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镜头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监控摄像机镜头选择与使用技巧

监控摄像机镜头选择与使用技巧

监控摄像机镜头选择与使用技巧监控摄像机是现代安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镜头作为监控摄像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视频质量和监控效果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监控摄像机镜头的选择与使用技巧,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

一、镜头类型1. 固定焦距镜头固定焦距镜头是一种常用的监控摄像机镜头,具有简单易用、价格低廉等优点。

它适用于要求不大的监控场景,如停车场、室内办公室等。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焦距镜头,以满足监控需求。

2. 变焦镜头相较于固定焦距镜头,变焦镜头具有焦距可调的特点,能够在不同距离范围内对目标进行追踪和放大。

这使得变焦镜头在需要对特定区域进行详细监控的场景中具有优势,如监控大门入口或长走廊等。

3. 全景镜头全景镜头,也被称为鱼眼镜头,具有广角视野和全景覆盖的特点。

这种镜头可以提供360度全方位的监控行为,适用于需要监控大范围区域的场景,如广场、仓库等。

然而,全景镜头也可能造成图像失真,需要在使用时进行适当的修正。

二、镜头参数1. 焦距焦距是描述镜头视野范围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镜头所能捕捉到的景象大小。

通常,较短的焦距适用于广角监控,而较长的焦距适用于远距离监控。

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焦距,以达到最佳的监控效果。

2. 光圈光圈是控制镜头光线透过量的参数,对于在低光照环境下的监控非常重要。

较大的光圈可以提供更多的环境光线进入,有利于提升画面亮度和对比度。

在夜间监控场景中,选择具有较大光圈的镜头能够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3. 分辨率分辨率是指监控摄像机所能捕捉到的最高图像细节。

较高的分辨率意味着更清晰的图像,在一些需要细节信息的场景,如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选择高分辨率的镜头可以更好地满足需求。

三、镜头安装与调整技巧1. 安装高度镜头的安装高度会影响到监控画面的范围和清晰度。

一般来说,镜头安装高度应根据监控场景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整个监控区域都能够被清晰且完整地捕捉到。

2. 焦点调整在安装完监控摄像机后,需要对镜头进行焦点调整,以确保图像清晰度。

摄像机镜头主要性能指标

摄像机镜头主要性能指标

摄像机镜头主要性能指标1. 焦距:焦距是指从镜头中心点到成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通常用毫米(mm)来表示。

焦距越长,镜头可以拍摄到更远距离的景物,同时视角也变窄。

而焦距较短的镜头则可以拍摄到更广角的景物。

2.光圈:光圈是指镜头的最大开口直径,以F数来表示。

例如,F1.4是一个大光圈,而F4则是一个小光圈。

较大的光圈可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从而提高拍摄在低光条件下的表现。

同时,大光圈还可以产生较浅的景深效果。

3.对焦距离:对焦距离是指镜头能够正常对焦的最短距离。

一般来说,对焦距离越短,镜头越适合拍摄近距离的物体。

对于需要拍摄微距等特殊场景的摄影师来说,对焦距离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4.形变:形变是指在镜头拍摄广角景物时,图像发生的畸变现象。

常见的形变有桶形畸变和枕形畸变。

高质量的镜头会尽量减少形变的产生,以保证图像的形状是准确的。

5.反差度和分辨率:反差度是指镜头的成像能力,也就是图像中亮度变化的程度。

分辨率是指镜头能够捕捉到的图像细节的程度。

高质量的镜头应该具备较高的反差度和分辨率,能够呈现出鲜明的图像细节和细微的亮度变化。

6.噪点:噪点是指在低光条件下,图像中出现的像素颗粒状的噪声。

镜头的噪点性能关系到拍摄的图像质量。

高质量的镜头可以在低光条件下获得更少的噪声,从而得到更清晰的图像。

7.彩色畸变和色散:彩色畸变是指在镜头拍摄彩色图像时,不同颜色的边缘出现的色差现象。

而色散是指镜头折射光线时,由于折射率不同导致的不同颜色的光线出现不同的折射角。

高质量的镜头应该能够减少彩色畸变和色散的发生,以保证图像的色彩准确性。

8.防抖功能:防抖功能是指镜头通过光学或机械方式来减少拍摄时的抖动,以获得更加稳定的图像。

这对于手持摄影或者长焦拍摄来说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因为抖动而对图像质量产生影响。

9.镜头构造:镜头的构造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复杂的光学构造可以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和纠正光学问题。

而镜头的材质和工艺也会影响到镜头的质量和性能。

摄像机镜头参数

摄像机镜头参数

摄像机镜头参数1. 焦距(Focal Length)摄像机镜头的焦距指的是从镜头到成像器(如CCD或CMOS)的距离,用毫米(mm)表示。

焦距越长,镜头视角越窄,可以获得更远的物体拍摄。

相反,焦距越短,镜头视角越广,可以获得更广阔的景象。

2. 光圈(Aperture)光圈指摄像机镜头中可调节的孔径大小,用f值表示。

在光圈较大(较小f值)的情况下,镜头能够接收更多的光线进入,有助于在暗光环境下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而在光圈较小(较大f值)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大的景深,使得前景和背景都能保持清晰。

3. 对焦距离(Focus Distance)对焦距离指的是镜头到目标物体的距离。

摄像机镜头一般有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两种模式,可以根据摄影者的需要来选择。

对焦距离的选择决定了拍摄物体的清晰度,距离越远,景物越清晰。

4. 图像稳定(Image Stabilization)图像稳定是摄像机镜头的一项重要功能,特别适用于手持拍摄或运动拍摄。

通过光学或电子方式,图像稳定可以降低拍摄时的震动,使得画面更加稳定、清晰。

5. 变焦(Zoom)变焦功能使得摄像机镜头能够在不改变拍摄位置的情况下调整焦距,实现对被摄对象的放大或缩小。

变焦可以是光学变焦(通过镜片移动实现),也可以是数字变焦(通过裁剪图像实现)。

光学变焦通常获得更好的画质,而数字变焦则存在一定的画质损失。

6. 镜头接口(Lens Mount)摄像机镜头的接口可用于连接到摄像机身上,它们负责将光学信号传递到成像器。

不同品牌、不同系列的相机可能采用不同的镜头接口标准,例如佳能的EF接口和尼康的F接口。

镜头接口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镜头的兼容性和可用性。

7. 镜头材质摄像机镜头的材质对其光学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镜头材质包括光学玻璃、低色散玻璃(ED玻璃)和特殊涂层等。

高质量的镜头材质可以减少光线折射和色差,提供更清晰、更真实的图像。

8. 剪切因子(Crop Factor)剪切因子是指摄像机传感器尺寸与全画幅传感器尺寸之比。

摄像机镜头参数全解

摄像机镜头参数全解

摄像机镜头参数全解1. 焦距(Focal Length):焦距是摄像机镜头的最基本参数,决定了镜头能够捕捉到的画面范围和视角大小。

焦距越大,视角越窄,人物和物体显得更为扁平,背景被压缩;焦距越小,视角越宽,人物和物体显得更为立体,背景被拉长。

常见的焦距包括广角镜头(小于35mm)、标准镜头(50mm)和长焦镜头(大于70mm)。

2. 光圈(Aperture):光圈指的是镜头的最大开放直径,用F数表示。

光圈越大,则进光量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则进光量越小,景深越深。

常见的光圈值有F1.4、F2.8、F4等。

3. 对焦(Focus):对焦是指将被摄物体或景物清晰地展现在摄像机或相机的取景框内。

现代摄像机镜头一般都具备自动对焦功能,可以根据摄像机的设定或者主体跟踪功能来实现。

此外,一些高级镜头还具有手动对焦的功能,可以由摄影师自行调整焦点。

4. 最短对焦距离(Minimum Focus Distance):最短对焦距离是指镜头能够对焦到的最近距离,一般以厘米或者米来表示。

较长的最短对焦距离适合拍摄远距离的主体,而较短的最短对焦距离则适合拍摄靠近的主体。

5. 像友(Image Stabilization):图片稳定功能可以帮助摄影师在手持拍摄时减少振动和抖动,使图像更加稳定和清晰。

它可以通过机械或者电子方式实现,一些高级镜头还具有光学防抖功能。

6. 滤镜(Filter):滤镜是摄像机镜头的附件,用于改变图像的颜色、对比度和效果。

常见的滤镜种类包括偏振镜、中性灰镜、反射镜等。

7. 调焦环(Focus Ring):调焦环是用于手动调焦的一个环状部分。

通过旋转调焦环可以调整镜头的焦点,使主体清晰。

调焦环的旋转方向和感受力度可以影响到手动对焦的实用性和舒适度。

8. 镜头口径(Lens Mount):镜头口径指的是镜头与相机或摄像机之间的接口规格。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相机镜头可能采用不同口径,因此在选购镜头时需要确认镜头与相机之间的兼容性。

摄像机镜头常识:成像尺寸、焦距等等

摄像机镜头常识:成像尺寸、焦距等等

摄像机镜头常识:成像尺寸、焦距等等镜头是电视监控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镜头与CCD摄像机配合,可以将远距离目标成像在摄像机的CCD靶面上。

镜头的种类繁多,从焦距上分类,可分为短焦距、中焦距、和焦距和变焦距镜头;从视场的大小分类,可分为广角、标准、远摄镜头;从结构上分类,还可分为固定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光圈定焦镜头、自动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变焦镜头、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电动三可变镜头(指光圈、焦距、聚焦这三者均可变)等类型。

由于镜头选择得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摄像质量的优劣,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合理选择镜头。

1、镜头的参数镜头的光学特性包括成像尺寸、焦距、相对孔径和视场角等几个参数,一般在镜头所附的说明书中都有注明,以下分别介绍。

A、成像尺寸镜头一般可分为25.4mm(lin)、16.9mm(2/3in)、12.7mm(1/2in)、8.47mm(1/3in)和6.35mm(1/4in)等几种规格,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成像尺寸,选用镜头时,应使镜头的成像尺寸与摄像机的靶面尺寸大小相吻合。

表2-1列出了几种常见CCD芯片的靶面尺寸,表中单位为mm。

标称芯片尺寸CCD感光靶面尺寸 25.4 16.9 12.7 8.47 6.35线 16 11 8 6 4.5垂直 9.6 6.6 4.8 3.6 2.7水平 12.7 8.8 6.4 4.8 3.6表2-1 几种常见CCD芯片的靶面尺寸由表2-1可知,12. 7mm(1/2in)的镜头应配12. 7mm(1/2in)靶面的摄像机,当镜头的成像尺寸比摄像机靶面的尺寸大时,不会影响成像,但实际成像的视场角要比该镜头的标称视场角小(参见图2-2),而当镜头的成像尺寸比摄像机靶面的尺寸小时,就会影响成像,表现为成像的画面四周被镜筒遮挡,在画面的4个角上出现黑角。

B、焦距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有用户提出该摄像机能看清多么远的物体或该摄像机能看清多么宽的场景等问题,这实际上由所选用的镜头的焦距来决定,因为焦距决定了摄取图像的大小,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对同一位置的某物体摄像时,配长焦距镜头的摄像机所摄取的景物尺寸就大,反之,配短焦距镜头的摄像机所摄取的景物尺寸就小。

摄像机镜头知识

摄像机镜头知识
(1)光圈大小:在镜头焦距、物距不变的条件下,光圈系数越大,景深范围越大;光圈系数越小,景深范围越小。在室内摄像时,有时因灵敏度不够,往往需要把镜头的光圈系数几乎调节到最小,因此,景深不可能大。
(2)焦距长短:在光圈系数、物距不变的条件下,镜头焦距{越大,景深就越小,当用短焦距拍摄全景画面时,景深就大。
(3)物距远近:在镜头焦距、光圈系数不变的条件下,物距越远,景深越大;物距越近,景深越小。
景深的大小影响摄像画面的效果。如当拍摄的主体物有较大范围的活动时,景深范围要大些,以使主体物在有前后移动时,都能得到较清晰的图像。有时又需要景深范围要小,以使主体物非常清晰,而其他背景物则较模糊或非常模糊。
例如,若使用1/2”的摄像机来摄像,则已知成像面的尺寸为v=4.8mm,h=6.4mm。若监控目标物与摄像机的距离D=2500mm,目标物的垂直尺寸V=330mm,目标物的水平尺寸H=440mm。分别代入上面的两个公式,可得到:
f=4.8mm×2500mm/330mm=36.364mm≈36mm
2.聚焦。
调整镜头的聚焦是为了使景物图像清晰地成像在摄像器件的成像面上。一般情况下,都是调节镜头的聚焦环或利用自动聚焦系统通过调节像距S,来实现聚焦的。与此同时,景物成像的大小也会有微小的变化。
当某些镜头具有“大特写功能”时,若需要在短于镜头的最近拍摄距离(一般为0.7~1.5m左右)来近摄时(20mm~50mm左右),则可通过改变物距S的远近来实现聚焦。
1.焦距。
对于电视摄像物镜而言,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物距远大于像距(即S>>S’),所以可以近似认为S’≈f。这就是说,电视摄像物镜的像平面与像方焦平面近乎重合。
图2—35 被摄景物在摄像器件上的成像

监控摄像机基础知识

监控摄像机基础知识

一、不可小瞧的镜头镜头是摄像机的眼睛,为了适应不同的监控环境和要求,需要配置不同规格的镜头。

比如在室内的重点监视,要进行清晰且大视场角度的图像捕捉,得配置广角镜头;在室外的停车场,既要看到停车场全貌,又要能看到汽车的细部,这时候需要广角和变焦镜头,在边境线、海防线的监控,需要超远图像拍摄。

1、镜头的主要参数焦距(f):焦距是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可以改变镜头的放大倍数,改变拍摄图像的大小。

当物体与镜头的距离很远的时候,我们可用下面公式表达:镜头的放大倍数≈焦距/物距。

增加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增大了,可以将远景拉近,画面的范围小了,远景的细节看得更清楚了;如果减少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减少了,画面的范围扩大了,能看到更大的场景。

镜头的主要参数视场角:在工程实际中,我们常用水平视场角来反映画面的拍摄范围。

焦距f越大,视场角越小,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小;反之,焦距f越小,视场角越大,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大。

光圈:光圈安装在镜头的后部,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大,图像的清晰度越高;光圈开得越小,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小,图像的清晰度越低。

通常用F(光通量)来表示。

F=焦距(f)/通光孔径。

在摄像机的技术指标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6mm/F1.4这样的参数,它表示镜头的焦距为6mm,光通量为1.4,这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通光孔径为4.29mm。

在焦距f相同的情况下,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镜头越好。

2、镜头的分类按视角的大小分类按光圈分类二、提高图像清晰的根本在于提高摄像机的感光能力1、感光元件的作用目前,主流监控摄像机的感光元件采用CCD元件,实际上就是光电转换元件。

和以前的CMOS感光元件相比,CCD的感光度是CMOS的3到10倍,因此CCD芯片可以接受到更多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经视频处理电路滤波、放大形成视频信号输出。

接受到的光信号越强,视频信号的幅值就越大。

镜头基本知识

镜头基本知识

镜头基本知识————————————————————————————————作者: ————————————————————————————————日期:1镜头基本知识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围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

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扳机等。

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如轨道或摇臂,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摄影摄像相关知识点总结

摄影摄像相关知识点总结

摄影摄像相关知识点总结一、摄影基础知识1.1 曝光曝光是摄影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指的是通过光的作用使感光材料上曝光时间长短的调整。

曝光时间决定了图像的明暗度,过短或过长的曝光时间都会导致照片质量下降。

1.2 光圈光圈是指镜头的快门孔径大小,决定了进入镜头的光线数量。

光圈大小的调整能够影响景深,也可以控制进光量以达到合适的曝光。

1.3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指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间隔,快门速度越短,所捕捉的画面越清晰,动作越凝固,反之亦然。

1.4 ISO感光度ISO感光度是指感光元件对光的敏感程度,ISO值越高,照片越容易曝光,但会产生颗粒感。

1.5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相机通过调整色温来保证画面中白色物体看起来是白色的,而不是偏红偏蓝。

1.6 对焦对焦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

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是常用的对焦方式。

二、摄像器材2.1 相机相机是摄影摄像中最基本的器材,分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机械相机、便携相机等各种型号,每种相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

2.2 镜头镜头是相机最重要的配件之一,不同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焦距、光圈、对焦方式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和主题。

2.3 三脚架三脚架是用来支撑相机或摄像机的器材,能够提供稳定的拍摄环境,尤其适用于长曝光拍摄和视频拍摄。

2.4 滤镜滤镜是用于改变光线进入相机的颜色、对比度和饱和度的器材,可以提高照片的质量和艺术效果。

2.5 闪光灯闪光灯是用来在拍摄过程中提供额外光源的器材,可以在低光环境下提供足够的光线,同时也可以用来创造特殊的光效。

三、拍摄技巧3.1 拍摄构图构图是指在拍摄过程中对画面元素的布局和组合,常见的构图方法有黄金分割、对称构图、三分构图等。

3.2 光影利用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赋予画面立体感和层次感,摄影师需要灵活地利用光影来打造画面。

3.3 镜头运用不同焦距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的拍摄主题,广角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和建筑,长焦镜头适合拍摄动物和运动。

安防摄像机镜头成像几何光学基础课件

安防摄像机镜头成像几何光学基础课件
抛光
使用抛光剂对镜片表面进行精细抛光,进一步提高表面平滑度。
镜头的抗眩光处理
抗眩光涂层
在镜头表面涂覆一层特殊涂层,减少强光下的眩光和鬼影现象。
防反射涂层
通过涂覆多层不同折射率的涂层,减少光线在镜头表面的反射。
05
CATALOGUE
实际应用中的考虑因素
环境光照条件对成像的影响
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对摄像机的曝光和动态范围有影响,过强或过弱的光线 可能导致画面过曝或欠曝。
安防摄像机镜头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监控
安防摄像机广泛应用于各 类公共场所和私人领域, 用于监控和记录。
侦查
公安、司法等部门使用安 防摄像机进行侦查和取证。
工业
工厂、仓库等场所使用安 防摄像机进行安全监控和 管理。
02
CATALOGUE
镜头成像几何基础
透镜成像原理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透镜能够使光线会聚或发散,形成实 像或虚像。
定期清洁
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清洁镜头表面,避免灰尘和污渍影响成像。
防尘措施
在恶劣环境下使用时,应采取防尘措施,如加装防尘罩。
检查与维修
定期检查镜头的光学性能和机械结构,如有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THANKS
感谢观看
镜头的景深与调焦
景深
景深是指在拍摄主体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清晰范围,景深越大,清晰范围越广;景 深越小,清晰范围越窄。
调焦
调焦是指通过调节镜头与拍摄主体之间的距离来改变画面的清晰度。
04
E
镜头光学材料与工艺
光学玻璃的种类与特性
冕牌玻璃
折射率适中,色散低,常用作消色差镜头的主透镜。
燧石玻璃

最全的监控知识书籍

最全的监控知识书籍

摄像机镜头基础知识1.镜头的种类(根据应用场合分类)广角镜头:视角90 度以上,观察范围较大近处图像有变形。

松下公司有WV-LA2R8C3、W V-LA210。

标准镜头:视角30 度左右,使用范围较广。

松下公司有WV-LA9C3B。

长焦镜头:视角20 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

松下公司有WV-LA18A、WV-L Z62/8 等。

变焦镜头:镜头焦距连续可变,焦距可以从广角变到长焦,焦距越长则成像越大。

松下公司型号有WV-L Z61/10、WV-LZ61/15 等。

针孔镜头:用于隐蔽观察,经常被安装在如天花板或墙壁等地方。

2.被摄物体的大小、距离与焦距的关系假设被摄物体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被摄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为L,镜头的焦距为F。

3.相对孔径为了控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的大小,在镜头的后部均设置了光圈。

假定光圈的有效孔径为d,由于光线折射的关系,镜光实际有效的有效孔径为D,比d 大,D 与焦距f 之比定义为相对孔径A,即A=D/f,镜头的相对孔径决定被摄像的照度,像的照度与镜头的相对孔径的倒数来表示镜头光圈的大小。

F 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 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

所以在焦距f 相同的情况下,F 值越小,表示镜头越好。

4.镜头的焦距1)定焦距:焦距固定不变,可分为有光圈和无光圈两种。

有光圈:镜头光圈的大小可以调节。

根据环境江照的变化,应相应调节光圈的大小。

光圈的大小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人为手工调节光圈的,称为手动光圈。

镜头自带微型电机自动调整光圈的,称为自动光圈。

无光圈:即定光圈,其通光量是固定不变的,用于光源恒定或摄像机自带电子快门的情况。

2)变焦距:焦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被摄物体的图像放大或缩小。

常用的变焦镜头为六倍、十售变焦。

三可变和二可变镜头三可变镜头:可调焦距、调聚焦、调光圈。

二可变镜头:可调焦调、调聚焦、自动光圈。

5.选配镜头原则为了获得预期的摄像效果,在选配镜头时,应着重注意六个基本要素:A)被摄物体的大小B)被摄物体的细节尺寸C)物距D)焦距E)CCD 摄像机靶面的尺寸F)镜头及摄像系统的分辨率操作步骤:* 移开镜头防尖装置,连接上镜头。

摄像机镜头知识及其选用标准(完整版)

摄像机镜头知识及其选用标准(完整版)
面上而不能得到清晰的图像,而如果对C型镜头不加接圈就直接接 到CS接口摄像机上,则可能使镜头的后镜面碰到CCD的靶面的保 护玻璃,造成CCD摄像机的损坏,这一点在实用中需特别注意。
3、以摄象机镜头规格分类摄象机镜头规格应视摄象机的CCD尺 寸而定,两者应相对应。即 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2英寸时, 镜头应选1/2英寸。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3英寸时,镜 头应选1/3英寸。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4英寸时,镜头 应选1/4英寸。 如果镜头尺寸与摄象机CCD靶面尺寸不一致时, 观察角度将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发生画面在焦—、基本概念
1、成象面:成象面是入射光通过镜头后所成象的平面,这个面是一 个圆形。
2、CCD芯片:摄像机中用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摄像机 说明书中常有1/2"、1/3"、2/3",指的是CCD芯片对角线的长度,单 位是英寸。
3、焦距:是镜头到成象面的距离,单位是mm
球面镜头1" 25mm自动光圈 电动变焦 长焦距镜头 非球面镜头1/2"3mm手动光圈 手动变焦 标准镜头 针孔镜头1/3"8.5mm固定光圈固定焦距广角镜头 鱼眼镜头 2/3"17mm
2、以镜头安装分类
镜头的安装方式有C型安装和CS型安装两种。
在电视监控系统中常用的镜头是C型安装镜头(in32牙螺纹座), 这是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这种镜头安装部位的口径是25. 4mm(in), 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 526 mm。大多数摄像机的镜 头接口则做成CS型,因此将C型镜头安装到CS接口的摄像机时需 增配一个5 mm厚的接圈,而将CS镜头安装到CS接口的摄像机时 就不需接圈。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误对CS型镜头加装接圈后安装到CS接口摄像机上,会因为镜头的成像面不能落到摄像机的CCD靶

摄像机镜头基本常识

摄像机镜头基本常识

摄像机镜头基本常识最原始的相机是一个开有小孔的暗箱,景物反射的光线通过小圆孔,再射到感光片上,因光线是散发的,通过小孔会继续散开,原本由点发出的光线在感光片上是形成圆,影像便由许多的圆而不是点构成,自然不够清晰,於是发明了透镜来取代圆孔.单一凸透镜片是最简单的透镜,但仅比小圆孔还好一点,影像并不够清晰便造成像差.若用多片透镜组合,使各片透镜的像差减到最小,就是现在所有相机普遍采用的复式镜头.在介绍镜头前,必须先解释一下″焦距″这个名词,就单式镜头而言,焦点与镜头中心点的距离便是焦距;复式镜头的焦距俗说是焦点与光圈位置间的距离,实际上是焦点与镜头後节点的距离,望远镜头的後节点远在最前镜片之前,广角镜头则在最後镜片之後,所以依镜头设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便以焦距的分别来介绍镜头:1.标准焦距镜头:他的视角约50度,也是人单眼在头和眼不转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视角,所以又称为标准镜头.一般初学者多由标准镜头开始练习,待进步到标准镜头不够用时再换其他镜头.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多为40mm,50mm或55mm.120相机的标准镜头焦距多为80mm或75mm,相机片幅越大则标准镜头的焦距越大.2.广角镜头:因摄影角度广而得名,适用於拍摄距离近且范围大的景物,又能刻意夸大前景表现强烈远近感既透视.35mm相机的典型广角镜头是焦距28mm,视角为72度.120相机的50,40mm的镜头便相当於35mm相机的35,28mm的镜头.3.长焦距镜头:适於拍摄距离远的景物,景深小容易使背景模糊主体突出,但体积笨重且对动态主体对焦不易.35mm相机长焦距镜头通常分为三级,135mm以下称中焦距,135-500称长焦距,500以上称超长焦距.120相机的150mm的镜头相当於35mm相机的105mm镜头.由於长焦距的镜头过於笨重,所以有望远镜头的设计,既在镜头後面加一透镜,把镜头的主平面前移,便可用较短的镜体获得镜体获得长焦距的效果.4.反射式望远镜头:是另一种超望远镜头的设计,利用反射镜面来构成影像,但因设计的关系无法装设光圈,仅能以快门来调整曝光.5.巨像镜头(marco lens):除作极近距离的巨像摄影外,也可远摄.镜头型式焦距(mm)摄影角度鱼眼镜头8 180超广角镜头15 110 20 94 24 84广角镜头28 74 35 62标准镜头50 46中焦距镜头85 28 105 23 135 18长焦距镜头200 12 400 6超长焦距镜头600 4 1200 2以上是镜头大约的分类,希望可作为各位的参考!。

相机和镜头基础知识

相机和镜头基础知识

相机和镜头基础知识1.视场(FOV)视场代表光电传感器所能收集的入射辐射的角范围,视场可分为解为水平视场(HFOV)和垂直视场(VFOV),FOV由透镜的焦距和场栏的直径D F.s来确定,如下图:2.焦距(f)透镜的焦距是从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从位于无限远处的一个光源的所有入射辐射(或光线)都会聚焦在这个焦点上,如下图:相机成像时最清晰的位置就是感光阵列位于焦点处。

焦距的作用:焦距的大小决定着相机视场的大小,一般焦距越大视场越小,焦距越小视场越大,如果相同的物体在长焦距和短焦距下拍摄,其大小是不一样的。

对焦:对焦就是把镜片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其要实现清晰成像,则物体应该在两倍焦距之外,像平面在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这样子就可以成倒立的实像3.场栏(field top)场栏是一种将超出它的孔径尺寸的入射光线都阻挡住使之不能到达成像传感器靶面的器件。

成像传感器放在焦平面位置上,焦平面通常并不和焦点在相同位置上。

焦平面的位置确定目标被聚焦的距离。

场栏应该正好放在焦平面的前面。

如果没有实际的场栏,那么成像传感器的边界就决定场栏的大小。

如下图所示。

场栏直径D F.s影响FOV的大小。

如果场栏做得较小,那么FOV就相应地减小。

类似,像元视场IFOV将受到单个探测元(CCD像元)的影响。

IFOV就是焦平面上单个探测元所观测到的入射角范围。

IFOV=2×tan−1(d2×f)FOV=2×tan−1(D F.s2×f)如果IFOV小于200,那么IFOV可简化为df例1:一个ZOOM摄像机,在焦距f=4mm时,HFOV = 47度,f=88mm时,HFOV=2.2度,我们可以算得D F.s= 3.428935mm(把两个极端平均了一下),这样我们就可以算出任意焦距下FOV的值了。

垂直D F.s= 3.428935*3/4=2.5717,可以算出f=4mm时VFOV=35.64度,f=88mm 时,VFOV=1.67度。

摄像机及镜头知识

摄像机及镜头知识

摄像机及镜头知识(一)Ø摄像机的基本概念摄像机又称摄像头或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即电荷耦合器件。

严格来说,摄像机是摄像头和镜头的总称,而实际上,摄像头与镜头大 部分是分开购买的,用户根据目标物体的大小和摄像头与物体的距离, 通过计算得到镜头的焦距,所以每个用户需要的镜头都是依据实际情况 而定的,不要以为摄像机(头)上已经有镜头。

ØCCD的工作原理CCD的工作原理是:被摄物体反射光线,传播到镜头,经镜头聚焦到CCD芯片上,CCD根据光的强弱积聚相应的电荷,经周期性放电,产生 表示一幅幅画面的电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处理,通过摄像头的输出端 子输出一个标准的复合视频信号。

摄像机及镜头知识(二)ØCCD的特点CCD电荷藕合元件感测器相对于CMOS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感测器,具有灵敏度高 、畸变小、寿命长、抗震动、抗磁场、体积小、无残影等特点。

Ø普通CCD的简单鉴别方法CCD芯片就像人的视网膜,是摄像头的核心。

目前我国尚无能力制造,市场上大 部分摄像头采用的是日本SONY、SHARP、松下、LG等公司生产的芯片,现在韩 国也有能力生产,但质量就要稍逊一筹。

因为芯片生产时产生不同等级,各厂家 获得途径不同等原因,造成CCD采集效果也大不相同。

在购买时,可以采取如下 方法检测:接通电源,连接视频电缆到监视器,关闭镜头光圈,看图像全黑时是 否有亮点,屏幕上雪花大不大,这些是检测CCD芯片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而且不 需要其它专用仪器。

然后可以打开光圈,看一个静物,如果是彩色摄像头,最好 摄取一个色彩鲜艳的物体,查看监视器上的图像是否偏色,扭曲,色彩或灰度是 否平滑。

好的CCD可以很好的还原景物的色彩,使物体看起来清晰自然;而残次 品的图像就会有偏色现象,即使面对一张白纸,图像也会显示蓝色或红色。

摄像机及镜头知识(三)ØCCD摄像机分类u 按成像色彩划分彩色摄像机:适用于景物细节辨别,如辨别衣着或景物的颜色。

监控摄像头镜头常识与调法

监控摄像头镜头常识与调法

监控摄像机镜头常识与调法镜头是电视监控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在电视监控系统中如何根据现场被监视环境,正确选用摄像机镜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组成后在系统末端监视器上所看到的被监视面画的效果能否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监控摄像机镜头知识1) 应依据摄像机到被监视目标的距离,来选择定焦镜头(Fixed Focal LenS的焦距。

从焦距上区分有短焦距广角镜头、中焦距标准镜头、长焦距远镜头。

镜头焦距通常用值来表示,镜头光圈一般用F表示,F取值以镜头的焦距/和通光孔径d的比值来衡量,F=f/d,每个镜头上均标有其最大的F值。

2) 摄像机的镜头规格应与摄像机CCD靶面尺寸("为6.4hX4.8 u "为4.8hX3.6 u "为3.2hX2.4 U相对应。

如果镜头尺寸与摄像机CCD靶面尺寸不一致时,观察角度将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发生画面在焦点以外等问题。

3) 摄像机的水平视觉度数及垂直视觉度数与摄像机CCD靶面尺寸hX u及镜头焦距f 之间有如下关系:水平视觉度数=2arctan (h/2f);垂直视觉度数=2arctan ( u /2f)4) 镜头有自动光圈(auto iris)和手动光圈(manual iris)之分。

自动光圈用于被照物光线变化较多场合,手动光圈用于被照物光线稳定之处。

自动光圈镜头有二种驱动方式:一类为视频输入型Video driver(with Amp),它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像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这种视频输入型镜头内包含有放大器电路,用以将摄像机传来的视频信号转换成对光圈马达的控制,另一类称为DC输入型(DCdriverno Amp),它利用摄像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这种镜头内只包含电流计式光圈马达,摄像机内没有放大器电路。

二种驱动方式产品不具可互换性,但现已有通用型自动光圈镜头推出。

5)镜头安装有C型和CS型两种,C型安装的镜头在CCD摄像机与镜头间多了5mm调整光圈值的环。

摄像机知识点总结

摄像机知识点总结

摄像机知识点总结摄像机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被广泛应用于影视制作、视频监控、直播等领域。

在摄像机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提高,使得摄像机的性能不断提升,功能不断丰富,从最初的胶片摄像机到今天的高清数字摄像机,摄像机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摄像机领域的知识点也是非常广泛的,包括摄像机的原理、类型、技术参数、使用方法等多个方面。

下面就来系统地总结一下摄像机的知识点。

一、摄像机的原理1. 光学原理:摄像机的镜头通过光学原理来捕捉景物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

摄像机的镜头由多个透镜组成,透过光线,将景物的影像投射在摄像机的传感器上。

不同的镜头组合和设计能够产生不同的成像效果。

2. 传感器原理:摄像机的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核心部件。

传感器的类型包括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CD传感器在曝光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表现更好,而CMOS传感器在低功耗和高速读取时表现更好。

3. 信号处理原理:摄像机的信号处理主要是指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并对其进行增益、白平衡、色彩校正、锐化等处理。

信号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成像效果的品质。

4. 录制原理:摄像机的录制原理是将数字信号存储在存储设备中,主要有磁带、硬盘、卡片等。

摄像机的录制格式有AVCHD、MP4、MOV等多种格式,不同的格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二、摄像机的类型1. 按用途分类:摄像机可以按用途分为专业摄像机和消费级摄像机。

专业摄像机主要应用于电影、电视、广告等高端制作领域,通常具有更高的成像品质和更多的手动控制功能;消费级摄像机主要应用于普通用户的拍摄需求,通常具有更小巧的体积和更简单易用的操作。

2. 按工作原理分类:摄像机可以按工作原理分为数码摄像机和模拟摄像机。

数码摄像机通过传感器直接将景物转化成数字信号,成像效果更好;模拟摄像机通过CCD或CMOS传感器产生模拟信号,再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转化成数字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像机镜头基础知识1.镜头的种类(根据应用场合分类)广角镜头:视角90 度以上,观察范围较大近处图像有变形。

松下公司有WV-LA2R8C3、WV-LA210。

标准镜头:视角30 度左右,使用范围较广。

松下公司有WV-LA9C3B。

长焦镜头:视角20 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

松下公司有WV-LA18A、WV-LZ62/8 等。

变焦镜头:镜头焦距连续可变,焦距可以从广角变到长焦,焦距越长则成像越大。

松下公司型号有WV-LZ61/10、WV-LZ61/15 等。

针孔镜头:用于隐蔽观察,经常被安装在如天花板或墙壁等地方。

2.被摄物体的大小、距离与焦距的关系假设被摄物体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W.H,被摄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为L,镜头的焦距为F。

3.相对孔径为了控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的大小,在镜头的后部均设置了光圈。

假定光圈的有效孔径为d,由于光线折射的关系,镜光实际有效的有效孔径为D,比d 大,D 与焦距f 之比定义为相对孔径A,即A=D/f,镜头的相对孔径决定被摄像的照度,像的照度与镜头的相对孔径的倒数来表示镜头光圈的大小。

F 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 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

所以在焦距f 相同的情况下,F 值越小,表示镜头越好。

4.镜头的焦距1)定焦距:焦距固定不变,可分为有光圈和无光圈两种。

有光圈:镜头光圈的大小可以调节。

根据环境江照的变化,应相应调节光圈的大小。

光圈的大小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人为手工调节光圈的,称为手动光圈。

镜头自带微型电机自动调整光圈的,称为自动光圈。

无光圈:即定光圈,其通光量是固定不变的。

主要用于光源恒定或摄像机自带电子快门的情况。

2)变焦距:焦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被摄物体的图像放大或缩小。

常用的变焦镜头为六倍、十售变焦。

三可变和二可变镜头三可变镜头:可调焦距、调聚焦、调光圈。

二可变镜头:可调焦调、调聚焦、自动光圈。

5.选配镜头原则为了获得预期的摄像效果,在选配镜头时,应着重注意六个基本要素:A)被摄物体的大小B)被摄物体的细节尺寸C)物距D)焦距E)CCD 摄像机靶面的尺寸F)镜头及摄像系统的分辨率操作步骤:* 移开镜头防尖装置,连接上镜头。

* 如果使用CS 镜头,请降下C 圈(5mm),然后锁住CS 镜头装置。

* C 型镜头可直接安装使用。

* 连接视频输出(BNC)至监视器或其它设备。

* 插上DC12V 电源/AC220V* 检查LED 是否亮。

* 当图像一旦模糊时,请调整镜头焦距。

6、镜头的选择镜头光圈分手动和自动两种。

以往由于摄像机的使用在室外或其它特殊场合等缘故,所以较多选用自动光圈镜头。

虽然自动光圈镜头对监控点的光线变化适应性较强,但其价格也明显高于相同焦距的手动定焦镜头。

而现在大多数的摄像机都有电子快门,室内的光源也较为稳定,因此,建议在室内情况下,采用手动光圈镜头即可;现在市场上用的自动光圈镜头分为二大类:a.电源驱动自动光圈镜头;b.视频驱动自动光圈镜头。

电源驱动自动光圈镜头是通过四根线控制镜头的,其中两根为DC12V 电源来驱动镜头中的马达,另两根控制线通过镜头内的光感应点感应外部光源的照度来控制光圈的大小;视频驱动自动光圈镜头则是通过三根线来控制镜头的,其中一根为视频触发信号来起动光圈,并控制光圈大小,另二根为DC12V 电源线驱动电机马达。

目前市场上大多黑白或彩色摄像机可以兼容二种自动光圈镜头镜头。

但当监控点在室外时,应采用带自动光圈的镜头,因为室外的光线的动态范围变化较大,夏日阳光下环境照度达50000Lx-100000Lx;夜间路灯时仅为10Lx,变化幅度相当大。

在这种情况下摄像机无论是否具有自动调整灵敏度功能即通过摄像机本身的电子快门已不可能适应这么宽的照度范围,也就无法达到控制图像效果的作用。

7、详细选择说明摄像机镜头是视频监视系统的最关键设备,它的质量(指标)优劣直接影响摄像机的整机指标,因此,摄像机镜头的选择是否恰当既关系到系统质量,又关系到工程造价。

镜头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如果没有晶状体,人眼看不到任何物体;如果没有镜头,那么摄像头所输出的图像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清晰的图像输出,这与我们家用摄像机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致的。

当人眼的肌肉无法将晶状体拉伸至正常位置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视眼,眼前的景物就变得模糊不清;摄像头与镜头的配合也有类似现象,当图像变得不清楚时,可以调整摄像头的后焦点,改变CCD 芯片与镜头基准面的距离(相当于调整人眼晶状体的位置),可以将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

由此可见,镜头在闭路监控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经常与镜头打交道:设计人员要根据物距、成像大小计算镜头焦距,施工人员经常进行现场调试,其中一部分就是把镜头调整到最佳状态。

1、镜头的分类(1)以镜头安装分类所有的摄象机镜头均是螺纹口的,CCD摄象机的镜头安装有两种工业标准,即C安装座和CS安装座。

两者螺纹部分相同,但两者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不同。

C安装座: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526mm。

CS安装座:特种C安装,此时应将摄象机前部的垫圈取下再安装镜头。

其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2.5mm。

如果要将一个C安装座镜头安装到一个CS安装座摄象机上时,则需要使用镜头转换器。

(2)以摄象机镜头规格分类摄象机镜头规格应视摄象机的CCD尺寸而定,两者应相对应。

即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2英寸时,镜头应选1/2英寸。

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3英寸时,镜头应选1/3英寸。

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4英寸时,镜头应选1/4英寸。

如果镜头尺寸与摄象机CCD靶面尺寸不一致时,观察角度将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发生画面在焦点以外等问题。

(3)以镜头光圈分类镜头有手动光圈(manual iris)和自动光圈(auto iris)之分,配合摄象机使用,手动光圈镜头适合于亮度不变的应用场合,自动光圈镜头因亮度变更时其光圈亦作自动调整,故适用亮度变化的场合。

自动光圈镜头有两类:一类是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象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称为视频输入型,另一类则利用摄象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称为DC输入型。

自动光圈镜头上的ALC(自动镜头控制)调整用于设定测光系统,可以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也可以画面中最亮部分(峰值)来设定基准信号强度,供给自动光圈调整使用。

一般而言,ALC已在出厂时经过设定,可不作调整,但是对于拍摄景物中包含有一个亮度极高的目标时,明亮目标物之影像可能会造成“白电平削波”现象,而使得全部屏幕变成白色,此时可以调节ALC来变换画面。

另外,自动光圈镜头装有光圈环,转动光圈环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会发生变化,光通量即光圈,一般用F表示,其取值为镜头焦距与镜头通光口径之比,即:F=f(焦距)/D(镜头实际有效口径),F值越小,则光圈越大。

采用自动光圈镜头,对于下列应用情况是理想的选择,在诸如太阳光直射等非常亮的情况下,用自动光圈镜头可有较宽的动态范围。

要求在整个视野有良好的聚焦时,用自动光圈镜头有比固定光圈镜头更大的景深。

要求在亮光上因光信号导致的模糊最小时,应使用自动光圈镜头。

(4)以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分类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在1/2英寸CCD摄象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12mm,在1/3英寸CCD摄象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8mm。

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焦距可小于几毫米,可提供较宽广的视景。

远摄镜头:视角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米甚至几十米,此镜头可在远距离情况下将拍摄的物体影响放大,但使观察范围变小。

变倍镜头(zoom lens):也称为伸缩镜头,有手动变倍镜头和电动变倍镜头两类。

可变焦点镜头(vari-focus lens):它介于标准镜头与广角镜头之间,焦距连续可变,即可将远距离物体放大,同时又可提供一个宽广视景,使监视范围增加。

变焦镜头可通过设置自动聚焦于最小焦距和最大焦距两个位置,但是从最小焦距到最大焦距之间的聚焦,则需通过手动聚焦实现。

针孔镜头:镜头直径几毫米,可隐蔽安装。

2、选择镜头的技术依据(1)镜头的成像尺寸应与摄象机CCD靶面尺寸相一致,如前所述,有1英寸、2/3英寸、1/2英寸、1/3英寸、1/4英寸、1/5英寸等规格。

(2)镜头的分辨率描述镜头成像质量的内在指标是镜头的光学传递函数与畸变,但对用户而言,需要了解的仅仅是镜头的空间分辨率,以每毫米能够分辨的黑白条纹数为计量单位,计算公式为:镜头分辨率N=180/画幅格式的高度。

由于摄象机CCD靶面大小已经标准化,如1/2英寸摄象机,其靶面为6.4mm*4.8mm,1/3英寸摄象机为4.8mm*3.6mm。

因此对1/2英寸格式的CCD靶面,镜头的最低分辨率应为38对线/mm,对1/3英寸格式摄象机,镜头的分辨率应大于50对线,摄象机的靶面越小,对镜头的分辨率越高。

(3)镜头焦距与视野角度首先根据摄象机到被监控目标的距离,选择镜头的焦距,镜头焦距f 确定后,则由摄象机靶面决定了视野。

(4)光圈或通光量镜头的通光量以镜头的焦距和通光孔径的比值来衡量,以F为标记,每个镜头上均标有其最大的F值,通光量与F值的平方成反比关系,F值越小,则光圈越大。

所以应根据被监控部分的光线变化程度来选择用手动光圈还是用自动光圈镜头。

3、变焦镜头(zoom lens)变焦镜头有手动伸缩镜头和自动伸缩镜头两大类。

伸缩镜头由于在一个镜头内能够使镜头焦距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因此可以使被监控的目标放大或缩小,所以也常被成为变倍镜头。

典型的光学放大规格有6倍(6.0~36mm,F1.2)、8倍(4.5~36mm,F1.6)、10倍(8.0~80mm,F1.2)、12倍(6.0~72mm,F1.2)、20倍(10~200mm,F1.2)等档次,并以电动伸缩镜头应用最普遍。

为增大放大倍数,除光学放大外还可施以电子数码放大。

在电动伸缩镜头中,光圈的调整有三种,即:自动光圈、直流驱动自动光圈、电动调整光圈。

其聚焦和变倍的调整,则只有电动调整和预置两种,电动调整是由镜头内的马达驱动,而预置则是通过镜头内的电位计预先设置调整停止位,这样可以免除成像必须逐次调整的过程,可精确与快速定位。

在球形罩一体化摄像系统中,大部分采用带预置位的伸缩镜头。

另一项令用户感兴趣的则是快速聚焦功能,它由测焦系统与电动变焦反馈控制系统构成。

4、镜头与摄像机CCD 尺寸的关系1/2”镜头既可用于1/2”摄像机,也可用于1/3”摄像机,但视角会减少25%左右。

1/3”镜头不能用于1/2”摄像机,只能用于1/3”摄像机。

5、不同种类镜头的应用范围· 手动、自动光圈镜头的应用范围手动光圈镜头是的最简单的镜头,适用于光照条件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手动光圈由数片金属薄片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