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全面开放时间表

合集下载

二孩政策实施时间是多少(二孩政策时间界定)

二孩政策实施时间是多少(二孩政策时间界定)

二孩政策实施时间是多少(二孩政策时间界定)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法律分析:国家自2023年8月20日起开始实行放开二胎政策。

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

我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是自2023年1月1日起就已经执行了。

只要是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二胎是从2023年1月1日起开放的。

二孩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

因为是二孩政策,故第一胎为多孩时,不可生第二胎。

国家放开二胎政策是2023年1月1日开始的。

2023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就意味着,2023年元旦以后出生的二孩,都是合法的。

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在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二胎开放时间是哪一年?1、国家放开二胎政策是2023年1月1日开始的。

2023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就意味着,2023年元旦以后出生的二孩,都是合法的。

2、二胎是从2023年1月1日起开放的。

二孩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

因为是二孩政策,故第一胎为多孩时,不可生第二胎。

3、二胎政策开放是从2023年1月1日起开放的。

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4、这就向全国人民宣告,两孩生育新政策全面实施。

我国正式实施的是“两孩生育政策”而并非“二胎生育政策”。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2021年关于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2021年关于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The secret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innovation, which is more so now than at any time in history.简单易用轻享办公(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关于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20__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这是继20__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自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提出,全国人民的心情都澎湃不已。

不少70、80后呼吁全面放开二胎。

但政策迟迟未落实。

对此,国家卫计委也保持缄默。

如今,国家政策已全面推出专家预测。

2030年左右或出现人口峰值14.5亿。

10月29日国家卫计委李斌就“全面二孩”政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支指出“我国实施计划生育缓解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人口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们的生育观念也改变了,现在少生优生已经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

因此,党中央审时度势,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

李斌还指出这次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的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促进人口的均衡发展,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我认为现如今养儿育女越来越昂贵的费用却是压制父母的巨大顽石。

现在的小孩上幼儿园一年级玩的昂贵学费以及择校费借读费确实是考虑是否需要二胎的现实问题。

也许曾经那种“生儿不养儿”的观念随着人们文化程度的增加以逐渐淡化,每个父母都愿意为自己的`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还有八零后巨大的生活压力,以及房贷车贷对自己生活高标准高要求使得许多人对一胎的生育仍在逐渐推迟,更别提二胎。

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

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
▪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男女比例失调
第一次人口普查男子为297553518人,占51.82%;女子为276652422人,占48.18% 第二次人口普查男子356,517,011人,占51.33%;女子338,064,748人,占48.67%。 第三次人口普查男性519,433,369人,占51.5%:女性488,741,919人,占48.5%。 第四次人口普查男性为584 949 922人,占51.6%;女性为548 732 579人,占48.4% 第五次人口普查男性为65355万人,占51.63%;女性为61228万人,占48.37% 第六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652,872,280人,占48.73%
计划生育导致人口结构变化
1982-2010我 国人口金字塔
▪实行计划生育 政策之后,人 口结构变化。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 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 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在我国,由于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 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我国进入老龄化社 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呈现出" 未富先老",经济实力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 问题的难度。加之现在中国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面临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既要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又要保持稳定,使得解决人口老龄 化问题更为艰巨。
全面二胎政策,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952-2012年我国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变化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变化历程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变化历程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变化历程.doc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发展变化。

从1971年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后来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再到现在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不断地变化着。

1971年,国务院批转《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提出了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并在四五计划中规定了生育数量的标准。

1973年12月,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汇报会提出了“晚、稀、少”的政策,即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后结婚,女24周岁以后生育,生育间隔为3年以上,一对夫妇生育不超过两个孩子。

197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政策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载入我国宪法。

为了实现在20世纪末把人口总量控制在12亿以内的目标,1978年,中央下发了《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明确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1980年9月25日,党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员、共青团员的》,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提出照顾农村独女户生育二胎。

1984年,XXX党组的《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提出对农村继续有控制地把口子开得稍大一些,按照规定的条件,经过批准,可以生二胎;坚决制止大口子,即严禁生育超计划的二胎和多胎,即开小口、堵大口。

2002年9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劳动力持续问题、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性问题等开始显现。

14个省份相继取消了生育第二胎的生育时间间隔等。

2012年末,我国大陆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人口首次下降。

《0-3岁婴幼儿护理与保健》全面二孩政策对托育服务的影响

《0-3岁婴幼儿护理与保健》全面二孩政策对托育服务的影响

全面二孩政策对托育服务的影响开放二孩政策(Open two child policy)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公布的一项政策。

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应的生育政策,以应对中国老龄化,人口比例失调等问题。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至此,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布终结。

只要是合法的夫妻就享有生育二胎的权利,不再受“单独二孩”政策或“双独二孩”政策的限制。

全面两孩政策是指所有夫妻(含再婚夫妻),无论城乡、区域、民族,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两孩”是指两个孩子,不是“两胎”,已经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夫妻,如果不符合《条例》有关特殊情形再生育的规定,不能再生育。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是必然的,它有其相应的意义1、从国家的全局出发,实施全面两孩的政策,首先满足有想要生育的群众,促进每个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其次帮助优化人口结构,减轻老龄化的压力,给劳动力增加供给;最后可长期的促进经济健康的持续的发展。

2、从社会来看,开放二胎政策的时机也已成熟。

在如今老年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为减轻抚养负担,所以全面两孩政策便开始实施。

3、孩子不在孤独。

独生子女常常会羡慕有兄弟姐妹的孩子,相信这是很多独生子女都有过的体验,所以家里要是有2个孩子,他们的童年便不会孤独,而且还能相互照顾。

4、分担抚养老人的责任。

在8090人群中,很多夫妻不仅要抚养双方的父母,还有双方的祖父母,不管是精力上,还是经济上,所承担的责任都巨大。

若每个家庭都2个孩子的话,这样责任可以减轻很多。

3、可促进孩子相互进步。

家里一-个孩子,所有人的爱、关心和注意力都集中大宝身上,长时间就会形成不好的习惯和性格。

要是家里有2个孩子,不仅可分散这些爱和关心,还能促进2个孩子相互对比,一起成长进步。

4、预防子女发生意外,后继无人。

在中国,传宗接代是件很隆重、严肃的事情。

在现代,因生活环境的污染、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及自然灾害等失去生命的人数不胜数。

浅谈我国计划生育二孩政策的演变历程

浅谈我国计划生育二孩政策的演变历程

3802018.11MEC对策建议MODERNENTERPRISECULTURE我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这封公开信发表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这样的一项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得以推行的重要原因,也因为如此,中国创造了世界奇迹,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并行了30多年。

目前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确实在方式方法的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概括来说我国的人口在逐步增长中还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处理,下一步工作将难以开张,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本信的初步目标已达成,但是下一步目标仍然是十分有挑战性的,所以计划生育的未来仍然有待探索。

一、人口增长的阶段分析(一)人口自然增长阶段(1949年—1973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允许儿童生育的政策实施,人口自然增长。

这一政策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对中国未来严峻的人口形势的形成起着直接的作用。

毛泽东对于人们的影响深远。

对他的任何意见也是盲目崇拜的。

当时,中国的外交政策采取了一边倒的政策,苏联的稀疏条件使苏联采取了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因此,苏联的人口政策是照搬的,但这一政策并不特别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上世纪六十年代,新中国人口问题的研究也因此而停滞不前。

由于以上的偶然和必要,从1949年到1973年,在这一阶段,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这就造成了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

同时也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

西方发达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低生育阶段,大约经历了100多年的,是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只用了30年的,这就预示着我国的低生育率面临着很强的反弹。

(二)宽松的“晚、稀、少”政策阶段(1973年—1980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20世纪70年代人口的自然增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人口素质也没有相应的提高。

此时,中国的问题开始出现,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

这项政策非常符合当时的特殊国情。

开放二胎政策的分析(2)

开放二胎政策的分析(2)

开放二胎政策的分析(2)关于开放二胎政策的分析此政策实行了三步走策略,从点到面逐步试行了“单独二胎”,非零起点。

即从2011年开始,首先开放东北地区及浙江等省试行“单独”二胎政策;第二步,放开京沪等省份;第三步,在“十二五”(2017年前)内,实现全国全部放开“单独生育二胎”政策。

原国家人口计生委的统计资料表明,2011年之前,独生子女政策覆盖率大概占到全国内地总人口的35.4%;“一孩半” 政策覆盖53.6%的人口;“二孩政策”覆盖9.7%的人口(部分少数民族夫妇;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也可生育两个孩子);三孩及以上的政策覆盖了1.3%的'人口(主要是西藏、新疆少数民族游牧民)。

可见,我国的生育政策,从“计划生育”到“双独二胎”再调整为现在的“单独二胎”,我国的生育政策导向逐渐宽松。

一胎化政策已经导致一个人口迅速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他可能会阻碍中国经济未来的竞争力。

同时由于计划生育引起的强制堕胎和不平衡男女比例,也给中国社会增加潜在危险。

中国的人口政策一直考虑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但是任何的调整都应该是渐进的,并且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做出改变。

四、对案例的分析(解决对策)第一,关于我国已进入“轻度老龄化”的问题。

全面开放“单独二胎”政策,有利于解决我国的“老龄化”格局,有利于为二三十年后的中国制造新鲜的劳动力血液。

4第二,关于出生人口比严重偏高的问题。

如果说计划生育是导致人口比例偏高的根源,那么放宽生育政策将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良药。

“重男轻女”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封建思想,宽松的生育政策,有助于缓和部分地区“生男”的欲望。

第三,关于适育人口生育意愿下降的问题可以追溯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医疗机构资源不足导致了“看病难”“生育难”;优秀师资资源的缺乏,导致了“学区房”、“入学难”;大城市沉重的生活压力,使得人们对婚姻和养育子女望而却步等。

太多的事实导致了人们生育意愿的下降。

这些矛盾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并扩充此类资源;大力培养稀缺性人才。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变化历程.doc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变化历程.doc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变化历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变化历程从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单独二孩政策顺利落地,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我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1971年,国务院批转《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强调要有计划生育。

在当年制定四五计划中,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1973年12月,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汇报会提出晚、稀、少的政策。

晚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后结婚,女24周岁以后生育; 稀指生育间隔为3年以上; 少指一对夫妇生育不超过两个孩子。

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载入我国宪法。

为完成在20世纪末把人口总量控制在12亿以内的目标,1978年,中央下发《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明确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1980年9月25日,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提出照顾农村独女户生育二胎。

1984年,中央批转国家计生委党组《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提出对农村继续有控制地把口子开得稍大一些,按照规定的条件,经过批准,可以生二胎;坚决制止大口子,即严禁生育超计划的二胎和多胎,即开小口、堵大口。

2002年9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劳动力持续问题、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性问题等开始显现。

14个省份相继取消了生育第二胎的生育时间间隔等。

开放单独二胎政策与计划生育国策

开放单独二胎政策与计划生育国策

开放单独二胎政策与计划生育国策摘要:刚刚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政府开放了单独二胎政策,有些人会问到这是不是和我国本有的计划生育国策是否相矛盾,答案是否定的,国家颁布单独二胎政策正是综合我国的人口状况和经济增长等因素与时俱进地表现,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明智决定,本文从中国人口现状出发,介绍了中国的计划生育国策以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并展望未来计划生育国策的走向。

关键词:计划生育人口单独二胎一、中国人口现状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个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人口问题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人口问题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人口问题逐渐从高生育率下的高增长量问题转变为低生育率下的人口少子化问题和人口结构失衡问题,同时面临来自出生人口素质、人口流迁分布、独生子女家庭的亲权保障和养老保障等很多问题的挑战。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分析,中国人口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人口数量依然很大,但增速明显放慢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始终处于低生育水平状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我国的人口基数依然庞大,但人口增速已经明显放缓了。

(二)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多并不一定是导致贫困和某些社会问题的原因,关键在于人口素质。

就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国人口不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文化素质都不高,这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此外,人库结构不合理也是十分突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年龄、性别分布和劳动力比例等方面。

中国人口政策正面临着深刻的转变,将由人口的数量控制为主变为人口存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的均衡发展为主。

(三)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人均福利水平提高较慢根据有关学者的分析,目前中国人口正在逼近当前科学发展状况下自然环境容量的极限,中国资源不但被过度开发而且浪费惊人,环境污染和破坏程度十分严重。

中国1949年以来重大事件

中国1949年以来重大事件

中国1949年以来重大事件1949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等;10.1,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美国侵略朝鲜,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1952年: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1953年: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胜利;“一五”计划开始执行;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在朝鲜战场共击落敌机300多架;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公私合营;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万隆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型歼击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八大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提出发展文艺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50年代中期,确立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中国不同时期人口政策及其执行

中国不同时期人口政策及其执行
中国丌同时期的人口政策及其执行
四个时期的政策
1
70年代之前的人口政策
2 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的人口政策 3 4
80年代的人口政策 90年代以后的人口政策
70年代之前的人口政策
基本上是国情决定人口政策 建国初期,“人多力量大”理念刺激了人的生育愿望
1954年中央领导提倡节制生育,由鼓励生育转为节制 后来反右派斗争和文革的发生, 导致计划生育机构瘫痪,人口依旧增长过快。
执行效果出现反差的原因
(二)社会环境对政策执行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50年代初 ,1958大跃进开始后却变为鼓励生育,而后来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到 文年代末到80年代初 ,50年代末大跃进及三年困难时期后补偿性生育的人口 开始进入了育龄年龄阶段、农村地区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上山下乡”的 知青回城、新婚姻法的出现、五六十年代的生育高峰所导致的80年代初育龄人 口的增加等社会环境因素造成人口政策不断成熟和完善 ,这一时期出生率却出 现了回升的现象。
人口政策的执行
但是也必须看到,人口控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其执行效果的起伏也比较大。
20世纪70年代的人口控制政策的执行效果比较显著,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
然而80年代的人口控制政策的执行效果却比较差,人口增长率出现反弹;
而90年代以来的人口控制政策的执行的效果又比较显著。
执行效果出现反差的原因
2001年至今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最近有消息传出国家开始酝酿调整人口政策适度的开放二胎人口政策的执行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口控制政策的执行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使城市人口基本实现了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使人们的生育观念向晚婚晚育和少生优生的方面转变人民健康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比例有所下降环境保护取得成效

“单独二胎”政策再入官方议程

“单独二胎”政策再入官方议程

“单独二胎”政策再入官方议程,2015年之后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也正在拟议中。

延宕数年的“单独二胎”(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个孩子)政策,有望在近期重启,如进展顺利,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试行;同时,关于2015年之后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也正在拟议中。

延宕数年的“单独二胎”(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个孩子)政策,有望在近期重启,如进展顺利,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试行;同时,关于2015年之后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也正在拟议中。

这是接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人士近日向本报记者透露的消息。

“"单独二胎"政策确实在重启,但具体的实施方案尚未最终确定。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

他预计,届时分省份、分批次实施“单独二胎”的可能性将更大。

对此,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回应本报记者的求证时称,他尚未得到授权发布有关信息。

开放“单独二胎”,2015年之后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也正在拟议中据接近国家卫计委决策层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实际上,国家卫计委已经重启“单独二胎”的方案,最早今年底、最晚明年初或可开始试行。

相关权威专家进一步透露,一项“更为大胆”的方案也在酝酿中,那就是2015年,即“十二五”结束之后放开“二胎”政策,即届时夫妻双方,无论是否是独生子女,均可生育第二个孩子。

本报记者获悉,至迟从2007年开始,数家官方的研究机构就已接受国家人口计生委的委托,就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展开调研。

2010年1月6日,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发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征求意见稿)》提到要“稳妥开展实行"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政策试点工作。

”关于启动“单独二胎”政策,当时占主流意见的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翟振武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制定的分省份放开的“三步走方案”:即从2011年开始,首先开放东北地区及浙江等省试行“单独”二胎政策;第二步,放开京沪等省份;第三步,在“十二五”(2015年前)内,实现全国全部放开“"单独"生育二胎”政策。

中国人口政策的变化

中国人口政策的变化

中国人口政策的变化作者:刘志琰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8年第64期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的现状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

不同的国家,因本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还会随着本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我国于1978年把“计划生育”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写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0年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

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的人口现状与70年代有了很大的不同。

为适应我国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化,统筹解决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相关的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也在不断调整。

一、人口现状与问题1.中国人口仍不缺数量截至2017年末,中国人口数量为14.05亿,占全世界人口的18.82%,依旧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在一段时间以内,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

根据国家计生委的预测,我国人口大致在2030年达到峰值。

2.人口结构敲响警钟人口结构包括自然结构、地域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等。

我国目前较突出的人口结构问题是老龄人口比重大。

对比发现(右上图),相较于1970年,到2015年我国人口中青少年的比重大幅降低,老年人比重提升。

全国老龄办最新统计,2017年全国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7.3%。

我国从1999年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

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

二、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1.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调整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社会抚养负担轻,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使整个国家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态势。

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出生率下降,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数量大,进入了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期。

全面二孩政策

全面二孩政策

劳动力数量收缩
不断下滑的出生率意味着适龄劳动力 正变得原来越少。而此势必阻碍经济 发展并快速推高薪酬,并造成公司将 工厂迁至亚洲和其他一些成本较低的 国家。
人口老龄化
人口结构的变化意味着老龄人口 不断增长,从而限制劳动力规模, 增加医疗保障成本,并 60岁及以上的 人口将增加一 倍,达到4.31亿。 到2050年,中 国60岁及以上 的人口比例将 从2015年 15.2%升至 36.5%。
“双独” “单独二孩” “全面二孩”
稳中求变原则
忌“大起大落”稳是 关键
我国的生育政策
1949-1953
鼓励生育政策阶段
1953-1959
1959-1969 1970-1986
政策转变酝酿阶段
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阶段
地方 详解
江苏 湖北......
浙江
据杭州网报道,1月14日进行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 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 决定,并于通过当天起施行。这意味着,浙江的二孩实施细则正 式出台了。
2015年12月31日前抢生二孩仍需受罚
医疗保障措施
近期措施:增加 800名助产人员
1、从六个方面加强孕产期保健管理服务 2、三个渠道增加产科床位
3、五个渠道增加助产人员
4、强化属地责任保障措施到位
中长期保障措施:异 地新建北京妇产医 1院 、通过购买方式扩增服务资源
2、加强市、区两级妇幼保健院建设 3、充分利用民营机构床位资源
这些因素被金登归结为3个不同的源流: 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
问题源流的内涵包括问题与指标,焦点事 件等 政策源流的内涵包括各种政策建议、主 张和方案等; 政治源流的内涵包括国民情绪、公众舆论以及 政党的意识形态等。

全面放开二孩——中国人口政策的变迁

全面放开二孩——中国人口政策的变迁

全面放开二孩——中国人口政策的变迁胡仪美【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政策在实施了近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之后,由高生育率转变为低生育率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新的人口矛盾,加速了人口的老龄化、劳动人口负增长、出生性比例失调和“失独家庭”的出现等等.在经历过“一胎化”政策带来的种种弊端之后,我国“单独二孩”政策应运而生,却未带来预期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解决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着重分析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启动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期刊名称】《市场周刊·理论研究》【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3页(P81-83)【关键词】计划生育;“全面二孩政策”;生育观【作者】胡仪美【作者单位】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1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党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意味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将会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回望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转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来的独生子女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刚性要求,后来在农村实施“一孩半”的政策,即第一孩为男孩的不得再生,而第一孩为女孩的农户在五年后允许二孩,再到后来,城乡陆续实行“单双独二孩”生育政策,总体上是在逐渐放松了家庭的生育数量。

那么如何评价三十多年的一胎化政策带来的弊端以及“只开放单双独二孩”政策成效不明显的成因,并且对于当前启动实施的“放开二孩”政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为了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政策规定一对育龄夫妇只可以生育一个子女,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政策实施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数量明显减少了,降低了我国人口增长率,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口数量迅猛增长的态势。

但计划生育政策是把双刃剑,在缓解人口压力的同时,由此也拉开了中国家庭全面进入独生子女时代的序幕,形成中国所特有的家庭结构形态,伴随而来的是“一胎化”所造成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资源匮乏和失独家庭的出现等等,这些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家庭角度探究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生育意愿不高原因:经济成本、健康状况和婚姻变迁

从家庭角度探究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生育意愿不高原因:经济成本、健康状况和婚姻变迁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Fuzziology 运筹与模糊学, 2023, 13(2), 832-839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orf https:///10.12677/orf.2023.132085从家庭角度探究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生育意愿不高原因:经济成本、健康状况和婚姻变迁 赵 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收稿日期:2023年3月2日;录用日期:2023年4月10日;发布日期:2023年4月18日摘要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全面二孩”政策于我国2016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然而从政策结果来看,育龄期女性的生育意愿和实际生育行为并没有达到预测标准。

是什么影响了女性的生育意愿?作者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家庭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之一。

因此本文将另辟蹊径,以家庭为基础,从经济成本、健康状况和婚姻变迁三个维度展开论述,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全面二孩政策,生育意愿,家庭Research on the Causes of Low Fertility Desire of Women under the Comprehensive Two-Child Policy from the Family Perspective: Economic Costs, Health Status and Marital ChangesLin Zhao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Received: Mar. 2nd , 2023; accepted: Apr. 10th , 2023; published: Apr. 18th, 2023Abstract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aging problem, the “comprehensive two-child” poli-赵琳cy was officially implemented nationwide on January 1, 2016.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policy results, the fertility desire and actual fertility behavior of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did not meet the prediction criteria. What affects women’s fertility desire? After consulting relevant data, the author found that family is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a new way, based on the family,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economic cost, health status and marital change, and propose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different situations. KeywordsComprehensive Two-Child Policy, Fertility Willingness, Family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人口老龄化是目前几乎每个发达国家都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我国也不例外。

农村二胎补助政策最新消息(农村二胎补助政策最新消息新闻)

农村二胎补助政策最新消息(农村二胎补助政策最新消息新闻)

农村二胎补助政策最新消息(农村二胎补助政策最新消息新闻)农村生二胎国家补助多少钱一、农村生二胎补贴多少钱?生二胎国家补助多少钱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具体以当地实行政策为准。

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根据《攀枝花市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规定,按政策生育二拦纯迅、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周岁。

此外,以下四点补助和奖励基本每个省市都有:1、生育医疗费报销生二胎的家庭可以在定点医院报销产检费、手术费、住宿裤谨费等于生育相关的费用;2、生育津贴满足条件的女性可以领取生育津贴,这个费用的多少与产妇所在企业的工资水平及产假天数成正比;2023年最新的二胎政策计划生育补助调整了符合条件的家庭范围,对于满足条件的二胎家庭,中央和地方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助;例如近日福建出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生育二孩、三孩家庭每月予以一定补助。

4、营养费和一次性补贴营养费是一次性发放,正常生产的标准为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二十五,简此难产的标准则增加为百分之五十,只要是在凡在一级,二级医院分娩的,一次性补贴的金额为每人300元。

总的来说,目前二胎补贴政策其实还不够全面,各地区还没有统一、而且补贴标准不高,金额从几百到一千不等。

在许多地区,补贴以延长假期和报销的形式发放。

可见,二胎的补贴福利政策大多是以“鼓励”为主。

和县二胎有补贴吗有补贴,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我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是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的。

那么,2023年农村二胎补助政策最新消息:有哪些补贴领取条件是什么一、2023年农村二胎补助政策最新消息:有哪些补贴1、生育津贴补贴标准为: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30×产假天数。

一般要求产假休完后即可办理生育津贴的申领,截至所有产假期满后3个月,注意因为社保是分地区统筹的,所以不同的地区,规定也会不同。

2、生育医疗费即生育就医的医疗费用,包括有生育产生的费用和计划生育的费用。

广东全面二胎政策广东再婚全面二胎政策

广东全面二胎政策广东再婚全面二胎政策

广东全面二胎政策广东再婚全面二胎政策:广东省计划生育二胎政策广东省计划生育二胎政策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指出当夫妇俩的户籍所在省份修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或人大常委会作出了专门规定,允许单独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就可以按程序申请再生育了。

如果夫妇俩的户口不在同一个省(区、市),只要任何一方户口所在地允许单独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就可在那里申请再生育。

那广东省户口的夫妻要怎么申请“二胎”呢,广东省计划生育政策又是怎么样的?广东省计划生育政策根据新版《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符合以下8种情况可生二胎。

分别是:1、经地级以上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或者第一胎双胞胎(含多胞胎)子女均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2、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含依法收养)两个以内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3、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者离婚协议确定未成年子女随前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4、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但该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5、夫妻双方婚前均未生育过子女,婚后经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鉴定患不孕症,依法收养子女后又怀孕的;6、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且只有一个子女的;7、夫妻一方在矿山井下、海洋深水下的工作岗位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且只有一个子女的;8、夫妻双方为农村居民(农业人口,下同),只生育一个子女且是女孩的。

再生育一胎子女的申请作出的批准,应当报上一级计生部门备案。

广东省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一)城镇居民超生一个子女的,对夫妻双方分别按当地县(市、区)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额为基数,一次性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本人上年实际收入高于当地县(市、区)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对其超过部分还应当按照一倍以上二倍以下加收社会抚养费;超生二个以上子女的,以超生一个子女应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为基数,按超生子女数为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二)农村居民超生一个子女的,对夫妻双方分别按当地乡镇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额为基数,一次性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本人实际上年纯收入高于当地乡镇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对其超过部分还应当按照一倍以上二倍以下加收社会抚养费;超生二个以上子女的,以超生一个子女应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为基数,按超生子女数为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三)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一个子女,六十日内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二倍的社会抚养费;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二胎以上子女的,按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有配偶又与他人生育的,按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六倍以上九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二胎政策消息:国家实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五大原因

二胎政策消息:国家实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五大原因

二胎政策最新消息:国家实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五大原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天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这是继20XX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尽管自70年代初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我国在50年代和1962~1972年间先后出现了两次生育高峰,使得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始终没有改变。

进入80年代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每5~7年即可增长1亿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将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1982年十二大,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

身为80后的小编,出生时正赶上计划生育时期。

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也并非一成不变,正所谓“文章因时而著,政策因时而易”。

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4年提出在农村适当放宽生育两孩的条件,然后是20XX年单独二孩政策的通过,再到今天的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在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

全面放开二孩,为几何?1单独两孩实践遇冷生育率低到危险◆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截至20XX年12月,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XX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平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

虽然也有专家表示中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陷阱”没有根据,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胎政策全面开放时间表
二胎政策全面开放时间表
2014年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所所长、首席研究员马旭
3日在接受采访称,“全部放开单独二孩没有时间表”,预计今年全国共计有20多个省份实行“单独二孩”政策,由此产生的每年新增新生人口不会超过200万,对整体公共服务有一定压力,但压力不大。

关于“全部放开单独二孩”,马旭表示“要慎重”。

2014年10月,有媒体报道“中国可能在两年左右向所有夫妇放开二胎政策”,国家卫计委回应称,目前暂无全面放开生育二胎的时间表。

原本的人口计生法规定,晚婚晚育可以享受相应的延长休假或其他福利待遇,修正案草案取消了这一条,要求按该法第十八条规定(即生育两孩)生育子女的夫妻,才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罗伟其预计,异地高考在广东放开后,珠三角地区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压力会比较大,这也是广东省教育部门在“十三五”期间要主动应对的工作。

但让他高兴的是,粤东西北地区近年来通过“创强争先”,教育水平有较大提升,吸引了学生回流,减轻了珠三角地区教育的压力。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栏目采访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P称,中国可能在两年左右时间内向所有夫妇放开二胎政策。

报道还称,放开二胎政策可能不会显著提高生育率,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金融政策、公共政策的调整将给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好处。

二胎政策最新消息:12月2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
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就意味着,明年元旦以后出生的二孩,都是合法的。

按修正案中规定,生育一孩或两孩的夫妻均可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

法律修改前按照规定应当享受扶助的失独家庭,将继续获得扶助。

1971年,国务院批转《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强调“要有计划生育”。

在当年制定“四五”计划中,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1980年9月,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明确提倡“只生育一个孩子”,不久,党中央向党员、团员发公开信进行提倡,这标志我国一孩政策正式出台并全面实施。

王谦介绍,今年7月全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查询平台正式启用,到10月底有25个省份已经正式上线应用,预计到11月底会达到29个省份。

该平台启用以来,全国跨省查询量86万人,浙江等12个省市已经取消了纸制婚育证明。

他表示,这项改革目的就是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信息的互联互通,改变过去流动人口外出需要事先获得纸质证明的模式,这样为流动人口在异地获得计划生育服务提供很大方便,减少了群众的麻烦。

此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国家卫计委回应称,目前国家暂无全面放开生育二胎的时间表。

讲评时,不仅告知学生答案,更重要的是指点问题症结,启迪答题思路,从而起到加深理解,培养能力的作用。

讲评后要求学生对练习进行再思考,逐步深化、巩固。

这也要求老师要认真组织纠正错误工作,帮助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