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读书心得
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的心得体会,梁峰5则范文 (3)
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的心得体会,梁峰5则范文 (3)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是一本令人充满激励的书籍,它描述了苏霍姆林斯基从反对教育到热情地投身于教育教学的十个年头,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充满自信和上进精神的能量。
首先,我们不得不佩服苏霍姆林斯基从反对教育到致力于教育,一步步努力走出这一历程的勇气与决心。
教育是一个很困难的工作,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磨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计付出,便不会有收获”,没有付出,便不会有回报,苏霍姆林斯基用他自己的行动和真实的经历说明了这一道理。
其次,他追求素质教育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他不但坚持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更重要的是,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之上,而不是仅仅重视学习成绩。
这种倾向使得他的教育精神与其他教师有一定的差异。
此外,这本书也教会了我们必须把耐心和耐力作为教育的核心精神。
作为一个很难驾驭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用他的耐心、勤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得以带领学生走出困境,他把耐心当作一门学问,他把一切都看作一个挑战,不断地给自己再来一次机会,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有耐心和耐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总之,通过阅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教育的热情和对激励学生勇敢担当行动责任的信心,他是一位教授和一位老师,该书教会了我我们必须勤奋努力、坚
韧不拔才能成功,以及珍惜自己的耐心、把耐心当作一门学问。
总而言之,《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激励我们要坚持梦想,去追寻我们的职业梦想。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优秀读后感(精选12篇)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优秀读后感(精选12篇)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优秀读后感(精选12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优秀读后感(精选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优秀读后感1这个寒假,我在学校提供给每位老师的阅读书中,精心挑选了闫学老师所著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书,这本书是闫老师在十几年阅读苏霍姆林斯基作品、深入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工作中的实际影响所完成的一部书,看过此书后,觉得受益匪浅。
其中,对《教学是教育这朵花上的一片花瓣》这篇文章,感受颇深。
在这篇文章中闫老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学的论述,“教学,这只不过是广义概念的教育这朵花上的一片花瓣而已。
教育中没有主要次要之分,犹如在构成美丽花朵的许多花瓣之中没有主要花瓣一样。
”闫老师用这句话引起我们每位教育者的深思: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短视与功利行为泛滥的教育行为中,我们教育者在行使教育职责时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该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生涯中,他首先关注的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学生的心灵,他把保护孩子免受苦难的煎熬看成是教师最重要的使命。
他认为成年人偶尔说出的一句话,或者一次偶然的沉默,都会像锋利的刀子一样伤害孩子。
因此,闫老师认为“小心翼翼地保护这些柔弱的心灵是教育中最复杂、最重要的任务。
只有这样,教育这朵花才能开放得鲜活美丽,也只有这样,教育中的那片花瓣_____教学,才能鲜活美丽”,这些发人深省的语句表达她对当今教育教学一些短视与功利行为的看法,更表达她的期望,那就是教育应该有超乎功利的追求,那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面对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更会面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要做的绝不仅仅是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不仅仅是教会他们生存,我们还有更高的目标,那就是教育不仅要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欢乐和自尊。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第三辑读后感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第三辑读后感篇一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第三辑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第三辑》这本书,真的是让我感触颇深啊!说真的,一开始我还寻思着,这能有啥特别的?不就是一本讲怎么当班主任的书嘛!可当我真正深入去读的时候,我才发现,哎呀妈呀,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的那些教育理念和方法,就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心中对于班主任工作的迷茫。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不是太夸张了?我觉得还真不是!比如说他强调要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不能一刀切。
这让我反思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是有时候太过于追求统一标准,而忽略了那些独特的“小星星”?书中还讲到要和孩子们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和友谊,这让我想起了我当学生的时候,那时候多希望老师能把我当朋友啊!我就在想,现在我当老师了,是不是也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想,别总是端着老师的架子?不过,话说回来,要做到这些真的容易吗?可能对于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说,不算太难,但对于像我这样初出茅庐的新手班主任,那可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啊!我觉得我也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实践去摸索,去成长。
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不断地从这本书中汲取营养,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方法,说不定有一天,我也能成为学生们心中那个超级棒的班主任!你们说,对不对?篇二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第三辑读后感哎呀,读完《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第三辑》,我这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你们知道吗?苏霍姆林斯基这老爷子的想法可真是绝了!他说的那些关于班主任的事儿,就像是一把把钥匙,试图打开我这混沌的脑袋。
比如说,他强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格和价值观。
我就琢磨着,这话说得容易,做起来可难了。
现在的孩子,一个个精得跟猴儿似的,你跟他们讲大道理,他们能听进去吗?也许能,也许不能,谁知道呢?还有啊,他主张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去探索、去犯错。
这我就有点纠结了,给自由?万一自由过头了,出乱子咋办?但反过来一想,不给自由,孩子又怎么能成长呢?这可真是个头疼的问题!我一边读一边想,我自己当班主任的时候,是不是太过于小心翼翼,不敢放手让孩子们去尝试?我是不是总是担心这担心那,结果束缚了孩子们的手脚?不过,我又安慰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这也是在摸索中前进嘛!说不定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我就能处理得更好了。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感悟心得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感悟心得最近有幸阅读了《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这本书,发现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也很全面,就个人而言,需要学习的方面很多。
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切身体会,谈谈我的一点个人感受。
以生为镜,以正衣冠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孩子。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牙牙学语的幼儿,我们平常的任何一个细小动作,几乎都逃不过他们的那双小眼睛。
每时每刻,他们都是有样学样。
比如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有的老师会不自觉地将衬衣的袖口卷起来,孩子们看见了之后,也学着将自己的袖口卷起来。
再比如,有的老师在休息的时候偶尔会跷起二郎腿坐在那里,有的孩子觉得很好玩,也会学着跷起二郎腿,甚至会习惯性地那样做。
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老师的日常行为对孩子们的重要影响。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班主任,更要以学生为镜子,反照自身的不足,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日常养成,努力将良好的言行举止展示在孩子面前。
就像这本书中所讲的那样,在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己,这样才会在完善自己的同时将美好传递给别人,促进共同进步。
以爱为名,润物无声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是如果方式不当,学生就会引起反感,对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如何才能使孩子愉快地接受教育呢?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让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
书中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有可取之处,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但是,作为一名幼儿园的班主任,可能需要更多的付出,不仅仅是方法的问题,还需要博大的爱。
唯有以爱的名义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才能引领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从小格外地叛逆,无论老师怎样对待他,他都会报以不友好甚至敌视的态度,让老师们无比头痛。
为了教育好这个孩子,老师们想出了很多种方法,比如给他拥抱和微笑、对他进行鼓励等等,但是收效甚微。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他有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喜欢整理物品,没事就喜欢把桌子板凳摆成一排,而且是必须摆成非常整齐的一条直线。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的读后感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的读后感第一篇:《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的读后感作为一个老师,评价学生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可是在中国,就如闫学老师所说,怎样对学生进行评价几乎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我们历来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除了分数还是分数,要不然,怎么会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说法呢?即使如此,作为一个班主任,在每天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仍然免不了要对学生进行评价,不管是即时评价、口头评价、书面评语,还是自己内心对学生的评定。
暑假里看了学校送给每位老师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一书,作为一个老师,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可让人汗颜的是,我真的是只知道名字和他的几个小故事而已。
刚开始拿到书的时候还以为此书是摘录他的著作中有关班主任的篇章写成的,翻看后才知道这其实是闫学的“读书笔记”。
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帕夫雷什学校评定操行的根据让人耳目一新。
“能进行自我教育”——这是苏霍姆林斯基非常看重的一点;“尊重劳动人民,尊敬父母,尊敬老人,尊重妇女”——用了“尊重”而不是“热爱”,明显地,“尊重”更贴近现实,更符合学生实际,更能够做到;“不容忍坏事”“能为别人做好事”——这是要学生从小树立是非观;“能认真劳动(包括学习劳动和公益劳动)”——把学习看做是一种劳动,并且把它和公益劳动并重,而且对这两者的要求仅仅是“认真”,仔细琢磨,大有深意。
我们经常在讲“教书育人”,可育人应该放在教书前面,只有一个人懂得感恩,懂得做人的道理,他所学的知识才能用在正途上。
这也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情感素养,形象地说,好比是调正了弦的小提琴。
而只有调正了弦的小提琴才可能演奏。
只有当一个人懂得基本的情感素养,才能对他进行教育。
”闫学老师提到的周老师的案例也让我感慨万分。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我带出的第一届毕业班,第二年来看我的学生里,大部分都是原来的调皮捣蛋生和学困生,优等生只有几个,而那些成绩不上不下,纪律不好不坏的,特别少。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读后感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书旳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一种教育可以让孩子如此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这种教育就是世界上最美好旳教育,也是真正旳教育。
当一种教师可以协助孩子用自己旳眼睛和心灵发现生活旳美,感受到世界旳永恒,这样旳教师就是真正旳教师,也是最优秀旳教师。
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旳感慨,想成为像苏霍姆林斯基同样旳老师,当我仔细读完文章后来,我觉得自己可以走进了作者旳内心。
在作者看来,目前教师对后进生教育只强调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旳掌握,忽视让学生去遵守,去形成习惯,言行脱节。
根据作者旳这一内容再来结合自己旳教学经验,想想真旳是有这样旳困惑。
“后进生”不仅是学习、纪律、思想品德方面相对落后旳学生,如今还涉及团结协作、性格、情感、信念等方面上旳相对落后。
后进生体现各不相似,有旳孤僻、自私、有旳敏感、好斗、有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厌倦、考试恐惊。
转化后进生旳教育工作一定要结合学生旳实际,抓住后进生”不仅是学习、纪律、思想品德方面相对落后旳学生,如今还涉及团结协作、性格、情感、信念等方面上旳相对落后。
后进生体现各不相似,有旳孤僻、自私、有旳敏感、好斗、有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厌倦、考试恐惊。
转化后进生旳教育工作一定要结合学生旳实际,抓住心理特点,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人手,认真分析因素,对症下药,才干真正实现转化旳目旳。
对智力因素导致旳落后生旳管理。
智力因素涉及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知能力等,多数孩子旳智力因素是差不多旳,但也有个别智力较差,表目前对知识旳理解能力、背诵能力、分析能力结识能力差。
尽管学习很努力,但成绩还是落后。
对于这种学生急不得,像我们班旳明玉就属于这种状况,班级工作非常积极,对学校布置旳任务也能及时完毕,作为中队长学生常常觉得她学习不够优秀而对她故意见,我运用她旳优势及时表扬她,多鼓励她,不把她旳目旳定旳太高了。
对非智力因素导致旳后进生旳管理。
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有感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读后感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
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段,同时让人受益匪浅。
最近阅读了《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这本书,感觉对于我们做班主任工作,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都有很多启发。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现将自己的阅读学习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班主任工作让我找到无穷无尽的快乐,感知到无尽的幸福。
我一直很喜欢当班主任,觉得班主任工作做得快乐而又幸福。
做班主任,爱这份工作,就一定会在这份工作中感受到快乐!我没有在班主任岗位上觉得枯燥乏味,相反,我觉得做班主任是快乐和幸福的。
爱班级的每一名学生,每位学生都有他们的优点。
我愿意鼓励每一名学生,愿意帮助每一名学生,和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也是年轻的,心态如他们一般。
通过阅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让我读懂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了解学生,挖掘潜力。
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地提醒教师,要挖掘每一个孩子内心深处的财富。
我们可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挖掘出很多智慧的火花,我们的学生会在某个领域获得寻求知识的快乐。
二、班主任工作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才会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精益求精。
读完《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让我觉得班主任工作需要不断提高班主任专业水平。
让我最初当班主任的时候,能力和经验不足,以至于班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还不够好,所以每带完一届学生,我都会进行反思。
班级发生一些事情之后,我也及时进行反思,班主任专业水平的提升,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我们需要多读班主任经验的书籍,在班级管理中多带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能力,在不断实践中发现自己班级管理的不足,不断改进和进步。
喜欢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段名言: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活生生的教育工作:任何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
一切好的东西背后都是巨大的劳动。
读完《跟着苏霍姆林斯基学做班主任》,给我很多前进的动力。
我愿努力学做班主任,用长远眼光看教育!。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通用3篇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通用3篇《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通用3篇《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1借暑假闲暇之际,我拜读了《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书。
开始只是随手翻开看了看,可是渐渐就被它吸引了,越读越觉得闫老师写得贴近我们教师的生活,给我们点亮了一盏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明灯,正像书中自序中写的那样:我想做这样的老师。
一.孩子喜欢那些喜欢孩子的人书中有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样一段话: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
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首先自己必须先爱学生。
课堂上,把自己的关注面扩大,关注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及时地表扬好的,指正差的,让每位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40分钟,学到更多新知识。
课余时间,不能吝啬自己的关心和爱心,蹲下身子来多与孩子们聊聊天,多与孩子们做做游戏,让自己融入到孩子们的童真世界中,让孩子们觉得自己的老师像个大哥哥,像个大朋友。
当我们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我们就会以最博大的爱与理解去对待孩子,从而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二.做一个健康的、对学生负责的老师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首先老师要有健康的心态。
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只要我们教师摆正心态来处理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而教师更要有责任感,这个责任感不是口头说的,而是体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现在平时工作的细节之中。
对学生负责,就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在校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发现问题,及时耐心地进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对学生在校的每一天负责,对学生的一生负责。
三.教师上课就是表现自我诚然,不是看了几本教育书籍就能成为好老师的,更多的是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多思考、多探索,多实践。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阎学老师的话,多么朴实而有启发性、指引性,我也想做这样的老师!我今后的的教学中我也想做,要力争在不断地探索中努力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老师。
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的心得体会,梁峰5则范文 (5)
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的心得体会,梁峰5则范文 (5)
1.《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的书籍,它对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理解提出了强烈的建议。
该书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师的教学环境进行了全面的结合,深刻地发掘了教学的内在价值,让教师的工作变得更加有意义。
2.书中通过苏霍姆林斯基历史上的伟大学者,系统地指出了现代教师应遵循的原则,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提倡老师以开放的心态、谨慎的态度以及积极主动的态度来管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从而让学生信任老师,勇于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
3.《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也让我意识到,老师不仅要学习如何管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要能够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学生,灵活处理学生的问题,避免断章取义,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4.此外,阅读该书让我意识到,优秀的教师除了要拥有教学的专业知识之外,更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一份耐心和厚爱,不断关注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不放弃,并在艰辛中寻求出路。
5.总之,《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是一本十分实用且具有深远影响的书籍,它深刻地揭示了现代老师的职责,从而使学生有更加充分的发展空间。
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深入学习、熟悉书中所提出的师生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我相信就会让教育得到更大的发展。
读《和苏霍姆林斯基学做班主任》有感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闫学老师的作品《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感受颇深。
这本书提炼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种种做法,研究分析了他在班级管理、道德建设、师生交往、习惯养成、家校沟通、组织活动等方面的经验与价值,并结合当下中国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进行了系统反思。
作者文笔素朴优美,思考深刻犀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翻开这本书,仔细阅读一下会发现“爱”这一主旨贯穿了全书。
他在书中写道:“我拉着你们的手一步一步向前走,我把整个的心都给了你们。
诚然,这颗心也有过疲倦的时刻。
而每当它筋疲力竭时,孩子们啊,我就尽快到你们身旁来。
你们的欢声笑语就给我的心田注入新的力量,你们的张张笑脸使我的精神重新焕发,你们渴求知识的目光激发我去思考……”正是怀着一颗对孩子挚诚的心,对教育热忱的激情,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应当首先拥有的是热爱孩子的才能,以便能长年保持精力充沛、头脑清晰、印象清鲜、感情敏锐,否则,教师的劳动就会变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和受难。
教师对学生的爱包括很多:也许是一次不经意的微笑,也许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亦或许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件小事。
如何去爱一个学生呢?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又和智慧分不开,这提醒我们,对待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因材施教,找到方法。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问题学生周宇程。
周宇程是个很聪明的男孩子,只是学习习惯较差,没有耐心,有轻微的厌学情绪。
周宇程刚来到我班时,上课因经常做小动作而被老师批评,和其他同学相处也不愉快。
找周宇程谈了好几次话,都没有什么效果。
有一天课间操时间,班长跑来和我说,周宇程不喜欢做操,不愿意去做广播操。
我闻言来到教室里,周宇程正在努力的擦黑板,思忖了一下,周宇程是个聪明的孩子,但性子比较倔强,来硬的肯定会激起他的反抗心理,而再用谈心的方法似乎也没什么效果,为何不用包容的眼光对待学生呢。
于是我走进教室,微笑着对周宇程说:“周宇程,老师正想安排你一个职务,没想到你先做起来了。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1读书能让人保持平淡的心境。
有人把读书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话的确有道理。
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
书的魅力就是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一个爱读书的人,必定是个文化素质较高的人。
可见,作为一名教师,读书更为重要。
看到《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书的自序时,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想成为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的老师,但当我品味完第二辑的文章以后,或许我已经有些了解作者的想法。
在作者看来,现在的教师对后进生教育只强调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掌握,忽视让学生去遵守,去形成习惯,言行脱节。
根据作者的这一内容再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想想真的是有这样的困惑。
新课标下的“后进生”不仅是学习、纪律、思想品德方面相对落后的.学生,如今还包括团结协作、性格、情感、信念等方面上的相对落后。
他们不仅给老师带来繁重的工作,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如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将给社会造成许多不稳定因素。
后进生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孤僻、自私、不合群、有的敏感、好斗、有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厌倦、考试恐惧,有的同学为了躲避同学的歧视逃学旷课,心中充满了仇恨,有的甚至偷东西,破坏公物等。
这些学生是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及个性心理的差异,加之于一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手段的粗糙而形成的产物。
读书能让教师博学多才,悟性提高。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不能再跟以前那样照本宣科,一味地讲解教材,而是要师生互动,要联系实际生发,扩展。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很好的悟性,今天的读书体验就是明天的课堂实践。
只有教师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课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读后感(精选9篇)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读后感《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读后感(精选9篇)《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读后感篇1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的工作复杂而又多面,在繁杂而劳累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断摸索着、追寻着班主任的管理方法。
在“众里寻他千百度”中,蓦然回首,我偶然发现杭州特级教师闫学老师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一书,心灵为之一震!它就像一盏明灯引领着我得到更多的收获和启发,从而经常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工作。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一书共分为五辑,分别为“在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己”、“莫让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让家长也懂教育”、“善于创造成功的预感”、“站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
这本书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需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一种能唤醒心灵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精神。
在对待学生的时候,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更多的宽容和包容。
一天,我正津津有味地讲课,学生们都认认真真地听着。
忽然听到一阵“嘤嘤”的哭声,我循声望去,是晓冉在哭。
“怎么啦?”我走近她身边问。
“她的两元钱不见了。
”她同桌抢着帮她回答。
“你把钱放哪了?”我急忙问。
“我把钱夹在课本里,做操回来就不见了。
”晓冉抽噎着说。
顿时,课室里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要求“捉贼”。
集体中发生这类事,是最让班主任老师头疼的。
处理不当,会使集体涣散,也会伤害一部分同学的自尊心,怎么办呢?我正想着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时,忽然发现发现平常最爱说话的梁民一言不发,一双小手捂住裤袋,很不安地坐在座位上,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
我断定钱是他偷的。
我灵机一动,拿起前几天买的钢笔,示意学生们安静,说:“我这里有一支红外线钢笔,谁拿过晓冉的钱,用它一照就知道。
”说完,我装模作样地给每一个学生照手。
照完后我说:“答案我已经知道了,不过我知道他不是有意拿的,我相信他是好孩子,他一定会承认错误,把钱拿回来的。
”我继续上课,我看见梁民眼睛看着我,我知道他在想什么。
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有感
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有感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有感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有感1古人云:“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对于这句话,我在读《跟苏霍姆林斯基读班主任》这本书时,有更深的体会。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要你用真心、爱心待孩子,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做班主任这么多年,遇到过很多让我高兴、让我伤心、让我惊讶、让我苦恼、让我难过的事……可谓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记得20xx年9月我被调入文景小学工作,开学第一天满怀热情的我被学校指定担任一年级六班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
当时的我是踌躇满志,一心想把这个班集带好,于是开学前一天就开始张罗着给本班家长打电话通知开学前准备工作事宜。
这不9月1号一大早就来到了我的“地盘”-----一六班,等侍我的兵。
快瞧,小家伙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了,从孩子们脸上洋溢的表情我感受到了他们激动、兴奋、紧张的心情。
突然门外传来了号啕大哭的声音,让安静的教室顿时变的“热闹”起来,小家伙儿们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原来这撕声裂肺大哭的小女孩竟是我们班的,它的名子叫甜甜(小名)。
甜甜是一个恋母情节非常严重的女孩。
在与家长的交谈中我能感觉到甜甜妈妈对女儿的期望,这让我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怎样才能让孩子不哭并且能安安静静走进教室这一问题就这样缠绕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退去。
这样的场景就慢慢拉开了序幕……每天早上总会接到甜甜妈妈打来的电话,孩子在学校门口哭闹不肯进教室,陈老师你快来帮帮我吧!万分焦急的我用最快的速度跑到校门口,看到孩子满脸委屈的泪水、母亲期盼的眼神,那一刹那我告诉自己这件事情真的不容忽视。
劝告、讲道理、哄骗、威胁所有的办法用尽但结果还是不尽人意,我与孩子母亲商量后只能决定采取强制手段硬是把孩子抱进教室,但就是这一举动却适得其反,甜甜越发反抗的厉害那撕声裂肺的吼声一次比一次严重。
你拉我推算是把孩子弄进教室但妈妈刚走这孩子就跟出教室任谁劝告也无济于事有时整整能在外面跟你耗一天时间,就在校门口等妈妈来接她,从甜甜的脸上我看到的是祈盼、哀求的眼神……她希望妈妈来接她!那天早上那一幕又拉开了序幕,我走上前去问甜甜:“想不想妈妈来接你?”孩子默默点头。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读后感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读后感《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是由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一本教育专著,通过作者亲身经历和深入思考,讨论了当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应对学生问题的方法。
这本书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本启发性的读物,给予我们很多有益的思考。
首先,书中强调了当班主任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班主任是学生教育的重要角色,他们需要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展,更需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每个学生,班主任都应该有耐心、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成长道路。
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要求班主任对教育充满热情,更要求他们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
其次,书中探讨了当班主任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是很多的。
当班主任需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诉求,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并积极地提供帮助和指导。
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调解矛盾和冲突,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这些问题和挑战对于当班主任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智慧,才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困难。
第三,书中强调了当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教育的核心,班主任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长和成就感。
同时,班主任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这种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给予了我们班主任们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通过阅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我不仅对于当班主任的角色和责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学到了很多应对学生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我认识到,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他们积极的引导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和亲近的关系,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取得进步。
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班主任》读后感一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班主任》读后感一《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班主任》是一本教育类的图书,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研究教育心理学的专家,该书是他总结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成果。
我读后感触颇深,激发了我对做班主任的热情,也对教育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这本书深入探讨了班主任工作的本质和重要性。
班级是学生们的第二个家庭,班主任是学生们的“家长”,他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价值观和社会交往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实例分析和心理学理论阐述了班主任的角色和职责,强调了班主任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一系列对学生进行个体化教育的方法。
他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了解他们的兴趣、水平和特点,从而制定符合学生需要的教育方案。
他主张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注重倾听和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发展潜能。
这种个体化的教育方法对我来说是一种启发,让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关注每个学生,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此外,苏霍姆林斯基还强调了班主任的自我提升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班主任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心理学理念,以便更好地应对不同情况和需求。
他提倡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警示,提醒我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班主任工作,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做班主任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荣耀。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的丰富经验和深厚理论知识为我们指导了正确的方向。
通过跟随他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班主任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角色,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朋友。
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发展潜能。
同时,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读后感:做最美的班主任(二篇)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读后感:做最美的班主任读完了闫学所写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这本书,觉得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
它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教科书,读来感到很神圣,我不自觉地用教给学生的读书方法,划出了其中的一些经典句子。
同时它又是一本非常精彩的故事书,读来感到像是在聆听一位长者在向我们讲述班主任的成长故事,没有生涩难懂的纯理论,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育实例。
这本书共五个章节,用平实真诚的语言从《在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己》《莫让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让家长也懂教育》等五个方面教给我们苏霍姆里斯基做班主任的方法,每每读到其中的一些教育实例都能让我产生共鸣,仿佛那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样。
选取其中印象深刻的几点与大家分享。
第一、公正会使心灵变得高尚。
一个老师该如何在学生面前维护一种教育上的公正,是教育工作中一个非常敏感的领域。
在教师公正这个问题上,苏霍姆林斯基有着非常明确的洞察:公正使儿童的心灵变得高尚,而不公正则使他们变得粗鲁、残酷无情。
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的周围世界之间的协调一致,就是通过感受到公正待遇的欢乐达到的。
公正具有奇异的特性,它能拨开儿童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美。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师公正的态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公正会在儿童的心里引起怨恨。
学习我们身边成功有经验的班主任的做法,不难发现,她们不就是巧妙地把公正的教育力量发挥到最大限度吗?她们把公正体现在班级工作的时时处处,在班级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奖罚分明,言必行,行必果,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给每个人提供展示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只要自己努力就能获得肯定。
作为一名教师,每个人都应该反思:面对那些正处在成长阶段的敏感的心灵,我做到起码的公正了吗?第二、批评和表扬是一门艺术。
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批评和表扬,这是每天都会发生的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对于学生来说,怎样的批评和表扬是合适的、有效的,读了这本书让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读后感1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有关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的《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也更加看到了自己身上差距所在,以期望能通过学习能进一步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阅读我可以感受到这位老人从17岁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至逝世,在长达35年的教育生涯中已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用来培育人类的下一代的精神。
带着极强的爱和历史责任感,这位老人从大处着眼,对学生培养、教师培养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某些“理论教育家”的凭空捏造,他切实地深入到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与其他的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再实践。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从每一个主题下面看到以下的内容:1、苏氏语录2、苏氏思想3、苏氏措施4、案例点击。
从中我们可以聆听到许多烩炙人口的有益教诲;也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使我受益颇深,同时也感受到了校长的良苦用心,就是希望我们能从这本书中获取更多的收益,从而更好得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者的高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
当我们不停地抱怨家长的不配合、不理解,学生的不听话、不上进时,有没有反思过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行为和方法是否符合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和希望?我们应该振作精神从怨天尤人中解脱出来,对照《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问问自己:一、我们是否让我们的学生看见和体验到了他在学习上的成就?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做到使学生愿意好好学习,使他竭力以此给母亲和父亲带来快乐,那你就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身上的劳动和自豪感。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5篇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5篇《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1苏霍姆林斯基,读来,再亲切不过的一个名字。
那种一读倾心,再读仰慕、崇拜的感觉历历在目,会让你情不自禁的,寻觅大师的足音。
最初读大师的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没有高深晦涩的理论知识,这种理论加实践的论述方式与我最相宜了,好理解嘛,具体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
我被它深深地打动了,我为文中所描绘的教育所吸引,或者说是有些迷恋。
我坚信,这样的一所学校,这样的一群老师,是一所理想的教育乐园。
苏霍姆林斯基先生,他那么懂教育,了解孩子,他走到了教育真谛的大门里面。
他热爱教育,喜欢孩子,在自己的教育园里探寻教育的规律,他觅得教育之真谛,微笑着将自己的教育发现呈现在我们大家的面前。
在他面前,我并不感到自身的渺小,因为你已完全为他的真知灼见所折服,心中唯有崇拜和无限的向往。
向往,甚至觉得,那就是教育的天堂,教育的世外桃源,教育的理想国,孩子和老师们的一片乐园。
你无法抑制他那股强大的吸引力,那样的一种理想的教育状态,成了我终身对教育的仰慕。
似乎遥不可及,却又那么地撼天动地,仿佛不在人间,只属于那高高的云端。
我醉了,陶醉在这样的一片教育理想之乐园。
这是怎样的一种教育情怀、追求和热爱!难怪闫学老师在《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一书中写下了这样的序言——我想做这样的老师。
是的,我想从事这样的教育,我想做这样的教师。
读罢此书,谁又不会让这一信念在心里深深地扎根呢?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多么奇妙的人生之旅!是谁,赋予了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神奇的教育魔力?我愿意和孩子们在一起,为你,我不怕千难万险,因为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光芒,是远方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巍峨高山,心向往之,我愿追随大师,执着追求教育的真谛,牢记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不忘初心,不负使命。
没有人会随随便便的成功,唯有用心、专注、执着,才能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书海跋涉,笔耕不辍,在思考中行动,在实践中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
任》读书心得
这学期我参加了班主任培训班,我读了方老师推荐给我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一书,真是获益匪浅,作为一名班主任,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尤其与学生的相处中,更是摸不着头绪,但看了这本书后,在某些方面,有了一些启发,书中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故事,无不在教育着我们,如何当好一个班主任,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家长放心,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苏霍姆林斯基把老师热爱学生视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他认为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他提出:“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
”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
正像书中自序中写的那样:我想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做一名这样的老师。
一,做一个让学生喜欢自己课堂的老师。
课堂教学除了传授一定的知识,还要启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启发他们努力跳出课堂的范围去阅读、研究和思考。
这就在于老师的教育素质,以前自己对看书没有多大的兴趣,读完这本书才知
道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条。
只有这样,课堂才不会成为现成真理的灌输与接受的地方,才会成为人感受自身理智的存在,实现心灵自由交流的地方。
总觉得自己平时上课缺少一种东西,那就是激情。
我觉得要在今后的课堂上,让课堂成为自己表现得舞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他们的教育技巧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表现自我,即把自己的精神财富展示在学生面前”。
书中有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样一段话: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
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首先自己必须先爱学生。
课堂上,把自己的关注面扩大,关注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及时地表扬好的,指正差的,让每位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40分钟,学到更多新知识。
课余时间,不能吝啬自己的关心和爱心,蹲下身子来多与孩子们聊聊天,多与孩子们做做游戏,让自己融入到孩子们的童真世界中,让孩子们觉得自己的老师像个大姐姐,像个大朋友。
当我们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我们就会以最博大的爱与理解去对待孩子,从而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二,做一个让孩子拥有良好健康的心态,对学生负责的老师。
教师的责任感,体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现在平时工作的细节之中。
对学生负责,就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在校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发现问题,及时耐心地进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对学生在校的每一天负责,对学生的一生负责。
三、做一个懂得坚持的老师
以上内容如果缺少了“持之以恒”,那么无论你付出多少努力终究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的。
我认为,做班主任不需要多么聪明,智商一般就够用,重要的是“一要认真,二要坚持”,其实这是做人做事要做好的基本要求。
什么是成功呢,“成功就是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教师一时或一天踏实认真去做并不难,难的是节节、日日、周周、每个学期、每个学年都达到踏实认真,勤奋用心。
认识育人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对于学生的成长,我们只能循循善诱,耐心培养,而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我们所强调的只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加传统的优秀做法才是有效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没有耐心的、与学生面对面的、精心和经常的辅导,是不可能取得理想成绩的。
即使是做指导者也必须深入学生,去指导才行,不付出劳动,天上不会掉馅饼。
特别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教师更要耐心细致,在尊重、理解基础上提出可接受的要求,使其有反思的余地,有改正缺点或错误的机会,促使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冲破各种阻碍,履行自己的义
务从而在某方面取得进步。
同时,老师还要加强养成教育,不断激励,使学生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进步。
班主任的工作复杂而又多面,我的片面之词也许根本不能概括我对本书的所有感慨与感激,在繁杂而劳累的班主任工作中他就像一盏明灯引领着我得到更多的收获和启发,从而经常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的遗嘱中说:用知识哺育自己。
教师只有不断进修提高,不断洗涤自己逐渐被世俗杂务蒙尘的心灵,用自己的真心换得孩子的真情,此时,我相信,你就是一名真正成功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