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群落的结构ppt课件
练习
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 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
蛾与丝兰的关系( )A
A. 共生 B.竞争 C. 寄生 D. 捕食
采蜜的蜜蜂回巢后便围绕蜂房以跳舞的方
式将发现的蜜源告诉同伙,这种现象在生物学
上称( A )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
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C )
4、3 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1、群落的概念:
2、研究的问题:
(1)
(2)
(3)
(4)
(5)
二.(6群) 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概念: 热带到两极:物种多样性减少, 2、丰富度 规律: 随海拔高度增加:
随水深增加:
三.种间关系
关系名称 概念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捕食
群落的演替
一、演替的类型
1、概念:
2、原因:
3、类型 概念:
(1)初生演替 过程(以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举例:
(2)次生演体:
概念:
过程:(以弃耕的农田为例)
弃耕农田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灌木层
森林
举例: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活动方式:不合理方式;
实例 羊与草
竞争 寄生
互利共生
水稻和稗草
蛔虫和人
地衣、豆科 植物与根瘤
菌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分层现象
人教生物必修3群落的结构(38张)-PPT优秀课件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真菌 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 藻类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生
生物A
物
数
生物B
量
时间
种间关系(“+”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关系类 型
互利共 生
寄生
物种 AB
++
+-
关系一般特征
实例
彼此有利,彼此依赖 地衣、根瘤
一方有利,一方受害 蛔虫和人
---镶嵌分 布
人教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 (共38 张PPT)
人教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 (共38 张PPT)
例1:受水制约,芦 苇等水生植物只能长 在浅水或水边;红树、 柳树等只能长在水源 附近;松、杉、柏树 等能长在比较干旱处, 仙人掌、沙棘等可长 在极干旱的沙漠。鸭 子、青蛙只可在水中 或水源附近活动,而 马、羊等可在干旱的 陆地自由活动。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 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 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常比相邻群
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资料1
两种草履虫单 独培养和混合 培养时种群个 体数量发生动 态变化的原因 是什么?
1、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当它们 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 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 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 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 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 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 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 了食物来源而灭亡。这就是竞争。
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准备→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统计和 分析→讨论
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真菌 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 藻类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生
生物A
物
数
生物B
量
时间
种间关系(“+”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关系类 型
互利共 生
寄生
物种 AB
++
+-
关系一般特征
实例
彼此有利,彼此依赖 地衣、根瘤
一方有利,一方受害 蛔虫和人
---镶嵌分 布
人教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 (共38 张PPT)
人教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 (共38 张PPT)
例1:受水制约,芦 苇等水生植物只能长 在浅水或水边;红树、 柳树等只能长在水源 附近;松、杉、柏树 等能长在比较干旱处, 仙人掌、沙棘等可长 在极干旱的沙漠。鸭 子、青蛙只可在水中 或水源附近活动,而 马、羊等可在干旱的 陆地自由活动。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 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 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常比相邻群
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资料1
两种草履虫单 独培养和混合 培养时种群个 体数量发生动 态变化的原因 是什么?
1、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当它们 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 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 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 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 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 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 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 了食物来源而灭亡。这就是竞争。
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准备→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统计和 分析→讨论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PPT课件
问题:
一片竹林中竹子高度不同,这是否属
于群落垂直结构?
思考讨论
★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光照强度
★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食物、栖息场所等
★群落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
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 生 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 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
海洋中除鱼类外,还有 珊瑚、贝类、甲壳类等许多 动物及海藻等各式各样的植 物和微生物。
森林 生物 群落
森林中有大树、小树、 草本等各种各样的植物,还 有种类繁多鸟兽虫鱼各类动 物及细菌、真菌等。
市场上动物与植物及微生物能构成生物群落?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常绿针叶林
你能从物种组 成上说出二者 的区别吗?
常绿阔叶林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 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物种的数目愈多,群 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 低等植物 840种 等植物 2888种 物 5000余种 动物 475种
西伯利亚冻原上 低等植物 670种 高 高等植物 139种动 动物 约1000种 脊椎
时间
种间关系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关系类 型
互利共 生
寄生
物种 AB
++
+-
关系一般特征
实例
彼此有利,彼此依赖 地衣、根瘤
一方有利,一方受害 蛔虫和人
竞争 --
捕食
+-
彼此抑制
种群A得利 种群B有害
水稻和稗草
羊与草 狼与羊
数量
数量
数量
捕食
0 A 时间
竞争
0
群落的结构ppt课件
• 思考:为什么田间的植物种植不能过密?
.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
⒈ 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 上的明显的分 层现象——即 不同生物占据 不同高度。)
.
植物
动物
上:杜鹃 等
中:啄木 鸟等
下:画眉 等
分层现象,保证群落在单位空间内充分利用自然
条件。
.
思考:在池塘生物群落中,存不存在垂直结构?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一、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 __各__种__生__物__种__群___的集合。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的生物 (植物、动物、微生物)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常绿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和类别有差别 群落中物种__数__目__的多少
群落的物种组成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物
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 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 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
群落演替的类型 裸岩上的演替
裸岩阶段
.
地衣阶段
.
苔 藓 •
阶 段
.
草本植物阶段
.
灌木阶段
.
森林阶段
.
请思考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 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大
象
水 源
和 狮 子
抢
夺
竞争的结果
量生 物 数
生物A 常表现为_相__互__抑_制_,有时表 现为一方占___优__势_,另一
生物B 方处__劣__势_甚_至__灭_亡。
时间
.
寄生
.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
⒈ 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 上的明显的分 层现象——即 不同生物占据 不同高度。)
.
植物
动物
上:杜鹃 等
中:啄木 鸟等
下:画眉 等
分层现象,保证群落在单位空间内充分利用自然
条件。
.
思考:在池塘生物群落中,存不存在垂直结构?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一、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 __各__种__生__物__种__群___的集合。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的生物 (植物、动物、微生物)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常绿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和类别有差别 群落中物种__数__目__的多少
群落的物种组成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物
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 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 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
群落演替的类型 裸岩上的演替
裸岩阶段
.
地衣阶段
.
苔 藓 •
阶 段
.
草本植物阶段
.
灌木阶段
.
森林阶段
.
请思考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 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大
象
水 源
和 狮 子
抢
夺
竞争的结果
量生 物 数
生物A 常表现为_相__互__抑_制_,有时表 现为一方占___优__势_,另一
生物B 方处__劣__势_甚_至__灭_亡。
时间
.
寄生
第3节 群落的结构(43张PPT)
b.地下分层现象主要与水分和矿质元素有关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
B
A、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某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垂直
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C、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有差别,但水平方
向无分层现象
D、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分化有利于资源利用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叫做群落。 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 并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 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
• 思考:
• 判断下列实例是否属于群落:
• 1.一座山上全部蛇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 己也无法生存。
“收割理论”: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 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 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 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根瘤内有大量 根瘤菌
豆类植物的根
根瘤菌 通过固氮作用提供含氮养料
a.土壤小动物的作用: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b.取样: 取样器取样
c.采集:诱虫器(利用小动物避光避热特点),吸虫器。 利用昆虫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d.观察和分类:
放大镜、显微镜观察, 借助动物图鉴分类
e.统计和分析:
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
C 下列有关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不同群落间,物种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
B
A、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某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垂直
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C、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有差别,但水平方
向无分层现象
D、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分化有利于资源利用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叫做群落。 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 并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 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
• 思考:
• 判断下列实例是否属于群落:
• 1.一座山上全部蛇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 己也无法生存。
“收割理论”: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 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 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 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根瘤内有大量 根瘤菌
豆类植物的根
根瘤菌 通过固氮作用提供含氮养料
a.土壤小动物的作用: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b.取样: 取样器取样
c.采集:诱虫器(利用小动物避光避热特点),吸虫器。 利用昆虫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d.观察和分类:
放大镜、显微镜观察, 借助动物图鉴分类
e.统计和分析:
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
C 下列有关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不同群落间,物种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
-第3节群落的结构ppt课件
3 34 264 183 75 108 111 74 10 7 —— ——
3 1 196 136 27 78 155 197 33 25 29 20
草本层 1—1.3米
—— —— 24 18 17 20 81 103 14 89 32 140
地面
—— —— 6 9 —— —— 7 2 —— 47 19 20
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2.下列属于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A.群落中物种的数目 B.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 C.群落的空间结构 D.群落的物种组成
随堂练习
3. 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 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 示的关系依次是
互利共生
捕食
竞争
随堂练习
4.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在 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
充满虫体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 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 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之 间的关系属于
注:数字下划线表示某种鸟最喜好栖息的层次
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 林的上层的活动,吃 高大乔木的种子。
煤山雀、黄腰柳莺和 橙红鹤等鸟类总是森 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 型的森林底层鸟类, 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 虫。
分层的主要原因: 食物、栖息空间
动物种类的多少是随植物层次 的多少而变化的
池塘生物群落中
我国 南方
北方群落的变化?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课件
例:下列描述属于群落的是( D )
A.一个池塘中的鱼类 B.一片森林中的各种植物 C.一片草地上的牧草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物
种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包括? 若要你研究上池塘群落,你将从哪些方面着手研究?
个体水平 年龄、性别、个体发育——“生老病死”等
种群水平
种内互助:蜜蜂、蚂蚁等 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 空间、水分、
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
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体表
蛔虫等寄生动物的体内
A
B
A:寄主 B:寄生者
AB
四、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 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生物数量 生物数量
有一定有时间 和空间
必须包括全部的生物。 即必须有植物、动物、 微生物三大功能类群
生物间有一定的关 系。各种生物是相 互作用相互影响, 彼此之间以物质和 能量为纽带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
群落与种群的关系:
区别: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群落是各种(或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联系:群落是由不同种群构成的。 它是一定自然区域中各种种群的集合体。
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 链相对稳定,因而可以使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四、群落中的种间关系——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食草行为也是捕食。 被捕食者与捕食者相互制约双方的数量。
生
物 数
A:雪兔
A
B
量
B:猞猁。
水稻和稗子
A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C
B
四、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竞争
A.一个池塘中的鱼类 B.一片森林中的各种植物 C.一片草地上的牧草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物
种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包括? 若要你研究上池塘群落,你将从哪些方面着手研究?
个体水平 年龄、性别、个体发育——“生老病死”等
种群水平
种内互助:蜜蜂、蚂蚁等 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 空间、水分、
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
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体表
蛔虫等寄生动物的体内
A
B
A:寄主 B:寄生者
AB
四、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 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生物数量 生物数量
有一定有时间 和空间
必须包括全部的生物。 即必须有植物、动物、 微生物三大功能类群
生物间有一定的关 系。各种生物是相 互作用相互影响, 彼此之间以物质和 能量为纽带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
群落与种群的关系:
区别: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群落是各种(或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联系:群落是由不同种群构成的。 它是一定自然区域中各种种群的集合体。
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 链相对稳定,因而可以使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四、群落中的种间关系——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食草行为也是捕食。 被捕食者与捕食者相互制约双方的数量。
生
物 数
A:雪兔
A
B
量
B:猞猁。
水稻和稗子
A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C
B
四、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竞争
新课标必修3群落的结构ppt课件
群落的成层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与环境相互矛盾统一 的反映。
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
成层现象(地上与地下成层)是群落中各种群之间以及种群 与环境之间相互竞争和相互选择的结果。它不仅缓解了植物之间
争夺阳光、空间、水分和矿质营养等的矛盾,而且由于植物在空间上的 成层排列,扩大了植物利用环境的范围,提高了同化功能的强度和效率。 成层现象愈复杂,即群落结构愈复杂,植物对环境利用愈充分,提供的 有机物质也就愈多。
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 与食物有关,其次还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
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比如湖泊和海洋的浮游动物 即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主要决定 与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等。
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 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资料分析;反映种间关系的实例
讨论:
1( 1)单独培养: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 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
1(2)混合培养: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 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 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 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 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 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例如在美洲大陆 上,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数逐渐减少。
营巢鸟 哥伦比亚 1395种 巴拿马 1100种 佛罗里达 143种 纽芬兰 118种 格陵兰 56种
高等植物 佛罗里达 2500种 马萨诸塞 1650种 拉布拉多 390种 巴芬岛 218种
群落的物种组成
平原的生物种类一般比山地的少,草地比林地的 少,远离大陆的岛屿比靠近大陆的岛屿生物种类少。
第3节 群落的结构(2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 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 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 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 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 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 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数量多的被捕食者先增
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先减少
物
D. 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 生物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种群种类、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群落演替
研究池塘群落
群落的空 间结构
种群位置
池塘的范围 和边界
肉食性鱼 小型水生动物 浮游动物、植 物 植食性鱼
三、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1、意义: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丰富度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 的分布差异。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优秀课件PPT(共24张)
请小组讨论分析该模式是如何 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有 何设计意义?(提示:阅读教材
P74-75,77)
利用群落空间结构,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在盐碱地 改良与水资源调蓄方面具有突出的价值。
1.垂直结构
1.垂直结构
鹰、伯劳、杜鹃、黄鹂等 总是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
山雀、莺、鹟、啄木鸟等 总是森林的中层栖息
(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_双___小__核__草___履__虫_,不能正 常生长的是_大__草__履___虫。
(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是什么? 由于双小核草履虫繁殖速度略高于大草履虫,具有一定优越性,因此在食物数 量有限的情况下,它能通过竞争而生存下来。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为种间竞争 (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_先__增__加__然__后__稳__定_,在这个发展过 程中,生物因素之间主要关系的转变表现在_由__种__间__竞__争__转__变__为__种__内__斗__争_。 (4)如果在自然界中,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是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 同的结果?说明原因。 不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分
量
B
相互抑制
B A
时间
时间
Back
鳙鱼 颤藻
A
轮虫
B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个 体 数
被捕食者 A
“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 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量
捕食者数量高峰变动滞后于被捕食者 B 捕食者
Back 时间
血吸虫 幼虫在 中间宿
B A
主螺内 发育
B A
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 (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 分以维持生活。
群落的结构ppt课件(优秀版)
水平结构
现象
①___分__层___现象
②___镶__嵌___分布
1)地形的变化
决定 因素
1)植物分布:③_光__照__强__度__2)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
2)动物分布:栖息空间和 3)光照强度不同
④__食__物__条__件___
4)生物⑤__自__身__生__长__特__点__不同
5)人与动物的影响
[探究与学习] 能较好地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 分层现象的是( )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B.不同的地段上动、植物的分布不同 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 D.鹿群中有的鹿矮,有的鹿高 [答案]A
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丰富度的调查方法:___取__样__器___采集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1)记名计算法。 (2)__目__测____估计法。 3.步骤:准备→___取__样___→采集小动物→观察和__分__类___→ 统计和分析。
【变式训练 3】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包括
() A.光照强度 C.温度 [答案]D
B.土壤类型 D.种群的年龄结构
采集小动物的方法 1.诱虫器采集: (1)原理:土壤动物有避光、避高温、趋湿的特性。 (2)优点:方便、效果好。 (3)缺点:时间较长。 2.简易采集法: (1)工具:瓷盆、放大镜、解剖针、包着纱布的镊子。 (2)方法:体型较大的动物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体型较 小的动物用吸虫器采集。
乙类群
解答提示:群落的丰富度要看群落中物种的数量,物种的 数量越多,群落的丰富度越大;种群密度大小的比较则看相同 体积内物种的个数,个数越多,种群密度则越大。
答案:C
1.生活在一个池塘内的藻类、水蚤、鱼虾及淤泥中的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争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 于劣势,最终灭亡。
2020/10/28
水稻和稗子的竞争
22
捕食的结果是两个种群相互
制约,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
稳定。
生物B
生物A
种
种
群 数
群 数
生物B
量
生/10/28
23
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 主)2020/的10/28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24
英国格拉斯哥市
2020/10/28
4
如:在池塘生物群落中.既有浮萍等水生植物,
也有鱼,虾,螺等水生动物,还有多种多样的微 生物等
2020/10/28
5
群落的物种组成
常绿针叶林
常绿常阔叶绿林阔叶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 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2020/10/28
6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 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 落的结构也愈复杂。例如在美洲大陆上, 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数逐渐减少。
2020/10/28
30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 共生关系,则可表示如下:
互
利 共
生 物 数
生
量
2020/10/28
生物A 生物B
时间
31
群落的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
2020/10/28
水平结构:
32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的明显的分层现象——即不同 生物占据不同高度。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2020/10/28
1
群落的概念
2020/10/28
2
精品资料
群落(community):是指同一时间内
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要点: 1、一定的区域,包含这里的各种生物。 2、区内各种生物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如,一座城市,它除 了有大量的人外,还有各 种绿化植物、还有菜地和 果园。有许多的植物及老 鼠苍蝇蟾蜍等动物。这就 构成了一个城市生物群落。
2020/10/28
8
我国 南方
北方群落的变化?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苔原
2020/10/28
落叶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9
三.种间关系
2020/10/28
10
种间关系包括:
捕食 竞争 寄生 互利共生
2020/10/28
11
种间关系——竞争:
概念: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空间、 资源等而发生的现象叫做竞争。
◇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 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 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但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 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小草履虫处于优 势。随着小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 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
2020/10/28
2020/10/28
26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寄生关系, 则可表示如下:
B 寄生者
种
群
数
量
A 寄主
时间
2020/10/28
27
互利共生--概念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
根瘤菌在豆科植物根部利 用豆科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生活, 同时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 肥回报豆科植物。
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
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 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 内部。
2020/10/28
25
思考:在寄生中寄生者与寄主的利益关 系如何?
寄生关系为寄生者获益,寄主受害。
思考:寄生与捕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捕食中的被捕食者将被杀死或造成身体器官的明 显残缺,寄生中的寄主不会出现这些变化。 (捕食致伤致残甚至致死,寄生只致病)
2020/10/28
28
例二:地衣
例如:地衣是藻 藻类 类与真菌共生体 真菌
光合作用
给真菌提供有机物
吸收水和无机盐
供给藻类
2020/10/28
29
其它典型实例
白蚁的肠道为鞭毛虫提供了生活场所,而鞭毛虫可以 帮助白蚁消化其所赖以生存的纤维。
爬行动物中的“绿毛龟”与丝状藻类之间是共 生现象的另一种形式,丝状藻借龟甲表面,作为附生 的基底,从龟甲表层分泌物中吸取养料而滋生;当 整个龟甲被丝状藻覆盖后,形似龟甲长满绿毛从而 可逃避敌害。
2020/10/28 竞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12
哥们,且分一杯羹!
(一只大象为了草原中唯一的水源而驱走斑马群)
2020/10/28
13
P72资料分析
大草履虫 小草履虫
分别培养 生活很好
混合培养
大草履虫死亡 小草履虫正常
2020/10/28
14
如何解释资料1的实验结果?
◇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 同一种杆菌为食)
15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 的竞争关系,则可表示为
生物B
种
群
数
量
生物A
时间
2020/10/28
16
P72资料分析
雪兔和猞猁 相互制约, 它们的种群 数量在一定 的范围内波 动。
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波动有什么规律?
猞猁数量 2020/10/28
雪兔数量
猞猁数量
雪兔数量
17
种间关系——捕食:
概念:一种生物(动物)以另一种生物 的身体或器官为食。
营巢鸟
高等植物
哥伦比亚 1395种 佛罗里达 2500种
巴拿马 1100种 马萨诸塞 1650种
佛罗里达 143种 拉布拉多 390种
纽芬兰 118种 巴芬岛 218种
格陵兰 56种
2020/10/28
7
平原的生物种类一般比山地的少,草地比林 地的少,远离大陆的岛屿比靠近大陆的岛屿生 物种类少。
但在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 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 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在森林生物群落中,高大的 乔木总是处于群落最高层,它 下面有灌木层、草本层、地被 层,还有地下生物。动物则鹰、 松鼠等处于顶层,麻雀、雉等 处于中层,鼠和兔等在地面, 蚯蚓、蝼蛄等在地下。
2020/10/28
33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变化、土 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 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 素2影020/1响0/28,不同生物有分布于不同地段的现象。 34
2020/10/28
18
2020/10/28
19
2020/10/28
捕蝇草
20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 则可表示为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数量变化曲线
种
群
数 量
捕食者
被捕食者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相互制约,二者的种群数时量间保
持20相20/1对0/28稳定。
21
竞争与捕食作用的结果有何区别?
2020/10/28
水稻和稗子的竞争
22
捕食的结果是两个种群相互
制约,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
稳定。
生物B
生物A
种
种
群 数
群 数
生物B
量
生/10/28
23
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 主)2020/的10/28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24
英国格拉斯哥市
2020/10/28
4
如:在池塘生物群落中.既有浮萍等水生植物,
也有鱼,虾,螺等水生动物,还有多种多样的微 生物等
2020/10/28
5
群落的物种组成
常绿针叶林
常绿常阔叶绿林阔叶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 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2020/10/28
6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 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 落的结构也愈复杂。例如在美洲大陆上, 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数逐渐减少。
2020/10/28
30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 共生关系,则可表示如下:
互
利 共
生 物 数
生
量
2020/10/28
生物A 生物B
时间
31
群落的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
2020/10/28
水平结构:
32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的明显的分层现象——即不同 生物占据不同高度。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2020/10/28
1
群落的概念
2020/10/28
2
精品资料
群落(community):是指同一时间内
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要点: 1、一定的区域,包含这里的各种生物。 2、区内各种生物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如,一座城市,它除 了有大量的人外,还有各 种绿化植物、还有菜地和 果园。有许多的植物及老 鼠苍蝇蟾蜍等动物。这就 构成了一个城市生物群落。
2020/10/28
8
我国 南方
北方群落的变化?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苔原
2020/10/28
落叶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9
三.种间关系
2020/10/28
10
种间关系包括:
捕食 竞争 寄生 互利共生
2020/10/28
11
种间关系——竞争:
概念: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空间、 资源等而发生的现象叫做竞争。
◇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 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 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但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 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小草履虫处于优 势。随着小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 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
2020/10/28
2020/10/28
26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寄生关系, 则可表示如下:
B 寄生者
种
群
数
量
A 寄主
时间
2020/10/28
27
互利共生--概念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
根瘤菌在豆科植物根部利 用豆科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生活, 同时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 肥回报豆科植物。
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
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 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 内部。
2020/10/28
25
思考:在寄生中寄生者与寄主的利益关 系如何?
寄生关系为寄生者获益,寄主受害。
思考:寄生与捕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捕食中的被捕食者将被杀死或造成身体器官的明 显残缺,寄生中的寄主不会出现这些变化。 (捕食致伤致残甚至致死,寄生只致病)
2020/10/28
28
例二:地衣
例如:地衣是藻 藻类 类与真菌共生体 真菌
光合作用
给真菌提供有机物
吸收水和无机盐
供给藻类
2020/10/28
29
其它典型实例
白蚁的肠道为鞭毛虫提供了生活场所,而鞭毛虫可以 帮助白蚁消化其所赖以生存的纤维。
爬行动物中的“绿毛龟”与丝状藻类之间是共 生现象的另一种形式,丝状藻借龟甲表面,作为附生 的基底,从龟甲表层分泌物中吸取养料而滋生;当 整个龟甲被丝状藻覆盖后,形似龟甲长满绿毛从而 可逃避敌害。
2020/10/28 竞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12
哥们,且分一杯羹!
(一只大象为了草原中唯一的水源而驱走斑马群)
2020/10/28
13
P72资料分析
大草履虫 小草履虫
分别培养 生活很好
混合培养
大草履虫死亡 小草履虫正常
2020/10/28
14
如何解释资料1的实验结果?
◇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 同一种杆菌为食)
15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 的竞争关系,则可表示为
生物B
种
群
数
量
生物A
时间
2020/10/28
16
P72资料分析
雪兔和猞猁 相互制约, 它们的种群 数量在一定 的范围内波 动。
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波动有什么规律?
猞猁数量 2020/10/28
雪兔数量
猞猁数量
雪兔数量
17
种间关系——捕食:
概念:一种生物(动物)以另一种生物 的身体或器官为食。
营巢鸟
高等植物
哥伦比亚 1395种 佛罗里达 2500种
巴拿马 1100种 马萨诸塞 1650种
佛罗里达 143种 拉布拉多 390种
纽芬兰 118种 巴芬岛 218种
格陵兰 56种
2020/10/28
7
平原的生物种类一般比山地的少,草地比林 地的少,远离大陆的岛屿比靠近大陆的岛屿生 物种类少。
但在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 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 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在森林生物群落中,高大的 乔木总是处于群落最高层,它 下面有灌木层、草本层、地被 层,还有地下生物。动物则鹰、 松鼠等处于顶层,麻雀、雉等 处于中层,鼠和兔等在地面, 蚯蚓、蝼蛄等在地下。
2020/10/28
33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变化、土 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 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 素2影020/1响0/28,不同生物有分布于不同地段的现象。 34
2020/10/28
18
2020/10/28
19
2020/10/28
捕蝇草
20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 则可表示为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数量变化曲线
种
群
数 量
捕食者
被捕食者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相互制约,二者的种群数时量间保
持20相20/1对0/28稳定。
21
竞争与捕食作用的结果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