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学复习参考题(1)
神经生物学 考试习题
![神经生物学 考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5ca100f78a6529647d53b6.png)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神经胶质细胞: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
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作用。
2.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3.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4.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时,要使膜去极化是最小的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5.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神经纤维的全或无现象有两点内容:①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幅度不依赖刺激强度变化而变化;②动作电位在传导过程中,不因传到距离增加而衰减。
6.电压门控通道:指通道的开放或关闭与通道所在部位的膜两侧的跨膜电位改变有关,当膜电位改变时,当膜电位改变时,可引起通道蛋白构型发生改变,而使通道开放或关闭。
二、单选填空1.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A、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处于关闭状态B、细胞接受刺激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缓慢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2.关于细胞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D)A、动作电位的峰值接近Na+平衡电位B、动作电位复极相主要又K+外流引起C、静息电位水平略低于K+平衡电位D、动作电位复极后,钠和钾顺电浓度梯度复原3.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E)A、具有许多突触B、具有转运代谢物质的作用C、具有支持作用D、没有轴突E、没有细胞分裂能力4.神经元主要的组成和功能部分分为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终末。
5.蛋白质合成仅发生在胞体和树突,轴突的蛋白质主要在胞体和近端树突合成,再通过轴浆运输等途径运到末梢。
6.轴突起始段膜的兴奋阈最低,是神经冲动的发起部位。
7.通过快速轴浆运输将膜性细胞器顺向运输到神经终末,也可以使其逆行回到胞体。
胞浆和细胞骨架蛋白质则以更慢的形式进行的顺向的慢速轴浆运输。
神经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神经生物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5f8c9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b.png)
一、单选题(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支配梭内肌收缩的传出神经来自A. α运动神经元B. γ运动神经元C. Renshaw细胞D. 脊髓固有神经元E. Ia交互抑制中间神经元2、参与脊髓反射的最后公路是A. α运动神经元B. γ运动神经元C. Renshaw细胞D.脊髓固有神经元E. Ia交互抑制中间神经元3、具有运动学习功能的结构是A. 小脑B. 丘脑C. 脑桥D. 延髓E. 下丘脑4、大脑皮质运动区不包括A. 初级运动皮质B. 运动前区C. 额前皮质D. 辅助运动区E. 顶后叶皮质5、关于肌梭感受器的功能,描述错误的是A. 肌梭感受器能被肌肉牵拉刺激所兴奋B. 肌梭感受器可为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所兴奋C. 肌梭牵张的增加或减少都会改变感觉纤维的活动D. 肌梭不能校正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E. 肌梭是中枢神经系统了解肢体或体段相关位置和实现牵张反射的结构6、内侧运动系统的下行通路不包括A. 皮质腹侧的皮质-脊髓束B. 网状脊髓束C. 前庭-脊髓束D. 红核-脊髓束E. 顶盖-脊髓束7、对运动性运用不能患者,描述错误的是A. 不能获知一侧躯体的触觉或视觉信息B. 对于目标物体可得出正确的空间坐标C. 虽感觉完全正常,却不能以感觉指导运动D. 会否认一侧肢体是自己的,并对这侧肢体完全不加理会E. 运动不能依照正确的坐标进行8、下列那个因素会引起轴突的轴浆电阻(r a)增加?A. 轴突的直径变小B. 轴突脱髓鞘病变C. 向细胞内注射电流D. 电刺激神经纤维E. 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9、在运动神经元,最先爆发动作电位的部位是A. 树突B. 胞体C. 轴突的起始断-轴丘D. 轴突末梢E. 轴突中段10、痛觉信息通过何种外周初级传入纤维向中枢神经系统传导?A. Aα类传入纤维和Aβ类传入纤维B. Aα类传入纤维和Aδ类传入纤维C. Aα类传入纤维和C类传入纤维D. Aβ类传入纤维和C类传入纤维E. Aδ类传入纤维和C类传入纤维11、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直接的致痛性物质?A. K+B. H+C. ATPD. 前列腺素E. 5-HT12、以下哪种物质在伤害性刺激向背角传递过程中发挥介导作用?A. P物质B. GABAC. 乙酰胆碱D. 5-HTE. NGF13、闸门控制学说的核心是:A. 脊髓节段性调制B. 脑对脊髓的下行控制C. 多种神经递质的对抗D. 脊髓整合E. 中间神经元的存在14、下列哪种结构是痛觉下行抑制系统的组成部分?A. 海马B.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 杏仁核D. 岛叶E. 前额叶皮质15、下列哪种神经营养因子是以非分泌方式发挥作用的?A. NGFB. BDNFC. NT-3D. CNTFE. GDNF16、以下哪种受体不能与NT-3结合?A. TrkAB. TrkBC. TrkCD. p75NTRE. GFRα-117、以下哪种蛋白不是Trk受体激活后所作用的靶蛋白?A. BadB. Bcl-2C. BaxD. CREBE. Caspase-918、关于神经营养素家族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NGF、BDNF和GDNF是神经营养素家族成员。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89c2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a.png)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神经生物学复习题神经生物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涉及到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运作机制。
在复习神经生物学的过程中,解答一些复习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常见的神经生物学复习题吧!1.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它由哪些部分组成?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体,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
树突是神经元的接收器,用于接收其他神经元传递过来的信息。
轴突是神经元的传导器,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连接点。
2. 神经冲动是如何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神经冲动是通过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的。
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端时,它会触发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从而将信息传递下去。
3. 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在神经冲动传递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兴奋性突触会增强神经冲动的传递,使下一个神经元更容易被激活。
而抑制性突触则会减弱神经冲动的传递,使下一个神经元更难被激活。
4. 神经递质是如何参与神经冲动传递的?神经递质是神经冲动传递过程中的关键物质。
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端时,它会触发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从而将信息传递下去。
不同的神经递质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中起到兴奋肌肉的作用。
5. 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是如何形成连接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突触形成的。
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会不断生长,并寻找适合的突触连接。
这个过程被称为突触形成。
突触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接受,以及突触结构的稳定性。
6. 神经系统中的可塑性是什么意思?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指的是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可改变性。
这种可塑性使得神经系统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学习和记忆等功能得以实现。
神经可塑性主要有两种形式:突触可塑性和结构可塑性。
神经生物学考试复习题
![神经生物学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ea9cbf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d.png)
神经生物学考试复习题1G蛋白能与GTP结合的蛋白质称为G蛋白。
它能介导神经递质、光、味、激素和其它细胞外信使的作用2视觉感受野在视觉系统中,任何一级神经元在视网膜中有一个代表区,该区内的光学变化若能调制该神经元的反应,则称这个视网膜区为该神经元的视觉感受野3音调定位耳蜗基底膜不同部位对声音不同频率的感受呈有序排列,称为音调定位,或音调组构4运动单位当一个运动神经元兴奋时会引起其支配的若干肌纤维收缩,它们就组成一个完成肌肉收缩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称运动单位5容受性舒张咀嚼和吞咽食物时,进食动作和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的刺激可反射性的通过迷走神经中的抑制性纤维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
6生物节律:机体内各种活动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 7交互神经支配:这种肌梭传入直接兴奋同名肌和协同肌,并听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颉顽肌的现象8 交叉伸反射:随着被刺激肢体的屈曲,对侧肢体则产生一个相反地活动,即伸肌收缩,屈肌舒张而肢体伸出,称……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由兴奋性突触的活动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去极化膜电位性质10牵张反射: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11突触整合:不同突触的冲动传入在神经元内相互作用的过程。
它不是突触电位的简单代数和,其本质是突触处激活的电导和离子流的对抗作用,从而控制膜电位的去极化和超极化的相对数量。
12马赫带现象:即人们主管觉得靠近亮暗边界,亮则更亮,暗则更暗的现象。
13膜片钳记录技术:通过记录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分析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分子活动规律的技术。
14局部电流:给予神经元膜去极化电刺激引起的电紧张电位及少量NA+通道开放,少量NA+内流引起的阈电位以下的去极化,代表了神经元膜的局部兴奋性变化。
15动作电位:是神经元兴奋和活动的标志,是神经信息编码的基本单位,在极为复杂的神经网络中,是信息赖以产生、编码、运输、加工和整合的载体。
16神经调节:是有神经元产生的化学物质,它的功能是调节信息传导效率,影响神经递质的效应。
神经生物学题目汇总
![神经生物学题目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d5114c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3.png)
神经生物学题目汇总1发育过程中神经发生的经历哪些阶段?1.增殖(Proliferation)干细胞在室管带(ventricularzone)发生,增殖速率为250000个/分钟2.迁移(Migration)皮层细胞迁移遵循inside-ouside原则;迁移的细胞是不成熟的,没有轴突和树突之分;迁移的同时出现细胞分化。
研究提示神经元迁移与JN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1]。
神经管内迁移的两种类型:(1)放射状迁移(2)水平迁移。
迁移的两种方法:胞体迁移和胶质细胞介导的迁移。
细胞迁移促进了大脑皮层的形成。
3.分化细胞分化:细胞表现出神经元特征的过程。
神经前体细胞(neuroblast)首先发出突起(neurite),在它到达最终固定位置时已经分化完成。
树突数目在后期具有可变性,这有赖于环境的变化。
大鼠皮质祖细胞在体内和体外都遵循固有的发育顺序,14天时神经元发育达到巅峰[2]。
4.聚集(Aggregation)相似的神经元一起运动形成神经层5.突触形成(Synaptogenesis)神经突起:(1)伪足形成(Lamellipodia)(2)短小突起形成(3)轴突(axon)形成(4)树突(dendrites)形成(5)突触形成生长锥:生长锥的形成是由骨架网格所含肌动蛋白(actin)和肌球蛋白(myosin)介导,生长锥向前爬行,它们的伸展是由外部环境中的线索控制的,这些线索最终将它们引向合适的目标。
细胞外基质(ECMs)在调节突起生长方面起着一定作用[3]。
6.神经元死亡(NeuronDeath)在胚胎和胎儿发育过程中出生的所有神经元中,约有40-75%在迁移和分化过程中不能存活7.突触重排活跃的突触可能会吸收维持突触的神经营养因子,不活跃的突触得到的营养因子太少,无法保持稳定8.髓鞘化髓鞘形成可持续长达30年。
2简述脑内胶质细胞的功能1.星型胶质细胞(1)在神经元和毛细血管之间起机械支撑作用。
(2)参与构成血脑屏障(3)创造适宜细胞生长的大脑环境——缓冲区离子参与NaK离子转运,NaCl离子转运等构造大脑微环境(4)用作神经递质的缓冲通过谷氨酸的循环对神经递质起到缓冲作用。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2386fa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5.png)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神经生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神经元2、神经调质3、离子通道4、突触5、信号转导6、受体7、神经递质8、味蕾9、神经锥10、视网膜11、迷路12、习惯化13、敏感化12、学习13、记忆14、陈述性记忆15、边缘系统16、突触可塑性17、量子释放18、动作电位19、阈电位20、突触传递二、根据现有神经生物学理论,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简单地说明其理由。
1、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从神经胚到形成成熟的神经系统,其神经细胞的数量是不断增多的。
2、在神经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西班牙的哈吉尔(Cajal)、英国的谢灵顿(Sherrinton)和俄国的巴甫洛夫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哈吉尔主要是因创立了条件反射理论,谢灵顿主要是因创立神经元的理论,而巴甫洛夫主要是因创立反射(突触)学说。
3、神经元是神经组织实施其功能的主要细胞,但其数量在神经组织并不是最多的。
4、海马的LTP均与哺乳动物的学习记忆形成的机制有关。
5、神经系统的功能学研究方法和形态学研究方法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方法,因此迄今尚没有办法把功能学和形态学研究结合起来。
6、一个神经元一般只存在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
7、哺乳动物特殊感觉的形成需要经过丘脑的投射,而一般感觉的形成则一般不经过丘脑的投射。
8、语言的优势在大脑左半球,所以语言的形成与右半球无关。
9、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从神经胚到形成成熟的神经系统,其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所形成突触的数量是不断增多的。
10、在神经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实验材料的应用对一些神经生物学理论的创立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海兔对乙酰胆碱作用的了解,鱼类的电器官对学习记忆机制的阐述,枪乌贼对细胞生物电离子学说的建立有重要的意义。
11、神经元是神经组织实施其功能的主要细胞,其树突和轴突分别有接受和传出神经信息的作用。
12、REM睡眠与觉醒时脑电图相似,而这两个时期脑和躯体状态有明显的不同。
神经生物学复习知识点
![神经生物学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1ed43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3.png)
神经生物学复习知识点神经生物学复习知识点第一篇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第一章神经元和突触一、名词解释:神经元突触神经胶质细胞二、问答题:1. 神经元的主要结构是什么?可分为哪些类型?2. 简述突触的分类。
3. 试述化学突触的结构特征。
4. 试述电突触的结构特征。
5. 神经胶质细胞分为几种类型?第二章神经元膜的电学特性和静息电位一、名词解释:静息电位极化去极化超极化二、问答题:1. 神经元膜的物质转运方式有哪些?2. 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特性是什么?3. 简述钠钾泵的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
4. 比较生物电记录技术的细胞外记录和细胞内记录。
5. 静息膜电位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6. 综述静息膜电位的形成机制。
7. 简述影响静息电位的因素。
第三章神经电信号和动作电位一、名词解释:局部电位突触电位阈电位动作电位离子电导兴奋兴奋性阈强度二、问答题:1. 离子学说的要点是什么?2. 简述局部电位的特征及其产生的离子机制。
3. 简述动作电位的特征。
4. 简述动作电位(锋电位)产生的条件及依据是什么?5. 综述动作电位-锋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6. 综述动作电位-后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7. 试以阈电位概念解释动作电位的触发机制。
8. 试述神经元的兴奋性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神经电信号的传递一、名词解释:化学突触传递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整合突触可塑性二、问答题:1. 简述神经电信号传递及其传递方式2. 试述化学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3. 比较EPSP和IPSP的产生及其特征。
4. 简述突触后电位的整合。
5. 简述突触传递的调制方式。
6. 简述突触可塑性及其产生机制。
7. 简述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机制及作用。
第五章神经递质和神经肽一、名词解释:神经递质神经调质戴尔原则二、问答题:1. 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哪些?2. 确定神经递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3. 简述Ca2+在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的作用。
神经生物学复习参考题(1)
![神经生物学复习参考题(1)](https://img.taocdn.com/s3/m/ed1c6cfb51e79b89680226c8.png)
第一章1. 与其他细胞相比,神经元有哪些特点?2. 试比较dentritey 与axon 结构和代谢的特点。
3. 试述astrocyte 的结构和功能。
4. 你如何理解神经胶质在神经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1. 神经元其主要结构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细胞体内含细胞核和核周质,外被细胞膜。
神经元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根据凸起的多少可将神经元分为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核假单极神经元。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又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2,树突:树突一般多而短,从胞体发出时较粗,越向外周越细主要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局部兴奋,并向胞体扩散。
轴突:一个神经元一般只有一个轴突,轴突一般细而长,直径均匀。
轴突是有轴丘发出,起始部位称为始端,离开胞体一段时间后获得腱鞘,成为神经纤维。
主要功能; 传出神经冲动,末梢可释放递质。
3,星状胶质细胞在光镜条件下呈星状,有胞体伸出许多长而分支的突起,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小分散,故染色较淡,核仁不明显。
星状胶质细胞胞质中没有尼氏体,但具有一般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其中最突出的是含有许多微细交错排列的胶质原纤维,平行走向于胞突中。
星状胶质细胞能合成和分泌20 多种细胞因子,这些分子对维持神经元的生存,发育,再生和分化均有重要作用。
4,神经胶质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分隔,营养的作用,还与神经元相互作用,对神经免疫,神经再生和神经系统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是神经细胞内除神经元外的另一大类的细胞。
第二章名词解释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极化阈电位问答题1. 静息电位的形成条件2. 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及机制3. 动作电位的特征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 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极化: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两极分化,使其性质相对于原来状态有所偏离的现象。
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神经生物学测试题及答案
![神经生物学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d83f8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e.png)
神经生物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A. 细胞体、树突和轴突B. 细胞核、树突和轴突C. 细胞膜、树突和轴突D. 细胞质、树突和轴突答案:A2. 突触传递的类型主要分为:A. 电突触和化学突触B. 电突触和机械突触C. 化学突触和机械突触D. 电突触和光突触答案:A3. 以下哪个是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A. 被动扩散B. 渗透压驱动C. 囊泡释放D. 细胞膜泵出答案:C4. 脑电图(EEG)主要用于检测:A. 神经元的形态变化B. 神经元的电活动C. 神经元的代谢活动D. 神经元的化学信号答案:B5. 神经可塑性是指:A. 神经元数量的增加B. 神经元形态的改变C. 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动态变化D. 神经元功能的永久性丧失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神经元的_________部分负责接收信息。
答案:树突2. 神经元通过_________传递信息至其他神经元或肌肉细胞。
答案:轴突3.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_________作用是短暂的。
答案:降解4. 脑电图能够记录大脑的_________活动。
答案:电生理5. 神经可塑性是大脑对_________变化的适应能力。
答案:经验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
答案: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涉及其在突触前神经元的合成和储存,通过动作电位触发的囊泡释放,跨越突触间隙,与突触后神经元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从而传递信号。
神经递质作用后,通常会被再摄取或降解,以终止信号传递。
2. 描述神经可塑性的两种主要形式。
答案:神经可塑性的两种主要形式包括结构可塑性和功能性可塑性。
结构可塑性涉及到神经元之间连接的物理改变,如突触的生成和消失。
功能性可塑性则是指神经元之间连接的效能变化,如突触传递效率的改变,这种变化不需要神经元结构的改变。
神经生物学试卷、习题及答案6套
![神经生物学试卷、习题及答案6套](https://img.taocdn.com/s3/m/ea17fafda1c7aa00b52acb9e.png)
神经生物学A一、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与神经调质主要有哪几类?试举例。
(10分)二. 共存递质之间可能有的相互作用方式有哪些?(10分)三. 简述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的成因。
(10分)四.Broca失语, Wernicke失语, 传导性失语的损伤部位和特点是什么? (10分)五. 什么是学习和记忆?学习和记忆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简述什么是神经系统可塑性?(15分)六. 简述痛觉的概念、分类,并解释脊髓对痛觉的调制的闸门控制学说。
(15分)七.运动单位的定义、分类和肌力逐渐增加的大小原理。
(10分)八.试用你所学过的知识阐述神经信息跨突触、跨膜传递的基本结果和功能。
(20分)神经生物学B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题,共20分)1. 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 ):2.神经诱导3.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症4.注意:二、简答题(每题16分,共5题,共80分):1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与神经调质主要有哪几类?试举例。
2. 简述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3. 痛觉的产生和主要的痛觉传导通路。
并试分析右侧脊髓胸椎下段的前外侧占位性病变将引起那一侧下肢痛觉障碍。
4.Broca失语, Wernicke失语, 传导性失语的损伤部位和特点是什么?5.什么是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分别定位于哪些脑区?神经生物学 C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写在括号内。
每题1分,共30题,共30分)1.腺苷酸环化酶(AC)包括Ⅰ~Ⅷ等8种亚型,按其激活特点可分为如下三类:()A ACⅡ、Ⅵ和Ⅶ可被G-蛋白αs和βγ亚单位协同激活;B ACⅤ、Ⅳ和Ⅵ的活性可被G-蛋白αi 亚单位和Ca2+抑制;C ACⅠ、Ⅲ和Ⅷ可被G-蛋白αs亚单位和Ca2+-钙调蛋白协同激活;D ACⅠ、Ⅲ和Ⅷ可被G-蛋白αi 亚单位和Ca2+-钙调蛋白抑制。
2.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包括如下三类:()A.ERK s、JNK s和p38等三类12个亚型;B.ERK s、JAK s和p38等三类12个亚型;C.ERK s、JAK s和SAPKs等三类12个亚型;D.JAK s、JNK s和SAPKs等三类12个亚型。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答案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00a0a2bceb19e8b8f6bafe.png)
第一篇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第一章神经元和突触一、名词解释:1、神经元: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突触: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特异性功能接触部位称之为突触。
3、神经胶质细胞: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
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
二、问答题:1. 神经元的主要结构是什么?可分为哪些类型?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包括胞体(营养和代谢中心)、树突(接受、传导兴奋)、轴突(产生、传导兴奋)。
分类:1)、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分类: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
2)、根据树突分类:①按树突的分布情况分类:双花束细胞、a细胞、锥体细胞、星形细胞。
②按树突是否有棘突:有棘神经元、无棘神经元。
③按树突的构型:同类树突、异类树突、特异树突神经元。
3)、根据轴突的长度分类:高尔基I型神经元、高尔基II型神经元。
4)、根据功能联系分类:初级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5)、根据神经元的作用分类:兴奋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
6)、根据神经递质分类:胆碱能神经元、单胺能神经元、氨基酸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
2. 简述突触的分类。
突触: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特异性功能接触部位称之为突触。
分类:1)、根据突触连接的成分分类:轴—体、轴—树、轴—轴三种最为主要。
2)、根据突触连接的方式分类:依傍性突触、包围性突触。
3)、根据突触连接的界面分类:I型突触(非对称性突触)、II型突触(对称性突触)。
4)、根据突触囊泡形态分类:S型突触、F型突触。
5)、根据突触的功能特异性分类: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6)、根据突触的信息传递机制分类:化学突触、电突触。
3. 试述化学突触的结构特征。
化学突触:通过神经递质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突触。
由突触前成分、突触后成分和突触间隙三部分构成。
1)、突触前成分:神经末梢膨大的部分,含有神经递质的囊泡状结构,是递质合成、贮存和释放的基本单位,也是神经递质量子释放的基础,可分为①无颗粒囊泡②颗粒囊泡。
神经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神经生物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5d202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d.png)
神经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
A. 细胞体、树突、轴突B.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C.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D. 轴丘、轴突、轴突末梢答案:A2. 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后,其作用是()。
A. 抑制下一个神经元B. 激活下一个神经元C. 直接传递电信号D.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区?()A. 运动区B. 感觉区C. 视觉区D. 内分泌区答案:D4.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实现的。
A. 电信号B. 化学信号C. 机械信号D. 光信号答案:B5. 突触后电位的类型包括()。
A.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B. 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C. 去极化电位和超极化电位D. 正后电位和负后电位答案:A6. 以下哪个激素不是由下丘脑分泌的?()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D. 胰岛素答案:D7. 神经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 提供支持和营养B. 形成髓鞘C. 参与信号传递D. 清除代谢废物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神经递质的释放机制?()A. 钙离子内流B. 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C. 神经递质的再摄取D. 神经递质的扩散答案:C9. 神经元的静息电位主要是由()维持的。
A. 钾离子外流B. 钠离子内流C. 氯离子内流D. 钙离子内流答案:A10. 以下哪个不是神经可塑性的表现?()A. 突触强度的改变B. 神经元形态的改变C. 神经递质种类的改变D. 神经元数量的增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神经元的类型?()A. 感觉神经元B. 运动神经元C. 中间神经元D. 神经胶质细胞答案:A、B、C12. 以下哪些是神经递质?()A. 乙酰胆碱B. 多巴胺C. 谷氨酸D. 内啡肽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神经可塑性的特点?()A. 结构可塑性B. 功能可塑性C. 基因表达的改变D. 神经元死亡答案:A、B、C14. 以下哪些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区?()A. 运动区B. 感觉区C. 语言区D. 内分泌区答案:A、B、C15. 以下哪些是神经胶质细胞的类型?()A. 星形胶质细胞B. 少突胶质细胞C. 小胶质细胞D. 神经细胞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最新神经生物学复习题
![最新神经生物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c64de684254b35eefd34fa.png)
一、名词解释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胞体,轴突,树突组成。
神经调质:由神经元产生,作用于特定的受体,但不在神经元之间起直接传递信息的作用,能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的化学物质。
离子通道:是各种无机离子跨膜被动运输的通路。
在神经系统中是信号转导的基本元件之一。
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机能连接点。
化学突触:通过化学物质在细胞之间传递神经信息的突触。
电突触:直接通过动作电流的作用到达下一级神经元或靶细胞的突触。
皮层诱发电位:在感觉传入的冲动的刺激下,大脑皮层某一区域产生较为局限的电位变化。
信号转导:生物学信息(兴奋或抑制)在细胞间或细胞内转换和传递,并产生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局部电位:能引起膜电位偏离静息电位而尚未达到阈电位的变化。
受体:能与配体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
它是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质内的蛋白质大分子。
G-蛋白偶联受体:在与激动剂结合后,只有经过G蛋白转导才能将信号传递至效应器,结构上由单一多肽链构成,形成7次跨膜结构的受体蛋白。
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引起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神经递质转运体:膜上将递质重新摄取到突触前神经末梢或周围胶质细胞中储存起来的功能蛋白。
神经胚:原肠胚的外胚层经过发育,经神经板、神经褶、神经沟,最后形成神经管,这就是神经胚的形成,经历上述变化的胚胎。
神经诱导:在原肠胚中,原肠背部中央的脊索与其上方覆盖的预定神经外胚层之间细胞的相互作用,使外胚层发育为神经组织的过程。
神经生长锥:神经元轴突和树突生长的末端。
先驱神经纤维:指在发育期间形成较早,最早到达靶组织的轴突,它们是其他轴突发育为神经束的引路向导。
感受器:把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机械能、热能、光能和化学能)转换为电信号,并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传入神经纤维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生物学测试题及答案
![神经生物学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833d6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a.png)
神经生物学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神经生物学主要研究的领域是()。
A. 细胞生物学B. 分子生物学C. 神经科学D. 生物化学答案:C2.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细胞体B. 树突C. 轴突D. 线粒体答案:D3. 突触传递的主要类型是()。
A. 电突触B. 化学突触C. 机械突触D. 光突触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神经递质?()A. 多巴胺B. 谷氨酸C. 5-羟色胺D. 胰岛素答案:D5. 脑电图(EEG)主要用于检测()。
A. 脑血流B. 脑代谢C. 脑电活动D. 脑结构答案:C6. 以下哪个是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区?()A. 视觉皮层B. 听觉皮层C. 运动皮层D. 所有选项答案:D7. 神经可塑性是指()。
A. 神经元的再生能力B. 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C. 神经系统对经验的反应能力D. 神经元的死亡过程答案:C8. 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
A. 多巴胺神经元的丧失B. 谷氨酸神经元的丧失C. 5-羟色胺神经元的丧失D. 乙酰胆碱神经元的丧失答案:A9. 以下哪个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A. 脑B. 脊髓C. 周围神经D. 所有选项答案:D10. 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神经元的过度兴奋B. 神经元的过度抑制C. 神经元的损伤和死亡D. 神经元的再生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神经元的发育和分化B. 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C. 神经系统的疾病机制D. 神经网络的形成和功能答案:ABCD12. 神经递质的释放机制包括()。
A. 钙离子依赖性释放B. 钙离子非依赖性释放C. 突触囊泡的融合D. 突触囊泡的分裂答案:ABC13.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神经可塑性?()A. 环境刺激B. 学习经验C. 遗传因素D. 年龄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典型代表?()A. 阿尔茨海默病B. 帕金森病C.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D. 亨廷顿病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A. 信息处理B. 感觉整合C. 运动控制D. 情绪调节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2012及答案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2012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48c622bd64783e09122bf0.png)
一、名词解释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是具有长突起的细胞,它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
神经调质:由神经元释放,本身不具有递质活性,大多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后诱发突触前或突触后电位,不直接引起突触后生物学效应,但能调制神经递质在突触前的释放鸡突触后细胞的兴奋性,调制突触后细胞对递质的反应。
离子通道:神经系统中信号转导的基本元件之一。
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机能连接点。
化学突触:通过化学物质在细胞之间传递神经信息的突触。
电突触:即缝隙连接,依赖电信号的离子流,突触一侧的电位变化,直接通过动作电流的作用到达下一级神经元或靶细胞的信号传递结构。
皮层诱发电位:在感觉传入冲动的刺激下,大脑皮层某一区域产生较为局限的电位变化,称皮层诱发电位。
信号转导:是细胞通讯的基本概念,细胞针对外源信息所发生的细胞应答反应全过程称为信号转导。
受体:受体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进而引起生物学效应的生物大分子。
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引起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神经胚:原肠胚的外胚层经过发育,经神经板、神经褶、神经沟,最后形成具有神经管的胚胎即为神经胚。
神经诱导:在原肠胚中,原肠背部中央的脊索与其上方覆盖的预定神经外胚层之间细胞的相互作用,使外胚层发育为神经组织的过程称为神经诱导。
神经锥: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末端的生长部位。
感受器:动物体表、体腔或组织内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并将之转换成神经过程的结构。
视网膜:视网膜是视觉系统的第一级功能结构,是视觉的感受器。
迷路:前庭器官和耳蜗共同组成的极复杂的内耳结构。
味蕾:位于舌表面乳头上的味觉感受器。
习惯化:一个不具有伤害性效应的刺激重复作用时,神经系统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敏感化:一个强刺激存在时,神经系统对一个弱刺激的反应可能变大的现象。
神经生物学概论单元练习题一与答案
![神经生物学概论单元练习题一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dedaf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9.png)
一、单选题1、髓鞘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接受电信号B.传送带电离子C.传送营养物质D.绝缘正确答案:D2、( )是经典神经元所不具备的。
A.轴突B.细胞壁C.细胞核D.树突正确答案:B解析:B、这是植物细胞的特性。
3、突触前膜囊泡的释放是由( )触发的。
A.神经递质B.钠离子C.ATPD.钙离子正确答案:D4、离子通道是( )。
A.磷脂分子B.蛋白质复合物C.多糖大分子D.核糖核酸大分子正确答案:B5、离子通道开关主要是由于( )。
A.基因的表达B.蛋白构象的变化C.细胞膜的流动D.离子浓度差正确答案:B6、钠钾泵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建立膜内外电势差B.维持兴奋性C.维持离子平衡D.消耗ATP正确答案:A7、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离子机制是( )。
A.钠离子内流B.钙离子内流C.钾离子外流D.氯离子内流正确答案:C8、在通道关闭之后,由去极化恢复到静息电位的离子机制哪项是错误的?( )A.钾离子不断外流,细胞膜内外钾离子电位差不断增大,阻止钾离子外流,恰巧膜内外浓度差的作用力和电位差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形成了稳定的膜电势差B.引起复极化恢复到静息电位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是氯离子的内流C.在动作电位达到峰值时,引起电压门控钾通道开放,细胞膜对钾离子通透性增强,大量钾离子外流引起复极化D.静息电位的形成是多种离子平衡电位综合作用而致正确答案:B9、影响静息电位的因素不包括( )。
A.细胞ATP浓度B.钠钾泵的存在C.膜对各离子的通透性,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和氯离子等D.膜内外钾离子浓度差正确答案:A10、信息传递存在多样性,下列信息中()不属于信息传递多样性的体现。
A.乙酰胆碱受体存在N型、M1型、M2型B.同种类型的离子通道,会存在不同的亚型C.信号从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的级联式过程D.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GABA、谷氨酸等正确答案:C11、动作电位产生之后达到峰值,开始复极化直到恢复到静息电位,其中复极化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 )。
神经生物学考试重点1
![神经生物学考试重点1](https://img.taocdn.com/s3/m/c62ea01c6bd97f192279e92a.png)
名词解释:1.染色质溶解。
当神经元受损时,尼氏小体逐渐分解以至消散,这种现象称为染色质溶解2.轴浆转运神经元胞体与突起之间存在着双向物质流动,这种现象称轴突转运或轴浆转运3.局部神经环路在同一核团或脑区内部由传入神经纤维、传出神经元、短轴突局部中间神经元构成的环路。
4.微环路:是由局部环路神经元的胞体、树突、轴突的一个或几个突触形成的微小局部调制环路,是一个独立的整合单位,是执行信息处理的初级阶段。
5.突触性聚合两个或多个轴突终末与一个树突形成轴-树突触,多个轴突都是兴奋性的,多个轴突的电流总和6.突触性分散一个轴突终末作为突触前成分,把兴奋传递到多个树突,样一个动作电位,就可同时引起多个树突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得到扩增。
简答:1 简述神经元的三大特征。
1.神经元的有丝分裂活动一般在出生或出生后不久便停止,这是因为神经元的定向分化一旦开始,有丝分裂的潜力就丧失,而且细胞就不再恢复到可引发有丝分裂的状态。
2.当神经元受损时,尼氏小体逐渐分解以至消散,这种现象称为染色质溶解3.高代谢、高耗氧细胞,因此线粒体含量丰富2简述神经元轴浆转运的类型和生理意义。
●形式:顺向转运:胞体末梢逆向转运:末梢胞体●速度:快速转运:300-400 mm/d慢速转运:0.2-5mm/d意义:●顺向转运:胞体合成的各种蛋白质、代谢物、神经递质运输到末梢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发育●逆向转运:胞吞大量物质胞体清除重新利用提供信息:引起胞体对轴突变化的反应3简述递质共存现象的三种形式和生理意义。
①不同经典递质共存:如DA与GABA共存于黑质、暧昧带;NA与ACh共存于发育中的交感神经节;②经典递质与神经肽共存:如DA与CCK,NT共存于腹底被盖区;③不同神经肽共存:如SP与CGRP共存于结状神经节,心血管及支气管感觉神经;SP与CCK共存于中央灰质,背根神经节.意义:●使神经调节的范围更扩大,更精确;●它们可各司所长,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协同作用,使神经调节更加多样化,更臻完善;●体现了一种更经济的调节方式,以减少单个调节物大量持续作用下,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它们在不同刺激条件下,释出的比例有所不同,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神经生物学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库
![神经生物学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ce3d50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a.png)
神经生物学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库本试题库旨在帮助研究神经生物学的同学们,检测掌握的知识点,加深对神经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选择题1. 神经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 A. 细胞体、树突、轴突- B. 树突、轴突、髓鞘- C. 细胞体、胶质细胞、髓鞘- D. 树突、轴突、突触2. 下列哪项不是神经元兴奋的传导方式?- A. 电导- B. 化学导- C. 机械导- D. 热敏导3. 神经递质是什么?- A. 动作电位- B. 突触后膜电位- C. 神经元胞外液中的化学物质- D. 神经元细胞核内物质4. 下列哪一项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 A. 骨髓- B. 周围神经系统- C. 脑和脊髓- D. 心脏5. 下列哪种神经元主要负责传递信息?- A. 本体神经元- B. 感觉神经元- C. 运动神经元- D. 交感神经元填空题1. 神经元主要由 (细胞体、) 树突和轴突组成。
2. 动作电位的传导是依靠 (轴突膜) 内质子流动引起的。
3. 神经递质通过 (突触) 传递至下一个神经元。
4. 脑和脊髓组成了 (中枢神经系统)。
5. 本体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传递肌肉和 (韧带) 的位置信息。
简答题1. 简述突触前神经元如何释放神经递质。
突触前神经元在受到神经冲动刺激后,会打开钙离子通道,使得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进而导致突触前神经元内的神经递质囊泡与细胞膜融合,释放出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
2. 简述髓鞘的作用。
髓鞘是由胶质细胞包裹着的轴突,主要作用是加速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同时也保护轴突。
髓鞘本质上是由许多个胶质细胞依次包裹而成的,这种结构使得神经冲动可以更快地传递,提高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速度。
此外,髓鞘还可以防止外界物质的干扰和轴突的物理损伤。
3. 简述前列腺素对神经元的影响。
前列腺素是一种多功能的局部激素,在神经元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神经元可以分泌和感受前列腺素,前列腺素能够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从而调节神经元之间的冲动传递和突触的可塑性。
神经生物学-复习练习题
![神经生物学-复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f1776d6f111f18582d05a8a.png)
神经生物学结业考核考核形式:开卷笔试。
考核内容:分选做和必做两部分,各占成绩50%。
选作部分:复习练习题中前8题,任选4题。
必做部分:1. 复习题中后4题;2. 综述。
装订要求:两部分答卷合并装订,综述在前,答题在后。
交卷时间:12月10日前,由班长收齐排好顺序后,交研究生部8017室。
只接受集中交来的及合要求的资料,其他情况概不受理!一、复习练习题1. 什么是学习?什么是记忆?各有那些类型?举例说明。
2. 神经元之间信息交流的结构基础是什么?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经过哪些过程和结构?3. 神经胶质细胞有哪几种类型?胶质细胞的主要作用有哪些?4. 什么是选择性注意?它有哪些作用?6. 什么是生物节律?举例说明它在日常生活和疾病中的作用。
7. 膜片钳是做什么用的?它检测的结果反映什么问题?8. 你了解的检测动物行为的实验模型有哪些?9. 语言是怎样形成的?发育过程中语言有什么发展规律?10. 简单说明语言生成的Wernicke-Geschwind模型。
11. 举例说明动物怎样识别外来物体为“猎物”或“敌害”。
12. 知觉具有哪些基本的特征?举例说明。
二、就你所感兴趣的神经科学方面的问题,写一篇综述。
要求:1.字数不少于3500;2.格式参照《泰山医学院学报》;3.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文献引用处用参考文献序号标示清楚);4.手写于A4大小的纸张上,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cm;5.在综述题目下方注明本人姓名、学号、班级。
6.如原文摘录,按不及格处理。
定义2:能够使动物的行为对特定的环境条件发生适应性变化的所有过程,或者说是动物借助于个体生活经历和经验使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
导致可量度的稳定的行为变化,更准确一点来说是建立新的精神结构或审视过去的精神结构。
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属于心理学或脑部科学的范畴。
记忆代表着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有相当多种分类,主要因环境、时间和知觉来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与其他细胞相比,神经元有哪些特点?
2.试比较dentritey 与axon结构和代谢的特点。
3.试述astrocyte的结构和功能。
4.你如何理解神经胶质在神经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1.神经元其主要结构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细胞体内含细胞核和核周质,外被细胞膜。
神经元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根据凸起的多少可将神经元分为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核假单极神经元。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又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2,树突:树突一般多而短,从胞体发出时较粗,越向外周越细。
主要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局部兴奋,并向胞体扩散。
轴突:一个神经元一般只有一个轴突,轴突一般细而长,直径均匀。
轴突是有轴丘发出,起始部位称为始端,离开胞体一段时间后获得腱鞘,成为神经纤维。
主要功能;传出神经冲动,末梢可释放递质。
3,星状胶质细胞在光镜条件下呈星状,有胞体伸出许多长而分支的突起,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小分散,故染色较淡,核仁不明显。
星状胶质细胞胞质中没有尼氏体,但具有一般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其中最突出的是含有许多微细交错排列的胶质原纤维,平行走向于胞突中。
星状胶质细胞能合成和分泌20多种细胞因子,这些分子对维持神经元的生存,发育,再生和分化均有重要作用。
4,神经胶质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分隔,营养的作用,还与神经元相互作用,对神经免疫,神经再生和神经系统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是神经细胞内除神经元外的另一大类的细胞。
第二章
名词解释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极化
阈电位
问答题
1.静息电位的形成条件
2.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及机制
3.动作电位的特征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极化: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两极分化,使其性质相对于原来状态有所偏离的现象。
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1.静息电位产生机制:细胞膜外积累较多的正电荷,模内积累较多的负电荷,两层之间可形成很大的电位差。
形成这种电位差的原因是跨膜扩散条件有两个;1.钠泵的活动,可形成内外浓度差2.静息时膜对某些离子,主要是K+具有一定通透性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及形成: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动作电位、机制:细胞在静息电位下受刺激产生离子跨膜流动,受刺激细胞外正电荷流入细胞内,成为内向电流,膜内电位负值减小,膜去极化,反之称外向电流,膜复极化或超极化离子跨膜两个因素:1.膜两侧离子具有一定化学驱动力 2.膜对该离子具有通透性动作电位特点:1、“全或无”只有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过程中膜电位的去极化是由钠通道开放所
致,因此刺激引起膜去极化,只是使膜电位从静息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而与动作电位的最终水平无关。
因此,阈刺激与任何强度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水平是相同的,这就被称之为“全或无”。
2、不能叠加因为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的特性,因此动作电位不可能产生任何意义上的叠加或总和。
3、不衰减性传导在细胞膜上任意一点产生动作电位,那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一次完全相同的动作电位,其形状与幅度均不发生变化
第三章
1.试述NO的特点和合成?
2.举例说明NO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1,不稳定(3—5s) 2,有发光反应 3,与鸟苷酸环化酶有高亲和力 4,可直接扩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5,高度脂溶性
合成:
1,L-Arg,L-OH-Arg和含精氨酸的小分子多肽是合成NO的前体。
2,在组织中,L-Arg以还原性辅酶II(NADPH)作为电子供体。
3,生成的NO以扩散的方式到达并进入靶细胞。
二, 1.免疫系统产生的NO分子,不仅能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还能一定程度上阻止癌细胞的繁殖,阻止肿瘤细胞扩散。
2,吸入NO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3,治疗心绞痛。
第四章
1. 何谓调频编码?何谓调幅编码?
2.神经如何对刺激强度编码?调频编码有何意义?
1,调频编码:不改变动作电位的幅度而通过改变其频率来进行编码的方式。
调幅编码:只改变幅度而不改变频率的编码方式。
2,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全或无”的,这提示,神经元在接受不同来源、不同性质和不同强度的刺激时,不是通过改变动作电位的幅度(调幅),而是通过改变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调频)和序列来传递信息的。
意义:单个冲动在序列中的作用较小,因为它只是众多冲动中的一个,它的缺失或意外的冲动的出现将对冲动序列的平均频率影响较小,所以调频编码方式具有一定的防止错误
第五章
1.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偶联因子是()
A.钠离子
B.钙离子
C.DG
D. 镁离子
2.EPSP的产生基础是()
A.突触后膜去极化
B.突触后膜超极化
C.突触后膜复极化
3.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5-羟色胺
1.B
2.A
3.C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配体核受体膜受体受体上调竞争性抑制受体
二、简答题
1.受体主要有哪些类型?
2. 受体有哪些特性?
配体:同锚定蛋白质结合的任何分子都称为配体。
核受体:细胞内受体分布于胞浆或核内,本质上都是配体调控的转录因子,均在核内启动信号转导并影响基因转录,统称核受体。
膜受体:细胞表面的一种或一类分子,它们能识别、结合专一的生物活性物质(配体),生成的复合物能激活和启动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导致该物质的最终生物效应。
受体上调:在病理条件下,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变化,或长时期的使用某种激素的激动剂或拮抗剂,可使受体数量增加或反应性增强。
竞争性抑制:指的是有些抑制剂和酶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酶活性中心,从而抑制酶和底物结合成中间产物。
受体:是一类存在于胞内或胞膜的,能与细胞外专一信号分子结合进而激活细胞内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使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效应的特殊蛋白质。
二、简答题
1.根据受体本身的结构及其效应体系的不同,可以把受体分为离子通道偶联型受体、酶偶联型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细胞内受体。
2.受体的特性有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高灵敏性。
第八章
1. 非联合性学习和联合性学习的概念?
2. 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的概念?
3. 短时习惯化和敏感化的细胞分子机制?
4. 海马早期LTP的突触机制?
1.非联合学习:刺激和反应之间不形成明确的联系的学习形式。
联合性学习: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任何时间上很靠近的重复发生,最后在脑内逐渐形成联系。
2.陈述性记忆:有关时间、地点和人物的知识,这种记忆需要一个清醒的回忆过程,能用语言描述。
陈述性记忆储存的是有关事件或事实的记忆,它有时经过一次测试或一次经历即可形成。
非陈述性记忆:是有关操作某件事情的能力,下意识的感知及反射,它不需要清醒的回忆。
这种记忆是通过反复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主要变现为行为的改变。
3.短时习惯化细胞分子机制:(1)突触前膜上N型钙通道失活,钙内流减少。
(2)习惯化使可动员的突触小泡减少,导致递质释放减少。
敏感化的细胞分子机制:敏感化是一个反射回路的兴奋对另外一个回路的影响。
本质是中间神经元释放5-HT,经一系列步骤使突触传递效能增加。
4.LTP有两个时相,(1)诱导期:指高频刺激引起突出反应逐渐增强的时期,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大。
(2)维持期:指突触反应达最大值后维持的时期。
突触前:递质增加
突触后:多种蛋白酶激活,基因转录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