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24人,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大会通过了《宣言》,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
协会;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第四次文代会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是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对大会的祝辞,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文艺的新的观念原则。《祝辞》指出:“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对文艺的“行政命令必须废止”,作家“写什么和怎样写”,“不要横加干涉。”这对新时期文学在恢复期里大步走向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文学在复苏期的发展态势,是与这一阶段里一系列文艺观念的基本问题和创作中具有倾向性问题的热烈争鸣连在一起的。这些争鸣活动,既是理论界对新的创作成果的及时评价,又是对新时期文学发展历史的归纳、总结和升华,真实地记录了文艺观念拨乱反正的历程。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毛泽东同志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二次会议上提出来的,是促进文艺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双百"方针提出后,文艺创作百花齐放,文艺理论与批评十分活跃,尽管受到各种干扰,在一年左右时间里,文艺创作的主流还是健康的,可惜,文艺界的这种现象,很快被反右斗争扩大化化掉了,直到粉碎"四人帮"后,"双百"方针才被写进"宪法".
"楼梯式":是贺敬之在学习马雅可夫斯基诗歌样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融进中国民歌和古诗词的优点,创造的一种诗歌样式。这种形式,诗行的内部按照汉语的规律和特点,像楼梯一样排列,高低交错,字句排列基本对称,句式大体整齐,音顿大致相近,押韵大致相同,有严格工整的对偶和排比,节奏明快,抑扬有致,有利于表现重大主题、抒发充沛激情、增强诗的表现力和鼓动性。
百花文学: 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中国,毛泽东在1956年5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第四种剧本是剧作家刘川对1956年前后出现在中国剧坛的一批戏剧的概括。这些剧本突破了当时剧坛所流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框框,而显示出某些特色。被称作“第四种剧本”的,主要有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岳野的《同甘共苦》、海默的《洞箫横吹》。此外,鲁彦周的《归来》、何求的《新局长来到之前》、王少燕的《葡萄烂了》、李超的《开会忙》等剧作,因其相似的创作倾向,也被看作是“第四种剧本”。突破“工农兵剧本”(“工人剧本——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的斗争;农民剧本——入社和不入社的斗争;部队剧本——我军和敌人的军事斗争”)的既定框架和公式。
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清明前后,在天安门广场爆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群众诗歌运动,参加人次有数百万之多;人们以诗词为武器,矛头所向"四人帮"的封建法西斯专政.这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真正的群众革命文艺运动,其声势之大,在中外文艺史上是罕见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中的诗词后来编辑成《天安门诗抄》出版,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诗的丰碑.
朦胧诗: 朦胧诗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白洋淀诗群"1969年以后,一批北京的中学生,先后到河北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插队”,
如根子、多多、芒克、林莽等;另外,一些其他地方的知青,与他们关系密切,经常交流看法和诗艺,如北岛、江河等。他们的诗歌写作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被称为"白洋淀诗群"。他们的创作被看作是“朦胧诗运动”的先声和准备。
“三个崛起”是指在80年代初,三篇以“崛起”命名的支持朦胧诗的文章。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反思小说“反思小说”是指1979年至1982年前后出现的小说,作品大都把对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批判和对“文革”前十七年社会历史的反思结合起来予以表现,是伤痕小说的深化和拓展。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等。
改革小说主要是指那些以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1985年)正在进行的改革活动为其题材和主题的小说创作。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代表作有: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伤痕小说主要是指1978年前后出现的小说。大多描写十年“文革”给社会与个人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伤痕,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得名于卢新华的《伤痕》。
寻根小说:产生于80年代中期,是指那些呼应着在现代背景上对民族文化精神进行重估的文化寻根思潮而兴起的一种创作潮流,表现中国作家试图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学中确认民族个性的渴望,旨在对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底蕴进行重新认识和反思的小说。代表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
市井乡土小说:是指以都市或城镇下层人物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乡土小说则是指那些具有独特地域性文化特色的乡村小说。这两类小说虽然描写的对象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普遍注重独特风俗民情的描绘,在意趣盎然的“风俗画”里,表现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生底蕴。
三突出原则:指的是“文革时期”特定的文学创作原则。根据江青的指示,开始由于会泳在《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的,“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来,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来,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来”的三突出创作原则。后来有姚文元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种创作原则是企图严格维护的社会政治等级在文学结构上的体现
归来的歌: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了“归来”的歌,他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为代表,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
“样板戏”又称作“革命现代京剧”。是建国后一体化文学体制下戏曲革命化的极端产物。它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代表作《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海港》等。
新写实小说: 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池莉《烦恼人生》、方方《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刘震云《一地鸡毛》等;他们热衷于对现实生活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崇尚对现实的“原生态”表现,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其创作呈现出新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