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科学听评课记录
科学评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科学教研组于2023年4月10日开展了科学评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聚焦科学探究,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课后评课等环节,探讨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2023年4月10日(星期一)下午2:00-5:00地点:学校科学实验室三、活动参与人员参与人员:科学教研组全体教师、部分其他学科教师四、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环节(14:00-14:30)- 由教研组长主持,针对本周即将进行的科学课进行集体备课。
- 教研组成员共同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2. 课堂教学观摩环节(14:30-15:30)- 由教研组成员李老师执教《水的浮力》一课。
- 李老师通过实验演示、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
3. 课后评课环节(15:30-17:00)- 首先,李老师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 接着,其他教师对李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课。
- 评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重难点处理、教学方法运用、课堂管理、学生参与度等方面。
五、活动总结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课堂观摩和评课,认为李老师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对水的浮力有了初步的认识。
2. 教学重难点处理- 李老师在处理教学重难点方面做得较好,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合作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水的浮力概念。
3. 教学方法运用- 李老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演示、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引导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4. 课堂管理- 李老师对课堂管理较为得力,能够有效控制课堂纪律,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5. 学生参与度-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实验操作,体现了良好的学习态度。
小学科学教研听评课记录(3篇)
第1篇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小学科学授课教师:张老师授课班级:四年级(2)班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听课教师:教研组全体成员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张老师通过展示一组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生长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新课讲授(1)观察种子张老师让学生观察桌上的各种种子,引导学生说出种子的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2)种子萌发实验张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包种子和实验器材。
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
实验步骤:①将种子放入湿润的土壤中;②用塑料袋将土壤密封;③放在温暖的地方;④定期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3)小组讨论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张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等。
3. 巩固练习张老师出示一道关于植物生长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请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共同总结解题方法。
4. 总结提升张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种子萌发的条件,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植物的生长,培养环保意识。
四、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等环节中,积极参与,掌握了种子萌发的条件。
2. 教学方法运用情况张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观察、实验、讨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3. 学生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实验,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
4. 教学效果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科学素养。
五、听课教师评价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
2. 张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听评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科学学科的教学研究,我校于2023年4月20日开展了科学听评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探究式教学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为主题,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探讨科学探究的有效途径,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二、活动时间2023年4月20日(星期四)上午第二、三节课三、活动地点小学部科学实验室四、活动参与人员1. 学校科学教研组全体教师2. 全校各年级科学教师3. 邀请的外校科学教师五、活动流程1. 观摩优秀教师的科学课2. 课堂点评与讨论3. 专家点评与指导4. 总结与反思六、活动内容1. 观摩优秀教师的科学课本次活动首先由我校科学教研组骨干教师王老师执教一节四年级科学课《植物的生长》。
王老师以“种子发芽”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等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的乐趣。
课堂中,王老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导入、小组合作、问题引导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环节,王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细心观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2. 课堂点评与讨论观摩课后,全体教师集中进行课堂点评与讨论。
首先,王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简要的反思,分享了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随后,各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
大家一致认为,王老师的课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清晰,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在讨论环节,教师们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1)探究式教学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3)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3. 专家点评与指导邀请的外校科学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
专家认为,我校科学教研组在探究式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专家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如:(1)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2)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4. 总结与反思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教研版小学科学评课记录(3篇)
第1篇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授课教师:张老师授课班级:四年级(2)班授课时间: 2023年10月26日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人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和作用。
-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人体器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器官的功能。
2. 新授环节- 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实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心脏、肺、肝脏等主要器官的功能。
-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器官模型的运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巩固环节- 教师通过提问、抢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互相交流学习体会。
4. 拓展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人体器官,提出健康的生活建议。
-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医生与患者的对话,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5. 总结环节-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反思1. 优点- 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学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不足- 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指导。
- 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需要多样化评价方式。
五、改进措施1. 针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的学生,教师可以加强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科学听评课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星期二)上午9:00-11:30二、活动地点我校科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以《光的传播》为主题,探讨科学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
四、活动背景《光的传播》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为了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本次教研活动以听评课的形式,对《光的传播》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探讨。
五、活动流程1. 听课环节:由我校科学教师张老师主讲《光的传播》一课。
2. 评课环节:听课教师对张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3. 分组讨论环节:将听课教师分为两组,分别就《光的传播》这一课题进行讨论,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
4. 总结发言环节:由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科学教学提出要求。
六、活动内容1. 听课环节张老师以《光的传播》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光的传播规律。
课堂上,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2. 评课环节听课教师对张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认为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1)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实验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注意实验过程中的细节,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对光的传播规律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3. 分组讨论环节听课教师分为两组,分别就《光的传播》这一课题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如何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总结发言环节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认为本次教研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同时,对今后科学教学提出以下要求:(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课教研评课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小学科学课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探究科学,启迪智慧”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评课议课等形式,探讨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活动地点我校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1. 科学教研组全体成员2. 全体小学科学教师3. 校领导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科学教研组全体成员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进行了集体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共同探讨了科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共识。
2. 课堂观摩随后,由我校青年教师张老师执教了一节科学课《植物的生长》。
张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生长的奥秘。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
3. 评课议课课堂观摩结束后,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议课。
以下是评课议课的主要内容:(一)优点1.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张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张老师运用了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 教学过程流畅。
张老师能够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使教学过程更加紧凑,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学生参与度高。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观察、讨论等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不足1. 部分教学内容过于简单。
对于一些科学概念和原理,张老师讲解得较为简单,可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
2. 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
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影响了实验效果。
3. 课堂评价方式单一。
张老师主要采用口头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
4. 教学资源利用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没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多媒体、实验器材等,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科学听评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科学听评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提高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
2. 通过听课、评课、研讨,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提高教师对科学课程的理解,增强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活动过程1. 听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共听了两节课,分别是小学科学三年级《植物的生长》和小学科学五年级《电与磁》。
听课教师认真记录,仔细观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2. 评课环节(1)课后,听课教师与授课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评课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
(2)评课教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3)授课教师认真听取了评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表示会认真反思,努力改进教学。
3. 研讨环节(1)针对两节课的教学内容,评课教师和授课教师共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2)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评课教师和授课教师共同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3)评课教师和授课教师还就科学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1. 本次教研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提高了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2. 教师们积极参与,认真听课、评课、研讨,为本次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科学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4. 教师们纷纷表示,要将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五、活动反思1. 教师们在听课、评课、研讨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们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加强教学经验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科学听课记录及评析
科学听课记录及评析一、听课记录。
# (一)基本信息。
授课教师:李老师。
授课年级:三年级。
听课日期:[具体日期]#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李老师一上课就拿出两盆植物,一盆长得绿油油、枝繁叶茂,另一盆则有点枯黄、没什么精神。
然后问同学们:“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两盆植物,有什么不一样呀?”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颜色不一样,有的说叶子多少不一样。
李老师接着问:“那你们猜猜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时候就有同学小声说是不是因为浇水不一样,还有同学说是因为阳光。
李老师笑着说:“今天呀,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植物的生长和阳光到底有什么关系。
”2. 知识讲解(10分钟)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太阳,然后在旁边画了一株植物。
开始讲解植物生长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理。
老师说:“同学们,植物就像一个小工厂,阳光就像小工厂的动力源。
没有阳光这个动力源啊,植物这个小工厂就没办法生产出它生长所需要的东西啦。
植物通过叶子里的叶绿素吸收阳光,然后把二氧化碳和水变成自己的食物,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在讲解的过程中,李老师还时不时地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比如把叶绿素比作小厨师,在阳光的厨房里制作食物。
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眼睛紧紧盯着黑板上的图画。
3. 实验演示(15分钟)李老师拿出准备好的实验器材,有三个透明的塑料盒子,三株差不多大小的豆芽苗,还有黑色的卡纸。
李老师把三株豆芽苗分别放在三个盒子里,第一个盒子侧面开了个大口子,第二个盒子侧面开了个小口子,第三个盒子完全用黑卡纸遮住,没有任何光线进入。
李老师一边操作一边说:“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做个小实验,看看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豆芽苗会有什么变化。
这第一个盒子里的豆芽苗可以晒到很多阳光,第二个盒子里的豆芽苗只能晒到一点阳光,第三个盒子里的豆芽苗完全晒不到阳光。
”老师把三个盒子放在教室的窗台边,然后对同学们说:“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每天都来观察一下这些豆芽苗的生长情况哦。
”4. 小组讨论(10分钟)老师布置了一个讨论话题:“根据我们刚刚学的知识和这个实验,你们觉得这三株豆芽苗在几天后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呢?”同学们分成小组开始讨论,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科学听评课记录
科学听评课记录
介绍
本文档旨在记录我们对科学课堂进行听评的观察和评价。
通过对课堂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教学效果,提供改进意见,并推动科学课程的发展。
以下是对一堂科学课的记录和评价。
课堂内容
本次课堂的主题是植物的生长过程。
老师通过幻灯片和展示植物样本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和所需的条件。
学生们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并与老师一起讨论。
教学方法
- 幻灯片展示:老师使用幻灯片展示了植物的生长阶段,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解释了每个阶段的特征和变化。
- 样本展示:老师带来了植物样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样本的特点,辅助他们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 互动讨论:老师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这种互动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和研究效果。
教学评价
本次课堂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参与度。
老师通过幻灯片和样本展示的方式,生动地展示了植物的生长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相关概念。
互动讨论的环节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值得改进的是,老师在展示植物样本时可以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比如植物的名称和生长环境,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兴趣。
此外,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让他们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结论
这堂科学课堂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了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反馈,但仍
有一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
通过这些记录和评价,我们可以为今后的科学课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改进方向。
科学课评课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科学课评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区科学教研员、学校领导以及各年级科学教师参加,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科学教学水平。
二、活动流程1. 听课环节活动首先由三年级科学教师李老师进行公开课展示,课题为《水的三态》。
李老师以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水的三态及其变化。
2. 评课环节(1)区科学教研员点评区科学教研员首先对李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研员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如:在实验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教育;在课堂讨论环节,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学校领导点评学校领导对李老师的课堂教学表示赞赏,认为李老师的教学态度认真,教学基本功扎实。
同时,领导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师代表点评教师代表们纷纷发言,对李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
大家认为,李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明显。
同时,教师代表们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内容,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在实验操作环节,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3. 研讨环节在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以下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1)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如何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3)如何加强科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为今后的科学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活动总结本次科学课评课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环节,教师们对科学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方向。
小学科学听课记录及评议
小学科学听课记录及评议一、听课记录本次听课的科目是小学科学课程,以下是对课堂的详细记录:1. 时间:[填写具体的时间]2. 主题:[填写课堂的主题或内容]3. 教师:[填写授课的教师姓名]4. 学生:[填写参与听课的学生人数]5. 教学方法:[填写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实验等]6. 互动形式:[填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形式,如提问、小组讨论等]7. 教学资源:[填写使用的教学资源,如课件、实物、实验器材等]8. 教学内容:[填写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重点]二、评议对于本次听课,我对以下方面给予评议:1. 教师教学技巧:[填写教师的教学技巧,如讲解清晰、实例讲解生动等]2. 教学互动:[填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如提问回答积极、学生参与度高等]3. 教学资源利用:[填写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情况]4. 学生研究效果:[填写学生在本节课中的研究效果,如理解深刻、兴趣浓厚等]5. 评价总结:[填写对本次听课的总体评价和建议]三、建议根据本次听课及评议情况,我对未来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授课水平,注重讲解的逻辑清晰性和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2.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 积极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课件、实物和实验器材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5. 不断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成果。
四、总结通过对本次小学科学课堂的听课记录和评议,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和互动形式。
然而,还有一些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
本次听课也给我提供了一些启示和思考,对于未来的教学和评价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以上是对小学科学听课记录及评议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
科学教研组听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科学教研组的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科学教研组于2021年11月15日开展了听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学校领导、其他教研组教师以及科学教研组全体成员参加。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听课、评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提供改进方向。
4. 推动科学教研组的教学改革与发展。
三、活动内容1. 听课:由科学教研组青年教师陈老师主讲,课题为《光的折射》。
2. 评课:听课结束后,全体教师进行评课,包括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等。
四、活动过程1. 听课环节陈老师以《光的折射》为主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演示、学生互动等多种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光的折射现象。
在课堂上,陈老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2. 评课环节(1)肯定优点1)教学设计合理:陈老师的教学设计符合课程标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方法多样:陈老师采用了多媒体展示、实验演示、学生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气氛活跃:陈老师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
(2)指出不足1)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在实验演示环节,陈老师花费了较多时间,导致课堂时间紧张。
2)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表现较为被动,参与度不高。
3)板书设计不够美观:陈老师的板书设计较为简单,可以进一步优化。
(3)提出改进建议1)优化课堂时间分配:在实验演示环节,可以适当缩短时间,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时间。
2)提高学生参与度:在课堂互动环节,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美化板书设计:陈老师可以参考优秀教师的板书设计,提高自己的板书水平。
五、活动总结本次听评课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科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小学科学听评课记录2页
小学科学听评课记录2页
本次评课的科目是小学科学,老师是来自XX小学的张老师。
一、教学内容
本次课的主要内容:人的器官的作用及其防护措施,有眼、鼻、嘴、耳四个器官,要
求学生迅速地认出器官,了解每种器官的作用及其防护措施。
二、教学做法
1. 板书指导。
先用板书或小黑板给学生展示眼睛、鼻子、嘴、耳朵四种器官的图片,让学生能够很快的认出,并让学生说出每个器官的作用:眼睛用来看东西,鼻子用来闻,
嘴巴用于吃东西,耳朵用来听声音。
2. 活动设计。
结合老师自己设计的小游戏,请学生分团体竞赛,要求每个学生一个
器官,快速做出各种动作,用肢体动作表示器官的作用,并正确说出器官的作用,来激发
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受到较大的欢迎。
3. 课堂讨论。
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学生交流有关器官的防护措施,如:常戴眼镜,
喝好水和多吃水果,保持室内清洁,常开窗透气等。
引导学生们理解,这些措施都是为了
保护自己的器官健康。
三、评课结论
本次评课中,张老师上课准备充分,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做法新颖,通过分团体竞赛,学生能很快认出器官,并了解每种器官的作用及其防护措施,学生也乐于参加活动,学习
积极性高,板书和课堂气氛非常良好。
总之,张老师这节课授课生动有趣,师生沟通融洽,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科学课听课及评课记录
科学课听课及评课记录科学课听课及评课记录第一节:动物的卵(四年级)在本节课中,学生们观察了动物的卵并记录了它们的特点。
他们还观看了视频,了解了各种动物产卵的过程。
老师演示了照鸡蛋的方法和照蛋壳的方法。
学生们用手电筒和放大镜仔细观察了鸡蛋的外形、蛋壳内壁和打开的鸡蛋。
他们还研究了鸡蛋的结构和功能。
最后,学生们看了鸡蛋的形成视频,谈论了生命的可贵和保护生命的重要性。
第二节: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六年级)在本节课中,学生们研究了如何减少生活中的垃圾,以及如何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
老师通过图片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学生们还了解了减少纸袋、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并研究了如何减少包装礼盒。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们更加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也掌握了一些实用的环保技巧。
7.高锰酸钾溶解实验说明为了让大家了解观察结果,需要配一份《高锰酸钾实验报告》。
报告可以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表达:1.高锰酸钾的外观是什么样子的?2.将高锰酸钾颗粒轻轻放入水中,观察颗粒和水的变化。
3.搅拌一下,观察颗粒和水的变化。
4.轻轻搅拌,观察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5.观察整杯液体,还能看到高锰酸钾颗粒吗?描述水的状态。
请将你们的发现写在下面的方框中,建议使用图文并茂或表格。
记录单上要求看到每个组员的笔迹,不同意见也需要记录下来。
20分钟后开始交流。
8.慢慢观察,我只能做一位实验员应该做的事情。
9.颗粒越来越小,水的颜色越来越深,最后消失,看不见,水的颜色一样了——这是溶解。
10.我的思考:在聆听“同行”的交流介绍后,我对今天的观察研究有了新的思考。
例如,像面粉、沙、能否溶解在水中?如何判断?有没有办法将消失在水中的食盐“变”出来?如何实现新的突破?教学评点:优点:1.三位老师的课非常棒!实验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理念。
实验、白板和黑板的结合突出了实验教学,符合“动手动脑”、“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神奇的太阳系》听课评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神奇的太阳系》听课评课记录1.背景介绍本次听课评课记录是针对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堂课《神奇的太阳系》进行的。
该课程旨在通过介绍太阳系的组成、行星运动等知识,培养学生对宇宙的认知和兴趣。
2.课程内容这堂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导入:以简单有趣的问题开始,激发学生对太阳系的好奇心。
知识讲解:通过图示和解说,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每个行星的特点和轨道运动。
实践探究: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实际操作,例如模拟行星运动的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总结回顾:对今天所学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答环节。
3.课堂反应学生在本堂课上表现积极主动,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很强,提问积极。
在实践探究环节中,学生能够遵循指导,认真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说明。
教师在课堂上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教学评价根据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应,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评价: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在讲解知识时重点突出,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实践探究环节的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问和回答的质量较高。
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5.改进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如视频、图片等,加强学生对太阳系的直观感受。
另外,应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加一些小组合作或讨论的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6.总结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学生反应热烈,积极参与。
希望今后的教学中,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科学课评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11月15日(星期三)上午9:00-11:30活动地点:小学科学实验室参与人员:全体科学教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主持人:张老师活动主题:探讨科学课堂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活动流程:一、课堂观摩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由李老师执教五年级《力的作用》一课。
李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二、评课环节1. 李老师自评李老师首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反思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同伴互评(1)张老师:李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设计合理,但部分实验操作细节不够严谨。
(2)王老师:李老师的课堂导入环节设计巧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部分内容讲解过快。
(3)刘老师:李老师的实验探究环节设计科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但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可以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
3. 教研组长点评教研组长肯定了李老师的课堂教学成果,同时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三、讨论环节1. 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1)加强科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策略?(1)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四、总结张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科学教师要紧跟新课程改革步伐,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贡献力量。
活动反思: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课堂观摩、评课、讨论等环节,使全体科学教师对科学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2. 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关注教学细节。
3.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研评课记录范文科学(3篇)
第1篇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科学课《植物的生长条件》授课教师:张老师授课班级:四年级(1)班授课时间:2023年4月10日教研活动时间:2023年4月12日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掌握植物生长的必要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张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张老师趁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物的生长条件》。
2. 讲授新课张老师首先介绍了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包括光照、水分、温度、土壤等。
接着,通过多媒体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3. 实验探究张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了实验材料,包括种子、土壤、水、温度计等。
要求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实验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记录数据。
4. 讨论交流实验结束后,张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们分享了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疑问,张老师逐一解答,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5. 巩固练习张老师设计了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题型多样,难易适中。
6. 总结反思课堂结束时,张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强调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并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植物生长,保护环境。
四、教学评价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练习,可以看出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学生们掌握了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运用情况张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实验、讨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3. 课堂管理情况张老师能够有效地管理课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参与度高。
科学教研活动记录听评课(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科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听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及相关教师参加,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共同探讨科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2. 提高教师对科学课程的理解和把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过程1. 听课环节本次活动共观摩了两位教师的科学课,分别是《光的传播》和《植物的生长》。
以下是听课环节的详细记录:(1)第一节课:《光的传播》授课教师:张老师教学内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实验演示,生动形象地讲解光的传播现象。
3.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光的传播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光的传播规律。
5. 总结:教师对光的传播规律进行总结,强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2)第二节课:《植物的生长》授课教师:李老师教学内容:植物的生长过程、生长条件、生长规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实物展示,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条件。
3.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观察实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植物的生长规律。
5. 总结:教师对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总结,强调观察实验的重要性。
2. 评课环节听课结束后,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评课。
以下是评课环节的详细记录:(1)张老师的《光的传播》课:优点:1. 导入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清晰,结合实验演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活动丰富,分组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师问:物体有什么共同特性吗?
6、师用海绵来演示(体积也可以改变)。
7、出试弹性概念。
8、师问:是否所有物体都有弹性。
9、请学生再来做实验,问有什么感受?
10、学生汇报新的发现同时出示弹力概念。
11、请学生区分弹性弹力
12、完成书77页记录。
三、总结:
说说本课你的收获?
王洪木科学学科听评课记录3月25日
学校
王洪木小学
听课教师
满庆明
授课教师
苗振田
年级
六年
课题
人体的司令部神经
听课纪实
分析意见
一、导课:
师问:大家喜欢做游戏吗?请几名同学和老师一起玩,要求学生做与老师指令相反的动作。找出获胜者。师问:是谁让我们完成了这些指令?(神经)同时教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课件出示人体神经系统图。师问:人体神经分几个部分?
9、观看视频了解膝跳反射。
三、总结:
说说本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神经
神经:大脑
脊髓:传入神经(感觉神经)
神经: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宽松的课堂探究氛围,让学生快乐探究。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机,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利用电教多媒体提高学生课堂有效参与度。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从生活现象中探寻科学道理,反过来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王洪木科学学科听评课记录3月20日
学校
王洪木小学
听课教师
课题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听课纪实
分析意见
一、导课:教师带来一个皮筋请一名学生到前面玩一玩,师问:什么发生了改变?你发现了什么?同时教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让学生用实验仪器来动手亲自操作。
2、教师同时出示活动要求。
3、将活动发现记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观看视频,教师同时出示活动要求:按发出的部位分几部分?分布在哪?
3、游戏时完成指令的是同一种神经吗?小组讨论。汇报。
4、他们分别起什么作用?
5、五名学生手拿卡片扮演开课时游戏活动。
6、学生用笔画出信息传输图,指名板演。
7、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过马路”神经传导情况。
8、师问:神经分布均匀吗?生预测,做试验验证。出示活动要求。
四、作业:
回家后自己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做玩具。
板书设计: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物体受外力形状改变去掉力恢复原状——弹性
→→(有限)
体积弹力
情趣导入新课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在实验中发现现象得出概念。
从生活现象中探寻科学道理,反过来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