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之我见(总10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之我见

(总10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管理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也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以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主要依靠制度管理来实现,而制度管理是指依靠各种规章、制度和规范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严格管理,所谓“严格管理”就是要按照既定的制度或标准要求认真仔细地加以管束或从严负责落实。

人文关怀的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寻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如何处理好“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在安全生产与日常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严格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中心目标的内在要求和基本手段。“人文关怀”则必须以“严格管理”为前提,在“严格管理”的过程中辅以“人文关怀”,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一、制度管理中人文关怀相对较为薄弱

尽管“严格管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当前现场管理的实践来看,由于过多地强调制度管理,明显束缚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反思我们发现,当前的制度管理存在一定的人文缺失,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工参与制度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的规章制度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权益,一项规章制度如果经过全体职工反复酝酿、讨论和修改,就能变成职工“自己的”制度,从而增强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大家的管理积极性,并能够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但是在日常管理实践中,由于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是采取自上而下、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方式,普通职工事前不知情,只能被动地接受和遵守,不仅造成职工对制度管理的心理排斥,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企业发展所必须的人文氛围。

2.规章制度的内容缺少人文内涵。翻开大多数规章制度我们不难发现,程序性、机械性的条文居多,行政色彩浓厚,缺少人文关怀。制度管理重视的是一些“条条款款”,但是当这些“条条款款”制订得太多太细时,它又会越来越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难以张扬人的个性,更难以形成一个企业的鲜活特色。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是由“管理者——职工”这样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管理系统,不能单纯理解为管理人、管住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管理者缺乏人文思想特别是正确的管理理念,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必定是零乱繁杂,甚至自相矛盾的,其结果是职工无所适从,甚至陷入混乱状态。

3.规章制度的执行缺少人文关怀。执行制度刚性有余,柔性不足,没有做到刚柔相济。过分注重制度的严格执行,事情无论大小、轻重、缓急,均是“一刀切”,而忽视了人文关怀。企业管理牵涉方方面面、各有侧重,有的侧重过程,有的侧重结果。如果制度与人文不能有机结合,不分轻重缓急,势必造成评价上的不公正,造成管理中的不必要矛盾。如有的过程管理到位而安全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的安全结果较好而过程管理不是很到位,“一刀切”的制度评价往往会产生矛盾。制度管理虽是刚性化的、原则化的管理,“管理制度是无情的”,人的管理却是有情有义的。管理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管理的对象都是有着丰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可以也应该做到充满人情味。可先打后抚,批评处理在前,促膝谈心随后,既体现制度的严肃不可违,又充满了人性关爱。

4.缺少人文关怀,制度管理的激励作用难以发挥。在制度管理中过多强调对管理对象的要求和约束,结果成为职工发展的束缚,加重了职工的工作负担和精神压力,导致职工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在制度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激励的理念。如果只是想方设法在规章制度上做文章,把规章细则化、标准化,而且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考核,把职工当成管教的对象,甚至一罚了之,不仅严重扭曲了管理的宗旨,也使职工在管理过程中被程

序化、机械化、标准化了。管理变成了检查,职工疲于应付。殊不知制度约束只是基本要求,激励才是最终要求。通过制度建设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营造出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才是现代企业管理所追寻的境界。

二、现场管理行为不规范

现场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辛苦、繁琐、安全压力大、精神压力大,管理行为也容易引起职工反感和抵触,甚至还有受些委屈,造成工作难以推动,不少工作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安全措施的严格落实难以取得实效。如何走出困境,我觉得应该多从管理者自己身上找原因,打铁还要自身硬。

1.安全管理太多“独角戏”,没有“大合唱”的局面亟需改变。少数车间干部只管负责带领职工干活,对车间整体安全管理很少参与,甚至漠不关心。面对不良现象,也跟着职工发牢骚闹情绪,而不把安全管理当作份内之事去问去管。即使有些干部有参与安全管理的想法,但往往又怕得罪职工或与主管干部的管理理念发生冲突,而不愿意去“管闲事”。有些现场管理人员高高在上或错误地认为:普通职工文化水平低或看不起他们,管理上的东西他们不懂或不清楚,只要他们把自己本岗位的工作和生产任务搞好就行了,其他的事与他们没有多大关系,造成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能力和积极性长期得不到提高。总之,由于种种原因,现场车间在安全管理中唱“独角戏”的现象普遍存在,也导致一些现场车间管理人员自己也觉得两头受气,两头不落好。

2.安全管理太多“大棒子”,没有“胡萝卜”的局面亟需改变。在安全管理中时刻挥舞经济考核的“大棒子”,到处呵斥指责、处罚,没有“胡萝卜”,缺乏鼓励和表扬。不看进步,不看主流、不看变化、不看持续改进,成天冷若冰霜,一棍子扫一大片,自高自大,自己永远正确。看到职工有好的表现和进步,吝啬自己的赞美,发现有“两违”现象,以罚代教,没有很好的对职工进行说服教育,使职工从感情上难以接受。有的在“两违”行为处理上,同样的性质,对与自己关系不好的职工动真格,对有点关系、面子的职工网开一面,从轻发落,内外有别,亲疏有别,“看菩萨点香”,实行两套规则。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