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4课.麦哨
小学四年级《麦哨》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麦哨》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感受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麦哨》,引导学生观察课题,提问:你们知道麦哨是什么吗?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
(2)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内容?(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4.精讲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段,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作者与小伙伴们玩耍的情景。
(3)学习课文第三段,感受作者对麦哨的喜爱。
5.感悟课文(1)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课堂小结(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童年玩耍的作文,题目自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阅读形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在朗读指导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例如:Teacher:“同学们,请你们注意,在朗读到‘麦哨声在田野里飘荡’这句时,可以用轻快、悠扬的语调,想象一下麦哨的声音是如何在风中飘扬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4麦哨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麦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畔、兜、穗”等8个字。
2、自主读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4、学习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抓住色彩描写的写法,进行仿写练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文插图和课文重点语句段落)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导入课文1.出示课文插图:看,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这是美丽的乡村,田园上,远处的麦子黄了,近处的绿草地上,几个孩子在快乐的玩耍着。
)2.欣赏到如此美丽的乡村美景,你想了乡村孩子的生活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乡村孩子的生活,去倾听他们那一声声欢快柔美的麦哨吧!(这节课我们学习24,《麦哨》板书课题)3、看课题,什么是麦哨?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麦哨是用麦秆做成的哨子,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以麦哨为题?课文写的是怎样的麦哨声呢?课文还写了什么内容?与麦哨有关吗……)4、好,我们带者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听田园欢歌。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好自然段。
2、同学们,都预习过了吗?把你学会的生字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吧。
3、学生交流后汇报出示本课生词课件:看看认识他们吗?(学生自由汇报对生字的成语的积累,发现的多音字,读!另外还有几个难把握的字音的词;全文共8个自然段)4、检查读文情况,了解文章的结构。
下面老师请几名同学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思考:课文几次写到“麦哨”?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5、交流,读通相关段落,边读边画出描写麦哨声音的词语。
6.读了课文,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麦哨声吹出来?(提示:吹得短促,吹得悠长,我们男女生合作着吹一吹,这哨声应和着,忽高忽低)7.变化丰富的麦哨声就像一曲曲风格不同的田园牧歌,我们听着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短促的麦哨声是一曲欢快的乐曲,悠长的麦哨声是一曲柔美的乐曲,而相互应和着的麦哨声就像一曲合奏曲。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麦哨

四年级语⽂下册第24课麦哨 四年级语⽂下册课⽂《麦哨》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野⾥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们在其间玩耍嬉戏的情形。
店铺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下册第24课《麦哨》,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四年级语⽂下册第24课《麦哨》课⽂原⽂ “呜卟(bǔ),呜卟,呜……” ⽥野⾥,什么声响和(hè)着孩⼦的⿐⾳,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声呼,⼀声应(yìnɡ),忽⾼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湖畔(pàn),到处是割草的孩⼦。
⽩⽵布衬衫⼩凉帽,绣花兜(dōu)肚彩头⼱。
那⼀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层晶莹的细汗,犹如⼀朵朵沾满露珠的⽉季花。
前⼏天,⽥野⾥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
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
⾦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jiá);⿊⽩相间的蚕⾖花谢了,长出了⼩指头似的⾖荚;雪⽩的萝⼘花谢了,结出了⼀蓬蓬的种⼦。
麦⽥换上了耀眼的浅黄⾊新装。
每根麦秆都擎(qínɡ)起了丰满的穗(suì)⼉,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个麦穗⼉,就是⼀个跳动的⾳符。
湖边的草⼜肥⼜嫩,只消⽤⼿拉拉,⽵篮很快就装满了。
男孩⼦跑到铺满青草的⼟坡上⾯,翻跟头,竖蜻蜒,还有摔跤⽐赛。
草地柔软⽽有弹性,⽐城⾥体育馆的垫⼦还要强,这简直是⼀个天然的运动场!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声招呼,⼤家采集起“茅(máo)茅针”来。
那是⼀种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顶部的茅穗⼉还裹(ɡuǒ)在绿⾊的叶⽚⾥,显得⿎⿎的。
剥(bāo)开叶⽚,将茅穗⼉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嚼(jiáo)嚼,吮(shǔn)吮,⼀股⽢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尖直沁(qìn)肺(fèi)腑(fǔ)! “呜卟,呜卟,呜……” 是谁⼜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忽⼉,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
那欢快的哨声在撩(liáo)起麦浪的东南风⾥,传得很远、很远…… 四年级语⽂下册第24课《麦哨》知识点 【⽂章结构】 全⽂可分为四部分。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4.麦哨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金奖微课赛课省赛获奖PPT课件

• 2、学生自由朗诵课文。
• 3、考考你们,这些生字词都会读吗?
• 湖畔 麦秆 麦穗儿 麦芒
• 撩起 擎起 茅茅针 嫩荚
• 嚼嚼 吮吮 直沁肺腑
• 此起彼落 你呼我应 兜肚
• 三、品读感悟
• 1、《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
• 课文几次写到麦哨声音,你是怎么知道?
用麦秆做哨子。把麦秆削孔,然后放在口中 吹,能发出清脆悦耳响声。
麦 哨
第1页
24* 麦 哨
陈益
第2页
自由朗诵课文,注意把课文 读通、读顺,碰到难读字多读 几次。
24* 麦 哨
第3页
湖畔 麦秆 麦穗儿 麦芒 撩起 擎起 茅茅针 嫩荚 嚼嚼 吮吮 直沁肺腑 此起 彼落 你呼我应 兜肚
24* 麦 哨
直沁肺腑:沁人心脾。
24* 麦 哨
第7页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麦哨?一 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 彼落。
24* 麦 哨
第8页
“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鼻音,在浓绿 麦叶上擦过?一声呼一,声一呼声,应一,声忽应高忽低,那么 欢快,那么柔美。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麦哨?一忽儿, 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 哨声在撩起麦浪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 2、每年春末夏初,麦子即将成熟之际,农村小孩最喜欢玩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出示图片,板书:麦哨)
• 介绍麦哨:用麦秸做哨子。把麦秸削孔,然后放在口中吹,能发出清脆悦耳响声。
• 二、初读课文
• 1、今天,我们就伴随作者陈益,一同走进农村,去聆听麦哨那美妙声音。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朗诵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 读顺,碰到难读字多读几次。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第六单元 6.4 麦哨 人教新课标(共13张PPT)

提升讲解
【重点段落5】 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 竹篮很快就装满了。男孩子跑到铺满青 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蜒,还有 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 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 然的运动场!
【重点段落6】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 “茅(máo)茅针”来。那是一种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 顶部的茅穗儿还裹(ɡuǒ)在绿色的叶片里,显得鼓鼓 的。剥(bāo)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 茎放进嘴里嚼(jiáo)嚼,吮(shǔn)吮,一股甘甜清 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qìn)肺(fèi)腑(fǔ)!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田野里孩子们玩笑的快 乐景象。
四年级(下册)
麦哨
新知讲解
《麦哨》课文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 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玩耍嬉戏 的情形。
提升讲解
畔 兜 穗 裹 嚼 肺 腑 撩
提升讲解
【重点段落1-2】 “呜卟(bǔ),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hè)着孩子 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 一声应(yìnɡ),忽高忽低,那么欢快, 那么柔美。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田野里 传来欢快、柔美的麦哨声。
提升讲解
【重点段落3】 湖畔(pàn),到处是割草的孩子。 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dōu)肚彩 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 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 季花。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是湖畔割草
的孩子发出的声音。
提升讲解
【重点段落4】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 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 密密的嫩荚(jiá);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 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 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 麦秆都擎(qínɡ)起了丰满的穗(suì)儿,那齐 刷刷的麦,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 一个跳动的音符。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麦哨》同步阅读

麦哨
清明到,吹麦哨。
漫天小雨,两簇桃花。
田埂爬满巴根草,叶尖上滑着水珠,那么小,叶和水珠都嫩得易碎。
远处一棵蓬蓬的枸杞,掬一捧新绿,叶间挂着一粒红果,固执着不肯离开枝头。
它经历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啊!真令人惊异。
再远处,是无边无际的青苗,青青的,空空的。
看到这里,心野了,心也远了。
如一只放飞的鸽子,腾飞在天地之间。
风从远方来,揉荡起故乡的麦浪。
麦苗拔节,长势喜人。
你的皮鞋沾满了故乡潮湿的泥土。
你俯下身子,于是你听到了麦子的拔节声,你看到那些麦苗节节向上,像花儿争相开放给你看。
你闻到了青色的气息,你猛然记起,自己也曾那样青青地活过。
你抽出一节麦穗,截断,留在嘴里一节,半寸长。
那是一段嫩茎,很脆,轻轻一嚼,有股青涩的甜味。
这就是麦哨。
你鼓起嘴巴,瞿——,声音在荡漾,荡漾在青青的原野之上。
麦哨的声音藏在你心里,像一枚麦芽,在你的心里张开,你的心在舒展。
你记不清离开故乡多少个年头了。
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天气依然像冬天一样寒冷。
你离开故乡,瘦弱的样子像地里青青的麦。
那时你随手拔一节麦秆,瞿——,故乡吹进心里。
日头优美地升起来。
你的心是麦哨,麦哨是你的心声。
麦哨在明媚的季节归依故乡。
麦哨教学设计详案

篇一:《麦哨》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p112---114) 24.麦哨《麦哨》教学设计徐闻县城北乡迈报小学(524100)张祝如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感情读文。
2、创设诗意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感受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4、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音乐《捉泥鳅》,出示几张充满童趣的图片)师:这样的音乐,这样的图片,让你想起了什么?生:想起了我的童年。
师:是呀!童年就像这歌声,像这图片一样,优美、令人回味。
其实呀、老师也非常渴望能回到童年的岁月。
童年是什么?你们的童年生活又是怎么样?是否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变得零碎而模糊?出示童诗:童年童年童年是什么?童年是墙上腿上的风筝,追着风筝奔跑的脚步。
童年是什么?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嬉戏,软软的泥巴甩了一脸。
童年是什么?童年是一个小闹钟,滴滴嗒嗒地走着,让你珍惜每一分钟。
(生默读童诗片刻)师:是呀!童年如诗如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24课《麦哨》这篇课文,重温童年那久违的快乐。
(师板书课题:24* 麦哨)(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在品赏童诗过程中也更深入地感受童年的快乐、美好,受到感染。
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这是一篇阅读的文章,请同学根据老师给出的自学要求、自由学文。
㈠出示读书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㈡检查学生自学情况①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正音。
重点指导“穗、嚼”等字读音,写好“兜、裹、嚼”等字。
②生分段朗读课文③播放录音范读。
师:你觉得我们刚才读得怎么样?生:没有感情;声音不动听??师:是呀!这读书要是没有感情,就像没味道的菜,没滋没味。
书香伴着轻快的旋律,你感受到的乡村孩子生活怎样呢?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啊,你来,谢谢。
四年级语文下册《麦哨》PPT课件

个的齐秆
跳线刷都
动条刷擎
的,的起
音一麦了
符个芒丰
。麦,满
穗犹的
儿如穗
,
28
• 2巩固
•
简谱、五线谱对照表
29
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 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 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 音符。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麦芒”比 作“乐谱上的线条”,把“麦穗”比 作“跳动的音符”,既写出了丰收的 景象,又给人一种音乐的韵律美。
4
多音字
bō (剥削)
剥
应
bāo(剥皮)
yìng (呼应、答
应) yīng (应该、应当
lè (欢乐)
shì(似的)
乐
似
yuè(乐谱)
sì(相似、
似乎)
5
多音字
hè(附和) hé(总和)
和 huó(和面)
huò(和药)
hú(和了)
yìng (呼应)
应 yīng (应该) 乐 lè (欢乐)
yuè(乐谱) shì(似的)
13
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 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 比城里的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 天然的运动场!
14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 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剥开叶片,将 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 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 尖直沁肺腑!
32
33
再读一读前后呼应的部分想一 想,哪欢快的麦哨声暗示了什 么?
暗示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 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 柔美、悠远、绵长。
34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 麦哨》

二、生字词
• • •
畔 裹 腑
兜 嚼 撩
穗 肺
• 田野 鼻音 浓绿 • 忽高忽低 湖畔 • 红扑扑 晶莹 • 芽苞初放 齐刷刷 • 又肥又嫩 直沁肺腑 • 你呼我应
三、课堂交流
• 1.这篇文章是什么季节的情景?乡村孩子的 这篇文章是什么季节的情景? 这篇文章是什么季节的情景 生活是怎样的? 生活是怎样的?
2.认真朗读课文,试将课文分大段。 2.认真朗读课文,试将课文分大段。 认真朗读课文 • 第一部分:(1-3)总写了麦哨声和湖畔割 第一部分:( ) :( 草的孩子的情形。 草的孩子的情形。 • 第二部分:( )讲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 第二部分:( :(4) 将丰收的景象。 将丰收的景象。 • 第三部分:( )讲孩子们在田野里无拘 第三部分:( :(5-6) 无束嬉戏玩耍的情景。 无束嬉戏玩耍的情景。 • 第四部分:( )以描写欢快、柔美的麦 第四部分:( :(7-8)以描写欢快、 哨声做结尾,与前文呼应。 哨声做结尾,与前文呼应。
盛夏时节,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情景。 盛夏时节,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情景。
•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 认真读课文 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写下来节乡下田野里即 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 束的嬉戏玩耍的情景。 束的嬉戏玩耍的情景。
4.课文几次提到“麦哨” 是怎样描写的? 4.课文几次提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 课文几次提到 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 • • 课文两次提到麦哨; 课文两次提到麦哨; 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 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 感受到了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快乐 的游戏。 的游戏。
一、学习目 标
• 1.读懂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读懂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 • 2.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 2.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 感受乡村孩子纯朴 生活。 生活。 • 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 4.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4.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认识生字
四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24.麦哨-人教新课标

【精品】四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人教新课标24.麦哨可爱的野杜鹃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
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
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嫩荚 ( )的萝卜花( )的穗儿 ( )的音符2.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 、 、 、 、 。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是把 比作 ,把 比作 。
4.画横线的部分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试着自己也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可爱的野杜鹃野杜鹃又叫“映山红”。
花的衣苞像一粒粒小而饱满的花生米,花苞外面包着一层土黄色的皮。
当春风(吹着 拂面 刮来),桃花(绽开 长开 露出)的时候,野杜鹃也仿佛睡醒了似的,露出花芽来迎接春天了。
瞧,深红色的花芽裂开了小嘴,外面那一层皮(慢慢很快立即)被顶上去了,真像是在头上戴了一顶黄色的桂冠。
野杜鹃的第一朵花上有个小小的花瓣,其中一瓣上有七八个红色的斑点,很好看。
每朵花里有六七根白色的丝状花蕊。
一个花苞里开出的两朵花对坐着,它们是那么娇艳,那么鲜红,真像一对美丽的红蝶停在树枝上。
望着这(淡红火红淡黄)的野杜鹃,我想:野杜鹃不像人工栽培的花草那么娇,不怕风吹雨打,不要(贫瘠肥美肥沃)的土壤,却漫山遍野地盛开着。
它是多么可爱啊!我(认真出神仔细)地看着杜鹃花,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变成一朵美丽的杜鹃花,迎着春风盛开。
“野杜鹃的第一朵花上有个小小的花瓣,其中一瓣上有七八个红色的斑点,很好看。
每朵花里有六七根白色的丝状花蕊。
”这句话写出了野杜鹃的花瓣美丽传神,全文给人无限遐想,野杜鹃不像人工栽培的花草那样娇气,不怕风吹雨打,不要肥沃的土壤,却漫山遍野的盛开着。
它是多么可爱啊!我仔细地看着杜鹃花,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变成一朵美丽的杜鹃花,迎着春风盛开。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4.麦哨

公开课教案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麦哨》上课班级:鲁掌完小四年级(2)班上课教师:次波华上课时间:2017年6月6日上午第二节知识目标:1、认识生字,体会生动形象的语言。
2、感情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通过自读,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自读自悟,与同学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法指导:读议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乡下的孩子可以玩些什么呢?(生回答)二、一吹麦哨,初步感知1、揭题,板书题目,生齐读课题。
2、简单介绍“麦哨”,呼麦哨师:见过麦哨吗?它就是用一小节麦秆,在上面划一条缝,放在嘴里轻轻一吹,就能发出—(引导学生“吹”出课文里的声音)师:这么多同学都会呀,那你就大声地吹出来吧。
3、找到课文中描写麦哨声的段落,明白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了解麦哨声的特点。
三、寻找麦哨声,二吹麦哨1、这么欢快的麦哨声,是从哪儿传来的?是什么人在吹呢?请同桌合作,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寻求答案吧!2、我们先跟随着小朋友们去湖畔看看吧,指名读3、5自然段,其余同学说说你在湖畔看到了一群什么样的孩子?(引导读穿着描写的句子,强调“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修辞手法)3、他们在湖畔的草地上干什么?他们在草地上这样完,草扎在手上、头上、身子上不疼吗?(引出“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体育馆的垫子还有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赏析句子。
)4、说话练习“比家里的沙发(席梦思)还要强”。
在这柔然而有弹性的草地上,在这天然的运动场上,你还想玩什么?(放风筝、拔河比赛、丢手绢、跳皮筋、跳绳、老鹰抓小鸡、踢足球、打羽毛球)5、齐读第六自然段。
你尝过茅茅针的水汁吗?读了句子你感觉到甜了吗?从哪一个词感觉到的?四、三吹麦哨,感悟美丽的田野1、读第四自然段,找出表示颜色的词。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麦哨》分解

丰收的景象以及孩子们在其间无拘
无束地( 乡村孩子(
)的玩情耍形嬉,戏展现了
)
的形天象真。、淳朴、可爱
默读课文,试将课文分大段。
• 第一部分:(1-3)总写了麦哨声和湖畔割草 的孩子的情形。
• 第二部分:(4)讲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 将丰收的景象。
• 第三部分:(5-6)讲孩子们在田野里无拘无 束嬉戏玩耍的情景。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 册《麦哨》分解
生字、词语 pàn dōu
湖畔 兜肚
suì
麦穗儿
jiáo fèi fŭ liáo
嚼 肺腑 撩起
ɡuŏ 裹着
嚼
剥( bāo )开 吮( shŭ)n 吸直 沁( q)ìn 肺腑
多音字
hè(附和) 和
hé( 总和)
yìnɡ (呼应) 应
yīnɡ ( 应该)
lè (欢乐)
第三大段
• 齐读5-6自然段
茅茅针
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 体育馆的“草地”
比作“垫子”,运用对比、比喻的 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 柔软,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
剥剥开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
抽出,抽把出茎放进嘴放里进嚼嚼,吮嚼吮嚼,一
股吮甘吮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 腑!
这句话写出了制作麦哨的 过程,也体现了乡村儿童的聪 明与可爱。
如诗如画
碧湖,绿田,孩子; 清风,炊烟,农家; 青山,翠柳,稻花; 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
第四大段
• 齐读7-8自然段
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 能感受到什么?
“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音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 一声应,忽高忽低,则欢快,则柔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ì(相似、
似乎)
读准下面的多音字:
1、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 柔美。
2、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 麦叶上掠过?
3、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4、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了穗儿,那齐刷刷的麦 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 动的音符。
5、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 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 尖直沁肺腑!
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 受到什么?
“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音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 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 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 传得很远、很远……
1.首尾相呼,结构匀称。 2.修辞方法:对比、比喻、拟人、 排比等。 3.色彩描写。
照应的种类和作用
生字、词语 pàn dōu
湖畔 兜肚
suì
麦穗儿
ɡuŏ
裹着
jiáo fèi fŭ liáo
嚼嚼 肺腑 撩起
剥( bāo )开 吮( shŭn)吸 直沁( qìn )肺腑
多音字
bō (剥削)剥来自应bāo(剥皮)
yìng (呼应、答
应) yīng (应该、应当
lè (欢乐)
shì(似的)
乐
似
yuè(乐谱)
麦哨
田野
湖畔
田野
同一地点
段落大意
▪ (1—2):以麦哨的声音引出疑问。 ▪ (3—6):描写孩子们生活的自然
环境和他们在这种天然运动场中游 戏的情形。 ▪ (7—8):再次写了欢快优美的麦 哨声。
读课文并思考: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 怎样的?
3、找出你喜欢的部分,反复读读, 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你喜欢的理 由。
金黄色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
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
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
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
子。
用词准确
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抓住了田间最具
代表性的几种作物:油菜、蚕豆、萝卜它们 不同颜色的花相继凋谢,各种形状的嫩芽刚 缀,为人们生动地再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田 间风光,也营造了丰收的喜悦气氛。
在玩耍时,你玩累了, 喊渴了,喝的是什么?
乡下的孩子们呢?
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 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 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 从舌尖直沁肺腑!
这句话写出了制作麦哨 的过程,也体现了乡村儿童 的聪明与可爱。
茅茅针
茅茅针, 又叫地茶叶, 是茅 草的 花苞。
茅茅针土话 叫地茶叶,可以 吃,很有咬口, 甜嫩。
作者满怀( 喜悦)之情描写 了(盛夏)时节乡间( 田野)
里即将丰收的景象以及孩子们 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
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 ( 天真、淳朴、可爱 )的形
象。
2、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 样的?
▪ 农村孩子淳朴可爱,乡间景色 美丽亲切,孩子的活动丰富多 彩,孩子们的情感热烈活跃。
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 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 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金黄色的油菜花谢了 结出了密密的嫩荚
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 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雪白的萝 卜花谢了,结 出了一蓬蓬的 种子。
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的新装。
拟人
就乐儿每 是谱,根 一上那麦 个的齐秆 跳线刷都 动条刷擎 的,的起 音一麦了 符个芒丰 。麦,满
穗犹的 儿如穗 ,
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 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 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 音符。
读了这段话仿佛使你 看到了_______________, 听到了_______________, 想到了_______________。
怎样从“欢快”“柔美”中体会 出美?
1、哨声之所以欢快是因为儿童的生活是 欢快的、无拘无束的,衬托了乡村儿童的 童年生活是美的,是一种自由之美。
2、哨声之所以柔美是因为乡村的田野风 光美好,人景和谐,那种浑然天成的画面 有一种意境美。
24* 麦哨
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多么富有 情趣。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 看看文中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再对 同学说说喜欢的理由。
我会学: 1.自学生字,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2.理解课题,什么是“麦哨”?
3.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 你喜欢它的理由。
麦哨
麦是麦草,哨是指哨子, 麦哨是指用麦草做的哨 子。麦哨是把麦秆当作 哨子来吹,其声音欢快 而柔美。
首尾呼应
(我感受到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地快乐游戏。)
再读一读前后呼应的部分 想一想,哪欢快的麦哨声暗示 了什么?
暗示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 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 柔美、悠远、绵长。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 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 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 传得很远很远……”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麦芒”比 作“乐谱上的线条”,把“麦穗”比 作“跳动的音符”,既写出了丰收的 景象,又给人一种音乐的韵律美。
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 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 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简直:完全如此。作者把 “草地”比作“垫子”,运用对 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 地的茂密、柔软,写出了作者由 衷的赞叹。
乡村的孩子淳朴可爱 孩子的活动丰富多彩 乡间的景色美丽亲切 孩子的情感热烈活跃
“呜卟,呜卟,呜……”
拟声词,吸引读者注意。 这是什么声音呢?
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 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 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外貌描写,突出了孩子的纯朴憨 厚。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脸蛋” 比作了“月季花”,这样形象生动的 语言,产生了一种意境的美 ,写出了 孩子们的稚嫩、可爱和充满生气。
3、全文以哨声的“欢快”“柔美”为线 索,行文流畅,意韵悠长,又有一种音乐 的韵律美。
课文通过写孩子在__田__野___、 __湖_畔___边割草、玩耍、边吹麦哨的情 景,写出了儿童的_天__真___、_淳__朴____、 __可__爱__,表达了作者对_农_村__美__丽__景__色 的赞美,对愉快乡间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