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工艺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不良土质路基指的是路基土质质量较差,容易发生沉降、塌陷、侧滑等问题,给道路使用和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为了解决不良土质路基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处理方法。
对于不良土质路基,可以进行土壤改良处理。
土壤改良是指通过添加适量的改良材料,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能,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加固、加密、加强土壤的抗剪强度和抗沉降能力。
可以采用添加石灰、水泥、矿渣粉等材料,通过与土壤充分混合反应,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对于不良土质路基,可以进行排水处理。
排水是指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将路基内的积水及时排除,降低土壤含水量,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将积水导入排水渠或排水沟,保持路面的干燥与稳定。
对于不良土质路基,还可以采取加固处理。
加固是指通过增加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提高路基的抗沉降和抗滑移能力。
可以采用加筋土工格栅、土工合成材料等加固材料,将其嵌入土体中,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和抗压能力,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对于不良土质路基,还可以采取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是指对路基下方的地基层进行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可以采用加固、加密地基的方法,如进行地基加固桩、地基加固槽等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沉降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不良土质路基的问题。
对于不良土质路基,还需要进行合理的路基设计和施工监控。
在路基设计中,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土壤性质,合理选择路基的宽度、高度和横坡等参数,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进行质量监控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包括土壤改良、排水处理、加固处理和地基处理等。
通过采取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解决不良土质路基带来的问题,保证道路的使用安全和交通畅通。
同时,合理的路基设计和施工监控也是保证路基质量的重要手段。
地基基础处理加固工程施工

地基基础处理加固工程施工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支撑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地基基础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沉降、断裂、滑动等,因此需要进行处理和加固。
本文将介绍地基基础处理加固工程施工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一、地基基础处理加固的原因地基基础处理加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地基土质不良:如软土、粉细砂、轻亚粘土等,这些土壤的承载力低,容易发生沉降和滑动。
2. 基础设计不当:基础设计不合理或计算有误,导致基础承载力不足或基础形式不适合地基条件。
3. 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不规范操作,如基础浇筑不密实、混凝土强度不足等,导致基础出现问题。
4. 环境因素: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附近施工影响,可能导致地基基础损坏。
二、地基基础处理加固的方法1. 更换地基土:将不良地基土挖除,换填符合要求的地基土,如砂石、碎石等,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2. 地基加固:采用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如预压加固、注浆加固、冻结加固等,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 基础补强:对基础进行补强处理,如增加基础面积、设置钢筋混凝土支撑等,以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4. 防渗处理:针对地基渗漏问题,采用防渗处理方法,如灌浆、防水涂料等,防止水渗入地基。
5. 地基监测:对地基处理加固工程进行监测,如沉降观测、土压力观测等,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地基基础处理加固工程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设计计算,确定处理加固方案。
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3.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4. 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处理加固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地基基础处理加固工程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活动,只有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加固方法,并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问题。
素填土、淤泥质土不良地质处理方案

素填土、淤泥质土不良地质处理方案一、素填土的特点及处理方案素填土是指由砂石等颗粒物质组成的土层,其含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颗粒之间没有结合力,易于产生沉降和变形。
素填土的处理主要包括填筑加固和地基处理两个方面。
1. 填筑加固:采用填筑加固的方法可以提高素填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填筑加固方式包括填土加固、预压加固和灰浆加固。
- 填土加固:通过在素填土中添加砂石等颗粒物质,增加土壤的密实度,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
- 预压加固:在填筑素填土前,先施加一定的荷载进行预压,使土层发生变形并排除空隙,然后进行填筑加固,提高土层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 灰浆加固:在填筑素填土时,将水泥浆料注入土层中,通过固化作用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2. 地基处理:对于素填土地基,可以采用地基处理的方法来改善其不良特性。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包括加固地基、加厚地基和换填地基。
- 加固地基:在素填土地基上设置加固层,如钢筋混凝土板桩、砂石柱等,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 加厚地基:在素填土地基上加厚一定的填土层,通过增加土层的厚度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 换填地基:将素填土完全挖除,然后重新填充符合要求的土壤,如黏土、砂土等,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二、淤泥质土的特点及处理方案淤泥质土是指由含有大量细颗粒物质的粘土和有机质组成的土层,其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和粘结性,易于产生沉降和变形。
淤泥质土的处理主要包括固化和改良两个方面。
1. 固化:采用固化方法可以提高淤泥质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固化方法包括固化剂加固和冻结固化。
- 固化剂加固:在淤泥质土中加入固化剂,如水泥、石灰等,通过与土壤中的水分和颗粒物质反应形成胶结物质,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 冻结固化:通过降低土壤的温度,使土壤中的水分结冰,形成冻结固体,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改良:对于淤泥质土地基,可以采用改良方法来改善其不良特性。
常见的改良方法包括土体互换、挖除回填和加固地基。
不良地质处理方案

不良地质处理方案不良地质是指土壤性质差异性大、土质不均匀、地下水位高等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地质情况。
遇到不良地质问题,工程施工和地质治理的需要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优化施工工艺、加强地质勘探和采用适当的地质处理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处理不良地质的方案。
首先,优化施工工艺是处理不良地质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条件选用合适的技术和设备,合理组织施工作业。
针对土质不均匀的情况,可以采用土壤改良技术,如夯实法、冲击法、贯入法等,以改善土壤质地和加固地基。
对于地下水位高的情况,可以采用压水平衡、冻结法等控制地下水的方法,以确保施工安全。
其次,加强地质勘探是有效处理不良地质问题的关键步骤。
地质勘探可以提供详细的地质信息,为后续的地质处理提供参考。
在地质勘探中,可以采用地质勘探技术,如钻孔、试探等,以获取地下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特征等。
同时,还可以结合地球物理勘探、遥感技术等综合手段,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地质信息。
最后,选择适当的地质处理方法也是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关键。
根据具体不良地质情况,可以采用土质改良、基坑加固、排水处理等方法。
土质改良可以通过加入修改剂等手段,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基坑加固可以采用混凝土梁、钢支撑等方式,加固基坑的周边土体,保证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排水处理可以采用井点降水、泵站抽水等方法,降低地下水位,控制地下水的影响。
总之,处理不良地质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施工工艺优化、地质勘探加强和适当的地质处理方法。
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合理组织施工作业,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加强地质勘探,获取详细的地质信息,为后续的地质处理提供依据。
通过选择适当的地质处理方法,改良土壤性质、加固基坑和控制地下水位,可以有效解决不良地质问题,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多种不良地质地基处理方法

多种不良地质地基处理方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地基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地基工程中,除了优质的地质条件,还存在着各种不良地质地基,如软土、黏土、湿地、地下水位高等。
这些不良地质地基给地基工程的施工、使用和维护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需要采取多种不良地质地基处理方法。
一、加固土层法加固土层法是通过对不良地质地基中的泥土进行处理,在增加泥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整个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加固土层方法包括快速沉降法、加固地基板法等。
快速沉降法是一种利用土层本身重量提高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
具体操作方式是在原地基上通过人工挖掘或机械作业,将原土层拉平、压实,形成一个较平整、较坚实的土层。
在建造工程中,按照这个新土层进行施工,可以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加固地基板法则是通过为不良地质地基上增加一层加固板,使其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能力。
加固板一般有钢板、混凝土板等。
在地基板基础上,还可以加固螺旋桩、钢矢量等结构件,以增强其加固效果。
二、加厚地基法加厚地基法是通过对不良地质地基进行土层厚度的增加,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加厚地基方法包括挖填法、新型工程填料法等。
挖填法是一种常见的加厚地基方法,即对不良地质地基进行挖土作业,然后将新的填料填充到被挖出的坑内,以达到加固、增厚的目的。
新型工程填料法则是利用新型填料来进行地基加固,常见的填料有发泡水泥、聚乙烯颗粒等。
这些填料重量轻、稳定性好,具有很好的加固效果。
三、冻结法冻结法是对不良地质地基进行冻土状态改造,使其稳定、强度增加。
常见的冻结方法包括电热法、气体冻结法等。
电热法是利用电能将土壤内部水分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并在土壤中产生空气与其他回路上电流互动的电场效应,使得土壤处于冻结状态,达到强化地基的效果。
气体冻结法则是将液氮或其他低温气体注入到土壤中,然后进行急速冻结,使土层达到冻结状态,进而强化地基。
简析道路工程不良土质路基处理方法

简析道路工程不良土质路基处理方法道路工程不良土质路基处理是指在路基工程中,遇到土质条件不良的情况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使路基达到设计或者使用要求的一种技术手段。
不良土质主要包括软土、膨胀土、沉积土等。
一、软土处理方法1.优化填筑方法:选择适宜的填筑方式,采用块状填筑、桩基加固、土石混填等方式增加填筑体的稳定性。
2.预压加固:利用预压加固的方法,通过预加载,使软土内部排水,提高地基强度,减少沉降量。
3.网格加筋:在软土路基表层布置网格材料,通过增加路基的抗剪强度,提高路基的承载力,防止路基下沉。
4.增加排水措施:在软土路基中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以排除土体内部的水分,提高土体抗剪强度。
二、膨胀土处理方法1.挖除更换:将膨胀土挖除,换填优质土或者改良土进行填补,以减少土体的膨胀性。
2.建筑物处理:对于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可以采取浇筑混凝土地基、加设地基隔离层等方式,避免土体的膨胀对建筑物产生破坏。
3.化学改良:利用化学药剂等对膨胀土进行处理,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降低土体的膨胀性。
三、沉积土处理方法1.平整夯实:对于较软的沉积土,可以进行平整夯实处理,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均匀度,增加土体的承载力。
2.切坡加固:对于沉积土较厚、坡度较大的路段,可以进行切坡加筋处理,增加路堤的稳定性,防止边坡滑动和崩塌事故的发生。
3.沉积土固化:采用固化剂进行沉积土固化处理,通过增加土体的黏聚力和摩擦力,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道路工程不良土质路基处理方法根据不同的土质情况有所不同,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优化填筑方法、预压加固、网格加筋、增加排水措施、挖除更换、建筑物处理、化学改良、平整夯实、切坡加固和沉积土固化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改良不良土质路基,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道路工程的使用安全。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工艺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工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建筑物的建设愈发普遍,也带来了不良地基土的问题。
不良地基土是指地基土壤在地质条件、自然环境或人类工程活动下引起的物理、化学、结构上的改变造成的,主要分为以下类型:软基地基、巨石地基、砂土地基、老高沟、压实填土等。
这些不良地基土对建筑物的承载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放任不管会导致建筑物倒塌的风险。
为此,需要对不良地基土进行处理和加固,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本文将简要介绍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工艺。
一、处理方法:1.软基地基软基地基处理的主要手段是加固,加固的方法有加压注浆、灌注桩、混凝土悬挂桩等。
而在程序上,应先进行超前预制方案,随后则应进行地表和地下工作。
在地下工程中,需要对深部进行预处理。
2.巨石地基巨石地基的处理方法要么是将这类土地开垦后进行加固,要么是利用大型起重机进行石头的清除,同时对基础的深度进行深层加固。
3.砂土地基砂土地基为最常见的不良地基土之一,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原位加固或加固壁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理。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和选择材料,实现最佳的加固效果。
4.老高沟处理老高沟的关键在于对其环境、空气、水流等实际情况甄别,精准识别结构类型,采用管道及堵孔的方式进行加固。
5.压实填土对于这类地基,我们可以利用单桩、组桩、超后吊压或加压注浆等方法进行加固或加强。
二、加固工艺对于不良地基土的加固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对现场进行勘察,根据勘察结果判断其地质情况及特征,选择最为合适的加固方案。
第二步,模拟或仿真施工,对方案进行检验和审核,确保方案具有实际可行性和经济性。
第三步,按计划进行实际施工,先进行地下加固,后进行地表加固,并持续进行检验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三、加固材料加固材料是不良地基土处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选择应基于建筑物所处地区的特点和性质。
常用的加固材料有灌浆、轻质配筋和高性能混凝土等。
不良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不良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如果地基不稳固或存在不良条件,可能会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有效地处理不良地基是确保建筑物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一步。
以下是不良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1. 土壤改良:通过添加适当的材料(如砂、砾石、水泥等)来改善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可以提高地基的支撑能力,减轻地基的沉降问题。
2. 沉降补偿:对于不平整或不均匀沉降的地基,可以采用沉降补偿的方法。
这包括调整地基支撑的高度,以平衡不同部分的沉降。
3. 土体加固:对于土壤地基的强度不足问题,可以采用土体加固的方法。
这可能包括钢筋加固、土工格栅、土体冻结等技术,以增强土壤的抗压性能。
4. 基础加固:在地基上方加建加固层,如钢筋混凝土板或钢筋混凝土桩,可以提供更可靠的基础支撑。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不均匀或容易沉降的情况。
5. 填土加固:如果地基的问题是土层过于松散或不均匀,可以通过填充高强度土壤来加固地基。
这可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6. 降水排水:对于地下水位较高或地基容易受到水分影响的地区,降水排水是必要的。
这可能包括建设排水系统、设置排水沟或排水孔等方法,以保持地基的稳定性。
7. 地下连续墙:对于具有不稳定侧向土压力的地基,建设地下连续墙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这种墙可以抵挡土压力,减少地基的变形和沉降。
总结起来,在处理不良地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土壤改良、沉降补偿、土体加固、基础加固、填土加固、降水排水和地下连续墙等。
通过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结构稳定性,提高其使用寿命。
不良地基处理与加固方法及施工工艺

浅谈不良地基处理与加固方法及施工工艺引言地基基础工程对于高层建筑的安全及使用至关重要,其造价高、工期长。
科学合理地选择地基处理方式对于现代土木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对建施工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
1.地基的定义与不良地基的种类1.1 地基的定义地基是指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基底下方产生的变形不可忽略的那部分地层,而基础则是指将建筑物荷载传递给地基的下部结构。
作为支承建筑物荷载的地基,必须能防止强度破坏和失稳,同时,必须控制基础的沉降不超过地基的变形允许值。
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相对埋深不大,只须普通的施工程序就可建造起来的基础类型,即称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地基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则应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在处理后的地基上建造的基础,称人土地基上的浅基础。
当上述地基基础形式均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应考虑借助特殊的施工手段相对埋深大的基础形式,即深基础(常用桩基),以求把荷载更多地传到深部的坚实土层中去。
1.2 不良地基的种类地基土与上部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基土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及地基施工,中国不良地基土的种类较多,主要有杂填土、软黏土、冲填土、饱和松散砂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黏土、季节性冻土、含有机制土、泥炭土以及山区地基土等。
比如湿陷性黄土在山西也广泛存在,湿陷性土属于特殊土,在上面覆盖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
山西属于封闭的内陆气候,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属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地区。
湿陷性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其独特的力学性质,山西湿陷黄土多为冲积、坡积、洪积或风积成因,主要分布在汾河流域和晋东南地区,多数为粉土和粉质黏土,有少量粉质黏土含有少量结核。
2.不良地基土质分类2.1膨胀土地基膨胀土是由亲水性强的粘土矿物成分组成的,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性能,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西南地区。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方法及施工工艺

要是采用真空的方式对地基形成 了压力, 并有效的提高了地基的密实度和承 重力 , 其原理跟堆积法 比较相似 , 但是相对于堆积法更具有技术性。 施工人员 要先对地基进行密封, 并采用真空设备排除地基内的空气使得地基的表层处 于 一种 真空 的情 况 , 在 这 种情 况 下 , 地基 也 就会 相对 的静止 , 不 受气 压 以 及地
、
置换 法
( 1 ) 换 填 法
在对地基进行加固中, 我们可以选择换填法 , 该种方式可以对地基进行 很好的加固, 使得土质之间的密实度加大, 并可以对建筑物进行很好的支撑 , 使得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大大的提升。 在进行换填法的工作中, 要注意对土质 的考察 , 并使得整个地基的边坡 得以很好额加固。在加固完成以后也要对其质量进行测试 , 从而保证加 固的
加固以后就可以形成 了一个问题 的机构 , 该结构可以有效的保护地基 的安全 性, 提高地基的质量 , 并实现了对地基的有效的加固。 施工人员在进行振冲置换法中应该注意该方式的适用范围, 如果在施工 中地 基 的土 质是 比较疏 松 的 , 那 么在 进行 振 冲法 中就 容 易 导致 对 的稳 定 性受
有效 性 。 ( 2 ) 振 冲置 换 法
提高了地基的质量 , 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应该注意对施工材料的选择 , 要保证持续的真空状态 就必须保证覆盖的材料达到合格的标准 , 并对该真空 的形态进行养护 , 一旦 进入 了空气那么真空的形态也就无法保证 ,从而也降低了我 国地基 的质量 , 无法 对 地基 进行 加 固 。 所 以施 工 人员 要 实现 对整 个地 基 的周 围 的环 境进 行考 察, 排除可能影响真空持续性的因素 , 并对地基的表面进行清理 , 防止一些杂 物 进人 真空 的范 围中 , 影 响 了真 空的 质量 , 降低 了地 基 的承 受 能力 。
不良地质路基施工方案

不良地质路基施工方案一、前言地质条件是影响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良地质条件下进行路基施工,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施工方案,以期为实际工程提供指导。
二、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方案1.土层处理: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土层经常会出现软弱、易液化等问题,对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造成威胁。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土层进行充分的处理。
(1)软弱地基处理:对于软弱地基,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地下榀木桩、灌注桩等。
通过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确保路基的安全性。
(2)液化地基处理:对于易液化地基,可以采取加重或混凝土填充等方法,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防止液化发生。
(3)坚硬地基处理:对于坚硬地基,可以采取预处理措施,如钻孔爆破等,使地基更加易于开挖和平整。
2.施工工艺: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施工需要重视施工工艺的选择和调整。
合理的施工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地质条件带来的问题。
(1)挖填工艺:对于软弱地基,可以采用软弱地基挖填法。
先挖掉软弱层,再进行填充,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抽水工艺:对于液化地基,可以采用抽水工艺,将地下水位降低到安全范围,减少液化发生的风险。
(3)削方工艺:对于坚硬地基,可以采取削方工艺,在地表上进行削方,减少开挖深度和施工难度。
3.施工技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施工中,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施工技术,以解决地质条件带来的问题。
(1)地质勘察: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特征,识别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2)监测与预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地质监测,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
同时,可以采用地质预警系统,提前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
(3)抢险与处理: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灾害发生的风险较高。
因此,需要有应急抢险队伍和设备,及时处理地质灾害,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4.施工管理: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施工中,施工管理必不可少。
合理、科学的施工管理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施工方案不良地质路基是指路基所处地质环境复杂,存在诸如软弱土层、沉积层、断层、滑坡、塌陷等地质问题,对道路安全和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
为了确保道路的安全和稳定,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抗滑性,需要采取适当的地质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下面就以一个具体道路工程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工程地理概况:本工程位于XXXXX,总长度为xx km,沿线地质情况复杂,主要存在软弱土层和沉积层。
为了保证道路的设计要求和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合理的地质路基处理。
处理方案:1.地质勘探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包括地质剖面、土壤采样和试验等,以了解地质情况和土壤特性。
在特殊地质部位,如断层和滑坡等,需要进行更加详细的勘探,以确定施工方案和处理方法。
2.软弱土层处理对于存在软弱土层的路段,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地基加固、排水和加铺加筑等。
地基加固可以采用灌浆法、挤浆法等方法,将混凝土或其他材料注入软弱土层,增加土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排水是为了降低土壤含水量,采用排水沟、排水管等设施,防止土体失稳。
加铺加筑是指在软弱土层上铺设加筑块或钢板,以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沉积层处理沉积层常常存在较大的变形和沉降,会对路基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处理沉积层可以采用控制沉降、加固地基和加厚填料等方法。
控制沉降可通过改变填筑层的性质和厚度,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后期沉降预留合适的空间。
加固地基可采用灌浆、振动加固等方法,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加厚填料是指在沉积层上加铺更多的填料,增加路基的承载能力。
4.断层和滑坡处理对于存在断层和滑坡的路段,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
断层处理可以采用填充断层、边坡修整和加固等方法。
填充断层是指在断层裂缝中填充碎石、混凝土等材料,修建连接断层的道路。
边坡修整是指调整边坡的坡度和坡高,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加固措施可采用锚杆加固、喷锚加固等方法,增加边坡的抗滑性和抗震能力。
滑坡处理可以采用边坡加固、土体改良和排水等方法,以减小滑坡的风险。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首先,对于不良土质路基,我们需要进行土质的调查和试验。
通过对土壤的采样和试验分析,可以了解到土壤的具体性质,如含水量、塑性指数、压缩性等,并判断土壤的可塑性和可压缩性,从而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
1.排水处理:不良土质通常含水量较高,容易产生水分饱和和液化等现象,因此需要进行排水处理。
常用的排水方法包括设置横向和纵向排水系统。
横向排水可以采用开挖排水沟、安装水平排水管等方式,将过多的地下水排出;纵向排水可以采用排水壕或排水管,在路基的纵向方向加强排水功能。
2.增加路基填料:不良土质路基可以通过在其上方填充较好的路基填料来提高其稳定性。
填料可以使用砂石、碎石等具有较好排水性和稳定性的材料,通过填充改变土体的性质,减小变形和沉降的可能性。
3.地基加固:对于较软弱和强塑性的土体,可以采用地基加固的方法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地基加固桩、静力增加法、灌浆加固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改变土体的结构,增加其抗剪强度和承载力。
4.路基处理:不良土质路基可以采用填充加固或边坡加固等方法进行处理。
填充加固可以在路基的上方铺设一层较好的填料,通过加固填充体提高路基的稳定性;边坡加固可以采用边坡护坡、护面板、钢筋混凝土护坡等措施,增加路基边坡的稳定性。
5.其他处理措施:针对特殊情况,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处理措施。
例如在不良土质路基中设置加筋土壁、加固梁、加固板等结构,提高其整体的稳定性;对于水下不良土质路基,可以采用桩基础、灌浆加固等方法。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不同的情况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在进行处理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壤的性质、工程的要求和可行性等因素,确保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同时,在处理过程中需注意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和质量控制的要求,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施工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施工【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介绍了几种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较常采用的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方法,主要包括置换法、预压法、压实与夯实法、挤密法、灌浆法等,并就其各自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不良地基土;加固处理;置换法;挤密法在不良地基土层上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是当前建筑领域中较常遇到的一种情况,这种不良地基土层一般有粘土、砂土等较为软弱、不利于地基工程施工的土质层。
按照技术要求来讲,这种不良地基土是不能够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但是由于建设发展需要,必须要在该土层上进行工程作业施工,为了保证基础和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就必须要对不良地基土层进行处理与加固,使其密实度和强度增大,以满足建筑工程的地基施工技术要求。
以下本文就来简要介绍几种较为常见的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方法以及其施工技术。
1、置换法所谓置换法,就是指将不良地基土层挖出后,再使用性质较好的土料进行填方,以达到建筑工程对地基强度等级的要求。
置换法是不良地基土处理中最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法,且施工较为简便,机械化程度高。
一般包括换填法、振冲置换法以及夯挤置换法等几种方式。
1.1换填法。
这是最简单的土层置换方法,即将不良土层挖去,再填补新的土料进行压实,从而达到技术要求的建筑持力层。
这种方法的施工中,最需要注意的施工要点是必须要将所有的软弱土层全部挖出,且要保持坑边的稳定;在填料时要选择优质的土料,且需分层夯实。
1.2振冲置换法。
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成桩体。
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性的目的。
其施工注意事项为碎石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地基土对其的侧向约束作用,该约束作用越弱,碎石桩的作用效果越差,因而该方法用于强度很低的软粘土地基时必须慎重行事。
1.3夯挤置换法利用沉管或夯锤的办法将管(锤)置入土中,使土体向侧边挤开,并在管内(或夯坑)放人碎石或砂等填料。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施工方案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是指在道路建设中出现的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处理,可能会导致路基沉降、塌陷、开裂等问题,影响道路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施工方案,介绍了处理的方法和流程。
施工前准备1.工程勘察:对路基地质进行详细勘察,包括地质类型、土质条件、地下水位等。
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处理方案。
2.施工图设计:根据勘察结果进行施工图设计,确定施工的具体方案和方法。
地基处理(填方处理)1.地表清理:清除路基上的杂草、泥土、垃圾等,确保施工面整洁。
2.坑槽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质层剖面开挖,将部分黏土、砂土等土层挖除,使土体达到稳定状态。
3.坑槽回填:将符合要求的填土逐层回填坑槽,每层要按要求进行压实处理,如使用压路机或振动锤进行碾压或振动。
4.地基均匀压实:对填充土进行均匀压实处理,保证填方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地基处理(加固处理)1.灌浆处理:针对有大量孔隙的地质层,进行灌浆处理,填充空隙,增加土体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2.土挡墙或挡土墙:对于较高的路堤,可以采用土挡墙或挡土墙进行加固处理,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土钉墙:对于较陡峭的边坡,可以采用土钉墙进行加固处理,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4.排水处理:通过设置排水设施,排除地下水对路基的不良影响,保证路基稳定。
边坡处理1.边坡整形:根据边坡的形状和设计要求进行整形,使其具备一定的坡度和稳定性。
2.边坡加固:针对边坡的松散土壤,可以进行加固处理,如喷锚、喷涂混凝土等技术手段,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植被覆盖:对于边坡进行绿化处理,种植草坪或其他绿植,增加边坡的抗冲刷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2.施工质量检查:对填方、回填、压实等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3.施工记录和验收: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工程量、质量情况等,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不良地基土的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施工工艺

谢海林①Xi Hal ; e in 徐长林②X h n l i uC a gi n
( ①伊 春市 广 易集 团建筑 设计 有限责 任公 司 , 春 130 ; 伊 500 ②伊 春市 广 易集 团北 华建筑 安 装有 限责任 公 司 , 伊春 130 ) 500
( )i u uny G opCnt co e g o, t. i u 500C i ; ( Yc nG agi r os utnD s nC. Ld, c n130 ,h a  ̄ h u r i i Yh n ( Ycu uny GopB i aC nt c o s l et o,t. i u 50 0C i )  ̄ i nG agi ru e u osutnI t l n C . d, c n130 ,hn ) h h r i n am L Y h a 摘要 : 重点介 绍常 用的 不 良地 基土 处理 方法 以及具 体施 工 工艺 。
Absr t h o tac :T e c mmo to fu f v rbl e lg a ete t n n eno c me ta d c n t cin tc iu r te s d n meh dso na o a e g oo y b s r ame ta d ri re n n o sr to e hnq e : 良地 基 土; 理方 法; 工工 艺 不 处 施
Ke r s na oa l e lg s te t n ; o sr cin tc n q e y wo d :u f v r beg oo ybae;rame tc n t to e h i u u
中图分类号 :U 7 T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 6-3 12 1 0 — 1 1 O 10 - 1 (0 0)9 0 3一 1 4
不良地基处理方法

不良地基处理方法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良地基情况,如软土地基、易液化地基、气蚀地基等。
这些不良地基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软土地基处理方法:1.加固地基:通过加固地基的方式来增加其承载力,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加固桩、加固网、加固板等,通过这些加固措施可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地基改良:通过改变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提高其压实度和密实度。
常用的地基改良方式有填筑夯实法、振动致密法、混凝土搅拌桩等。
二、易液化地基处理方法:1.注浆加固:通过注浆方法,向易液化地基中注入固化材料,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常用的注浆材料有水泥浆、化学固化剂等。
2.地基加固:采用预应力桩、灌注桩等加固方式,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抗液化能力。
三、气蚀地基处理方法:1.排气处理:在土体孔隙中存在气体时,可以通过进行排气处理来减小气蚀地基的影响。
常用的排气方法有抽水排气、气体压缩排气等。
2.地基加固:采用加固措施,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常用的加固方法有灌注桩、加固板等。
四、地基沉降处理方法:1.增加承载面积:通过合理设计地基底面积,增加地基承载面积,降低地基沉降系数。
2.加固土体:通过在地基中加入填充材料,增加地基承载力和抗沉降能力。
五、病害地基处理方法:1.病害地基的修复:根据地基病害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复方法,如填筑夯实、加固桩等。
2.注意预防措施:在新建建筑物时,要提前进行合理的地基勘察,避免选择病害地基。
六、黑臭土地基处理方法:1.深基坑排水: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排水处理,保持基坑内外的水压平衡,减少黑臭土地基对工程的不利影响。
2.控制源头:加强周边区域的环境整治,控制黑臭土地基的形成源头。
除了上述的处理方法,还要注意在地基处理过程中的监测和质量控制,确保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另外,不同地基情况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施工。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施工工艺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施工工艺一、置换法(1)换填法就是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
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
施工要点:将要转换的土层挖尽、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的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2)振冲置换法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成桩体。
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性的目的。
施工注意事项:碎石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地基土对其的侧向约束作用,该约束作用越弱,碎石桩的作用效果越差,因而该方法用于强度很低的软粘土地基时必须慎重行事。
(3)夯(挤)置换法利用沉管或夯锤的办法将管(锤)置入土中,使土体向侧边挤开,并在管内(或夯坑)放人碎石或砂等填料。
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由于挤、夯使土体侧向挤压,地面隆起,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提高,当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土体强度也有相应的提高。
施工注意事项:当填料为透水性好的砂及碎石料时,是良好的竖向排水通道。
二、预压法(1)堆载预压法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
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施工工艺与要点:a、预压荷载一般宜取等于或大于设计荷载;b、大面积堆载可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作业,对超软土地基的第一级堆载用轻型机械或人工作业;c、堆载的顶面宽度应小于建筑物的底面宽度,底面应适当放大;d、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不得超过地基的极限荷载。
(2)真空预压法在软粘土地基表面铺设砂垫层,用土工薄膜覆盖且周围密封。
用真空泵对砂垫层抽气,使薄膜下的地基形成负压。
随着地基中气和水的抽出,地基土得到固结。
为了加速固结,也可采用打砂井或插塑料排水板的方法,即在铺设砂垫层和土工薄膜之前打砂井或插排水板,达到缩短排水距离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工艺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
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一、置换法(1)换填法就是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
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
施工要点:将要转换的土层挖尽、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的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2)振冲置换法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成桩体。
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性的目的。
施工注意事项:碎石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地基土对其的侧向约束作用,该约束作用越弱,碎石桩的作用效果越差,因而该方法用于强度很低的软粘土地基时必须慎重行事。
(3)夯(挤)置换法利用沉管或夯锤的办法将管(锤)置入土中,使土体向侧边挤开,并在管内(或夯坑)放人碎石或砂等填料。
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由于挤、夯使土体侧向挤压,地面隆起,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提高,当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土体强度也有相应的提高。
施工注意事项:当填料为透水性好的砂及碎石料时,是良好的竖向排水通道。
二、预压法(1)堆载预压法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
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施工工艺与要点:a、预压荷载一般宜取等于或大于设计荷载;b、大面积堆载可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作业,对超软土地基的第一级堆载用轻型机械或人工作业;c、堆载的顶面宽度应小于建筑物的底面宽度,底面应适当放大;d、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不得超过地基的极限荷载。
(2)真空预压法在软粘土地基表面铺设砂垫层,用土工薄膜覆盖且周围密封。
用真空泵对砂垫层抽气,使薄膜下的地基形成负压。
随着地基中气和水的抽出,地基土得到固结。
为了加速固结,也可采用打砂井或插塑料排水板的方法,即在铺设砂垫层和土工薄膜之前打砂井或插排水板,达到缩短排水距离的目的。
施工要点:先设置竖向排水系统,水平分布的滤管埋设宜采用条形或鱼刺形,砂垫层上的密封膜采用2-3层的聚氯乙烯薄膜,按先后顺序同时铺设。
面积大时宜分区预压;做好真空度、地面沉降量,深层沉降、水平位移等观测;预压结束后,应清除砂槽和腐植土层。
应注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可减少地基的孔隙水压力增加上覆土自重应力,使有效应力增加,从而使地基得到预压。
这实际上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靠地基土自重来实现预压目的。
施工要点:一般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深井井点;当土层为饱和粘土、粉土、淤泥和淤泥质粘性土时,此时宜辅以电极相结合。
(4)电渗法在地基中插入金属电极并通以直流电,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土中水将从阳极流向阴极形成电渗。
不让水在阳极补充而从阴极的井点用真空抽水,这样就使地下水位降低,土中含水量减少。
从而地基得到固结压密,强度提高。
电渗法还可以配合堆载预压用于加速饱和粘性土地基的固结。
三、压实与夯实法1、表层压实法采用人工夯,低能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碾压机械对比较疏松的表层土进行压实。
也可对分层填筑土进行压实。
当表层土含水量较高时或填筑土层含水量较高时可分层铺垫石灰、水泥进行压实,使土体得到加固。
2、重锤夯实法重锤夯实就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能来夯实浅层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获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层。
施工要点:施工前应试夯,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如夯锤的重量、底面直径及落距、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实前槽、坑底面的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夯实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大面积夯时应按顺序;基底标高不同时应先深后浅;冬季施工时,对土已冻结时,应将冻土层挖去或通过烧热法将土层融解;结束后,应及时将夯松的表土清除或将浮土在接近1m的落距夯实至设计标高。
3、强夯是强力夯实的简称。
将很重的锤从高处自由下落,对地基施加很高的冲击能,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地基土中的颗粒结构发生调整,土体变为密实,从而能较大限度提高地基强度和降低压缩性。
其施工工艺流程:1)平整场地;2)铺级配碎石垫层;3)强夯置换设置碎石墩;4)平整并填级配碎石垫层;5)满夯一遍;6)找平,并铺土工布;7)回填风化石渣垫层,用振动碾碾压八遍。
一般在大型强夯施土前,都应选择面积不大于400m2的场地进行典型试验,以便取得数据,指导设计与施工。
四、挤密法1、振冲密实法利用专门的振冲器械产生的重复水平振动和侧向挤压作用,使土体的结构逐步破坏,孔隙水压力迅速增大。
由于结构破坏,土粒有可能向低势能位置转移,这样土体由松变密。
施工工艺:(1)平整施工场地,布置桩位;(2)施工车就位,振冲器对准桩位;(3)启动振冲器,使之徐徐沉人土层,直至加固深度以上30~50cm,记录振冲器经过各深度的电流值和时间,提升振冲器至孔口。
再重复以上步骤1~2次,使孔内泥浆变稀。
(4)向孔内倒人一批填料,将振冲器沉人填料中进行振实并扩大桩径。
重复这一步骤直至该深度电流达到规定的密实电流为止,并记录填料量。
(5)将振冲器提出孔口,继续施工上节桩段,一直完成整个桩体振动施工,再将振冲器及机具移至另一桩位。
(6)在制桩过程中,各段桩体均应符合密实电流、填料量和留振时间等三方面的要求,基本参数应通过现场制桩试验确定。
(7)施工场地应预先开设排泥水沟系,将制桩过程中产生的泥水集中引入沉淀池,池底部厚泥浆可定期挖出送至预先安排的存放地点,沉淀池上部比较清的水可重复使用。
(8)最后应挖去桩顶部lm厚的桩体,或用碾压、强夯(遍夯)等方法压实、夯实,铺设并压实垫层。
2、沉管砂石桩(碎石桩、灰土桩、OG桩、低标号桩等)利用沉管制桩机械在地基中锤击、振动沉管成孔或静压沉管成孔后,在管内投料,边投料边上提(振动)沉管形成密实桩体,与原地基组成复合地基。
3、夯击碎石桩(块石墩)利用重锤夯击或者强夯方法将碎石(块石)夯人地基,在夯坑里逐步填人碎石(块石)反复夯击以形成碎石桩或块石墩。
五、拌和法1、高压喷射注浆法(高压旋喷法)以高压力使水泥浆液通过管路从喷射孔喷出,直接切割破坏土体的同时与土拌和并起部分置换作用。
凝固后成为拌和桩(柱)体,这种桩(柱)体与地基一起形成复合地基。
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形成挡土结构或防渗结构。
2、深层搅拌法深层搅拌法主要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
它利用水泥浆体、水泥(或石灰粉体)作为主固化剂,应用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送人地基土中与土强制搅拌,形成水泥(石灰)土的桩(柱)体,与原地基组成复合地基。
水泥土桩(柱)的物理力学性质取决于固化剂与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
固化剂的掺人量及搅拌均匀性和土的性质是影响水泥土桩(柱)性质以至复合地基强度和压缩性的主要因素。
施工工艺:①定位②浆液配制③送浆④钻进喷浆搅拌⑤提升搅拌喷浆⑥重复钻进喷浆搅拌⑦重复提升搅拌⑧当搅拌轴钻进、提升速度为0.65-1.Om/min时,应重复搅拌一次。
⑨成桩完毕,清理搅拌叶片上包裹的土块及喷浆口,桩机移至另一桩位施工。
六、加筋法(1)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岩土工程材料。
它以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如塑料、化纤、合成橡胶等为原料,制成各种类型的产品,置于土体内部、表面或各层土体之间,发挥加强或保护土体的作用。
土工合成材料可分为土工织物、土工膜、特种土工合成材料和复合型土工合成材料等类型。
(2)土钉墙技术土钉一般是通过钻孔、插筋、注浆来设置,但也有通过直接打人较粗的钢筋和型钢、钢管形成土钉。
土钉沿通长与周围土体接触,依靠接触界面上的粘结摩阻力,与其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土体,土钉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条件下被动受力。
并主要通过其受剪工作对土体进行加固,土钉一般与平面形成一定的角度,故称之为斜向加固体。
土钉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降水后的人工填土、粘性土、弱胶结砂土的基坑支护和边坡加固。
(3)加筋土加筋土是将抗拉能力很强的拉筋埋置于土层中,利用土颗粒位移与拉筋产生的摩擦力使土与加筋材料形成整体,减少整体变形和增强整体稳定。
拉筋是一种水平向增强体。
一般使用抗拉能力强、摩擦系数大而耐腐蚀的条带状、网状、丝状材料,例如,镀锌钢片;铝合金、合成材料等。
七、灌浆法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将能够固化的某些浆液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
灌浆的浆液可以是水泥浆、水泥砂浆、粘土水泥浆、粘土浆、石灰浆及各种化学浆材如聚氨酯类、木质素类、硅酸盐类等。
根据灌浆的目的可分为防渗灌浆、堵漏灌浆、加固灌浆和结构纠倾灌浆等。
按灌浆方法可分为压密灌浆、渗入灌浆、劈裂灌浆和电化学灌浆。
灌浆法在水利、建筑、道桥及各种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八、常见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1.软粘土软粘土也称软土,是软弱粘性土的简称。
它形成于第四纪晚期,属于海相、泻湖相、河谷相、湖沼相、溺谷相、三角洲相等的粘性沉积物或河流冲积物。
多分布于沿海、河流中下游或湖泊附近地区。
常见的软弱粘性土是淤泥和淤泥质土。
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物理性质粘粒含量较多,塑性指数Ip一般大于17,属粘性土。
软粘土多呈深灰、暗绿色,有臭味,含有机质,含水量较高、一般大于40%,而淤泥也有大于80%的情况。
孔隙比一般为1.0-2.0,其中孔隙比为1.0~1.5称为淤泥质粘土,孔隙比大于1.5时称为淤泥。
由于其高粘粒含量、高含水量、大孔隙比,因而其力学性质也就呈现与之对应的特点——低强度、高压缩性、低渗透性、高灵敏度。
(2)力学性质软粘土的强度极低,不排水强度通常仅为5~30kPa,表现为承载力基本值很低,一般不超过70kPa,有的甚至只有20kPa.软粘土尤其是淤泥灵敏度较高,这也是区别于一般粘土的重要指标。
软粘土的压缩性很大。
压缩系数大于0.5MPa-1,最大可达45MPa-1,压缩指数约为0.35-0.75.通常情况下,软粘土层属于正常固结土或微超固结土,但有些土层特别是新近沉积的土层有可能属于欠固结土。
渗透系数很小是软粘土的又一重要特点,一般在10-5-10-8cm/s之间,渗透系数小则固结速率就很慢,有效应力增长缓慢,从而沉降稳定慢,地基强度增长也十分缓慢。
这一特点是严重制约地基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的重要方面。
(3)工程特性软粘土地基承载力低,强度增长缓慢;加荷后易变形且不均匀;变形速率大且稳定时间长;具有渗透性小、触变性及流变性大的特点。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预压法、置换法、搅拌法等。
2.杂填土杂填土主要出现在一些老的居民区和工矿区内,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所遗留或堆放的垃圾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