章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分析:(1)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章的主题和内涵。
(2)让学生欣赏并评价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5. 实践操作:(1)模仿文章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小练笔。
(2)鼓励学生创新,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品质和合作能力。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体五、教学资源:1. 教材:《小巷深处》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作者及其作品的背景资料。
《小巷深处》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小巷深处》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小巷深处》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1引言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拥有着无穷的魅力和教育意义。
在学生的学习中,文学作品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教学实录的主要内容为小学文学作品《小巷深处》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教学对象此次教学设计的教材为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小巷深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朗读文学作品《小巷深处》。
2. 学生能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内涵。
3. 学生了解小说的作者和其代表作品。
4. 学生培养感知、观察、思考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字朗读首先,老师让学生认真阅读《小巷深处》一文,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段背诵,然后进行逐字朗读。
在逐字朗读时,重点强调文章中的重要语句和感情色彩。
朗读后,老师可以与同学们交流,了解大家的理解和想法,创设感性情境,让学生体会文学之美。
2. 发现文学细节和感受在学生理解和背诵《小巷深处》的基础上,老师逐步指导学生寻找小说中的文学细节。
让学生从小说的语言、风格、情感、人物、思想等方面感受作者的意图和预期效果。
在感受中,老师可以与学生们就小说中的场景、情感表达进行交流,带领学生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认真思考小说的意义和价值。
3. 教学概念解释在学生理解小说《小巷深处》的基础上,老师应指导学生学习相关词汇和文化知识,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有初步的认识。
如“亭台楼阁”、“琵琶”、“簪花”等。
通过了解这些文化知识,让学生有更清晰、更深入的文化理解。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1. 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
2. 培养学生多种感知、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
3.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教育游戏等方式,体验文学之美,增强阅读兴趣。
4.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从小说中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经验。
五、教学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小巷深处》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念。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小巷生活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2)学会珍惜亲情、友情,关爱他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小巷深处》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学会珍惜亲情、友情,关爱他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小巷深处》全文及相关的参考资料。
2. 生字词卡片、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3.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合作探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内容进行铺垫。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小巷深处》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学习生字词,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5. 课堂练习(1)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设计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小巷深处》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阅读,了解小巷的生活环境以及其中的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及主题。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巷生活的独特魅力,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2)领悟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小巷世界。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学习工具,自行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及主题。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提问:(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2)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象征手法分析:(1)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分析象征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四、课后作业2. 运用所学生字词,创作一篇以“小巷生活”为主题的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发现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小巷生活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任务型教学: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巷深处》的语文教案
《小巷深处》的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小巷深处》,理解和体会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的小巷的生活氛围,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小巷深处》的内容简介、作者简介、文学特点、主要人物分析、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小巷深处》中的细节描写,把握作品中的情感变化,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小巷生活的独特氛围,理解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出的情感和思想。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播放与作品相关的音乐,以增强学生对作品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课堂活动4.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小巷深处》的作者和内容。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变化。
4)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4.2 课堂活动1) 学生分享对作品的独立理解和感受。
2) 小组合作,分析作品中的情感变化和细节描写。
3) 教师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5.2 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和作业,给予及时的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导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找寻现实中的小巷,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和感受小巷的生活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6.2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小巷生活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7.1 教学资源教师自备的相关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7.2 教学材料学生自备的课本、笔记本等学习材料。
第八章:教学时间与安排8.1 教学时间本章节的教学计划安排为2课时。
小巷深处(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小巷深处(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小巷深处(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小巷深处(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情感目标1.1.1 学生通过研究和了解小巷深处的人们和事物,培养爱好生活,热爱真善美的情感。
1.1.2 学生通过了解小巷深处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加深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和感悟。
1.2 知识目标1.2.1 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小巷深处的定义、构成和特点。
1.2.2 学生掌握小巷深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能分析小巷深处的城市化进程。
1.2.3 学生了解小巷深处的社会现实和人文特色,并能从中掌握对生活和社会的本质认识。
1.3 技能目标1.3.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调查,掌握和理解小巷深处的地貌和文化特征。
1.3.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思考,了解小巷深处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掌握对小巷深处的全面认识。
二、教学内容2.1 小巷深处的定义、构成和特点。
2.2 小巷深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3 小巷深处的城市化进程。
2.4 小巷深处的社会现实和人文特色。
三、教学方法3.1 任务导向方法通过给学生设置具体的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对小巷深处进行深入地探究和研究,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小巷深处。
3.2 游戏式教学法通过设计互动性强的教育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和认识小巷深处,从而获得更深的体验和认识。
3.3 讨论式教学法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引导学生对小巷深处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增强学生的说服力和思辨能力,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小巷深处。
四、教学过程4.1 活动设计:1) 课堂前热身(5分钟):让学生跳绳活动,减轻课程前的紧张和疲劳,使身体和精神保持活力。
2)导入(10分钟):带领学生观察社区和城市中的小巷和小巷深处,了解和认识小巷深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任务一:小组讨论(15分钟):分成小组,通过研读文献和观察实地等方式,探讨小巷深处的构成、特征和背景,并归纳总结出小巷深处的评价标准。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巷深处》的主要内容,了解小巷的环境和人物,理解故事中所表达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和故事的吸引力。
2. 课文理解: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巷的环境和人物形象。
3. 人物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4. 情景体验:让学生设想自己处在故事中,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验故事情感。
2.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情感变化,培养同理心。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小巷深处》的文本。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学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分析。
4. 小组讨论:划分学习小组,准备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巷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小巷的好奇心。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3. 课文理解: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4. 人物分析:分发人物分析卡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互相交流意见。
6. 情境体验:让学生设想自己处在故事中,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分享自己的感受。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特点,反思自己在小组讨论和情境体验中的收获。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小巷深处的环境是____,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是____。
《小巷深处》教案
《小巷深处》教案篇一:《小巷深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巷深处》教学设计广东省英德市黎溪中学黄丽琼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用形象作为情感的依托,对形象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的散文常用的写法。
2.学习本文以情感的变化发展结构文章的写法。
3.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①从文章中体会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②学习如何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情感。
(二)难点掌握文章如何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情感,达到用真情实感去感动读者的目的。
三、课型:教读课四、教学方法:讨论的形式五、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1.解题。
2.提出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3.朗读全文。
二、教学程序:(一)导语: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我们自从降临到这大千世界,就感受到母爱。
但是对一个瞎养母收养被人遗弃的女婴,并为她倾注了所有的一切的感知就很少了。
今天我们来学习表现这方面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小巷深处》(板书) (二)导读 1.题解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抒写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
文题“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也是作者感情的依托。
2.生字正音炫著黝荤揶揄xuànzhuóyǒuhūny? yú哽孽颊蹒跚gěngnia jiápánshān憧憬瘪chōngjǐngbiě 3.学生朗读全文提示:①注意把握文中“我”的感情变化。
②画出文中刻画养母外貌、神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4.概述课文内容请1—2位同学发言提示:全文以“我”的感情变化发展为主线,从“我”对生活的满足,为母亲而骄傲,写到“我”长大后对贫穷的家产生厌恶进而离开家,最后以“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结束。
5.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①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母亲早已察觉“我”的感情变化?为什么采用间接描写方法?②“我”对母亲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③这篇散文的主线是什么?④文中对小巷和竹棒的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6.布置作业:①回家后细读课文。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小巷深处》的诗句。
(2)能够分析并描述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3)能够解读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学会从诗人的生活经历中汲取创作灵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诗歌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2)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分析。
2. 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解读。
2. 如何从诗人的生活经历中理解诗歌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相关背景资料,包括诗人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初步感悟。
2. 学习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2)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分享自己的理解。
3. 诗歌赏析:(1)教师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修辞等。
(2)学生欣赏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4. 感悟人生:(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人的生活经历中汲取创作灵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如何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美感。
(2)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深入学习和赏析。
6. 作业布置:(1)背诵《小巷深处》。
(2)写一篇关于《小巷深处》的读后感。
7.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和读后感质量,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条理。
2、了解本文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学习按照情感发展变化来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
3、认识“小事不小”,体会本文通过写生活的小事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特点,并指导学生的日常写作。
4、学习运用环境烘托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理解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体会师生之间纯洁美好的感情;懂得如何处理个人、家庭、国家的关系,服从大局,勇于献身。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我们自从降临到这大千世界,就感受到母爱。
但是对一个瞎养母收养被人遗弃的女婴,并为她倾注了所有的一切的感知就很少了。
今天我们来学习表现这方面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小巷深处》。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题目解说: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抒写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
文题“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也是作者感情的依托、精神的家园。
以“小巷深处”为题富于形象感,比较含蓄。
2、作者:林莉,1972年生,湖北嘉鱼人。
她出生不久便被抛弃,被一盲女收养,生活十分窘迫。
后来考上了县中学,不久开始了文学创作。
《小巷深处》便是她的代表作。
3、学习生字:打旋.(xuán)瘦瘪.(biě)反驳.(bó)黝.黑(yǒu)荤.菜(hūn)诸.如(zhū)难堪.(kān)揶揄....(pánshān)憧憬..(gěngyè)蹒跚..(yéyú)倚.靠(yǐ)造孽.(niè)哽咽(cōngjǐng)4、理解生词。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全文2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9):写盲母亲收养“我”、爱护“我”,“我”对生活感到满足,“我”为母亲感到骄傲。
第二部分(10、11):写随着年龄的增长,因虚荣心作怪,“我”开始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
第三部分(12——15):写“我”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殷殷的招呼声,与家完全隔绝。
第四部分(16——29):写“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情感得以回归四、教师小结:本文通过写一位双目失明的养母,在家境贫穷的情况下,含辛茹苦地把女儿养大的一系列生活琐事,高度赞扬了深沉无私的母爱。
同时也告诫儿女们,要理解母爱,珍惜母爱。
父母的恩情是我们永远也报答不了的。
用孟郊的一句诗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学习本文后,我们应该体会母爱,体会父母与我们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懂得怎样对待父母。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
2、文章用朴素无华的语言,通过生活琐事表现养母对“我”的爱,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母亲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市场与无私。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养母的感情变化了,最后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这平实的叙事中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
二、整体感知1、这篇抒情散文有几个人物?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明确:一个双目失明的妇女用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这个弃婴,并含辛茹苦地养大了“我”,而“我”却对贫困的家庭产生了厌恶,躲避母亲,最后“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回到母亲身边。
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明确:“我”对家、对母亲的感情变化为主线。
三、默读课文,分析母亲形象:1、养母双目失明,为了收养“我”,她做了哪些事情?明确:(1)、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
(2)、拿出所有积蓄换住所。
(3)、改变了以往的泼辣性格。
(4)、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
(5)、母亲对我疼爱有加,关怀备至,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
(6)、为我读书取得的一点成绩而骄傲。
(7)、当我为家的贫困,母亲的卑微而沉默,厌恶家,想离开时她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现得很平静。
(8)、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月进城给我送营养品和生活费,可是为了照顾我的情绪,她让别人代送,自己孤零零的回家。
2、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母亲早已察觉“我”的感情变化?为什么采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明确:(1)、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2)、“终于,她点点头,顺手取过那根不知啥时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
”间接描写表现了母亲对“我”观察细致,了解透彻,更有利于表现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3、从文中找出描写母亲外貌、神态的语句,体味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明确:(1)、“夏天,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
”这段外貌描写突出母亲的辛劳、苍老,写出了“我”对母亲无私的付出的敬佩和赞颂。
(2)、“在风中,她无助地……又光又亮的竹棒。
”这段外貌、神态描写,抒发了“我”被母亲无私伟大的爱深深感动之情,也流露出“我”对于自己无知、爱慕虚荣的深深自责。
神态:“她依旧满面春风”巧妙地掩饰因“我”不回家而引起的内心深深的失落与痛苦。
(3)、“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这句话深情地描写了母亲的外貌,写出“我”同家隔绝后,母亲既痛苦又坚强的心情与神态,母亲憧憬女儿早日成才,等候与女儿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
同时,也抒发了“我”被母爱打动,深深自责的思想感情。
4、文中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位母亲?明确:能干、吃苦耐劳、坚强执著、高尚无私、默默奉献。
四、分析文中“我”这一形象1、“我”对母亲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明确:(1)对生活满足,并为母亲自豪;(2)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3)淡忘家,与家完全隔绝;(4)悔悟,为自己的无知、虚荣流泪。
变化的原因:幼年纯真、长大后虚荣、老婆婆的话教育了“我”。
2、“我”的形象:为爱感动,悔悟改过,懂得爱心。
3、文章中哪些细节提示“我”对盲母亲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我对母亲感情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明确:细节1:于是英姨麻利的收了小摊,颇有节奏地用竹棒扣击着石板铺成的路面来到我身边……细节 2:我居然也能顺顺利利地长大,顺顺利利地代替了母亲常用的那根光润的棒。
细节3: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
细节4: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1)、幼年纯真的我阅历浅,对生活感到满足,为母亲而骄傲。
(2)、我长大后因虚荣心和有了比较思维的缘故,认为母亲社会地位低下,开始厌恶自己贫困的家,淡忘了母亲,与家隔绝。
(3)、青年时阅历渐丰,思想逐步成熟,对母亲的理解深入而全面,老婆婆的一番话深深打动了我,教育了我,让我悔悟。
五、教师小结:这篇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不但从肖像、语言、动作方面对母亲进行了正面描写。
而且通过室友和老婆婆对母亲进行侧面刻画,尤其是三次肖像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抒发情感上起到很大作用,值得玩味。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作者写母亲这一形像侧重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写“我”这一形像则侧重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文章写母亲对“我”的爱,却是在抒写“我”对家、对母亲感情变化过程中逐步展开的。
全文以“我”的感情发展变化为主线,从“我”对生活的满足,“我”对母亲的骄傲,到“我”长大后对贫穷之家产生厌恶进而离开家,最后以“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结尾,以感情构筑文章框架,文中许多细小的生活场景和事件同“我”感情的脉络连结起来,巧妙地融为一体,使文章感情真挚,极富感染力。
二、朗读最后三段,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
明确:1、对母亲三年来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压力及内心痛苦深深理解。
2、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而深深懊悔。
3、对母亲的伟大坚强、忍辱负重而感到敬佩。
4、母亲对“我”的悔悟感到欣慰。
5、“我”在心灵深处对母亲还是感激和爱戴的。
三、品味语言:1、第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早落得黄叶随风飘零,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我”的不幸。
2、有人向她问起我,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她心中深深的落寞。
——这句话表现出母亲怎样的内心活动?明确:母亲“依旧满面春风”与“心中深深的落寞”形成强烈的对照,形象地说明了母亲在人前“以我为骄傲”,巧妙掩饰因“我”不回家而引起的内心的失落。
从而表现出母爱的伟大无私。
3、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
——动作描写。
母亲以她特有的敏感,感觉到了“我”对她的冷漠和对家的厌恶,内心有着巨大的痛苦。
4、妈妈。
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
——“回来”一词说明了什么?明确:这里的“回来”语带双关,一方面指自己走近母亲,更是指精神的回归、爱的回归。
女儿终于理解了母亲。
四、合作探究:1、文中对小巷和竹棒的描写,起了什么作用?明确:小巷是母女俩家的所在,竹棒是母亲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二者都是寄托情感的形象。
对它们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
2、本文以“小巷深处”为题,还不如改为“我的养母”,这样会使中心人物更突出,你认为怎样?明确:不能改。
文题“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也是作者感情的寄托,同时与文章结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意蕴丰富。
五、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1、谈谈本文选取的事例有何特点?明确: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达情感。
2、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明确:刻画人物,抓住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以及内心描写3、本文怎样体现母爱的?明确:本文中的小巷深处是母女俩的家,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也是作者感情的寄托。
六、教师小结:自古就有一句朴实的话:“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这是教我们要去爱自己的母亲。
问题:同学们能从“爱自己的母亲”这一基点,去怎样拓展、升华这种感情?明确:从文中所表现出的母女之间的真爱这一点拓展开,可联想到:每一个人的爱都应该是博大的、无私的。
应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才是爱的较高层次。
祖国被比成是我们的母亲,那我们更应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去爱自己的祖国,这是最高层次的爱。
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三。
八、板书设计:6、小巷深处母亲表现:收养弃婴、积蓄买房、改变性格、辛勤劳作、调养娇女、鼓励读书、以女为荣、体谅女儿。
“我”的反应:满足、自豪——厌恶、回避——老婆婆一番话——受教育、悔悟。
————伟大母爱、深沉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