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学案例—企业并购
投资银行跨国并购案例(范文)
投资银行跨国并购案例(范文)第一篇:投资银行跨国并购案例(范文)娃哈哈和达能集团的跨国并购案例达能并购失败的原因作为合资公司的大股东,并且在合资公司拥有娃哈哈商标权的前提下,达能集团对娃哈哈非合资部分的公司的强势并购为什么会失败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4点:1.在最初商标的转让的时候,两家公司实际上签订了“阴阳合同”,而国家商标局通过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中并不包括转让商标的条款,因此娃哈哈商标的转让实际上并没有通过国家商标局的批准。
2.由于非合资公司的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因此如果收购完成的话,达能在中国的食品饮料行业将造成事实上的垄断,从而违反了相关法律的要求。
3.娃哈哈集团是由董事长宗庆后一手发展起来的,整个企业凝聚力强,因此在事态全面升级之后,娃哈哈集团员工代表、销售团队以及管理层几乎同时声援宗庆后,也给达能的并购造成了不小的难度。
4.娃哈哈作为民族企业的特殊性,不仅拥有广大的消费者基础,就是甚至连地方政府都声援娃哈哈,从而最终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
而也正是通过两国国家领导人的协调,这次并购危机才得以化解。
思考与启示1.外资通过并购形成垄断,限制本土品牌的市场竞争近年来跨国公司通过系统性和大规模的并购,尤其是对行业龙头企业展开围剿和并购,在我国某些行业形成垄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法国达能集团并购娃哈哈如果获得成功的话,将会导致我国饮料行业外资控制市场的格局,从而形成对我国饮料市场的垄断,并限制其他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从而给我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格局造成不利的影响。
2.外资并购与民族品牌的保护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市场竞争的利器,尤其是对于娃哈哈这种民族企业来说,品牌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一旦民族品牌流失,对市场的控制力,创业者的信心,消费者的心理甚至国家的经济都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因而,我国应该大力培育民族品牌,并对民族知名品牌提供必要的保护。
3.并购案例的警示就娃哈哈这个案例而言,此次跨国并购的教训之一在于我国企业在利用外资方面急于求成,弄巧成拙,同时对于合资和并购的有关法律法规缺乏专业了解,容易陷入外资并购陷阱和圈套。
投行经典并购案例分析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案例分析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案例分析[内容提要]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明显加剧,银行业也面临重大的挑战。
但同时金融危机又为银行业的并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促进了银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3月中旬,永隆银行董事长宣布愿意出售永隆银行53.1%的家族股份,多家银行参与竞争,招商银行最终以总计港币193亿元的现金方式收购永隆银行53.12%的股份。
商业银行的并购,有助于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拓展国内和海外市场、优化业务结构、推动经营战略调整、增强协同效应。
本文以招商银行并购香港永隆银行为例,通二、并购定价按照香港《公司条例》和《收购守则》中的规定,收购人收购上市公司股份超过30%,须以要约方式进行收购,本案例中招商银行先收购永隆银行53.12%股份属于要约收购,因收购股权比例较高而触发香港有关全面要约收购条例。
香港《公司条例》和《收购守则》中的规定办法中对要约收购的最低限度规定为:收购挂牌交易的股票,要约收购价格不得低于以下价格的较高者:(1)在提示性公告日前六个月内,收购人买入被收购公司挂牌交易的该种股票所支付的最高价格;(2)在提示性公告日前30个交易日内,被收购公司挂牌交易的该种股票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的90%。
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123,336,170股股份须支付总计港币19,302,110,605元的对价(相当于港币156.50元/股,约为永隆银行2007年经审计后每股净资产值的2.91倍),收购价格较高。
具体按下列方式支付对价:(1)总额港币965,105,530元的订金由本公司于签订《买卖协议》时向卖方支付,其中港币512,732,569元已支付予伍絜宜有限公司,其余港币452,372,961元已支付予伍宜孙有限公司及宜康有限公司;(2)对价余额港币18,337,005,075元须由招商银行于目标股份收购完成日期向卖方支付,其中港币9,741,918,819元付给伍絜宜有限公司,其余港币8,595,086,255元付给伍宜孙有限公司及宜康有限公司。
投资银行帮助企业并购成功案例
姓名:*** 班级:*** 学号:***摘要:改革开放的这30 多年来,中国民营企业从小到大、从弱渐强、从国内走向国际,直至实施海外并购,正一步步不断地发展壮大,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变得令世界瞩目。
罗思柴尔德投资银行帮助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史上的一种全新状态的并购,极具代表性与针对性。
关键词:投资银行、民营企业、吉利汽车、海外并购正文:兜兜转转,吉利终于收购了沃尔沃。
2010年8月2日中国吉利控股集团在伦敦完成对沃尔沃轿车公司全部股权的收购,并宣布了董事会成员,至此,这起中国最大的海外整车资产收购案画上句号。
收购过程中,吉利集团面临着同福特公司、两国政府的谈判问题、巨大的资金缺口问题以及并购中常见的信息不对称等难题,但在罗思柴尔德公司、高盛集团两大国际投资银行的协助下,收购得以成功实现。
罗思柴尔德------这个听起来很遥远的传奇,神秘、古老、强大的金融家族,一直离我们很近。
早在100多年以前,罗思柴尔德家族就来到中国,与清末重臣李鸿章结下深厚的交情。
1994年罗斯柴尔德在上海设立办事处。
至今,他们极为隐秘地参与了“联通并购网通”、“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等重大项目,其客户还包括联想、海尔、中远、中石化、阿里巴巴等巨头。
(一)、吉利海外并购融资背景“蛇吞象”,资金是关键。
经过12年的发展,吉利成为国内著名车企,销售收入突破了165亿元,然而并购往往需要巨额资金,在吉利整个收购计划中,至少需要180亿元人民币,想要吞下著名豪华车品牌沃尔沃,关键是融资借债。
政府支持成推动力。
收购沃尔沃,吉利背后有国内银行、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利于海外并购融资。
从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很多条款上采取了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做法,大大拓宽中国企业的融资渠道。
(二)、吉利海外并购融资措施确定收购价格。
资料显示,吉利将以18亿美元的总资金收购沃尔沃的所有股权,吉利花费18亿美元的代价收购沃尔沃,不到当年福特收购价的三分之一。
投行并购的案例分析共20页文档
大通曼哈顿兼并J·P摩根案
➢ 大通以往的并购行为
1995年,化学银行,100亿美元 1999年,美国投资银行Hambrecht&Quist,
13.5亿美元 2000年,英国投资银行Robert Fleming集团,
77.5亿美元 2000年,Beacon集团,5亿美元 2000年9月,J.P.Morgan,360亿美元
大通曼哈顿兼并J·P摩根案
➢ 2000年12月31日,美国第三大银行大通曼哈顿公 司(the Chase Manhattan Corporation)兼并第 五大银行摩根公司(J·P·Morgan& Co.Incorporated)一案终于尘埃落定。由于两家 金融机构的显赫地位和交易金额的巨大,使得它 被视做银行业并购的又一典范案例。
➢ 2000年9月13日,大通曼哈顿公司正式宣布与摩 根公司达成了兼并协议。双方交易的条件是,大 通将按照9月12目的收盘价,以3.7股去交换摩 根的1股,交易价值高达360亿美元。12月11日, 美联储理事会以全票通过批准了这项兼并计划。
大通曼哈顿兼并J·P摩根案
➢ 12月22日,双方股东大会顺利通过了兼并计划。12月31 日,兼并正式完成。新组成的公司取名为JP.摩根大通公 司(J·P·Morgan Chase&Co),新公司的股票已于2001 年1月2日在纽约股票交易所开始交易。
大通曼哈顿兼并பைடு நூலகம்·P摩根案
➢ 从交易结果来看,这项交易导致摩根失去了独立性。在新 的董事会13个席位中,摩根只占了5席;从交易的过程看, 大通的计划是基于战略的考虑,而摩根只是被动地接受并 放弃了主权。为什么呢?
➢ 大通——摩根案例的真正特色和价值,首先反映在媒体鲜 为报道的大通的发展策略上。大通的历史可追溯到18世纪 末。1799年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 和艾伦·伯福米德(Aaron Burrformed)在纽约成立曼哈 顿公司,当时的目的是为纽约提供自来水,后改为银行。 1877年,J·汤普森取林肯政府财政部长S·P·蔡斯(Chase: 汉译‘大通”)的姓创办了大通国民银行。1929年, J·D·洛克菲勒夺得控制权,次年,将其并入自家的公平信 托公司,名称仍沿用前者。1955年,大通国民银行与曼哈 顿银行合并组成大通曼哈顿银行,资产额达到70亿美元。 1965年参加联邦储备系统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1969年 成立银行持股公司——大通曼哈顿公司,大通曼哈顿银行 则为其主要子公司;截至1999年底,大通的资产总额达 4061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三大银行,在1999年全球500强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范文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范文企业并购是指两个或更多单位,实施并购重组后形成新的经济实体,或由投资者投资购买另一个公司的股份,两者分别继续在市场上发挥自身的作用。
近年来,企业并购的频率在不断增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试图从企业并购的角度,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以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其他企业进行参考与借鉴。
一、企业并购案例分析1、中粮集团与蒙牛乳业的并购案例:2016年,中粮集团宣布完成与蒙牛乳业的并购。
仅一年时间,中粮集团及其子公司收购了蒙牛乳业控股的股份,控制了蒙牛乳业的整个控股,宣布成功完成的并购案例。
中粮集团与蒙牛乳业的并购,使中粮集团拥有了强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在这次并购案件中,中粮集团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好处。
2、腾讯与拼多多的并购案例:2019年,腾讯及其附属公司宣布收购拼多多的部分股份。
在该案件中,腾讯收购了拼多多的18.5%的股份,同时,拼多多也成为了腾讯的战略投资者。
在这次并购案件中,腾讯得到的优势是拥有了拼多多的数据,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而拼多多也受益于腾讯的技术、营销和金融服务,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企业并购分析1、互补性:企业并购案件中,同行并购是最常见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被并购方企业和并购发起方企业的产品、服务、技术、资源等非常接近,甚至是完全重合的,此时,两个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实现对方的资源、技术和市场的互补性,从而形成双赢。
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一家企业通过扩大营业面积或产品线,积累大量客户、数据,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通过并购,被并购方能够从并购发起方获得更多的客户,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其规模经济,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企业并购的类型和案件种类繁多,但是重要的是要选择具有互补性或规模经济的被并购企业,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并购的优势,获得潜在的效益。
另外,还需要从法律、协议、数据等多个层面角度综合考虑,确保并购安全可靠、有利可图,以求兼顾实际利益和合法权益,并维护并购过程正常进行。
投行并购案例
❖ 财务状况说明(被收购方):公司从1999年开始出现亏 损(约120万元),该年无利润分配。2000年经营状况急转直 下,销售额全年只有1500万,加上高启的销售成本和经 营费用,公司亏损达1130万元,集团公司背上了沉重的 包袱。公司采取了许多挽救措施,如增大广告、促销投入, 但无济于事。截止200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继续下滑, 只有600万元,亏损712万元(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到 目前为止,累计亏损达1962万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50.5%,所有者权益、负债平分秋色。公司流动资产2850 万元,流动负债3100万元,流动比率0.92<2(正常公司 为2), 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公司速动比率为73%,远 远低于1,公司必须变卖长期资产归还短期负债。公司资 产质量欠佳,固定资产只占原值的三分之一,设备很陈旧。 公司应收帐款周转天数为243天,存货周转天数为: 227天, 资产流动性极差,变现时间长,公司坏帐压力大,存货积 压严重。.
Company Logo
❖ 3、实现协同效应
❖ 并购后两家企业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 的总体效益要大于两家独立企业效益的算术和, 此即所谓的“1+1>2”原理。并购同类型酱油生 产企业,可以充分、有效、合理挖掘现有资源, 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生产、财务、 管理、营销协同效应,节省管理费用、营销费 用。集团近几年来在调味品行业(特别是酱油 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配方、管理 方法、甚至专利等无形资产,这些东西不易被 对手轻易复制、不可替代、不可轻易转移,能 够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产生巨大的资源效益。
Company Logo
一般而言,合适的“壳”公司具有以下8个特 点
1、经营业绩差,业务萎缩,净资产报酬率为负 2、所属行业为夕阳行业 3、主导产品和产业无发展前途 4、总股本和流通股本规模小,股本结构要清晰 5、摊子铺的过大,涉足行业过多,投资严重亏损,但主业转换不准 6、企业债务负担过重,连续亏损,但还不至于破产 7、股价长期低迷 8、母公司回天乏力,不得不借助外力来拯救壳公司
投资银行学-收购案例分析.doc
金融学院金融工程0902 020******* 连径鸥案例:雀巢收购徐福记糖果大亨徐福记国际集团12月7日在新交所发布公告称,商务部已于12月6日批准瑞士食品巨头雀巢集团以17亿美元收购其60%股权的交易。
雀巢计划把徐福记从新加坡交易所摘牌,在本月内,徐福记将从新加坡交易所退市。
徐福记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已将商务部的批文递交至开曼法庭,等待法庭给出最后答复。
雀巢谋划已久的收购即将完成,现计划将徐福记从新加坡交易所摘牌。
发言人透露,目前公司独立董事均已通过收购方案,预计徐福记将在12月内从新加坡交易所退市。
此次出让股份,市场人士认为,徐氏家族或是想借助雀巢高端品牌平台,进入日本、欧美等国家。
另外,雀巢除了高端品牌平台外,其资金和研发能力也刚好弥补徐福记自身的不足。
2010年2月,雀巢收购云南山泉70%股权;2011年4月,收购银鹭60%股权。
此次雀巢收购徐福记于7月11日正式公布。
雀巢公司提出通过计划安排方案收购徐福记独立股东所持有该公司43.5%的股权,此外,将再从徐氏家族目前持有的56.5%的股权中购得16.5%的股份,剩余40%股份,仍将由徐氏家族持有。
雀巢的巧克力和糖果业务在新兴市场的份额落后于卡夫、联合利华等竞争对手,这使得雀巢急于通过收购来扩大市场份额。
2010年2月,雀巢收购云南山泉70%股权;2011年4月,收购银鹭60%股权。
雀巢是全球销售额最大的食品公司,去年全球总销售额为8407亿元,但其巧克力和糖果业务只占总销售额的11%。
面对玛氏、卡夫等对手,它在竞争中也一直居于下风。
而资料显示,1998年至今,徐福记糖果的销售额已经连续13年居市场首位,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为6.6%。
此次交易完成后,雀巢在中国糖果市场的份额将大大得到提升。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雀巢收购徐福记将对糖果行业格局造成巨大的影响。
根据雀巢首席执行官保罗-巴尔克的计划,新兴市场对该公司总体营业收入的贡献率在2020年之前要达到45%,而目前这一比例仅约为31%。
投资银行学并购案例
3、企业家渴盼真正的投资银行家 在几 乎每个成功的跨国并购案例后面,我们 依稀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家坚强但又略显 单薄的身影。如何能使中国的企业家在 海外的扩张中由"孤胆英雄"成为真正引 领千军万马"统帅",中国的金融服务业 需要迎头赶上。
2.成立全职并购后整合小组,专门负责并购 后整合工作
公司并购后需要大量沟通和整合,同时还要维持正 常的运营,完全依靠管理团队的力量是不够的。并 购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并购后的整合,施耐德能否 给tcl带来预期的商业价值还在后头。有不少并购失 败的企业花了许多资源做并购前分析,但没有给并 购后的整合给以足够的重视。整合小组成员应来自 tcl和施耐德员工组成,既了解中国文化又熟悉德国 文化。整合小组主要任务全力协助管理层,帮助施 耐德德国员工了解中国文化和tcl,回答德国员工提 出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士气,调和跨国并购所带来 的文化冲突,帮助管理层传播新企业远景和目标等。
2、绕开欧盟的贸易壁垒
施耐德是一家113年历史的家电生产厂 家,号称"德国三大民族品牌之一"。进入 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亏损。今年初,这家 老牌企业正式宣布破产,5月底完全停止生 产。但即使这样,在2001年,施耐德欧洲 市场也有高达2亿欧元的销售额和多于41
万台彩电的市场份额,超过了欧盟给予中 国7家家电企业40万台配额的总和。通过 此次并购,有望帮助TCL绕过欧洲对中国 彩电的贸易壁垒。
立其欧洲生产基地。
1、专注于有限整合提供最大价值的部分
TCL应该清楚并购施耐德对整个公司带来最多 价值部分是什么。是品牌?渠道?生产设施? 技术?还是交学费培养国际人才?并购施耐德 对不同的企业带来的价值也不一样。专注于优 先整合对TCL整个公司提供最具价值的部分, 比企图整合整个公司的意义要大。因为新的管 理团队是个新刚组建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 市场里,不可能马上实现很高的效率,而并购 整合时间拖得越久,就对企业营运越不利。
投资银行学案例企业并购
n 双方会谈不欢而散。当天下午宝安即公布, 对延中的持股量已达18%。
投资银行学案例企业并购
n 10月8日,宝安集团上海公司发表致延中实业 全体股东及员工的公开信,信称如果宝安参 与延中实业的经营与决策,将会用宝安的经 验,完善和加强延中的经营管理,大力支持 延中发展项目,增强蠃利能力,提高员工待 遇。而延中董事长则表示不会因宝安方的提 议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市四个之最:个股交易量之最,个股换手率 之最,个股日涨幅之最,个股日成交量之量。
投资银行学案例企业并购
n 结局
n 在宝延双方无法就并购达成一致的情况下, 中国证监会、上海市证管办和上海证券交易 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此事进行了联合调查, 依据当时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处理。
n 10月16日,证监会公布了联合调查的结果和 处理决定。由于宝安公司在收购过程中涉嫌 违规,做出了处理意见:
投资银行学案例企业并购
n 2000年,方正科技主打产品方正电脑的年销 售量就达80多万台,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 二位,并连续7个季度进入亚太10强。2000年 中报显示,方正科技总资产达到了10个亿, 净利润6000多万元。
n 2001年5月12日,北京裕兴举牌北大方正; n 2001年11月12日,上海高清举牌北大方正; n 收购与反收购战仍在继续。
n 宝延双方就延中实业的控制权问题争得难解 难分。
投资银行学案例企业并购
n 狂炒
n “鱼蚌相争,渔翁得利”。在宝安与延中恶 战的同时,股票市场上的炒手也开始了对延 中股票的疯狂炒作。
n 10月4日,延中复牌,股价收在22.8元; n 10月7日,延中再次复牌,当日最高价42 . 2元,
《投资银行学》公司并购案例分析-PPT课件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
小组成员: 2019310228 2019310235 2019310241 2019310243 2019310244
王 辉 郑良玉 陈 潇 卢佩林 熊 健
目录
1 2 3 4
公司简介
收购过程回顾
收购成功原因分析
并购结果分析
1-1 中海油简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 油”)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也是中 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 中海油成立于1982年,注册资本949 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北京,现有 98750名员工; 自成立以来,中国海油保持了良好的 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 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 完整的国际能源公司,形成了油气勘探 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销售及化肥、 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新能源等六 大业务板块。
3
混合并购,是指横向 并购与纵向并购相结 合的企业并购。
据此判断,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之举,属于混合并购。
2-2并购知识
企业并购按照并购动机划分,可分为善意并购与敌意并购。
1
善意并购,是收购者 事先与目标公司经营 者商议。征得同意后, 目标公司主动向收购 者提供必要的资料等, 并且目标公司经营者 还劝其股东接受公开 收购要约,出售股票, 从而完成收购行动的 公开收购。
1-2 尼克森简介
尼克森公司成立于1971年,在多伦多和纽 约两地上市,总部位于卡尔加里,该市是加 拿大西南部的阿尔伯塔省(阿尔伯塔省,加 拿大油气资源最富集地区)省会; 尼克森拥有约3000名员工,是加拿大第十 四大石油公司。其专注于三项发展战略:加 拿大西部的油砂、页岩气及主要位于北海、 西非海上及墨西哥湾深水海域的常规油气勘 探与开发; 尼克森的资产包括勘探、开发和在产项目, 分布于加拿大西部、英国北海、尼日利亚海 上、墨西哥湾、哥伦比亚、也门和波兰。常 规油气、油砂和页岩气为其三项核心业务。
阿尔卡特收购上海贝尔
阿尔卡特收购上海贝尔投资银行学案例:17企业并购之: 阿尔卡特收购上海贝尔•2001年10月23日,中国信息产业部与阿 尔卡特公司签署了关于 建立股份制企业-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Alcatel Shanghai Bell)的谅解备忘录。
阿尔卡特将增持上 海贝尔公司股票至50%加1股, 进而上海 贝尔公司也将改组成股份制公司,并更名 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秦志宏 E-Mail:qinzh@ 电话:4993528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秦志宏 E-Mail:qinzh@ 电话:4993528阿尔卡特收购上海贝尔• 收购过程 • 整个收购的进程将通过两个协议完 成:首先是跟中国信息产业部 签订协 议,从中方机构手中收购上海贝尔10% 加1股的股份;然后与比利时政府签订 协议,阿尔卡特付出3.12亿美元现金全部 买断其拥有 的上海贝尔8.35%的股份, 再加上阿尔卡特原先持有的上海贝尔 31.65%的股份,阿尔卡特实现控股上海 贝尔。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秦志宏 E-Mail:qinzh@ 电话:4993528阿尔卡特收购上海贝尔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秦志宏 E-Mail:qinzh@ 电话:4993528阿尔卡特收购上海贝尔:背景和意义• 阿尔卡特这个跨行业的国际集团公司,目前的主要业 务为通信及电缆。
由于受欧美通讯制造业持续低迷的全球 大气候影响,阿尔卡特一直为寻找新的市场而努力。
上海 贝尔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由当时邮电部邮电器材工业 总公司和比利时贝尔公司合资建立。
是中国现代通信产业 的支柱企业。
公司总资产170亿元。
在2001届全国电子信息 百强企业中排名第12位。
多方利益的驱动,终于促使阿尔 卡特与上海贝尔合作的成功。
合并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未 来的研究开发 中心将成为阿尔卡特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之 一,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生产制造基地将是阿尔卡特在全 球的主要制造中心。
投资银行学案例—企业并购
投资银行学案例—企业并购投资银行学案例—企业并购迷雾1993年9月,沉淹于几个月凄迷市道中的上海股市却出现了一道风景线——延中实业逆市而扬。
1993年9月6日,延中实业(600601)开盘9.7><20元,收盘9.45元,成交量71600股,价升量增,走出了长期低迷徘徊于8.8元的盘局。
以后接连11个交易日该股逆市连续上涨,到9月<29日,收盘价为1<2.05元,引起了市场的种种猜测。
举牌9月30日上午11点15分,延中股份1<2.91元时,上海证券交易所突然宣布延中暂时停牌,一个传闻了近两个星期的消息终于得到了证实~深圳宝安集团上海分公司公告:“本公司于本日已拥有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现根据国务院《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第四章‘上市公司的收购’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特此公告。
”宝安正式宣布收购延中,在股市上掀起了引人注目的“宝延风波”。
此时,宝安已持有延中15.98%的股份。
恶战迷底揭开,上海昌平路,延中公司总部犹如晴天霹雳,一场收购与反收购战打响。
面对宝安咄咄逼人之势,延中实业聘请在应付敌意收购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施罗德集团香港宝源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公司反收购顾问,谋划反击行动。
10月4日,宝安再次公布已持有延中16%的股份,事实上已成为延中第一大股东。
10月5日下午,延中总经理秦国梁在《证券法(草案)》讨论会上提出三大疑问:1、9月<29日,宝安上海公司已持有延中股票的4.56%,按照5%就在申报的规定,它只能再买0.5%。
然而,9月30日集合竞价时,沪宝安一笔就购进延中股票34<2万股,如此跳过5%,一下达到16%,是否犯规,<2、既然沪宝安9月30日实际已购得479万余股,公告时为何只笼统说5%,3、近两天沪宝安仅买延中股票就用了6000多万元,这笔巨额资金从何而来,10月6日,宝安集团与延中实业两家领导层首次面对面接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银行学案例—企业并购投资银行学案例—企业并购迷雾1993年9月,沉淹于几个月凄迷市道中的上海股市却出现了一道风景线——延中实业逆市而扬。
1993年9月6日,延中实业(600601)开盘9.7><20元,收盘9.45元,成交量71600股,价升量增,走出了长期低迷徘徊于8.8元的盘局。
以后接连11个交易日该股逆市连续上涨,到9月<29日,收盘价为1<2.05元,引起了市场的种种猜测。
举牌9月30日上午11点15分,延中股份1<2.91元时,上海证券交易所突然宣布延中暂时停牌,一个传闻了近两个星期的消息终于得到了证实~深圳宝安集团上海分公司公告:“本公司于本日已拥有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现根据国务院《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第四章‘上市公司的收购’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特此公告。
”宝安正式宣布收购延中,在股市上掀起了引人注目的“宝延风波”。
此时,宝安已持有延中15.98%的股份。
恶战迷底揭开,上海昌平路,延中公司总部犹如晴天霹雳,一场收购与反收购战打响。
面对宝安咄咄逼人之势,延中实业聘请在应付敌意收购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施罗德集团香港宝源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公司反收购顾问,谋划反击行动。
10月4日,宝安再次公布已持有延中16%的股份,事实上已成为延中第一大股东。
10月5日下午,延中总经理秦国梁在《证券法(草案)》讨论会上提出三大疑问:1、9月<29日,宝安上海公司已持有延中股票的4.56%,按照5%就在申报的规定,它只能再买0.5%。
然而,9月30日集合竞价时,沪宝安一笔就购进延中股票34<2万股,如此跳过5%,一下达到16%,是否犯规,<2、既然沪宝安9月30日实际已购得479万余股,公告时为何只笼统说5%,3、近两天沪宝安仅买延中股票就用了6000多万元,这笔巨额资金从何而来,10月6日,宝安集团与延中实业两家领导层首次面对面接触。
宝安上海公司总经理何彬向延中董事会提出两点要求:一是10月<20日之前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改选董事会,讨论公司新的发展规划;二是查阅公司会计账目。
延中则表示:宝安的收购是敌意收购,认为一个企业可以收购延中,延中也可以反收购。
双方会谈不欢而散。
当天下午宝安即公布,对延中的持股量已达18%。
10月8日,宝安集团上海公司发表致延中实业全体股东及员工的公开信,信称如果宝安参与延中实业的经营与决策,将会用宝安的经验,完善和加强延中的经营管理,大力支持延中发展项目,增强蠃利能力,提高员工待遇。
而延中董事长则表示不会因宝安方的提议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宝延双方就延中实业的控制权问题争得难解难分。
狂炒“鱼蚌相争,渔翁得利”。
在宝安与延中恶战的同时,股票市场上的炒手也开始了对延中股票的疯狂炒作。
10月4日,延中复牌,股价收在<2<2.8元;10月7日,延中再次复牌,当日最高价4<2 . <2元,收盘价34 . 16元。
在这惊心动魄的一周里,延中创造了中国股市四个之最:个股交易量之最,个股换手率之最,个股日涨幅之最,个股日成交量之量。
结局在宝延双方无法就并购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中国证监会、上海市证管办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此事进行了联合调查,依据当时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处理。
10月16日,证监会公布了联合调查的结果和处理决定。
由于宝安公司在收购过程中涉嫌违规,做出了处理意见:1、承认宝安上海公司对延中实业的控股地位;<2、宝安上海公司的两个关联企业于9月30日卖给社会公众的<24.60万股延中股票所获利润归还延中公司;3、对未按规定履行有关文件和信息的报告、公开和公布义务的宝安上海公司给以警告处分,罚款人民币100万元,对其两家关联企业给以警告处分。
在上海证管办的安排下,宝延双方在本次股权收购案的问题举行了会谈,在宝安参与延中的管理和决策方面达成了一致。
宝安持有延中股份达19.8%,凭股权优势控制了延中。
延中放弃起诉和反收购。
宝延双方都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妥协。
至此,沸沸扬扬的“宝延风波”暂告一段落。
意义开创了中国股市市场并购之先河;创造了中国股市的“三无概念”股;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管提出了思考。
一年多以后,新的董事长上任,给延中带来了勃勃生机,在较短的时间内,延中新建了房地产、饮用水、服装等10来个子公司。
到1995年,延中已发展成一个多元化企业。
总资产达5亿多元,比1993年增长了93倍,净利润3000多万元,增长了6<2倍。
后续1998年5月11日,北大方正举牌延中,5月<25日,在延中实业默许下,北大方正改组了延中实业董事会,取得了对延中实业经营管理的控制权。
1999年,延中实业更名方正科技,实现了借壳上市;北大方正入主延中实业后,对延中实业实施了大手术,把那些与科技无关的子公司孙公司全部切出,装进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项目,并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中心,成立了计算机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体系。
<2000年,方正科技主打产品方正电脑的年销售量就达80多万台,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二位,并连续7个季度进入亚太10强。
<2000年中报显示,方正科技总资产达到了10个亿,净利润6000多万元。
<2001年5月1<2日,北京裕兴举牌北大方正;<2001年11月1<2日,上海高清举牌北大方正;收购与反收购战仍在继续。
背景中国零售业自199<2年起开始实行部分对外开放,根据加入WTO的承诺,到<2004年底将实现完全开放。
在此期间,国际上著名的零售商均已进入中国,尤其在连锁零售领域更是扩张迅速。
据统计<2003年,<23家外资连锁企业在国内销售总额达1009亿元,而百强中9<2家中资连锁企业销售总额为<2175亿元,外资商业资本所占市场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民族连锁零售商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残酷。
为了整合产业资源,消除同业竞争,实现集约经营、连锁发展,追求规模效益,做大做强流通服务业,打造民族零售业战舰,<2004年4月8日,第一百货(600631)和华联商厦(60063<2)两家公司同时对外公布吸收合并方案。
合并方财务顾问:合并方式合并方——第一百货(600631,前收盘价9.<27元)被合并方——华联商厦(60063<2,前收盘价9.53元)存续公司——百联(集团)股份(600631)第一百货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华联商厦,使华联商厦的全部资产、负债及权益并入第一百货(采用权益集合法),其现有的法人资格因合并而被注销,合并后存续公司更名为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这一并购行为开创了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换股合并之先河。
合并前后第一百货(600631)非流通股3.94亿股流通股1.88亿股华联商厦(60063<2)非流通股<2.9亿股流通股1.<23亿股存续公司百联股份折股比例非流通股1:1.<273流通股1:1.114换股方案换股方案华联商厦第一百货新公司非流通股 1 1.<273 7.74亿股流通股 1 1.114 3.<26亿股11亿股现金选择权非流通股 3.5<27元/股 <2.957元/股流通股 7.74元/股 7.6<2元/股折股比例兼顾四方利益非流通股:每股净资产为折股比例的基础;流通股:每股股价为价值基础,双方董事会召开前30个交易日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算术平均值为基准。
在此基础上,合并双主主要考虑了商用房地产潜在价值、盈利能力及业务成长性等因素对折股比例进行加成计算。
加成系数为5.4%非流通股折股比例折股比例=被合并方每股净资产/合并方每股净资产×(1+加成系数)折股比例=(3.57<2/<2.957)×(1+5.4%)=1.<273流通股折股比例折股比例=(华联商厦董事会召开前30个交易日加权股价均值+每股未分配利润)/(第一百货董事会召开前30个交易日加权股价均值+每股未分配利润) ×(1+加成系数)折股比例=(8.91 +0.39)/(8.69 +0.11)×(1+5.4%)=1.114现金选择权体现对中小投资者进行最低成本保护流通股现金选择权价格以董事会召开前1<2个月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数平均数上浮5%计算。
考虑因素:1、1<2个月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数平均值表示最近1<2个月投资者的平均持股成本;<2、在上价格基础上给予5%的溢价,考虑了投资者的合理回报;3、参考了同行业上市公司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
同行业平均市盈率为34.35,一百现金选择权对应的市盈率为36.<29,华联为33.65,与同行业平均市盈率接近。
<2004年11月16日,中国证监会同意第一百货因吸收合并华联商厦,而向华联商厦全体股东定向发行5.18亿股普通股,其中,向非流通股股东发行3.80亿非流通股,向流通股股东发行1.39亿流通股。
证监会同时豁免了百联集团和第一百货的要约收购义务。
<2004年11月18日,华联商厦终止上市;<2004年11月<26日,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复牌。
合并后的百联股份(600631)成为两市股本规模最大的商业上市公司。
百联股份600631百联股份合并前后盈利能力比较项目 / 报告期<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基本每股收益(元)0.08 0.13 0.18 0.<24 0.3<2 0.3<2 0.37 每股净资产(元)<2.96 3.<2 3.<27 3.36 4.19 4.19 5.98 流动比率(倍) 0.<20.53 0.6<2 0.44 0.17 0.14 0.19 速动比率 (倍)0.15 0.38 0.46 0.39 0.15 0.1<2 0.17 资产负债比率(%) 0.50.41 0.44 0.46 0.56 0.57 0.51 净利润率(%)0.03 0.040.060.070.080.080.06总资产报酬率(%)0.010.0<20.0<20.040.030.030.03百联股份600631并购再起<2010年11月4日,百联集团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百联股份和友谊股份同时发布重组方案:友谊股份吸收合并百联股份,同时以定向增发方式向百联集团发行A 股,收购上海第一八佰伴36%股权和上海百联集团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
本次重组体现了上海国资的产业整合思路,完成重组后的友谊股份将更名为“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成为中国最大、业态最齐全的零售百货类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