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1 计数显示器讲课稿

合集下载

计数显示器课程设计

计数显示器课程设计

计数显示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计数显示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

2. 学生能掌握计数显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计数显示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计数显示器,进行简单的计数任务。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对计数显示器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和维护。

3. 学生能够运用计数显示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计数显示器,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计数显示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科技改变生活的认识。

本课程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

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对计数显示器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计数显示器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计数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计数显示器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 计数显示器的操作与使用- 计数显示器的操作方法- 计数显示器的简单故障排除与维护3. 计数显示器的实际应用案例- 计数显示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计数显示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4. 实践活动设计- 设计简单的计数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计数显示器完成- 设计数显示器故障排查游戏,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5. 团队合作与创新- 小组合作完成计数显示器的组装与调试- 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计数显示器应用方案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进行调整,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单片机实验1计数显示器

单片机实验1计数显示器

洛阳理工学院实验报告系部计算机系班级B100508学号B姓名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日期实验名称计数显示器成绩实验目的:熟习Proteus 仿真软件,掌握单片机原理图的画图方法。

【实验原理】以下列图实验原理图,图中两位七段共阴极数码管分别外接于P0 和 P2口还外接 7 只上拉电阻。

按钮开关BUT接在引脚。

时钟与复位电路分别接在第9 脚处。

口,别的 P019、18 和【原理图】该计数显示器的功能是,按压按键 BUT 后,数码管 LED1和 LED2上立刻显示出按键压下的次数。

当显示值达到 99 后再次按压按键,显示值将从 1 从头开始,以此无穷循环。

【实验内容】( 1)熟习 Proteus 软件,认识软件的构造构成与功能;(2)学习 ISIS模块的使用方法,学会设置图纸、选元件、画导线、画总线、改正属性等基本操作;(3)学会可履行文件加载及程序仿真运转方法;(4)理解 Proteus 在单片机开发中的作用,达成单片机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实验步骤】(1)察看 proteus 软件的菜单、工具栏、对话框等基本构造。

(2)在 proteus 中绘制电路原理图,依据下表将元件增添到编写环境中。

(3)在 proteus 中加载程序,察看仿真结果,查验电路图绘制的正确性。

Category Reference Value Microprocessor U180C51Data converter U3ADC0808 Miscellaneous X1CRYSTALCapacitors C1、C2CAPCapacitors C3CAP-ELECResistors R2~R8RESResistors R1RESOptoelectronics LED1、LED27SEG-COM-CAT-GRN 【C语言程序】:#include <>int count=0;int number=0;char led_mod[]={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void timer0 (void) interrupt 1{int a;int b;count++;TH0=-(50000/256);TL0=-(50000%256);if(count==20){count=0;number++;if(number<60){a=number%10;b=number/10;P2=led_mod[a];P0=led_mod[b];}else if(number==60){number=0;P2=led_mod[0];P0=led_mod[0];}}}void main(){TMOD=0x01;TH0=-(50000/256);TL0=-(50000%256);P0=0x3f;P2=0x3f;EA=1;ET0=1;TR0=1;while(1);}【仿真图】【实验总结】(1)对 proteus 和 keil 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基本的画图操作。

单片机计数显示器

单片机计数显示器

电子秒表显示器一、设计要求及目的设计要求:在Keil C中用C51语言编程,并在Proteus中模拟51单片机的电子秒表显示器,并在电子秒表显示器中加入中断和定时,使得电子秒表显示器反复的显示某个区间(0~60)的值。

设计目的:熟悉51单片机的基本输入/输出应用,掌握Proteus ISIS模块的原理图绘图方法及单片机系统仿真运行方法,同时,掌握C51语言的编程方式和数据结构,掌握中断和定时的概念以及在51系列单片机中的应用。

二、实验环境操作平台:Windows 编程软件:Keil C 模拟仿真软件:Proteus8三、元器件列表四、实验原理1.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中有如下5个分支点路:由共阴极数码管LED1和LED2、P0口、P2口、上拉电阻RP1以及V cc组成的输出电路;由按钮开关BUT、、和接地点组成的输入电路;由C1、C2、晶振X1、引脚XTAL1、XTAL2与接地点组成的时钟电路;由C3、R1、引脚RST和V cc组成的上电复位电路;由V cc和引脚EA组成片内ROM选择电路(简称片选电路)。

图表 1 实验原理图2.数码管的初始显示值为“00”;当1s产生时,秒计数器加1;秒计数器到60时清零,并从“00”重新开始,如此周而反复。

3.软件编程原理:采用T0定时方式1中断法编程,其中1s定时采用20次50ms定时中断的方案实现。

程序设计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主函数变量定义初始化T0定时方式1初始化计数初值初始化数码管显示初始化T0中断初始化启动T0原地循环T0中断函数中断计数器加11s计时到?秒计数器加1,中断计数器清060s计时到?秒计数器清0秒值输出显示重装计数初值中断返回YYNN 图表2 程序流程图五、程序源代码#include<>unsigned char count1=0; //中断计数器unsigned char count2=0; //计数器变量usigned char code table[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LED显示字符timer0() interrupt 1{ //T0中断函数count1++; //计数器增1if(count1==20){ //将1s分为20个50mscount1=0; count2++;}if(count2==60) count2=0; //计数器达到 60时清零P0=table[count2/10]; //显示十位数字P2=table[count2%10]; //显示个位数字TH0=0x3c; TL0=0xb0; }main(){TMOD=0x01; //设置T0技术方式为1TH0=0x3c; //计数初值TL0=0xb0;P0=table[count2/10]; //显示初值"00"P2=table[count2%10];ET0=1;EA=1; //开启中断TR0=1; //启动T0while(1); } //循环六、实验结果图表3 数码管初始显示图表4 数码管经过一个定时周期显示说明:图3显示的是初始时刻数码管的显示(“00”),图4显示的是数码管在经过一个定时周期60s后显示的值(“59”)。

单片机实验一计数显示器

单片机实验一计数显示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计数显示器实验指导老师: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实验目的】熟悉51单片机的基本输入\输出应用,掌握Proteus ISIS模块的原理图绘图方法及单片机系统仿真运行方法。

【实验方法】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1.1所示,图中含有如下五个分支电路:共阴极数码管LED1和LED2,P0口,P2口,上拉电阻RP1以及Vcc组成的输出电路;由按钮开关BUT,P3.7和接地点组成的输入电阻;由C1,C2,晶振X1,引脚XTAL1,XTAL2与接地点组成的时钟电路;由C3,R1,引脚RST和Vcc组成的上电复位电路;由Vcc和引脚(EA非)组成的片内ROM选择电路(简称片选电路)。

在编程软件的配合下,该电路可实现如下计数功能显示,可统计按钮BUT的按压次数,并将按压的结果以十进制形式显示出来;当显示值达到99后可自动从一开始循环。

图1.1【实验内容】观察Proteus ISIS模块的软件结构,熟悉菜单栏,工具栏,对话框等基本单元功能,如图1.2图1.2选择元件(1.3),画导线(1.4),画总线(1.5),修改参数(1.6)等基本操作图1.3图1.4图1.5图1.6 学会可执行文件加载及程序仿真运行方法;如图1.7图1.7验证计数显示器的共能。

【电路原理图分析】上拉电阻的存在是因为P0口不能正常输出信号“1”(因为漏极开路),所以接上拉电阻是必须的。

【实验程序】#include<reg51.h>void delay(unsigned int c) ; //申明延时函数,延时时间为c*10mssbit key=P3^7; //位申明unsigned char code duanma[1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1、2、3、4、5、6、7、8、9的显示码void main(){ int a,b;int i=0;while(1){if(key!=1){delay(1); //延时消抖(实际电路中会出现颤抖)if(key==1) //判断按键是否松开,松开之后才会自加一,不然计数不作处理i++;}if(i==100)i=1;a=i/10;b=i%10;P0=duanma[a]; //输出相应的十位P2=duanma[b]; //输出相应的各位}}void delay(unsigned int c) //延时程序10ms{unsigned char a, b;for (;c>0;c--){for (b=0;b<38;b++){for (a=0;a<130;a++);}}}【仿真运行截图】【实验小结】由于C语言有比较好的移植性,所以我从我的单片机教程上移植了数码显示管的断码,本着是16个I/0口控制两个数码管就没用到相应的74LS138译码器来选择哪个数码管显示(即位选),就是实验程序调试时发现延时的时间控制不是那么好控制,远远没有定时器那么精确。

单片机控制LED显示屏系统讲课教案

单片机控制LED显示屏系统讲课教案

单片机控制LED显示屏系统选修课电子设计报告XXXXXX班XXX 10021189系统简介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 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多种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小巧,功能多样且易于开发使用。

而51单片机是对目前所有兼容Intel 8031指令系统的单片机的统称,且该系列单片机已经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8位单片机之一,其代表型号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控系统之中。

而LED显示屏,也是一个被广泛应用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设备。

在商场、车站、以及银行等各类办事窗口等越来越多的场所,我们可以看见LED点阵显示文本信息。

其由于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亮度高、规格品种多等诸多优点,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可以说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LED显示屏大多都需要固定在特定位置,并且显示内容的更改需要连接PC机或插入移动存储器来实现。

这使得大部分LED显示屏不能随意改变摆放位置。

虽然少部分LED显示屏可以实现便携功能,但其只能通过外接移动存储器来输出显示内容,这导致LED显示屏的诸多优势不能完全体现。

正是由于单片机提供了操作简单的IR红外接收模块,我们可以考虑采用单片机和LED显示屏结合起来,用红外遥控的方式来控制单片机,继而再利用单片机控制LED显示屏的输出,最终实现遥控LED显示屏的效果。

以下所阐述的系统,是我们小组采用SST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外接红外接收探头及LED扩展板为硬件基础构建了LED显示屏,从硬件上为便携、遥控等预期功能提供了基础。

在代码编写方面,我们集成了现有比较完善的单片机的红外解码技术、蜂鸣器及LED点阵显示,并自主编写了屏幕显示的滚动效果的相关代码。

系统原理为了更清楚的展示系统原理,先将该系统划分为3个子系统:红外接收系统,数据储存系统,以及信息展示系统。

项目0单片机LCD液晶显示器实验PPT课件

项目0单片机LCD液晶显示器实验PPT课件
4、采光:
不带背光
14
四、图形的显示原理:
16字节*8位/字节=128个位 1个字节 64行
64*16字节=1024个显示单元 15
四、图形的显示原理:
64*128点阵=8192个点
64*16字节=1024个显示单元
在存储区有1024字节一一对应
16
四、图形的显示原理:
存储地址编码
000H
1
001H
29
LCD显示汉字
30
LCD显示汉字
0x40,0x40, 0x20,0x20, 0x27,0xFE, 0x84,0x04, 0x21,0x10, 0x40,0x38, 0x21,0x10, 0x01,0xC0, 0xC7,0xFE, 0x11,0x00, 0x40,0x00, 0x11,0xFC, 0x40,0x10,
20分
系统仿真与 调试
①调试顺序; ②错误排除; ③调试结果;
运行时间(250KHz):1.64ms。 ② 归位指令:使光标和光标所在位的字 符回原点(屏幕的左上角)。但DDRAM单 元内容不变。地址计数器AC=0。运行时 间(250KHz):1.64ms。
40
3、指令说明:
③ 输入方式设置。 该指令设置光标、画面的移动方式。 I/D=l:数据读写操作后,AC自动增1; I/D=0:数据读写操作后,AC自动减l; S=1:当数据写入DDRAM,显示将全部左
47
3、指令说明:
11读DDRAM或CGRAM数据,该指令根 据最近设置的地址性质,从DDRAM或 CGRAM读数据到总线DB7~DB0上。运 行时间(250KHz):40µs。
48
读操作时序:
49
写操作时序:

单片机 计数显示器实验报告

单片机 计数显示器实验报告

洛阳理工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内容:(1)观察Proteus ISIS模块的软件结构,熟悉菜单栏、工具栏、对话框等基本单位功能;(2)学会选择元件、画导线、修改属性等基本操作;(3)学会可执行文件加载及程序仿真运行方法;(4)验证计数显示器的功能;实验步骤:(1)启动ISIS模块。

从“开始”菜单中启动Proteus ISIS模块,进入仿真软件主界面。

(2)选取实验所需的元件。

单击主界面左侧绘图工具栏中的“元件模式”按钮和对象选择按钮“P”,弹出“Pick Devices”元件选择窗口(如图一)。

通过在关键字文本框里输入元件名,在该窗口中选出需要的元件。

如图一元件选择窗口(3)摆放元件。

单击对象选择列表中的元件名,在预览窗口中出现对应的图形。

单击编辑窗口,元件会红色轮廓图形出现(选中状态),拖动鼠标使元件轮廓移动到所需位置,再次单击可固定摆放位置(如图二)。

如图二元件摆放结果(4)原理图布线。

布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画导线,只需直接单击两个元件的接连点,ISIS即可自动定出走线的路径并完成两连接点的连线操作;另一种是画总线,单击工具栏里的总线按钮,即可在编辑窗口中画总线。

另外,为了美观,总线分支线通常采用与总线倾斜相连的方式。

画分支线时,只要在拐点处单击并按Ctrl键即可画出倾斜分支线。

最后,为了方便理解,我们要给分支线编码标号,分别对应标出a、b、c、d、e、f、g。

添加标签时,单击工具栏中的标签按钮,然后将光标移动到待标注总线标签的一组分支线上,单击之后填写编码(如图三)。

如图三基本效果图(5)画终端。

单击绘图工具栏的“终端模式”图标,主界面对象选择窗口里将出现多种终端列表,其中POWER为电源(正极),GROUND为接地。

将选择道德终端添加到对应位置即可(如图三)。

至此,计数显示器的电路原理图就绘制完成了。

单击“保存”图标,可保存为.DSN文件。

接下来要添加可执行文件*.hex,双击原理图中的80C51可弹出元件属性对话框,单击“Program File”下拉框中的文件夹按钮,在文件夹中找到经过程序编辑后形成的可执行文件实验,单击“OK”按钮可结束加载过程(如图四)。

单片机实验1计数显示器

单片机实验1计数显示器
实验目的:熟悉Proteus 仿真软件,掌握单片机原 理图的绘图方法
实验内容: 1、参考教材“计数显示器”硬件系统例图,完 成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2、利用提供的计数显示器可执行文件,检验绘 制原理图的仿真运行效果.
三、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疑问分析)
实验步骤: 1. 观察Proteus软件的菜单、工具栏、对话框等基
本结构; 2. 在Proteus中绘制电路原理图,添加原件到编辑
环境中; 3. 在Proteus中加载程序,观察仿真结果,检验电
路图绘制的正确性。
四、实验思考与总结: (自己的实验心得体会,请独立总结完成!!)
二、实验原始记录 1.表A.1 实验1的原件清单 2.图A.1 实验1的电路原理图
电路图可以打印
实验1-补充
பைடு நூலகம்实验内容
根据教材实验指导画图,在Proteus中画图。
1. P211-实验1 图A.1 2. P221-实验2 图A.19 3. P227-实验3 图A.32 4. P238-实验4 图A.53 5. P261-实验7 图A.94
微机原理与应用-实验
实验报告封面
实验名称: 实验1.计数显示器 班级、学号、姓名 实验类型:基础 指导教师: 彭昕昀、陈锦儒 注意:前5号同学请认真填写各项内容 实验报告内的预习时间、实验时间也请写上
一、实验预习: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预习疑问
实验1.计数显示器

实验一——计数显示器

实验一——计数显示器

实验一计数显示器实验目的:熟悉Proteus仿真软件,掌握单片机原理图的绘图方法。

实验原理:图A.1为一计数显示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两位七段共阴极数码管分别外接于P0口和P2口,此外P0口还外接7只上拉电阻。

按钮开关BUT接在P3.7引脚。

时钟与复位电路分别接在19、18和9脚处。

该计数显示器的功能是,按压按键BUT后,数码管LED1和LED2上立即显示出按键压下的次数。

当显示值达到99后再次按压按键,显示值将从1重新开始,以此无限循环。

实验内容:(1)熟悉Proteus软件,了解软件的结构组成与功能;(2)学习ISIS模块的使用方法,学会设置图纸、选元件、画导线、画总线、修改属性等基本操作;(3)学会可执行文件加载及程序仿真运行方法;(4)理解Proteus在单片机开发中的作用,完成单片机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实验步骤:(1)观察Proteus软件的菜单、工具栏、对话框等基本结构;(2)在Proteus中绘制电路原理图,按照表A.1将元件添加到编辑环境中;(3)在Proteus中加载程序,观察仿真结果,检验电路图绘制的正确性。

实验要求:提交的实验报告中应包括电路原理图及实验结果分析。

表A.1 实验1的元器件清单Category Reference ValueMicroprocessor U1 80C51Miscellaneous X1 CRYSTALCapacitors C1、C2/1nF CAPCapacitors C3/22uF CAP-CLECResistors R2~R8/100ΩRESResistors R1/1KΩRESOptoelectronics LED1、LED2 7SEG-CO-CAT-GRN Switches&Relays BUT BUTTON源程序#include<reg51.H>sbit P3_7=P3^7;unsigned char codetabl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unsigned char count;void delay(unsigned int time) {unsigned int j=0;for(;time>0;time--)for(j=0;j<125;j++);}void main(void) {count=0;P0=table[count/10];P2=table[count%10];while(1){if(P3_7==0){delay(10);if(P3_7==0){count++;if(count==100)count=0;P0=table[count/10];P2=table[count%10];while(P3_7==0);}}}}阅读材料:Proteus原理图绘制方法1.启动Proteus的ISIS模块从Windows开始菜单启动Proteus的ISIS模块后,可进入该软件的主界面。

计数显示器实验报告1

计数显示器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单片机与外围电路设计实验名称:实验1 ——原理图绘制练习班级:学号:姓名:教师: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学习Proteus 软件的使用,掌握单片机原理图的绘图方法二、实验内容:1、绘制“计数显示器”电路原理图;2、利用提供的hex文件验证此电路的运行效果。

三、实验要求:提交的实验报告中应包括:1、绘图方法简述,要求说明元件与电源的选取、摆放及属性编辑,总线与标签的画法等内容;2、电路原理图,要求采用bmp图形输出方法提供;3、仿真运行效果展示,要求就仿真文件加载方法及3~4幅运行截图进行简要说明;4、实验小结,说明遇到的主要问题或实验1体会等。

参考电路原理图如下:元件类别电路符号元件名称Microprocessor ICs “U1”80C51Miscellaneous “X1”/12MHz CRYSTALCapacitors “C1”~“C2”/1nF CAPCapacitors “C3”/22μF CAP-ELECResistors Packs “RP1”/7-100ΩRESPACK-7Resistors “R1”/100ΩRESOptoelectronics “LED1”~“LED2”7SEG-COM-CAT-GRNSwitches & Relays “BUT”BUTTON ————————————————1、绘图方法简述在Proteus ISIS的绘图工具栏中找到元件模式,点击“P”,在库中输入关键词搜索实验需要的元器件,点击留以备用;连线时总线在总线模式中选取;电源,接地状态在终端模式中选取。

画图时左击选取元器件或电源等,移至屏幕中,选取自己想要放置的位置,按照原理图进行连线(可选取直接连线器,也可取消,自行连接)。

连线完毕后可以根据需要,对器件属性进行改变(右击编辑属性即可);为了更直观辨别连线,可右击连线,放置网络标号,完善电路原理图。

仿真时,点击单片机,将编辑元件中的Program File连至相应的代码文件,确认后,点击屏幕左下角开始键进行仿真。

计数显示_实验报告

计数显示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计数显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计数显示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3. 熟悉计数显示模块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计数显示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直观的数字显示的方法。

常见的计数显示方法有LED数码管显示、LCD液晶显示等。

本实验以LED数码管显示为例,介绍计数显示的基本原理。

LED数码管是一种由多个LED灯组成的显示器件,通过控制LED灯的亮与灭来显示数字。

常见的LED数码管有七段式和十四段式两种。

本实验采用七段式LED数码管,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七段式LED数码管结构图计数显示的基本原理如下:1. 计数器:用于记录输入的脉冲信号数量,常见的计数器有十进制计数器、十六进制计数器等。

2. 比较器:将计数器的输出与预设的数值进行比较,当计数器输出等于预设数值时,输出一个信号。

3. 驱动电路:将比较器输出的信号转换为LED数码管所需的驱动信号,驱动LED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数字。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箱:1套2. LED数码管:1个3. 74LS90计数器:1个4. 74LS20比较器:1个5. 电阻:若干6. 电容:若干7. 信号发生器:1个8. 电源:1个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根据实验原理图,将计数器、比较器、驱动电路、LED数码管等元器件连接到实验箱上。

2. 调整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调整计数器的预设数值和比较器的阈值。

3. 测试电路: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连接到计数器的输入端,观察LED数码管显示的数字是否正确。

4. 调试电路:根据观察结果,对电路进行调整,直至LED数码管显示的数字正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连接电路后,调整参数,观察LED数码管显示的数字为预设数值,实验成功。

2. 实验分析:(1)计数器在脉冲信号的作用下,计数器中的数值逐渐增加。

(2)当计数器的数值达到预设数值时,比较器输出一个信号,该信号通过驱动电路驱动LED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数字。

(3)实验过程中,若LED数码管显示的数字不正确,可能是电路连接错误、元器件损坏或参数设置不当等原因。

基于单片机控制LED显示计数器课程设计

基于单片机控制LED显示计数器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 (I)1 概述 (1)2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2.1 AT89C51简介 (2)2.2 数码管显示原理 (2)2.3 系统总体方案 (3)3 编程设计 (4)3.1 定时/计数器 (4)3.2 程序流程图 (4)3.3 程序分析 (6)4 Proteus软件仿真 (7)4.1 Proteus仿真软件简介 (7)4.2 仿真过程 (7)5 调试分析 (10)6 心得体会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附录一程序清单 (14)附录二电路原理图 (16)摘要本系统是采用单片机AT89C51作为本设计的核心元件。

利用7段共阳LED作为显示器件。

在此设计中共接入了2个7段共阳LED显示器,用于记录该队的分数, 2个LED显示器显示范围可达到0~99分,基本满足赛程需要。

当比赛队得1分时,按下S1键加1分,得2分时按S2键加2分,得3分时按下S3键加3分。

如分数计错需减分时,每按一次S4键减1分。

采用单片机控制是这个系统按键操作使用简洁,LED显示,安装方便。

解决了篮球比赛计数器的安装问题,节约了线材,适合在各种规模的体育场馆使用,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用钟表进行计时的方法,当然稍加改动也可以用于其他球类比赛,是体育器材向智能化发展的一个实例。

关键词:AT89C51 LED显示定时/计数器1 概述体育比赛计分系统是对体育比赛过程中所产生的时间,比分等数据进行快速采集记录,加工处理,传递利用的信息系统。

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不同比赛规则要求,体育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包括测量类,评分类,命中类,制胜类得分类等多种类型。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篮球比赛的计时系统由计时器等多种电子设备组成,同时,根据目前高水平篮球比赛要求,完善的篮球比赛计时系统设备应能够与现场成绩处理,现场大屏幕,电视转播车等多种设备相联,以便实现高比赛现场感,表演娱乐观众等功能目标。

单片机计数显示器实验报告

单片机计数显示器实验报告

单片机计数显示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单片机计数显示器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单片机编程,设计并实现一个计数显示器电路。

通过实现计数功能,掌握单片机的IO口操作、延时函数的使用及LED数码管的驱动原理。

二、实验器材1.单片机开发板2.数码管3.连接线三、实验原理本实验使用的单片机开发板上有8个LED数码管和相应的IO口,我们可以通过控制IO口状态,来驱动数码管显示数字。

数码管是7段共阳极结构,即每个数字都是由7个发光二极管组成。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每个发光二极管的通断状态,来显示不同的数字。

数码管的7个段分别命名为a、b、c、d、e、f、g,表示显示数字的不同部分。

每个IO口控制一个发光二极管的通断,例如P0口控制a段,P1口控制b段,以此类推。

四、实验步骤1.设计电路连接:将单片机开发板的IO口与数码管的各段和各位连接起来。

2.编写程序代码:使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的程序代码,实现计数及显示功能。

4.运行程序:观察数码管显示的效果,检查是否符合预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单片机计数显示器电路。

通过设置不同的数值,数码管会显示相应的数字,实现了计数功能。

六、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学到了单片机的IO口操作、延时函数的使用及LED数码管的驱动原理。

在实验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如何控制不同位的数码管显示不同的数字,并且在显示不同数字时存在闪烁现象。

通过调试程序,我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对单片机的使用更加熟悉了。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让我对单片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实际操控硬件并编写程序,使我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通过解决问题,我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实验改进设想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到数码管在显示数字时会有闪烁现象,这可能是由于程序中的延时时间不够长引起的。

后续改进可以通过增加延时时间来减少闪烁现象的发生。

另外,本实验只实现了基本的计数功能,除了数字0-9的显示外,还可以扩展显示其他字符或符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实验1计数显
示器
物理系光信息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试验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计数显示器
实验地点
班级
姓名
座号
指导老师
实验时间: 20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熟悉51单片机的基本输入/输出应用,掌握Protues ISIS模块的原理图绘图方法及单片机系统仿真运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观察Protues ISIS模块的软件结构,熟悉菜单、工具栏、
对话框等基本单元功能;
2、学会选择元件、画总线、修改属性等基本操作;
3、学会可执行文件加载及程序仿真方法;
4、验证计数显示器的功能。

三、实验要求:
提交实验报告并包括如下内容:电路原理图、电路原理分析、仿真运行截图及实验小结。

四、实验元件:
五、实验过程
实验电路原理A所示,图中含有如下5个分支电路;由共阴极数码管LED1和LED2、P0口、P2口、上拉电阻RP1以及Vcc 组成输出电路;由按钮开关BUT、P3.7和接地点组成的输入电路;由C1、C2、晶振X1、引脚XTAL1、XTAL2与接地点组成的时钟电路;由C3、R1、引脚RST和Vcc组成上电复位电路;
由Vcc和引脚EA组成片内ROM选择电路。

在编程软件的配合下,该电路可实现如下功能:可统计按钮BUT的按压次数,并将按压结果以十进制数形式显示出来;当显示值达到99后可自动从1开始,无限循环。

六、仿真运行过程
1、C51程序:
2、程序框图
3、计数器的仿真效果
七、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使我们了解了Proteus的基本操作和运用Keil μvision软件,增强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我们对单片机的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