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诸子百家PPT课件

合集下载

版必修三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共22张PPT)

版必修三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共22张PPT)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大家听说过“三教九流”这个词吗?谁知道 三教具体是什么?九流具体是什么?
三教是儒教、道教、佛教。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表。
在《汉书•艺文志》九流指:儒家、道家、阴 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 农家(除表格中的兵家以外)。九流这个 词表明战国时期的学派很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
• 3、阶级基础:士人阶层崛起,对当时的社会 变革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不同的派别。
• 4、社会环境:私学兴起;各诸侯国君主为了 称霸争雄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使各个学 派都有了发展机会。
• 材料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 瞻也。以德服人者,心中悦而诚服也。以 德行仁政者王。”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在人生之中的某天,某个时刻,如果还是会想起,那就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风景,是不能追忆的苦痛。向前看,向后看,在那一望无际的忆海之中,又怎么能够有一个参照物,找到
投无路了,你只要足够坚定,运气会眷顾你;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或许再坚持下这个坎儿就过去了,一旦熬过阴霾,你会发现发现自己会变的无比强大。人生在世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必须激
励自己努力前行。不少朋友会写一些励志的话语贴在办公桌上,那么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经典有气质内涵的句子,看看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生机,向着美好的 未来前行!一、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1、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2、穷则思变,既要变,又要实干。3、欲望如海水,越喝越渴。4、不去追逐,永远不会拥有。不往前走,永远原地停留。5、勇气不是感觉不到恐惧而 是感觉到恐惧也继续做下去。、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7、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8、现实很近又很冷,梦想很远却很温暖。9、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10、东西,让你羡慕,却 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11、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12、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13、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14、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 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15、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7、过去是经历,现在是尝试,未来 是期待。经历过,尝试着,就有期待。18、别放弃你的梦想,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19、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20、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二、经典有气质内 涵的句子1、不要问自己收获了多少果实,而是要问自己今天播种了多少种子。2、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3、如果你热爱一件事, 那么你整天都能埋头于这件事而不觉得无聊,这样你才能在这个领域内出类拔萃。如果你全力以赴地去做你真心热爱的事情,那没有人会是你的对手。4、把圈子变小,把语言变干净,把成绩往上提,把故事往心里收一收, 现在想要的以后都会有。5、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总会变得越来越宽容,所以很多事情到最后并不是真的解决了,而是算了吧。6、人和人真是说不清的劫数,你为了一个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那个人又为了别人,神魂颠倒 食不知味。7、突然发现有些感情,有些事,不是几句煽情的文字就能决定的,终究抵不过内心的波涛汹涌以及现实的无奈。8、过去的人,有他们出现的意义,但不要太念念不忘。过去的人有过去的好,但最好的,都是你 身边的那个。9、不是谁辜负了誓言,而是被时间扯淡了思念。0、总有一天,你会在我的世界里下落不明,我会在你的世界里杳无音信1、在前进的路上,别急着一口气狂奔到底。静得下心,才能守住目标,沉得住气,才 能持续发力。以笃志力行的心态,做久久为功的努力,踏踏实实的你,终将变得很了不起。2、不再向往单纯,而是让心底的单纯唤醒梦魇迷住的躁动与孤寂,于是慢慢的,开始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生命中那些 真正重要的东西,有一种单纯的幸福幸福。3、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4、因为平时你们没有利益 冲突,自然相安无事。但有些人就是一旦触及利益,就绝不会忍耐你。所以啊,看一个人爱不爱你,重点是看有矛盾时,他会不会忍你。忍你的是好心,吼你的要当心。5、心,是静的才好,能静下来的,才是心情。不然, 烦躁中怎么能让自己染上心思。心思,是美的那种,女子的心思就是在安静的时间里,想一些事,看一本书,想一个人,那种心情只能在静的环境里生存。6、如果自己都在偷懒,命运又怎么会认可你。别再虚度光阴,叫醒 那个沉睡的自己。记住,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7、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诸子百家详解PPT课件

诸子百家详解PPT课件

“诸子百家”代表人物故事
(1)孔子周游列国 (2)老子骑青牛出关 (3)庄子梦中化蝶 (4)孟母“迁地教子”、“三断机杼”
第8页/共11页
“诸子百家”名言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4)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 也。——庄子 (5)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 (7)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第9页/共11页
“诸子百家”寓言故事
(1)《郑人买履》——《韩非子》 (2)《滥竽充数》——《韩非子》 (3)《买椟还珠》——《韩非子》 (4)《守株待兔》——《韩非子》 (5)《杞人忧天》——《列子》 (6)《歧路亡羊》——《列子》 (7)《两小儿辩日》——《列子》 (8)《愚公移山》——《列子》 (9)《匠石运斤》——《庄子》 (10)《庖丁解牛》——《庄子》 (11)《井底之蛙》——《庄子》 (12)《东施效颦》——《庄子》 (13)《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14)《揠苗助长》——《孟子》
第6页/共11页
“诸子百家”简介
代表人物:孙武、孙膑。
作品:《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孙武,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人。被 后人尊为“孙子”“兵圣”。
《孙子》是我国最早最杰出的军事著 作。为“兵学圣典”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本名孙伯灵,战国时期齐国人。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

百家争鸣三教九流PPT课件

百家争鸣三教九流PPT课件

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 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 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 赞为“博学好礼”。 曾 在鲁国先后担任大司寇、 代理相国等职。后周游列 国,到达卫国、陈国等国 家,68岁时返回鲁国,专 心从事书籍整理工作 。
阴阳家
阴阳学是古代汉族重要的哲学思想。 大体而言,邹衍的阴阳家思想表现在
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 结合,并试图进一步的发展,用来建构宇 宙图式,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 则。古代汉族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 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创始人:孔子 基本教义:忠恕 中庸 德治 仁政等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颜子、子思
代表作品:《四书》、《五经》、《十三经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
为“天纵之圣”、 “天之木铎”,是当 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 之一,被后世统治者 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 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 大文化名人”之首。
百家争鸣
已其其汉百 。中中时家
最数期争 为得各鸣 著上种是 名名学对 的字术春 不的派秋 过一别、 几共的战 十有总国 家 称、 而家,秦
189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
法家 名家 道家 杂家 墨家 农家 儒家 小说家 阴阳家 纵横家
儒家
儒家,指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其学 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 “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 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
纵横家
其祖乃鬼谷子,又名王禅。民间称其为 王禅老祖,中国春秋战国史上一代显赫 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 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 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 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 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 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 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 术,独具通天之智。 鬼谷子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 因隐居周阳城清溪之鬼谷, 故自称鬼谷先生。一说是河 南淇县云梦山“王禅老祖” 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是 先秦诸子之一。

诸子百家(共26张PPT)

诸子百家(共26张PPT)

遥 祭 孔 子
…… 沉沉浮浮,倏尔千年。伟哉中华, 千劫万艰。 百折不挠,国泰民安。 环顾全球,熙攘纷乱。 一如春秋, 冲突不断。弱肉强食,贪欲泛滥。 嗟我夫子,所述皆验。文明对话, 五洲共愿。 仁恕之道,日益播散。 促进和睦,中华奉献。 谨此上达, 慰我圣贤。伏惟上飨!
——2010年曲阜祭孔子文
第4课 诸子百家
历史科组 王德军
有朋自远方来,
考 考 你
—————————————
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士不可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
孔子的魅力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司马迁 《史记》
释义:
墨家学派
墨子
百 家 争 鸣
平民 “兼爱”“非攻”
“节用”“节葬” 《墨子》
阶层
墨子 名翟 战国时期 墨家学派
道家学派 老 子 “无 为” 辩证法 《老 子》又名
百 家 争 鸣
《道德经 》 庄子 战国时期 “自 然” 《庄子》
老子 名聃 春秋时期 道家学派
法家学派
韩非子
百 家 争 鸣
“君主集权” “法治”
孔子
儒 家
墨家
孟子
荀子 墨子 老子
“国君是舟,百姓是水”
“兼爱”“非攻,平民阶层
道 家 法家 兵家
“无为”,辩证法
庄子
韩非子 孙子
“顺其自然”
“法 治” “计 谋”
开卷有益
推荐文章: 《真实的孔子》 邮箱:pclishi@ 密码:123456 推荐书籍: 于丹《论语心得》或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推荐电影:孔子(周润华主演)

诸子百家ppt(说课) 华东师大版

诸子百家ppt(说课) 华东师大版

2.过程与方法 收集孔子、老子、韩非子 等各学派的资料,谈谈每一 个学派的思想主张在生活中 的体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古代思想的重 要成就,增进民族自豪感, 学习百家学术思想大师敢于 独立思考的精神。确立学生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课堂导入
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 幕式片段!
提出问题: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为什么向 全世界观众展示“和”字?
分组学习
一、儒家(第一小组)
①第一小组同学甲介绍孔 子。 (对孔子初步了解) ②同学乙回答孔子的思想、 教育主张(进一步了解孔子)
③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孔子 思想教育主张涵义。(加深对
孔子的了解)
④儒家经典语句欣赏。
(情感教育)Biblioteka 樊迟问仁。子 曰:“爱人。”
《论语· 颜渊》
立爱自亲始!
《礼记· 祭义》
儒家经典语句欣赏
三人行,必有我 师焉! 《论语· 述而 》
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 学而篇》
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
《论语· 卫灵公》
子曰:“君子 成人之美,不成人 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 颜渊》
君子和而不 同,小人同而不 和!
《论语· 子路》
二、道家(第二小组)
①同学甲介绍老子及其思想 主张。 (初步了解老子) ②引导学生理解老子的无为 而治。 (进一步理解)
《诸子百家》说 课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 古代历史上经济、政治制 度的大变革时期,也是学 术思想空前自由、活跃的 时期。
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了 解中国古代各朝代治国思想 和传统文化的形成。依据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孔子在思想和教育 方面的主要成就。 ②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 物及主要思想。

《诸子百家》课件

《诸子百家》课件
《诸子百家》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诸子百家简介 • 儒家思想 • 法家思想 • 道家思想 • 其他学派 • 诸子百家的现代意义
01 诸子百家简介
诸子百家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诸子百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的 各种学派和思想家,他们提出了各自 的理论、观点和主张,为中国古代思 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法家思想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如过于强调君主的绝对权力、忽视人民的自由和权利等 。因此,在当今社会中,应当在法家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批判和改进,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和进 步。
04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概述
产生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道家思想作为当时的一种重要哲 学流派,主张“道法自然”,强
调与自然和谐相处。
阴阳家思想
总结词
强调阴阳五行,主张天人合一
详细描述
阴阳家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和五行所构成。阴 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的发展变化都与阴阳五行的运动变化有关,因此阴阳家主张天人 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阴阳家也提倡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法则,
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特点
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各异,学派众多 ,涵盖了政治、哲学、军事、经济、 文化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思 想格局。
诸子百家的历史背景
0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 个转折点,社会动荡不安,各国 争霸,各种政治力量和思想家纷 纷涌现。
02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发展的重要阶段,为后世的文化 传承奠定了基础。
的规范。
孟子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 主张人性本善,提倡“仁政”,认 为君主应以人民利益为重。

高中语文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之“九流十家 ”》 课件 (63张PPT)

高中语文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之“九流十家 ”》 课件 (63张PPT)
——《论语》
2020/8/18
17
孟子的思想
一:以民为本的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章句下》
孟 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名轲,战国时 期邹国人。儒家孔子 的继承者。
2020/8/18
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 保障人民权利。
18
孟子的思想
2
5
2.产生的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士族 崛起并受到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 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 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 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2
6
2.产生的原因
(3) 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 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2020/8/18
1
学习目标:
1.掌握“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九 流十家”等名词概念
2.了解“百家争鸣”现象产生的原因 3.了解儒、墨、道、法等主要思想派别 4.分析“九流十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2
2
诸:多 子:古代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
子的尊称 诸子:“诸子百家”中的“诸 子特
指孔子、老子、列子、韩非子、 墨子、鬼谷子等各家中的代表 人物” 家:学术流派 诸子百家: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 表人物和各个派别,后用来对先秦至汉 初各种流派的总称。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为政》
2020/8/18
16
孔子说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

《诸子百家》PPT教学课件

《诸子百家》PPT教学课件

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名言?
13
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Fra bibliotek因材施教要经常温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要说谦乎虚,多向他人学习 要有老老三实人实行的,学习必态有度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4
说一说
文化成就
整理典籍:《诗》、《书》、《春秋》
著作:《论语》
15
道 家——老 子
快速阅读并回答:
1、道家创始人是 老子 (即 李耳 ),著
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 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多 替别人想一想!
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尊重 他人,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别 人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12
说一说
大教育家孔子
2、教育教学:3000弟子72贤人; 总结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必须与思考相结合,提倡多问好思。
亚圣 集大成者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老子 道、辩证法、无为而治
创始人
庄子 齐物、逍遥、天人“不相胜”
文学、美学对后世有深 远的影响。
韩非 法、术、势相结合;
中央集权;变法革新
墨子
兼爱;非攻;尚力; 节用、节葬
孙武 《孙子兵法》
集大成者。适应中央集权政 治体制的需要,成为中国古 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他心目中的“仁人”,是品格高尚、道德崇 高度人。他以“仁”和“不仁”作为衡量君 子、小人、愚贤、善恶、是非、曲直的主要 标准。
总之,“仁”包括恭、宽、信、敏、惠、 义、智、勇、好学、爱人、克己复礼、推 己及人之心等各种内涵。
一切美德 10
仁礼
仁者无敌 金庸小说
“鸳鸯刀” 的秘密

第7课 百家争鸣 课件(22张PPT 内嵌视频).ppt

第7课 百家争鸣  课件(22张PPT 内嵌视频).ppt

后世尊称为“圣人”。
为什么呢?
出生
15岁
办学
51岁 周游
68岁
逝世
BC551
明志 37—50岁 从政 55—68岁 教育
悲苦的少年
BC479 (73岁)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一生失意的政治家 治学严谨的教育家
一、思想迸发,乱世之治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说一说孔子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主张, 以及在文化上的贡献。
[解读]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温故知新
[解读]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个做老师了。
(2)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提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学原则和方法。
由此可知,韩非主张(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实行“仁政”
C.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D.“兼爱”“非攻”
7.老子认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
者都主张( )
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
8.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推动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兼并战争日益
成为与祭祀天地、社稷并列的国之大
不符典合,争成霸为战传争承的中目华文的化的重要仪式。
✓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群星璀璨,万古流芳
(一)百家争鸣的背景 结合之前所学,回忆春秋战国时期各个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①经济大发展:铁犁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 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大动荡: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新社会制度建立,士阶层崛起;

必修三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共22张PPT)

必修三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共22张PPT)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大家听说过“三教九流”这个词吗?谁知道 三教具体是什么?九流具体是什么?
三教是儒教、道教、佛教。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表。
在《汉书•艺文志》九流指:儒家、道家、阴 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 农家(除表格中的兵家以外)。九流这个 词表明战国时期的学派很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
材料二:“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 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 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 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 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 也。” 《孟子·公孙丑上》
事也不要去想,因为你无法决定将来。我们所能做的是享受当下,人必须全然地活在此时此刻,其余的都是妄念。二十四、每个人都会幻想各种美好的未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为之付诸行动,这大概就是你与这些人的不同!一、身为一个人,水倒七
分满,话留三分软。不清楚我的路子,就别打听我的底线。二、喜欢一个人并不是回复他所有的动态,而是研究下面的可疑评论。三、车子有油、手机有电、卡里有钱!这就是安全感!指望别人都是扯淡!再牛的副驾驶,都不如自己紧握方向盘。四、 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讨厌我,我也未必喜欢你,何必咄咄逼人费了口舌也讨人嫌,你闲得慌但是我没空陪你。
学派 道家 儒家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名家 阴阳家 纵横家 兵家 农家 杂家
代表人物 老子 孔子
墨翟 孟轲 荀况 庄周 李悝 商鞅 韩非 惠施 公孙龙 邹衍 张仪 苏秦 孙膑 吴起 许行 吕不韦
“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原因
• 1、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出现多种经济基础 并存局面。
• 2、政治变革: 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 着划时代的变革。

诸子百家[1].ppt

诸子百家[1].ppt

孔子学院计划已启动 全球将建百所“孔子学院”
2004年11月21日下午,韩国汉城江 南区的一条繁华街道上,崭新的“汉 城孔子学院”铜牌被挂在一座五层建 筑的正门口。这是世界范围内正式挂 牌的第一家“孔子学院”。截至2014 年12月7日,全球126个国家(地区) 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
日本北陆大学 孔子学院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国人,是战国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世称“亚圣”, 著有《孟子》一书。其 主张:1)主张实行 “仁政”,“民为贵”、 “君为轻”;2)宣扬 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 后世把孔子和孟子合称 “孔孟”。
荀子
古代著名的唯 物主义思想家,著 有《荀子》一书, 认为自然界变化有 规律,提出“人定 胜天”思想
墨家
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行记 录在《墨子》一书中。主张“兼爱”、 “非攻”
法家
韩非,法家学派的 主要代表,著有 《韩非子》一书。 认为历史向前发展, 改革制度,实行中 春秋末期齐国 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 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 学的鼻祖”。春秋末期杰出军事家, 著有《孙子兵法》。 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 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法家:
韩非子
兵家: 孙膑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 《四书》是指:《大 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
《春秋》
儒家(对后世影响最大) 。
孔 子
孟 子
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 秋时鲁国人。孔子是大思想 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被世人称为“至圣”

诸子百家课件

诸子百家课件

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1、孔子生平
名丘,字 仲尼,春秋末年 鲁国人。春秋 末期鲁国人, 思想家、教育 家,儒家学派 创始人。
2、思想主张
1)主张“仁” —孔子思想的核心 2)主张“礼” 3)主张“德政”
3、教育成就
1)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孔子在教育方面
有什么贡献?哪些教 2)总育结思了想一对套我较们好今的天教的育教学方法
荀子 战国 《荀子》
“以礼治国”
道家 老子 春秋 《道德经》 朴素的辨证法、“无为而治”
庄子 战国 《庄子》 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韩非子》 历史是发展变化的、“法治” 墨家 墨子 战国 《墨子》 非攻、兼爱、举贤、节俭 兵家 孙武 春秋《孙子兵法》避知实己击知虚彼、,出百其战不不意殆,攻其不备、
一、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什么是百家争 鸣?百家争鸣的局 面是怎样形成的?
2、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百家”主要 指哪些学派?各派 代表人物有哪些?
自主学习
学派 代表 时期 代表作或
人物
言论
思想
孔子 春秋 《论语》
仁、礼、德政
儒 家
孟子
战国
《孟子》
仁政、主张“民贵君轻”、重视 人的作用、做人要有骨气
儒家:万世师表,仁政德治。 道家:无为之道,逍遥自然。 法家:与时俱进,治国以法。 墨家:身体力行,兼爱非攻。
对当时: 思想解放,文化繁荣
对后世: 智慧精华,惠泽中外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老子之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 u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个 方面。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课件(共70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课件(共70张PPT)

狭义:周礼 广义: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恢复周礼反映了孔子在政治上的保守性
崇尚礼治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 八佾》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 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 颜渊》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领域 核心 1. "道"是万物的本源 2.朴素辨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 内容
“道”是世界的根本; 事物具有相反的方面 转化的规律。
思 想 学 说
哲学 思想
政治 主张
“小国寡民”
思想评价
哲学思想: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变;对中国文 化产生深远影响 政治主张:消极悲观的态度
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 子思想的影子?
关注“三教九流”,什么是三教九流? 三教:儒、释、道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 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语出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 但除了“释”,即佛教外,各家 学说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出现。
一 百家争鸣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 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 兵家、小说家等十家。“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在此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他 们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 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 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 以德报怨、大智若愚的思想……
46
2、庄子的思想 ①道为根本,宣传自然无为 ②齐物论:
万事万物没有界限差别,天地万物为一

诸子百家PPT课件5 华东师大版

诸子百家PPT课件5 华东师大版

《理想国》
•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 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 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 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 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这部“哲学 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此哲学思 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 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 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 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
“君无术,则弊于上; 臣无法,则乱于下;此无一不 可,皆帝王之具也”
韩非子
——《韩非子》
兵 家——孙 膑
1、兵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 战 国 时期的 孙膑, 他的著作是 《孙膑兵法》 。 2主要思想:以寡击众,以弱胜强. 战争观: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强调战争胜负关系社稷安危。 主张变法革新,发展经济,提高 生产,以此建设强大的军队,夺 取战争的胜利,促进统一的事业。 提出一系列克敌制胜的原则。
诸子百家的 “百家争鸣”
先秦说理散文发展三阶段
• 语录体 简单的言行记录 《论语》、《老 子》、《墨子》; • 论辩体 以对话为主,篇幅扩大,专题论文 初步形成 《孟子》、《庄子》; • 专题论文 结构完整的论说体制 《荀子 》、《韩非子》。
三贤介绍
苏格拉底
•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 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 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 墨子,出生日期: 约前468 逝世日期: 约前376;名翟(dí ), 鲁人。墨子是我 国战国时期著名 的思想家、教育 家、科学家、军 事家、社会活动 家,墨家学派的 创始人。创立墨 家学说,并有 《墨子》一书传
墨家的科学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
LOGO
杂家,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 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 “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汉书· 艺文志》将 其列为“九流”之一。杂家的出现是统一的封建 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杂家著作 以战国 、秦代 、西汉 为代表,分别 为战国时期商鞅门客尸佼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 刘安招集门客所集,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但略 嫌庞杂。又因杂家著作含有道家思想,故有人认 为杂家实为新道家学派。“杂家”并不是一门有 意识、有传承的学派,所以他也并不自命为“杂 家”的流派。自从《汉书· 艺文志》第一次把 《吕氏春秋》归入“杂家”之后,这个学派才正 式被定名。
LOGO
名家即辩者,又称刑名家,主要讨论名实关系和概念 同异、离合问题。早期的“辩者”(名家)是春秋时期 郑国人 ,他能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他是名家的 创始人。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等。他们 擅长论辩,探索了事物的同一性和差别性,对古代逻辑 学得发展做出了贡献。 名家并无相同的政治思想或经济主张,仅仅是他们 都以“名”为研究对象,并以此区别于其他学派。在名 家内部,由于观点不同有形成若干派别,其中主要有合 同异派和离坚白派,其他代表人物分别为惠施与公孙龙, 两派侧重点不同,各持一端。合同异派夸大事物普遍联 系和变动不居的特性,犯了相对主义的错误;离坚白派 则夸大事物的相对独立和相对静止性,犯了绝对主义的 错误。
LOGO
盗跖, 原名展雄,又名柳下跖,春秋、春秋、战国 之际奴隶起义领袖。一作蹠。在先秦古籍中被诬 为“盗跖”和“桀跖”。 约公元前475年,春秋末期的鲁国西北部柳下 屯(今濮阳柳屯)人展雄,领导了九千人的奴隶 大起义,史称柳下跖(柳下,地名;跖,赤脚奴 隶)起义。起义军转战黄河流域,各诸侯国望风 披靡。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推动了我国历 史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起义规模之大,时 间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空前的。
LOGO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 他们以在法律界及法理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而 闻名,并提出了 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 的秦朝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相当有效的理论依据, 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 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 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 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 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 而且卓有成效。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有
LOGO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一方面是人的知 识能力的解放, 另一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 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 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 “谦”、“弱”、“柔”、“心斋”、“坐忘”、 “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 道家讲究 “人天合一”、“人天相应”、“ 为而不争、利 而不害”,“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虚心实 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 穷”,“法于阴阳,以朴应冗,以简应繁。” 等 等。 道家主张 “齐物”“逍遥” 对万物的态 度是“无所恃”。在庄周的《 》中,庄子认 为天地万物都是“有所恃”的,大至鲲鹏,小至 蜩鸠,都需要凭借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活动。而 他的最高境界是“无所恃”,这样才是真正的 “逍遥游”。
《尸子》、 《吕氏春秋》《淮南子》
LOGO
“ 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项基本国策, 也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先 秦农家力主“农本商末”,推动统治者 确立这项基本国策,并促进社会认同这 一价值观念。 农家认定,农业是一切财 富的基础和来源,一个国家要想安定富 足,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而商业则是 破坏和损耗社会财富的根源。商人不会 创造财富,只不过是拿别人的产品,买 贱卖贵,从中渔利,同时,商人还要吃 饭和穿衣,要大量消费农民生产的粮食 和布帛。不仅如此,农民劳动多而收获 少,商人却付出少而收获多,这种反差 和对比会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LOGO
后期墨家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 等 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 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前者对前期墨家的社会伦理主张多有继承,在 认识论、逻辑学方面成就颇丰。后期墨家除肯 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外,也承认理性思 维在认识中的作用,对前期墨家的经验主义倾 向有所克服。它还对“故”、“理”、“类” 等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作了明确的定义,区分 了“达”、“类”、“私”等3类概念,对判 断、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古代逻 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
LOGO
阴阳家是流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 种学派,齐人邹衍是其代表人物。 《史记》称其:“深观阴阳消息,而 作迂怪之变。”《 》则直接受到 邹衍学说的影响。大体而言,邹衍的 阴阳家思想表现在将自古以来的数术 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试图 进一步的发展,用来建构宇宙图式, 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儒教 道教 佛教
儒家 道家 阴阳家 名家 农家 纵横家 杂家 法家 墨家
LOGO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 而称之为儒教。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对中 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 形态。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 “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六行‘六艺 (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 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 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 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 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 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 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 (智、信、圣、仁、义、忠).(孝、友、睦、 姻、任,恤).(礼、乐、射、御、书、数)
商鞅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 无常,设第划谋多从主观的政治 要求出发。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 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 主张合纵,合山东六国之力 以抗秦。 主张连横,说六国以事 秦。当时谋士一般分属合纵﹑连 横两派,《汉书.艺文志》列为" 九流"之一。后因称凭辩才进行政 治活动者为"緃横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