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传主,体验人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背景下的语文学习项目设计——以《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活动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之“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设计——以《边城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之“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设计——以《边城

【摘 要】本文以《边城》阅读教学为例论述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设计,根据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提示,安排 18 个课时开展《边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主要分为阅读准备、初级阅读、深度阅读、表达交流、定向写作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明确的阅读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 《边城》 学习任务群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B-0107-03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18 个学习任务群之首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边城》是“牧歌”式小说的代表,语言典范,内涵丰富,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

小说叙述的是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

《边城》原本是沈从文为我们提供的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

但是《边城》给我们的,却绝不仅仅是“优美”,还有人们在命运变数面前无助与无奈的忧伤。

这生命的无奈和悲悯之情,使《边城》获得一种深邃的品格和魅力。

另一方面,这也是作者沈从文本人,曾在困惑、迷茫中寻找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从而使自己得到蜕变和成长;他也曾在生活陷于完全绝望中,但还能充满勇气和信心始终坚持工作。

作品的这种品格和魅力,作者的这种对自我生命的反思与觉醒,更适合让高中的学生去品味与体悟。

而且,《边城》全文 7 万多字,属于中篇小说,在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与方法、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提升写作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笔者根据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提示,安排18个课时开展《边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主要分为阅读准备、初级阅读、深度阅读、表达交流、定向写作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阅读任务。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的深度解读——以费孝通《乡土中国》为例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的深度解读——以费孝通《乡土中国》为例
对比论证之二:家族。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差别并非来自其大小(即社群所包括的人数),而是体现在结 构上。他强调自己提出“家族”这一新名词的原因,是尝试从结构原则角度说明中西方社会“家”的区别。 西洋家庭存在严格的团体界限,由此这一社群经营的事务主要是生儿育女;中国乡土社会缺少严格 的团体界限,其功能会按照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作者正是由此阐释了生育社群和事业社群(即家 庭、家族)两者之间的差异,例如,前者的主轴是夫妇,后者的主轴是父子、婆媳。 对比论证之三:男女有别。 浮士德式的文化、阿波罗式的文化,费孝通先生尝试借此来了解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在感情定向上 的差别。两者的差别集中表现在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里。 浮士德式的文化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克服重重的阻碍;现代社会的前途属于 无尽的不断变化的创造过程。例如,恋爱的独特性就体现在与友谊、生产等很多方面的差异:不停止与停 止、追求与了解、创造与生产、过程与结果。 阿波罗式的文化则认定宇宙的安排存在一个超于人力创造的完善秩序,尝试接受、维持它的人的无 力导致天堂遗失,黄金时代流逝。与浮士德式的文化相较,其特点是追求稳定、男女有别、生活隔离、遵循 规则。 围绕“男女有别”这一核心概念,费孝通先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引人深思“,不想用理想去改变 现实,让天国实现在这世界上;而是把现实作为理想的底稿,把现世推进天国。对生活的态度是以克己来 迁就外界,那就是改变自己去适合于外在的秩序。”这是启发国人认知自身局限的关键,也可能成为其自 强不息的起点。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多有不 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9] 对比论证之四:礼治秩序。
方法、总结文献三方面对这本书进行探究,进而深度解读这一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课程的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是构成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由于整本书能提供完整、系统的学习情境,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独到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依据新课标的指导,不畏惧实际教学的各种难题,切实有效地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

一、整本书阅读内容和目标的确立《西游记》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以奇幻的想象、趣味的笔法,讲述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曲折经历,奏响了惩恶扬善的主旋律,鼓励无数后人只要拥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哪怕路途再艰险,也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在确立了以《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内容后,基于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四基四能,依据学生实际,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设置《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

1.积累文学知识。

能够基本梳理出作品的主要内容,有相应的文学知识积累。

2.生成阅读能力。

(1)能够针对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开展交流,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2)能够辩证分析人物形象,提高思辨能力。

(3)能够发现并思考作品中有疑虑的地方,提高质疑问难能力。

3.提升阅读素养。

(1)在持续投入阅读和圈画批注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任务活动实践中积累名著阅读经验和方法。

(3)在交流与分享中获得精神成长,传承文化精髓。

二、整本书阅读任务和活动的设计任务一:取之“精炼”学习活动一:自读文本。

经过讨论,师生根据全书内容制定共读计划:《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每天阅读五回,预计二十天读完。

我们借助连环画和影视作品,从学生熟悉的角度进行导读推荐,帮助学生快速地建立与《西游记》的情感链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个体访谈和阶段小结等方式监督推动学生的持续阅读,及时加强学生阅读完整本书的信心。

学习活动二:梳理概要。

小学高年段学生在阅读《西游记》原版名著上仍会存在一些障碍,简单梳理文本的内容,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地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的重点。

整本书阅读的情境式教学任务设计——以《乡土中国》(《家族》《男女有别》)为例

整本书阅读的情境式教学任务设计——以《乡土中国》(《家族》《男女有别》)为例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3 . 8整本书阅读的情境式教学任务设计绥芬河市高级中学姜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整本书阅读”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作为一本学术性名著,《乡土中国》虽然成书语言已经尽可能通俗易懂,但诸如“差序格局”“亚普罗式”“浮士德式”等或传统或创新的概念依然有很高的门槛。

另外,“00后”高中生缺乏乡土生活经验,甚至不了解书中所举论据,这是学生阅读的障碍,也是让学生失去阅读兴趣的根源。

若在教学任务设计层面能够提供具有相同性质、合理身份、相关背景等要素构成的情境,就存在理解其中关键概念,转述其观点关系,乃至迁移演绎相关观点以及明确学术作品的价值及意义的可能性,从而实现真正的“深度阅读”。

一、情境任务设计的要素整合与基本理念“情境”在我国的教育理论领域由来已久,近年来“情境式”高考试题层出不穷。

叶丽新将“情境化试题”的基本要素分为:背景要素、任务要素、问题要素、目的要素,基本确立了“有吸引力”“整合与过程”“开放性”“有学习成分”“多元自然”的基本设计理念[1]。

《乡土中国》作为学术性著作,其文本具有极强的观点性,逻辑性强,关联紧密,因此,教学任务不得不将“观点或概念要素”以及“逻辑要素”加入其中,此处“观点要素”是显性或隐形的设计信息,它可以明示在情境之中,也可隐藏于问题要素之中,成为“问题要素”的必备搭配要素。

“逻辑要素”主要是明确推理过程、演绎概念、迁移知识的底层逻辑,基本上为隐形要素,将其纳入要素之列主要是出于任务设计的品质追求,明确设计意图与增强核心素养(见表1)。

“背景要素”一般包括人物、场景、事件、引导性材料。

为满足“整本书阅读”经验迁移与激发学生兴趣,根据情景类型经验的层级以及学生兴趣点,可以将其替换成“刺激要素”,并拆分为个人经验刺激要素、社会经验刺激要素、学科经验刺激要素。

如身份、拜年、聚会等属于个人经验刺激要素,如网络热点、流行文化、社会时政等属社会经验刺激要素,如成语、俗语、诗歌、文学作品等属学科经验刺激要素。

学习任务群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索——以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童年》为例

学习任务群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索——以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童年》为例

[摘要]语文新课标提出“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理念,这对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要求语文教师以整体的思路来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以阅读目标为基础,以“快乐读书吧”为依托,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整本书阅读。

教师还要注重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心得的交流和分享,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4)10-0057-04“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提出的重要教学理念。

它包括三个层次六个学习任务群,分别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以及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整本书阅读作为第三层次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之一,顺应了语文新课标“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的要求。

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从结构简单的单篇课文阅读进入结构复杂的整本书阅读,从而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全面性提升呢?本文以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为例,探索学习任务群下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深入学习新课标,明确整本书阅读定位语文新课标将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六个学习任务群,这六个学习任务群不是平行设置的,而是按照学习内容整合程度从低到高进行划分的。

根据学生的年龄、学段特点,第一学段适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主要针对语言的学习;第二学段适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主要针对阅读与表达的学习;第三、第四学段适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主要针对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是第三层次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重要内容,是基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和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更深层的研究和探索,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学习任务群驱动下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以《骆驼祥子》主题探究为例

学习任务群驱动下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以《骆驼祥子》主题探究为例

师道二○二一年第一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整本书阅读”着力避免的是以往单篇阅读导致的浅层化、碎片化,它最终追求的是学生在真实阅读、深度阅读后,有自己的真实思考、深度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真实感悟、深度感悟。

这不光是指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视野,而且承载着阅读方法与技巧,承载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程实施以来,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已日益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认识和接受。

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老大难”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切实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指导,导致学生不清楚自己的阅读理解是否深入,是否全面,阅读还是停留在表层,效果不尽人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要求一线教师“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正因两者目标指向的高度一致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规定的18个学习任务群中,专门设计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学习任务群。

这种新的学习形式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息———通过设计“学习任务群”驱动学生进行整本书课外阅读,是追求有效阅读指导,切实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可行之法。

本文就此结合经典著作《骆驼祥子》,尝试论述如何实践“学习任务群”驱动下的整本书课外阅读指导。

一、《骆驼祥子》整本书课外阅读与基于主题探究的“学习任务群”《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扛鼎之作。

故事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出现在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后,尽管学生之前已经在教材中接触过老舍先生的不少作品,对其人其文都比较熟悉,但这些作品都是单篇文章,且或温馨或幽默。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阅读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拓展视野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数量,教师开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学习任务群是新课程标准中推出的新思路,具体来说它是一种创新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完成一项项任务中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因此,本文以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为着力点,就《红星照耀中国》展开讨论,希望可以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红星照耀中国引言整本书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也安排了整本书阅读的环节,让学生能够快速地了解一本书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性格特点。

整本书阅读满足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需要,也符合新课标以及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

作为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当前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索,将学习任务群学习方式融入到整本书阅读中,促进阅读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设计原则(一)综合性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阅读教学的趋势,为了帮助学生涉猎更多知识,教师也开始尝试采用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在进行学习任务群设计中教师应该树立综合性思想和意识,结合多个不同方面进行学习任务群内容,包括整本书阅读内容的获取、阅读方法的指导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围绕跨学科教学内容以及社会生活发展,让整本书阅读教学变得更加全面[1]。

(二)知识性整本书阅读是学生了解知识、走进知识海洋的重要窗口,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设计中教师要坚持知识性的原则,立足知识传授,为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知识性是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需要引起初中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

(三)实践性整本书阅读教学采用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创新,也是对传统整本书阅读学习方式的一种创新和颠覆,它是建立在任务群基础上,让学生就任务的展开和完成实现整本书的阅读以及知识的获取,因此,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学习任务群设计中要坚持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在任务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设计指导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设计指导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设计指导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学习任务群带来的实践挑战就是如何设计出具有驱动力、整合力和发展力的学习任务。

今天以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为例,做一简单讨论。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这段话实际上是对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功能定位。

这样的目标价值追求,依赖于教师针对具体的书目,在科学制定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切的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

要设计出一个具有驱动力、整合力和发展力的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以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展阅读趣味,习得阅读策略,积累阅读经验,生发独立见解,成为积极自主的阅读者和学习者,教师需要有步骤地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有策略地做实整本书教学解读整本书教学解读,一般先从整本书的内容主题入手分析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再结合课标、教材等明确阅读学习的价值,然后从学生角度讨论兴趣点、生长点和挑战等,明确基本读法。

也就是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读明白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内容+主题+语言特点);二是想清楚为什么选择读这本书(课标依据+教材意图+学生需要);三是讨论怎样读这本书(兴趣激发+困难挑战+策略运用)。

在讨论怎样读这本书的时候,同时就在酝酿学习任务的设计了。

例如,许璐薇老师进行《中国神话故事》的教学解读时,分析了这本书的内容和主题后,这样分析其学习价值(有修改):1.神话给儿童信心。

在儿童的心中,一提到神话英雄,总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崇拜和模仿。

他们往往能战胜自然,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

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在这些英雄身上汲取力量。

2.神话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儿童,天生就有想象潜能,而神话刚好可以满足童年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一个个鲜活的精怪形象,既满足孩子异想天开的好奇心,又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刺激他们的想象力。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核心知识教学——以《水浒传》整本书阅读为例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核心知识教学——以《水浒传》整本书阅读为例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核心知识教学
——以《水浒传》整本书阅读为例
目录
• 引言 •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核心知识教学理念 •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设计 • 实施过程与案例分析 • 评估反馈及优化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教育改革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习任务群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强调以学习任务为驱动, 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核心知识选取原则
经典性原则
选取《水浒传》中具有代表性、经典性 的内容作为核心知识,如人物形象、故 事情节、主题思想等。
适切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选取 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的核心知 识。
整合性原则
将《水浒传》中的核心知识与其他学科 知识进行整合,形成跨学科的学习任务 群。
教学方法与策略
02
英雄聚义章节
选取描写英雄聚义的章节,如“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林冲雪 夜上梁山”等,引导学生分析英 雄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03
战争描写章节
选取描写战争的章节,如“三打 祝家庄”、“智取生辰纲”等,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战争描写及 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辅助材料推荐与使用方法
01.
02.
03.
学术著作
质化评估
采用观察、访谈、小组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阅读体验、阅 读难点及阅读策略等,进行质化评估。
实施效果分析
结合量化与质化评估结果,分析评估方法的信度和效度,以及评估 结果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学生反馈收集与整理
反馈渠道
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在线调查等 多种方式,收集学生对《水浒传》整本 书阅读的反馈意见。
《水浒传》简介及教学价值

“任务群”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指导研究

“任务群”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指导研究

“任务群”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指导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更倾向于碎片化阅读,快速获取信息,而忽略了深度阅读的重要性。

对于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或者有深度思考的专题,碎片化阅读不足以完全理解其中的思想和内涵。

在这样的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指导应运而生。

整本书阅读指导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指导,而是将一本书作为整体来进行指导和解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和主题。

通过整本书阅读指导,读者可以更全面地把握书中的思想内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研究整本书阅读指导在任务群背景下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整本书阅读指导在任务群背景下的作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的内容如上所述。

1.2 研究意义整本书阅读指导在任务群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泛滥的时代,传统的针对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任务群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整本书阅读指导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和深度。

在任务群背景下,适合的整本书阅读指导可以为群体成员共同探讨书籍内容提供支持和帮助。

整本书阅读指导也可以促进任务群的发展和成员之间的交流,增强群体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研究整本书阅读指导在任务群背景下的意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在当前任务群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指导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并提供相关实践经验和启示。

通过对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研究,旨在为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通过研究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方法和实践,探讨不同文化背景和学习需求下的差异和特点,为跨文化教育和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旨在为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不断丰富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理论框架,推动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者:孙小凡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20年第11期全民阅读的口号不断深入人心,阅读成为了一种风尚。

近年来,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阅读,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塑造高水平的阅读能力。

特别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学习任务群放在首位,更是突出强调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那么,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做好这一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中,我将以《简·爱》为例,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学习任务群。

一、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概述(一)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含义要想做好这一学习任务群,首先应该明确“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定义。

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专家解读、个人见解三方面入手,分析“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概念。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定义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中有明确定义:“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閱读材料。

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吴欣歆在《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中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定义为“扩大、提高、选择、营造四个方面,即多读书,增加阅读数量;读有品位的书,拓展阅读领域;学生要具有自主选择的能力,能够选择合宜的阅读内容;学校应具有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提供平台激发和维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良好的情境开展阅读活动”。

基于“学习任务群”背景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学习任务群”背景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学习任务群”背景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形势下,教师需要持续优化教学内容,以灵活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大量的实践证明,整本书阅读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其主要价值在于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思维。

为了让整本书阅读教学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还可以创新性地引入学习任务群的相关内容。

以具体的问题为导向,组织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可以有效攻克传统阅读教学的诸多弊端,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本文从学习任务群的背景出发,以小学语文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展开探讨,旨在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水平,促进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引言: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阅读能力,形成以兴趣为导向的阅读习惯[1]。

为此,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群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相结合,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

本文将对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展开进一步探讨。

一、确定教学目标,审视人物与社会“学习任务群”的任务应当具有逻辑合理、结构紧密的特点,其可以将若干教学内容以合理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而体现同类聚集的特点。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规划教学的总目标,再将教学总目标拆分为若干个小目标,形成具体的学习任务。

在这样的设计方式之下,学习任务群与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形成紧密结合,进而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应当深入分析书籍,对书中的角色以及主旨进行判断,归纳故事的主线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4]。

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还需要基于不同的角度,将教学总目标拆分为若干个小目标。

在拆分小目标时,需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确保所拆分的教学小目标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

2024年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初探——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

2024年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初探——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

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初探——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以《新课标》颁布为契机,边深入学习,边研究探讨,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为例,尝试探索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程理念,践行新课标精神。

素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源自部编本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民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崇高的精神品质,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本课主要讲了少年周恩来,在亲眼看见中国人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后,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故事。

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学情: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需要依靠综合实践和背景资料辅佐学生理解文本及人物情感,才能更好的体会人物的崇高精神。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作业设计核心素养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预习课上,学生边读课文边发问:“周恩来是谁?”“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中华不振?”……一个个问号绕在学生心头。

为了系统的解决这些问题,在单元整体备课的前提下,按照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三个层次搭建学习任务群,通过共读、实践、交流、思辨、分享、共情等学习环节,进行综合实践学习,试图融通学科联系,建构知识体系,以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01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读故事,解决是什么?(一)寻找“少年立志”之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从课文出发,出示“导读单”,运用表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解决“周恩来立志读书”的原因。

学非探其花,而要自拔其根。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以《红楼梦》阅读实践为例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以《红楼梦》阅读实践为例

教学·视角项目化学习在高中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以《红楼梦》阅读实践为例文|高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一是建构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和方法,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二是积淀丰厚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三观”。

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整本书阅读并没有被高度重视,教师随意指定书目,或者学生自选书目,没有检查,没有评价,学期末只是要求学生上交一篇心得体会,这使得学生的读书兴趣得不到激发,即使是阅读,也只是自由随意地翻看,收效甚微。

没有读或者没有读懂、读深,怎么会有心得?这样的整本书阅读是被动阅读,是没有意义的虚假阅读和浅层阅读,无法建构阅读经验和方法。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以下简称整本书项目化学习)是把整本书作为项目实施的对象,在情境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主动阅读、积极思考,并参与小组合作探究,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在完成自己所选的项目任务中,学生对整本书的某方面就会有深度的把握,从而使虚假阅读变为真实阅读,浅层阅读变为深度阅读。

以《红楼梦》为例,探讨整本书项目化学习的教学实践过程。

笔者主要借鉴夏雪梅教授的项目化学习六维度框架对《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设计。

整体思路如下:寻找核心知识—设计驱动性问题—明确高阶认知—开展项目实践—展示项目成果—深化全程评价。

一、寻找核心知识在整本书项目化学习中,核心知识主要是指整本书所涉及的关键概念和能力,以及与学生所处的生活世界、人生有关的概念。

《红楼梦》核心知识的确立,应该先对课标要求、教材要求和学生学情进行梳理,然后在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使琐碎的知识点上升为关键概念和能力。

新课标对阅读《红楼梦》有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两方面的要求。

△知识层面:要求学生深入探究小说主旨和艺术价值。

△技能层面:1.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等方法阅读整本书。

2.利用目录、序跋、注释等,检索相关资料。

3.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文本。

解读传主,体验人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背景下的语文学习项目设计-以《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活动为例

解读传主,体验人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背景下的语文学习项目设计-以《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活动为例

解读传主,体验人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背景下的语文学习项目设计——以《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活动为例摘要: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科课程标准》根据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设计了18项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个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几十年来,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和作用都作了明确清晰的阐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应该以此课程标准为教学理论依据,其次应该切实有效地去实践“整本书阅读”的任务。

《苏东坡传》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在林语堂笔下,千年前的苏东坡仿佛复活在我们眼前,故以此为例来谈谈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苏东坡传》项目活动一、沉思:整本书阅读的意义1941年,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改订》中指出:“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书做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

”历时70余年,他的思想依然熠熠生辉。

温儒敏先生多次呼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以纠正浅表化、碎片化、快餐化的阅读倾向。

传记以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为主要特点。

好的传记主要展示传主多样的人生和多彩的生活;阅读传记就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去经历我们未曾经历的人生,并不断丰盈自己的人生体验。

好的传记可以激励读者一生,传主的人生苦难、心灵困境,以及他们突破环境的障碍,超越人性的懦弱,从而摘取生命桂冠的种种经历,都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阅读传记,就是把自己浸润到人物精神世界里去熏染,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二、探究:以林语堂《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活动为例根据高中教学中传记单元的学习及传记阅读的要求,结合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也根据学校教学实际,展开林语堂《苏东坡传》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让学生能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苏轼,评价苏轼,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总任务:为苏东坡制作一本《苏东坡写真集》。

子任务:1.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画苏东坡的“人生轨迹图”,展现人物的人生历程。

2.为人物写真绘图(分不同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传主,体验人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背景下的语文学习项目设计——以《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活动为例
摘要: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科课程标准》根据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设计了18项
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个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几十年来,课程标准将“整本
书阅读”的意义和作用都作了明确清晰的阐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应该以此课程标准为教学理论依据,其次应该切实有效地去实践“整本书阅读”的任务。

《苏
东坡传》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在林语堂笔下,千年前的苏东坡仿佛复
活在我们眼前,故以此为例来谈谈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苏东坡传》项目活动
一、沉思: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1941年,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改订》中指出:“国文教材似乎该
用整本的书……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书做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

”历时70余年,他的思想依然熠熠生辉。

温儒敏先生多次呼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以纠正浅表化、碎片化、快餐化的阅读倾向。

传记以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为主要特点。

好的传记主要展示传主多
样的人生和多彩的生活;阅读传记就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去经历我们未曾经历的
人生,并不断丰盈自己的人生体验。

好的传记可以激励读者一生,传主的人生苦难、心灵困境,以及他们突破环境的障碍,超越人性的懦弱,从而摘取生命桂冠
的种种经历,都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阅读传记,就是把自己浸润到人物精神世
界里去熏染,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二、探究:以林语堂《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活动为例
根据高中教学中传记单元的学习及传记阅读的要求,结合高考实用类文本阅
读要求,也根据学校教学实际,展开林语堂《苏东坡传》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让
学生能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苏轼,评价苏轼,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总任务:为苏东坡制作一本《苏东坡写真集》。

子任务:
1.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画苏东坡的“人生轨迹图”,展现人物的人生历程。

2.为人物写真绘图(分不同时期)。

3.完成阅读摘抄若干份,苏轼的趣味故事、诗词等都可以。

4.鉴赏苏东坡的“诗词文”。

(200字左右,不少于3篇)
5.撰写文章,主题为:我眼中的苏东坡。

(不少于1000字)
【活动要求】
1.利用暑假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刘小川《品
中国文人——苏轼》。

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在假期进行互动交流,开学一个月内利用阅读课以及课余时间,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相关子任务,教师做好指导工作。

2.将各子任务合理而有创意地组合,完成一本个性化的《苏东坡写真集》。

写真集的封面和封底要有个性化的设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比赛。

3.完成人物传记阅读报告表,内容包括:书目介绍、传主简介(100字左右)、传主大事年表、主要人物关系图、作者对传主的评价、你对传主的评价等。

三、合作:开展学习《苏东坡传》系列活动
项目一:绘画展:东坡其人其事。

子任务1、2点,需要学生以思维导图、绘画的形式绘制苏东坡的人生轨迹,
此项活动既达到了理清传主人生经历的目的,又达到了锻炼学生将文字转化为图
表的“图文转换”能力。

“绘画展”活动,要求学生统一用4K纸绘制思维导图,或者
以国画、书法等形式展现苏轼其人其事其诗文等,思维导图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并
进行张贴展示。

项目二:故事会:东坡奇闻轶事。

子任务第3点,完成阅读摘抄若干份,记录阅读的火花。

可以将苏轼的一些
奇闻轶事摘录出来,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例如:针锋相对、反唇相讥、心中的
佛等,这些都是关于苏轼的小故事。

此项活动可以用一节课完成,课前组内完成
试讲,课上每小组选派两名代表进行展示,提前在每组选一名评委组成评委团,
并进行现场打分,课后评选出“故事达人”,学生在讲故事的同时,既锻炼了语言
表达能力,也为写作积累素材。

项目三:朗诵会:东坡其词其文。

子任务3、4点,完成摘抄、鉴赏,初高中已学过《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山下》《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全班
分六组,选派代表朗诵。

为了使展示效果更好,朗诵要求尽量脱稿,可配乐,可
独诵,可小组展示。

活动过程中,需要了解写作背景、诗词情感诵读表现形式等,这些都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鉴赏、语言表达等能力。

项目四:演讲赛:“我心目中的苏东坡”。

子任务第5点,撰写文章,主题为:我心目中的苏东坡。

美国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出“阅读层次分为:基础阅读、检
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四个层次,阅读的四个层次是渐进掌握的,上一层次包括下一层次阅读法。

高中生的整本书阅读更接近“主题阅读”,为了让同学们
分享“主题阅读”思考探究的成果,相互学习借鉴,特设置演讲活动课,学生在演
讲时可借助ppt,视频等形式图文并茂展示演讲成果。

这个过程,学生运用多种
媒体来使演讲生动形象直观,多媒体运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

四、漫谈:关于人生苦难的思考
传记中作者议论、抒情性的文字,一般就是作者对传主经历以及性格品质等
的评价观点,以此审视作者对传主的褒贬,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探究传主人生
轨迹和所处的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思考人生的价值,感悟时代精神。

在林语堂看来,宦海的沉浮,没有改变苏东坡。

显达的荣华富贵,孤独的
颠沛流离,依然没有改变苏东坡,经历过大悲的人才能体验大喜,但大悲大喜都
经历过的苏东坡已经完全宠辱不惊了。

我想,余秋雨写“苏东坡突围”,似乎并没
有真正“神入”苏东坡的心灵。

其实苏东坡有什么要突围的呢?“试看飞鸟乐,高循
此心甘。

”他原本就如一只回归山林的鸟,在自然的天空里快乐地飞翔着。

傅雷说:“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
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读到本书时所得的教训。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苦难或不幸?传记能给人生成长怎样的作用?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年版。

《开卷有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上海教育出版社,黄会兴主编,2018年版。

《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美]莫提默 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
2018年版。

《苏东坡传》,湖南文艺出版社,林语堂著,张振玉译,2016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