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14课__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

合集下载

课件8: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件8: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 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 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 李鸿章
2.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人心,西学应
世事,而必无孛于经矣。”
——张之洞
“中学为体”——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
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及主张
代表人物
王韬;郑观应
经济思想
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
文化思想 政治思想
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2.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90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 战争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2.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90年代)
A.背景: 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一方面证明了“中体西用” 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失败和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明治维 新的成功;另一方面,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 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 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西方启蒙思想和科学 知识(尤其进化论)的传播
英法联军
19 60

平 天 天京
世 纪







内忧 外患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 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 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 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1861年)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 在人心不在技艺。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各个派别 的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人物。
2.掌握各个派别的主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 所起到的相应作用,特别是维新变法在近代中国 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比较并熟练掌握这几大派别思想的异同。
学习重点
1840年前后至19世纪末中国思想发展变化 历程及其所发挥的历史作用
D、局限性: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没有付诸行动。
王韬 (1828-1897)
郑观应 (1842—1922)
2、康梁维新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 (1)背景
Page 14
2、康梁维新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 (1)背景
①政治:民族危机加重, 侵略加深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④文化: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
学习难点
各种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一、地主阶级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1.“开眼看世界”——开明知识分子
背景
①、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②、西方:资本主义崛起——对外扩张 民族危机
③、战后:新思潮萌发 ——向西方学习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林则徐、魏源
A、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的主要活动: 设立译馆,命人编译 《各国律例》《四洲志》。 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 一步。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局势 概况(19世纪60---90年代)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1:所谓 “体”是指事物的主体本质;“用”是指由主 体派生,或为主体服务的表现形式.张之洞(洋务派)说:“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人心,西学应世事,而必无 孛(bèi)于经矣。"

课件2: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件2: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实践效果 结果 作用
洋务运动的影响
1、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工具 2、培养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3、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4、一定程度抵制外国经济扩张 5、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失败原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
变革封建制度。列强的破坏,顽固派的阻挠。
一次资产阶级的改革运动 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中国是行不通的。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
——学习器物

民 族 危 机 加 深
向西方学习 与
探索救亡道路 相结合
西 方 学 习 不 断 深

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
——制度模仿
试从背景、领导力量、内容、实践影响比较60—90年代与19世纪末的西学 东渐有何不同?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向世界学习
1840年(鸦片战争后)
器物(科技) 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制度(经政) 20世纪初 (五四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学西方— 资本主义
学苏俄— 社会主义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
材料二 魏源:“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 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 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①林则徐和魏源关注的焦点(共同点)是什么? ②魏源思想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③从“师夷”的内容和“救亡”途径上看,林则徐、魏 源的思想有何局限性?
3、林、魏的思想影响:
①林、魏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②为谋求民族独立自强,而学习西方成为中国近代 的思想主流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文化: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
(2)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3)主张
(4)特点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结合
(5)实践:1898年戊戌变法
(6)影响:
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了 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中国历史上吸烟的历史和现状、所采 取的措 施以及 由此带 来的痛 苦和灾 难,可 以进一 步了解 吸烟对 人民健 康的危 害,提 高师生 的控烟 意识
师夷长技以制夷
(手段) (目的)
(3)意义: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 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
中国历史上吸烟的历史和现状、所采 取的措 施以及 由此带 来的痛 苦和灾 难,可 以进一 步了解 吸烟对 人民健 康的危 害,提 高师生 的控烟 意识
A.引材导料人1:们“关徐注尝世谓界剿形匪势八,改字变要中言国,的器传良统技观熟念,,胆启壮 迪心人齐们是的已思。想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 令B.岳思、想韩上束迈手出,了奈近何代奈中何国!向”西方学—习—的林第则一徐步。
【史料研读】
不可思议的是,政府(指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 留美幼童),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 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 影响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中 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 式而不引进那些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 不到。
趋势:由学习器物转向学习制度
中国历史上吸烟的历史和现状、所采 取的措 施以及 由此带 来的痛 苦和灾 难,可 以进一 步了解 吸烟对 人民健 康的危 害,提 高师生 的控烟 意识

14课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ppt_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

14课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ppt_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

08:28:28
碰撞
两种文明的对决
开眼看世界
转变 抉择
师夷长技以制夷
器物
中体西用
早期的维新思想
制度
突破 感悟.升华
08:28:28
康梁维新思想
对比中西方近代前夕的历史,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 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 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法从 “ 师 夷 长 技 ” 到 维 新 变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 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 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目标: 1、用问题引导的方式了解:开眼看世界、“中学为 体、西学为用”和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 2、概括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 重点: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特点 难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原因
08:28:28
2.含义及目的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 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技, 仿效西方国家的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 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 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 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 李鸿章
08:28:28
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返回
三、突破:突破中体 维新变法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08:28:28
1、早期维新思想( 19世纪60年代) 完成下列表格:
背景
代表人物 经济思想 文化思想
①洋务运动的展开 ②中国民族 资本 主 义 的 产生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共35张 PPT)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共35张 PPT)
——李鸿章
材料中的裱糊匠指的是什么人? 洋务派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 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 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 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 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 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
——李鸿章
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
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 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 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 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 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 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
康有为
据乱世 君主专制
三世说
生平世
君主立宪
太平世 民主共和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 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 帮忙,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语 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马克思
思考: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
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 顽固势力——力量强大
(4)、影响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爱国:救亡图存,激发爱国思想
进步:提倡君主立宪,符合世界潮流
启蒙:提倡新学,思想启蒙 (最深远的影响)
课堂小结
中国19世纪40—90年代向西方学习
时间
19C40s
19C60—90s
• 1《海国图志》一书的核心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