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设计角度谈城市特色的塑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现代城市面临特色退化问题。

本文在分析城市意象理论基础上,以宁波为例提出了运用城市设计手段塑造城

市特色的构想。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特色;城市意象;宁波

作为人类生产生活聚居点的城市,在一定的时空架构中,具有独特的个性与特质,它们是长期积淀形成的。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城都以其独特的韵味、人性尺度的街道、建筑与空间的变幻成为城市特色的典范。在赞叹历史文化名城过去的灿烂之余,我们也面临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现代城市特色的塑造问题。正如城市史学家芒福德所提醒的那样:任何一种城市形态与设计技巧的形成都有其时代背景和统治因紊,不能用现代的意识形态去做简单的模仿,必须审慎地学习,以避免犯浪漫式的全盘移植的错误。

1.塑造城市特色问题的提出

1.1 城市特色的“退化”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的发达、信息的传播,城市建设得以迅速发展。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和生活的容器,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趋同”现象,其表现之一就是城市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城市空间单调乏味。这种现象正是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趋同的体现。在信息时代的初始,信息共享扩展了人们改造自然的力量,快速拆除以及快速建筑的能力,促使动辄数公顷的城市土地形态突然变异。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种形式与方法在没有与之相配合的文化基础上简单潮流式地被慕仿;同时,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师、规划师、开发商、决策者、投资方各自为政,一连串单独、单纯的决策造成城市疏离、空间无序、形象趋同。

城市原有的自然、历史、人文特色“退化”,形态、内涵上的贫乏暴露无遗。

1.2 城市设计的目标之一:塑造城市特色所谓“城市特色”,就是指一座城市在内容与形式上明显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特色有两层涵义:城市的内涵包括城市的性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而一系列的文化特色都映射在城市物质载体的外在表象中,这是城市特色的另一层面。实体环境建设的适度引导与控制,从而为人文活动提供场所。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城市特色自然及其人工环境。城市设计是为人的设计,首要的特点是结构清晰、可识别。容易识别的城市具有与众不同结构、景观和秩序。城市需要特色,需要有这样或那样的措施保护传统特色并发掘隐藏在城市发展脉络中的新特色。现代城市的发展不再依靠自发生长和缓慢积累,在外力推动下,城市较快的建设速度与滞后的文化积淀无法协调,以至冲突,因此具有场所感的城市空间不易形成,充斥更多的是全球化的相同开发模式,其结果就是城市特色的丧失。

有效地控制城市实质环境的建设行为,从总体城市设计把握城市的骨架、面貌、个性,是城市规划各个编制阶段城市设计的任务。城市设计是城市形象的全方位设计……包括城市整体社会文化氛围、物质形态空间设计以及形成与运作机制的设计。因而可利用城市设计手段塑造城市特色。

2.城市形象特色分析

美国城市设计师巴奈特认为,一个城市并不是以一张二十年的远景蓝图设计而成的,而是一个连续性的决策过程,是日复一日地进行着的。城市设计工作者与其提供一个看似已完成了的设计方案,或是政策主张,不如去立下一些能促使城市成型的重要决策规范。这些规范可以透过一个执行的架构,依时间及需求的改变而修正。城市设计并非仅仅限定在某些特定的实体元素(如广场、步行街等),而是提供一个组合这些实体元素的合理方法,确立研究方向,并且界定其独特的元素。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正是这样的一种尝试,它界定出形成城市特色的元素并将其整合,从而为城市设计提供方法论支持。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凯文·林奇1960 年出版《城市意象》一书,该本是一本人的心理角度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著作。林奇认为城市意象是城市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提供区别与联

系,而人作为观察者有了很大的适应性,根据其自身的需求目的,选择组织他所看到的一切并赋予意义。林奇通过草图和语言文字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洛杉矶、新泽西城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形态、城市意象及其元素等问题做了论述。林奇的观点引起普遍的关注,并很快成为规划设计通用的术语,也带动了许多追随者和类似的研究。

林奇的开创性研究方法作为一种更为人性的城市设计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塑造城市形象特色中。城市意象理论将城市视为地理与实质系统,研究人类行为与经验和城市环境的关系,其核心是人们对物质环境的知觉———对城市形式的知觉,以及首先形成的心理意象———外部世界的主观反映。意象指导人们对环境做出适应、选择和控制。林奇认为现代城市环境的规模在发展,人们的知觉无法适应其变化速度,因此必须通过外部世界而不是内部世界的运作,发展人们对环境的印象,即建立更表象化的城市。清晰可识别的环境不仅给人们以安全感,而且还增加人们内在体验的深度和强度。林奇据此提出了城市形象的建设目标—可识别性或可意象性,并作为城市空间形态的评价标准。可意象性是指“使每个特定的观察者产生高概率的强烈心理形象的性能”,即与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区别,容易被感知和被转化为记忆的性能。“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城市是我们生活的场所环境,它的形象特征与日常生活片段结合在一起,每个历史的记忆都印着城市个性的烙印。我们识

别城市、感知城市、记忆城市有一定的规律,而这正是塑造城市特色的依据。凯文·林奇对城市结构及其对环境认知的影响的研究是城市意形态概念提出的理论依据。建立可意象的城市是城市意象形态的目标,而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发掘城市形态组织的规律,这对于不同的城市是不同的。正是这种“不同”形成了城市特色,造就了人们对各个城市的特殊的体验。因而对城市形态及其变迁的研究是城市意象形态提出的基础。城市意象形态以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元素(路、边、区域、节点和标志)作为建构的依据,使之成为一个较为理性的认知过程。

3.城市形象特色的塑造

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城市性格,虽然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淡化了它们,但是“城市设计的艺术在于指出淹没于城市杂乱中的那些地方,命名它们,发掘它们的特色,城市设计是发现的艺术”。城市的意象纷繁复杂,在混沌中建立秩序———塑造城市特色,必须抓住关键的因素。城市特色大体上由自

然环境特色、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城市性格三部分构成。

3.1 城市特色与自然山水环境

城市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基底上产生和发展的。许多城市都依山傍水,有很好的自然环境。这种自然环境就构成了城市的特色,例如:济南的大明湖;桂林的山水;水城宁

波等。自然环境在塑造城市特色方面具有其他城市无法模仿的先天优势条件,应格外尊重和利用,彰显城市的自然环境特色。例如宁波的自然环境体现在“水”上。宁波古城早先在奉化江上,后来变迁到目前的三江口(余姚江、甬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处),现正向甬江口下游及东海海滨一带发展。城市形成和发展始终与水体城水交融。宁波城市特色的塑造就需借助城市设计实施手段充分利用江河带状空间,形成宁波城市开敞空间骨架(城市意象元素路径和边缘的感知)。

3.2 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

城市是发展的,城市的发展是不可能割裂历史的,它总是在一定历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沿着历史的轨迹,城市的发展才有根。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越深,这个城市就会越有特色。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任何一座城市在发展延续过程中代表自身特色的珍贵历史遗存,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形成的又一基础。要有准确把握城市的传统历史文化才能使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