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其职责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门急诊负责人担任组长.人员应包括医师和护士.小组成员为本区域内相对固定人员.应至少配备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一名。具体职责如下:
一、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对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综合监测和目标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疗保健相关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积极协助调查。
三、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四、督促本科室人员遵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
五、负责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患者、家属及陪同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六、接受院感办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指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改进措施.评价改进效果.做好相应记录。
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门急诊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全面负责门急诊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二、配备合格、充足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相关的设施和物品.包括体温计(枪)、手卫生设施与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卫生洁具、清洁和消毒灭菌产品和设施等。
三、工作人员应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做好患者和家属、陪同人员的宣教。
四、知晓并执行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基本措施。如:落实执行标准预防措施.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执行手卫生.合理选用个人防护用品.采取安全注射.正确管理医用物品.规范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工作.规范空气净化管理.执行呼吸道卫生等。
五、开展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病例的综合监测、目标检测、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工作。
六、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展本院的预检分诊工作。
七、门急诊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分类、密闭运送。
门急诊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一、对门急诊病人开展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疗保健相关感染发病特点.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门急诊各级医师均为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监测报告责任人。医生发现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病例时.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告院感办。确诊为传染病的病例.尚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三、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的症候群相似的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病例时.及时报告院感办.同时开展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到现场与临床医护人员积极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确诊为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暴发时.按照《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进行上报医院感染暴发处置领导小组.并立即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暴发进行有效控制。
四、对疑似医院感染的病例.主管医生报告科主任.会同该科医疗组成员讨论.作好讨论记录.讨论后能确定的按要求报告;小组讨论尚不能认定的.须将该病员的全部资料及讨论的结果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组织专家研究、分析.最后认定或否定。
五、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出现的感染症状同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病例报告流程相同。
六、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每月进行归类整理.并将结果每半年向院长、医院感染委员会书面汇报.向门急诊医务人员进行信息反馈。监测资料妥善保存。
门急诊医务人员培训制度
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并依据工作人员岗位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培训。
一、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
1、门急诊医疗保健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特点;
2、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
3、基本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如手卫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防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选择和使用等标准预防措施以及清洁消毒的方法和频率、医疗废物管理等;
4、有疫情发生时.培训内容应包括相应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及技能;
5、对兼职人员培训还应包括手卫生依从性观察、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病例监测、多重耐药菌管理等。
培训应符合以下要求:
6、新到门急诊工作的人员均应参加岗前培训;
7、在岗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每年至少一次.并做好记录;
8、根据传染病疫情发生情况.在岗人员应及时接受针对性培训。
二、培训效果评估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次培训后进行考核或考查;
2、形式包括现场抽问、填写考卷、现场操作等。
门急诊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一、手卫生为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二、门急诊手卫生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1、门急诊每间诊室均应设置手卫生设施.包括流动水洗手设施、洗手液、干手设施或速干手消毒剂;
2、可能高频率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的诊疗室如换药室、耳鼻喉科、妇科、感染性疾病科等应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和干手设施。新建、改建的门急诊每间诊室均应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和干手设施。
3、手卫生指征、方法和注意事项应符合WS/T 313 的要求。
三、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洗手和手消毒指征.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四、外科手消毒应配备专用洗手池、龙头、清洁剂、干手物品、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五、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六、医务人员手被感染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
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七、手卫生促进策略
1、确保手清洁剂、一次性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卫生用品的充足供应。
2、医务人员明确手卫生的意义、方法和指征。
3、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定期进行监测、反馈。
4、鼓励患者、探视者和医务人员合作.共同促进手卫生。
八、院感办、护理部负责每个月对全院手卫生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和管理.内容包括:
1、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规范洗手和手消毒。
2、使用正确的洗手(六部洗手法)和手消毒方法.并保证足够的洗手时间。
3、确保消毒剂在有效期内使用。
4、定期进行手卫生细菌学的监测.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①、II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
②、III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 c㎡.
③、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门急诊清洁和消毒制度
为保证医院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和安静性.保障患者及医院工作人员的安全.院感办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012版)》和《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2017年版)》、《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特制订本制度。
一、清洁与消毒基本原则:
1、进行地面和墙面清洁时,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2、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3、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时.抹布使用时应遵循“清洁单元”原则.一床一更换。
4、患者出院(或其他原因离开)后,不论其是否为感染性疾病患者,病床以及周围家具和地面均应进行彻底的清洁。
5、拖地时.按照“后退式”方式。清洁工具(拖把)分区使用.区域颜色标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