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鲁迅介绍ppt
01
02
03
代表作品
《狂人日记》、《呐喊》 、《彷徨》等。
文学地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 一,被誉为“民族魂”。
文学贡献
开创了中国现代白话文小 说的先河,对推动中国文 学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 影响。
社会活动成就与荣誉
反帝反封建
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 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妇女解放
03
鲁迅思想与观点
反封建思想与观点
01
批判封建礼教
鲁迅作品中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常 常直戳人心,他揭示了封建礼教 对人们精神的束缚和摧残。
02
03
揭露封建专制
反封建文化
鲁迅通过作品揭示了封建专制的 残酷和无情,对封建专制制度进 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控诉。
鲁迅认为封建文化是造成中国落 后的根源,他主张反封建文化, 提倡新文化、新思想。
诗歌创作风格与特点
要点一
独特的诗歌语言
鲁迅的诗歌作品语言简练、质朴,常 常以形象生动、意象丰富的表现手法 ,展现出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要点二
强烈的情感表达
鲁迅的诗歌作品情感强烈,常常表达 对人民苦难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悟。
要点三
多样化的题材与风格
鲁迅的诗歌作品涵盖了广泛的题材, 包括抒情诗、讽刺诗、哲理诗等多种 形式,展现了他多样化的文学风格。 同时,他的诗歌作品还受到了中国古 典文学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023-12-22
鲁迅介绍
汇报人:可编辑
contents
目录
• 鲁迅生平与背景 • 鲁迅文学作品及其特点 • 鲁迅思想与观点 • 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鲁迅的成就与荣誉
鲁迅简介 PPT课件
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
鲁迅对文学艺术有着深刻理解,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追求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03
鲁迅作品分析与解读
小说:揭示社会现实,塑造典型人物
揭示封建社会的残酷与黑暗
通过《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鲁迅深刻揭示了封建 社会的残酷与黑暗,对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泪控诉。
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关注民生问题
在散文中,鲁迅也关注到了民生问 题,如农民的疾苦、妇女的命运等 ,体现了他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独特的语言风格
鲁迅的散文语言风格独特,文字简 练而富有力量,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
杂文:针砭时弊,传播新思想
针砭时弊
鲁迅的杂文作品针砭时弊,对当时社会的各种弊端进行了尖锐的批 判,如《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表达了对黑暗势力的强烈不满。
强调个性解放与思想自由
01
鲁迅深受启蒙主义影响,主张打破封建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和
思想自由。
倡导科学民主精神
02
他积极倡导科学民主精神,反对迷信和专制,致力于推动社会
进步。
启蒙民众意识
03
通过文学作品和评论,鲁迅努力启蒙民众意识,唤醒民众对自
由、平等、正义的追求。
对传统文化态度与批判精神
01
02
03
书信
鲁迅的书信作品也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书信 ,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思想、生活和人格魅力。同时 ,鲁迅的书信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 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04
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 地位和影响
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推动作用
倡导白话文运动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积极倡导白话文,推动了中国
关注社会现实
鲁迅对文学艺术有着深刻理解,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追求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03
鲁迅作品分析与解读
小说:揭示社会现实,塑造典型人物
揭示封建社会的残酷与黑暗
通过《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鲁迅深刻揭示了封建 社会的残酷与黑暗,对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泪控诉。
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关注民生问题
在散文中,鲁迅也关注到了民生问 题,如农民的疾苦、妇女的命运等 ,体现了他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独特的语言风格
鲁迅的散文语言风格独特,文字简 练而富有力量,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
杂文:针砭时弊,传播新思想
针砭时弊
鲁迅的杂文作品针砭时弊,对当时社会的各种弊端进行了尖锐的批 判,如《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表达了对黑暗势力的强烈不满。
强调个性解放与思想自由
01
鲁迅深受启蒙主义影响,主张打破封建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和
思想自由。
倡导科学民主精神
02
他积极倡导科学民主精神,反对迷信和专制,致力于推动社会
进步。
启蒙民众意识
03
通过文学作品和评论,鲁迅努力启蒙民众意识,唤醒民众对自
由、平等、正义的追求。
对传统文化态度与批判精神
01
02
03
书信
鲁迅的书信作品也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书信 ,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思想、生活和人格魅力。同时 ,鲁迅的书信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 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04
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 地位和影响
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推动作用
倡导白话文运动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积极倡导白话文,推动了中国
关注社会现实
鲁迅人物介绍PPT课件
鲁迅小说集《呐喊》的封面
鲁迅小说集《彷徨》的封面
《野草》,民国36年出版
《
从
百
草
园
到
三
味
民国影印本《朝花夕拾》
书
屋
》
三、思想与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木刻画鲁迅
• 鲁迅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家,他一直以思考民族 发展问题为创作核心。通过文学来阐发对国民性 问题的思考,这是理解鲁迅最重要的地方。
• 鲁迅一出现就以成熟的创作姿态进入文坛,成为 让后人难以企及的一座高峰。鲁迅自觉地背负了 太多的思考,这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准 备。
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 在中山大学任教。
1927年8月,在广州时所摄
1927年8月19日,与许广平等合影
• “四一二”事变以后,鲁迅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 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从1927年到1936年,鲁迅创作 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 品,和大量的杂文收录在《而 已集》、《三闲集》、《二心 集》、《南腔北调集》、《伪 自由书》、《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 等中。
• 鲁迅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手法进行了多方位的 继承、吸纳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风。
• 鲁迅创作的小说、散文、杂文很难用一种风格来 概括,而这正是鲁迅的风格所在。
毛泽东: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
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 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叶圣陶: 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 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郭沫若: 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 老舍: 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 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鲁迅ppt课件
细腻的心理描写
鲁迅善于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
独特的叙事风格
鲁迅的叙事风格独特,他善于运用倒叙、插叙等手法,使作 品呈现出多样的叙述视角和时空结构。
04
鲁迅思想内涵及影响
对传统文化反思与批判
反思儒家思想
鲁迅对儒家思想的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认为其束 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针砭时弊
鲁迅的作品针对社会时 弊进行深刻批判,揭示 社会问题的根源,引起 人们的反思。
唤醒民众
鲁迅的作品意在唤醒民 众意识,呼吁人们关注 社会问题,共同推动社 会进步。
倡导变革
鲁迅倡导社会变革和进 步,他的作品鼓励人们 勇于改革,推动社会发 展。
对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贡献
传承传统文化
鲁迅的作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后人传承和发展提 供宝贵财富。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民族 危机深重。
文化背景
新文化运动兴起,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
文学背景
文学界开始探索新的文学形式和表 现手法,以适应时代变革的需求。
02
鲁迅文学作品概览
小说创作
《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 说,以“狂人”的自述揭示封建
礼教的“吃人”本质。
《阿Q正传》
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等。
鲁迅成长经历
家庭背景
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从小受到严格的家教。
学习经历
曾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和 矿路学堂学习,后赴日本 留学。
文学启蒙
在日本期间,开始接触西 方文学和思想,对文学产 生浓厚兴趣。
鲁迅所处时代背景
鲁迅的生平简介ppt课件
• 第四级 • 第五级
故……因为我总不肯学做
幕友或商人……两条路指
什么?为什么又强调“这
1912年在 南京
是我乡。。。路”?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幕样友式 或商人。鲁迅不愿
• 第二级
• 第三级
做封建统治者的帮凶,也不
•
第四级 • 第五级
愿做唯利是图的商人,他所
要选择和追求的人生决不仅
百草园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变故:意外发生的事情。
• 第三级
• 第四级 筹办:筹划举办。
• 第五级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
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三味书屋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朗读课文,划出时间线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这篇自传语言简洁凝
• 第三级
• 第四级
练,感情丰富。研读课文,
• 第五级 赏析能表达作者思想的关
键词句。
1909年回国 后在杭州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但式到我十三岁时,我
• 第二级
• 第三级
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全诗刻画了一位忧国忧 民、看不到人民力量而又 不堪孤寂、求索奋斗的青
年爱国者的光辉形象。
鲁迅作品 扉页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运交华盖意何求,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未式敢翻身已碰头。
故乡鲁迅(完整版)ppt课件
文学艺术发展
现代文学艺术蓬勃发展, 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文学家 、艺术家和作品。
鲁迅文学创作概述
小说创作
以《呐喊》、《彷徨》为代表的 小说集,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吃 人的本质和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生活。
散文创作
以《朝花夕拾》、《野草》为代表 的散文集,既有对往事的深情回忆 ,也有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
杂文创作
05
语言风格与修辞手法运用
鲁迅独特语言风格表现
简练明快
鲁迅作品语言简练,表达准确,不拖泥带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 象。
讽刺辛辣
鲁迅善于运用讽刺手法,揭露社会黑暗面,对不合理现象进行尖 锐的批判。
富有节奏感
鲁迅作品语言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
修辞手法运用举例
比喻
01
鲁迅在作品中大量运用比喻手法,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生动
比。
人物性格特点分析
1 2 3
鲁迅
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正义感和批判精神, 善于通过文学作品揭露社会黑暗面,唤醒民众觉 悟。
闰土
忠厚老实,善良纯朴,但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缺乏反抗精神,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和苦难逆 来顺受。
杨二嫂
性格泼辣,说话尖酸刻薄,善于逢迎拍马,为了 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形象 。
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作品创作于1921年,正值五四 运动落潮期,鲁迅借此文表达了 对时局的失望和对未来的期望,
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主题思想解读
《故乡》通过描绘闰土和杨二嫂等人 物形象的巨大变化,揭示了辛亥革命 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和农民 的苦难生活。
鲁迅在文中对“新生活”的期望,体 现了其对社会变革的深刻思考和积极 探索。
《鲁迅的文学常识》课件
世界文学
鲁迅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对于世界文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到了国际读者的广泛关注。
文学价值与地位
鲁迅的作品被公认为现代汉语文学的瑰宝,他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
结语
总结鲁迅的文学常识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他的思想和作品,还可以从中汲取启 示和影响,探讨鲁迅对现代文化的意义。
对于文学的看法
鲁迅认为文学应该为人民服务,用语言揭示真实,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反思。
鲁迅的文化观
中国传统文化
鲁迅批判了封建中国的旧文化, 呼吁革新和进步。
西方文化
鲁迅对西方文化持有辩证的态 度,既批判西方帝国主义的侵 略,也积极吸收其进步思想。
文化批判
鲁迅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指出了中国文化的弊端和不足。
鲁迅的时代背景
1
简介
鲁迅生活在中国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要历史时期,深受时代环境的影响。
2
思想与时代
鲁迅的思想观点和文学创作受到了时代动荡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冲击。
3
反思与批评
鲁迅对封建社会的腐败和现代中国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鲁迅对于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
鲁迅的作品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创了现代文学的新局面。
《鲁迅的文学常识》PPT 课件
# 鲁迅的文学常识
## 简介
- 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于现代 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文学观
文学风格
鲁迅的文学风格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直面社会问题,揭示人性的黑暗面。
代表作品
《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以及一系列散文和杂文代表了鲁迅的文学成就。
鲁迅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对于世界文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到了国际读者的广泛关注。
文学价值与地位
鲁迅的作品被公认为现代汉语文学的瑰宝,他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
结语
总结鲁迅的文学常识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他的思想和作品,还可以从中汲取启 示和影响,探讨鲁迅对现代文化的意义。
对于文学的看法
鲁迅认为文学应该为人民服务,用语言揭示真实,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反思。
鲁迅的文化观
中国传统文化
鲁迅批判了封建中国的旧文化, 呼吁革新和进步。
西方文化
鲁迅对西方文化持有辩证的态 度,既批判西方帝国主义的侵 略,也积极吸收其进步思想。
文化批判
鲁迅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指出了中国文化的弊端和不足。
鲁迅的时代背景
1
简介
鲁迅生活在中国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要历史时期,深受时代环境的影响。
2
思想与时代
鲁迅的思想观点和文学创作受到了时代动荡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冲击。
3
反思与批评
鲁迅对封建社会的腐败和现代中国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鲁迅对于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
鲁迅的作品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创了现代文学的新局面。
《鲁迅的文学常识》PPT 课件
# 鲁迅的文学常识
## 简介
- 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于现代 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文学观
文学风格
鲁迅的文学风格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直面社会问题,揭示人性的黑暗面。
代表作品
《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以及一系列散文和杂文代表了鲁迅的文学成就。
鲁迅生平简介ppt课件
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开创了中国现 代文学的新纪元。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杰 出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影响
鲁迅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创作思 想和艺术风格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同时 ,他的作品也激发了广大读者的思考和反思,推动了中国社 会的进步和发展。
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 命等重大历史事件
家庭背景与教育经历
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 周介孚是同治十年( 1871年)辛未科进士
01
11岁时在三味书屋从寿 镜吾先生读书,后祖父 、父亲相继去世,家道
衰落
03
21岁时考入日本仙台医 学专门学校,后弃医从 文,决心以笔作刀,唤
醒国人。
05
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 ,母亲鲁瑞出身于绍兴
鲁迅生平简介ppt课件
目 录
• 鲁迅基本信息与时代背景 • 文学创作与成就概述 • 思想观念与人文精神探讨 • 社会活动与贡献总结 • 鲁迅形象塑造与传承发展
01
鲁迅基本信息与时代背景
原名、字号及笔名由来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 周树人,字豫山、豫 亭,后改为豫才
其他笔名还有邓江、 唐俟、邓当世、晓角 等
呼唤社会变革
他通过作品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呼吁民众觉醒并投身于改造社会的 实践中。
人性关怀和悲悯情怀传递
关注底层民众
鲁迅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底层民众的关注和同情,他通过文学形象展现了劳动人 民的悲惨境遇。
呼唤人性解放
他倡导人性的解放和自由,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束缚,呼吁人们追求真 正的自我。
经典形象塑造及其意义阐释
鲁迅经典形象
《鲁迅的简介》课件
思想启蒙
鲁迅通过文学创作对社会进行了深刻 的启蒙,激发了人们的思考和反省, 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
04
鲁迅的评价与争议
文学史上的评价
01
02
03
文学地位
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 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在 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
文学贡献
鲁迅的创作涵盖了小说、 散文、随笔、翻译及长篇 小说都有深远的影响。
随笔
文化随笔
以《文化偏至论》为代表,探讨 了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对传统文 化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生活随笔
以《生活杂记》为代表,记录了 鲁迅个人的生活琐事和感悟,展 现了鲁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翻译与长篇小说
翻译
鲁迅翻译了多部外国文学作品,如《 死魂灵》、《战争与和平》等,对于 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长篇小说
虽然鲁迅创作的小说多为中短篇,但 也有一部长篇小说《狂人日记》,该 作品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开篇 之作。
03
鲁迅的思想与影响
文学思想
01 批判精神
鲁迅的文学思想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他 通过尖锐的讽刺和批判,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端 和不合理现象。
02 白话文运动
鲁迅是白话文运动的积极推动者,他认为白话文 是更直接、更生动的表达方式,有利于文学的普 及和思想的传播。
教育经历
总结词
鲁迅接受了完整而系统的现代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表现出色。
详细描述
鲁迅先后就读于绍兴的中西学堂和江南陆师学堂,之后又留学日本,学习医学。在留学期间, 鲁迅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和思想,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和国民性的弱点。
工作与职业生涯
总结词
鲁迅的职业生涯丰富多彩,他不仅是一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思想家、翻译家和社会评 论家。
鲁迅人生经历及思想介绍 课件(共41张PPT)
鲁迅
人物经历
鲁迅
人物介绍
鲁迅
人物介绍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鲁迅
人物介绍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鲁迅
文学家-文学作品
1918年,以“鲁迅”为名,发表中国现代第一部白 话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
鲁迅
文学家-文学作品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
——《藤野先生》
小试牛刀
《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______,是鲁 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
鲁迅
文学家-文学作品
小试牛刀
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 《阿Q正传》
C. 《狂人日记》
D. 《祥林嫂》
鲁迅
人物介绍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鲁迅
思想家
控诉践踏生命的封建传统。 深刻揭露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深入剖析国民及民族的劣根性。 描写激烈的社会矛盾下苦苦挣扎的知识分子的命运。 反映辛亥革命背景下的农村生活和农民的精神风貌。
第XX讲
周树人的传奇
目录
1
人物介绍
2
人物经历
3
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名言
4
名人评价
人物介绍
鲁迅
人物介绍
出生: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血型:O型 身高:158-161cm 籍贯:浙江绍兴
人物经历
鲁迅
人物经历-家庭纷争
原名:周樟寿、周树人
清末的官三代 家道中落 父亲得病
鲁迅
人物经历-家庭纷争
鲁迅
高中鲁迅ppt课件
创新精神
鲁迅的文学风格独特,他敢于突破 传统,尝试新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 贡献。
鲁迅的社会思想
反封建主义
关注底层民众
鲁迅激烈反对封建主义,他认为封建 制度是阻碍中国进步的主要因素,必 须彻底推翻。
鲁迅关注底层民众的命运,他通过文 学作品揭示了他们的苦难和无助,呼 吁社会关注和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详细描述
通过狂人的视角,展现了封建礼 教对个体精神的压迫和束缚,以 及狂人对封建文化的反抗和反思 。
《阿Q正传》
总结词
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反映了当 时社会的冷漠与无情。
详细描述
通过对阿Q这一人物的刻画,揭示了 当时社会的冷漠与无情,以及个体在 社会中的无奈与悲哀。
《呐喊》与《彷徨》
黑暗与不公。
作品集《且介亭杂文》是鲁迅在1935 年至1936年间创作的杂文集,反映了 鲁迅对当时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 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05
鲁迅思想研究
鲁迅的文学思想
批判精神
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对封建 社会的批判,他通过尖锐的讽刺 和深刻的剖析,揭示了社会的种
种弊端和不合理现象。
人文关怀
鲁迅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他 的作品常常触及人的内心世界,表 达了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追求。
他的小说、散文、随笔、翻译及长篇小说都有深远的影响,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鲁迅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具有独特的魅力,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同 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文化观念。
02
鲁迅小说分析
《狂人日记》
总结词
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表达了对封建文化的深刻批判 。
总结词:这部散文集是鲁迅内心 世界的真实写照,收录了他创作 的23篇散文诗,集中体现了他的 哲学思考和艺术追求。
鲁迅的文学风格独特,他敢于突破 传统,尝试新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 贡献。
鲁迅的社会思想
反封建主义
关注底层民众
鲁迅激烈反对封建主义,他认为封建 制度是阻碍中国进步的主要因素,必 须彻底推翻。
鲁迅关注底层民众的命运,他通过文 学作品揭示了他们的苦难和无助,呼 吁社会关注和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详细描述
通过狂人的视角,展现了封建礼 教对个体精神的压迫和束缚,以 及狂人对封建文化的反抗和反思 。
《阿Q正传》
总结词
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反映了当 时社会的冷漠与无情。
详细描述
通过对阿Q这一人物的刻画,揭示了 当时社会的冷漠与无情,以及个体在 社会中的无奈与悲哀。
《呐喊》与《彷徨》
黑暗与不公。
作品集《且介亭杂文》是鲁迅在1935 年至1936年间创作的杂文集,反映了 鲁迅对当时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 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05
鲁迅思想研究
鲁迅的文学思想
批判精神
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对封建 社会的批判,他通过尖锐的讽刺 和深刻的剖析,揭示了社会的种
种弊端和不合理现象。
人文关怀
鲁迅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他 的作品常常触及人的内心世界,表 达了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追求。
他的小说、散文、随笔、翻译及长篇小说都有深远的影响,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鲁迅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具有独特的魅力,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同 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文化观念。
02
鲁迅小说分析
《狂人日记》
总结词
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表达了对封建文化的深刻批判 。
总结词:这部散文集是鲁迅内心 世界的真实写照,收录了他创作 的23篇散文诗,集中体现了他的 哲学思考和艺术追求。
故乡鲁迅专题知识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5、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旳图画,体现了什
么? 海边奇异旳图画是“我”对美妙希望旳想
象和憧憬。
6、“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旳。这正 如地上旳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旳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旳路,结尾充 斥了哲理。它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 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 有”;有了希望并一直不逾地斗争、 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 为了希望不懈追求,就会迎来新生活。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
拾》《呐喊》、《彷徨》《华盖集》、
PPT模板下载: 节日PPT模板: PPT背景图片: 优异PPT下载: Word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行业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图表下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T课件下载: 试卷下载:
《坟》等。
小说怎样刻划杨二嫂形象旳?与描 写闰土旳措施有何异同?
同: 都经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旳描
写来体现人物; 都写出了人物旳前后变化。
写闰土是先回忆,再眼前,因为少年 闰土旳美妙形象已经在“我”头脑中
异: 留下了深刻旳印象。
写杨二嫂则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这更符合杨二嫂尖利、泼辣旳性格。
小结: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环境描写
主题思想
经过……体现了作者…… 从……中,渲染/烘托出…… 从表面看……从中我们能够从侧面发觉……(多角度思索) 我们能够从……了解到……
(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 才,我国当代伟大旳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小
说《狂人日志》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4、怎样了解“家乡本也如此,——虽然没 有进步,也未必有我所感旳悲凉”?
鲁迅简介PPT课件
批判封建礼教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揭示其对社会和个人的束缚与压迫。
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剖析和批判,揭 露社会黑暗面,呼唤社会变革和进步 。
倡导民族自省意识,呼吁国人正视自 身缺点和不足,寻求自我完善和进步 。
关注底层民众命运情怀
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活疾苦和命运 多舛,表达对弱者的同情和关怀
。
揭示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对底层 民众造成的伤害,呼吁社会公正
和平等。
通过文学作品展现底层民众的智 慧和力量,肯定他们在历史进程
中的重要作用。
倡导科学民主,反对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精神,提倡以理性和科学态度看待世界和人生。 呼吁民主自由,反对专制独裁和封建等级制度,追求平等和自由。
揭露封建迷信的危害和荒谬性,呼吁人们摆脱迷信束缚,追求真理和进步。
06
当代社会如何传承和弘扬鲁迅精 神
文学体裁创新
鲁迅在小说、散文、杂文等文学体裁上都有独特的创新, 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语言风 格,丰富了现代汉语文学的内涵。
关注社会现实
鲁迅的作品关注社会和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 反思。
对后世作家创作启示
独立思考
鲁迅强调作家要有独立思考的能 力,不盲从权威和传统观念,勇
多样化题材选择
社会现实题材
鲁迅的作品中大量涉及社会现实 题材,如《狂人日记》、《阿Q 正传》等,通过描绘社会底层人 物的悲惨遭遇来揭示社会的黑暗
面。
历史文化题材
他还善于从历史文化中汲取灵感 ,创作出《故事新编》等具有深
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作品。
多样化题材的探索
鲁迅在题材选择上非常广泛,还 包括了童话、散文诗等多种文学 形式,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于鲁迅的知识ppt课件精选全文
O51(30分) 《呐喊》于( D)年由北京新
潮社发表初版。
A.1950 B.1941
C.1932 D.1923
2024/9/3
49
E23(30分)
下列哪一个不是鲁迅的笔名
(C )
A.卂
B.杜斐
C.ELEA D.译文社同人
2024/9/3
50
Thanks 谢谢大家
2024/9/3
51
代表作品:《我与鲁迅七十年》、《鲁迅家庭大相簿》。 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196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 局工作。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 员;另任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鲁 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北京鲁迅中学、绍 兴鲁迅中学名誉校长,中国鲁迅研究室、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问,中国无线电
2024/9/3
12
图片展示 令人深受刺激的幻灯片
解析:上课时日本老
师和同学观看的幻灯
片令鲁迅受到极大的
刺激。这使他认识到,
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
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
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
命运联系起来,奠定
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
学家、思想家的基本
思想基础。
中国人围观日军杀害做俄国人走狗的中
国人
错扣相应分数]注:其中有一道幸运题哦!!!
U24 A11 G20
B3
F60 T54
O51
C18 R33 E23
2024/9/3
39
A11(20分)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
B ( )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A.1920 B.1921
人物介绍(鲁迅)PPT课件
排斥异端
阿Q对于与自己不同的观 念和行为,采取排斥和打 压的态度,反映出狭隘的 思想观念。
祥林嫂:揭示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祥林嫂遵守封建礼教,最 终却被封建礼教所吞噬, 表现出封建礼教的残酷和 虚伪。
悲惨的命运
祥林嫂在封建礼教的束缚 下,经历了丧子、被赶出 家门等一系列悲惨遭遇。
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题材选择影响
鲁迅关注社会底层人物和弱势群体的命运,这种题材选择对后世作家 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文学作品更加关注现实和人性。
在当今时代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
社会批判
鲁迅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于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鲁迅作品依然具有深刻的批判 意义,能够引导人们反思社会问题,追求社 会公正和进步。
鲁迅的散文集,回忆了作者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文笔优美, 情感真挚。
《热风》、《华盖集》等
鲁迅的杂文集,涉及广泛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分析 著称,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诗歌、戏剧等其他体裁尝试
诗歌
鲁迅创作了多首新诗,如《自题小 像》、《无题》等,表现了他对时 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1898年,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后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 矿学堂。
1902年,赴日本留学,开始接 触西方现代文化,并逐渐形成 自己的世界观和文学观。
时代背景:辛亥革命前后社会状况
01
辛亥革命前,中国处于清朝末期, 封建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社会矛盾 尖锐。
02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民主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社会仍然动 荡不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通过祥林嫂的形象,鲁迅 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 揭露和批判。
鲁迅PPT课件
揭示社会不公
鲁迅通过作品揭示了社会 的不公和黑暗面,批判了 官僚主义、封建主义等社 会制度。
关关注弱 势群体的权益。
反对愚昧和迷信
鲁迅认为愚昧和迷信是阻 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呼吁人们摆脱这些束缚。
鲁迅的文化观
弘扬民族文化
鲁迅认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 根基和灵魂,应该得到保护和传
03
鲁迅思想研究
鲁迅的哲学思想
01
02
03
强调个体独立思考
鲁迅认为个体应该摆脱传 统观念和社会束缚,独立 思考,追求真实和真理。
批判传统观念
鲁迅认为传统观念是束缚 个体的枷锁,阻碍了社会 的进步和个体的发展。
人性探索
鲁迅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 象,深入挖掘人性的复杂 性和矛盾性,揭示人性的 弱点。
鲁迅的社会批判思想
承。
批判西方文明
鲁迅认为西方文明并非万能药,也 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应该审慎对 待。
倡导文化多元
鲁迅认为文化应该多元发展,不同 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交流。
04
鲁迅与现代文学
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
鲁迅文学风格与特点
总结词
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详细描述
鲁迅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作品以白话文为主,语言简练明快,表 达力强。同时,他的作品思想深刻,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批判封建礼教和国民劣根性,表现出强烈的
反封建思想。此外,他的作品还具有幽默讽刺的特点,通过幽默的语言揭示社会矛盾和人性弱点。
鲁迅通过自己的作品启示人们要关注社 会现实,勇于揭示和反映问题,同时也 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和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2020
鲁迅生平
1935年,鲁迅先生的身体每 况愈下,加上国内斗争日趋紧张。 苏联作家几次邀请鲁迅先生去黑 海养病,鲁迅都拒绝了:“我并 不怕敌人,敌人怕我。我离开上 海到莫斯科,只会使敌人高兴。 我知道苏联同志爱惜我,但我要 战斗到最后一刻。”就这样鲁迅 先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1/6/2020
1/6/2020
图片展示
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 鲁迅纪念馆
1/6/2020
祖父周介孚及家人
鲁迅生平
出生于一个封建士大 夫家庭的鲁迅,7岁启蒙, 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 学好问,博学多才,课余 喜读各类书籍,对绘画产 生浓厚兴趣,打下坚实的 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 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 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 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 化,给鲁迅很大的影响。
鲁迅生平
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 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童 年的生活场景,百草园、咸 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 等地,都成为后来鲁迅的两 部小说集《呐喊》《彷徨》 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 要素材来源。
1/6/2020
鲁迅在俄文版《阿Q正传》的序 文里写到:“我于1881年生在浙江绍 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 读书的;听人说,在我幼小的时候, 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 计。但在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 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 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被称为乞 食者”。这个“变故”,指的就是他 的祖父周福清,为他的父亲周用吉科 场作弊的事。
鲁迅生平
回国后的生活
1909年鲁迅结束了长达七年之久的 留日生涯,回到故乡。1912年5月,鲁 迅北上,开始了北京长达十四个春秋的 生活。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 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 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 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27年许广平认 识了鲁迅。1929年生下儿子周海婴。
• 五字笔名有7个: 朝花社同人 中国教育社 奔流社同人 诸夏怀霜社 译文社同人 铁木艺术社 旅沪一记者;
• 六字笔名有1个:上海三闲书屋。
鲁迅生平
鲁迅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祖父周福清是进士, 在北京任官员。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 鲁瑞。1892年,11岁的鲁迅就读于家乡绍兴 私塾三味书屋。1893年(光绪十九年),祖父 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鲁迅兄 弟则被安插大舅的家中避难。祖父被判“斩监 候”,入狱8年,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礼金, 使他得以活命,于是家道开始衰落。
走近鲁迅
个人概况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 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中文名:周树人 别 名:周樟寿(曾用名 鲁迅)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881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1936年10月19日
鲁迅的笔名
• 一字笔名有16个:卂 飞 树 俟 独 洛 干 豫 L 干 敖 隼 旁 迅 直 庚;
鲁迅生平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 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 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1/6/2020
1936年10月22日举行鲁迅丧仪 胡风、巴金等16位作家扶灵柩上车。
1/6/2020
1/6/2020
鲁迅生平
1921年12月,他生动 地塑造了阿Q形象,发表 中篇小说《阿Q正传》。 1924年,鲁迅、周作人、 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创 办同人周刊《语丝》。
1/6/2020
鲁迅生平
1912年5月,首次用"鲁 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 人日记》。五四运动前后, 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 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 《坟》、《热风》、《彷 徨》、《野草》、《朝花夕 拾》、《华盖集》、《华盖 集续编》等专集。
• 二字笔名有116个:翁隼 唐俟 旅隼 朔尔 家干 苇索 杜 斐 何干 一尊 等。
• 三字笔名有37个:华约瑟 齐物论 唐丰瑜 唐元期 周樟 寿 黄凯音 戛剑生 康伯(白)度 隋洛文 葛何德 董季 荷 敬一尊 朝花社 编辑者 孺子牛 ;
• 四字笔名有5个:宴之教者 宴之敖者 ELEF 旅沪记者 楮冠病叟;
1/6/2020
重要事件 日本留学
鲁迅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在南京路 矿学堂求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一向优异, 这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 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 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 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 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 国人的健康状况。
现在却不同了,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时尚。
1/6/2020
重要事件
弃医从文
鲁迅在医校学习一年以后,便从学校退学。1906 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有一 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 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 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 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 民族在强国林立的现代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 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 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 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 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
1/6/2020
图片展示 令人深受刺激的幻灯片
解析:上课时日本老
师和同学观看的幻灯
片令鲁迅受到极大的
刺激。这使他认识到,
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
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
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
命运联系起来,奠定
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
学家、思想家的基本
思想基础。
中国人围观日军杀害做俄国人走狗的中
国人
一群中国人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
解析:热爱学习、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渴求通过学习获得改变旧中国的现状的能力。
1/6/2020
影像资料
1/6/2020
会背景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 路:其一是读书作官,再者,当不上官去做 某一个官僚的“幕友”(俗称“师爷”)。倘 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 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 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 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
鲁迅生平
1935年,鲁迅先生的身体每 况愈下,加上国内斗争日趋紧张。 苏联作家几次邀请鲁迅先生去黑 海养病,鲁迅都拒绝了:“我并 不怕敌人,敌人怕我。我离开上 海到莫斯科,只会使敌人高兴。 我知道苏联同志爱惜我,但我要 战斗到最后一刻。”就这样鲁迅 先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1/6/2020
1/6/2020
图片展示
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 鲁迅纪念馆
1/6/2020
祖父周介孚及家人
鲁迅生平
出生于一个封建士大 夫家庭的鲁迅,7岁启蒙, 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 学好问,博学多才,课余 喜读各类书籍,对绘画产 生浓厚兴趣,打下坚实的 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 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 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 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 化,给鲁迅很大的影响。
鲁迅生平
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 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童 年的生活场景,百草园、咸 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 等地,都成为后来鲁迅的两 部小说集《呐喊》《彷徨》 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 要素材来源。
1/6/2020
鲁迅在俄文版《阿Q正传》的序 文里写到:“我于1881年生在浙江绍 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 读书的;听人说,在我幼小的时候, 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 计。但在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 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 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被称为乞 食者”。这个“变故”,指的就是他 的祖父周福清,为他的父亲周用吉科 场作弊的事。
鲁迅生平
回国后的生活
1909年鲁迅结束了长达七年之久的 留日生涯,回到故乡。1912年5月,鲁 迅北上,开始了北京长达十四个春秋的 生活。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 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 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 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27年许广平认 识了鲁迅。1929年生下儿子周海婴。
• 五字笔名有7个: 朝花社同人 中国教育社 奔流社同人 诸夏怀霜社 译文社同人 铁木艺术社 旅沪一记者;
• 六字笔名有1个:上海三闲书屋。
鲁迅生平
鲁迅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祖父周福清是进士, 在北京任官员。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 鲁瑞。1892年,11岁的鲁迅就读于家乡绍兴 私塾三味书屋。1893年(光绪十九年),祖父 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鲁迅兄 弟则被安插大舅的家中避难。祖父被判“斩监 候”,入狱8年,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礼金, 使他得以活命,于是家道开始衰落。
走近鲁迅
个人概况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 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中文名:周树人 别 名:周樟寿(曾用名 鲁迅)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881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1936年10月19日
鲁迅的笔名
• 一字笔名有16个:卂 飞 树 俟 独 洛 干 豫 L 干 敖 隼 旁 迅 直 庚;
鲁迅生平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 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 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1/6/2020
1936年10月22日举行鲁迅丧仪 胡风、巴金等16位作家扶灵柩上车。
1/6/2020
1/6/2020
鲁迅生平
1921年12月,他生动 地塑造了阿Q形象,发表 中篇小说《阿Q正传》。 1924年,鲁迅、周作人、 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创 办同人周刊《语丝》。
1/6/2020
鲁迅生平
1912年5月,首次用"鲁 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 人日记》。五四运动前后, 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 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 《坟》、《热风》、《彷 徨》、《野草》、《朝花夕 拾》、《华盖集》、《华盖 集续编》等专集。
• 二字笔名有116个:翁隼 唐俟 旅隼 朔尔 家干 苇索 杜 斐 何干 一尊 等。
• 三字笔名有37个:华约瑟 齐物论 唐丰瑜 唐元期 周樟 寿 黄凯音 戛剑生 康伯(白)度 隋洛文 葛何德 董季 荷 敬一尊 朝花社 编辑者 孺子牛 ;
• 四字笔名有5个:宴之教者 宴之敖者 ELEF 旅沪记者 楮冠病叟;
1/6/2020
重要事件 日本留学
鲁迅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在南京路 矿学堂求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一向优异, 这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 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 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 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 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 国人的健康状况。
现在却不同了,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时尚。
1/6/2020
重要事件
弃医从文
鲁迅在医校学习一年以后,便从学校退学。1906 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有一 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 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 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 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 民族在强国林立的现代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 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 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 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 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
1/6/2020
图片展示 令人深受刺激的幻灯片
解析:上课时日本老
师和同学观看的幻灯
片令鲁迅受到极大的
刺激。这使他认识到,
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
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
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
命运联系起来,奠定
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
学家、思想家的基本
思想基础。
中国人围观日军杀害做俄国人走狗的中
国人
一群中国人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
解析:热爱学习、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渴求通过学习获得改变旧中国的现状的能力。
1/6/2020
影像资料
1/6/2020
会背景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 路:其一是读书作官,再者,当不上官去做 某一个官僚的“幕友”(俗称“师爷”)。倘 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 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 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 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