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试验的操作规程
水泥剂量滴定试验操作规程

水泥剂量滴定试验操作规程
1.称取有代表性并过5mm筛的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300g盛入搪瓷杯中;
2.量取600mL的10%氯化铵溶液倒入盛有试样的搪瓷杯中;
3.用不锈钢搅拌棒在搪瓷杯中充分搅拌3min(每分钟搅拌110~120次)后
放置沉淀4min[如4min后得到的是混浊悬浮液,则应增加放置沉淀时间,
直到出现澄清悬浮液为止,并记录所需的时间,以后所有该种水泥稳定混合
料的试验,均应以同一时间为准];
4.将上部清液转移到300mL的烧杯内,搅匀,加盖表面皿待测;
5.用移液管吸取上层(液面下1~2cm)悬浮液10.0mL放入200mL的三角瓶内,
用量筒量取50mL1.8%氢氧化钠(内含三乙醇胺)溶液倒入三角瓶中,此时溶液
pH值为12.5~13.0(可用12~14精密试纸检验),再加入钙红指示剂(体积约为黄豆
大小),摇匀,溶液呈玫瑰红色;
6.在滴定架下用0.1mol/m3EDTA二钠标准液滴定三角瓶中量取的已成玫瑰红色
的测定液,一直滴定到纯蓝色为终点,记录EDTA二钠的耗量(以mL计,读至0.1mL);
7.试验完毕,用蒸馏水清洗所有接触过化学药剂的器皿后放置原位,以待下次试验使用;
8.数据整理:根据消耗的EDTA二钠的毫升数,以标准曲线为基准查对水泥剂量,
并填写水泥剂量检测表。
微机控制水泥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范本

微机控制水泥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范本一、试验机的准备工作1. 将试验机摆放在平整稳固的地面上,确保试验机的稳定性。
2. 接通试验机的电源,并检查电源是否正常。
3. 打开主控板上的电源开关。
4. 检查试验机的液压系统,确保液压系统正常运行,并检查液压油的油位是否充足。
5. 确保试验机的仪表、传感器等设备正常。
二、试验机的操作步骤1. 打开试验机的控制面板,进入试验机的操作界面。
2. 在操作界面中选择所需的试验模式,包括压力试验、强度试验等。
3. 按照试验标准要求设置试验参数,如试验压力、试验时间等。
4. 调节试验机的活塞位置,使其与试样接触,并确保试样正确安装在试验机上。
5. 点击开始按钮启动试验机,开始进行试验。
6. 在试验过程中,监测试验机的压力变化情况,并记录数据。
7. 当试验达到设定的停止条件或试验时间到达时,点击停止按钮,试验机停止运行。
8. 关闭试验机的电源和液压系统。
清理试验机表面的杂物,确保试验机的干净整洁。
三、试验结束后的处理1. 将试验数据保存到计算机或其他媒介上,以备后续分析和处理。
2. 清理试验机的试样和试验台面,清除试样残留物,并保持试验机的清洁卫生。
3. 检查试验机的各部件,如传感器、活塞等是否正常,并及时进行维护保养。
4. 关闭试验机的控制面板,断开试验机的电源。
5. 将试验机恢复到待机状态,以便下次使用。
总结以上为微机控制水泥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的范本,操作时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确保试验机的安全性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需根据具体的试验机型号和试验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操作。
水泥抗折试验机操作规程

水泥抗折试验机操作规程
《水泥抗折试验机操作规程》
一、试验机的准备
1. 确保试验机的电源和电路正常并接通。
2. 对试验机进行日常维护和清洁,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
3. 准备好所需的试验样品和相关工具。
二、试验的准备
1. 将试验样品放置在试验机的支撑点上,确保样品与支撑点接触牢固。
2. 调整试验机的加载速度和加载力的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佳参数。
三、进行试验
1. 启动试验机,观察试验机是否正常运行。
2. 开始进行试验,观察试验样品的变形情况并及时记录。
3. 当试验样品达到破坏点时,及时停止试验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试验后的处理
1. 停止试验机,关闭电源。
2. 对试验机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其状态良好。
3.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五、注意事项
1. 操作试验机时,请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在进行试验前,请确保试验机的各个部件处于良好状态,以
免影响试验结果。
3. 在试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试验样品的变形情况,避免过载引发试验机损坏。
以上就是关于水泥抗折试验机操作规程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进行试验时,请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泥凝结时间试验操作规程

水泥凝结时间试验操作规程水泥凝结时间试验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1. 确定水泥凝结时间,评估水泥胶砂强度发展规律;2. 为水泥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1. 试验仪器:水泥凝结时间试验器、电子天平、调温器等;2. 试验材料:水泥、砂子、水。
三、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根据需要,准备适量的水泥、砂子和水;(2)将试验仪器洗净并晾干;(3)准备试验记录表格。
2. 物料配制:(1)按照配比要求,称取适量的水泥和砂子;(2)将水泥和砂子充分混合,保证均匀。
3. 凝结时间测定:(1)将混合好的水泥胶砂放入试验器中,并轻轻震动以排除气泡;(2)将试验器放入调温器中,温度调至标准试验温度;(3)开始计时,每隔一定时间,用指压法测定试件的凝结时间;(4)当试件无法被指压变形时,即为凝结结束,此时的时间为凝结时间。
4. 数据记录和分析:(1)记录每次测定的凝结时间和试验温度;(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凝结时间-温度曲线;(3)分析曲线特征,评估水泥胶砂强度发展规律。
四、注意事项:1. 物料配制时,水泥和砂子要充分混合,避免出现团聚现象;2. 做试验时保持室温恒定,避免外界温度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3. 每次测定凝结时间时要用同样的力度进行指压,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4.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试验仪器,保持仪器干净,5. 实验记录要详细完整,包括试验条件、试验数据等。
五、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凝结时间-温度曲线可以看出,水泥胶砂的凝结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根据曲线特征可以评估水泥胶砂的强度发展规律,由此为水泥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六、实验结果的应用:实验结果可用于水泥产品的质量控制,根据凝结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可以调整水泥配比或控制固化时间,以获得更好的产品性能。
同时,实验结果还可用于评估水泥在不同温度下的使用适应性。
七、实验风险控制: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2. 凝结时间试验器要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避免异常摇晃;3. 使用电子天平时要遵守相关操作规程,防止误操作导致计量误差。
硅酸盐水泥试验操作规程

硅酸盐水泥试验操作规程一、试验目的二、试验设备和材料1.试验设备:细度测定仪、抗压试验机、运动疲劳试验机、化学测定仪器等。
2.试验材料:硅酸盐水泥样品、试验用沙子、水。
三、试验步骤1.硅酸盐水泥细度测试:a.将400g水泥样品放在干燥的试样杯中。
b.加入400g试验用沙子,混合均匀。
c.用细度测定仪测定试样中的颗粒大小。
2.硅酸盐水泥抗压强度测试:a.将适量的水泥和沙子以1:3的比例混合均匀。
b.将混合材料放入抗压试验机的模具中,用标准压力进行压实。
c.测定一定时间后的抗压强度,并记录结果。
3.硅酸盐水泥运动疲劳试验:a.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试样进行疲劳试验。
b.将试样放入运动疲劳试验机,按照一定的振动频率和振幅进行疲劳循环试验。
c.测试一定次数后,观察试样变形情况,并评估疲劳性能。
4.硅酸盐水泥化学成分测试:a.将硅酸盐水泥样品碾磨成粉末,并通过筛分机将其中的颗粒分离。
b.使用化学测定仪器分析分离出的粉末样品的化学成分。
四、试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1.细度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后,根据国家标准判断水泥的细度是否合格。
2.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应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评估水泥的力学性能。
3.运动疲劳试验结果的变形情况应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评估水泥在工程应用中的耐久性能。
4.化学成分测试结果根据国家标准进行比较,评估水泥的化学性能是否合格。
五、试验注意事项1.试验前要仔细检查试验设备和材料,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2.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试验步骤进行,并注意安全。
3.必要时可以重复试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对试验结果进行及时记录和整理,以便分析和总结。
六、试验结果的评价与应用根据试验结果,评价硅酸盐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和工程应用指标的合格性。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确定适用于不同工程的硅酸盐水泥品种和技术要求,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同时,对于试验结果出现不合格的情况,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水泥细度试验操作规程

水泥细度试验操作规程
一、负压筛法(标准法)
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 Pa~6000Pa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筛盖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二、水筛法
1、筛析试验前,使水中无泥、砂,调整好水压及水筛架的位置,使其能正常运转。
喷头底面和筛网之间距离为35~37mm。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水筛中,立即用淡水冲洗至大部分细粉通过后,放在水筛架傻瓜,用水压为0.05MPa±0.02 MPa的喷头连续冲洗3min。
筛毕,用少量水把筛余物冲至蒸发皿中,等水泥颗粒全部沉淀后,小心倒出清水,烘干并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试验筛的清洗
试验筛必须保持洁净,筛孔通畅,使用10次后要进行清洗。
金属筛框、铜丝网筛洗时应用专门的清洗剂,不可用弱酸浸泡。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操作规程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操作规程
一、水泥胶砂强度检验必须符合《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
二、试验条件:
1、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大于50%,各种原材料、试验设备、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一致。
2、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温度20±1℃,相对湿度>90%,试体养护池水温为20±1℃。
三、试验步骤:
1、称量各种材料:水泥450±2g,标准砂1350±5g,水225±1ml。
2、制备胶砂;锅内加水→投水泥→上升锅到固定位置→低速搅拌30S→再低速拌30S同时均匀投入砂子→高速搅拌30S→停拌90S→再高速搅拌60S。
3、试件制备:将空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装第一层胶砂,振实60次→装第二层胶砂,振实60次→取下试模抹平。
4、试件养护:成型后立即放入标养箱中养护→24h±2h脱模编号→养护池中养护至试验时间。
5、强度试验:
先用中心加荷法测定抗折强度;
将抗折后的6个半截试体进行抗压试验。
6、计算水泥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结果,评定是否合格。
四、注意在各个试验环节之后擦试干净各试验仪器设备,并立即切断电源,以备下次使用。
水泥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水泥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水泥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一、实验室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二、在实验室内严禁随意更改实验装置或设备,如需要更改必须经过相关负责人同意。
三、使用化学试剂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实验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四、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以及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严禁使用明火。
五、实验室内如发生火灾或紧急情况,必须立即向负责人报告并按照逃生路线撤离。
六、实验室内禁止擅自丢弃废弃物品,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七、实验室内必须经常进行通风和排气,保持空气清新。
八、实验室内使用的设备和仪器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九、对于不明实验物质或未知气味,禁止随意接触或嗅闻,必
须向负责人报告并进行处理。
十、实验室内必须保持整洁,禁止放置杂物和堆积物品,确保通道畅通和紧急情况处理。
十一、实验室内发生事故或安全问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报告和记录,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改进。
以上是水泥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所有实验室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确保实验室内安全运行并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混凝土实验室操作规程完整

混凝土实验室操作规程完整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其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混凝土实验室是进行混凝土性能检测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完整的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人员要求实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混凝土实验的操作流程和标准规范。
在进行实验前,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和考核,确保能够熟练操作实验设备和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2、设备和仪器检查检查实验所用的设备和仪器是否完好、正常运行。
包括搅拌机、压力试验机、坍落度筒、试模等。
确保设备和仪器经过校准和检定,且在有效期内。
3、材料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外加剂等。
原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在使用前进行检验和筛选。
4、环境条件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应满足实验要求。
一般来说,实验室的温度应控制在 20±5℃,相对湿度应大于 50%。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确定设计要求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坍落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2、计算配合比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和设计要求,按照相关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计算出初步的配合比。
3、试配调整按照初步配合比进行试配,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等性能指标。
根据试配结果,对配合比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搅拌1、设备清洗在搅拌混凝土前,应将搅拌机清洗干净,确保无残留的杂物和混凝土。
2、材料计量按照配合比准确计量原材料的用量。
水泥、砂、石等应采用重量法计量,外加剂应采用体积法或重量法计量。
3、搅拌顺序先将砂、石倒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水泥和外加剂,继续搅拌至均匀。
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类型和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确定,一般不少于 90 秒。
4、卸料搅拌完成后,将混凝土卸入运输容器或试模中,卸料过程中应避免混凝土离析。
四、混凝土坍落度测定1、准备工作将坍落度筒内壁湿润,并放置在水平的地面上。
水泥剂量滴定试验操作规程

水泥剂量滴定试验操作规程
1.称取有代表性并过5mm 筛的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300g 盛入搪瓷杯中;
2.量取600mL 的10% 氯化铵溶液倒入盛有试样的搪瓷杯中;
3. 用不锈钢搅拌棒在搪瓷杯中充分搅拌3min(每分钟搅拌110~120次)后
放置沉淀4min[如4min后得到的是混浊悬浮液,则应增加放置沉淀时间,直到出现澄清悬浮液为止,并记录所需的时间,以后所有该种水泥稳定混合料的试验,均应以同一时间为准];
4. 将上部清液转移到300mL 的烧杯内,搅匀,加盖表面皿待测;
5. 用移液管吸取上层(液面下1~2cm)悬浮液10.0mL放入200mL的三角瓶内,
用量筒量取50mL1.8% 氢氧化钠(内含三乙醇胺)溶液倒入三角瓶中,此时溶液
pH 值为12.5~13.0(可用12~14 精密试纸检验),再加入钙红指示剂(体积约为黄豆
大小),摇匀,溶液呈玫瑰红色;
6. 在滴定架下用0.1mol/m3EDTA 二钠标准液滴定三角瓶中量取的已成玫瑰红色
的测定液,一直滴定到纯蓝色为终点,记录EDTA 二钠的耗量(以mL 计,读至0.1mL);
7. 试验完毕,用蒸馏水清洗所有接触过化学药剂的器皿后放置原位,以待下次试验使用;
8. 数据整理:根据消耗的EDTA 二钠的毫升数,以标准曲线为基准查对水泥剂量,并填写水泥剂量检测表。
水泥安定性试验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一)概述水泥安定性试验按现行国标(GB1346)测定。
有两种测定方法,即雷氏法和试饼法,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
雷氏法是测定水泥净浆在雷氏夹中沸煮后的膨胀值;试饼法通过观察水泥净浆试饼煮后的外形变化来检验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二)仪器设备1.沸煮箱:有效容积为41Ommx24Ommx310mm,笆板结构应不影响试件结果,笆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50mm,箱的内层由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能在(30±5)min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从室温升至沸腾并保持沸腾状态3h以上,整个试验过程中不许补充水。
2.两块约1oommx1oomm的玻璃板。
3.雷氏夹:由铜材制成,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然后,另一根指针的根部挂上300g质量的砝码,此时,两根指针的针间距离增加值应在(17.5士2.5)mm范围以内,即2x=17.5x2.5mm,见图5-6。
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砖码前的状态。
每个雷氏夹需配两块质量为75~80g的玻璃板。
4.量水器:最小刻度为0.1mL,精度1%。
5.天平:分度值不大于1g。
6。
湿气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士3)℃,湿度大子90%。
7.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见图5-7,标尺最小刻度为1mm。
1.雷氏夹法(1)以标准稠度的用水量,按前述方法制成标准稠度净浆。
(2)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涂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刻将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装满试模,装模时一只手轻轻扶持试模,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15次左右,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立刻将试模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士2)h。
(3)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保证在整个煮沸过程中水都能没过试件,不需半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保证能在(30士5)内升至沸腾。
(4)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测量试件指针尖间的距离(A),精确到0.5mm,然后将试件放人水中蓖板上,指针朝上,试件之间互不交叉,然后在(30士5)min 内加热至沸腾,并恒沸3h士5min。
水泥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试验操作规程

水泥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试验操作规程水泥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试验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水泥的稠度及凝结时间,为后续试验提供技术支持和准确数据。
二、实验仪器1.水泥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用来测定水泥的稠度和凝结时间。
2.计时器:用来记录水泥凝结时间。
3.容器:用来装置测量的水泥。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将水泥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取出,检查所有部件是否齐全、完好无损。
(2)清理容器,去除其中的灰尘、污垢、杂质等。
2.测试水泥的稠度(1)准备样品:将适量的水泥分别倒入容器中,注意水泥用量不宜过多或过少,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加水:根据不同要求,向水泥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在加水的过程中,不断地搅拌至水泥与水充分混合。
(3)测试稠度:将水泥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搭好,将搅拌好的水泥置于测定仪上,操作人员操纵旋钮调节测定仪上的卡针,寻找到能使针漂移的稠度值。
(4)记录结果:将测定仪的读数记录下来,作为水泥稠度的数据结果。
3.测试水泥的凝结时间(1)准备样品:按照上述方法,准备好水泥样品。
(2)测试凝结时间:将水泥样品加水并充分搅拌,然后记录此时的时间作为开始时间,并停止搅拌。
观察水泥的状态,直到完全凝结,在此过程中使用计时器记录水泥的凝结时间。
(3)记录结果:将记录下的水泥凝结时间作为实验结果。
四、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认真仔细地阅读并熟悉测定仪的操作手册,在仪器操作前必须确保无所遗漏。
2.在进行实验前,应将容器、测量仪器、样品等彻底清洁消毒,以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加水时应遵循一定的比例和速度,保证与水泥的充分混合。
4.操作人员在测定水泥凝结时间时应尽量使用计时器,记录凝结时间的具体时间。
5.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避免外界因素的影响。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测定出水泥的稠度和凝结时间,并获得相应的实验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为水泥的应用提供了指导、更为后续的水泥混合与成型等试验提供了关键性的支持,为水泥生产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操作规程(勃氏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操作规程(勃氏法)1目的为了保证水泥比表面积检验的准确性和试验操作的规范性。
2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以及适合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3 引用标准3.1 本方法采用Blaine透气仪来测定水泥的细度。
3。
2 本方法与GB207-6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可并行使用,如结果有争议时以本方法测得的结果为准。
3。
3GB8074-20084 主要内容4。
1 仪器:符合GB8074-87标准的要求。
4。
2 材料4。
2.1压力计液体,压力计液体采用颜色的蒸馏水。
4。
2。
2基准材料采用中国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制备的标准试样。
4.3 仪器标准4。
3。
1漏气检查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臂内,用一直径比透气圆筒略小的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穿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板轻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倒出水银,称量精确到0.05g4.3.2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排代法,将二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轻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量精确到0.05g,重复几次测定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然后从圆筒取出一片滤纸,试用约3。
3g的水泥,按照4。
4。
3条要求压实水泥层,再在圆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同上述方法除去气泡压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到水银称量值相差小于50mg为止。
注:应制备坚实的水泥层,如太松或水泥不能压到要求体积时应调整水泥的试用量.a。
圆筒内试料层体积V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005cm3V=(P1—P2)/P水银 (1)式中:V————-——试料层体积cm3P1———---未装水泥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P2-————-装水泥后充满圆筒的水泥质量gP水银—-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3b。
水泥试验操作规程

水泥试验操作规程一、试验目的水泥试验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水泥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泥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器材与试剂1. 试验器材:常见的水泥试验器材有细筛分析器、细度仪、比重秤、压力机、试验模具等。
2. 试剂:常规的水泥试验试剂有艾森水试剂、酸碱指示剂、硫酸盐试剂等。
三、试验操作规程1. 水泥外观检查:(1) 按照要求取少量水泥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其颜色、气味和质地。
(2) 检查水泥外观是否有结块或凝结现象。
2. 水泥标准稠度的测定:(1) 取一定量的水泥,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搅拌棒搅拌均匀,测定其标准稠度。
(2) 根据结果判断水泥的流动性和浆液性能。
3. 细度测定:(1) 将一定质量的水泥样品放入细筛分析器中进行筛分。
(2) 按照标准规程进行筛分操作,记录下各筛网上的水泥质量。
(3) 根据筛分结果计算水泥的筛余物的质量百分数,并进行比较分析。
4. 比表面积的测定:(1) 按照标准规程,将一定质量的水泥样品放入细度仪中进行测定。
(2) 记录下水泥浆液的流动时间,根据测定结果计算比表面积。
5. 力学强度的测定:(1) 将一定质量的水泥样品进行标准稠度的浆液制备。
(2) 将浆液倒入预先准备好的试验模具中,压制成型。
(3) 将成型后的试样置于恒温恒湿条件下养护一定时间。
(4) 按照标准规程将试样放入压力机进行力学强度测试。
6. 化学成分的测定:(1) 将一定质量的水泥样品进行煅烧和溶解处理。
(2) 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煅烧后水泥的化学成分测定。
(3) 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出水泥中各成分的含量,并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7. 其他试验:(1) 根据需要进行水泥的放射性测定、耐磨性测定等其他试验。
四、试验注意事项1. 试验前需要仔细检查试验器材的完好性,并进行校准或调试。
2. 试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试验方法和标准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操作误差。
3. 试样的准备和测试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实验室操作规程

混凝土实验室操作规程.【混凝土实验室操作规程】1. 概述本文档旨在规范混凝土实验室的操作流程,确保实验数据可靠性和工作安全。
所有实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并时刻保持实验室的秩序和卫生。
2.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管理2.1 实验室设备维护2.1.1 设备清单:列明实验室所拥有的设备,并对其进行编号和分类。
2.1.2 日常维护:包括清洁设备、检查设备性能、记录设备异常情况等。
2.1.3 设备维修和更换:设备出现故障需要及时维修,超出修复范围需及时更换。
2.2 材料管理2.2.1 材料清单:列明实验室所拥有的材料,并对其进行分类。
2.2.2 存放要求:对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分类存放,并遵守储存条件。
2.2.3 质量控制:对进货材料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3. 实验前准备3.1 实验计划编制3.1.1 根据实验要求和标准规定,编制实验计划。
3.1.2 确定所需材料和设备,并进行准备。
3.2 实验区域准备3.2.1 清洁实验区:保持实验区域内的卫生和整洁。
3.2.2 安装试验设备:根据实验计划安装所需设备。
4. 实验操作流程4.1 混凝土配制实验4.1.1 原材料称量:按照配比要求,将水泥、砂、骨料等原材料准确称量。
4.1.2 搅拌混凝土:将原材料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并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搅拌。
4.1.3 温度控制:记录混凝土的温度,并进行适当的调节。
4.2 混凝土强度试验4.2.1 样品制备:按照标准的规定制备混凝土试块或试棒。
4.2.2 试样养护:对试样进行适当的养护,确保养护环境符合要求。
4.2.3 试验执行:在试验机上进行强度试验,并记录试验结果。
5. 数据处理与分析5.1 数据记录:将实验数据按照规定格式进行记录。
5.2 数据验证: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3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6. 安全注意事项6.1 实验环境安全:保持实验区域的通风良好,避免火源和化学品混存。
水泥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试验操作规程

水泥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试验操作规程首要原则本试验操作规程适用于水泥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的使用,在进行试验操作时必须牢记以下原则:1.严格遵守试验步骤,避免在试验操作中出现偏差;2.仪器保养保持清洁干净,避免对结果产生干扰;3.调试仪器测量精度,排除干扰因素影响准确性;4.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应及时准确记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试验工具准备在进行水泥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试验操作前,需要准备以下试验工具:1.水泥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一台;2.台盘刀片一把;3.表尺一支;4.紫外线灯一支;5.电子秤一台;6.装置杯、玻璃杯、水,备用。
试验步骤步骤 1. 放置水泥样品将水泥样品放入调稠杯中,称取 500g,需根据制备的水泥砂浆配合比以及具体的试验要求来确定。
步骤 2. 调整水泥稠度1.将水泥样品与规定配合比的水按 1:(0.72-0.75)的比例加入调稠杯中,开始搅拌稠度计。
2.在接通电源后,按住杯底旋转调节装置的旋钮将稠度计下降,待刀片全部覆盖住砂浆后,再松开旋钮。
3.稠度计自动升起的时间大约为15秒,当其停留3秒左右后,即视为稠度计升起,记录读数R1。
4.按相同方式在不同时间内反复测量,依次记录R2、R3、R4。
当三次稠度计升起时间相同时,即为上样稠度。
步骤 3. 测定水泥初凝时间1.观察刚调整完水泥的状态,并记录下时间T1。
2.在搅拌计中,用台盘式刀片缓慢搅拌水泥,每次搅拌刀片可用表尺进行测量,取平均值记录为D1。
3.从初始时间开始,每过 30min ,取出一小部分水泥样品,直至台盘不能托起,此时记录为水泥的初凝时间。
4.将若干相邻初凝时间的差值进行统计,得到水泥初凝时间。
步骤 4. 测定水泥终凝时间1.在水泥初凝时间以后的2至3个小时,每隔30分钟抽取一次水泥样品,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搅拌,并记录下每次的搅拌刀片高度D2。
2.直至搅拌刀片不再运动为止,记录此时的时间T2为水泥的终凝时间。
3.将若干相邻终凝时间的差值进行统计,得到水泥终凝时间。
水泥物理性能试验的操作规程

水泥物理性能试验的操作规程一、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负压筛析仪(负压范围:4000~6000MPa)称取25g试样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轻轻敲击筛盖,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1、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法)试验前必须做到: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搅拌机运行正常.2、水泥净浆的拌制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机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度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过程应在搅拌后1。
5min内完成。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4、凝结时间的测定测定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试件的准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量制成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A、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
水泥试验操作规程

水泥试验操作规程
《水泥试验操作规程》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对水泥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评估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1. 试验仪器:水泥试验机、细度仪、抗压试验机等
2. 试剂:水泥、水、标准砂等
三、实验步骤
1. 取样:从袋装水泥中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用标准砂作为掺杂物。
2. 细度测试:将样品放入细度仪中,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获取水泥的细度参数。
3. 抗压实验:将水泥样品置于抗压试验机中,施加一定静态压力,记录其抗压强度。
4. 原材料检验:对水泥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确定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 水泥性质测试:对水泥样品进行流动性、硬化时间、收缩率等性能测试。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需穿戴好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
2. 仪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正常,发现故障需及时处理。
3. 实验操作前需认真阅读仪器说明书和实验操作规程。
4. 实验结束后需及时清洁仪器和工作台面。
五、实验结果处理
1.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水泥样品的平均性能参数。
2. 结合相关标准,对水泥的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
六、实验报告
1.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步骤、数据处理和结论等内容。
2. 实验报告需经过主管老师或领导审阅,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交。
以上即为水泥试验操作规程,希望能对相关实验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水泥试体成型操作规程

水泥试体成型操作规程一、操作依据:GB177“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自接受样品后完成成型工作。
二、准备工作和称样1、试验前,先将当天成型的样品编号,按工作程序写在榜上,并注明用水量、品种、龄期和破型日期。
2、调整天平零点,检查料盒是否干净,在其他岗位做准备的同时先称砂子,但其他岗位已准备就绪时,开始称水泥样,被称样的桶应单独放在一处,称完即盖上盖子,并放在另一侧。
三、搅拌1、试验前先检查搅拌机运转是否正常,量水器拌和水中有无异物,量筒是否干净,并备好抹布,一切正常时向称样者报告准备就绪。
2、在每个编号水泥搅拌前,必须注意该编号水泥的品种和加水量,并将量水器调至规定的刻度,同时用拧干的湿布擦净锅和叶。
3、量水器的水注入量筒,再倒入锅内前要审视刻度,确信无疑的情况下才能加入锅内。
4、胶砂搅拌操作按标准规定进行,拌和5秒后徐徐加水,20~30秒加完,并在加水后和搅拌的最后一分钟用小刀沿锅壁刮锅,将粘在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内。
5、搅拌好的胶砂,要立即送到振动台上。
6、更换样品时要拧干的湿布将搅拌机叶片与锅擦干净,试验结束后要进行全面清理,不得留有浆迹。
四、振动成型1、试验前先检查振动台的卡具、声音、自动控制器的振动时间,刹车是否正常,在确认无误后才能试验。
2、根据榜上样品数量准备模型,如发现模型内有过多的油时应予以清除。
并用拧干的湿布抹擦漏斗至无水珠,在等待来料时将湿布盖在漏斗上。
3、实验时将拌好的胶砂在锅内翻动一周,然后倒入漏斗拨平,均等分布在漏斗的三个格内开动振动台,三个格有两个出现空洞时为下料时间,并记录下料时间。
4、当下料时间可能超过40秒时,应在接近40秒用小刀迅速帮助下料。
5、振动过程中要防止夹具松动,振动完毕即将试模送交刮平岗位,尔后在振动台上放空模和漏斗,盖上湿布等待下一盘胶砂。
6、更换样品时漏斗要清洗,并用拧干的抹布擦干。
五、刮平1、试验前核对样品编号与样品,确信无误后告诉称样者。
2、本岗位还必须检查养护箱温度是否达到要求,否则需进行调整。
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筛分试验(干筛法)操作规程

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筛分试验(干筛法)操作规程1.用9.5mm筛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
2.将样品拌匀,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烘干至恒重。
3.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mm 筛)上。
4.整体摇筛约l0min(手筛或摇筛机筛),然后逐个进行手筛,至每分钟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
5.称量各筛筛余试样质量,精确至0.5g。
各筛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6.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和质量通过百分率。
7.绘制级配曲线。
8.计算砂的细度模数。
9.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
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操作规程1.用9.5mm筛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
2.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3.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4.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
5.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洁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1)。
5.数据处理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下式计算:ra=m0 / (m0+ m1- m2)式中:ra ——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m0——试样的烘干质量(g)m1——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m2——试样、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规准仪法)操作规程1.将集料在室内风干至表面干燥,缩分至规定的质量,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试验的操作规程
1、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 729的要求。
2、标准法维卡仪:标准稠度测定用试秆有效长度50㎜±1㎜的圆柱形耐用腐蚀金属制成。
测定凝结时间时取下试杆,用试杆代替试杆。
试杆由钢制成,其有效长度初凝针为50㎜±1㎜、终凝针为30㎜±1㎜、直径为 1.13±0.05㎜的圆柱体。
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0.05g。
与试杆、试针联结的滑动杆表面应光滑,能靠重力自由下落,不得有羞涩和旷动现象。
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应由耐腐蚀的、有足够硬度的金属制成。
试模深40㎜±0.2㎜、顶内径65±0.5㎜、底内径75±0.5㎜的截面圆锥体,每只试模应配备一个大于试模、厚度大于等于2.5㎜的平板玻璃底版。
3、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410㎜×240㎜×310㎜,箅板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
4、雷氏夹膨胀仪:由铜制材料制成。
5、量水器:分度值为0.1mL,精度1%。
6、天平:量程1000g,感量1g。
7、湿气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1℃,相对湿度大于90%。
8、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标尺最小刻度0.5㎜。
9、秒表:分度值1s。
一、试样及用水
1、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 ㎜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它水泥。
2、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如有争议时可用蒸馏水。
二、实验室温度、相对湿度
1、实验室的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50%。
2、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湿度应与实验室内室温保持一致。
三、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标准法)
1、试验前必须做到
⑴维卡仪的金属棒能够自由滑动。
⑵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⑶水泥净浆搅拌机运行正常。
2、水泥净浆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中,然后5s~10 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渐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 s停机。
3、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步骤
(1)拌合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放在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
(2)抺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上,降低试杆直到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 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到底板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
(3)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
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4 )当试杆距底板小于5mm时,应适当减水,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若距离大于7mm时,则应适当加水,并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
四、凝结时间测定
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底板,使指针对准零点。
2、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5.2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
3、初凝时间测定
(1)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到初凝状态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用“min”计。
(2)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
拧紧螺丝1s~2 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观察试针停止沉入或释放试针30s时的指针的读数。
(3)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4)达到初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状态。
4、终凝时间测定
(1)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作为终凝时间,用“min”计。
(2)为了准确观察试件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
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底板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底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
(3)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件0.5 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件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4)达到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终凝状态。
5、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止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mm。
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应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振动。
五、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代用法)
1、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测定,如有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方法为准。
采用调整水量法时拌合水量按经验确定,用不变水量法时拌和水量用142.5ml,水量准确至0.5ml。
2、试验前须检查仪器项目:仪器金属棒应能自由滑动;试锥降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搅拌机应运转正常等。
3、水泥净浆拌制上。
4、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1)拌合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净浆装入锥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后,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
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处,拧紧螺丝1s~2 s后,突然放松,使试锥垂直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30s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
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m内完成。
(2)用调整水量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2㎜)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围,须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新试验,直到达到(28±2)㎜时为止。
(3)用不变水量法测定时,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按下式计算标准稠度用水量P(%),也可从仪器上对应标尺读出。
P = 33.4-0.185S
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
六、安定性测定
(一)雷氏法(标准法)
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每个试样需要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75g~80g的玻璃板两块。
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2、雷氏夹试件的制备方法
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刻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装满雷氏夹。
装浆时一只手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抺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刻将雷氏夹移至湿气养护箱中养护24h±2h。
3、沸煮
(1)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之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能没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保证在30min±5min内水能沸腾。
(2)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到0.5mm,接着将试件放入水中箅板上,指针朝上,试件之间互不交叉,然后在30min±5min 内加热水至沸腾,并恒沸3h±5min。
4、结果判别
沸煮结束后,即放掉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
判别。
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C,精确到0.5mm,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的值相差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
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不合格。
(二)代用法(试饼法)
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每个样品需要两块约100mm×100mm的玻璃板。
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都要稍稍涂上一层隔离剂。
2、试饼的成形方法
将制好的净浆取出一部分分成两等份,使之成球形,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净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抺动,做成直径70mm~
80mm、中心厚约10 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接着将试饼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24h±2h。
3、沸煮
(1)、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之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能没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保证在30min±5min内水能沸腾。
(2)、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检查试饼是否完整(如已开裂、翘曲,要检查原因,确定无外因时,该试饼已属不合格品,不必沸煮),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在放入水中箅板上,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水至沸腾,并恒沸3h±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