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利息与利率
信用、利息与利率
2.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
1
2
一.转移价格风险
二.形成权威性价格
三.提高资产管理质量
3.金融衍生工具的双刃作用 :
回本章
⑴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对基础证券价格变动极 为敏感,基础证券的轻微价格变动会在金融衍生 工具上形成放大效应;
⑵许多金融衍生工具设计的实用性较差,不完善特 性明显,投资者难以理解和把握,容易操作失误;
02
1
补偿贸易:外国企业向进口企业提供机器设备、专利技术、员工
培训等,待项目投产后进口企业以该项目的产品或按合同规定的
收入分配比例清偿债务的一种信用方式。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主要是指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在内的全球性或区域性国际性金融机构向其成员国提供的贷款。
2
四、信用的经济职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剩余者与资金短缺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经济利益,这就决 定了资金余缺的调节不能是无偿的,而必须是有偿的,这就产生了信用关系。
信用存在的 主要依据:
01
0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不能依靠实物管理和直接控制,而必须利用货币形式 搞价值管理,运用经济手段搞间接控制。在各种经济手段中,信用是一个有力的杠杆,它对聚集 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对促进资金使用者合理节约地运用资金,对全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产出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福利的增加都具有重要作用。
(4)消费信用
一. 涵义:指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一种信用形式。 二. 特点:现代市场经济的消费信用是与商品和劳务,特别是住房和耐用
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三. 方式:①赊销;②分期付款;③消费贷款。 四. 作用:为消费者提供提前消费的条件,刺激人们的消费,促进商品的
信用、工具、利息和利率
根据付款时间不同,可以分为:即期信用证、远期信用证和假远期信用证 假远期信用证。信用证规定受益人开立远期汇票,由付款行负责贴现,并规定一切利息和费用由开证人承担。这种信用证对受益人来讲,实际上仍属即期收款。 循环信用证。指信用证被全部或部分使用后,其金额又恢复到原金额,可再次使用,直至达到规定的次数或规定的总金额为止。 备用信用证又称商业票据信用证、担保信用证。指开证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对受益人开立的承诺承担某项义务的凭证。即开证行保证在开证申请人未能履行其义务时,受益人只要凭备用信用证的规 定并提交开证人违约证明,即可取得开证行的偿付。它是银行信用,对受益人来说是备用于开证人违约时,取得补偿的一种方式。
广义信托包括信托和代理两类业务。它们同样都是财产代为管理制度,信托机构也都办理这两类业务。但严格地说,信托与代理是不同的: 从当事人来看,信托有三个当事人,而代理只有两个当事人,即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代理人也称受托人,被代理人也称委托人; 从财产上看,信托需要转移财产权,代理则不需要转移财产权; 从权限上看,信托业务中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业务,并有较大的权限,而代理业务中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从事业务,直接受被代理人的制约。
租赁发展的三个阶段:古代租赁、传统租赁、现代租赁。 融资性租赁又称金融租赁。指租赁的当事人约定,由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决定,向承租人选出定的第三者(供货人)购买承租人选出定的设备,以承租人支付租金为条件,将该物件的使用权转让给承租人,并在一个不间断的长期租赁期间内,出租人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收回全部或大部分投资。出租人和承租人可以约定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的归属。对租赁物的归属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出租人。 经营性租赁。经营性租赁是指一种短期租赁形式,是指出租人向承租人短期出租设备,并提供设备保养服务,租赁合同可中途解约,出租人需反复出租才可收回对租赁设备的投资。 back
信用利息与利率概念
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信用制度:信用制度即为约束信用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与准则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
信用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而非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等。
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它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国家信用:国家信用又称公共信用制度,伴随着政府财政赤字的发生而产生。
它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
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指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
其实质是通过赊销或消费贷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提前消费的条件,促进商品的销售和刺激人们的消费。
国际信用:国际信用是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
国际信用是进行国际结算、扩大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中长期贷款形式,是一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出口,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而对本国出口企业给予利息补贴和提供信用担保的信用形式。
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
卖方信贷:卖方信贷是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对出口商提供的信贷。
买方信贷:买方信贷是由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方式。
银行信贷:国际间的银行信贷是进口企业或进口方银行直接从外国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信用利息与利率
收益性:信用工具(特别是有价证券)定期或不定期给 持有者带来收益。
风险性:投入的本金和预期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违约风险,市场风险(金融工具价格下降) -风险性与偿还期成正比,与流动性成反比
♫ 收益率:年净收益与本金的比率。
利贷寄生的土壤 ♫ 当现代的信用体系尚不足以满足经济生活中的借贷需
求时,民间借贷的存在不可避免; ♫ 蔑视、谴责,否定不了它的存在;简单禁止必将是禁
而不止。
(4)现代信用 基础:债权债务关系覆盖整个经济生活
– 在商品货币关系下,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都时 时伴随着货币的收收支支:收大于支——盈余;收 不抵支——赤字。
支票:银行活期存款人通知银行从其账户上无条件支 付一定金额给票面指定人或持有人的信用凭证。
现金支票(支取现金或转账)、转账支票(只用于转账,划 线支票)、空头支票、保付支票(银行在支票上注明“保付” 字样)、旅行支票(银行或旅行社签发,由旅行者购买,以 供其在外地使用的定额支票。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提前消费
含义: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向消费 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消费信用的形式
提供对象:商品、货币或劳务
-赊销:零售商对消费者提供的信用,即以延期付款 的方式向消费者销售商品。如信用卡
-分期付款:消费者与生产企业签订分期付款合同, 消费者先期支付一部分货款,剩下的部分按合同分期 加息偿还,在货款付清之前,商品的所有权属于生产 企业。如住房、汽车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金融机构对成员政府提供的贷
款
-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国际金融租赁:以实物租赁方式提供信用的国际融资方 式,有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之分
第二讲信用、利息与利率
5、消费信用
➢含义 指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消费支 出的信用。
➢消费信用主要形式 赊销、分期付款、消费贷款
➢消费信用的作用: 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刺激消费、搞活商品的生产与流通、促进
经济的增长。 ②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 ③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作用。
◆将利息直接与资本的所有权联系起来,认为利息是资本所有 权的必然产物,人们也就可以凭借资本所有权而获得收益, 这样,利息就成为了收益的一般形态。
2、收益资本化规律及其应用
◆收益的资本化(Capitalization of Return):即各种有收益的 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 它是否为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它 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三)信用关系建立的要素
1、债权债务构成信用的第一个要素 2、时间间隔构成信用的第二个要素 3、信用工具构成信用的第三个要素
二、信用制度与信用形式
(一)信用制度 信用制度是指保护和约束信用主体行为有 序运行的法律规范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 安排。
➢非正式制度安排——自我道德约束 ➢ 正式制度安排——法律条文约束
6、国际信用
➢含义 指一切跨国的借贷活动。
➢形式——国外借贷、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信用的作用 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大。
三、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概念、特点和种类 1、含义
亦称金融工具、融资工具,是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 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 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3)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改革目标提出和准备阶段(1993-1995)
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33
技能训练
调查你所在地区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发行多少万股股票,市值有多少?
2019/9/3
34
第4节 利息与利率
必备知识
利息是在资金借贷中债务 人支付给债权人超过本金的部分, 也是债务人运用借入资金所付出 的代价。
2019/9/3
35
利息的本质: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息是货币资本的价格。
4
信用的构成要素
信用 主体
信用构 成要素
信用 载体
信用 关系
信用 条件。政府企业、团体、个人和金融 中介机构。
信用关系:在资金融通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条件:主要指利率和期限。 信用标的:信用关系指向对象,包括货币形式和商品形式。 信用载体:信用工具。
2019/9/3
是以货币资本作为信 用标的物的。
它具有信用创造的功 能。
2019/9/3
金融一条街
13
2019/9/3
14
能力拓展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 的连接点?
银行信用的许多业务如票据贴现、 票据抵押贷款都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这些业务的开展为商业信用 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方向起着重要影响。
2019/9/3
分期 付款
信用卡
银行消 费信贷
2019/9/3
23
能力拓展
试举三个消费信用的例子。
个人住房贷款
个人购买家用轿车贷款
2019/9/3
分期付款购买手机
24
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的概念
一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的借 贷活动
国际商业信用 国际银行信用 国际政府信用
国际信用的形式
2019/9/3
25
信用、利率与利息
❖ 支票可以支取现金,也可以用于转账。
❖ 现金支票:由出票人签发委托其开户银行支付一定 数额现金给收款人的支票。
❖ 转账支票:由出票人签发给收款人的凭以办理转账 结算的支票。
❖ 三、支票的法定事项
❖ 1、表明“支票”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3、 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名称;5、出票日期;6、 出票人签章。
❖ b其他金融资产存在不完全流动性(损失利 息甚至本金,如定期存款、票据贴现等)
❖ 流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
❖ 流动性与债务人的信誉成正比
❖ 3、风险性(安全性)
❖ 风险性是指投资于金融资产的本金以及相应 的利息是否会遭受损失的风险。信用工具面 临的风险主要有三类:一是违约风险,二是 市场风险,三是政治风险。
❖ a、商业汇票是商业贸易活动中债权人向债务人或 其委托银行签发的汇票,也叫跟单汇票。
❖ b、银行汇票是一个银行向另一个银行签发的汇票, 也叫光票。
❖ 2、按付款期限,分为即期汇票和定期汇票。
❖ a、即期汇票是见票即付的汇票,也叫无息汇票
❖ b、定期汇票是注明付款期限,到期付款的汇票, 也叫有息汇票。
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
❖ 4、汇票具有见票即付、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 付款,见票后定期付款等多种情况
❖ 三、汇票法定事项
❖ 1、表明“汇票”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 委托;3、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姓名;5、 收款人姓名;6、出票日期;7、出票人签 章。
❖ 四、汇票的类型
❖ 1、按出票人类型,分为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
银行信用
❖ 银行信用是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 门的信用机构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 信用。
❖ 银行信用特点: ❖ 1、信用主体是银行与社会组织 ❖ 2、信用客体是货币资本 ❖ 3、与产业资本动态不完全一致
教学课件: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目录
• 引言 • 信用概述 • 利息理论 • 利率决定理论 • 信用、利息与利率的关系 •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引言
课程背景
01
信用、利息与利率在经济生活中 扮演着重要角色,是金融学的基 础知识。
02
理解信用、利息与利率的概念和 运作机制对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 决策至关重要。
利率水平的高低可以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物价水平,对通货 膨胀产生影响。
利率政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政策可以影响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进而 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06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金融市场中的信用、利息与利率
01
信用
金融市场中的信用是指借款人通过向金融机构借款来获得资金支持的一
利息对投资和消费的调节作用
02
通过调整利率水平,可以调节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行为,
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利息对资金配置的优化作用
0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息可以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的领域,优
化资源配置。
利率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利率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通过调整利率水平,可以刺激或抑制经济增长,稳定经济发展。
利率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实际应用中,利率可以用于预测市场走势和评估投资风险。
企业融资决策中的信用、利息与利率
信用
在企业融资决策中,信用是指企业通过向金融机构或投资 者借款的融资成本和融资规模。
利息
在企业融资决策中,利息是衡量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指标。 企业需要综合考虑不同融资方式的利息成本和风险,选择 最合适的融资方式。
利率的管制与市场化
利率管制
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利率进行管制, 限制市场利率的波动范围。
第二章信用 利息与利率
【最古老的信用】高利贷信用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高利贷认定标准问题的函》:“借 贷利率高于法律允许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3倍 的为高利借贷行为。”
• 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和封建社会:自给自 足的小生产者 • [债权人]货币经营者、商人、教堂/寺庙/ 修道院、奴隶主、大地主 • [债务人]小生产者(不稳定的小生产、超 负荷剥削)破落的奴隶主、地主(奢侈生 活)(政治目的)
提前消费、非生产性、期限较长、 提前消费、非生产性、期限较长、风险大
利弊: 四)利弊: •利:提高消费水平、刺激经济增长、 提高消费水平、刺激经济增长、
促进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 促进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 •弊:过度消费,加剧供求矛盾、 过度消费,加剧供求矛盾、 推动物价上涨; 推动物价上涨;隐含支付危机
(四)消费信用
1、定义 、
由工商业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 由工商业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 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形式
2、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 •类似商业信用:赊销和分期付款 类似商业信用: •属于银行信用:按揭贷款 属于银行信用: •信用卡:短期透资 信用卡:
三)特点
[特点] • 高利率:违反平均利润分配规律/急需;借大于 贷。 • 非生产性:不是再生产中闲置的资本,与再生产 无直接联系。 • 保守性:资本的剥削方式;非资本的生产方式。 [作用]
信用、利息与利率
(二)按照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以货币能够交换的商品 或劳务表示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名义利率是指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息 与本金的比率。
Page ▪ 41
(三)按照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 官方利率、市场利率。
(四)按照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 划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Page ▪ 22
年金终值与现值
年金是指在一段固定时期内有规律的收入 (或支付)固定金额的现金流。 后付年金:每期期末有等额的收付款项的 年金。 先付年金:每期期初有等额的收付款项的 年金。
Page ▪ 23
1、普通年金的现值 PA = A[1/r-1/r(1+r)n]
其中, A表示普通年金,r表示利率,n 表示年金持续的时期数。
第三节 利率体系
思考题: 1.银行向你发放120元的贷款,一年后你必须归 还120元的本金和28.8元的利息。 2.银行向你发放120元的贷款,你每月偿还2.4 元的利息,到期偿还120元的本金。 3.银行向你发放120元的贷款,你每月偿还12.4 元的本息。 4.银行向你发放120元的贷款,贷款期初偿还利 息28.8元,到期偿还120元的本金。
债券评级
Page ▪ 55
流动性对公司债影响
Page ▪ 56
公司债流动性降低
公司债市场 1. 较低流动性的债券Dc , Dc shifts left 2. Pc , ic 国债市场 1. 流动性较强的国债, DT , DT shifts
right 2. PT , iT 结果: 风险溢价:ic – iT, 上升。
Page ▪ 53
违约风险上升对公司债影响分析
公司债市场 1. 公司债风险, Dc , Dc shifts left 2. Pc , ic 国债市场 3. 国债相对风险, DT , DT shifts right 4. PT , iT Outcome: 风险溢价:ic – iT, 上升。
货币银行学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六、利率决定理论
均衡利率决定理论是利率理论的核心,它研究 的是利率总水平的变动由什么因素决定。最具 影响力的理论有:马克思的利率理论、实际利 率理论、流动偏好利率理论、借贷资金理论以 及IS——LM模型中的利率决定理论。
(一)马克思利率理论:理论的核心是平均利 润率决定利率。
(二)古典学派利率理论——储蓄投资理论 (三)凯恩斯利率理论——流动偏好利率理论 利率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M=L1(Y)+L2
求可按不同的需求动机分为两个组成部分, 即L=L1+L2,L1是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 机的货币需求,又是收入的增函数,即L1 (Y);而L2是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 它是利率的反函数,即L2(i)。
IS—LM曲线
i
LMΒιβλιοθήκη ieEO Ye
IS Y
S
O
Y
i B'
A' IS
O
Y
S
I=S
O i
i1
i2
I
IS
一、利率自由化(市场化)的涵义 二、金融自由化与利率自由化理论 三、国外利率自由化实践的经验教训 目前我国的存款利率是由央行设定基准利率,
各银行只能在此基础上至多上浮10%。各期限 利率高低,根本上还是由央行说了算。所谓利 率市场化,就是要取消各期限存款利率的央行 基准利率,由市场自行决定。比如在美国,除 了隔夜利率由美联储议息决定外,其余期限利 率均通过债券市场等市场价格来决定。
返回
二、金融自由化与利率自由化理论
(一)金融抑制论与金融深化论 1、金融抑制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
纳德.I.麦金农提出的——基本特征是低的 实际利率水平和有选择的信贷分配。 2、金融深化论是美国教授爱德华.肖提出 的 (二)理论的缺陷
第二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
一、信用1.信用特征(1)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
(2)信用资金的借贷以还本付息为条件(3)信用关系以相互信任为基础(4)借贷行为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5)信贷资金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G-G表示信贷资金的贷出(第一次支出),G-W表示资金第二次支出,用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W′-G′表示销售产成品和收回资金(第一次回流),G′-G′(G+Δg)表示收回贷出的本金和一定的利息(第二次回流)。
在这里,信贷资金收支运动表现为两次支出、两次回流,同时说明信贷资金运动与物质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结合。
2.信用制度---约束信用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与准则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
信用制度:1)正式: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
2)非正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
存在理由:1)安全(对整个社会的信用发展至经济秩序的稳定至关重要)。
2)经济(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内在化的要求)。
3.信用形式(1)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2)银行信用---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特点:(3)国家信用---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
(4)消费信用---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
(5)国际信用---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
主要类型:1)出口信贷2)银行信贷3)市场信贷4)国际租赁5)补偿贸易6)国际金融机构贷款4.信用的经济职能(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2)、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3)、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5)、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5.防范信用风险措施(1)建立信用资金的风险与收益对称的产权制度安排和风险约束机制,完善信用制度,规范信用行为。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2.收益性:购买或持有信用工具,不仅要求还本,还
希望带来利润。信用工具的收益性通过收益率来反映
3.流动性(变现能力)指信用工具在不受或少受经
济损失的条件下随时变现的能力。
4.安全性(风险性):指信用工具的持有者收回本
金及其预期收益的保障程度。 (3大风险存在)
三、信用工具的分类
普通股:指的是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 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 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 权要求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 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主要指在利 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 普通股. 后配股:在利益或利息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时 比普通股处于劣势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 分配之后,对剩余利益进行再分配。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
教学内容
信用概述 信用工具 利息与利息率 利率决定理论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含义、产生及其与货币的关系 1.含义 传统意义:信用是一种道德规范、行为 规范,是一个“信”字.(说话算话) 经济学中的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 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 移或让渡。eg 赊销商品(实物借贷),贷 出货币(货币借贷)买方和借方要偿还利息。
3
信用行为的表现方式: 一是以收回为前提条件的付出即贷出; 二是以保证归还为义务的获得即借入。
到期归还
信用的特征 支付利息
2.信用的产生
私有财产的出现是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
私有财产
赊销(延期支付)
信用关系
3.信用与货币的联系
信用与货币,它们之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 紧密的联系, 如货币借贷。但无论是货币, 还是信用,却很难从逻辑上推导出谁应成 为谁的前提条件。 货币与信用一起构成了新的经济学—金 融。(金融学又称为货币银行学 )
第二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信用
回目录
第二章
信 用、利息与利率
至下章
第二章
信 用
信用、利息与利率
信用的特征
信用形式
利
息
信用的经济职能 利率的本质 信用工具
利
率
利率的种类 利息的计算
具体运用
利率理论
第二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
你身边的信用
• 列举你身边的信用现象或信用活动
• 月末高博向韩杨借了50元钱作生活 费。 • 范志超获得了工商银行的助学贷款。 • 张老师用招行的信用卡支付乐购购 物款598元。
0
发行额
期末余额
第二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
三.信用的主要形式
(四)消费信用(consumer credit)※P35
消费信贷——撬动美国市场消费的杠杆
/plgs_play-CCTVNEWSprog_20081113_6915789_0.html?
消费信贷对美国经济的意义
债务人(Debtor),接受债权人的商品或货币,称为受信。
第二维:
信用与其他价值运动形式: 信用与商品货币交换
——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双向等量转让运动
信用与财政分配
——无偿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信用与信贷
——只是普遍而典型的信用形式
第二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
第二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
三.信用的主要形式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改革以来中国的国家信用规模概况
28774 25778 22603.6 16740.33 19079
15618 13020
3300.3 237.21 890.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信用活动:等价交换的是使用权,所有权未变更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2、信用的历史发展阶段
实物货币阶段的信用 金属货币阶段的信用 信用货币阶段的信用
(三)信用关系建立的要素
1、债权债务构成信用的第一个要素 2、时间间隔构成信用的第二个要素 3、信用工具构成信用的第三个要素
比如厂商、 金融机构, 政府机构和居民
金融中介机构
赤字部门 支出大于收入,
比如厂商、 金融机构、 政府机构和居民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分配功能、调节功能、监督功能
从而实现:有效配置资源、提高社会总效用水平或社会福利、 创造交易媒介、节约交易成本
(三)信用形式
1、高利贷
含义与特征 含义:高利贷信用,是一种通过发放实物或货币而收取高
★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着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 必须通过信用进行调剂。
★盈余单位往往不仅拥有债权,也同时负有债务, 盈余是债权债务抵消后的净债权;同样,赤字 单位往往在负有债务的同时也拥有债权,只不 过债权小于债务。
3、信用关系主体的盈余与赤字分析
个人:一般说来,个人的货币支出以其货币收入为度。但若
将所有人作为一个整体,几乎在任何国家中,大多数年份是盈 余,从而是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企业:既是巨大货币资金需求者,又是巨大的资金供给者。 金融机构:作为媒介的金融机构,一方面,自身的经营收入
与支出,可能是盈余也可能是赤字。另一方面,作为媒介要聚 集资金,从而形成债务,同时又把聚集的资金通过贷款等方式 分配出去,形成债权。
4、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的含义 是指国家及其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 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 的一种信用活动。
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 (1)国内信用——内债(公债、国库券、专项债券) (2)国际信用——外债(政府间信用、国际商业信
用、国际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的产生: 弥补财政赤字
3、银行信用
含义: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 态向企业、社会和个人所提供的信用。
特点:
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 以货币形态提供 具有广泛的接受性 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的关系
▲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银行信用弥补了商业信用的缺陷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消极作用——破坏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商业信用
含义: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销售商品时以延期 付款或预先支付货款的方式所提供的信用,是现 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特点:
主体:企业 客体:商品资本 与产业资本动态一致 作用:润滑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促进经济发展 局限性:规模、期限、方向等受限。
资金流量分析的意义:
对过去年份的统计与分析,可从中找出信用运 动的规律,并进而对整个经济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加以剖析,总结经验教训。 对未来年份的规划和预测可以看出经济发展规 划能否有足够的资力保证,并进而重新考虑整体 规模的合理性,以便作适当的调整。
5、信用运行及经济功能
盈余部门 收入大于支出,
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是生息资本的古老形式。 特征:
极高的利率 利息主要来源于剩余劳动
非生产性
高利贷的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和作用
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根源:私有制和商品交换 关系:
债权人——商人、宗教机构、统治阶级 债务人——小生产者、破落的奴隶主、地主和贵族 作用: 积极作用——推动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
的增长。 ②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 ③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作用。
部门
资金差额 收入 消费 投资 进出口 盈余(+)赤字(-)
政府部门
Y1 -C1 -I1
=F1
个人部门
Y2 -C2 -I2
=F2
工商企业部门 Y3
-I3
=F3
金融部门
Y4
-I4
=F4
国外部门
-+M
=0
模型中F指资金盈余或赤字,各部门的F相加应该等于0, 但实际统计中,由于误差和遗漏,则很难等于零。
第二讲
信用、利息与利率
本讲重点了解和掌握如下内容—— ①理解信用的含义和本质; ②把握主要的信用形式及其信用工具; ③理解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 ④了解在我国利率体制的改革状况。
一、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含义(Credit)
信用是一种有条件的、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 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是价值运 动的特殊形式。 基本特征:偿还性 先决条件:还本金和付利息
国家信用的作用: 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 弥补财政赤字、 调节货币供应量
国家信用的特点: 信用主体是国家 国家债券风险少、流动性高、收益稳定。
5、消费信用
含义: 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 信用,用于生活消费的目的。
形式:赊销、消费信贷、信用卡
消费信用的作用: 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刺激消费、搞活商品的生产与流通、促进经济
1、道德范畴中的信用 2、经济范畴中的信用
3、两个范畴信用之间的关系
道德范畴的信用——基本道德范围 经济意义的信用——“信”、“用” “债”
本质理解: 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 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1、信用的产生 根源:社会分工、商品交换、私有制 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信用与商品交换的区别:
政府:一般是货币资金的需求者。
国外部门:一国来自外国的所有货币收入少于对外国的所有
货币支出,有赤字;反之,有盈余。
4、资金流量分析
含义:把国民经济划分为几个部门,从货币收支 的盈余或赤字的角度建立数量模型,并据以进行 统计分析,称为资金流量分析。
分析模型: Y=C+I+X-M 或 Y-C-I-X+M=0
二、信用制度与信用形式
(一)信用制度 信用制度是指保护和约束信用主体行为有 序运行的法律规范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 安排。
非正式制度安排——自我道德约束 正式制度安排——法律条文约束
(二)现代信用关系
1、信用关系的主体 个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国外部门
2、信用关系的内容 盈余(债权)与赤字(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