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超越——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超越——关于马克思主义
哲学原理的几点思考
干成俊;潘雪融
【期刊名称】《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8)003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超越,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哲学研究对象;二、哲学研究的根本原则;三、呈现真理的方式;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在这几个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
【总页数】5页(P23-27)
【作者】干成俊;潘雪融
【作者单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安徽,淮北,235000;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安徽,芜湖,2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O
【相关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J], 贾梅
2.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J], 胡珍映;何毅斌
3.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J], 米娜瓦尔·拜希尔
4.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几点思考 [J], 张复宪
5.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J], 胡珍映;何毅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的几点思考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否存在本体论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肯定者曰有,否定者曰无。
改革开放以前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哲学界主流地位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存在旧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改革开放以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本体论的观点逐步流行,但争论一直存在。
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解,因此围绕该问题的争论就不是可有可无的。
把“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作为主题,既有助于争论的进一步展开,也有助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有助于在新世纪中更好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关于“本体论”和“世界观”两概念的使用马克思在《博士论文》附录中使用了“本体论”概念,他说:“对神的证明不外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对自我意识的逻辑说明。
例如,本体论的证明。
当我们思索存在的时候,什么存在是直接的呢?自我意识。
在这个意义上说,对神的存在的一切证明都是对神的不存在的证明,都是对一切关于神的观念的驳斥。
”(全集第2版第1卷第101页)从上下文的意思来看,马克思所理解的本体论就是关于本体存在的理论,即本体是否存在,如何存在,以及本体与非本体相互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论感觉、激情时使用了“本体论”概念。
他认为“人的感觉、激情等等不仅是在[狭隘]意义上的人类学的规定,而且是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自然)肯定”(全集第1版第42卷第150页)。
所谓对人的感觉、激情的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自然)肯定,是指“感觉、激情等等仅仅通过它们的对象对它们感性地存在这一事实而真正肯定自己”,是指“不同的肯定方式构成它们的存在、它们的生命的特殊性;对象以怎样的方式对它们存在,这就是它们的享受的特有方式”,即使“对象为他人所肯定,这同样是他自己的享受”。
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发达的工业,也就是以私有财产为中介,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才能在总体上、合乎人性地实现”。
浅谈马克思主义给青年的启示
浅谈马克思主义给青年的启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提出了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当代青年具有重要启示。
以下是我认为的几点:认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阶级组成的,阶级之间的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
对于当代青年来说,理解阶级分化的现实情况和阶级斗争的本质,有助于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认识到自己的利益与其他阶级的利益之间的冲突。
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个人与群体、自由与约束是相互作用的。
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使每个个体充分发展并且同时又不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
青年应该努力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坚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地位:马克思主义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路线。
这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尤其对于当代青年来说。
他们需要了解人民生活的现状,尽力为人民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为实现社会公正与发展尽力。
推进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可持续的。
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推进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采取绿色发展方式,保护地球家园。
对于实现个人价值的启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社会历史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不断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
这种认识启示了当代青年要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和创造力,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同时也意味着要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为人民服务,为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发展做出贡献。
对于对待生命、对待他人的启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每个人都是社会生活的一分子,每个人应该平等对待生命,注重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保障自身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有意识地尊重和关爱他人,促进人类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对于抗争压迫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解放全人类,指出社会的进步必然与阶级斗争息息相关。
在当代社会,青年们面临很多艰苦的现实问题和压力,马克思主义告诉他们只有通过自我觉醒、团结一致,抗争不公与压迫,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和世界的美好。
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几点思考
2008.02(中旬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中心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以实践为出发点,重视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统一,人和自然应该协调发展。
马克恩和恩格斯的这些生态思想、生态观点超越了时代局限,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前人类解决生态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马克思的唯物论是把人看作是“自然存在”、并且是“活生生的自然存在”、“活动的自然存在”的唯物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①“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
”②可见,人的产生、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人是自然的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
人作为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是拥有身体、拥有自然的各种力的人的自然,同时他“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③,要受到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外部自然的限制,是在与自然的联系中生存的“受苦的存在”,这就是“人的自然的本质”。
④2.自然的人本主义与人的自然主义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自然化过程,也是自然的人化过程,最终也是社会形成过程。
人的自然化就是人对自然的适应,也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自身进化的过程;自然的人化则是人类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的改造,使之适应人的过程。
自然界只是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可能性,但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就需要人类进行劳动去改造自然,这样就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是将自然—人—社会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加以阐述的。
正如马克思强调的,我们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
”⑤3.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支配”还是“适应”由于“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⑥,于是,人类开始从拓展、开发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等方面来改变自然界,把人的目的性因素和人的要求注入到自然界的因果链条之中,使自然界朝着有利于人类利益的方向演进,但人以自然界的征服者的姿态索取的后果是人“成为非人的、过分精致的、非自然的和臆想出来的欲望的机敏的和总是精打细算的奴隶”。
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趋势评述
袁银传:近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述评一、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自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三分法和分门别类的孤立研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也不利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理解。
倡导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普遍共识。
第二,突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研究和文本比较研究。
近几年来,学界日益打破"以苏解马"、"以西解马"等传统模式,反对"以儒解马",强调以"以马解马",即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根据,对他们的思想进行解读,更加重视回归原文本。
第三,突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一个是进一步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或专题化研究,特别是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专题研究;二是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研究。
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趋势将进一步从十七大政治报告精神的政策解读向学理层面研究的深化。
第四,注重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交流与对话。
全球问题的日益凸现、美国次贷危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以及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新变化迫切要求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加强交流与对话,而国内学术研究环境的日益民主化与开放化,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公开化、深入化,并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为我们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交流与对话起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五,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特别是注重本学科如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全面而坚实的学科支撑。
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一些思考
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一些思考要回答“在当代条件下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一些权威的意见。
来看看我党的几代领导人他们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怎样认识的。
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接见从前线回中央党校学习的同志时说: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每读一遍我都有新的启发。
没有大量真正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的干部,要完成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能的。
----这是毛泽东同志的认识和体会。
1981年3月26日,在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小组负责同志的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很赞成陈云同志提出的“建议中央提倡学习,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是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这一很好的意见;邓小平同志随即指出:“现在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
”他还提出了把毛泽东同志的一些主要著作“选编一下”,同时“还要选一些马恩列斯的著作”的学习要求。
次日,在同总政治部的负责同志的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再次强调:“我看应当搞学习运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
”---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学习理论的要求。
2011年5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举行春季学期学员开学典礼的讲话中谈到: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是保持政治上坚定的思想基础。
-----这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同志对党校学习的干部学员的要求。
党的历届领导人都是十分重视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的。
领导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但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真正要把理论学精、学透、落实,大家内心多多少少还是抱着一种畏难情绪和怀疑态度的。
下面就从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存在的认识偏差、学习的目的和学习的方法三个方面谈几点思考。
首先,为什么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学理论有畏难情绪甚至怀疑态度,我觉得和下面几个错误的观念有关系。
马克思的婚姻观思想及其几点思考
论马克思的婚姻观及几点思考从马克思的《论离婚法草案》谈起摘要:在《论离婚法案》中,马克思深刻剖析了婚姻的本质关系。
马克思认为:“任何人只要结了婚,那他就得服从婚姻法;谁随便离婚,那他就是肯定任性,非法行为”,马克思强调婚姻的基础是爱,提倡在爱的基础上结婚自由并承认婚姻可以离异,但反对轻率离婚。
通过对马克思婚姻观的分析,以期把握婚姻的本质和基本道德规,以此从家庭,法律,学校,社会四个方面着手,给人们的婚姻生活提供借鉴,从而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
关键词:马克思;婚姻观;离婚;当代价值马克思的婚姻观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著作中的一个重要容,并且它的形成历经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在马克思多部著作和大量书信当中都涉及到对婚姻家庭问题的论述。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时候就十分重视对婚姻这一问题研究,马克思在《论离婚法草案》、《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致巴瓦安年柯夫》、《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等著作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论及了原始社会史方面的问题对古代婚姻家庭发展作过一些阐述,①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马克思致路库格曼》、《反杜林论》等著作中对婚姻家庭问题进行了深刻地分析揭露和批判 。
一、马克思婚姻观的基本容1842年,普鲁士国家制定了《离婚法草案》,该草案主要是依据基督教精神,把世俗婚姻予以化,强调婚姻的不可离异性。
该草案受到社会舆论的热烈声讨。
①陈旸.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月刊2013年第08期马克思认为这是婚姻问题被普鲁士君主政府化,并且揭示出该政府欲在法制上把婚姻问题予以神秘化,以实现其君主统治的意图。
为揭露这一意图,马克思向世人表达了他自己的婚姻观,为此马克思写下了《论离婚法案》一文,一方面表示出对该法案的否定态度,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对婚姻的理解。
(一)婚姻要合乎伦理马克思的婚姻观是把婚姻看作一种伦理道德,是对黑格尔的婚姻观进行批判的继承而产生的。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主要有三条路径:回归文本、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面向时代和实践。
在三种路径中,回到文本是前提,借鉴西方是参照,面向实践是根本。
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亚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超越路径依赖,实现不同研究路径的互补,使三种路径之间既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而并行发展,又相互借鉴和补充。
实践路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主渠道,为此,特别需要确立研究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和超越意识。
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前所未有”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代和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为其创新提供了新的问题和新鲜经验。
二是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格局确立,开启了文本解读和阐发的研究路向。
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译介,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视角。
如何理解及实现三种路径的统一,关系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前景。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路径之一,是回归文本。
对文本的学术化阐释,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和历史依据。
以往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总是强调唯一性,定于一尊,不允许有其他的解释。
从实现意识形态功能来说,这一做法不无理由,但同时也造成了相关研究中的单一性甚至僵化,似乎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能有一种形态,其他的皆为谬误甚至异端邪说。
事实上,任何理论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可以给予不同视角或层面的阐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亦不例外。
内容的博大精深、新文本的陆续发现以及时代的变迁,决定了无论从逻辑还是历史看,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都不应只有一种理路。
多样性的理念,使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取向成为可能和必要,而学术取向的重要表现,是回归文本,即通常说的“回到马克思”。
回归文本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起点。
回归文本当然要做出深入的版本考证,明确相关的语境,厘清字句的原意,分析语句的逻辑关联,以及探究某一观点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等。
但回归之要义并非拘泥于文字,而在于阐发真精神,或如德里达所说的马克思的“某种精神”,这就是它的理论内核、基本原理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文章将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简要回顾,强调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将分析当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等。
文章将提出几点改进教学的建议和策略,以期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具备科学方法论素养的社会科学人才。
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和。
其核心内容包括:矛盾分析法: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通过分析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可以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过分析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可以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阶级分析法: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分析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可以揭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
这些核心内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工具,为我们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开展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应用: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根本原则,它强调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帮助研究者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出发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
辩证唯物主义的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的,存在着对立统一规律。
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现状的几点思考
在 原 著 的 学 习 中 ,有 些 同志 思 想 上 还 没 有 形 成 正确 的认 识 , 坚 定 共 产 党 人 的 特 有 理 想 信 念 。 没有 看 到 学 习原 著 的重 要 意 义 ,将 学 习 流 于形 式 ,出现 了不 真 心 学 、不 用 心 听 、不 诚 心 用 等 问题 。
目前有些同志学习原著只停留在习解读我们可以直现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多次提到了在建设握其中的理论和方法只停留在学习层面不能学以致用把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该将其视为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科学使之理论转化为工作思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而是学完之后就将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研究新情它束之高阁从不用于工作实践中
神 ,就要认真 学习原著中一 系列理论文章 。原著是丰 富的 ,鲜活
2 半 信 半疑 , 存 迷惑 。 下 , 些 同志 不 愿 意 学 习原 著 , . 心 当 有 认 的,通过学习原著 中翔实的材料和富有特色的语言来加深对普遍 为 马克 思 主义 解 决 不 了 现 实工 作 中的新 情 况 、新 问题 ,已经 “ 过 性原理 和观点的理解 ,有助于加深化我们对 党的创新理论的理 时 ”了 。特 别是 在 西 方 国家 具 有 很 强麻 痹 性 的 资 本 主义 民主 等 思 解 ,提高如何建设 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正确观察事 想 的迷 惑 下 ,他 们 对 马 克 思主 义 的适 用 性 和 正 确 性 产 生 了怀 疑 ,
2 放松原著学 习不利于提高素质 、干好工作。建国至今 ,中 .
国社会主义建设 已经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 ,但同时我国也面对着国
1装潢门面 ,形式上学 。有些 同志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热情 内国际两方面的复杂局面 。在这一复杂 、困难 ,机遇与挑战并存 .
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思考
、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奇的 《 历史与 阶级意识 》 ,他提 出 ,过 于强调存在
决定意识抹杀了人的因素 ; 辩证 法不过 是人类认识
的一部分 ; 历史是 由综合意识共 同构成 的 , 而不是
巴黎公社后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 , 共产主义
和工人起义在单一 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成功 , 只 有在多数资本 主义 国家 同时进行才可能胜利 。 苏维
世纪 2 0年代 ,西方 马克思主义 ( 以下简称西 马 )
卢 卡奇等人 的观点实 际是对 马克思 主义 的新 的发 展 ,于是 , 他们 的观点在西方迅速传播 , 于结 出 终
收稿 日期:2 1.92 0 1O .3 作者简介:刘继华 (9 6 ) I6 一 ,男,浙江新昌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 士生 ,宁波大学科 学技术学 院副教 1 2 授 ,硕士 ,主要从事英美 文学 、翻译理论与实践等研 究。
12 ,特洛茨基发表 《 95年 文学与革命 》 ,成为马克
思 主义 文学批 评的奠基人 。 但在斯大林时代 , 文学
清一色 地必须 歌颂社会 主义精神和苏维埃英雄 。 因 此,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展 的任务落到 了其他 国
家学者 的肩上 。
在其他 国家 , 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文学批 将 评 的第一位 主要人物是西马 的创始人卢卡奇。 卢卡 奇等人发展 出了被动反映理论 的马克思主义主张 ,
义研究 和理论思潮 。西 马主要经历 了反叛与 回归 、
嫁接与派生 、昌盛与繁荣 、 式微 与复兴几个发展 阶
段 。圜
2 世纪 2 O 0年代是西马的反叛与回归阶段 。在
部分 。 2 O世纪 2 O年、 兰西等对第二 国际 葛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1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探析张耀灿曹清燕(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学取向的形成有其必然性。
首先,“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人学的关联点。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终极价值是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其具体活动的展开也是以人为出发点,通过人来实施,又以人为归宿,因此,“人”的问题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
其次,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应用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基本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最后,人文关怀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要求。
用马克思主义人学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从现实的人出发,用符合人性的方法实施教育,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可以更好地促进这一实践活动的开展,从而更好地提升人、完善人。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2期论德育目标的价值意蕴张澍军(东北师范大学)德育目标的层次、域分问题是德育研究领域的一个复杂问题,它内在的要求二者实现辩证联结。
所谓德育目标的“层次”,主要是指德育目标在德育过程中,按照受教育者的特点及相应的目标要求而形成的不同水平或者不同阶段的标准。
所谓德育目标的“域分”,主要指德育目标按其内容的不同方面所形成的领域标准。
同一层次的德育目标,往往是由不同域分的目标构成的;同一域分的德育目标,又是由不同的层次连接而成。
只有实现这两者的辩证联结,才能真正形成德育目标的有机系统。
这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处理德育目标时,首先要协调好过程目标与终极目标的辩证关系,即过程目标要以终极目标为指导,终极目标要以过程目标为中介基础;其次要协调好首位目标与非首位目标的辩证关系。
既不能以首位的政治目标代替非首位目标,也不能使非首位目标泛政治化。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几点思考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表达形式,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当前社会,宗教观念多样化、宗教信仰蔓延的趋势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将围绕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进行几点思考。
做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科普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解可能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认知,这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历史渊源、实践应用等内容进行科普教育。
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教育活动,例如举办宣讲会、讲座等形式,向广大群众普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知识和核心观点;还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网络平台等途径,推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相关知识,提高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
要加强对宗教教育的管理和引导。
在当前社会,宗教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各种宗教组织和活动层出不穷,对此就需要加强对宗教教育的管理和引导。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宗教政策、建立宗教事务管理部门等措施,对宗教组织和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引导其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和文明进步。
在宗教教育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培养群众正确的宗教态度和观念,积极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理性对待宗教,不盲从、不盲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宗教观教育,还需要注重与时俱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宗教观教育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注重教育内容的更新与完善,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专题讲座、推出相关宣传品等形式,不断丰富和拓展宗教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使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做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科普教育,加强对宗教教育的管理和引导,注重与时俱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时代马克思劳动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马克思劳动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开创性的思想体系,其对劳动理论的创新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新时代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创新也愈发迫切。
本文将围绕新时代马克思劳动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展开讨论。
一、对劳动的价值重新思考在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中,劳动被赋予了很高的价值,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所占有,而劳动者本身的劳动价值却往往被忽视。
在新时代,随着个体价值观念的觉醒和社会对劳动者权益的认可,人们开始重新对劳动的价值进行思考。
劳动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是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者应当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和回报。
劳动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产品或服务本身,还体现在劳动者的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上。
在新时代的马克思劳动理论中,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劳动的价值,重视劳动者的权益,提倡劳动成果的公平分配。
二、劳动与创新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生产的基础。
在新时代,劳动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多的是智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
在新时代的劳动理论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劳动与创新的关系。
创新是劳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劳动者通过思考和实践创造出的新价值。
创新也是推动劳动力价值提升的关键因素,创新的产品和工艺能够提高劳动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
在新时代的马克思劳动理论中,我们需要将劳动与创新结合起来,提倡劳动者参与创新,促进劳动力价值的提升。
在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中,劳动者被视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被剥削阶级,社会劳动关系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对立关系。
在新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劳动与社会关系也在不断演变。
社会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越来越重视,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完善,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劳动者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
在新时代的马克思劳动理论中,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劳动与社会关系。
我们需要重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提倡劳动者参与社会管理,在社会关系中寻找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摘要当今时代如何利用马克思主义来团结教育民众,坚定社会理想信念,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对过去的经验教训总结思考,为我们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考邓小平曾说:“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我们遭遇了诸多挫折,究其原因是没有正确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误入本本主义的迷雾之中。
尽管如此,失败是通向成功的又一起点,过去挫折、教训仍然对我们受益无穷,特别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今天,更是引发我们无限的思考。
一、要始终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经过革命战争的实践,形成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第一次结合”,然而,进入和平时期,作为实现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先行者,毛泽东的探索在良好的开局之后逐渐陷入了“左”的误区。
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出发点毋庸置疑是好的。
他曾说:“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
”但建国前和建国后,由于时代背景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也是不同的。
毛泽东将战争时期的思维习惯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用思维惯式来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社会意识依然停留在战争年代,严重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
“灵魂”跟不上“身体”的速度了。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身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不仅是群众运动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不论哪一各方面出现挫折和冲击,都会动摇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如何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的含义、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思考的实质性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内生和外化的统一,而不是盲目更不是胁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应该是内生和外化相结合的产物,“内生”是指人民群众积极主动的认识并自觉参与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中来,体现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性;而“外化”则是主要指党和国家的宣传引导作用。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创作和整理基础上建立的,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的百年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一系列独特而又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
一、辩证唯物主义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关键思想是将世界看做是一个充满矛盾、动态变化的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不仅要捕捉社会经济方面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还要关注与之相互作用的各种矛盾和矛盾的辩证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我们必须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如何处理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对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分析,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二、新时代下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在当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迅速变化,新时代也提出了新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和挑战。
首先,新时代中,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要求我们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下做出新的理论创新。
比如,我国现在面临的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突破、民生改善等挑战,都需要新的理论思维和方法。
其次,新时代中,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已进入了新周期,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日益显现。
如何应对新的全球经济格局和加强经济对外开放,成为当前理论创新和政策制定的重中之重。
三、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一直是研究者和实践者研究和实践的基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从传统的二元对立式思维,到当下的数据分析、计量经济学等多元分析方法。
数据分析已成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我国经济结构、消费模式、收入差距等问题,可为决策者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谈谈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几点思考
汇报人:
日期:
• 引言 •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涵 •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要性 •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途径
•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未来展望 • 结语
01
引言
时代背景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社会变迁与马克思主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也需要不断适应 时代的变迁,与时俱进。
03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要性
应对新时代挑战的需要
适应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重要趋 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能够帮助 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全球化带
来的挑战和机遇。
解读信息化社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 化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 新的课题。时代化能够使我们更 好地把握信息化社会的本质和规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推广
要点一
多元化传播
要点二
跨文化交流
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和推广马克思主义,需要采用多元 化的传播手段,包括学术著作、大众读物、互联网等 ,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在推广马克思主义过程中,需要注重跨文化交流,尊 重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以形成全球范围内的马克 思主义研究和实践共同体。
加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问题的结合
关注现实问题,提供解决 方案
密切关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大现实问题,如 社会公平、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关系等,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为解决现实 问题提供科学思路。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实证研 究的融合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证研究的融合,使 理论研究更好地为政策制定和实践创新提供
坚持实事求是
在探索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 今后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几点思考
作者: 黄小彪[1]
作者机构: [1]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广东广州510623
出版物刊名: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页码: 26-27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S1期
主题词: 马克思主义;学习;思考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即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方法论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看待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最鲜明的立场是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实事求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关于如何在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
作者: 郝晓玫
作者机构: 榆林学院,陕西榆林719000
出版物刊名: 黑河学刊
页码: 5-5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期
主题词: 马克思主义 发展 现实性 实践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突出现实性和时代性,更要突破纯哲学式的教育模式,突出民族性;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在解放思想中加强对马克思经典文本及观点的研究,从现实中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提供新材料;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充分的吸收西方思想的有益成果。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双传学;徐腾
【期刊名称】《唯实》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实践性、科学性和人本性,决定了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主要有:理论教育、宣传普及、制度规约、政策支持、心理影响、传媒渗透、实践认知、典型引领等.推动当代中
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把握和处理好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通俗化、科学性、学理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总页数】6页(P20-25)
【作者】双传学;徐腾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南京,210013;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江苏扬州,22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本文围绕如何认识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与内涵、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派别,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出现多样化的局面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本文提出判断西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三条标准,并以卢卡奇和弗罗姆为例作了具体分析。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ception and connotation of Western Marxism as well as its relations with Leninism,holds that Western Marxism is not aunified school of ideological trend,and,based on a concrete analysis of G.Lukacs and E.Fromm,proposes three criteria for judging the nature of Western Marxism.【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卢卡奇/弗罗姆/Western Marxism/Marxism/Leninism/Lukacs/Fromm【正文】[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03)04-0067-04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又不断发展,20 世纪50—60年代达到高潮。
习惯上,通常指由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人所引发的西欧和中欧地区左翼激进思想家(包括部分共产党员或被开除出党的理论家)重新诠释马克思学说的思潮。
我国学术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但对如何认识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目前学术界还存在着诸多争论。
对此,笔者不揣冒昧,拟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与内涵、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界定等三个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与内涵仍有不同看法。
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存在是一个不依人们赞成与否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因为不仅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之一的卡尔·科尔施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1930)一文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概念,并将它与“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或“正统马克思主义”明确对立起来;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梅洛—庞蒂也在《辩证法的历险》(1955)一书中专章讨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并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其后英国新左派理论家佩里·安德森又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1 976)一书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从形式的转移和主题的创新等方面规定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他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尽管存在种种的分歧和对立,却仍然构成一种具有共同学术传统的理论。
”(3)这一切说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并非主观杜撰,而是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的一股思潮。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含糊的概念。
因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国外并不是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有确定涵义的概念。
在国外比较常见的有三种用法:(1) 地域性概念。
如,前南斯拉大学者A·格尔科奇科夫主张按地域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东方马克思主义”(即苏联、东欧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即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马克思主义)和“第三世界马克思主义”(即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流行的马克思主义)。
在这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中不仅包括欧美等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还包括那个地区各国共产党的理论;(2)梅洛-庞蒂的概念。
他所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指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阐述强调辩证法和无产阶级主观革命性的理论,是与列宁主义根本对立的一种思潮;(3)佩里·安德森的概念。
他的概念“既是世代性的,又是地域性的”,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概念。
[!--empirenews.page--] 上述几个概念各有自己的根据,但也各有自己的片面性。
例如,梅洛-庞蒂不顾卢卡奇本人的反对与抗议将他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并把葛兰西这个忠诚的共产党人也包括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中去;佩里·安德森则没有注意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共同点之一便是否认“苏联马克思主义”即“正统马克思主义”或“列宁主义”,当然还包括“斯大林主义”。
笔者认为,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严格地说不过是西方各国家中主张重新阐释和补充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种通称,它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派,也没有形成一致的思想体系,只是一些研究者的文章、著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倾向而已。
它包括众多的派别、庞杂的内容,在政治和哲学问题上都存在重大分歧和争论。
很多派别和人物的思想,前期和后期有着较明显的变化。
而且,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是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大革命浪潮的失败,使一些人对十月革命模式的普遍性产生了怀疑,加上后来苏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逐渐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使人们对苏联模式的“极权主义”望而生畏,但他们又不满意资本主义世界,所以试图重新研究马克思的著作并结合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成果做出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传统”的新的解释。
此外,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上,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也有明显的不同。
例如在人的本质问题上,赖希、马尔库塞等与马克思的观点就有差别;甚至有些学者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多少相同之处。
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不能笼统地将之视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发展出的一个统一的派别。
因而,是否需要继续使用这一概念,也必须认真思考。
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无论从意识形态还是从地域来划分都是不确切的。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是全世界无产阶级(不是哪一国家或哪一地域的无产阶级)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和纲领。
把它按地域来划分是荒唐的,按某些观点的不同来区分也是不妥的。
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只能按照它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还是非马克思主义来做价值判断。
而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观点,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该从其特定的时代和历史环境出发进行深入研究,以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反对“列宁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革命的战略、策略问题上提出了不同于列宁的主张;在哲学上提出了不同于恩格斯、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见解。
但我们不能因此得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非”或“反”马克思主义的结论,这实际上涉及到如何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关系问题。
其实,不同意或不完全同意列宁的观点和理论的人早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即已存在。
第二国际的左派代表德共(斯巴达克派)的创始人之一、著名的女革命家和理论家罗莎·卢森堡就是如此。
卢森堡曾和列宁一起同第二国际中的修正主义进行过斗争,但卢森堡并不同意列宁对俄国孟什维克的态度和有关工农专政的思想,列宁为此曾严厉地批评过她,但仍称她为“革命无产阶级的真正马克思主义杰出代表”。
而历史则证明卢森堡对列宁的某些批评并不是错误的。
同样,曾经侨居苏联13年之久的匈牙利共产党人卢卡奇对列宁主义也不是全盘接受。
其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卢森堡和卢卡奇以及列宁等人都是更多地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实际来理解马克思主义。
而列宁自己的论断也不是百分之百地同马克思相一致的,例如,他的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胜利的学说即是。
至于卡尔·科尔施在其《关于“马克思主[!--empirenews.page--][1][2][3]下一页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中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或“正统马克思主义”公开对立,除了上述原因外还与苏联自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公然以“正统马克思主义”自居,并通过其控制的共产国际,向各国党发号施令,对于不赞同或不完全赞同它的观点、政策的共产党和共产党人采取排斥、打击的做法有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观点上出现的多样化局面,除上述两大原因外,更多是由战后的现实决定的。
二战后,从法西斯专制统治下解放出来的东欧诸国,无论其本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还是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均不同于苏联的具体情况,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不同于苏联和东欧。
因此,东欧诸国虽然在多方面不得不屈从于苏联,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上,却不能不带有自己的特点。
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包括共产党人,由于较远地离开了苏共的控制,在思想上有更多的自由。
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探索革命道路、革命策略和战略等问题上势必会不同于列宁,从而也就更多地带有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历史色彩。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也一再强调他们的学说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48)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观点出现多样化的局面不仅与各国的社会现实、文化传统有关,而且在理论上也是有依据的。
其实,不仅在西方,即使在中国,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以及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在马列的著作中也是找不到的,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自己的国情正确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有关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的结晶。
再如,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它的哲学体系和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表述上也不同于以往,并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显然这也是正常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
西方马克思主义(我只是约定俗成地使用这个名词)的出现,尤其是他们在政治和哲学理论上所作的积极的探索,可以理解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运用,甚至是必要的补充和发展。
因而不应把西方马克思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异端”甚或是“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思潮不加分析地排斥和批判。
当然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也不能完全肯定,而是要承认它的出现缘由是不可避免的,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所具有的积极的一面应予以肯定并加以借鉴。
同时也应看到其问题也是明显的,它的许多观点和主张并没有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富有成效的检验;它在揭露资本主义弊端、批评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时,虽有一些深刻和锐利的见解,但也因缺乏历史分析而多有偏僻之处;在强调总体革命、倡导文化批判时,既有全面审视的深邃目光,也有忽视经济基础的致命缺陷。
对此,我们在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时,应当认真辨别,谨慎对待,具体地分析其错误产生的根源,以为借鉴,帮助我们找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性。
[!--empirenews.page--] 三前文已述,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