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速度的计算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3运动的快慢 速度计算专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3运动的快慢  速度计算专题
已知:s=100m , t=10s
求: v
解:v
s
t=
100m 10s
= 10m/s
答:他的平均速度是10m/s。
练:一架飞机巡航时沿直线匀速飞行,在0.2h内
飞行的路程是120km,则他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km/h?
已知:t=0.2h ,s=120km
求:v
解m 0.2h
= 600km/h
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总路程 平均速度= 这段路程所用时间
计算式
v s t
[反馈练习]
下列物体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D )
A、抛出后的排球 B、摩托车在圆形跑道上匀速行驶 C、苹果从树上掉落 D、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快慢不变地前进
速度的简单计算
例 我国优秀运动员苏炳添,在2016北京世锦赛的 100m短跑中刷新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成绩是 9.99s (取10s) 。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 路程是3500m。
A/B 练习一:小明跑800m时,平均速度为4m/s,那么他
总共用时多久? 200s
比例题
例2、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 它们运动的速度之比是4:3,求两车运动的时 间之比是多少?
已知:s1:s2=6:5 v1:v2=4:3 求:t1:t2 解:
答:两车运动时间之比是9:10
甲车 0
10s
20s
30s
40s
0 乙车
0
300m
10s
20s
600m
900m 30s
1200m 40s
0
200m
450m
750m
1200m
2.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 和变速直线运动。

初二物理速度公式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速度公式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速度公式试题及答案初二物理中,速度公式是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以下是一些关于速度公式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它的速度是多少米/秒?A. 16.67 m/sB. 10 m/sC. 20 m/sD. 30 m/s答案:A. 16.67 m/s(1小时=3600秒,60公里=60000米,所以速度=60000米/3600秒=16.67 m/s)2. 如果一个物体在10秒内移动了100米,它的平均速度是多少?A. 10 m/sB. 5 m/sC. 1 m/sD. 20 m/s答案:B. 5 m/s(平均速度=距离/时间,即100米/10秒=10 m/s)二、填空题1. 速度公式是 _______ 。

答案:速度=距离/时间2. 如果一个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用时12秒,那么他的速度是_______ 米/秒。

答案:8.33米/秒(100米/12秒=8.33 m/s)三、计算题1. 一辆自行车以5米/秒的速度行驶了300秒,求自行车行驶的总距离。

解答:根据速度公式,距离=速度×时间,所以自行车行驶的总距离=5米/秒×300秒=1500米。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加速,第一秒内移动了2米,第二秒内移动了4米,求物体在第二秒的平均速度。

解答:第二秒内物体移动了4米,时间是1秒,所以平均速度=4米/1秒=4米/秒。

四、简答题1. 请解释为什么在物理学中,速度是一个矢量量。

答案:在物理学中,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因为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速度的大小表示物体移动的快慢,而方向表示物体移动的方向。

矢量量允许我们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包括其移动的快慢和方向。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速度公式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掌握速度公式及其变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物理运动问题。

希望这些练习能够帮助同学们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物理八年级速度计算题

物理八年级速度计算题

物理八年级速度计算题一、速度计算公式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公式,其中公式表示速度,单位是米/秒(公式);公式表示路程,单位是米(公式);公式表示时间,单位是秒(公式)。

由该公式变形可得公式,公式。

二、典型例题1. 简单计算题目: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通过的路程是100m,所用时间是5s,求汽车的速度。

解析:已知公式,公式。

根据速度公式公式,可得汽车的速度公式。

2. 路程计算(已知速度和时间)题目: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公式,运动时间为10s,求物体通过的路程。

解析:已知公式,公式。

根据公式,可得物体通过的路程公式。

3. 时间计算(已知速度和路程)题目:一个人步行的速度是公式,他要通过一条长600m的街道,求他通过这条街道需要的时间。

解析:已知公式,公式。

根据公式,可得他通过这条街道需要的时间公式。

4. 多段路程或时间的计算题目:一辆汽车以公式的速度行驶了100s,然后又以公式的速度行驶了200s,求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解析:对于第一段路程:已知公式,公式。

根据公式,可得公式。

对于第二段路程:已知公式,公式。

根据公式,可得公式。

总路程公式。

5. 平均速度计算题目:一个人从甲地到乙地,前半段路程的速度是公式,后半段路程的速度是公式,求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解析:设总路程为公式,则前半段路程公式,后半段路程公式。

根据公式,可得前半段路程所用时间公式,后半段路程所用时间公式。

总时间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

把公式,公式代入可得公式。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计算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计算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计算题一、简单的速度计算。

1.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通过的路程是120km,若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求汽车行驶的时间。

- 解析:根据速度公式v = (s)/(t),可得t=(s)/(v)。

已知s = 120km,v=60km/h,则t=(120km)/(60km/h)=2h。

2. 某人跑步的速度是5m/s,他跑了100m,求他跑步所用的时间。

- 解析:由v=(s)/(t)得t = (s)/(v),这里s = 100m,v = 5m/s,所以t=(100m)/(5m/s)=20s。

3. 一辆摩托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了900m,求行驶的时间。

- 解析:根据t=(s)/(v),s = 900m,v = 30m/s,则t=(900m)/(30m/s)=30s。

二、涉及单位换算的速度计算。

4. 一列火车的速度是72km/h,合多少m/s?- 解析:因为1km = 1000m,1h=3600s,所以72km/h=(72×1000m)/(3600s)=20m/s。

5.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15m/s,合多少km/h?- 解析:1m/s=(frac{1)/(1000)km}{(1)/(3600)h}=3.6km/h,所以15m/s =15×3.6km/h = 54km/h。

6. 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是360m/min,合多少m/s?- 解析:因为1min = 60s,所以360m/min=(360m)/(60s)=6m/s。

三、平均速度的计算。

7. 一个人从甲地到乙地,前半程的速度是v_1 = 5m/s,后半程的速度是v_2 =3m/s,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 解析:设全程为2s,根据t=(s)/(v),则前半程时间t_1=(s)/(v_1),后半程时间t_2=(s)/(v_2)。

- 全程平均速度v=(2s)/(t_1 + t_2),t_1=(s)/(5m/s),t_2=(s)/(3m/s)。

(完整版)速度专题复习

(完整版)速度专题复习

(完整版)速度专题复习
1. 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

速度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速度 = 路程 / 时间
2. 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每单位时间内走的路程相等,速度保持不变。

3.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

加速度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加速度 = (终速度 - 初始速度) / 时间
4. 加速度和减速度
当物体的速度增加时,称为正加速度;当物体的速度减小时,称为负加速度或减速度。

5. 加速度和速度的图像表示
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可以用图像表示。

加速度的图像是速度-
时间图像的斜率。

6. 速度和时间的图像表示
速度和时间的变化也可以用图像表示。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时间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加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上升
的直线。

7.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是指一个时间段内物体的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时速度是指一个非常小的时间段内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8. 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值,包括大小和方向。

速率是一个标量量值,只包括大小。

9. 速度的单位
速度的单位包括米/秒、千米/小时、英里/小时等。

10. 相对速度
相对速度是指两个物体相对于彼此的速度。

以上是有关速度的一些基本知识,希望本文能帮助你进行速度专题的复。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专题专题7 计算应用题 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专题专题7 计算应用题 课件

t1
=s117 v
s8;50m 50m/ s
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为桥长L加车身长度L′
由题意,得s2=L+L′=1 000 m+150 m=1 150 m;
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用时间
由 v 得s t
t2
=s223 s1。150m v 50m/s
答:动车速度是50 m/s; 动车全部在大桥上所用的时间是17 s; 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是23 s。
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所处状态无关,所以水的质量与冰相
同,设其质量为m,
由题知,V冰-V水=56 cm3,
由 得m : - m =56cm m3,即:
V


解得:m=504 g,

=m56 cm3,
0.9g / cm 3 1g
m
/ cm
3
509g
冰块的体积:V冰=
0
.9
g
=560
/ cm3
第一枚鱼雷击中敌舰前敌舰逃跑的速度v1是多大?
第二枚鱼雷击中敌舰前敌舰逃跑的速度v2是多大?
解:设鱼雷的速度为v0、鱼雷快艇速度为v,
由v=
s t
可得s=vt,则:v0t1=L+v1t1,
即:60 m/s×50 s=2 000 m+v1×50s,
解得:v1=20 m/s;
鱼雷第一次击中敌舰时鱼雷快艇到敌舰的距离: L′=L+v1t1-v t1 =2 000 m+20 m/s×50 s-30 m/s×50 s =1 500 m, 从发射第二枚鱼雷到击中敌舰:v0 t2=L′+v2t2, 即:60 m/s×30 s=1 500 m+v2×30 s, 解得:v2=10 m/s。
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速度分类计算题(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速度分类计算题(含答案)

相对速度与路程的计算
一个人在火车上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向车外移动了4小时,求他相对于地面的路程。
题目示例
相对于地面的路程 = (10公里/小时 + 火车的速度) x 4小时。
答案示例
相对速度与路程的计算
03
速度与时间计算题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计算
总结词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与时间成正比。
第三季度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公式
答案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计算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变化,需要使用加速度和时间来计算。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v)随时间(t)变化,因此需要引入加速度(a)来描述这种变化。速度、加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v = v0 + at 表示,其中v0是初始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
速度与路程计算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求平均速度等。
总结词
题目1答案及解析
题目2答案及解析
题目内容略,答案为v=s/t,解析为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题目内容略,答案为v=s/t,解析为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并注意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
03
02
01
速度与路程计算题答案及解析
相对速度的计算
02
速度与路程计算题
答案示例
路程 = 10米/秒 x 30秒 = 300米。
总结词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详细描述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恒定的,因此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例如,如果一个物体以每秒5米的速度移动了10秒,那么它的路程就是5米/秒 x 10秒 = 50米。
1. $v = frac{s}{t} = frac{100text{ m}}{20text{ s}} = 5text{ m/s}$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速度的计算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速度的计算

课堂小结 系统归纳
1.物理意义: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 3.单位换算:1 m/s=3.6 km/h 二、匀速直线运动 快慢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
0 10s 20s 30s 40s
s 2.公式: v t
0
300m
600m
900m
1200m
三、平均速度
课练 1. 我国首架既可离水飞行,又可入水滑行 的实用飞翼船在湖州太湖乐园首航成功。若它以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 (1)定义: 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
直线运动。
(2)特点: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来描述 物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
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3).在物理学里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 指明是在那一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4).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2.有些公路旁每隔1 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 如何利用里程碑估测自行车的速度? 解:从第1个里程碑起计时为t1,再骑车到第 n个里程碑为止,又记下到第n个里程碑的时间t2, s 由公式 v 可求出骑自行车的速度,即 t n 1 103 . v t2 -t1
3.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 7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 少? s1 50m 8.33m/s, 解:前50m平均速度v1 t1 6s s2 50m 7.14m/s, 后50m平均速度 v2 t2 7s s 100m 100m 7.69m/s. 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 v t 6s+7s 13s
例2 : 一列长150m的火车用5min时间匀速通过一座 长度为7350m的大桥,求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 为多少千米/时? S桥 S

初二物理速度部分计算题经典版

初二物理速度部分计算题经典版

初二物理速度部分计算题经典版1.一辆摩托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追赶前面行驶120km 的卡车。

追了270km才赶上,求卡车的平均速度。

解题思路:首先要明确追上卡车时,摩托车和卡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因此可以列出方程:120km + x = 270km - x其中x为摩托车和卡车相遇时,摩托车已经走过的路程。

解方程可得:x = 75km因为摩托车以90km/h的速度追上卡车,所以时间t为:t = x / 90km/h = 0.8333h卡车的平均速度v为:v = 120km / t = 144km/h因此,卡车的平均速度为144km/h。

2.一列车长160m,匀速通过一条长200m的隧道用了0.01h。

若该列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40m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解题思路:由于该列车通过隧道和铁路桥的速度相同,因此可以列出方程:160m + 200m + x = 1040m其中x为该列车通过铁路桥所用的时间。

解方程可得:x = 6s因此,该列车通过长1040m的铁路桥需要6秒的时间。

3.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用一条96cm长的导火线来使炸药爆炸。

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

点火者以5m/s的速度跑开,能否在爆炸前跑到距爆炸点500m远的安全区?解题思路:首先需要计算导火线燃烧完毕所需的时间t:t = 96cm / 0.8cm/s = 120s因此,点火者需要在120秒内跑到距爆炸点500m远的安全区。

点火者以5m/s的速度跑开,因此他需要的时间为:t' = 500m / 5m/s = 100s因为t' < t,所以点火者无法在爆炸前跑到距爆炸点500m 远的安全区。

4.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1.5min。

已知火车长150m。

桥长为多少?解题思路:首先需要将速度转换为米每秒:54km/h = 15m/s因此,火车通过桥的时间t为:t = 1.5min = 90s火车通过桥的总路程为:150m + x其中x为桥的长度。

初二物理速度练习题

初二物理速度练习题

初二物理速度练习题
1. 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求它在5分钟内行驶的距离。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米/秒²的加速度加速,求它在第5秒末
的速度。

3. 一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20公里/小时,它顺流而下,水流速度是
5公里/小时,求船的实际速度。

4. 一个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前50米用时7秒,后50米用时6秒,求他全程的平均速度。

5. 一辆摩托车以30米/秒的速度行驶,求它在10分钟内行驶的距离。

6. 一个物体从10米高处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求它落地时的速度。

7. 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求它在1小
时内行驶的距离。

8. 一个物体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求它在10秒内通过的
距离。

9.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加速度为5米/秒²,求它在加速10秒
后的速度。

10. 一个物体以15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它在30秒内通过
的距离。

11. 一艘船在逆流中以15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水流速度是3公里/
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1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3米/秒²的加速度加速,求它在第3秒末
的速度。

13. 一辆汽车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求它在20分钟内行驶的距离。

1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4米/秒²的加速度加速,求它在第4秒末
的速度。

15. 一辆摩托车以25米/秒的速度行驶,求它在15分钟内行驶的距离。

八年级上册物理速度的计算

八年级上册物理速度的计算

八年级上册物理速度的计算一、速度的基本公式及单位换算。

1. 速度公式。

- 速度的定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

公式为v = (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

2. 单位换算。

- 1m/s=(1m)/(1s)=(frac{1)/(1000)km}{(1)/(3600)h}= 3.6km/h- 例如:将72km/h换算成m/s,72km/h = 72×(1000m)/(3600s)=20m/s二、速度计算的常见题型。

1. 简单的速度计算(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 例:一辆汽车行驶了120km,用时2h,求汽车的速度。

- 解:根据v=(s)/(t),s = 120km,t = 2h,则v=(120km)/(2h)=60km/h。

- 若要换算成m/s,60km/h = 60×(1000m)/(3600s)=(50)/(3)m/s≈16.7m/s。

2. 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s = vt)- 例: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5m/s,行驶了300s,求火车行驶的路程。

- 解:根据s = vt,v = 15m/s,t = 300s,则s=15m/s×300s = 4500m。

3. 已知速度和路程求时间(t=(s)/(v))- 例:一个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5m/s,要通过1000m的路程,需要多长时间?- 解:根据t=(s)/(v),v = 5m/s,s = 1000m,则t=(1000m)/(5m/s)=200s。

4. 多段路程或时间的速度计算。

- 例:一个人先以4m/s的速度走了200m,然后又以6m/s的速度走了300m,求这个人的平均速度。

- 解:- 首先根据t=(s)/(v)计算两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 第一段时间t_1=(s_1)/(v_1)=(200m)/(4m/s)=50s。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速度计算专题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速度计算专题

80 南京市 60 km 甲 乙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速度计算专题(1)【专题一】速度的简单计算1 、已知路程、时间求速度,用公式例题1:要测量自己步行的速度,需要的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和______,再用公式 __ 求出步行的速度,因此所需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

例题2: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43翟志刚实现了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如图所示,此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他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km ,则他的飞行速度为多少km/s 。

2、已知速度、路程求时间,用公式例题3:2008年底大陆与台湾实现了直接通邮、通商、通航,两岸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

现经大陆和台湾双方的共同努力,实现了飞机从03年的上海至香港转机到台北,到08年的从上海到台北直航。

已知香港至台北的距离为760千米,香港至上海的距离为1140千米,上海至台北的距离为550千米,假设飞机以500千米/时的速度均为匀速飞行。

求;(1)飞机从上海经香港转机到台北,至少需要多少时间?(2)若飞机经新航路可以直飞台北(减少了经香港绕行的麻烦),需要多少时间?这样可节省多少时间?3、已知速度、时间求路程,用公式例题4:一个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4_____。

它的物理意义是她以这样的速度从家到学校共花了10分钟,则她家到学校有多远?4、交通标志牌 例题5: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甲“80”的含义: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例题6:如图5-14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在某一时刻的示数,(1)它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2)若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3h,则汽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例题7:小红一家乘汽车前往钦州探望外婆,在经过如图8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时,汽车如图8乙所示的速度是 ,若汽车继续以该速度匀速行使,再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钦州?例题8:“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速度计算题经典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速度计算题经典
复习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 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 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 速度之比是多少?

计算题专题训练(2)
1、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通过一 座桥用了1.5min。已知火车长 150m。桥长为多少?
(1200m)
2、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 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 时9min,求: (1)军队前进的速度;
解: 假设灰太狼与喜羊羊同时到达养村,则两者所用
时间相同。
灰太狼所跑的时间为:
t S狼 100m 200m 20s
v狼
15m / s
则喜羊羊所跑的时间为:
v羊
S羊 t
200m 10m / s 20s
答:喜羊羊至少要以10m/s的速度奔跑才能安全回到养村。
❖5、一辆货车在小轿车前方 1000m处,
❖ (1)汽车在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 (2)汽车刹车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3)司机酒后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请记住:苦战者,能过 关,笑容无限美!
❖而懒惰者,头必痛,苦 瓜脸!
正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小轿车的 速度是25m/s,按照这种速度,要经过 多长的时间轿车才能追上货车?
S轿车 v轿车t 25t
S货车 v货车t 15t
S轿车 1000 m S货车
25t 1000m 15t
t 100s
❖ 6、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 然发现前头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 间,反应时间内汽车仍以原来的速度行驶) 后开始紧急制动刹车,又经过2s滑行20m车 停止.若司机酒后驾车,从发现情况到车最 后停下,车子运动了39米。求: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速度公式计算专题.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速度公式计算专题.docx

莆田12km 40km/h八上·物理·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速度公式 计算专题一、基础知识点:(1)计算公式:v= ; t= ;s=(2)物理量和单位:s (路程)——m ——km ;t (时间)——s ——h ; v (速度)——m/s ——km/h ; (3)单位之间的进率:1m/s= km/h ;1km/h= m/s(4)计算题的格式:公式写正确;已知化单位;带入有单位;作答看几问。

(5)注意:一定要用对应的路程/对应时间。

二、练习提升:(一)简单问题:直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例题:右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需要多少时间?练习:2005年5月15日,南京人终于坐上了期盼已久的地铁,目前开通的地铁一号线在奥体中心和迈皋桥之间行驶.列车从奥体中心行驶到迈皋桥大约需24min 的时间,运行的平均速度为55km /h .求:(1)地铁从奥体中心到迈皋桥通过的路程大约是多少千米?(2)若采用磁悬浮列车速度可以达到400km/h,则采用磁悬浮技术的列车由奥体中心运行到迈皋桥用时多少分钟?(二)匀速直线运动问题:速度一直不变例题: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8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6m ,问最初3s 内的运动速度是多少?练习:某物做匀速直线运动,7s 内运动了770m 。

(1)求全程平均速度;(2)求该物体运动3s 的路程;(3)求该物体运动2200m 所花的时间。

班级姓名 (1)公式记忆方法:5=10/2对应车票发票 上车 9:00 下车 9:05 里程6.0公里 金额 14.40(三)时间单位换算题:分钟化成小时,进率为60例题: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

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练习1:一辆小轿车在上午9:00从哈市出发进入京哈高速公路,中午11:12到达距哈市220 km 的长春市,求:此轿车从哈市到达长春市的平均速度。

初二物理速度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速度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速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是变化的B. 速度是恒定的C. 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变化D.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2.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若将速度换算成米/秒,应为()A. 16.67m/sB. 50m/sC. 100m/sD. 20m/s3.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一定在变化B. 速度可以不变C. 速度的变化率一定为零D. 速度的变化率不为零4. 根据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路程一定时,时间越长,速度越大B. 时间一定时,路程越长,速度越大C. 路程和时间成反比D.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后,其速度变为8m/s,那么加速度为()A. 2m/s²B. 4m/s²C. 8m/s²D. 16m/s²6.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C. 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D. 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7. 一辆火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经过10秒后,其行驶的路程为()A. 100mB. 200mC. 300mD. 400m8.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秒后,其速度为4m/s,则加速度为()A. 2m/s²B. 4m/s²C. 6m/s²D. 8m/s²9. 根据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速度是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B.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C. 速度是物体运动的方向D. 速度是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10.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B.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C.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D.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程度的物理量。

八年级上册物理速度计算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速度计算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速度计算题一、速度计算公式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 (s)/(t),其中v表示速度,单位是m/s(米每秒);s表示路程,单位是m(米);t表示时间,单位是s(秒)。

由该公式还可以推导出s=vt和t=(s)/(v)。

二、基础例题1.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通过450m的路程用了30s的时间,求汽车的速度是多少?解析:已知路程s = 450m,时间t = 30s。

根据速度公式v=(s)/(t),可得汽车的速度v=(450m)/(30s)=15m/s。

2.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求它在10s内通过的路程。

解析:已知速度v = 2m/s,时间t = 10s。

根据公式s = vt,可得路程s=2m/s×10s = 20m。

3. 一个人跑步通过100m的跑道,速度为5m/s,求他通过跑道所用的时间。

解析:已知路程s = 100m,速度v = 5m/s。

根据公式t=(s)/(v),可得时间t=(100m)/(5m/s)=20s。

三、综合例题1. 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54km/h的速度通过一个长700m的山洞需要多长时间?解析:首先进行单位换算,54km/h = 54×(1000m)/(3600s)=15m/s。

火车通过山洞所行驶的路程s = 200m+700m = 900m(火车通过山洞的路程是火车自身长度加上山洞长度)。

根据公式t=(s)/(v),可得时间t=(900m)/(15m/s)=60s。

2. 甲、乙两地相距360km,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90km/h,求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解析:根据公式t=(s)/(v),前一半路程s_1=(360km)/(2)=180km,速度v_1 =60km/h,则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t_1=(180km)/(60km/h)=3h。

后一半路程s_2=180km,速度v_2=90km/h,则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t_2=(180km)/(90km/h)=2h。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 速度计算题针对训练 平均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 速度计算题针对训练 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方法点拨】➢ 定义: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其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是恒定不变的,这时我们可以用一个速度粗略地描述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的快慢情况,这个速度就叫做平均速度。

定义式:v=ts (s=这段时间的总路程 t=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 其它计算公式:21212v v v v =v 。

(前一半路程平均速度v 1,后一半路程平均速度v 2) 221v v = v 。

(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v 1,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v 2)❖ 【经典例题】【例1】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速度是8m/s ,后一半路程中速度是6m/s ,求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例2】一段路程为s ,一辆汽车通过前 2/3s 的平均速度为v 1,通过后1/3s 的平均速度为v 2,则汽车在 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1/3(v 1+v 2)B. 1/2(v 1+v 2)C. 3v 1v 2/ 2v 1+v 2D. 3v 1v 2/ v 1+2v 2【例3】小船划行速度v 0,沿河岸从甲划至乙又返回甲,如果不计船掉头所用时间,在水流不动时,船往返的 时间为t,那么在水的流速为v 时,往返的时间为多少?【例4】小明的家与学校之间隔有一座山。

每天上学的过程中,有2/5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都是下坡路,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36min 。

如果小明上坡、下坡行走的速度均不变,而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度的 2/3那么小明放学回家要走多长时间?❖ 【随堂练习】1. 一辆汽车在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1)若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 ,后一半路程内的平 均速度是60Km/h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35Km/hB.40Km/hC.45Km/hD.50Km/h2.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s 内通过了10m 的路程,则它在前两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A. 等于4mB.大于4mC.小于4mD.以上均有可能3. 某人以5m/s 的速度走完全程的31,又以3m/s 的速度走完剩下的路程的一半,最后以4m/s 的速度走 到终点,此人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4. 某物体从A 点运动到B 点,平均速度为5m/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1)由 v=st得,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t1=vs11=2104mm/s=0.7 s (2) 紧急停车全程所用时间 t=t1+t2=0.7 s+2.3 s=3 s,全程的平均速度 v=st=330 sm=10 m/s。
4.在如图所示的十字路口处,有一辆长10 m、宽2.2 m的客车,客车正以 10 m/s的速度正常匀速行驶在马路中间,当它与斑马线的中点B相距60 m 时,马路上的小王同学正好在斑马线中间A点出发沿AB穿过马路,A、B 间的距离为8 m,问: (1)小王同学运动的速度为多少时,能够安全过马路? (2)为了减少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分别向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 部门)、汽车司机和过路行人各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解:(1)一种情况:车到 B 点时小王已经过去,车刚到 B 点的时间 t1=vs车车= 1600mm/s=6 s,人移动的距离 s1=8 m+2.2 m=10.2 m,则人的速度 v1=st11= 106.2sm=1.7 m/s;另一种情况:车过了 B 点后人还没有达到车的位置,则车 过 B 点时间 t2=st22=1700mm/s=7 s,人移动的距离 s2=8 m,则人的速度 v2=st22 =87ms ≈1.14 m/s,所以小王同学的速度小于 1.14 m/s 或大于 1.7 m/s 都可以 安全过马路。
0.5 h=30 min,8 h20 min+30 min=8 h50 min,即爷孙俩最早 8:50 到达萍乡北站,由列车时刻表可知爷孙俩最快能赶乘上 G1482 次列
车。 (2)t 总=10 h31 min-9 h11 min=1 h20 min=43 h,v 平均=st总总 =
240 4
km=180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速度的计算
类型一 关于交通运输的计算
1.(江西中考)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某天,
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
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有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
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求:
类型三 关于交通安全的计算 3.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 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 程,汽车行驶了14 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 s。汽车在两个过 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 m,求: (1)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2)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交警部门:①设立警示标志,提醒注意岔路口;②设立强制减速带。 司机:①通过岔路口要减速慢行;②注意观察避让行人。过路行人: ①正确估计车速、车距,保证足够的时间;②宁等一分,不抢一秒。
车次 G1346 G1692 G1482
萍乡北开 08:38 08:49 09: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南昌西到 09:40 10:05 10:31
运行距离 240 km 240 km 240 km
(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
乘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解:(1)驾车的最大速度 v=60 km/h,路程 s=30 km,t=vs=6300kkmm/h=
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 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1=9 h。火车从甲 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s/t=900 km/9 h=100 km/h≈27.8 m/s。(2)v′ =144 km/h=40 m/s,由v=s/t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s′=v′t′=40 m/s×25 s=1 000m,火车的长度s火车=s′-s桥=1000 m-400 m=600 m。
km/h
3h
类型二 关于桥长(或山洞长)及车长的计算 2.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 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 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 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 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 桥梁的时间是25 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