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保障概论.pptx
社会保障概论 第四讲 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概论 第四讲 社会福利](https://img.taocdn.com/s3/m/77f1b549a8956bec0975e311.png)
第四讲社会福利第一节社会福利概述一、社会福利的含义与特点(一)含义广义: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依法向国民提供的各种津贴补助、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
狭义:是针对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而设立的福利性收入与提供的专门服务。
广义与社保同义;狭义是社保的一部分作为学术概念的社会福利,可以基于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和专业背景进行不同界定 欧洲学者将社会福利视为较社会保障更为宏大的理论范畴(二) 中国的社会福利:介于广、狭义之间既包括由国家和社会举办的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的公益性事业,如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环境保护等事业;也包括由国家和社会举办的以某一特定群体为对象的专门性福利事业,如为残疾人开办的各种福利企业,为“三无”老人开办的老年福利院,为孤儿开办的孤儿院等;还包括国家发放的各种福利性补贴。
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在逻辑上并列。
中国的社会福利概念:是国家和社会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和特定群体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制度与事业的总称。
(三)特点区别于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是通过提供服务、设施和社会津贴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平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
社会福利是基本生活保障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保障,如果说社会救助是“雪中送炭”,社会福利就是“锦上添花”,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成员的幸福感。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障对象的全民性保障目标的发展性保障方式的多重性二、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及其改革若将官方或民间举办的福利设施视为一种社会福利,中国在历史上即有类似措施。
但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事业,其历史异常短暂,现行社会福利政策框架与制度安排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一)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福利民政部门负责的各种福利事务(简称民政福利):与传统劳动保险、社会救济同步产生。
单位包办的职业福利(简称职工福利):是计划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社会福利;与就业关联,直接惠及职工及其家属;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职业福利。
第十章 社会福利和优抚 《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第十章 社会福利和优抚 《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7b334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2.png)
一、社会优抚的概念
• 社会优抚是优待和抚恤的简称,即是指国家和 社会按照规定,对法定的优抚对象提供确保一 定生活水平的资金和服务,是一种带有褒扬和 抚慰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 在我国社会优抚属于社会保障大系统中的一个 子系统,它是一项针对特殊对象的横向的综合 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优抚借助的手段是多层 次的,包括社会保险手段、社会救助手段、社 会福利手段,其中以社会福利手段为主。
的妇女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 (2)特殊职业保障福利。我国现行的劳动法从妇女生理特征出
发,规定了禁止安排妇女从事体力劳动强度多大的工作,并在妇 女怀孕等特殊时期给予假期和经济来源保障的照顾。 • (3)保护妇女就业和工作权力的福利。
(三) 残疾人福利
• 残疾人福利包括以下内容: • 1.残疾人就业 • 2.残疾人教育 • 3.残疾人康复
二、社会优待性福利
• (一)职工福利 • (二)住房福利
(一)职工福利
• 1.职工福利的特点
• 2.职工福利的内容有福利津贴、福利设 施和福利服务三种
(二)住房福利
• 1.住房福利的性质 • 2.住房福利的内容与住房政策调控
三、社会特殊福利
• (一)老年人福利
•
(二) 妇女儿童福利
•
(三) 残疾人福利
(三)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 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诞生于20世纪30年 代的罗斯福“新政”时期, 60年代约翰 逊“伟大社会”时期扩张达到顶峰, 70 年代之后开始了收缩的转型进程,到了 90年代克林顿的所谓“新民主党人”时 期迈出了转型的关键步伐。
三、外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 革与发展前景
• (一)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二)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
社会保障概论第七章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概论第七章社会福利](https://img.taocdn.com/s3/m/3f87ff32cc22bcd127ff0c2f.png)
老年福利的产生
• 老年福利的产生是人口老龄化、工业化 和家庭结构功能变化的必然结果。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的增多
国际社会老龄化的标志,是以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 总量的比例来表示的,一般认为60岁以上的人口数 量占总人口数量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7%就 标志着有人口老龄化趋势。
世界人口老龄化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类是集中式康复:康复中心、康 复医院;另一类是分散式康复:社区康复
运用特殊的方法设备和措施,对盲、聋、哑、智力发展 落后或残肢的儿童、青少年或成人进行教育
第一,利用法律或政策手段保护残疾人的就业机会 第二,开展残疾人职业康复,提供残疾人职业咨询、职 业评估、职业治疗、职业培训等福利服务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历史
1、初创阶段(1949-1965年) 中国盲人福利会/中国聋人福利会/残疾人福利 工厂 伤残人福利院/荣军疗养院/精神病院
2、停顿阶段(1966-1976年) 3、再创阶段(1977年至今) 1984年成立了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基金会 1988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计划纲要》 (2005-2010)》
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原则
(1)机会均等原则
《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原则》 (联合国大会第48届会议1993年 12月20日第48/96号决议通过)中 把“机会均等”定义为:使社会 各系统和环境诸如服务、活动、 信息和文件得以为所有人特别是 残疾人享受利用的过程。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立法上的平等 就业机会的平等 平等的享有环境 教育和培训机会的平 等 平等的履行义务
•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实施的传统社会福利制度, 是典型的补救式福利
•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的深入,国家对原有的福利制度也进行了相应 的改革。
社会福利与保障(ppt29张)
![社会福利与保障(ppt29张)](https://img.taocdn.com/s3/m/268a24063169a4517623a307.png)
对中国的启示
启示七:完善社会保障制 度的立法,规范制度的运 行和维护被保障对象的合 法权利。
启示八:构建社会保障制 度的科学评估体系,对社 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使 制度发展沿着理性的轨道 前进。
对中国的启示
启示九:培养专业化或职 业化的社会保障人才,进 一步提高社会保障的管理 效率和服务质量。
加拿大社会保障设计和建立时期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早期)
在经历30年代的大萧条以后,加拿大政府开 始研究如何利用 社会保障抵御风险,满足人 们的需求和期待。20世纪40~70年代,是加 拿大现代社会化政策发展和福利国家建设的 第一时期,在此期间提出的许多解决社会问 题方案已经付诸实施。
移民服务:加拿大近来年均接受各国移 民20万左右,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为他 们提供学费进行语言和职业培训。在移 民相对集中的城市,政府专款支持社区 组织为移民提供服务项目,包括心理、 法律、住房、就业、子女教育和照顾等 方面的指导和咨询。
中国与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对比 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我 国 社 会-加拿大
加拿大概况
加拿大(Canada)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领土面积全球第二,是一个具有现代化工业科技水 平且能源与资源充足的国家,经济体制主要依靠自 然资源。加拿大政治体制为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及 议会制的国家.
加拿大-概况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 奉行多元文化,约四分之 一的居民出生在加拿大以 外,全国多个城市被评为 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地方 之一。
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困境与改革
妇女社会保障问题 医疗社会保障中的问题: (1)卫生费用支出持续增长 (2)医疗保险制度缺乏竞争和利益约 束(3)卫生资源分配不当,此外,加 拿大人口老龄化问题给社会保障制度发 挥带来了巨大阻力。
社会保障学社会福利PPT课件
![社会保障学社会福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4496c3647d27284a7351bc.png)
以促进、保护或恢复健康等方面的一系列福利政策和行动的总称。
•
2、医疗服务的基本目标
•
——疾病预防;
•
——疾病治疗。
•
3、医疗服务的基本内容
•
——预防性医疗服务 ;
•
——治疗性医疗服务;
•
——针对专门人群的医疗服务 。
第10页/共45页
• 三、公共教育
•
1、教育的重要性
•
——对个人的重要性:教育机会和教育权利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影响
•
——《残疾人权利宣言》:
•
残疾人是指任何由于先天性或非先天性的身心缺陷而不能保证自己可以取得正常的
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上一切或部分必需品的人。
第24页/共45页
• ——《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
•
残疾人并不是一个单一性质的群体,包括精神病者、智力迟钝者、视觉、听觉和言
语方面受损者、行动能力受限者和“内科残疾”者等。
不能进行听说交往)两类。
•
——视力残疾:盲和低视力两类。
•
——语言残疾:l)发声器官失常;2)声音失常;3)口吃;4)语言发展落
后;5)裂颚;6)脑麻痹;7)听力损害;8)失语症。
•
如果一个人同时患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残疾则为多重残疾。
第26页/共45页
• 二、残疾人群体的基本特征
•
——生理上的缺陷或障碍是残疾人群体的首要特征;
•
教育服务:老年大学,图书馆、博物馆及艺术馆等,老人职业学校、老年人讲座或补习
教育、老年人学习性俱乐部、关于退休前的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
就业服务
•
退休者再雇佣训练与辅导,老年人创业或就业计划。
社会保障概论(课堂PPT)
![社会保障概论(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e6b7982cc58bd63186bde8.png)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1. 背景 2. 基本特征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1. 发展线索 2. 基本内容 3. 基本标志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规律: 1.立法先行 2.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协调发展 4.多样化发展
18
社会保障概论
四、社会保障发展经验、教训与改革
LHR
✓ 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 ✓ 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教训 ✓ 国外社会保障改革:
社会保障管理则属于有别于生产管理的社会政策管理, 它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既是社会保障法制的自然 延伸,也是对社会保障法制的强化,在实践中还通常受到社
会经济制度及各国现行行政架构的制约。
35
社会保障概论
内在价值 外在价值
LHR
社
会
社
保
会
障
保
法
障
制
管
化
理
36
二、社会保障立法
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保障法的缘起与历史演进
社会保障概论
LHR
2、原则 (1)公平原则 (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3)责任分担原则 (4)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5)其他原则
11
社会保障概论
五、社会保障的意义
LHR
社会保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突出以人为本,彰显人道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进 步的重要成果与推动力量。
✓ 维护并创造着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着经济社会的 正常发展。
42
社会保障概论
三、社会保障管理
LHR
集散结 合管理 模式
社会保障 管理模式
集中管理 模式
分 模散 式管
理
43
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福利 PPT课件
![社会福利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bb91bfb0717fd5360cdc61.png)
中国
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增进与完 善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而 实施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供资 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 平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公共福利:对全体社会成员 特殊社会福利:对老年人、残疾人、妇 女、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
二、社会福利的特征
政府的主导性 对象的全民性 目标的高层次性 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
上海空巢老人调查-长风二村
/v/b/197361221269270813.html
上海闸北区将24小时“跟踪” 独居老人
为随时掌握全区945位独居老人安危,日前闸北区政府斥资40万元, 在本市率先组建了一支由36人组成的独居老人巡视报告队。试图 防止老人在家中去世无人知晓,突发疾病又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这 类悲剧. “倘若24小时联系不上自己负责照看的老人,也不见踪影,我们 会将异常直接反馈到居委以及相关部门。”作为一名独居老人巡 视报告员,彭浦新村的厉静华每天的任务便是和31名老人取得联 系,要么通话,要么直接上门打个照面,以确认老人平安无事。 按照规定,巡视报告员一周内必须与每位老人至少见面3次, 其将主要了解独居老人的安危情况。如果老人提出有关的生活需 求,巡视报告员也将尽力帮助联系落实。 除上述要求外,巡视报 告员还需将每次联系情况记录在案,并由老人在联系册上签名或 盖章。老人若发生突发险情,巡视报告员还将及时处理并上报相 关部门。此外,巡视报告队员每月还需对老人的生活、身体状况 作简要点评,并递交到所属街道(镇)老龄办。 据了解,目前,36名独居老人巡视报告队员由辖区内品行端正 的再就业人员组成,其月工资为600元。
《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
![《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6d68d9763231126fdb1171.png)
• 去世了:居委会将慰问吊唁 – 家里有亲人去世,由居住地社区居委会携带价值200元的“离世慰问包” 精选课件–pp-t -----2010年11月10日《京华时报4 》4
精选课件ppt
总资产净值限额 187,000元(1) 252,000元(1) 330,000元(1) 384,000元(1) 428,000元 463,000元 494,000元 518,000元 572,000元 616,000元
17
17
无亲属关系之高龄人士入息及总资产净值限额
申请人数 2人 3人 4人
人口,18个行政区域 ,
1104 平方公里。截至2010
年9月30日,香港公屋住房
大概有73万套,超过200万
人租住其中,约占香港总人
口的1/3。
精选课件ppt
14 14
2010年9月1日生效
地区
市区 沙田/荃湾/青衣/葵涌 大埔/将军澳/马鞍山 粉岑/上水/东涌 天水围/元朗/屯门 离岛
建议最高租金(元/ 平方米)
法国
如果超过两个孩子,那么每增加一个孩子,每月要增加
162.25欧元。
如果雇佣保姆照顾小于六岁的
孩子,且收入低于一定标准,
每个孩子每月可享受65.46到
199.78欧元。 孩子长到11岁
时,每月补助再增加30.62欧
元, 16岁时,每月再追 加54
欧元,直到孩子找 到工作止。
精选课件ppt
29 29
99
(一)社会福利概述
5、社会福利的基本内容 • 医疗卫生福利
第十二章 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第十二章 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3f1df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6.png)
三、社会福利的分配机制
• 社会福利的分配机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次(初次)分配在市场和竞争中实现,其原则是 效率优先;第二次分配以实现社会公平为目的,由政府主导,以税收和社会政策方式进行分配; 第三次分配通过社会,按照自愿性原则实行公益捐赠,实现“富帮穷”。社会福利主要是通过 第二次、第三次这种再分配的方式实现。
(二)社会福利的特点
1.实施主体的广泛性。社会福利的实施主体既包括是国家,也包括各类社会组织。 2.享受主体的普遍性。社会福利是面向全体公民建立的保障机制,只要是符合条 件的公民都可以享受相关福利及其服务。 3.供给方式的服务性。社会的发展加剧了人们对社会的依赖,需要国家和社会不 仅提供资金,也提供各种服务来满足需求。 4.供给内容的丰富性。社会福利的内容涉及了国民教育、住房、就业、养老、医 疗、社区设施及服务等各个方面。 5.保障方式的高层次性。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具有较高的层次。
化、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形式。
第 四 节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一、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一)建国初期的社会福利制度 •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即开始逐步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内容是由民政福利、企业
职工福利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福利组成,由此看,福利制度的体系是比较成型的。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福利制度 • 这一时期的社会福利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城市民政福利、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教育及住
(一)再分配的实现途径 • 第二次分配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国家税收和政府的公共服务。 • 第三次分配由慈善等公益性组织为主导,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 (二)社会福利的传递机制 • 社会福利的转递机制分为正式传递机制和非正式传递机制。 (三)政府购买社会福利服务的运行机制 • 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形式有政府包办一切服务项目逐渐向政府购买转型,是社会福利服务社会
社会福利 PPT课件
![社会福利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bb91bfb0717fd5360cdc61.png)
中国养老机构的主要问题
公立养老机构定位偏差 资源不足与闲置并存 专业人才匮乏 新型养老方式需要政策规范
公立养老机构定位偏差
经济增长、社会变迁与计划生育使得中国的家 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家庭养老功能急 剧弱化。在此背景下,中国逐步探索养老服务 的新形式,并基本形成了“以家庭照料为主, 社区照料为辅,机构照料为兜底”的养老服务 体系。 由此可见,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照料,作 为社会化养老服务形式之一的机构照料,是在 家庭照料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因此 ,入住养老机构的主要应该是家庭无力承担照 料责任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其中公办或公助 养老机构更应如此定位。
在税收方面,对残疾职工占生产人员总数50%以上的 福利性企业免征所得税,这些企业生产销售产品所取 得的收入,免征产品税或者增值税;对企业从事劳务、 修理、服务性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用自 筹资金安排生产性建筑投资的免征建筑税。 对残疾职工占生产人员总数35%一50%的福利企业, 免征所得税;企业所生产销售的产品如果发生亏损或 者利润低微,可以免征产品税或者增值税。 如果残疾职工占生产人员10%至35%,那么从投产的 月份起免征所得税1年,1年后,则减半征收所得税。 对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免征农业税、 各种公益事业费、子女学杂费,免除义务工等社会劳 动负担; 残疾人直接进口供残疾人或个人专用的物品,免征进 口关税,福利企业所进口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关税, 出口商品免征出口关税
第三节 残疾人福利
残疾人与残疾人权益 残疾人福利的主要内容
一、残疾人与残疾人权益
1990,中国《残疾人保障法》 “是指在情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 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 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人。” 目前6000万残疾人 残疾人权益:机会均等+特别扶持
第十章 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
![第十章 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e32ba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69.png)
3.老年人福利的主要内容
(1)物质生活福利 (2)医疗保健
(3)文化服务设施
老年人福利
二、残疾人福利
残疾人福利是政府和社会以资金、设施和 服务等形式为残疾人提供的生产和生活福 利,其目的是使残疾人享有与正常人同样 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1. 中国社会主义福利制度初步建立与发展时 期
2. 中国社会主义福利制度摇摆动荡时期 3.中国社会主义福利制度逐步完善时期
第三节 社会福利的现状
依据对市场的乐观和悲观的不同估计,社 会福利制度可区分为补救性福利模式和机 制性福利模式。
依据政府和社会在福利工作中的不同作用, 社会福利制度的组织体制可区分为合作体 制和国家主导体制。
(2)收入来源少,收入水平相对比较低,老年人的经济 没有保障。
(3)参与社会和经济领域减少、社会地位降低到无足轻 重的地步,这一切可能导致空虚、孤独感。
(4)工作和社会作用的改变以及健康状况和行动能力的 下降,引起了新的需要。
(5)由于老年人寿命延长,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可能不能 适应社会的需要,因而对培训和教育有新的需要。
3.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2)发展新型社会福利制度所遵循的原则 第一,要坚持福利项目设置的基本原则。 第二,要遵循社会福利的发展规律。 第三,坚持并完善中国特色的原则。
3.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3)新型社会福利制度的目标 第一,改造政府福利。 第二,分化职业福利。 第三,完善整个福利制度。
三、妇女儿童福利
妇女儿童福利是妇女劳动者福利和未成年人 福利的合称,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妇女、未 成年人的特殊需要和特殊利益而提供的照顾 和福利服务,是社会福利项目之一。
社会保障概论第九章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概论第九章社会福利](https://img.taocdn.com/s3/m/71413843e518964bcf847cb4.png)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基本理念 爱老敬老\社会风气 2.老年保障 养老金\医疗保险\亲属抚养和贫困救助
3.机构照顾 老年抚养\老年病养\老年休养和老年综合服务
4.老年服务 咨询服务\医疗康复\家庭服务和免费住宅 5.老年活动 休闲活动\团体活动\老年教育和老年就业 6.社会敬老 礼遇\老年节\优惠老人
41
我国老年福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老人福利事业初具规模,但与老龄人口比例还 不协调.应当大力兴办民办福利事业 • 社区服务功能不健全,服务单一.应当大力发展 社区服务,构建居家养老体系 • 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民间“义务助老”
42
2013年5月1日,由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北京 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北京市民政局和北京 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 博览会在北京举办,从促进中国养老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 高度出发,科学设计展会的主题和内容,全面展示国内外养老服 务领域的先进理念、服务管理技术和优质产品。
联合国大会在 《残疾人权利 宣言》中指出, “残疾人”是 指任何由于先 天性或非先天 性的身心缺陷 而不能保证自 己可以取得正 常的个人生活 和社会生活上 一切或部分必 需品的人。
我国2008年通过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 障法》第2条规定:残疾 人是指在心理、生理、 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 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 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 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 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 疾、听力残疾、言语残 疾、肢体残疾、智力残 疾、精神残疾、多重残 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17
支持社会办福利机构须坚持的原则:
第九章 社会福利 《社会保险概论》PPT课件
![第九章 社会福利 《社会保险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21607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69.png)
9.1.2 主要内容
4、公共社会福利
公公社会福利的实施对象是一般民众,在实施范围 上具有更加的普遍性和全民性。
9.3 我国的社会福利
9.3.1 传统社会福利 9.3.2 社会福利改革
9.3.1 传统社会福利
1、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前)
(1)雏形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前)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没有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仅仅
是有一些社会福利设施和措施
9.3.1 传统社会福利
(2)初步形成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
除了社会、经济这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之外,社会福利还 容易受到文化与传统习惯,宗教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 即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同,各国之间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不 同的。
9.1.2 主要内容
目前,社会福利制度主要由老年社会福利,残疾人社会福利, 妇女儿童社会福利以及一般社会成员的公共社会福利等内容 构成。
1、老年社会福利 老年社会福利包括老年人收入福利,老年人医疗保健福利,
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和老年人发展性福利。 2、残疾人社会福利 包括康复,劳动就业,教育,文化生活和环境方面的福利
9.1.2 主要内容
3、妇女儿童社会福利
妇女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包括特殊津贴和照顾妇女,就业 福利,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其中就业福利又包括对妇女就 业权益的保护,对妇女职业权益的保护,对妇女特殊劳动权 益的保护。
(3)住房社会福利改革
探索阶段(1979年至1985年):主要是在部分城镇进行住房出售的试点 起步阶段(1986年至1992年):成立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重
第一章 社会保障和福利社会《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
![第一章 社会保障和福利社会《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5cbb7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e.png)
二、福利国家、福利社会和社会保障的 关系
第一,在福利国家的社会支出中,社会保障 的相关费用比其他支出多。
第二,以防范社会风险和事故并实行救济的 社会保障制度是其他以追求幸福为目的的政 策的前提,承担着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的重任。
三、福利国家的危机和它的界限
1. 福利国家的危机 2. 福利国家的量的界限和质的界限
三、社会保障水平
四、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保障是社会通过一系列处置经济和社会 灾害的公共措施为其成员提供保护,它由社 会保险、社会救助、国家补助金、家属补助 金、储蓄基金、雇主补充条款等方案组成。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历史起源
一、传统社会中的救贫和共济
二、产业化带来的变化
第一, 在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由于共同体不断 分化解体,使救贫活动中的亲族关系逐渐弱化; 另外,共同体的解体本身也产生大量的贫民。
够负担起年老的风险。 第三,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会保障不仅应该维持
人们的收入水平,而且还应该帮助人们获得独立。 第四,重新策划社会保障管理模式以应对变革。
3.挑战与障碍
二、社会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保障
1. 社会保障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基础与必要条件 2.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3. 中国应当加快建设健全、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 (1)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和促进共享发展成果的价值取向
第一, 必须澄清社会保障领域中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误 区,尽快确立公平、共享的价值理念与政策取向,并真 正体现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之中。
第二, 尽快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 一体化、完备化。
第三, 明确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增进国民福利。
第四, 在理性决策的基础上,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做出重 大调整,并采取切实措施加速推进,促使社会保障制度 尽快走向定型。
《社会保障概论》415福利概述
![《社会保障概论》415福利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21f94d9770bf78a6529545b.png)
(二)福利性 1.它反映社会福利是一种物质利益,且是在社 会成员基本收入之外提供的一种保障了基 本生活基础上的利益。 2.决定了社会福利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社会保 障。旨在解决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是 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或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政府向社会成员普遍提供的福利,不管身份、职业、
地位等状况。 它是在基本生活之上的社会保障项目。不存在基本生 存权的保障问题。
2.其他社会保障提供的服务都有一定条件。如:
社会保险要求受保者必须交一定保费; 社会救济要求受救助者生活在最低生活标准之下,只
救助法定贫困者; 社会优抚只面对特殊群体。
(二)美日 1. 社会福利仅指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特定 领域或范围。 2. 定义: 通常是指专为弱者所提供的带有福 利性质的社会福利与保障,如儿童福利、 老人福利、残疾人福利等。 3. 从这一意义上“社会福利”具体化为“社 会福利事业” 、“社会福利服务”。
(二)我国 1.广义上的社会福利: 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法规,出于保障公 民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 考虑,而向全体公民普遍地提供帮助和优 化服务的社会性制度。 政府和社会在社会成员基本收入之外,旨 在通过提供设施、服务、津贴等方式,保 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 高生活质量的一种社会制度。 是指除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外的内容。
(五)福利资金的单向性与非盈利性
1.社会福利的发展目标是保障,不是盈利,是通 过免费或低费服务、提供福利设施、生活用品 等,给人们以方便,改善生活质量。
2.享受者不需承担缴费义务。福利是免费 (低费)提供的。 3.待遇的支付,也不需家计调查。
(六)社会福利的服务性 1.其他社会保障的待遇实现形式:津贴。 2.社会福利实施方式主要是,提供设施、服务。 3.如:少年儿童的教养不能通过金钱来替代;退 休后领取养老金不等于生活有了改善;残疾人 的康复不能通过津贴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待遇的支付,也不需家计调查。
(八)组织形式的多元性
1.社会保险和救济制度,一般由政府强制实施, 具有很强的政府干预性、制度的规范性和统一 性。
2.社会福利则体现了政府干预和社会参与的有机 结合,较为统一的社会津贴和随缘倾斜的职业 福利、社区福利相结合。
❖ 社会福利的特点
1.社会福利的普遍性。社会福利是为所有公民提供的。 2.社会福利的费用减免性。被服务对象不需缴纳费用。 3.它不仅提供收入补偿,更多的是公共设施和服务。 4.它不仅提供物质的生活需要,还有精神、文化需要。 5.它不仅保障目前的需要,还有抚育后代的需要。 6.它在既定生活水平基础上,尽力提高被服务对象的 生活质量。所以,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 层次。
遭遇特殊困难的妇女提供特殊救助。 ②特殊津贴与照顾。 在世界范围内提供了照顾妇女生育的政策框架,宗旨是确保 妇女劳动者在产前产后使本人及婴儿得到支持和照顾。 ③ 妇女劳需要的重要方面,也是为了保护社会生产力、 保护妇女及下一代身体健康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4)社会福利的实现形式多种多样。它以提供设施、 服务、发放津贴的方式来体现。而设施和服务更 具普遍性和经常性。
二、社会福利的特点
(一)保障对象的全民性
1.社会福利基于社会意义,覆盖对象很广泛。
政府向社会成员普遍提供的福利,不管其身份、职 业、地位等状况。
它是在基本生活之上的社会保障项目。不存在基本 生存权的保障问题。
4.其他福利。
(五)资金来源的多渠道
1.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拨款。 2.各单位的专项基金。 3.社会团体的资助与捐献。 4.福利服务收费。
(六)支付方式的多样性
1.社会福利除了向社会成员发放专项津贴,更多 的是提供福利设施和服务。
2.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待遇实现,一般是发放津 贴形式。
(七)福利资金的单向性(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
2.社会保险以保证受保者的基本生活为目的;社会 救济以保证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水平为目标;社 会优抚也满足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这三种 项目是对失能者或贫困者进行保障。
(三)保障水平(标准)的不确定性(弹性化)
1.社会福利没有法定的统一标准。这与提高生活质 量这一目标的不确定性有关。
2.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待遇标准,是制度的中心环 节。
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福利构成要素:
(1)社会福利的实施主体是政府。社会福利制度、 范围、对象和标准、方式由政府代表国家确定; 资金由政府从社会统一筹集。
(2)社会福利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3)社会福利是基本收入之外的物质利益,目的是 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 平。社会福利是一种层次较高的保障措施。
3.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组成之一。
❖ 定义一,专指政府和社会在基本收入之外给予 社会成员的物质待遇。包括:国家和社会举办 的文化、教育事业、城市职工住房、医疗、社 区或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类公益事业。
❖ 定义二,是国家和社会为增进社会成员尤其是 困难者的社会生活而实施的一种社会制度,旨 在通过提供资金、设施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 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2.而其他社会保障提供的服务都有一定条件。如:
社会保险要求受保者必须交一定保费;
社会救济要求受保助者生活在最低生活标准之下, 只救助法定贫困者;
社会优抚只面对特殊群体。
(二)保障目标的高层次性
1.社会福利是在社会成员个人收入(既定生活水平) 基础上,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它是社会保 障体系的最高层次。
(二)福利性
1.它反映社会福利是一种物质利益,且是在 社会成员基本收入之外提供的,一种保障 了基本生活基础上的利益。
2.决定了其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解决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问题,不 是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或基本生活保障问 题。
第二节 社会福利的内容和形式
一、社会福利的内容
(一)按照保障对象分类
❖ 社会福利的特征有哪些?
❖ 答:①政府的主导性。②对象的全民性。③ 目标的高层次性。④实现形式的多样性。⑤ 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
三、社会福利的性质
(一)社会性
1.它反映社会福利是一种社会意义的福利行为。
2.决定了资金来源和运用具有社会性特征;也决 定了主体只能是代表社会利益的国家和政府; 范围和对象是全体居民;侧重于公平;侧重于 社会效益;侧重于社会消费。
1.劳动者福利:政府和社会为劳动者提供的各种工 资之外的津贴、物资和设施服务,如房补、物 价补贴、取暖补贴。
2.为妇女提供的妇女福利:产假。
❖ 妇女福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答: ①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妇女福 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全体女性提供的福利性设施与服务。为妇 女保健服务的妇幼保健院、妇产医院;为女性服务的妇女活 动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健美中心、妇女用品专门店等。在 许多国家与地区,还设有专门的妇女庇护所,为受虐妇女或
3.残疾人福利:指国家和社会为残疾人在生活、 工作、教育、医疗和康复等方面提供的设施、 服务和优惠性政策的一种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概论
公共管理学院 董西明
第16章 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第一节 社会福利的含义和性质 第二节 内容和形式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第一节 社会福利的含义和性质
一、社会福利的含义
1.广义上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代名词。
2.狭义上的定义:仅指由国家出资兴办的、以低费、 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特殊照顾的社会成员(如 老人、孤儿、残疾人)提供物质帮助或服务(如 国家、企业或集体兴办的敬老院、幼儿园、福利 企业等方式)的一种社会政策。
❖ 标准的确定要有严格的程序和技术要求;
❖ 标准以法律或制度形式规定,不得任意修改。
(四)保障项目的广泛性
1. 全社会成员享受的公共福利事业,如科教文卫体、 环保等设施与服务。
2.局部性福利:专为一定地区、范围的社会成员提供 的部分必要生活资料优惠。如寒区的取暖补贴、住 公房的房租补贴。
3.专门福利事业:民政部门为残疾者、孤儿、生活无 着落老人等兴办的养老院、教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