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形》说课稿第2课时 地形复杂多样

合集下载

中国地形第二课时

中国地形第二课时

在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有许多低山丘陵地带,如江南丘陵 、浙闽丘陵等。这些低山丘陵地带是中国地形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02
中国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 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之一。它位于中 国的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 省的大部分地区。
华北平原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或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 季炎热多雨。这里也是中国人口最密 集的地区之一。
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 气候适宜,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 一。这里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 一,以重工业为主。
03
中国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
地球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
地球的板块运动是地形地貌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板 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或分离,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地形 地貌特征。
降水与侵蚀作用
降水对地表岩石的侵蚀作用也是地形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的 雨水冲刷和侵蚀作用,形成了各种沟壑、峡谷和河流地貌。
03
冰川作用
在冰川期,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冰

川侵蚀形成了U型谷地和冰蚀湖,冰川堆积则形成了冰碛地貌和冰水沉
积地貌。
水文因素作用
水流冲刷与沉积
长江中下游平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渊源,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也是中国现代城市群最为集中的地区 之一。
东南丘陵
东南丘陵是中国东南部地区的一个大丘陵区,包括浙 江、福建、江西、广东等省的部分地区。
输标02入题
东南丘陵地形复杂多样,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交错。 这里的丘陵和山地多被森林覆盖,植被茂盛。
VS
在中国西部,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 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 北部的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西部的一些高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等, 气势雄伟,高耸入云。而在中国东部, 则有广阔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如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 原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说课稿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说课稿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中国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和地形类型的分布。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中国地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教材内容丰富,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形这一概念,他们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中国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和地形类型的分布,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地形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和地形类型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地形图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观察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地理特征和变化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和地形类型的分布。

2.教学难点:地形类型的识别和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地理观察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形图、实地考察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地形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中国地形的特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课:分别介绍中国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和地形类型的分布,通过实例讲解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形图,识别地形类型,并总结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5.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地形特征、主要地形区和地形类型的分布。

《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

《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

滑坡
泥石流
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 滑坡、泥石流等。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该把经济活动 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中国山区面积广大,发展经济有哪些优势条件?请 将你的想法写在图框中。
发展生态 旅游业 山区蕴藏着丰 富的矿产资源
三大丘陵
读图,填出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西侧地形区 东侧地形区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南侧地形区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北侧地形区
昆仑山 天山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显示或隐藏地图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在中国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
森林资 源丰富
种植药材 等资源
山区河流可 以发电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1.[目标2] 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 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 丘陵镶嵌其间。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A.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B.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
面积的1/3。如果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 称为山区,那么中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山区约2/3
有此饼状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的发展有哪些有利和不利 条件?
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少,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 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等多种经营、旅游业、采矿 业等。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中国地形》第二课时 详细教案

《中国地形》第二课时 详细教案

第二课时地形复杂多样导入:[提问]什么叫地形?地形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学生回答)(提示)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叫地形。

根据海拔高度和形态大致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五种类型。

下面,就让我们一边聆听音乐一边欣赏我国美丽的风光。

(展示图片)好了,大家都看到了,我国不单地大物博,原来自然风景也是如此秀丽。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要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地形的两大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2)山脉纵横交错。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一同学习我国地形的第三大特征:地形复杂多样。

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P23,好了,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观察图2-9 中国地形,从图上找出我国有哪几种地形类型?(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很快就找出来了。

在前面我们讲到的山脉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山地),对。

这时我国五种基本地形具备齐全,那是哪一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呢?哪位同学知道?(如果没学生知道)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地图册P13“我国各类地形面积百分比”图,一起来说,(生:山地)占比例最少是(生:丘陵)。

以后上地理多用用地图册,你会发现更多秘密。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步,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第二点)。

请同学们把地图册打开到P11,观察“中国地形”图。

(投影中国地形图)请同学们用彩色笔在P11的地形图上画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然后找出每一级阶梯上有哪些地形区?(要求学生一一记住以下地形区的具体位置)……第一级阶梯上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级阶梯上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第三级阶梯上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用1分钟时间把各地形区的位置默记在头脑里。

(多媒体展示flash),我们来检查一下,都记住了吗。

各组表现都不错,下面我们进入第三步,学习各地形区的特点。

利用地形图与课本阅读材料相结合,一一理解和掌握各地形区的特点。

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精品教案

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精品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学方案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分布的认知,归纳出中国地形复杂多样这一基本特征。

2.学会从地形种类、地形分布等方面认识和表述地形特点,分析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中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分布的认知,归纳出中国地形复杂多样这一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从地形种类、地形分布等方面认识和表述地形特点,分析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标准”不要求学生记忆大量地名,而是将重点放在对我国地形、地势主要特征的归纳上,并且把它们落实到中国地形图上,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也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并且有利于降低学生的负担。

基于对“标准”的理解,教材在安排相关内容时,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选择了突出中国地形、地势的三大特点来组织内容——“山脉纵横交织”、“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

重点介绍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课时分配上分为3个课时。

此为第2课时。

在教学策略上,首先展示上节课的课后作业,继而提出问题: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骨架之间的“血肉”是什么呢?以此作为课程引入。

接着呈现“地形”和“地形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地图,来分析中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以及中国的重要地形区。

最后通过课堂活动得出“地形类型复杂,山区面积广大”这一特点,并分析这一地形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流程如图是我国两大著名高原典型的景观图片。

读图,回答1—2题。

1.图1所处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2.图2所在高原的地表特征是()A.支离破碎,沟壑纵横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C.崎岖不平,千姿百态D.地表坦荡,广袤无垠读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构成图,完成3~4题。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引言概述:中国地形丰富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河流、湖泊等各种地貌类型。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阐述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形成原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地理环境。

正文内容:一、高山地形1.1 高山地形的特点: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多、植被稀疏。

1.2 形成原因:1) 构造运动: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青藏高原构造带,地壳运动导致高山地形的形成。

2) 风化侵蚀: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使得部分地区的山地逐渐升高形成高山地形。

3) 冰川作用: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也是高山地形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平原地形2.1 平原地形的特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2.2 形成原因:1) 河流冲积:长期的河流冲积作用使得河流两岸的沉积物逐渐堆积形成平原地形。

2) 海岸沉积:海洋侵蚀和沉积作用也是平原地形形成的原因之一。

3)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引起地壳的隆起或下沉,形成了一些大面积的平原地形。

三、丘陵地形3.1 丘陵地形的特点:地势起伏、土壤疏松、植被茂盛。

3.2 形成原因:1) 风化侵蚀: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使得山地逐渐被侵蚀形成丘陵地形。

2) 水力侵蚀:河流的冲刷和侵蚀作用也是丘陵地形形成的原因之一。

3)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引起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形成了一些丘陵地形。

四、盆地地形4.1 盆地地形的特点:地势低洼、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

4.2 形成原因:1)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引起地壳的下沉,形成了一些盆地地形。

2) 河流冲积:长期的河流冲积作用使得河流两岸的沉积物逐渐堆积形成盆地地形。

3) 海岸沉积:海洋侵蚀和沉积作用也是盆地地形形成的原因之一。

五、河流和湖泊5.1 河流的特点:流域广阔、水量丰富、对农业和交通具有重要意义。

5.2 湖泊的特点:湖泊众多、分布广泛、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总结:综上所述,中国地形的多样性是由构造运动、风化侵蚀、冰川作用、河流冲积和海岸沉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地形》说课稿第2课时 地形复杂多样

《中国地形》说课稿第2课时 地形复杂多样

《中国地形》说课稿第2课时地形复杂多样一、教材分析《中国地形》是初中八年级地理(湘教版)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的内容。

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由于地形与气候、河流、湖泊之间关系十分密切。

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生学习以后相关章节知识垫定坚实的基础。

知识目标:能在中国地形图上准确指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并能说出其主要特征(重点及难点)。

初步学会从地形种类、地形分布、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等方面表述地形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我国主要地形区及其主要特征。

二、教法分析因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地理、历史学科和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专题交流研训活动”》,目的在于深入探讨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改进地理、历史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式方法,促进教师有效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实践学习与经验交流。

所以本堂课我采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使用交互白板技术能即时方便灵活地引入多种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并可对多媒体材料进行灵活地编辑组织、展示和控制,它使得数字化资源的呈示更灵活,也解决了过去多媒体投影系统环境下,使用课件和ppt讲稿教学材料结构高度固化的问题。

交互白板技术使得以前色彩单调,教学呈现仅止于手写文字和手绘图形的黑板变得五彩缤纷,既可如以往一样自由板书,又可展示、编辑数字化的图片、视频,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教学富有成效。

利用电子白板信息容量大,授课内容更直观等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地图和景观图片,使学生通过读图,直观获取有关的知识。

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阅读、对比、练习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

注重学生对地图的熟悉,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以及用图的能力,体现出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决定了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个性,同时具有注意力分散,爱发表见解等特点。

《地形复杂多样》说课稿

《地形复杂多样》说课稿

《地形复杂多样》说课稿徐州市西朱中学商伟【课标解读】标准内容: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标准解读:1、从内容要求看,重在要求学生地形的特点。

以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特点。

至于中国地形的特点对中国的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应略作了解,不作为一个系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2、从过程要求看,突出“两个落实”,一是要落实到图上,位置不找错;二是要落实到纸上,字不写错。

这就要求教师要提供较好的地图以供学生填充。

(这里课件用的是位图,颜色饱满逼真;学案上用的是矢量图(为作者自己用word 画的原创作品),清晰易修改)3、从能力要求看,强调“运用”,既强调了运用地图学习的目的,要求学生掌握读图、析图的方法,通过运用中国地形图的学习,学会归纳探究,实现从个别知识向一类知识的迁移。

(当然这个要求也是贯穿于整个《中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教学过程中的)【教材分析】教材分成三个层次:一是:通过提供《中国地形图》说明地形的多样。

同时也解决了几大地形区的位置问题。

二是:通过三个阅读材料,说明地形的复杂。

同时也解决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特点问题。

三是:通过一个阅读材料,说明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由于教材的编写要照顾到全面以及说明顺序问题,所以在理清该部分内容之后,要使教学内容能够更有机的结合,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要对教材的说明顺序进行一定的调整,对教材的内容要进行一定的增删。

教材图文并茂,彩版印刷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本次区基本功大赛的内容命题属于常规命题(可以看出不选第一节第一部分而选第一节第二部分是很专业的,因为该部分给予比赛者可发挥的空间更大),但是用七年级同学去上课,这就很有新意了,同时也是给上课教师更大的挑战,挑战也意味着机遇。

首先,我们要比较七、八年级的学生在地理科目的学习上有哪些差异?1、我想最大的差异就是对地理学习方法的掌握。

具体点说就是找图、比图、读图(析图)能力不如八年级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要让同学们过四关(我会找、我会比、我会读、我会想)。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中国的地形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地形多样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理景观和多样的地貌类型。

本文将从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地貌类型和地理意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北界蒙古国,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相连,南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西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西与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相连。

二、地形特点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总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点。

东部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南部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北部以平原和沙漠为主。

三、地貌类型1. 山地中国的山地分布广泛,主要有长白山、昆仑山、天山、秦岭、太行山、华山等。

其中,长白山是中国最北的火山山脉,昆仑山是中国最长的山脉,天山是中国最高的山脉。

2. 平原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其中最有名的是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

这些平原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是中国的粮食基地。

3.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其中最著名的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的地势险峻,气候寒冷,是世界上重要的水源和牧区。

4. 盆地中国的盆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其中最著名的是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

这些盆地地势低洼,气候干燥,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区。

四、地理意义1. 自然资源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山地和高原地区富含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铜、锌等。

平原和盆地地区适宜农业发展,是中国的粮食和棉花等农产品主产区。

2. 水资源中国地形复杂,河流众多,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和交通要道,为中国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3. 生态环境中国地形多样,拥有丰富的生态环境。

第二课时 地形复杂多样 地势西高东低

第二课时 地形复杂多样 地势西高东低

四周高山环绕,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
准噶尔盆地
是我国的第二大盆地,盆地
内牧场广阔,畜牧业发达。
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东部多沼泽、盐湖
四周山岭、高原环绕,内部多低山、丘陵、西有成都平原
我国的三大平原
我国第大的平原,黑土面积广大
我国第二大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
第三大平原,东西呈狭长形,地势低平,典型的“水乡”和“鱼米之乡”
《大中国》—小苹果版34个省级 行政区_标清.flv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第二课时 地形复杂多样 地势西高东低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位置、特征。 2.能够运用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势特点;阅读中国地形图掌握三级 阶梯的海拔、主要地形类型、各级阶梯的界线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3.学会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地势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学习重点: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势特点;主要地形区在图上的落实。 学习难点: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我国的三大丘陵
高原连连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地面崎岖 不平,梯田重重叠叠)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山巅白雪皑皑, 冰川广布)
世界上黄土分布最深、最广的地区。 (黄土深厚,沟壑纵横)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盆地连连看
又称“紫色盆地”,物产丰富, 农耕发达 矿产资源丰富,号称“聚宝盆” 面积广大,分布有我国最大的 沙漠 纬度位置偏高,受到西风湿润 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地理条件复杂多样的国家,拥有广袤的土地,多样的地形特征。

本篇说课稿将介绍中国的地形特点,包括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河流等方面。

二、山脉中国地理上的主要山脉有五岳、秦岭、太行山、大别山、南岳、华山等。

其中,五岳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岳之首,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这些山脉保护了中国的东方平原,形成了中国的自然屏障。

三、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国和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

它被誉为"世界屋脊",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水资源储备。

内蒙古高原则位于中国的北部,地势相对较低,但仍有独特的地貌景观和资源。

四、平原中国的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北方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东北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主要由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构成。

北方平原则位于长江以北,是我国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区域之一。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盆地中国的盆地众多,其中包括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等。

四川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盆地,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被山脉环绕,地势相对较低,属于典型的向内流域。

塔里木盆地则位于新疆西部,被喀喇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环绕,地势高于海平面。

鄂尔多斯盆地和吐鲁番盆地分别位于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地势相对较低,气候干燥。

六、河流中国有众多重要的河流,其中包括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和黑龙江等。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流经11个省市,对于中国的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意义重大。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有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美称,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七、结语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形特征,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通过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中国的地形与地势》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与地势》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与地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国的地形与地势》。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中国的地形与地势》是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地形和地势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气候、河流、交通、农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既是对中国地理概况的进一步深入了解,也是后续学习中国气候、河流等内容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空间思维能力,他们对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对于地形和地势的具体特征、影响等还缺乏系统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

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新事物,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

2.理解中国地势的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形图分析地形地势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读图、析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中国地势的特征及其影响。

(二)教学难点1.运用地形图分析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2.理解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形地势特征。

2.问题导向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堂关于中国地形的说课。

中国地形的多样性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以及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将以中国地形的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主线,通过多媒体展示、地图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地形。

二、分析课程标准根据《中小学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本课程将重点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中国地形的特点,理解地形形成的原因,认识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同时,本课程还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地图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中国地形的特点,包括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中国地形形成的原因,了解地壳运动、气候和水文等因素对地形的影响。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地形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中国地形的特点,并理解地形形成的原因。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工业和交通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形特点,提出问题:“中国的地形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中国的地形如此多样?”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中国地形的特点,包括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

同时,讲解地形形成的原因,如地壳运动、气候和水文等因素对地形的影响。

3. 地图分析(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张中国地形图。

要求学生根据地图上的地形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回答问题:“这个地区的地形特点是什么?地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地形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4. 小组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5.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不同地区的案例,如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北方平原的农业发展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地形复杂多样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地形复杂多样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地形复杂多样说课稿《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一节说课稿几位评委辛苦了,我说的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与地形》第二课时,内容为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一(教材分析:本节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我国的地形特征,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本节放在了讲述中国自然环境各章节之首。

学好本节内容,能为今后学习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地理打下基础。

本节知识和技能目标为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地形分布只能感中的“骨架”作用。

记住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过程和方法目标为通过阅读地理图表,能够总结我国的地形特点。

讨论地形特点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为初步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并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主要山脉及其地理位置。

?运用地形图分析我国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对本节内容来说地图尤为重要。

所以教学的关键是地图,地图是各知识点联系的纽带,也是教学的根本,也是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方法。

二(教法策略分析:本节主要运用了读图分析法,谈话法,讨论法,绘图,练习等教学方法。

本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理解为认识中国地形图,所以教学中注重知识点从图上来,即通过读图来分析地形的特征,然后讨论其影响,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两个问题都是按这个模式来安排的。

学生在认识地图的过程中绘制地形简图,又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上,这样做到了知识从图上来,又落实到图上。

发挥了地理教学中地图的重要性。

授课当中用到了多媒体,直观的反映了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增强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绘制地理简图是我这两年的一个尝试,可以养成学生学生看图、绘图的能力和习惯,对构建脑图有很大的帮助,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和空间概念。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一、说课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掌握中国地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说课重点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和分布情况。

三、说课难点地形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多样性和复杂性。

中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丰富多样。

主要地形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和台地等。

这些地形类型在中国的分布不均匀,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2. 中国地形的分布情况中国地形的分布情况主要受到地壳构造、气候和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整体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降的趋势。

西部地区以高山和高原为主,东部地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同时,中国还有一些特殊的地形,如喀斯特地貌、沙漠地貌和海岸地貌等。

3. 地形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地形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地形对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地理环境因素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山地地形容易形成陡峭的山地气候,高原地形容易形成寒冷干燥的高原气候,平原地形容易形成湿润的平原气候。

同时,地形也影响着水文的分布和流动,决定了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导入、展示与讲解、总结与评价。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中国的地形特点。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中国的地势是高还是低?中国有哪些地形类型?2. 展示与讲解(3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讲解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和分布情况。

重点介绍中国的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和台地等地形类型,并结合具体的地理案例进行说明。

同时,讲解地形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总结与评价(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如:中国的地形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中国的地形与气候有什么关系?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说课稿 地形复杂多样

说课稿 地形复杂多样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中的第一框“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从这一节开始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

自然环境是人文环境形成的基础,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才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包含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生物等方面内容,首先学习“地形”,充分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总之,这一节是继续学习中国地理的重要基础。

2、结构特点:本课内容是第一节“地形和地势”两个小标题“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中的第一个。

两个标题符合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表面上平行的两个标题,在结构上有着递进关系。

本节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地形名称,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能初步构建出中国地形图的烙印,所以掌握这些地形名称及分布,对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地形特征、研究地形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3、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可见要把“地形的特征”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同时还要有意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所以根据上面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心智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悉不同走向的山脉,并理解重要山脉起到的“骨架”作用;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地形图总结我国的地形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的壮丽山河,产生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4、教学重点: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形特征。

2.1.2中国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

2.1.2中国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

塔里木 最大内陆盆地、内有 盆地 最大沙漠,油气丰富
准噶尔 纬度最高,三角形 盆地 牧场广阔
柴达木 平均海拔最高 盆地 “聚宝盆”
四川 “红色盆地”“紫色盆地” 盆地 土壤肥沃,特产丰饶
中国地形特征
山地33% 高原26%
丘陵10%
平原12%
盆地19%
总结
①地形复杂多样、类型齐全, ②山区面积广阔
青藏 高原
“世界屋脊”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 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高原
黄土 高原
黄土分布面积广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 高原
喀斯特地貌广布 地表崎岖不平
东北 黑土、沼泽广布 平原 我国最大的平原
华北 海拔50米以下 平原 “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 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游平原 水田、“鱼米之乡”
诗说中国地形
走马川行雪海边, 塔里木 平沙莽莽黄入天。 盆地
内蒙古 天苍苍,野茫茫, 高原 风吹草低见牛羊。
山随平野尽, 长江中 江入大荒流。 下游平原
东南 山重水复疑无路, 丘陵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说中国地形
找一找
我国主要的地形类型有 哪些?
找出我国主要地形区。
诗说中国地形
诗说中国地形
想一想
C.丙为东南丘陵 D.丁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位置相邻,为什么不统一命 名呢?
二、画说中国地形
画说中国地形
画一画
在左图(课本21页图2-1) 中画出我国主要地形区,注 意不同地形用不同颜色。
画说中国地形
四大高原
海拔高于500米, 地表起伏小,边缘陡峭
青藏 高原
内蒙古 高原 黄土 高原
云贵 高原
画说中国地形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一节第2课时 地形复杂多样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一节第2课时  地形复杂多样
26
②丘陵多己开辟为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 ③少数挺拔峻峭的山峰成为名山和重要旅游资源:如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四大佛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或旅 游名胜(黄山、庐山、武夷山、巫山三峡、台湾阿里 山日月潭、桂林山水、长白山白头山天池、天山天池、 承德避暑山庄、湖南张家界、北京八达岭、四川九寨 沟、敦煌石窟或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江西井冈山 等;
(2)不利影响:
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 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 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 成耕地资源不足。
29
课堂小结
青藏高原 ——雪山连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塔里木盆地 —最大
四 大
内蒙古高原 ——地势平坦
四 大
高 原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
盆 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聚宝盆”
25
• 山区优点分析: • 山区其他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
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 ①山区是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地区:最
大林区是东北原始林区包括大小兴安岭和 长白山,第二大林区是西南原始林区包括 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变处以 及横断山区,第三是东南丘陵人工次生林 区包括台闽赣等;
19
主要丘陵
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 丘陵和东南丘陵。
这些丘陵海拔多在200 米~500米;少数挺拔峻秀 的山峰海拔超过1000米,耸 立在平原和低丘之上;两广 丘陵的石灰岩地区,喀斯特 地形发育较好 ;一些地区 有独特的地表地貌。
20
21
主要丘陵:
位置
风景旅游区

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教案

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教案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周次授课时间课题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分布的认知,归纳出中国地形复杂多样这一基本特征。

2.学会从地形种类、地形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认识和表述地形特点,分析其对农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3.通过对中国壮丽山河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

教学重点1.中国主要的地形区及特点。

2.中国的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1.中国主要地形区在地图上的落实。

2.各地形区的特点易混淆。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

第2课时课时数 2课时课堂教学实施设计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一、导入新课(1′)〖师〗多媒体播放歌曲《青藏高原》。

〖生〗欣赏歌曲,感受青藏高原的风光,初识高原的地表形态。

二、讲授新课(25′)〖师〗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分布”简图。

<检查预习>〔提问〕说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形区的名称、地位及特点。

〖生〗思考,作答。

①青藏高原:世界最高、中国面积最大;地表形态—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地势—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②内蒙古高原:中国二大;地表形态—平坦开阔,地面起伏和缓。

③黄土高原:中国三大;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地表形态—沟壑纵横。

④云贵高原:中国四大;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⑤东北平原:中国最大;黑土面积广大。

⑥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中国二大。

⑦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三大;有“鱼米之乡”之称。

⑧塔里木盆地:中国最大;境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⑨准格尔盆地:中国二大;西北部因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

⑩柴达木盆地:中国三大;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⑪四川盆地:中国四大;有“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之称;境内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一、引言中国地形广泛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湖泊等多种地貌类型。

本说课稿将重点介绍中国的地形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地形特点1. 高山地形: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

此外,中国还有昆仑山、天山等众多高山。

高山地形往往具有峻峭陡峭的特点,山顶常年被积雪覆盖,气温极低。

高山地形对气候、水资源等有重要影响。

2. 平原地形:中国有广阔的平原地带,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平原地形广阔开阔,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平原地区也是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

3. 丘陵地形:中国丘陵地形分布广泛,如华南丘陵、西南丘陵等。

丘陵地形起伏不平,山丘交织,土地多用于农业和林业。

丘陵地区也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

4. 河流地形:中国有众多重要的河流,如黄河、长江、珠江等。

河流地形呈现出峡谷、河湾、河口等多样的地貌特点。

河流地形对水资源的分布、交通运输等具有重要影响。

5. 湖泊地形:中国湖泊众多,如洞庭湖、太湖、鄱阳湖等。

湖泊地形往往呈现出湖面辽阔、水域丰富的特点。

湖泊地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形形成原因1. 地壳构造运动:中国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交汇处,地壳构造运动频繁。

板块的碰撞、隆升和断裂等地壳变动形成为了中国丰富多样的地形。

2. 气候和水文条件:中国气候多样,从北方的寒温带到南方的亚热带,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对地形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水文条件也是地形形成的重要因素,河流、湖泊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塑造了中国的地貌。

3. 构造地质背景: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造山带,地质背景复杂多样。

地震、火山活动、地壳变形等构造地质作用,对地形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农业:中国拥有广阔的农田,地形对农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平原地区适宜农作物的种植,丘陵地区适宜果树和茶叶的种植,山区地形适宜畜牧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形》说课稿
第2课时地形复杂多样
一、教材分析
《中国地形》是初中八年级地理(湘教版)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的内容。

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由于地形与气候、河流、湖泊之间关系十分密切。

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生学习以后相关章节知识垫定坚实的基础。

知识目标:能在中国地形图上准确指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并能说出其主要特征(重点及难点)。

初步学会从地形种类、地形分布、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等方面表述地形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我国主要地形区及其主要特征。

二、教法分析
因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地理、历史学科和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专题交流研训活动”》,目的在于深入探讨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改进地理、历史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式方法,促进教师有效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实践学习与经验交流。

所以本堂课我采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使用交互白板技术能即时方便灵活地引入多种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并可对多媒体材料进行灵活地编辑组织、展示和控制,它使得数字化资源的呈示更灵活,也解决了过去多媒体投影系统环境下,使用课件和ppt讲稿教学材料结构高度固化的问题。

交互白板技术使得以前色彩单调,教学呈现仅止于手写文字和手绘图形的黑板变得五彩缤纷,既可如以往一样自由板书,又可展示、编辑数字化的图片、视频,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教学富有成效。

利用电子白板信息容量大,授课内容更直观等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地图和景观图片,使学生通过读图,直观获取有关的知识。

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阅读、对比、练习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

注重学生对地图的熟悉,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以及用图的能力,体现出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决定了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个性,同时具有注意力分散,爱发表见解等特点。

针对学生以上情况,我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以下策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尽量使课堂显得形象生动,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

同时创设自学阅读环
节,让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自学。

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在学法指导上,我引导学生采用观察法、自学法、综合分析法进行学习。

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自主学习。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
我将以下四个环节穿插在本节课的四部分(四四三三)内容中。

㈠复习内容,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中国地形第一课时的内容,纵横交错的山脉和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是我国自然环境的突出特点,接着引入今天的内容,大家一起来学习中国地形的突出特点,复杂多样的中国地形。

㈡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因为课本是用了三个主要的阅读材料来介绍中国的主要地形的,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阅读,自主学习的好机会,我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在课本中自己阅读总结知识点,三段阅读材料主要是对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介绍,我让学生主要找出关于描述地理位置和特征的词语并在课本中标记出来,或者自己试图做出总结性的词语,加深对相关地理事物的理解,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㈢建构体系,拓展创新
通过对四大高原的学习,建立学生对相关地理事物学习的方法体系,为后边的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学习打下基础,我通过在地图上的标注地理位置和学生自己动手找出地理事物特征,并通过最后的表格将四大高原做一详细的对比,通过对比使学生对各个地理事物之间的异同有更直观的感受,从而加深学生的影响,也为学习后边的知识打下基础。

㈣课堂活动,复习巩固
通过一系列的选择,连线以及填表活动,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有更深理解。

活动题主要由学生在白板上完成,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对知识加以巩固。

五、时间安排
•引入新课(2分钟)
•新课教学(25分钟)
•课堂总结(5分钟)
•教学效果反馈(8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