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纹样教学文稿
《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教学设计(5篇)
![《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288a4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5.png)
《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教学设计《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纹样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初步掌握民族纹样的简易画法。
2、体验纹样艺术与民族、生活和审美的密切关系,了解民族纹样从设计到制件的大体过程。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大家庭、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树立保护、发掘和发展民族艺术的态度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民族纹样的简易画法。
教学难点:借鉴民族纹样的造型、色彩,自行设计一个单独纹样。
课前准备:教师:少数民族服饰、工艺品图片;学生: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流程:一、导入播放五十六个民族视频,观赏视频里展示的各民族纹样,让学生感受民族纹样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引导观察各民族纹样的特色。
小结:看完这段视频,你怎么理解纹样?有什么想说的?讨论民族纹样的造型,材质,饰品,纹样以及民族纹样的多样性,独特性。
二、欣赏探究1、提出问题:(1)欣赏观察民族纹样(课本图片),从衣服的,款式,花纹(草叶纹,动物纹,几何形状,不规则形状),色彩以及饰品的造型(简单,复杂,奇特,质朴)和材质(刺绣、织物)着眼。
2、说说民族纹样的特色的形成与什么有关?(地理环境,风俗习惯)(1)尽量用自己积累的美术语言描述。
(2)作品中点线形的绘画和组织方法,黑白灰的运用。
(3)欣赏作品。
3、教师用油性笔示范作画步骤,进行局部线描示范。
/ 2学生体会感悟绘画方法,了解掌握点线的疏密关系与黑白灰的安排。
三、创作表现学生作业:选择一款民族纹样,找出其中一个单独纹样画出来,截取其中一部分,选一种方法排列并涂上颜色。
要求:点和线条纹样的组织疏密有序,有黑白灰的层次。
四、展示评价挑选作品,引导学生评价。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学会欣赏评价美术漫画作品。
五、小结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点、线、形,黑白灰去表现画面。
/ 2第二篇: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第九课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民族纹样的特点与单独纹样设计的要素,并能运用设计要素制作一幅单独纹样作品。
初中美术教案传统纹样
![初中美术教案传统纹样](https://img.taocdn.com/s3/m/4ddec54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b.png)
教案:初中美术传统纹样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传统纹样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传统纹样的欣赏能力和设计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传统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传统纹样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 传统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创作步骤。
3. 传统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传统纹样的概念、特点、分类和设计方法。
2. 难点:如何将传统纹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创作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传统纹样图案,如青花瓷、龙袍等,引导学生关注传统纹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传统纹样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展示一些典型的传统纹样图案,如云纹、水纹、花纹等,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应用。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设计一个传统纹样,讲解设计方法和创作步骤。
例如,选择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作为主体,结合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出一个具有美观和实用性的纹样。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教师示范,进行传统纹样的设计实践。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结合自己的生活用品,如衣物、饰品等,设计出具有个性和审美价值的传统纹样。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设计好的传统纹样作品进行展示,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对传统纹样的认识和感受。
强调传统纹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研究传统纹样,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学习传统纹样时,对概念、特点和分类的理解较为扎实,但在设计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创作步骤和方法的掌握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设计实践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传统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上册《传统纹样》2. 课件:传统纹样的概念、特点、分类和设计方法3. 图片资料:传统纹样图案、生活中的传统纹样应用实例4. 实物材料:彩笔、作业纸、范画等七、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统纹样的概念、特点、分类的掌握程度。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2.4 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丨岭南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2.4 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丨岭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829a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b.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2.4 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丨岭南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五年级美术上册的第四节课,主要内容为“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向西方文化靠拢,这一过程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却被淡忘了。
而纹样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美丽且神秘的魅力更是越来越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到纹样在民族文化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懂得如何欣赏和运用民族纹样。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民族传统纹样的特点和演变历程,培养学生对其的欣赏能力和厚爱情感;2.掌握岭南版的绘画方法及其特点,能够在纸面上画出自己设计的岭南版纹样;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够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资料,设计出自己的纹样。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民族传统纹样的特点和意义,掌握其绘制规律;•掌握岭南版的绘画方法及其特点,达到能够画出自己的纹样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在掌握岭南版的绘画方法时,难度较大,需要多次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并列示出中国各地不同民族纹样的图片,注重让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所了解,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
2. 观察范例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教师所给出的不同民族传统纹样图片,并围绕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如:这个纹样中有哪些动植物?这个纹样的规则是什么?该纹样是如何传承的等。
3. 学习方法教师向学生展示岭南版的纹样,并讲解其画法。
通过比较简单但极具特色的岭南版纹样,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并尝试在绘制纹样时考虑写实和艺术化的平衡。
4. 实践操作学生在指导下实践绘制岭南版纹样,通过裁剪、复制、调整等操作,学生可以创造出多种风格不同的岭南版纹样。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结合不同的颜色,使设计效果更加丰富多彩。
5.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所绘制的作品,进行评选和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作品,能够更好地了解同学们吸收和掌握的程度。
设计纹样说课稿人教版
![设计纹样说课稿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7177a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8.png)
设计纹样说课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纹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掌握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纹样作品。
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纹样设计的概念与分类- 纹样的定义:纹样是指以一定的规律和形式重复排列的图案,是视觉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 纹样的分类:根据纹样的构成元素和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自然纹样、几何纹样、抽象纹样等。
2. 纹样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纹样的特点:古代纹样多以自然物象为原型,如动物、植物等,具有浓厚的宗教和象征意义。
- 现代纹样的演变:现代纹样设计更加注重形式美和功能性,体现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设计趋势。
3. 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 纹样的构成原则:包括对称、平衡、节奏、对比等视觉艺术的基本构成原则。
- 纹样的设计技巧:讲解如何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进行纹样创作,以及如何通过色彩、形状的变化来丰富纹样的表现力。
4. 纹样设计实践- 设计前的准备:介绍设计工具和材料,如绘画纸、彩色笔、水彩等。
- 设计过程指导:分步骤讲解纹样设计的实际操作过程,包括构思、草图、上色、完善等。
- 作品展示与评价: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纹样作品,并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与评价。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纹样设计的奥秘。
2. 示范教学:教师现场示范纹样设计的技巧,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设计过程。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纹样,通过实践加深对纹样设计的理解。
4. 互动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纹样图片,激发学生对纹样设计的兴趣。
- 简要介绍纹样设计的意义和应用领域。
2. 讲解理论知识- 详细讲解纹样设计的概念、分类和历史发展。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纹样的特点和应用。
3. 演示设计技巧- 教师现场演示纹样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说课稿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8c6ed095727a5e9856a61c4.png)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说课稿
说课材料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教学设计
一、基本理念
美术学习应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增加文化含量,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应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学,积极的学,在学习中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关系,教师通过启发、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去体验、思考、鉴别、判断,进行自主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
二、设计思路
课程改革目的是为培养21 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宗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激情、灵感、知识经验与课程融会贯通,并且要与学生进行灵活的课堂交流,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生活经验纳入课堂,创生知识,教学才会有吸引力。
本课是一节创编的美术课,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一年多的美术学习,对美术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常识有所了解掌握,但是在美术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而且生活经历有限。
很想让学生了解传统的文化艺术,传统吉祥纹样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因物喻义物吉图案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所以创编了这样一节欣赏课。
这节课的专业性较强,根据课标的要求,。
设计纹样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设计纹样讲课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3b5f4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c.png)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纹样的基本概念、种类及特点,学习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纹样设计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纹样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纹样的种类及特点。
2. 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纹样设计时色彩的搭配。
2. 纹样图案的构图与组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纹样图片、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彩色纸张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些精美的纹样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案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图案叫做纹样,它们具有对称、规律、美观等特点。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纹样的基本概念、种类及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纹样的构成要素。
2.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纹样作品,如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特点。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种纹样进行设计,并确定设计主题。
2. 学生根据设计主题,运用绘画工具和彩色纸张进行纹样创作。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设计思路和创作过程。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从色彩搭配、构图组织等方面提出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纹样的种类及特点,谁能举例说明?”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纹样分为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等。
二、巩固练习1. 教师布置练习任务:以“传统节日”为主题,设计一幅纹样作品。
2. 学生根据主题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设计思路和创作过程。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从色彩搭配、构图组织等方面提出建议。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传统纹样教案
![传统纹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9707ca4afe04a1b171de07.png)
传统纹样教案【篇一:第八课传统纹样美术教案】设计应用传统纹样1、认识目标:学习图案纹样的形式,掌握基础图案的特点。
2、能力目标:把握二方连续纹样设计的技巧,并加以运用美化生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思想情感,学习质朴的审美观。
教学目标:通过对常见的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解读图案的基础知识(自由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并运用所学知识去美化自己的生活教学重点:感受图案魅力,学习基础图案知识。
教学难点:对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学习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略教学设计:(一)视频导课今天我们去一个小店逛逛吧。
在我们日新月异的都市生活中,随处可见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妆点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更具审美性。
你仔细看看能发现出它们吗?那是什么呢?对的,是图案纹样。
今天,我们就从认识中国的传统纹样来学习图案纹样的知识(二)课题-------传统纹样一、认识传统纹样◆中国传统纹样是一种朴素单纯,富有情趣的图案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饱含丰富的语言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我们祖国的图案艺术浩如烟海,是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图案艺术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对客观事物有了认识,逐渐获得了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观念,装饰图案就是这种审美观念的形象反映。
他们摹拟植物、动物、人物,根据生活的需要进行器物的造型和纹样的装饰。
如彩陶、青铜器、砖瓦、漆器、瓷器、织绣、建筑彩画、印染等都有传统纹样的身影。
◆欣赏典型的中国传统纹样彩陶图案纹样水纹瓷器图案纹样宝相花纹青铜器图案纹样回纹饕餮纹砖瓦图案纹样虎纹凤鸟纹欣赏这些传统纹样后,我们会发现这些图案的构图比较自由多样,它可突破时间、地点、和透视、比例关系,按照装饰的想象和需要进行符合形式美的要求作结构的处理。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图案纹样的知识二、学习图案纹样1、图案纹样的定义广义解释是实用与装饰相结合的一种艺术。
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六课《传统纹样》说课稿
![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六课《传统纹样》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6459cfc76a20029bd642df7.png)
《传统纹样》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赣美版美术教材七年级第十三册第6课《传统纹样》,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利用《传统纹样》这课所学的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中排列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图案中因单位纹样重复而产生的奇妙的艺术美。
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较好的设计意识与造型能力,通过几组生活中常见的传统纹样进行欣赏,引导学生接触并了解传统纹样的审美情趣,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在已有的美术基础知识上,利用尝试、探究、合作、评价的表达方式参与课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尝试探究各种不同造型的设计能力,并充分感受设计之美,将传统纹样装饰于日常用品,体会创意的乐趣。
中国传统纹样是劳动人民在长年累月的劳动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饱含丰富的语言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中饱含了老百姓的喜闻乐见,是十分含蓄、经典的。
正因如此,这些传统纹样被人们应用在特定的场合和场所中。
事例证明传统纹样给劳动人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所以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纹样。
本课拓展了图案知识,挖掘图案中的重复排列的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而拓展延伸的一堂有趣的设计•应用课。
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造型表现能力和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学习中国传统纹样,感受传统纹样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
学习图案纹样的组成方式及特点,并运用所学的设计方法画一种纹样做装饰一、导入新课:视频欣赏导入:《奥运火炬祥云的宣传片》师问:看这段视频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
二. 讲授1、中国传统纹样渗透了优秀的中国文化,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传统的魅力。
出示课题:传统纹样(板书)2、传统纹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从远古时期人们就将纹样设计在陶器上,让我们了解传统纹样从古到今的发展。
(欣赏图片)3、欣赏中国古代典型的纹样图例,出示中国传统纹样的概念。
传统纹样教案
![传统纹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6eeb2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6.png)
传统纹样教案一、引言纹样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装饰效果。
通过学习传统纹样,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历史背景,拓宽视野,培养审美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传统纹样的学习,帮助学生拓展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并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目标1. 了解传统纹样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学习常见的传统纹样及其象征意义。
3. 培养学生对传统纹样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传统纹样概述:介绍传统纹样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常见的传统纹样及其象征意义:介绍著名的传统纹样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3. 传统纹样的创作:引导学生通过模仿传统纹样并进行创意设计,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幻灯片、图像等多媒体方式,向学生介绍传统纹样的相关知识。
2. 观摩学习: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者艺术展览,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纹样的美。
3.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传统纹样的创作,可以使用纸、绘画工具等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传统纹样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传统纹样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传统纹样概述:教师讲解传统纹样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传统纹样的基本知识。
3. 常见的传统纹样及其象征意义:教师介绍几种常见的传统纹样,并解释它们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例如,莲花纹样象征纯洁和高洁,龙纹代表着中国的皇室权力。
4. 观摩学习: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览,欣赏传统纹样的实物,感受纹样的美妙之处,并尝试对纹样进行观察和分析。
5. 创作实践:教师引导学生自行选择一种传统纹样进行创作,可以使用纸、绘画工具等材料。
学生可以模仿传统纹样,也可以进行创意设计。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教师评价学生的创作成果,注重对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的肯定。
3. 学生彼此评价,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设计纹样说课稿1
![设计纹样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20ff5a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f.png)
设计纹样说课稿1【导语】纹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是指在服装、家具、陶瓷等物品上所绘制的图案。
在古巴比伦、古埃及等国也都有自己的纹样文化。
纹样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在现代设计中,纹样的应用依然广泛,成为打造品牌及产品形象的必备元素。
本次说课将介绍纹样的相关知识和应用实例,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互动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纹样设计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
【一、教学内容概述】1. 教学内容:纹样设计2.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纹样与文化的关系,熟悉纹样设计的技法和方法,掌握纹样的尺寸构成和着色原则。
(2) 能力目标: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和创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设计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国家荣誉感。
3. 教材分析:本课程主要参考了《中国传统文化纹样设计学》、《纹样设计基础》、《手绘纹样》等教材,并通过互联网搜集了大量相关素材和案例,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给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
4.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互动讨论等。
5. 教学时间:两课时(90分钟)。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国家的纹样,引导学生回顾各国文化中的纹样元素,让学生尝试通过纹样猜测它所属的国家或地区。
2. 纹样的定义(10分钟)向学生介绍纹样的定义和基本构成,解释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纹样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了解纹样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和发展轨迹,培养学生对文化变迁的敏感度和发散思维能力。
3. 纹样的分类(10分钟)分析不同的纹样类型(如图形、花卉、动物、人物等),并讲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纹样类型的搭配和组合,鼓励他们创新、设计自己的纹样,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纹样的构成与着色(25分钟)详细介绍纹样的构成要素和尺寸比例,手绘并展示不同构成要素的组合方式。
七年级美术上册《传统纹样》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上册《传统纹样》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d65ad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7.png)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传统纹样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对称纹样等,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传统纹样进行创作的能力,学会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用品设计中,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3.通过对传统纹样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构图技巧,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提交方式:活动结束后,各小组提交一份活动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活动过程、成果展示、成员分工等。
4.拓展阅读:推荐一本关于传统纹样或民间艺术的书籍,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阅读,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提交方式:阅读完成后,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难易适度的创作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7.评价方式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质量,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8.结合学校特色和地方文化,开展与传统纹样相关的课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民间艺术展览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拓宽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件具有传统纹样的实物(如瓷器、织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件物品上的图案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案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传统纹样。传统纹样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传统纹样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纹样进行创作,提高美术设计能力。
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教案)
![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1a523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2.png)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汉族云纹在服饰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传达吉祥如意的寓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民族纹样?”比如衣服上的图案、家里的装饰品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民族传统纹样的奥秘。
二、核心素养目标
《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课程以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使其能够认识和解读不同民族传统纹样的形式特征与文化内涵;强化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掌握基本的纹样绘制技巧,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纹样作品;培养审美判断力,让学生感受民族美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对民间美术的鉴赏能力;同时,通过了解各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与尊重意识,促进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个性化表达,使其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展现个人艺术风采。
五、教学反思
在《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纹样的过程中,积极互动、认真观察,这让我深感欣慰。然而,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反思和改进。
首先,关于纹样绘制技巧的教学,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线条不流畅、图案不对称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别辅导,针对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熟练掌握纹样绘制技巧。
中国古代服饰纹图案纹样讲课讲稿
![中国古代服饰纹图案纹样讲课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ea9e764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a.png)
题材的真红穿花凤、真红大百花孔雀、青绿瑞草云鹤等。花卉题材的如意牡丹、芙蓉、重
莲、真红樱桃、真红水林檎等。动物题材的狮子、云雁、天马、金鱼、鸂鶒、翔鸾等。几
何纹的龟纹、曲水、回纹、方胜、波纹、柿蒂、枣花等。宋代服饰纹样受画院写生花鸟画
的影响,纹样造型趋向写实,构图严密。
第二十八页,共53页。
另外,宋代统治者为了维持尊卑(zūn bēi)贵贱的品级关系和长上庄严的目的,在服饰 上也有严酷的品级之分。仁宗即位后,以“简单躬行”,并于年夜圣三年(1025)饬 令:“在京士庶不得衣黑褐地白花衣服并蓝、黄、紫地撮晕花腔,妇女不得将白色、褐 色毛段并淡褐色匹帛制造衣服。
第二十三页,共53页。
(隋)四天王(tiānwáng)狩 纹锦原物
唐草纹
苏州丝绸博物馆复制(fù zhì) 的唐代花鸟纹锦
第二十四页,共53页。
第二十五页,共53页。
唐代舞女(wǔnǚ)服饰 唐代文官(wénguān)大袖 礼服
第二十六页,共53页。
隋唐襦裙
第二十七页,共53页。
第十五页,共53页。
服
饰
图
案
汉代皇帝(huángdì)冕服图、
的 起
冕冠图、赤舄图.
源
汉代官吏(guānlì)服饰还 原图
出土(chū tǔ)的汉代服 饰
第十六页,共53页。
汉代男子(nánzǐ)深衣
出土(chū tǔ)的汉代服饰
第十七页,共53页。
服
饰
图
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fú shì)图案
第二十九页,共53页。
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出土 (chū tǔ)折枝茶花纹亮地纱
服 饰 图 案 的 起 源
美丽的纹样说课稿(通用5篇)
![美丽的纹样说课稿(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3ad40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8.png)
美丽的纹样说课稿美丽的纹样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丽的纹样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丽的纹样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的划分,《美丽的纹样》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了解画图案纹样的有关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适合纹样的概念,了解适合纹样外形和骨架的变化2、能力目标:学习绘制纹样图案,设计新颖的适合纹样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喜爱美术的情感与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纹样的特点和规律,并能动手制作纹样四、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制作的纹样用运到生活中,展开学生的想象力。
五、说教法: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中学美术新课标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并且在整个教学设计尽量做到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是注重渗透美术思考方法(回忆法、欣赏法、联想法等一般科学方法)。
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常见美术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是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份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
当然这就应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能够做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运用小游戏(报数)创设竞争情境并组织学生按组分成四个竞赛小队,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一种竞争的欲望。
(二)小组竞赛、感受新知:1、竞赛第一关“特点关”;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个有边框、一个无边框的两幅纹样,让学生找一找这两幅纹样有什么特点。
传统纹样说课稿
![传统纹样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0c10219a76e58fafab00345.png)
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号( ),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传统纹样》,首先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初中美术一册第六课,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本课通过对几组常见的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进行欣赏,引导学生接触并了解传统纹样及其独有的审美情趣,旨在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解读传统纹样,同时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融入自己的生活。
学习传统纹样不仅为了是继承传统,最终还是学习应用。
所以,本课要求学生在了解和认识传统纹样的基础上,更能发挥创意,创造美好生活。
二、教学目标从学生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教材特色,我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维度来进行阐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中国传统纹样,感受传统的魅力,并能应用所学知识积极地投入到创造生活的活动中去。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图案纹样的组成形式,掌握自由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的基本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去美化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学习劳动人们质朴的审美观,懂得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依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重、难点为:教学重点:了解认识传统纹样的基本样式,以及组成形式的特点,还有其中的人文内涵。
教学难点:是否完成本学段作业制作,能否学会体现出学生自己的新创意。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画具、带有传统纹样的样品等。
学生准备:美术教材、收集的图片、资料和绘画工具。
五、教法学法教法:依据初中生的学情,学生个性心理增强,对一些新鲜事物感觉较强,而且抽象思维已有发展,但形象思维仍占主体地位,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播放一些有关的录像、图片、实物等等,让学生在新鲜的氛围里愉快地去学习。
同时还有直观演示法,用于讲述传统纹样的表现形式。
学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为了加强学生对传统纹样的直观感受,本课运用大量的图片去欣赏,但是这样做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而是让他们“会学’。
传统纹样教案
![传统纹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8ac25602768e9951e738a9.png)
漫步在都市的街头,每天都会发现它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其中仍不泛中国传统纹样的运用,中国传统纹样是一种朴素单纯富有情趣的图案语言,是劳动人民在长年累月的劳动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饱含丰富的语言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导入一:出示年画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纹样的特别之处。
纹样特别之处,平面、吉祥寓意、装饰性强。
导出课题。
1、什么是传统纹样?传统纹样表现方法?2、欣赏“喜上眉梢”导入二:《奥运火炬祥云的宣传片》让学生感觉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国传统纹样渗透了优秀的中国文化,今天我们一起来感觉传统文化的魅力,出示课题板书传统纹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从远古时期人们就将纹样设计在陶器上,让我们了解传统纹样从古到今的发展(欣赏图片)出示中国传统纹样的概念主。
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纹样(举例说一说)欣赏图片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在重大活动中为什么要用到传统纹样,有何意义?(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活动一判断中国传统纹样的特征是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的是艺术家设计的是富有情趣的是平淡无味的小结:中国传统纹样是▲一种朴素单纯、富有情趣的图案语言▲是劳动人民在长年累月的劳动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饱含丰富的语言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传统纹样特点:1、借助谐音表示特殊含义2借助特殊寓意表示特殊含义。
活动二学生游戏连线方式找吉祥纹样。
小结:传统纹样中饱含了老百姓的喜闻乐见,是十分含蓄、经典的。
正因如此,这些传统纹样被人们应用在特定的场合和场所中。
事例证明传统纹样给劳动人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所以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纹样。
欣赏精美图片在彩陶、玉石、青铜器、漆器、金银器、瓷器、染织物以及建筑上都有传统纹样的应用。
人们在利用传统纹样装饰时,不仅考虑了物品的功能,对不同装饰部位使用的形式也是考虑的十分周密的。
运用了多种形式装饰,具体表现为:自由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纹样
中国传统纹样•几何纹样篇
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
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
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的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都凝聚着相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
1、连珠纹
连珠纹尤其连珠圈纹是古波斯萨珊王朝最为流行的花纹;在萨珊风格织物中,以对兽或对鸟图案母题为主,而以各种圆和椭圆的连珠作为图案装饰主题。
连珠纹图案于5〜7世纪间沿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但在这一时期基本是作为器型排列的边饰。
连珠纹在中国的唐锦中成为数量最多,而且具有时代特色的纹饰。
至隋代,连珠纹发展为连珠圈纹,并成为各种器物的主题纹样。
波斯锦传入后,约7、8世纪时我国也曾模仿织造。
不论其产于何地,凡属此类萨珊波斯风格的织锦,皆称为“萨珊式” 织锦(Sasa nni arifigured silks)。
明和阗青玉连珠纹转心佩清初,白玉连珠纹
西汉连珠纹昭明镜
2、云雷纹
陶瓷器装饰的一种原始纹样,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
圆弧形的也
单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青铜器、陶瓷器上一种典型的纹饰。
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字形线条所构成。
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
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云雷纹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
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
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仍见沿用。
在粤系的铜鼓上,云雷纹是作为主导纹饰应用的,常见密布于鼓面中心太阳纹的周围,象征太阳与云雷共存于天际,这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的一种反映。
云雷纹织物
春秋战国云雷纹玉璧战国云雷纹镜
3、回纹
瓷器的一种辅助纹样,因纹样如“回”字,故名“回纹”。
有单体,一正一反,相连成对和连续不断的带状形等,线条作方折形卷曲。
作一正一反相连成对的,俗称“对对回纹”;织锦纹样中有把回纹以四方连续组合的,俗称为“回回锦”。
回纹与雷纹同源同义,多用于装饰器物的口部或颈部。
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
宋代吉州窑、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广泛采用,元明清沿用。
回纹图案在明清的织
绣、地毯、木雕、瓷器和建筑装饰上到处可见,主要用作边饰或底纹,富有整齐、划一而丰富的效果
4、弦纹
青铜器是最简单的纹饰之一。
纹形为凸起的横线,一般一道至三道。
有时单独出现,有时作为其他复杂花纹的衬托。
另有作人字形的弦纹,称为“人字纹”或“人字弦纹”。
盛行于商、周时期,直到汉代仍见沿用。
弦纹有细弦纹和粗弦纹两种。
细弦纹像一条细长的带子平缚于陶器之上;粗弦纹作宽带状,中间呈凹槽状,犹如板瓦,亦称瓦纹。
两种纹饰有的在一件器物上同时出现,有时弦纹与其它纹饰配合使用。
清乾隆回纹铜爵菊花边菊花回纹团
唐代三彩弦纹烛台紫砂弦纹壶
5、条纹
条纹指塑料制品表面或内部存在的线状条纹缺陷,或指动物身上的纹装线条。
泛指
纵走的细刻纹。
6、谷纹
玉器上的一种纹饰,形如倒写的e字母。
谷纹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玉器中,到
战国时期发展为逗号字样,如同圈着尾巴的蝌蚪,因此俗称蝌蚪纹。
谷纹是谷物发芽叶的样子,是农耕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有关。
它象征着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人们对农业丰收的盼望。
《周礼?典瑞》的有“子执谷壁,男执蒲璧”说法。
玉器上的谷纹汉代以后就不多见了,宋代和清代仅少量制作,但是琢工不如
战国和汉代。
谷纹常与涡纹、卧蚕纹异名同称,事实上,三者之间确实区别不大。
一
般来说,人们常把半球形谷粒或有萌芽线的谷粒成为“涡纹”,把具有粗壮圆实萌芽线的
谷粒称作“卧蚕纹”,到了汉代有简化出了乳钉纹
谷纹大玉璧清白玉雕谷纹转心佩
谷纹回首龙玉佩
7、蒲纹
蒲纹,即蒲席的纹样,由三种不同方向的平行线交叉组织,用浅而宽的横线或斜
线把玉器表面分割成近乎蜂房排列的六角形的纹样,六角形有时还琢有阴线的谷纹。
《说文》解释蒲:“蒲草,可为度也。
”从古人“席地而坐”的蒲席而来,也是和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后人将这种雕琢排列有序的纹饰称为蒲纹。
蒲续流行干汉代,宋明
之间也有少量制作,汉代蒲纹分割线较宽,并带有玻璃光,碾法干净利落,后代所仿 制的分割线一般较小,且较毛糙,纹饰较小不大气。
&绳纹
古代陶器的装饰纹样之一。
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陶器最常见的纹饰。
因为在 陶坯用缠有绳子的工具拍印,故在陶器上印有密排的绳纹,多在陶器的腹部。
其制作 方法是:在陶坯制好后,待半干时,用缠有绳子的陶拍在陶坯上拍印,便留下绳纹, 再入窑焙烧。
蒲纹“宜子孙”玉璧 蒲纹玉凤璧
9、绳络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
其状以一根或两根并连的绳索,相联或套结而成,连成菱形或 长方形的网格式。
常见施于瓿和壶上。
流行于春秋战国之际。
清青玉绳纹手镯
红翡绳纹太极 西汉绳纹钮环
10、锦纹
瓷器装饰典型纹样之一,系采用织锦和建筑彩绘作为装饰图案。
因其常被用作辅 助纹饰,起地纹作用,故又称“锦地纹”。
于其上再绘花卉纹者,称锦地花,又称锦上添 花,蕴含吉祥寓意。
锦纹图案常以各种图形连续构成,有绣球、龟背、花卉、云纹、 十字、卍字纹等。
其构图繁密规整,华丽精致。
锦纹用于陶瓷器装饰始见于唐三彩。
元景德镇窑受江南兴盛的织锦业影响,将其 引入了制瓷工艺。
明清两代更是广为流行,表现技法多为彩绘,清代彩瓷有用锥拱方 法,典型器如请康熙五彩锦地开光、清乾隆紫红锥凤尾地勾莲纹梅瓶等。
青花锦纹碗 清中期锦纹螭耳犀角杯
战国络绳纹卧牛敦
明早期龙泉锦纹盘
11、云纹
云纹是印染专业用语,是指不同深浅层次过渡自然的花纹,在铜辊雕刻年代,云纹是
由带麻点的云纹钉敲打出来的,故此名沿用下来。
12、勾云纹
勾云纹有两种,一种是阴线碾琢的小勾云纹,另一种是减地凸起的勾云纹,勾云正反相连,排列密实,这两种勾云纹均流行于战国至汉代,宋代以后仿制的勾云纹较大,排列疏散。
汉勾云纹玉勒青白玉刻勾云纹璧
勾云纹大玉龙汉朝兽面勾云纹13、乳钉纹
青铜器上较简单的纹饰之一。
纹为凸起的乳突,排成单行或方阵(四方连续形
式)。
另有一种,乳钉各置于斜方格中,以雷纹作地纹,称为“斜方格乳钉纹”、“乳钉
雷纹”、“百乳雷纹”。
盛行于商周时期,殷周之际,乳钉突出较高,周初有呈柱状形的。
乳钉纹图案东汉乳钉纹玉璧
14、漩涡纹
陶瓷器装饰的传统纹样之一,形象摹拟水流动的形态,统称水纹、又称水波纹、波浪纹或
波状纹等。
专门表现海水波涛的,习惯上称作海水纹或海涛纹。
着意表现水的漩涡的,习惯上称
作漩涡纹或涡纹。
汉青玉乳钉纹剑
15、曲折纹
陶瓷器的装饰纹样之一,亦称曲尺纹、波折纹、三角折线纹。
以折曲的线条组成,状如水波纹的一种。
施纹方法有彩绘、刻划、拍印诸种。
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陶器已有彩绘曲折纹,刻划折纹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上,拍印曲折纹在印纹陶上较为多见,流行于仰韶文化及以后的彩陶上,特别是马厂类型陶器上。
西周双耳曲折纹陶罐曲折纹陶罐1
曲折纹陶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