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1]

合集下载

居住区规划案例水晶郦城 免费在线阅读

居住区规划案例水晶郦城 免费在线阅读
街商业区
02 / 场地分析
周边交通
• 网格状道路划分场地, 靠近城市主要道路
• 轨道交通6号线直达场 地
轨道交通6号线
02 / 场地分析
总体布局
• 水晶郦城整个地块被城 市干道分割 ,形成几个 用地规模较小且相对独 立的居住组团 ,各组团 自成一体 ,有相对独立 的交通体系 ,绿化广场 , 以及公共服务设施。
重庆 水晶郦城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1 概况
2 场地分析 区位 周边交通 总体布局 内部交通 公共设施
01 / 概述
• 龙湖水晶郦城是重庆龙湖房地产 公司在重庆首创的高层低密度住 宅小区 ,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 , 由六块用地组成 ,它们既相对集 中 ,又被城市干道分割 ,共分三 期进行开发建设 。小区的绿地率 达到60%以上 , 建筑主景观面的 间距达到70m 以上,视线最远可 达数百米 。景观设计由日本株式 会社久米设计公司设计 ,通过对 原生山地地形的艺术化处理和景 观要素的设计 ,创造出了在平视 、俯视和仰视的不同视觉条件下 丰富的景观空间。
• 植物景观设计绿色大背景原 则 ,大面积草坪、箱形簇状 绿化 、灌木 、花圃与不同场 地功能结合 ,使用绿化树种 、树行 、绿化密度的变化来 打破原有地形的秩序感 ,形 成疏密对比层次丰富的植物 景观。
02 / 场地分析
建筑布局
• 高层低密住区环境空间特点
• (1)高层低密住区由于高层住宅 之间的间距较大 ,容易形成大 尺度、大视野的景观空间 ,使 每户居民有良好的景观和宽阔 的视野。
02 / 场地分析
内部交通
• 停车方式采用地下集 中停车的方式 ,每个 组团均设有一个大型 地下停车库 ,地下车 库的设置与绿化和活 动场地相结合 ,在地 下车库顶面覆土种植 绿化。

国内外居住区设计案例

国内外居住区设计案例

国内外居住区设计案例一、国内居住区设计案例。

1. 上海万科城市花园。

整体布局。

这个居住区就像一个超级大拼图,各个部分都拼得恰到好处。

它的布局是那种行列式与围合式相结合的。

一排排的住宅整齐排列,中间穿插着一些围合式的组团。

就像一群小伙伴手拉手围成圈在做游戏一样,这些围合式组团中间形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花园。

这样的布局既保证了每栋楼都能有较好的采光和通风,又营造出了很多温馨的小空间。

配套设施。

那配套设施可齐全啦。

有自己的小商业街,就像一个迷你的城市中心。

早上能买到新鲜的油条豆浆,晚上还能去小酒吧喝一杯。

还有幼儿园呢,小朋友们不用走很远就能上学,就像小企鹅走路一摇一摆几步就到了自己的小乐园。

另外,社区里还有健身房,那些想要减肥或者练肌肉的居民可方便了,不用跑到老远的商业健身房,在家门口就能挥汗如雨。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也是一绝。

有大片大片的草坪,就像绿色的大地毯。

春天的时候,草坪上会冒出各种各样的小花,五颜六色的,像给地毯绣上了漂亮的图案。

还有弯弯的小溪流,溪水清澈见底,里面偶尔还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欢快地游来游去,就像在进行小鱼版的马拉松比赛。

2. 成都麓湖生态城。

整体布局。

这个居住区啊,就像是长在水上的一个大社区。

它的布局以水为核心,住宅沿着湖岸线分布,就像一群卫士守护着这片美丽的湖水。

有些房子是建在岛上的,要通过小桥才能到达,感觉就像住在童话里的城堡一样,特别神秘又浪漫。

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那是相当高大上。

有水上运动中心,居民们可以在这里划皮划艇,就像一只只小鸭子在水面上欢快地穿梭。

还有艺术中心,经常会举办各种画展、音乐会之类的,住在这儿的人都特别有艺术范儿,就像生活在一个艺术的大染缸里,随时都能被熏陶。

另外,社区里还有生态农场,居民可以自己去种点小蔬菜,体验一把当农夫的乐趣,就像回到了田园生活,但又不失现代的舒适。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主打生态和自然。

除了大片的湖水,还有各种各样的湿地植物。

芦苇荡在风中摇曳,就像一群穿着绿衣服的舞者在翩翩起舞。

住宅区规划结构及案例分析

住宅区规划结构及案例分析

向心式布局---成都龙泉驿国际名城
向心式布局---重庆汽车工业园配套居住区
地形分析
用地南北东部均为丘陵,西部为 山沟及南山湖(水库),地形内 部高差可达104米。
整体规划
规划结构分析图
黄色---住宅区 橙色---教育区 紫色---物业 红色---公建
道路、绿化系统分析
(4)围合式布局
定义: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 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 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 主导地位。 “围合式”布局可形成宽敞的绿地和舒展的空间,日照、通风和视觉环境 相对较好,可以更好地组织和丰富居民的邻里交往及生活活动内容。但由于 围合式布局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较大,宜注意控制适当的建筑层数和建筑 间距,同时次要空间尺度应适中,避免喧宾夺主。 优点:“围合式”住宅能形成有效的社区边界,创造出一个良好私密性的 生活空间。“围合”在心理上给人以安全感和归属感,使居民有互相交往 的愿望,形成“熟人社区”。另外,“围合式”社区规模较小,容易封闭, 这样儿童能安全地在社区里面玩耍,老人也可以随意走动,比较符合中国 人的传统生活习惯 缺点: “围合式”住宅从通风、日照的角度讲不如敞开式,比如楼宇中 间的绿化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和通风 适用范围:占地较小,但追求品质的客群的产品
• 车行次序(区外环境——道路系统——停 车场所)
• 景观次序(居住空间——庭院空间——绿 色走廊——景观地带)
◇单体设计 • 院落单元设计:
住宅坐南朝北,两栋住宅围合成一个院落,东西两端为出入口,并设有为此 院落独有的共享空间,怎加每个院落住户的归属感
风园
叶园

居住区案例分析--日本幕张新城

居住区案例分析--日本幕张新城

●都市侧
由办公地区的超高 层建筑群形成连续的 新都心的天际线
●城中心
既是成为居住区 核心的文化设施、 同时作为城市中心, 形成具有标识性的 市中心
●内城
由带中庭的围合 式住宅单体形成连 续的沿街景观、形 成热闹的、欢快的 市中心
●河边
是沿河的地区, 形成清静的、很舒 展的居住区
● 城中心
・形成居民・来访者的活动中心,并形成能 够成为沿街景观据点的中心设施区域 ・形成以街道交叉口空间为中心的象征性空 间
• 居住区规划设计图
• 规划形象图(1990.10 控制性详细规划)
街区的立面造型设计指针
・既要满足高密度设计、又要达到形成宜人尺度的沿街立面,住宅单体形式采用了 多层围合型单体。
・为了形成更加亲近的街道空间,在超高层・高层街区,把一部分单体沿街布置。 ・将居住区划分为适当的组团,形成一定规模的、有领域性的街坊。 ・为了形成热闹的街坊,在主要的沿街型住宅的1、2层布置商业・办公等设施。
整师
提助
提助
案言
案言
公共设施 住宅设计师 委托 住宅开发商
设计师
各街区2名以上
①规划造 型会议
主要是幕张海滨设施规划与造型 的调整,为了创造出都市造型上 优秀的有魅力的街坊所做的探 讨·调整工作。
最終的な都市デザインの承認など の作業が行なわれている。
项目规划调整委员 (渡辺定夫・蓑原 敬)、规划设计调整 师(7名)、企业厅 地区治理部长、都 市部技官、千叶市 城市局长
由沿街型住宅形成街 坊结构
沿街型住宅: ・为宜人尺度的、由连续的 单体形成沿街 立面 ・在建筑下层部布置 商业办公设施,形成街坊 热闹气氛的住宅单体 ・设计联拱廊等,形成舒适 步行环境的住宅单体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ppt课件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ppt课件
THE PLANNING OF ECOLOGICAL COMMUNITY
国内外经典生态居住区规划对比
09城市规划2班 廖洋
1
居住区规划发展历史
1.自新中国成立至今, 我国的规划结构依旧沿用原苏联的规划模式, 居住区一般按人口规 模划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个等级。
2.1949- 1978年, 在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 居住区按照街坊、小区模式统一规划建设, 但 建设量不大。有代表性的小区有北京夕照寺小区, 上海蕃瓜弄, 广州滨江新村等。
2. 指标及总平
4
3. 设计理念
SHANG HAI 安亭新镇 “新城市主义”主张重视居住文化的城市情结
安亭新镇建设是国外新城市主义在中国城市住区建设的一次实践。新城市主义所提倡 的这种紧凑、精明增长、功能混合、适宜步行、人性化的邻里社区精神,对当前我国 住区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紧凑发展的空间布局。密度适中、 相对紧凑的空间布局
嘉定区
上海市区
上海国际汽车城
安亭新镇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HANG HAI 安亭新镇
安亭新镇一期以低层公寓 房为主,配以一定的联体 别墅和独立别墅
规划用地 规划居住人口 一期总容积率 一期占地 一期建设用地 一期建筑面积 一期绿化覆盖率 一期商业服务区 一期总户数 一期公共设施
4.9 平方公里 8万人 0.59 2.5平方公里 1.8 平方公里 106 万平方米 60%以上 12 万平方米 5,334 套 2 万平方米
4. 设计模式
传统围合式住区邻里结构——围合式街 区( BLOCK )是德国中心城的常规结构, 街区设周边式建筑, 建筑入口直接开向 街道, 以庭院串连, 不设区内道路

国外优秀住宅小区案例分析

国外优秀住宅小区案例分析

国外优秀住宅小区案例分析
主题:国外优秀住宅小区案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宅小区建设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优秀住宅小区常常在建筑设计、园林景观、公共设施、社区管理等方面有着卓越表现。

本文将通过对德国“环岛花园城市”作为案例,探讨优秀住宅小区的建设特点和成功经验。

案例介绍:
德国“环岛花园城市”是由城市规划师Josef Stubben于1920年代设计建造的。

该小区位于汉堡市中心,占地面积14公顷,拥有1152户居民。

其建筑设计融合了现代主义和艺术装饰风格,同时特别注重社区园林的规划和建设。

成功经验:
1. 设计创新:该小区建筑风格独特,采用现代主义和艺术装饰风格相结合,注重每一栋建筑的细节设计。

同时,该小区的公共空间和花园景观也别具匠心,以营造舒适、自然的居住环境为目标。

2. 绿化建设:德国“环岛花园城市”以园林景观著称,通过绿化建设,营造了生态环保的居住环境。

小区内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居民可以在小区内的花园散步、晨练、玩耍等,获得放松和舒适的体验。

3. 社区管理:小区的社区管理非常注重居民参与,每周定期组织社区
活动,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助。

同时,小区也设有多个公共设施,如学校、图书馆、医院等,方便居民生活和工作。

4. 交通便利:小区交通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连接市中心
和其他区域。

同时,小区内也建有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方便居民骑行
和步行。

结论:
德国“环岛花园城市”是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其设计创新、绿化建设、社区管理和交通便利等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图文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图文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图文居住小区规划案例分析案例一: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由8个居住社区成双组成四对,每对社区采用相同的规划结构。

第一期建成的振兴村采用环状道路系统,以居委会管辖户数作为基本的组成单位,每个社区由4-5个这样的单位组成,住宅层数2-4层,采用南北入口。

住宅群体采用环形里弄的组合方式,既有利于交通组织,又有利于形成较安静、安全和便于居民交往的居住环境。

该设计方案获1986年度建设部全国优秀规划金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

案例二:香港戚富花园占地11.6hm2,居住区依山面海布置,规划布置有20幢高层住宅和7幢5层住宅,1个大型商业中心,3所学校和其他娱乐设施。

20幢28层塔式住宅楼和道路选线都结合地形布置,形成一条自由变化的曲线。

在居住区得南端布置7幢5层住宅楼,排列成新月形,视野开阔。

在住宅楼的中央部位,布置商店、餐馆、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包括室内游泳池和保龄球场,构成一个内容丰富、设施齐全,满足居民多方面需求,具有吸引力的中心。

案例三: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是建设部全国第三批城市住宅小区试点之一,小区总用地11.92hm2,小区由6个大小不等的住宅组团组成,采用院落式的住宅群体组合和人车部分分行的道路系统。

根据建设部对试点小区的要求进行了许多实验和探索,如首次在上海的多层住宅中进行底层全面架空、及小区内动静态交通的组织等。

案例四:北京恩济里小区北京恩济里小区位于北京市西郊,小区总用地9.98hm2,规划布局吸收了北京胡同和上海里弄的特点,顺应窄长地块以南北走向的蛇形干道将小区划分为四个半公共组团空间,树枝状、尽端式组团道路可达每个单元入口,既杜绝外部车辆穿行,又防止闲人闯入。

公共设施布置遵循居民行为轨迹,商店、农贸市场等布置在南北两出入口处,车库分别置于各组团出入口,存取方便,小区管理处、活动站靠近南入口,便于使用,托幼处于背静位置,小学设于东侧,兼顾东边小区学生上学,主要路旁适中位置布置中心绿地和林荫带,对景位置有休息亭、石雕等小品。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实例分析
——广东佛山万科四季花城
实例分析
万科四季花城住区概况 居住区总平面图 道路交通分析 景观分析图 功能结构分析
区位图
广州
佛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平面总图
地址:南海黄岐 浔峰洲路8号
占地面积:50公顷 总建筑面积:44.7
万平方米 总户数:3900户 容 积 率:1.00 绿 化 率: 30% 时间:2004
居住区中心商业服务区
设施齐全 交通便捷
住区中的商、教娱乐区
利用住宅底层 沿湖景商业街 教育设施齐全
城市主干道
主入口 道路交通分析图
车辆主入口
步行街入口
景观分析图
小区住户景观观向
小区住户景观观向
休憩 半岛
水域
空间丰富 亲近自然 围而不闭
围合的空间
居住区结构分析
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
户型分布
沿山四层 沿湖五层 沿湖十层 多层住宅 五层户型 八层户型 小高层 别墅 社区会所 幼儿园 小学 零售商铺

住宅区规划结构及案例分析

住宅区规划结构及案例分析
“集约式”布局由于节约用地,可以同时组织和丰富居民的邻里交往及生活活 动,尤其适用于旧区改建和用地较为紧张的地区。
居住区规划结构与形态
规划结构的研究、调整与确定是一项包含有创造性活动的工作 过程,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 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规划结构 本身具有一定的基本形式,在结构形态上也可归纳为若干模式。
2021/10/10
1
1 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
定义: 轴线设计手法作为控制城市空间的重要方法,不仅适用于城市 中心、广场等公共空间,而且也适用于居住区。空间轴线常为线性的道 路、绿地、水体等,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通过空间轴线的引导 ,轴线两侧的空间对称或不对称布局,通过轴线上的几个主、次节点控 制节奏和尺度,整个居住区呈现出层次递进、起落有致的均衡特色。
优点:各居住分区围绕中心分布,既可 用同样的住宅组合方式形成统一格局也 可以允许不同的组织形态控制各个部分, 强化可识别性。 缺点:资源分配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
适用范围:往往选择有特征的自然地理 地貌(水体、山脉)为构图中心,同时 结合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居住中心。
2021/10/10
26
向心式布局---成都龙泉驿国际名城
2021/10/10
17
风园
山园
2021/10/10
叶园
松梅竹园
18
• 建筑单体设计:
1)立面是传统庭院基调的红色和稳重的灰色搭配,突出内敛不张扬的外在 美,注重细部和建筑的材质感,统一中富有变化
2)内部建筑竖向交通直通停车库,相对独立安全,室内外高差为0.6米,人 车分流,便于居民出行
2021/10/10
2021/10/10

城市规划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1

城市规划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1
住宅设计?考虑到项目的市场定位本项目分为底层多层小高层各占比例为24751并设计了60多种户型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到350平方米不等户均134平方米以两室两厅一卫100平方米110平方米两室两厅两卫110平方米120平方米三室两厅两卫120平方米150平方米为主配以少量三室三厅两卫150平方米180平方米连排以及独栋200平方米350平方米户型
A单元各层平面图
户型
每套建筑面积: 108.97平方米(含阳 台)
使用面积:90.12平 方米
K=82.7%
B单元标准层平面图
每套建筑面 积:153.59平方米 (含阳台) 使用面积:126.26 平方米 K=79.6%
C单元标准层平面图
甲户型每套建筑面 积:106.39平方米(含 阳台) 使用面积:81.81平方 米 K=76.9% 乙户型每套建筑面 积:111.83平方米(含 阳台) 使用面积:83.92平方 米 K=75.0%
绿化景观
以水环境为主, 景观绿化渗透到每栋 楼,做到户户有景观。 景观优良率达80%。
通风及日照
建筑布局错落有 致,每栋楼都有充足 日照,合理组织通风, 形成舒适的人居环境。
住宅设计
• 考虑到项目的市场定位,本 项目分为底层、多层、小高 层,各占比例为2%、47%、 51%,并设计了60多种户型, 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到350平 方米不等,户均134平方米, 以两室两厅一卫(100平方 米—110平方米),两室两厅 两卫(110平方米—120平方 米),三室两厅两卫( 120 平方米—150平方米)为主, 配以少量三室三厅两卫 ( 150平方米—180平方米), 连排以及独栋( 200平方 米—350平方米)户型。
节能保温
保温:住宅均采用外墙外保温。低层、多层采用混凝土装饰砌 块砌筑聚苯板夹心保温,小高层采用保温砂浆保温 ,外檐门 窗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屋顶采用150厚的水泥聚苯板保温, 地下室顶板粘150厚水泥聚苯板保温,均达到二步节能要求, 保证外墙面不裂。 供热:利用热电厂余热实行冬季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收费, 分 室控温。 分质供水 自来水:生活用水 中水:雨、污水经市污水处理场集中处理后送回小区,中水用 于湖水补充、冲厕、浇洒地面、洗车、水景等。 直饮水:居住小区统一设置直饮水净化系统,铜制管网直接入 户,方便引用,节约水资源,提升小区品质。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
THE PLANNING OF ECOLOGICAL COMMUNITY
国内外经典生态居住区规划对比
09城市规划2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
居住区规划发展历史
1.自新中国成立至今, 我国的规划结构依旧沿用原苏联的规划模式, 居住区一般按人口规 模划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个等级。
2.1949- 1978年, 在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 居住区按照街坊、小区模式统一规划建设, 但 建设量不大。有代表性的小区有北京夕照寺小区, 上海蕃瓜弄, 广州滨江新村等。
模式化 —— 多元化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
SHANG HAI 安亭新镇
1. 区位及背景
项目背景
疏散传统中心区人口、改善城市整体形象是上海发展的主要目标.上海开始 了新的一轮市郊城市化运动。 一城九镇的规划就是这一运动中的领军项目。
主设计师 德国设计大师阿尔伯特·施佩尔
区位
安亭新镇位于上海市西部, 隶属嘉定区, 是上海市试点城镇建设中率先启动的第一 镇, 也是上海国际汽车城的核心居住区。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
4. 规划理念
LONDON,UK 格林威治千年村
底层挑空营造社区空间
鲜亮的色彩和夸张的屋顶
5. 建筑空间 生态设计
遮阳板美观实用
通透的玻璃阳台
建筑风格前卫时尚,产品形式多样,既有高层,也有连排和多层 产品通过外部阳台、窗户、遮阳板等细节来丰富外立面 建筑在色彩明快、亮丽,具有跳跃感 建筑为社区的公共空间服务,在底层或者退让或者挑空,让人愿意停留 通过标志性的建筑——千年穹顶,提居升住区区规域划形案象例分和析知国名内外度经典住宅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
LONDON,UK 格林威治千年村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万科西山庭院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万科西山庭院
• 缺点:
万科西山庭院
◇院落友居,人文大宅 ◇街坊过渡,衔接城市发展 ◇边界、功能模糊的地带空间
区位文脉分析
建筑年份:2006年 占地面积:1050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60000平方米 开发周期:国际公寓2007年11月10日开盘 总户数:2000 西山庭院位于北京海淀区京密引水渠畔,地段人群很大一部分为知识阶层,以 知识资本完成财富积累,对于高品质的住宅要求凸显出来,对于中国的传统文 化也产生了新的审视
• 景观次序(居住空间——庭院空间——绿 色走廊——景观地带)
◇单体设计 • 院落单元设计:
住宅坐南朝北,两栋住宅围合成一个院落,东西两端为出入口,并设有为此 院落独有的共享空间,Leabharlann 加每个院落住户的归属感风园
叶园
山园
松梅竹园
• 建筑单体设计:
1)立面是传统庭院基调的红色和稳重的灰色搭配,突出内敛不张扬的外在 美,注重细部和建筑的材质感,统一中富有变化 2)内部建筑竖向交通直通停车库,相对独立安全,室内外高差为0.6米,人 车分流,便于居民出行
• 户型设计
1)西山庭院以大户型为主130—260不等,三居、五居室结构,分为平层、 复式、叠层多种形式 2)一梯两户设计,底层率先采用剪力墙结构,空间分割更加灵活 3)“3+3”套厅设计理念,在功能划分上规划出“第三厅”为使用提供多种 可能
A1户型
B1户型
◇优缺点总结 • 优点: • 引入了新城市主义
◇总体规划布局 • 强调中心,相互成组,平缓过度 • 整体沿袭了周边城市的机理特征
◇空间结构 • 西山庭院在规划中首先强调出主要的空间 结构 • 地带空间的引入(边界模糊功能重合)
◇功能分区 • 公共空间:

不同空间结构的居住区案例分析

不同空间结构的居住区案例分析
社区紧凑
便于建立紧密的社区关系,促进居民间的交 流与互助。
案例一:香港公屋
背景
作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 一,香港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的问 题,公屋计划为低收入家庭提供
住房。
特点
高层建筑,紧凑布局,公共设施齐 全,租金低廉。
效果
有效缓解了住房压力,提高了低收 入群体的生活质量。
案例二: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高层公寓
该居住区采用绿色建筑设计和节能技 术,如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和再利 用等,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案例二:德国汉堡的“汉堡之家”
“汉堡之家”是一个以环保和可 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居住区,位于 德国汉堡市内,拥有现代化的建
筑设计和绿色设施。
该居住区注重能源效率和资源循 环利用,建筑外墙采用保温材料 和太阳能板,实现能源的自给自
邻里互动频繁
居民在社区内活动频繁, 有利于增进邻里关系。
案例一:北京胡同
北京胡同是典型的传 统封闭式居住区,通 常由狭窄的街道和四 合院组成。
胡同的建筑风格和空 间布局体现了传统中 国的居住文化。
胡同内石库门
上海石库门是一种具有上海特 色的传统封闭式居住建筑。
04
绿色生态居住区
特点与优势
生态环保
健康宜居
绿色生态居住区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 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绿色生态居住区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注 重绿化和景观设计,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 。
高品质生活
未来发展潜力
绿色生态居住区通常配备完善的设施和服 务,如绿地、运动场所、社区服务等,提 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分析
万科城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提供了 丰富的社区设施和公共空间,促进了 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展现了混合 居住区的优势。

居住区国内外例子

居住区国内外例子

居住区道路理论与实例目录一.居住区道路结构1西方对居住区交通规划的探索(1)雷德朋模式(2)温奈尔夫模式(3)交通安宁理论二.公交优先模式与住宅区交通规划1.2001年发生在深圳万科四季花城的“花城8.2I交通事件”2.公交优先模式与住区交通规―――TOD模式3.TOD模式实例(1)香港模式4.运用TOD模式的条件三.TOD模式对这次居住区设计的影响一.居住区道路结构1西方对居住区交通规划的探索(1)雷德朋模式1920年代,美国规划协会针对住区机动车剧增所带来的交通事故等问题,对原有“人车混行”道路形式进行检讨,在纽约的雷德朋居住区进行了新尝试:住区内部设有独立的步行系统和车行系统,每户住宅一面连接车行道支路或尽端(图1)美国雷德朋居住区人车分行的交通组织路,另一面连接人行系统,当步行道穿越车行道时,采用高架或地道的方式进行处理(图1)雷德朋模式雷德朋模式虽然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人车分行的弊病,但是这种模式确忽略了行车人的心里,也导致不安全的因素。

(2)温奈尔夫模式1970年代,荷兰温奈尔夫的汽车受害者家属发起居住区内部道路改造运动,主要是沿路的居民在自家门前设花台、种植树木,使得司机感到好像在自家庭院内行驶,并通过对道路直线段的长度和宽度的限制来降低汽车速度。

温奈尔夫模式(图2)创造了一种人车共存体系,恢复了居住区道路空间的生活机能,它很快在西方国家(图3)推广。

温奈尔夫模式实质上是从道路系统的微观环境入手来解决人行与车行的矛盾,是更高层次的且更为安全的“人车混行”的道路设计方法,使车行道转化为人车和谐共存的街道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行人与驾车者的利益。

但是,随着住区里小汽车的增多,道路被大量占用,这又构成了引起住区人车矛盾的间接原因。

解决这类问题,单单依靠设计的手段是不够的,必须寻找有关政策的支持。

a.改建前b.改建后图2采用温奈尔夫模式改建前后的荷兰街道图3日本的人车共存道路图图4德国狭窄的单车道与宽阔的人行道(3)交通安宁理论伴随着温奈尔夫模式出现的还有西方的交通安宁理论。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PPT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PPT

03
案例三:广州某居住区规划设 计
项目背景介绍
位于广州市中心城 区,周边配套设施 齐全,交通便利。
目标客户群体为年 轻白领、家庭和退 休人士等。
定位为中高端居住 区,注重居住品质 和社区氛围营造。
规划设计理念
注重生态环保,打造绿色宜居 社区。
倡导人文关怀,营造舒适、安 全、便捷的社区生活。
追求创新与个性,打造特色居 住空间。
THANKS
感谢观看
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注重可持 续发展,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
营。
规划布局与空间布局
整体规划布局
该居住区整体规划布局合理,空间层次分明,注 重景观视线和空间感受。
公共空间布局
公共空间布局合理,包括公共绿地、活动广场、 休闲设施等,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道路交通布局
道路交通布局合理,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等 分布有序,确保交通安全、便捷。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目录
• 案例一:北京某居住区规划设计 • 案例二:上海某居住区规划设计 • 案例三:广州某居住区规划设计
目录
• 案例四:成都某居住区规划设计 • 设计手法及创新点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案例一:北京某居住区规划设 计
项目背景介绍
项目地理位置
位于北京市某区,距离市中心较近。
建筑风格与景观设计
建筑风格
该居住区的建筑风格为现代简约风格,注重建筑细节和品质。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注重绿化覆盖率和景观品质,包括公共绿地、组团绿地和宅间绿地等。
配套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配套设施
该居住区配备了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如超 市、餐厅、银行等,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 活需求。

居住区设计案例分析)

居住区设计案例分析)



青岛麦岛居住区改造规划方案
C区
利用地形高差将商业及配套公建布置在 南面沿海口路的台地之下; 10栋8至28层住宅。
E区 用地西侧3栋超高层(45层办公楼、 36层、27层综合楼)及3层会所、用 地东侧14栋18至30层住宅。
幼儿园搬走
B区东组团高层住宅 东部2栋超高层底部二层增加一处会所 原规划南侧5栋3至6层住宅 5栋2层低层
区位图
“波罗的海明珠”不仅是建造欧洲标准的综合社区,更在于营造一种全新的、 现代化、生态化、人性化的生活方式。
03广场
01-0日景鸟瞰
04生活大卖场
城市分析
城市变迁 300年的帝都历史,满眼尽是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的风格的建筑
城市文化
激发对自由意志的向往,弘扬圣洁,高尚,幸福与理想
城市精神
“诗与剑的辉煌协奏曲”---诗,浪漫主义的艺术之都;剑,一 座象征力量的英雄之城
小区内以组团作为基本构成元素,每个组团160-250 平方米 的十余户住宅组成,既强调每套住宅的独立性,又重视营造融 洽的邻里氛围。社区中保留了9000 平方米东西向自然河道,设 计开挖了8000 平方米人工水系,丰富了蓝山的自然视界。项目 周边有杉达大学等多所高校,文化氛围良好,是一处符合现代 居住观的生态型花园式共有别墅区。
客厅挑高位置设计夹板,使得南向多一卧室位置,但由于开间过小,仅可 作为书房使用。 二楼北向通过改造预留较大空间,设置成儿童房位置。
㎡ )
三楼将挑空位置设置成衣帽间,北向设置成超大浴室SPA,将三楼形成独 立套房。
更改后实际的使用面积达400平米,在牺牲一采光性的同时,极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项目亮点
一、富含底蕴的历史会所

第八章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第八章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第八章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本次课重点:居住区国内外规划案例本次课难点:运用所学专业理论进行国内外案例分析案例一: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1983-1986)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由8个居住社区成双组成四对,每对社区采用相同的规划结构。

第一期建成的振兴村采用环状道路系统,以居委会管辖户数作为基本的组成单位,每个社区由4-5个这样的单位组成,住宅层数2-4层,采用南北入口。

住宅群体采用环形里弄的组合方式,既有利于交通组织,又有利于形成较安静、安全和便于居民交往的居住环境。

该设计方案获1986年度建设部全国优秀规划金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

案例二:香港戚富花园占地11.6hm2,居住区依山面海布置,规划布置有20幢高层住宅和7幢5层住宅,1个大型商业中心,3所学校和其他娱乐设施。

20幢28层塔式住宅楼和道路选线都结合地形布置,形成一条自由变化的曲线。

在居住区得南端布置7幢5层住宅楼,排列成新月形,视野开阔。

在住宅楼的中央部位,布置商店、餐馆、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包括室内游泳池和保龄球场,构成一个内容丰富、设施齐全,满足居民多方面需求,具有吸引力的中心。

案例三: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是建设部全国第三批城市住宅小区试点之一,小区总用地11.92 hm2,小区由6个大小不等的住宅组团组成,采用院落式的住宅群体组合和人车部分分行的道路系统。

根据建设部对试点小区的要求进行了许多实验和探索,如首次在上海的多层住宅中进行底层全面架空、及小区内动静态交通的组织等。

案例四:北京恩济里小区北京恩济里小区位于北京市西郊,小区总用地9.98 hm2,规划布局吸收了北京胡同和上海里弄的特点,顺应窄长地块以南北走向的蛇形干道将小区划分为四个半公共组团空间,树枝状、尽端式组团道路可达每个单元入口,既杜绝外部车辆穿行,又防止闲人闯入。

公共设施布置遵循居民行为轨迹,商店、农贸市场等布置在南北两出入口处,车库分别置于各组团出入口,存取方便,小区管理处、活动站靠近南入口,便于使用,托幼处于背静位置,小学设于东侧,兼顾东边小区学生上学,主要路旁适中位置布置中心绿地和林荫带,对景位置有休息亭、石雕等小品。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马赛公寓 柯布西耶为普通人 计划理想的住宅: 垂直城市,各家面 对室内街道,公用 设施自自动洗衣店 到商店则安排在一 特别的街道上,乃 至幼儿园、运动场 及剧院。底层架空 保持自然景观连续 渗透,并兼做停车 场使用。
东云住宅
1999 山本理显主持规划设计的东云集合住宅 区是一个内庭周边式高层住宅区。共分 6个组团,一条S型区内道路贯穿其中。 各组团的内庭院大多设有高架平台,并 在S型道路两侧的底层部分集中设有各 种商业及健身保健中心、托儿所、集会 所、保龄球馆等生活服务设施。二层设 有屋顶花园,从而使位于其上的生活 “基本单元”与底部服务设施既有适当 的阻隔,又有便捷的联系。
雕塑/建 筑画廊
十三层: 眺望平台
十二层: 酒吧
试听空间
MOMA
在设计当代MOMA时,我试图 以空中连廊串连起居住者的大部 分休闲活动,艺术与建筑画廊, 健身房,图书馆,餐厅,爵士俱 乐部等等。私人与公共空间的关 系连接取代了单调又乏味的包围 方格给人的感觉。同时,人们又 可鸟瞰都市的活动,体会21世 纪城市生活的时尚与繁华。此外, 这种设计也力图促进人们的互动 关系,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鼓励人们在空间邂逅,增加邻里 之间亲密交流的机会,创造和谐 健康的居住环境。
MOMA
北京传统邻里关系是由街巷和院落所构成,发 展到今天变成大规模“居住小区”模式,实践 证明这种模式有诸如造成周边交通压力、邻里 关系消失等多种弊端。因而霍尔将诸多功能碎 化重组,各功能块尽可能面向城市开放,并增 加各功能块网状联系,包含水平及竖向联系。
MOMA
从老北京柔和的水平性到新北京强烈的 竖直感,霍尔决定采用“竖直的水平 性”。以竖向进行功能分区、动静分区、 公私分区。以水平性改善消失的邻里关 系。 将车辆全部引入地下,在保证地面层居 民的步行安全的同时,提高人们散步、 行走过程中的心理愉悦感,增加人们相 遇、停留、交流的机会,减缓城市快速 生活节奏所带来的心理不安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 平方公里 8万人 0.59 2.5平方公里 1.8 平方公里 106 万平方米 60%以上 12 万平方米 5,334 套 2 万平方米
2. 指标及总平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 [1]
3. 设计理念
SHANG HAI 安亭新镇 “新城市主义”主张重视居住文化的城市情结
安亭新镇建设是国外新城市主义在中国城市住区建设的一次实践。新城市主义所提倡 的这种紧凑、精明增长、功能混合、适宜步行、人性化的邻里社区精神,对当前我国 住区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安亭新镇1200余亩的绿色空间由城市森林、中央景 观绿化、街区绿地、河滨绿地、垂直绿化等组成, 总绿化率达60%。新镇的总规划面积238公顷,其中 净绿化面积约为92公顷,绿色空间比例为38.5%,人 均拥有绿量将达到72立方米。安亭新镇的蓝色空间是 指区域内的景观水体,其面积约占新镇一期规划总面 积的11%,湖泊总面积达到20万平米,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 内外经典住宅
2020/11/11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 [1]
居住区规划发展历史
1.自新中国成立至今, 我国的规划结构依旧沿用原苏联的规划模式, 居住区一般按人口规 模划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个等级。
2.1949- 1978年, 在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 居住区按照街坊、小区模式统一规划建设, 但 建设量不大。有代表性的小区有北京夕照寺小区, 上海蕃瓜弄, 广州滨江新村等。
主街道宽度则 为40米和28米 ,曲折多变的 街道体系不断 给人的视觉以 丰富的感受, 而适于步行的 15米宽的小巷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 [1]
SHANG HAI 安亭新镇
考虑土地、建筑、植 物、水系、空气各种生 态因素和人类活动之间 的互动关系,通过新镇 区域内生态功能的恢复 和保持,确保区域生态 环境的可持续性与协调 发展。
模式化 —— 多元化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 [1]
SHANG HAI 安亭新镇
1. 区位及背景
项目背景
疏散传统中心区人口、改善城市整体形象是上海发展的主要目标.上海开始 了新的一轮市郊城市化运动。 一城九镇的规划就是这一运动中的领军项目。
主设计师 德国设计大师阿尔伯特·施佩尔
区位
安亭新镇位于上海市西部, 隶属嘉定区, 是上海市试点城镇建设中率先启动的第一 镇, 也是上海国际汽车城的核心居住区。
4.中心广场120000平米商业及商务服务区域, 20000平米音乐厅、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教 堂等文化设施。
一层的骑马廊设计为商铺的发展提 供了有利的条件
新镇二号地块与六号地块将布局二 条特色步行街:餐饮休闲街、文化 艺术街。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 [1]
SHANG HAI 安亭新镇
3.1980年代到1990年代末, 住房建设也逐步由国家“统一代建”的模式转向房地产市场开 发, 建设量大增, 在1980年代开展了小区试点等工作, 居住区理论得到大量实践。
4.1988年以后, 个人成为商品住房的消费主体, 需求多元化、投资的市场化以及政府职能 调整等因素促使居住区建设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居住区规
SHANG HAI 安亭新镇
运用了分布密集式原理,这是一种针对巨型 都市人口稠密区的合理有效的空间秩序系统 原理:密集能使居民区形式紧础设施的效率提高;而分布式则使各个独 立单位能够各自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有利于 技术及社会结构的高效和稳定。
4. 设计模式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 [1]
SHANG HAI 安亭新镇
公共设施较为完善
6. 公共设施
开放式 住区
1.医院占地46000平米,建筑面积30000平米。 2.集学前幼托、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预科教育在 内的完整教育体系。占地100000平米,可容5000 在校学生。
3.占地80000平米体育公园和会所则可以为这个城 市的居民提供足够的运动健身和休闲空间。
第一重围合——沪宁高速、
三江交汇和一条墨玉南路 围合,远离喧嚣
第二重围合——环绕小镇 的15m 运河。 第三重围合——街区的围 合, 由建筑单体构成街区形 成内庭, 内庭既是半开放的 公共空间, 也是半私密的专 署空间。
德国中心城的规划模式多采用街区围合的形式, 规划出发 点不在于人口规模, 而注重城市尺度和空间。根据对人体 认知水平的研究, 单个街区的长、宽尺寸均保持在100m 以下是较适宜的并易于产生领域感的尺度,所以德国的街 区面积绝大多数在1万m2以下。
(1)紧凑发展的空间布局。密度适中、 相对紧凑的空间布局
(2)功能混合的居住模式。完善的公共 设施配套。 (3)适宜步行的交通环境。
(4)人性化的空间环境。不管是从广场、 街道、居住空间的设计还是到每一个建筑 细部的处理,都较好地体现对人性的关怀, 这也正是欧洲传统城镇环境中最令人向往 的地方。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 [1]
7. 绿地系统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 [1]
SHANG HAI 安亭新镇
园林景观
园林强调师法自然,极大限度的还景观以自然生 态的特征,相对集中的景观设计,使得中央公园、 城市公园成为集中景观和居民交流的承载者。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 [1]
SHANG HAI 安亭新镇
8. 道路交通
传统围合式住区邻里结构——围合式街 区( BLOCK )是德国中心城的常规结构, 街区设周边式建筑, 建筑入口直接开向 街道, 以庭院串连, 不设区内道路
建筑较好的嵌入 “城市肌理”, 呈“ 低层高密”
的趋势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 [1]
SHANG HAI 安亭新镇
5. 空间层次
多层围合—建筑集中和绿地集中—居住者之间有亲密接触—基础设施有高效利用
嘉定区
上海市区
上海国际汽车城
安亭新镇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经典住宅 [1]
SHANG HAI 安亭新镇
安亭新镇一期以低层公寓 房为主,配以一定的联体 别墅和独立别墅
规划用地 规划居住人口 一期总容积率 一期占地 一期建设用地 一期建筑面积 一期绿化覆盖率 一期商业服务区 一期总户数 一期公共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