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方式标准化作业分析
精益生产标准化
![精益生产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106f11c80c22590102029d7e.png)
精益生产标准化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必须有效地组合物质、机器和人。
丰田生产方式TPS(ToyotaProductionSystem)将这种组合的过程称为作业组合这一组合汇总的结果就是标准化作业(StandardizeWork)。
1实施标准化作业的基本条件1.1过程具备较低的变差,确保在连续循环中的重复性。
同一台设备产生的可变的循环时间或者返工将妨碍标准化的持续和有效实施。
因此设备必须是可靠的而且不应该产生太多的质量缺陷。
1.2产品变差管理。
由干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经过不同的时间加工出来的产品的存在因此这种变差必须被了解、分析和减少(尽可能消除)。
我们必须为每种产品定义标准化,包括实施标准化的团队。
1.3人机分离。
操作者必须和设备分离(如:每2秒对设备必须的干预将阻碍操作者做其它)否则将会妨碍开发基于顾客需求的不同标准化作业。
1.4低频次操作。
这将引起操作者循环时间的变差:操作者必须避免长时间做不属于循环内但在特殊情况下又必需做的那些操作(如:用叉车移走包装箱、在最终检验处的长时间返工等)。
1.5快速有效地处理改进建议的过程。
有必要根据操作者的建议快速修订标准化作业对于那些经常提出改进建议的操作者应该纳入改进团队和他们一起实施改进。
2标准化作业的三个要素标准化作业主要包括标准周期时间、标准作业顺序标准在制品存量三个要素:1)节拍时间。
是指各生产单元内(或生产线上)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所需要的时间。
节拍时间=每日的时间*/每日的必需数量(*每天的时间有差异时用时间表进行计算)决定了节拍时间后就会因制作人的不同而产生个人差异。
并且由于不考虑剩余所以任何一个人都知晓是否有浪费,这又与改善相关。
这就给了工厂一个改善的思路:比节拍时间多出了一点时,就该考虑进行改善以遵守节拍时间。
2)标准作业顺序。
是用来指示多技能操作者在同时操作多台不同机床时所应遵循的作业顺序,即作业人员拿取材料、上机加工、加工结束后取下,及再传给另一台机床的顺序这种顺序在作业人员所操作的各种机床上连续地遵循着。
精益生产 标准作业
![精益生产 标准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f36dc5c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1.png)
精益生产注重发挥人的作用, 鼓励员工参与和持续改进,以 实现企业长期效益的最大化。
精益生产的发展历程
精益生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日本汽车制造商开始研究消除浪费、提 高生产效率的方法。
1985年,詹姆斯·P·沃麦克(James P. Womack)和丹尼尔·T·琼斯(Daniel T. Jones)发 表了《精益思想》(Lean Thinking)一书,将精益生产总结为五项基本原则。
03
实施效果
通过标准化作业的实施,该企业的生 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操作规范性也得到 了提高,减少了操作失误和质量问题 的发生。
06
前瞻性思考
精益生产标准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精益生产标准作业的普及和应用 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技术和智能化将推动精益生产标 准作业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原则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精益生产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管理趋势。
精益生产的意义
1
精益生产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 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库存,提高 客户满意度。
2
精益生产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 企业竞争力,实现长期盈利。
3
精益生产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和改进,不断追求 卓越,保持竞争优势。
背景介绍
要点二
实施过程
该企业为了持续改进生产效率和质量 ,建立了精益生产标准作业制度,并 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在实施过程中,该企业采用了PDCA 循环和5W1H分析法等工具,针对生 产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持续改进, 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
要点三
实施效果
通过持续改进,该企业的生产效率和 质量水平得到了持续提升,产品交货 期缩短了10%,客户满意度提高了 15%,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 得到了提高。
精益生产方式标准化作业
![精益生产方式标准化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e09647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8.png)
精益生产方式标准化作业1. 简介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开始寻求更高效、更灵活的生产方式,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高的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在这种背景下,精益生产方式应运而生。
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通过消除浪费、优化流程和工作标准化来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论。
本文将详细介绍精益生产方式的标准化作业。
2. 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原则在介绍精益生产方式的标准化作业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原则。
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消除浪费:通过分析生产过程,找出并消除不必要的工作和浪费,如等待、运输、库存等。
•价值流分析:通过深入了解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流,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改进。
•拉动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进行拉动式生产,避免过度生产和库存积压。
•持续改进:通过实施持续改进活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标准化作业在精益生产方式中的作用标准化作业在精益生产方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标准化作业,企业能够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3.1 工作标准化标准化作业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确保每个员工在进行相同工作时都能按照相同的流程操作。
这样可以降低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变异和差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2 流程优化通过标准化作业,企业能够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
通过分析现有的流程,去除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简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3.3 培训和人才储备标准化作业可以作为企业培训和人才储备的基础。
当企业内部有新员工加入或旧员工离职时,标准化作业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培训新员工,并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3.4 过程监控和改进标准化作业可以提供可量化的指标,方便企业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改进。
通过对标准化作业中的指标进行监控,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实施标准化作业的步骤实施标准化作业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4.1 研究和分析工作流程首先,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工作流程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精益道场学习之标准化作业
![精益道场学习之标准化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20269164561252d380eb6ed8.png)
精益道场学习之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是精益道场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企业在发展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工具。
丰田成功的两大基石,一个是标准作业,一个是自动化。
丰田跟其他企业来说,最大差异就是标准作业这块,欧美企业、国内企业都在推行的一系列先进工具,从头到尾在丰田都看不到这些东西,丰田主要推行的第一是拷贝,第二个是改善,咱们以前所说的传统老师傅带徒弟,在丰田这里面别谈什么先进的理论经验,你就谈你是怎么做的。
1、标准化精益生产的两个主要基石,一个是标准化,一个是自働化。
建立标准化首先建立一个标准,就是有法可依。
这个法就是得作到可行、有效。
只有把这个法做的可行有效,才能为将来的工作做好铺垫。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可能都旅行过,从天津到北京,怎么走比较合适?按照中国人的思路,我查一下地图,有多远的距离,我大概估一下应该在两个半小时内到机场,但是对它来说它不会这么回答。
你钱花了没花,你时间花了没有,你师父花了多长时间,但是具体花多长时间怎么看?把你所需要的信息都提供出来,从天津到北京你开什么车,怎么去?走哪条道?这个车速,这个车的状况是什么水平?这个道路状况什么水平?天气是怎么样的?司机的驾驶水平对道路的熟悉情况等等一系列的,把这些基础信息都得先摸透。
这个时候咱们重新规划,从杨村走还是从什么地方走,它最主要对咱们影响质量各个环节、各个因素首先进行一个要素分解。
分解到最小的环节和单位,所以精益生产我想首先得精和细。
大家可以看到几个图片,这是一个作业要领书,这是对一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一些详细规定,关于手套是带什么材料的手套?是线手套还是防切割手套。
对作业相关条件作为用品进行详细的规定。
作为一个顺序,这个是关于打点指示的书,在这个对所有要打的点进行编号,排列完了以后,而且提出来相应的要求,先打还是先打这些顺序怎么来的?师傅教的,师傅以前这么做过,先从1到2是对的,从2到1是不对的。
对这个顺序进行详细的要求,对使用的工具大枪进行详细的规定。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0a9b70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9.png)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引言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效率和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目标是通过消除浪费和提高价值流程的效能来提高生产效率,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
而标准化作业则是精益生产的关键要素之一,它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变动和缺陷的发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的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挑战。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的原理消除浪费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的首要目标是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浪费。
浪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任何活动或资源的使用。
常见的浪费包括物料的过度生产、不必要的运输、长时间的等待、过度处理、员工搬运和运动等。
通过标准化作业,可以通过优化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和操作、合理安排设备布局等方式来消除这些浪费,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建立稳定的工作环境稳定的工作环境是实施标准化作业的前提条件。
稳定的工作环境可以减少变动和干扰对生产过程的影响,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为了建立稳定的工作环境,需要制定和执行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确保员工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工作,减少变动和差异。
持续改进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通过标准化作业,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机会可视化,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持续改进,可以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的方法制定工作标准制定工作标准是实施标准化作业的关键步骤之一。
工作标准是指明确描述每个工作任务的标准和要求的文档或指南。
制定工作标准需要对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明确每个工作任务的具体步骤、标准时间和质量要求。
工作标准可以以文档形式编写,也可以以图表或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
培训和培养员工标准化作业的成功实施需要员工的支持和参与。
因此,培训和培养员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培训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标准的培训,即教会员工如何按照工作标准进行工作;二是技能培训,即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操作技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精益生产—标准作业
![精益生产—标准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b2165f5a1c7aa00b52acb9c.png)
这里时间略超出节拍,通过改善可以解决。
23
标准作业单编制方法
测定各个单位作业的完成时间 工序作业排布完成后,进行每个作业时间测定。 测时表 动作的改善就意味着改变动作 重要的是要测定出正确的时间 时间测定实际上是一种作业写实,把实际情况原封不动 地、正确地记录下来
24
标准作业单编制方法
现场测时表(实例)
序号 工位
确定要测定的 工作内容
操作者 作业内容
1 回牙工位 腾鹏
平台正面回牙(除M10螺纹外)
2 回牙工位 腾鹏
吊回转马达11C0587
3 回牙工位 腾鹏
吊平台至水平
4 回牙工位 腾鹏
摆螺栓
5 回牙工位 腾鹏
装钢管到回转支承并吊翻支承
6 回牙工位 腾鹏
清洁回转支承
具体讲:以人的操作为中心,去掉浪费的动作,把真正有意义的工作集合起 来,编出顺序,使之在同样的条件下能够反复进行这样的作业,并且与设备的 配置和时间相符合。
前提条件
① 以人的活动为中心 ② 重复作业
4
标准作业的定义
当工序明确可重复时,采用标准化工作
生产
物料
办公室
随处都可以开展标准化工作!!!
5
标准作业的定义
○
×
标准半成品库 是将半成品的库存量控制在最小库存量,也就是在标准作业程序中作业 员所需的数量。(不包含最初工序前的毛坯及最终的成品)
8
标准作业的定义
标准作业与作业标准的区别
作业标准是为了进行标准作业依据的标准,是构成标准作业的基础。 如:机械加工中的切削速度、切削量;焊接工艺的焊点数、电流、 电压;涂装工艺中的涂料的粘度、喷枪的气压值、喷枪与工件间的距 离、温度、湿度等。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的目的和重要作用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的目的和重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365e1e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7a.png)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的目的和重要作用所谓精益生产标准作业是指把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人、机、料、法、环、测)进行最佳组合,按“准时化”生产的要求制定出相适应的作业标准。
各类作业人员按照作业标准进行操作。
作业标准一方面是操作者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是管理者检查指导工作的依据。
工人操作时所遵循的作业标准顺序,称作“标准操作规程”,这是标准化作业的第一个目标,标准化作业的第二个目标是在生产时间上,各制造过程达到平衡化。
第三个目标,是将半成品的标准库存量。
控制在最小数量范围内。
作业标准一旦决定下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工艺的改进以及持续不断的改善,需要反复修订作业标准。
标准作业的目的,是通过必要的、最小数量的作业人员进行生产。
它由下面的程序确定:1、确定生产节拍(循环时间);2、确定一个单位产品的完成时间;3、确定标准作业顺序;4、确定在制品的标准持有量;5、编制标准作业组合表。
标准化作业是实现均衡化生产单件生产、单件传送的又一重要前提。
丰田公司的标准化作业主要是指每一位多技能作业员所操作的多种不同机床的作业程序,是指在标准周期时间内,把每一位多技能作业员所承担的一系列多种作业标准化。
标准化作业主耍包括三个内容:标准周期时间、标准作业顺序、标准在制品存量,它们均用“标准作业组合表”来表示,如下图所示。
标准周期时间是指各生产单元内〔或生产线上),生产一个单位的制成品所需要的时间,也称为生产线的节拍。
标准周期时间可由下列公式计算出来,若每班产量是1 050台,则:标准周期时间=每班的工作时间/每班的必要产量=8X60X60/1050=27.4(秒)根据标准周期时间,生产现场的管理人员就能够确定在各生产单元内生产一个单位制品或完成产量指标所需要的作业人数,并合理配备全车间及全工厂的作业人员。
标准作业顺序是用来指示多技能作业员在同时操作多台不同机床时所应遵循的作业顺序,即作业人员拿取材料、上机加工、加工结束后取下以及再传给另一台机床的顺序,这种顺序在作业员所操作的各种机床上被连续地执行。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SOP)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SOP)](https://img.taocdn.com/s3/m/8473dc7dc1c708a1284a44ba.png)
步骤二:确定单位产品的完成时间--工序能力表
① 工序能力表:
工序能力表
¾ 统计在各个工序加工零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工序生产加工能力 ¾ 记录手工作业时间、机器的自动输送时间、及换线(附带时间)的表格 ¾ 本表作用在于在工序中可以明确机器的瓶颈等等,从而找到改善的突破口
8
步骤二:确定单位产品的完成时间--建立作业要素:
9
步骤二:确定单位产品的完成时间--建立作业要素:
④ 作业要素分解实例:
10
步骤二:确定单位产品的完成时间--时间观测:
⑤ 时间观测步骤及方法: 1 把作业要素填写在观测表上,一边观察作业一边记录观测; 2 秒表不停地转动,作业要素完成时秒表所显示的时间就是观测值,读取秒表 上所显示的时间并记录到观测表上; 3 一个动作的结束也可以作为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必须观测10次左右; 4 用黑色字体记录在每一项作业要素的上半行; 5 计算出各作业要素的时间,用红色字体记录在每一项作业要素的下半行; 6 计算出每个生产周期时间,用红体字记录; 7 确定各作业要素作业时间:测10次以后,把里面的最好值选出来。但是,在 可能范围内连续作业的时间不包含异常值(注意:在丰田公司选用的是最稳定 的值,而不是平均值) 8 求出机器作业时间:测定从按下启动按钮开始到所有目标作业完成,机器运 转恢复原位的时间大概观测2~3次左右
② 作业要素的重要性: ¾ 任何操作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作业要素; ¾ 作业要素是标准化作业的基石,一个作业要素是一组使得操作成功完 成的动作的合理组合;
③ 建立作业要素的关键: ¾ 实际作业的位置 ¾ 产品的分组 ¾ 完成要素所需的时间 ¾ 行走不是一个要素,通常情况下不要包括在作业要素表中 ¾ 任何工作的第一个要素可以是“阅读料单并拿取零件” ¾ 工序顺序与作业顺序的编排。
精益生产之标准作业
![精益生产之标准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673b43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e.png)
要点三
及时更新标准作业
针对企业战略、市场需求、工艺技术 等方面的变化,及时更新标准作业, 确保其与企业发展保持同步。
05
标准作业改进方法
消除浪费
01
减少生产中的无效劳 动
通过优化生产线布局、提高设备利用 率、减少产品库存等方式,降低生产 中的无效劳动。
02
减少资源浪费
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生产过快或 过慢造成的资源浪费。
2023
精益生产之标准作业
汇报人:
contents
目录
• 标准作业定义与重要性 • 标准作业的基本要素 • 标准作业的制定流程 • 标准作业的实施与监控 • 标准作业改进方法 • 标准作业案例分析
01
标准作业定义与重要性
标准作业的定义
01
标准作业是指将作业人员、材料、设备、方法、环境等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组 合,按照作业指导书和标准进行操作,并持续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的 作业方法。
步骤的顺序
操作步骤需要按照合理的顺序排列,以确保工 作的顺畅和效率。
避免冗余步骤
3
避免不必要的步骤,以简化操作过程并降低成 本。
工作要素
人员
明确负责执行标准作业的人员,并确保他 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资格。
材料
明确所需的材料和零部件,并确保其符合 规格和质量要求。
设备
选择正确的设备,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 作状态,以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3
减少时间浪费
通过制定标准作业流程、提高员工技 能水平、减少生产切换时间等方式, 降低时间浪费。
优化生产流程
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根据市场需求、产品特点、生产 能力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生产计 划。
精益生产-标准作业
![精益生产-标准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0ae91d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d.png)
LOGO
标准作业—条件
作业必须可重复、每个工位有标准作业、 能够测定原单位时间、可以按结拍时间 分配工作令
工艺装备状态完好、生产质量稳定
原材料零件质量要稳定
条件
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
必要条件
.themegallery
LOGO
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 心,强调的是人的动作 三要素组成:T.T、作业顺序、 标准手持 三种工具:工序能力表、标准 作业组合票、标准作业票
步骤之四——制作标准作业卡
.themegallery
LOGO
前柱与仪表板外侧
作业 内容
前柱与仪表板外侧
开始
装 饰 条
结束
标准作业卡
前柱下部外侧
顶盖前横梁
前柱与仪表板内侧
前柱下部内侧
中柱下部
后弹性支座
装饰条
品质检查
安全注意
标准手持
标准手持数
节拍
循环时间
分解编号
30’’
4
质量检查1/1螺纹直径测定
5
—
5
合计 14
主任
工长
工 序 能 力表
件 号
型 式
部 门
姓 名
名 称
个 数
工序能力表
年 月 日
案例链接:工序能力表填写例
.themegallery
LOGO
定义:确定作业分配和作业顺序的工具包括生产节拍、作业顺序、作业内容、作业时间等内容,主要用于反映人工操作和设备作业结合的关系. 另外,填入设备自动加工时间,一起考查人和设备的组合是否可能. 制定时的注意事项 - T/T节拍时间 - C/T循环时间
精益生产中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精益生产中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c06e0657f1922791688e8df.png)
精益生产中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精益生产中标准化作业指的是在企业生产运营中基于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当前的作业方法操作程序和动作分解后,依据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形成的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
具体来说标准化作业的意义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降低成本标准是通过实践总结、是现场人员多年经验智慧的结晶,意味着这些标准是相对好的、容易安全的作业方法。
有效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损耗、浪费,产品设计中的标准化实施能够直接降低生产成本,而有效执行作业标准则相当于间接性的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2)减少变动标准化的实施与推进能够有效规范员工的工作方法来减少结果上的变化。
因为减少降低变化带来的风险是现场管理的重要目的。
例如工厂车间员工根据作业指导书来进行操作,这也就是一种标准化。
有的工厂在一些方面常常没有编制作业指导书,仅仅依靠老员工帮带新员工来指导操作。
虽然这么做省了事,但一旦员工发生变动,便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
而实行了标准化作业,就不容易存在这个问题。
(3)提供便利与兼容企业生产是根据客户提出商品的规格需求,根据客户提供的商品数据来供应商品。
标准这时候就能满足便利和兼容性。
因为有了标准,企业的生产才可以大批量按照标准生产,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积累技术与明确责任企业的员工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验,采用标准化可以使这些方法和经验成为规范,形成标准与别人共享,不会使它随着员工的离去而流失。
企业采取针对性对策的关键在于明确责任,标准化的实施推进则可以让企业确认责任的问题变得更简单。
总的来说标准化作业的意义在于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进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415c1904693daef5ff73d27.png)
目录
2 标准种类与标准体系
2.2.2 标准体系的结构
➢ 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是表达标准化对象内部上级与下级、共性与个性等关系的表达形 式。它通常反映标准对象的隶属或包含关系。层次较高的标准,较多地反 映对象的抽象性和共性;层次较低的标准,较多地反映对象的具体性和个 性。见图1 ➢ 序列结构(过程结构) 是指各标准按照过程的内在联系和顺序关系进行结合的形式,标准化对象 的过程结构决定了标准体系的过程形式。见图2
服务标准
产品标准 (软件、硬件、流程 性材料、服务标准
能源标准
检验和试验 方法标准
信息标识标准
安装和 交付标准
搬运和 储存标准
包装标准
检验和测试 设备标准
图2 企业标准体系的序列结构图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
目录
2 标准种类与标准体系
2.2.3 标准体系的特征
标准体系具有六个特征,即集合性、目标性、可分解性、相关性、整体性 、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
目录
1 基本概念 1.2 关于标准化的定义
国家标准GB/T 2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 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标准化”的定义是: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 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 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
目录
1 基本概念 1.4 标准化常用名词
产品标准 : 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以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 所制定的标准。其范围包括: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包装、贮藏、运输等
精益生产方式-标准化作业PPT课件
![精益生产方式-标准化作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15654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b.png)
目 录
• 精益生产方式简介 • 标准化作业的概念和重要性 • 标准化作业的推行方法 • 标准化作业的效益和挑战 • 精益生产方式与标准化作业的关系 • 案例分析:某企业的标准化作业实践
01
精益生产方式简介
什么是精益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以客户需求 为导向,追求高效、低成本的生
跨部门协作
鼓励跨部门协作,共同制定和优化标准作业程序,确保标准的合 理性和实用性。
持续改进
将精益思想和持续改进的理念融入标准化作业中,不断优化和完 善标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6
案例分析:某企业的标准化作业 实践
企业背景介绍
1 2
企业规模
某中型制造企业,拥有员工1000余人,年产值 达到5亿元。
制定标准作业指导书
明确作业步骤
将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步骤 明确化,确保员工能够按 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设定标准作业时间
对每个作业步骤设定标准 作业时间,确保生产效率。
制定标准作业文件
将标准作业指导书制作成 文件,方便员工查阅和参 考。
培训员工掌握标准作业
培训计划
培训效果评估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确保员工能够 全面掌握标准作业。
产方式。
它通过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持续改进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
量和客户满意度。
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思想包括: 价值导向、价值流、流动性和拉
动。
精益生产方式的起源和发展
01
02
03
起源
精益生产方式起源于日本 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 ,也称为“丰田生产方式 ”。
发展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 加剧,精益生产方式逐渐 被其他国家和企业所采用 和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作业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
1. 作业的改善。
2. 设备的更改 、生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调整。
3. 生产量的变化 、节拍( T·T )变化,而随之变化。
标准作业是改善的基础:
1.标准作业是完全以人的动作做为基础,进行合理的作业研究而得出来的。 2.如果生产过程中每一次作业程序都不相同的话,或是作业动作有偏差时, 这就表示,该项作业并没有标准化。 3.如果一项工作流程没有制定标准化,即使人们努力改善作业,但他的改 善效果也不容易明显化(维持不住)。 4.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一个没有作业标准化的生产工程里,即使进行改 善也是丝毫没有意义的,所以作业标准化是改善第一个首要步骤和基础。
2.在机械设备以及生产线的运行中, 不能有太多故障事情发生:
机械设备经常发生故障,就会产生长 时间的停止运做,要实施反复的同样 作业,就很困难。何况在维修故障同 时,也产生大量的浪费。
部品件送货不及时也会产生长时间的 停止运做,也产生大量的浪费。
所以,要求改善效果良好,就必须事 前检查确保机械设备良好运做,消除 故障的原因,物流应及时、准确。
如果作业顺序不明确时,各人就会依照自己 的喜好,任意排定作业顺序,如此一来,前 面所提到的循环时间(C.T)也会因人而改变, 这样就会容易造成不良品增多以及机械设备 损坏等困扰的问题出来。
1.节拍时间(D):一个零件(总成)、一辆车的 生产或装配作业按需要应该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节拍(T·T)=─每每─日日─的需─工要─作生─时产─间的─(数─定量─时─) (秒)
上述三个条件已基本具备,但还特别需要政策的 支撑,措施的保证。
四、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1.节拍时间 (Takt Time ): 2.作业顺序: 3.标准手持量:
标准作业流程
计划1 产量大 节拍时间小 (T·T)
标准作业 (三票)
销售市场需求
能卖出去的总数量
生产部门
平准化 平均总量 平均各种车型
计划2 产量小
日产量(班)=─每─月─产─量── 每月工作日数
每日的工作时间(定时)例:460分*2(班次) 可动率按100%计算 实际节拍:在规定生产时间以外的时间(加班)设定节拍 设定各车间生产节拍时按规定的各车间可动率计算
3、标准手持量
标准手持量:按作业顺序进行作业时为能 反复地用同一顺序、动作进行作业,在工 序内持有最少量的半成品数量。
三、标准作业的必要条件:
3.标准作业对品质的要求是:
工作
品质
¤重复性
¤均匀 ¤人的动
条件 作
设备与生产线
¤最少的 问题
产品的品质要尽可能减少问题的 发生(前序带来和本工序的问题)。
例如:在装配作业中,如果因部 品、车身发生偏差无法装配的情 况时,这样会造成装配时间产生 很大的差距,这样一来,就无法 实施反复的作业了。
企业管理实力
不 断 的 循 环 和 提 高
标准作业
新的 新的
新的
建立标准作业后的改善效果
t
坚持改善
例:管理效果
松懈管理
t 没有建立标准作业工程改善的效果
三、标准作业的必要条件:
工作
品质
¤重复性
¤均匀 ¤人的动
条件 作
设备与生产线
¤最少的 问题
为了建立起标准作业我们对标准作业 的特性应有些了解:
•3,然后要找出最容易(品质保证)最有效(减少浪费)的顺序和方法拼图(作业组合表) 拼图效果应无缝隙和空缺(无浪费)、无多余边角( T.T=C.T)否则应重拼(训练)或修正。
标准化作业
标准化作业的目的:
通过有效必要的、最小数量的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提高生产率 1.通过有效劳动实现较高的生产率 2.实现各工序间的同步化(生产线平衡) 3.把在制品的标准持有量限定在必要的最小数量(消除多余)
推行标准化作业的好处:
保持生产效率;稳定提高品质;确保品质在 工序中制造出来的最有效的工具
2、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 排除在作业动作中的浪费( MUDA )。
总之:标准作业是以人为中心,将人、物、 设备有效地组合,把管理要求(品质Q、成本 C、生产物流的时机D、安全等)按目标设定 最有效的全员必须遵守的作业规则,严格实 施不断改善。
在TOYOTA制定标准作业的人是现场监督人员(组长),同时也负 责标准作业的更正。
可以拉动消除多余的在制品库存节约资金 的占用
特别应对:单机生产工序中的分总成件,各 个准备工序中的分总成件进行管理和规 定。
拉动不合格品和各种影响生产的问题减少
用最小限度的作业人员和在制品 进行的所有工序间的同步生产
标准作业
循环时间
标准作业顺序
标准持有量
确定标准作业的步骤:
确定节拍时间 确定一个单位产品的完成时间 确定标准作业顺序 确定在制品的标准持有量 编制标准作业书
五、标准作业书
三 票
工程能力表 标准作业组合表 标准作业票
积木图
先让我们来 看一个制做积 木拼图的例子:
C·T1 C·T3
C·T2
T·T
C·T4
C·T5
改善
•1首先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确定制做多大的积木拼图(根据需要产量设定节拍时间)。
•2其次要测定每块积木的形状和尺寸(工程能力表):A,对大于需要积木拼图(节拍时 间)的积木(瓶颈工序)要改善,B,对积木之间的缝隙(浪费)要修正(改善)。
规定和考虑安全体现对人性的尊重
有序作业品质稳定
异常暴露提供改善课题,改善为品质提供保 证
行为的规范,提高人的素养
标准作业
1.保证产品品质与生产准确度 2.节省时间、消除各种浪费 3.防止设备损坏 4.安全
以较少的作业程序 制造高品质的产品 消除作业各种浪费
二、什么是标准作业?
1、标准作业是运用较少的工位、人员, 生产出高品质产品的一种工作手法。
标准作业 (三票)
服 务 、 管 理
节拍时间大 (T·T)
制造部门
检验部门
物流部门
作业标准
人员配置
作业训练
作业标准
Q、C、D在工位具体体现 实施、遵守标准作业并管理
人员配置
2、作业顺序
作业顺序:作业者在规定循环时间内能够最高 效地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动作顺序。
工序间拿件、装卡、卸下的顺序
多能工操作多种设备或从事多种作业时的顺 序
1.在作业中,能够反复的实施作业的动 作或作业的程序的这种流程,可以建 立标准作业。因为这是以人的动作作 为研究对象,是根据人的四肢以及眼 睛的动态来建立标准作业的。
车间生产作业;检验作业;物流 作业都能建立标准作业。
三、标准作业的必要条件
工作
品质
¤重复性
¤均匀 ¤人的动
条件 作
设备与生产线
¤最少的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