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练三品四心文化-涵养学生核心素养
实施“四心”教育 引领学生发展
![实施“四心”教育 引领学生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e414c647e21af45b307a816.png)
实施“四心”教育引领学生发展班主任每天都和学生打交道,每天都要面临班级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既要引领学生求知,又要促进学生发展。
新的时代需要班主任理解学生、顺应学生、有能力改变学生。
而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实施“四心”教育,是班主任基本的工作艺术。
一、以童心和学生交朋友要做好班主任,尤其是小学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一颗童心。
这种童心,要体现在对学生的爱上。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班主任要理解童心,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在亲近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以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研究小学不同年级学生的童心,努力去领会童心、体验童心、体贴童心,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以打好人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为前提,尽量满足学生童心的需求,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做好朋友。
这样,教育就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童心和学生交朋友,还可以通过组织和参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沟通感情。
班级搞文娱活动,我负责编写或选择剧本,确定歌曲曲目,其余的一切都交给学生,主持、串联词、排演等都能搞得像模像样;说话比赛中,常和学生为用哪一句话更好展开争论,童心喜欢童语,在班集体的民主评判中,往往都是我败下阵来。
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中,两种童心的碰撞可以加深感情,增进友谊,相互都感到此时此刻的关系不是师生,而是朋友。
二、以恒心促进学生成长学生之间有差异。
在一个班级,就日常操行和学业而言,好、中、差是客观存在的。
要使学生能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在学业上有所发展,班主任必须有恒心。
这种恒心,要体现在信任和毅力上。
在对完成学业遇到困难的学生面前,班主任一次理智的、充满期望的、充满信任的谈话,可使学生如沐春风,给学生以启发、鼓励;反之,冷言冷语也可以使学生消沉、迷惑,甚至一蹶不振。
对学习遇到阻碍的学生,班主任需持有的态度是宽容和期待,而不是讽刺、挖苦,甚至是辱骂之类的态度。
2023年中学开展“四心”“四德”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中学开展“四心”“四德”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bb4e6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f.png)
2023年中学开展“四心”“四德”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学校要立足实际,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目标:通过开展“四心”“四德”建设实施方案,培养学生具备好学心、爱心、向善心和创新心,同时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追求“四德”即德智体劳全面发展。
二、具体措施1. 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进行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培训,提升教师的思想认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 注重教师的自我修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心理健康培训,提升教师心理素质。
2. 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定期举办有关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
- 开展课外读书活动,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3. 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 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引导学生有计划、有效地学习。
-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5. 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 开展体育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比赛和运动健身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
- 加强健康教育,讲解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6. 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创新精神-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 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7.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定期开展家长会议,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情况。
-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动态。
三、实施保障1. 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开展“四心”“四德”建设的顺利进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r——学生核心素养促教师专业化提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r——学生核心素养促教师专业化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c59134d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7.png)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r——学生核心素养促教师专业化提升高秋云【摘要】培养并提升乡镇学生核心素养,不仅需要乡镇教师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崇高的师德,还需要乡镇教师拥有坚韧的耐心、强烈的责任心、真诚的爱心和持久的恒心.这也是乡镇中学教师专业化素养提升的良好途径.【期刊名称】《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2页(P79-80)【关键词】核心素养;专业化;语文教学【作者】高秋云【作者单位】牡丹江市第八中学,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2培养并提升乡镇学生核心素养,不仅需要乡镇教师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崇高的师德,还需要乡镇教师拥有坚韧的耐心、强烈的责任心、真诚的爱心和持久的恒心。
这也是乡镇中学教师专业化素养提升的良好途径。
而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热词,它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性的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需的共同素养;它的发展是持续终生的过程,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之后在学生的一生中不断完善。
培养并提高农村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教师有哪些要求呢?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对教师而言,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在深刻理解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科框架、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相关的能力培养了然于胸;要具有把握学情的能力,在充分了解学生己掌握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基础上,能制定出科学而有效的教学目标;要具有反思、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要客观地反思自己工作上的优势及不足,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和不足,通过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方式,帮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2023年中学开展“四心”“四德”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中学开展“四心”“四德”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031cb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8.png)
2023年中学开展“四心”“四德”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四心”“四德”是指学生要有爱国心、集体心、实践心和创新心,培养优秀品质,提升综合素质。
开展“四心”“四德”建设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为实现个人梦想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通过开展“四心”“四德”建设,旨在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施措施1. 设计实践项目(1)爱国心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地,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和发展进程,参与志愿活动,提高爱国情怀。
(2)集体心实践项目:开展班级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班级会议、班级文化建设和文艺表演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3)实践心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训、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创新心实践项目:开展科技竞赛、创新实验等活动,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定期评估和奖励机制首先,建立“四心”“四德”学生评估体系,评估学生在爱国心、集体心、实践心和创新心方面的表现。
评估可以包括学生日常行为观察和参与活动的情况等。
其次,根据评估结果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四心”“四德”建设,例如设立先进个人、先进班集体等奖项。
3. 老师指导和辅导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对于学生品德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校需要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帮助老师了解“四心”“四德”的概念和实施方法,并提供相关教材和资源,以便老师在教学中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发展。
四、预期效果通过开展“四心”“四德”建设,我们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具备良好的品格,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责任感。
3. 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实践能力和注重实践。
4. 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品”追求——建设具有“莲荷”特质的教师团队
![“三品”追求——建设具有“莲荷”特质的教师团队](https://img.taocdn.com/s3/m/65a664c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6.png)
GUANDIANLINGHANG观点领航一、“莲荷”教师团队架构及建设目标教师团队建设首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对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加快团队建设,教师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才能发挥1+1>2的功效,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其次,教师团队建设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提到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位教师都希望通过努力和创新使工作更有意义。
对于这种需要,只有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才能帮助教师个体迅速成长,从而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1.团队架构根据园所教师发展实际情况,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托,对教师个体情况进行剖析,遴选组建团队,团队成员结构呈纺锤型,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有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的领衔人,有少数成熟型教师,也有一些“新苗”教师,只有将所有人都考虑在团队建设的范围之内,才能促进团队建设的有效实现,从而推动幼儿园“莲荷”教师团队的建设。
2.建设目标一方面,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重点,以提升教师爱与奉献的生命品格、锻造教师学识修养的专业品位、养成言传身教的师道品行为目标,突出教师队伍政治思想建设和教育教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学生座谈会上讲到: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团队,是各个学校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
随着幼儿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加强团队建设,使有不同特长、不同专业水平的教师强强联合,团队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和互相学习,充分发挥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不断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提高专业水平,已是当下幼儿园发展的新趋势。
在这种趋势引领下,我园以金湖荷乡荷品文化为载体,以“三品”即高雅清正的精神品格、执着进取的专业品位和仁爱奉献的师表品行来践行“四有”精神,努力打造一支像荷一样心无旁骛、勇于拼搏、刚柔相济的“莲荷”(莲韵荷品)教师团队。
扬生命情怀,增核心素养
![扬生命情怀,增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9594dd3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e.png)
扬生命情怀,增核心素养发布时间:2022-10-21T03:16:45.89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76期作者:魏金花[导读] 我校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六条实施路径来落实核心素养。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第一实验小学校132000吉林市昌邑区第一实验小学始建于1957年,学校现有教职工117人,教学班43个,在校学生2000余人,融传承与创新,兼改革与积淀,与时俱进。
历经60余年的沧桑巨变描绘了属于自己的绚丽色彩,是老百姓心中向往的优质学校。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关注生命教育,共享幸福人生。
教育是人类自身馈赠给生命的最珍贵的礼物。
生命教育,是为了生命更加美好、更加幸福和更加久远。
生命教育要服务于学生生命的完整成长,要着力于培养学生营造幸福人生的能力,要助力于学生自主发展、持续发展、有特色的发展。
我校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六条实施路径来落实核心素养。
一、枝园文化充满生命情怀,提升人文底蕴学校落实生命教育的首要路径是建设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
我校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关怀生命、激扬生命。
从校风校训到教风学风;从生命教育理论体系到办学宗旨的确立;从“少年中国说”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弘扬传统文化到充满时代气息的党建生活;从凝练足球、乒乓球文化的校园文化墙,到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廊壁文化,深刻地诠释着生命教育的内涵,无声地提升了全校师生的人文底蕴。
二、生命课堂提升育人质量,促进学会学习学校构建“以生为本”的生态课堂模式,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快乐成长,体现“生命教育课堂”价值。
开展“生态课堂下的有效教学策略”课题研究。
在数学课中,让学生在操场中实地计时计步,亲身感受“千米”,建立数学概念模型。
在科学课中,我们抓住一切时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让学生动手操作,从做中学、在做中乐,在做中有所收获,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让问题解决、技术运用的实践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得到落实。
三品三德学习心得体会(5篇)
![三品三德学习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1965a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8.png)
三品三德学习心得体会作为一个学生,我一直以来都致力于追求优秀的品德和真知灼见。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受三品三德的教育启发,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三品三德教育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品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也是社会生活的基石。
通过学习三品三德,我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
尊重他人是我最重要的准则之一,无论与同学、老师还是任何他人相处,我始终坚持以礼相待。
此外,乐于助人也成为了我的习惯之一。
在生活中,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些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不仅仅影响到我自己,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周围的人。
其次,三品三德教育使我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诚为本,用心学习。
我明白,只有付出努力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因此,我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
同时,通过整理课堂笔记、积极参与讨论以及与同学互相学习,我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我还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这些努力使我在学业上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并有助于我将来进一步发展和实现个人目标。
最后,三品三德教育使我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三品三德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了解到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所在。
我明白,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更重要的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在的幸福感。
因此,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平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我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努力,才能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综上所述,我深深感受到三品三德教育对我的影响。
它不仅培养了我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还提高了我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并使我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深信,三品三德的教育理念将指引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成为一个有品德、有学问、有仁爱心的人。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实现人生的价值而努力奋斗。
学校四心教育整改措施
![学校四心教育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b39f5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0.png)
学校四心教育整改措施学校四心教育是指学校将“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高效学习、快乐生活”四个方面作为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贯彻四心教育,我们学校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首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实施四心教育至关重要。
我们学校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引入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同时,还将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完善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管理体制是实施四心教育的基础,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我们学校将建立健全学校领导管理团队,明确各岗位职责,加强内外部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同时,还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再次,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实施四心教育的核心目标,我们将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培养学生不仅在学术方面有所突破,还具备良好的品德素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我们将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最后,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作业等形式,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共同培养学生的四心教育。
总之,学校四心教育的整改措施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努力。
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学校四心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优秀学生。
用“三品”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用“三品”理念引领学校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00faeaaf524ccbff1218421.png)
用“三品”理念引领学校发展作者:于凤梅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6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从“三品”理念的涵义,“三品”理念引领学生主体发展,“三品”理念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三品”理念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以“三品”理念办“三品”学校的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三品”理念;引领;主体发展;专业发展;特色发展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6)05-0071-04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发展性教育的实践中。
创建特色学校,关键是确立特色办学理念。
百姓都希望把孩子送到高品牌学校,找高品格的教师,享受高品位的教育。
因此,我们在总结一些学校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品格、品位、品牌”的教育理念,以此引领学校走出一条学生主体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
一、“三品”理念的涵义“三品”理念包括:(1)“三品”办学目标:以创建具有“高尚品格、高雅品位、知名品牌”的学校为办学目标。
(2)“三品”办学理念:以“塑造品格,提升品位,打造品牌”为“三品”办学理念。
(3)“三品”办学策略:以育“三品”学生,强化主体发展;塑“三品”教师,引领专业发展;办“三品”学校,追求特色发展为办学策略。
(4)“三品”办学思想:以“三品”理念办“三品”学校;以“三品学校”塑“三品教师”;以“三品教师”育“三品学生”为办学思想。
(5)“三品”育人理念:以品格塑造品格,以品位提升品格,以品牌打造品牌为育人理念。
(6)“三品”师培理念:以“塑造专业品格、提升专业品位、提高专业能力、升华专业理想、打造专业品牌、引领专业发展”为师培理念。
二、“三品”理念引领学生主体发展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是为了培养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人的发展。
因此,我们依据“发展性教育”理论,提出以“三品”理念育“三品”学生,强化主体发展的育人理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创新发展、个性发展。
2023年中学开展“四心”“四德”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中学开展“四心”“四德”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2a680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6e.png)
2023年中学开展“四心”“四德”建设实施方案一、方案背景为进一步加强中学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我校制定了2023年中学“四心”“四德”建设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追求真、善、美、爱的心态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实施目标1. 学生“四心”:培养学生拥有真知善行的心态,正义勇敢的心态,创新探索的心态,和谐包容的心态。
2. 学生“四德”:培养学生遵循法律法规的道德规范,勤奋学习的道德品质,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礼貌友好的道德品质。
三、具体措施1. 教育引导(1)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有关真善美爱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对真善美爱的理解和感悟。
(2)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学生以真正的实践案例为基础,展示真善美爱在生活中的发生和影响。
(3)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真善美爱,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学科融入(1)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感受真善美爱的力量。
(2)在语文课堂上阅读和解析真善美爱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力量。
(3)通过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了解和领悟历史上具有真善美爱精神的人物和事件,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
3. 示范引领(1)组建“四心”“四德”示范队伍,选拔优秀学生担任校园文明大使,定期举行校园内外的文明示范活动,引领全校学生践行真善美爱。
(2)鼓励并表彰学生在校园内外的真善美爱行为,让学生感受到对于社会的贡献和成长的重视。
(3)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通过与其他学校的对比、交流,共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
4. 家校合作(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分享学生的真善美爱成果和经验。
(2)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一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等有关真善美爱的活动,共同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3)倡导家长和学生共同制定家庭真善美爱行动计划,通过家庭的温暖氛围,进一步推动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
课堂思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堂思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6ff27a3caf45b307e87197b2.png)
课堂思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江苏省镇江市八叉巷小学 朱亚飞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六大核心素养。
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学会学习的能力渗透在我们平时的日常教学中。
我们应该一改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动从接受型教学向质疑型教学转变,努力构建课堂上的思辨文化,使我们的课堂变成思辨的课堂,使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深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课堂思辨的兴趣教学中要让所有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思辨,就要激发学生思辨的兴趣,所以说创设一个恰当而符合学生学情的问题情境是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增强灵活性和多样性,学生的思维、探究、辨析能力就会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比如我在教学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时,学生们通过观察圆柱的展开图,很快就推导出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
但这时有个学生提出了可以用“底面周长×(半径+高)”的方法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这本是我接下来要讲的方法,但既然已经有学生提出了这种方法,我索性打破原来的课堂预设,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去研究。
我对同学们说:“这位同学介绍的方法对吗?”一开始同学们一个个大眼瞪小眼,一脸茫然,不一会儿,有的学生反应过来,开始争执起来,有的说是对的,有的说是错的,双方各执一词,课堂吵得不可开交。
这时我趁势说:“到底这个方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研究一下再进行辩论。
”这时教室里的学生自然分成了两派,开始研究起来。
接下来我就把课堂交给学生。
我又问了一句:“现在你认为这种方法对吗?”因为经过了刚才的研究和思考,认为这种方法正确的同学多了起来,但仍有一些学生坚持说是错的。
我笑着让认为正确的同学作为正方,认为错误的同学作为反方开展辩论。
“四心”撬动人文教育品位提升
![“四心”撬动人文教育品位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6a8afe60856a561253d36f33.png)
龙源期刊网 “四心”撬动人文教育品位提升作者:宋庆军来源:《教育·读写生活》2019年第10期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在“共话未来学校——2016 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曾指出:人文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核心的核心。
这就告诉我们人文教育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和时代意义。
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小学,一直立足区域人文资源实际,聚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切实用“四心”实践的力量撬动人文教育品位的提升。
学校先后获评“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健康促进金奖学校”“泰州市文明单位”“泰州市素质教育‘5+2’工程先进学校”。
精心打造温馨通灵的人文教育环境我校以建设“美丽校园”为抓手,以缔造完美教室、完美办公室为主线,全面打造洋溢着“温馨通灵”气息的人文教育环境。
一方面我们从整体上进行布局,除了改造便于学生阅读、下棋、休闲的楼道文化走廊、亭台、角落外,在校园主题墙上,分区域书写了学生耳熟能详的《三字经》《弟子规》;着力借助梁徐镇“泰州市孝德示范镇”品牌,在校门外围墙上设置了具有传统文化气息、图文并茂的“24孝”展牌,让学生体悟传统孝文化的独特魅力;图书角《千字文》《论语》等经典名著,让他们时时刻刻受到熏陶;在校门进去大道两边各设置了8尊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雕塑,组成了具有厚重的人文特质的“名人景观带”,一直通向有显目标识的办学理念和“三风”的大牌匾。
另一方面我们在局部上发力,通过专题培训、评比考核等方式,激励教师把每间教室和办公室布置得五彩缤纷、富有特色,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图书角书籍齐全、生物角绿意盎然,特别是各班的“星级擂台赛”“快乐读书吧”“艺术秀美台”“快乐小驿站”“完美小达人”等板块内容充实,各放异彩。
班级外墙壁上各班整齐划一地展示着同学们践行新教育“每月一事”与我校“十好”养成教育整合的书法、绘画、摄影、剪纸、编织等成果。
涵养“三质”品格,践行立德树人的高品质追求
![涵养“三质”品格,践行立德树人的高品质追求](https://img.taocdn.com/s3/m/b0783e6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d.png)
涵养“三质”品格,践行立德树人的高品质追求作者:顾爱军来源:《江苏教育》2024年第04期【摘要】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三质”品格涵养工程,其路径包括做优“三质工程”、做深“素养工程”、做强“学者工程”、做实“涵养工程”,在教師团队建设、内涵项目驱动、品格提升工程、科学项目创新等方面成果显著、辐射全国,充分体现了新海人对新时代背景下普通高中高品质建设的担当与责任。
【关键词】立德树人;三质工程;素养工程;学者工程;涵养工程【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06-0035-04【作者简介】顾爱军,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00)党委书记、校长,高级教师。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个表述共包含了三个核心要素,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新海高中”)坚持以“为人民办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聚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潜心打造高品质教育。
学校以培养具有“国家栋梁特质”“学术大师潜质”“君子情怀气质”的“三质学子”为育人目标,形成了四大基本路径,即“三质工程”“素养工程”“学者工程”“涵养工程”。
一、做优“三质工程”,助力学子品格提升新海高中围绕“三质学子”品格提升工程,具化“培养什么人”的育人目标。
学校升级育人图谱,健全育人体系,构建育人格局,通过课程育人、学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管理育人,呈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海样态。
1.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国家栋梁特质学校聚焦“国家栋梁特质”必备素养,引导学生立报国之志,成栋梁之材,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乐于奉献,敢于创新,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四心”“四到”结合,引导学生发展
![“四心”“四到”结合,引导学生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b8580300912a216147929f5.png)
“四心”“四到”结合,引导学生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我们教师必须把握这一理念,让学生在四十分钟内“四心”“四到”结合,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科技书”。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何为“四心”“四到”。
我们常常告诫学生,上课专心学习,一定要“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心到”就是要专心,一心一意学习,不能让校外的一切活动和下课时游戏、打闹之未尽兴占据心间,不能心不定,坐不稳。
应即刻把心收拢,投入学习。
“眼到”是眼睛须随着老师指点的视点去看,去辨,决不能东张西望。
所谓“口到”要求同学把看到的、听到的问题通过大脑(心灵)的考虑、整理,最后按要求口述出来。
“手到”说明把老师讲的知识重点通过大脑调整、疏理后记录下来和动手制作。
这里主要谈的“四心”是“四到”的核心,“心到”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即师生共同“用心”“虚心”“耐心”“细心”地上课学习。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说过:“心之官则思”。
就是说心脏这器官是用来考虑问题的,当然也离不开大脑,这里说的“心”包括大脑在内。
(我们学的心理学不就是研究大脑思维活动的学科吗?),因此,我重点谈谈“四心”。
二、如何做到“四心”1、怎样“用心”心是指挥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的。
“用心”就是师生把心思放在教学上、听课上、作业上。
开始上课了,往往学生会议论一些下课时说的闹的余兴事情,这时就要求我们把学生的心给收回来。
这就迫切需要艺术的、生动的、有吸引力的导入,让学生定下心来进入学习状态。
诸如“情景导入,故事导入,音乐导入,复习提问导入等,都可以让学生用起“心“来。
课中的提问、回答、作业等都要引导学生用心。
“身在曹营心在汉”是不会有发展的。
2、怎样“虚心”“虚心”是要求学生不自满、不骄傲。
“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这是千古名言。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巴浦洛夫也教导我们:“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与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失去客观标准。
从传统文化中发掘核心素养 促学生可持续发展
![从传统文化中发掘核心素养 促学生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fa6ad5ea8956bec0975e379.png)
EDUCATOR实践者说从传统文化中发掘核心素养 促学生可持续发展文 | 刘娜娜 邓艳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修养内涵。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本质是一种“人学”,关注的核心是“人”的问题,这对于理解当今人的素养结构、提升人的素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从传统文化中发掘核心素养,促学生可持续发展。
发掘课本中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课堂教学和教学方法不断革新,要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教育科研是先导。
我校注重借力首师大资源,发掘课本中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落实科学减负,探索适合学生主动、有效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2015年8月,教委新的课改要求出台。
身处课改大形势,我校结合课改的相关精神,在佟校长的带领下、各级专家的引导下尝试着进行了语文的教学改革。
本次改革,不仅在时间上突破了固有的时间模式,由传统的40分钟变为了60分钟。
教学内容上,更是融入了国学诵读及绘本阅读的相关课外知识。
希望以此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力求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积累国学知识,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文化素养。
为了将绘本的“课中读”延续到课后,为了把“读”字落实,学校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上坚持做到“四保证”:帮助学生确定阅读书目,从内容上保证;帮助学生制定读书计划,从时间上保证;每月引导学生记好《在阅读中快乐成长记录单》,从积累上保证;写、画阅读收获,从效果上保证。
真正做到“让每位教师、每个孩子都精彩”。
2015年我校开展“实践・成长・精彩”教改研讨活动。
教研中心杨碧君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校长、数学著名专家王智秋教授及团队,语文特级教师王文娟、数学特级教师王佩霞等数十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凝练三品四心文化涵养学生核心素养
![凝练三品四心文化涵养学生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abc52dd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5.png)
凝练三品四心文化涵养学生核心素养第一篇:凝练三品四心文化涵养学生核心素养凝练“三品四心”文化涵养学生核心素养重庆市第五十七中学许卫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我们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孩子的分数永远没有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劳动、学会做人重要。
要实现这个育人目标,就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涵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庆市第五十七中作为重庆市第一所示范初中,秉承“学生成长高于一切”的办学理念,尤其在推进“三品四心”校园文化建设征程中,且思且行,且行且思,注重涵养学生的信心、孝心、爱心、忠心四大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品牌学校、品位教师、品质学生“三品”校园。
经过多年的努力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凝练校园文化,营造育人氛围《易经》有云:“关乎,天下以人文化成”,意思是文化统治着天下。
这是文化一词的最早来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化一直在不同领域诠释着新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学校人心、提升学校品质、增强学校“软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及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前些年,五十七中的学生参加重庆市学生合唱比赛,在与市内各直属重点学校学生的比拼中,最终获得全市二等奖,虽也算不错的成绩,但在比赛中,暴露出学生“放不开”“缺乏自信”等问题,而且我们发现五十七中的学生在参加其它活动中,也都有“缺乏足够自信心”的通病,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由此,学校制定了“信心留给自己”的信心教育计划。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将涵养学生核心素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拓展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三品四心”的校园文化。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1991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0.png)
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文基社化础会参与——责任担当
1、社会责任 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
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 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2、国家认同
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
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 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 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3、国际理解
一方面,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助于全面把握综合 素质的具体内涵,科学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另一 方面,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 状况和水平。
Q4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后,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途径主要 有哪些?
答: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 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 ,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
在价值定位方面,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 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 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 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 模式变革。
实施“四心”教育,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素质
![实施“四心”教育,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99d3fd1d6bd97f192279e9e4.png)
实施“四心”教育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摘要:如今高职院校学生突出存在以下问题: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成功的自信以及没有宽广的胸怀。
针对以上问题,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了以“正直心”、“同理心”、“自信心”和“宽容心”为内容的“四心”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四心”教育;提高;素质中图分类号:G640“SiXin”education improves the qualityof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 Li-jun,HAO Jian-lin(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Chengde 067000,Hebei,China)Abstract:Not have proper sense of value ;the poor ability of interpersonal skills;lack of confidence and not keeping an open mind,the above mentioned ar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owadays.The author educates his students with the topic of “honesty”、“empathy”、“confidence”and“tolerance”,and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the teaching.Key words:“SiXin”education;enhance;quality在近几年的学生管理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现象:1、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甚至价值观念模糊,心中没有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2、人际交往能力差,不知道如何处理同学和师生间的关系;3、做事不积极,缺乏独立面对挫折、处理难题的勇气;4、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精神,没有宽广的胸襟。
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必须注重“四心”
![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必须注重“四心”](https://img.taocdn.com/s3/m/a56ef5c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b.png)
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必须注重“四心”
李玉洁
【期刊名称】《湖南教育:上旬》
【年(卷),期】1999(000)021
【总页数】1页(P22-22)
【作者】李玉洁
【作者单位】长沙市十一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1
【相关文献】
1.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J], 钟国丽
2.培养道德品质形成健全人格\r——浅谈农村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J], 马亚琴
3.培养道德品质形成健全人格——浅谈农村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J], 马亚琴
4.科学道德品质修养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J], 李协德
5.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J], 杨占锋;白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练“三品四心”文化涵养学生核心素养
市第五十七中学许卫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我们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孩子的分数永远没有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劳动、学会做人重要。
要实现这个育人目标,就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涵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市第五十七中作为市第一所示初中,秉承“学生成长高于一切”的办学理念,尤其在推进“三品四心”校园文化建设征程中,且思且行,且行且思,注重涵养学生的信心、孝心、爱心、忠心四大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品牌学校、品位教师、品质学生“三品”校园。
经过多年的努力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凝练校园文化,营造育人氛围
《易经》有云:“关乎,天下以人文化成”,意思是文化统治着天下。
这是文化一词的最早来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化一直在不同领域诠释着新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学校人心、提升学校品质、增强学校“软
实力”的核心要素。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营造良好的宜学环境,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五十七中在“建校”“脱薄”“争先”“创示”“扬帆”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弥足珍贵的“上下齐心、自强不息”的“五七精神”。
“五七精神”包含了锲而不舍的团队创业精神、屏气凝神的智慧实干精神和守正出奇的整体进取精神,它既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沉淀,更是五十七中人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勇造佳绩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
也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为五十七中进一步提炼、升华的校园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先时代,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其他古籍中就包含着丰富的育人思想,其共同特点是强调使蒙童“远于浇薄之恶习,习于善良之规”。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集中体现为爱国、自爱、仁爱。
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是“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现代德育的目标,也是要把青少年
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及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前些年,五十七中的学生参加市学生合唱比赛,在与市各直属重点学校学生的比拼中,最终获得全市二等奖,虽也算不错的成绩,但在比赛中,暴露出学生“放不开”“缺乏自信”等问题,而且我们发现五十七中的学生在参加其它活动中,也都有“缺乏足够自信心”的通病,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由此,学校制定了“信心留给自己”的信心教育计划。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将涵养学生核心素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拓展校园文化的涵和外延,提出“三品四心”的校园文化。
二、坚持立德树人,明晰“三品四心”
通过多年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我们生成了“三品四心”的教育理念。
打造“三品”校园是指,打造品牌学校:即学校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以人为本、人文和谐、精细高效的校园文化;在区域发挥示辐射、引领带头的作用。
塑造品位教师:即教师要有高尚的品格、高雅的品位、高精的品牌。
在教育教学中做到育人为乐、儒雅智慧、独树一格,即品教育之乐,塑在之美;显儒雅智慧,铸外在风;基础宽厚而专业精深,形成富有魅力的教学风格。
铸造品质学生: 即学生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完整的知识结构,优秀的学业成
绩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铸就品质学生要求学校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坚持能力为重,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到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开展“四心”教育是指,一是信心教育——信心留给自己:学校通过打造具有开阔视野和人文情怀的高品质教师队伍,让学生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和发展。
同时,为学生搭建平台,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社团活动展示才华,星级工程构筑自信,分层教学实得其所,从而稳步提升育人质量。
二是孝心教育——孝心奉献父母:中国人常说“百事孝为先”,“孝”是教育的基础、是做人的前提。
初中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学校通过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在理解中回报。
“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成为每个五十七中学子的必修课。
”三是爱心教育——爱心撒满校园:感恩父母在五十七中已升华为教育大爱,延伸为感念师恩、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具体来说就是:人际交往,学会交际;感受关爱,学会感恩;师爱无边,大爱无痕;奉献爱心,回馈社会。
四是忠心教育——忠心报效祖国:中国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气节。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忠心报国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
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从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到爱
社会、爱祖国,不仅是从小爱到大爱的情感集结,更是从立德修身到报效祖国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升华。
三、优化教育形式,涵养核心素养
在推进“四心”育人,打造“三品”校园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优化教育形式,突出涵养核心素养,实施“育人目标主题化、主题教育系列化、系列活动特色化、特色课程校本化”策略。
育人目标主题化。
“四心”教育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体系,兼顾“三品”校园打造,每年确定一个方向,把育人工作主题化。
如质量2010主题年: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办学品质,弘扬传统文化,献礼祖诞;信心2011主题年:凝神聚气、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再创辉煌;孝心2012主题年:弘扬传统、文化育人,加强管理、提升品质;爱心2013主题年:爱心广大、业绩辉煌,传承发扬、献礼校庆;忠心2014主题年:立足报家报国,树立远想。
主题教育系列化。
在育人目标主题化的基础上,我校把每年的主题教育系列化,形成体系,循环往复、全面渗透,引领师生共同发展。
以爱心2013主题年为例,我校设计了“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三个系列分年级纵式推进,同时也推出了“教室美化、主题班会展示、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班级形象展示”等版块横式开展活动,这样纵横并进的方式让学校的主题教育既规又有特色,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系列活动特色化。
学校开展系列化的主题活动以来,涌现出一批典型人物和优秀事迹。
如我校的育馨合唱团,在加强训练的同时还引入了心理老师对孩子们进行疏导与鼓励,让孩子们明白努力与良好的心态是自信的基石,孩子们一改往日怯生、怯场导致临场发挥不佳的缺点,一举夺得市合唱比赛一等奖并连续多年包揽渝中区合唱比赛第一名;2012级年级组在国庆前夕组织开展的爱国主义诗歌朗诵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忠心教育,在打造班级形象、增强凝聚力的同时,为全校师生树立了典;2012级3班针对一次“校园打狗风波”所开展的《关爱生命——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主题班会,在学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进而衍生出学校与市关爱小动物协会合办的“仁爱讲坛”;2015级6班向泠霏同学在社区扶救昏倒老人的事迹被“大渝网”等媒体报道,在社会上树立了“告别冷漠、与爱同行”的良好风尚;以及当大家得知2014级3班壮果同学罹患白血病的不幸消息后,全校师生积极捐款,学生会更是自发走向街头向社会发起募捐,向社会传递着“爱心接力”的正能量。
特色课程校本化。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是学校实现教育理想,涵养核心素养、培育人才的载体和手段。
我们以“四心”课程建设目标为依据,将学校已有的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构建“四心”教育课程体系。
一方面通过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二次开发,积极开展“四心”教育。
另一方面,根据学校的核心教育理
念和教育特色,形成校本化的“四心”特色课程体系。
我们还通过打造“智慧”课堂,渗透“四心”教育,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树立良好的自信心;理解父母的爱,形成良好的家庭责任感;去体验身边的爱、懂得爱并学会付出爱;懂得如何与社会和谐相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报效祖国。
同时,我们编辑了《四心有约》《成长》等校本德育读本,结合“忠心”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编辑了《大轰炸》《图说渝中抗战历史》,实现了特色课程校本化。
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今天,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话题,它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到青年学生的未来。
我们将继续前行,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让“三品四心”特色校园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为涵养学生核心素养发挥更大作用。
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