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应用ppt(完整版)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PPT课件
2019/11/22
8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1.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和学科 建设,推动中医护理发展。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并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规范 和人才培养大纲等。
2019/11/22
38
中药熏蒸法
2019/11/22
39
中药熏蒸法
1. 中药熏蒸法的功效:发汗作用,排毒作 用,活血作用, 神经调节作用,药物作用。
2. 中药熏蒸法的适应症:高脂血症,慢性 支气管炎, 便秘,紧张性头痛,中风后遗症, 小儿腹泻,下肢静脉曲张,膝关节骨性关节 炎等症。
2019/11/22
(3)孕妇40天至3个月者不宜针刺,5个月后需治 疗者,可轻刺激,有习惯性流产者禁用耳穴治疗。
(4)外耳患有病症,如溃疡、湿疹、冻疮破溃时, 暂不宜针刺。待耳廓皮肤病变治愈后,可用耳穴治疗.
2019/11/22
28
艾灸疗法
2019/11/22
29
艾灸疗法
1. 艾灸的功效: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
2019/11/22
37
平衡火罐法
(3)操作时必须动作迅速,准确,注意安全。拔罐时棉球蘸酒 精不可过多,亦不能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 皮肤。使用多 罐时,罐距不宜太近,以防互相牵拉产生疼痛或脱罐。刺络拔罐时, 出血量不宜过多,一般5~7毫升。
(4)拔罐后局部呈红晕或紫绀色为正常现象,1~2天即自行消 退。若烫伤或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防止擦破,任其自行 吸收;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具刺破放出水液,涂以甲紫药水,敷上消 毒纱布,以防感染。
常见中医护理技术PPT
标准化发展
未来中医护理技术将向标准 化发展,制定统一的评估标 准和治疗规范,提高其科学 性和可靠性。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
中医护理技术将与现代医学 技术相结合,如基因检测、 生物技术等,提高其治疗效 果和科学性。
多元化发展
中医护理技术将向多元化发 展,除了传统的中草药、针 灸、推拿等疗法外,还将开 发出更多新型的护理技术。
度。
加强与国际上的学术交流与 合作,共同研究和发展中医 护理技术,推动其在国际上
的应用和推广。
谢谢
THANKS
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中医护理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就有关于中医护理技术的记载。随着中 医药学的发展,中医护理技术也不断完善和创新,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 技术规范。
现状
目前,中医护理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已经成为 中医药学对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中 医护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拿按摩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对于 缓解肌肉疲劳和改善关节活动度有很 好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推拿按摩常用于治疗 各种肌肉疲劳、关节僵硬、运动损伤 等症状,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 损等。
刮痧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01
刮痧是一种利用边缘钝滑的刮具或手指,在体表一定部位反复 刮动,以达到疏通常见中医护理技术介绍
CHAPTER
拔罐
拔罐是通过负压原理,使罐具吸附在皮肤上,造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的一 种治疗方法。拔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对于缓解疼痛、 改善肌肉疲劳有一定的效果。
拔罐的操作方法是将罐具按照一定的顺序吸附在需要治疗的部位上,然 后通过适当的吸力使罐具紧紧吸附在皮肤上,保持一段时间后再将罐具
《中医护理技术》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和考核的重要性
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 平
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
增强护士的自我认知和职业发 展
注意事项:避免在患者疲劳、饥饿或情绪不稳定时进行针灸;注意针具的消毒和清洁;避免在孕妇腹部和腰骶部 进行针灸
异常情况处理:如出现晕针、滞针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
推拿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操作前准备:保持环境清洁,检查推拿工具是否完好无损,确保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操作步骤:按照规定的手法进行推拿,注意力度和时间,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注意事项: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推拿力度和时间,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异常情况处理: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刮痧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 操作规范: a. 确定刮痧部位,避开重要穴位和血管 b. 选择合适的刮痧工具,如牛角板、玉石板等 c. 涂抹刮痧油,保持皮肤润滑 d. 按照一定方向和力度进行刮痧,避免过度刺激 e. 刮痧后观察皮肤变化,判断病情轻重 ● a. 确定刮痧部位,避开重要穴位和血管 ● b. 选择合适的刮痧工具,如牛角板、玉石板等 ● c. 涂抹刮痧油,保持皮肤润滑 ● d. 按照一定方向和力度进行刮痧,避免过度刺激 ● e. 刮痧后观察皮肤变化,判断病情轻重
拔罐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 操作规范: a. 准备工具:拔罐器、酒精、棉球等 b. 选择罐口: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罐口 c. 涂抹酒精:在罐口涂 抹适量酒精 d. 拔罐:将罐口紧贴皮肤,轻轻按压拔起 e. 留罐时间:根据个人情况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常见中医护理技术 PPT
四、禁忌症
高危病人、酒醉、神志不清、各种 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 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
六、常见病穴位按摩
[扁桃腺疼痛]
• 指压“合谷”对于 治疗扁桃腺疼痛非 常有效,合谷穴不 仅能治扁桃腺疼痛, 对于感冒、发热、 头痛、牙痛以及妇 科病也有效。
头部按摩穴位图
中药足浴疗法 是指选择适当的药 物水煎后,然后进 行足药浴,让药液 离子在水的温热作 用和机械作用下通 过粘膜吸收和皮肤 渗透进入到人体血 液循环,进而输布 到人体的全身脏腑 达到防病、治病的 目的。
四、 适应症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骨关节炎、 滑膜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关节疼痛性病症; 颈椎病、肩周炎、 腰背部疼痛、腰椎间盘病变;手足麻木、疼痛、恶风寒等病症; 高血压病、头痛、面瘫、脑血栓、中风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病症; 感冒、咽炎、 失眠;腹胀、便秘等胃肠疾病;遗精、阳痿、早 泄、痛经、盆腔炎、卵巢囊肿、附件炎、乳腺增生等生殖系统 疾病,亦适用于保健、美容、塑体、祛痘、祛皱等。
5.平面按揉法
手持刮痧板, 用刮痧板的平 面倾斜20℃按 于穴位上,进 行柔和、缓慢 旋转,刮痧时 刮痧板不离皮 肤,按压力度 渗透于肌肉、 皮肤组织。
6.垂直按揉法
手持刮痧 板,呈90℃ 按压穴位, 柔和、缓慢 的旋转,刮 痧时刮痧板 不离皮肤, 按压力度渗 透于肌肉、 皮肤组织。
7.斜刮法
五、 禁忌症
1.妊娠及月经期中的妇女,因为中药足浴可能会刺激到妇女 的性腺反射区,从而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2.面刮法
手持刮痧板, 将刮痧板的长边 接触皮肤,向刮 拭方向倾斜 45℃,自上而 下,或由内至外 单方向直线刮拭, 中途不能变换方 向,更不能来回 刮拭。
《中医护理》PPT课件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对中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医护 理的国际化发展成为趋势。通过国际交流与 合作,中医护理的理念和技术将得到更广泛 的传播和应用,为全球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拓展
总结词
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将不断拓展,满足更多患者 的护理需求。
详细描述
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注重调理身体、预防疾病,以及促进康 复。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自然疗法和食疗等多种方法,达到调和阴阳、 气血平衡的目的。
中医护理的原则与理念
总结词
中医护理的原则包括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三因制宜等,理念包括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等。
详细描述
中医护理注重扶正祛邪,即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同时消除病邪。它还强调标本兼治, 即同时治疗疾病的根本和表象。此外,中医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 方案,做到三因制宜。其理念则以人为本,关注患者的身心需求,预防为主,强调预防
《中医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中医护理概述 •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 中医护理技术 • 中医护理实践与应用 • 中医护理的未来发展
CHAPTER 01
中医护理概述
中医护理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中医护理是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以预防、保健、康复为目的的护理方法 。
CHAPTER 04
中医护理实践与应用
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
感冒
感冒时,中医护理强调保暖、休 息和多饮水,可采用葱白、生姜 、红糖等食材煮水喝以驱寒解表
。
咳嗽
咳嗽时,中医护理注重保持室内空 气湿润,避免刺激性食物和气体, 可采用川贝、梨等食材煮水喝以润 肺止咳。
辨证施护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课件(一)
辨证施护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课件(一)随着人们对医疗的要求的提高,中医护理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医学,正逐步被人们广泛认可和采纳。
在中医护理中,辨证施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本文将就辨证施护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辨证施护辨证施护是一种中医护理术语,它是将中华医学文化博大精深的理论系统化,总结出一套辨明病因,施以对症护理方法的理论体系。
辨证施护与中医辨证论治同样重要,它主要是指临床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综合性辨证之后,对于不同的证候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辨证施护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1. 辨证施护针对不同证候辨证施护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候特点,可分为五个方面:气血阴阳失调、表里不调、“五脏”功能失常、经络气血淤滞和心理情志方面的不平衡。
因此,在实施护理时,临床护理人员就需要辨识不同的证候,然后针对不同的证候,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2. 辨证施护特别注重预防中医辨证施护的特点在于特别注重预防,并且对于常见病、多发病和高发病,也有一些常见预防措施。
比如,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需要注意饮食、保持心情愉快、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以及中医治疗中常用的按揉穴位、调理气血阴阳等保健方法。
3. 辨证施护能够调理患者心情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中医护理术语,辨证施护除了对病因进行研究之外,还能够很好地调理患者的心情。
临床护理人员通过熟悉患者的情况,增强患者自信心,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压力等,都是辨证施护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总结总之,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重要术语之一,它的存在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护理的疗效优势。
在实际中医临床护理中,临床护理人员需要熟悉辨证施护的理论知识,为患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护理措施,增强患者的对中医护理的信任,最终达到治疗患者疾病、缓解痛苦的目的。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ppt课件
✓ 气功 ✓ 太极拳 ✓ 八段锦
气功调息
通过调息、调神、调身而达到改善 人体机能状态的方法。首先,呼吸的锻 炼法能直接锻炼到肺、胃、肠府的机能, 改善呼吸和消化吸收能力,而增强体质 和身体自身修复能力;意守丹田,能使 患者情志集中,调畅气机和神志,从而 达到疏肝活血、宁神定志的作用,更能 温肾而加速骨折的康复。
骨折早期患者的膳食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类膳食:
✓ (1)田七煲田鸡瘦肉汤 主料:田七12g、田鸡4只、瘦肉3两。 辅 料:盐适量。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田七,味甘微苦,具祛瘀 止血,消肿止痛功效。既能止血又能活血散瘀,故止血而无留瘀之弊 ,瘀去则肿消痛止。用法:每天温服一次。
✓ (2)田七当归肉鸽汤 主料:田七10g、当归10g、肉鸽1只,共炖熟 烂。用法:喝汤吃肉,每天1次,连用7~10d。
护理问题
1.疼痛—与创伤有关 2.忧虑—对预后缺乏信心有关 3.伤口感染、皮肤肌肉组织坏死—与创伤、
伤口污染有关 4.伤口难愈合-与伤口肌肉组织大面积缺损
有关
远期护理目标
围绕“伤口感染、伤口难愈合”护理问题 ,制定了护理目标:
控制伤口感染 减少皮肤肌肉组织坏死 缩短疗程,促进伤口愈合
主要内容
骨科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临床应用及推广
骨科中医护理特色
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
✓ 穴位按摩
✓ 艾灸 ✓ 拔罐
37项
✓ 中药熏蒸
✓ 刮痧疗法
✓ 贴敷法(中药湿敷、换药)
✓ 膳食疗法
✓ 中医保健功
✓ 。。。。。。。。。。。。。。。。。
一、按摩
✓ 循经按摩或穴位点按,每天1次,每次 15min~20min。
一、取穴:
中医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ppt
表 热 证 有 发 热 、 怕 寒 、 有 汗
流 清 鼻 涕 、 口 不 渴 、 舌 苔 薄
有 怕 冷 、 发 热 、 无 汗 、 鼻 塞
寒 证 、 表 热 证 、 其 中 , 表 寒
。 一 般 说 来 , 表 证 又 可 分 为
、 身 痛 、 鼻 塞 、 无 汗 、 脉 浮
证 的 症 状 有 怕 冷 、 发 热 、 头
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 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 纲领。"
五色主病:赤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 白主虚证(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 黄主脾虚、湿证 青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黑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面色发青面色发红源自• 血脂偏高,会使脸色偏黄、偏暗,有一些污浊,好像洗 脸的时候有没有洗干净的感觉,中医叫做黄而暗浊。
冬三月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 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 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使气亟奇,此冬季之应 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 厥,奉生者少。
天 人 合 一
整 体 观 念
辨 证 论
八 纲
治辨
证
人生存在大自然中就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影响。在 大自然中,人是非常渺小的生物个体,人只有适应 大自然的变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相处,才 能保持健康,即中医所说的“天人合一”。
中医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
录
一 中医是最有智慧的哲学
二 如何学习中医
三 中医查体
中医四大经典
中 医 是 最 有 智 慧 的 哲 学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 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 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 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 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 变,奉长者少。
中医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ppt课件
推进中医护理的标准化建设,制定 和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中医 护理的规范化和安全性。
实际案例分享
05
案例一: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护理
总结词
针灸治疗慢性疼痛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慢性疼痛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可以缓解疼痛、 舒筋活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护理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调 整针刺的深度和频率,确保安全有效。
详细描述
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 通过运用中草药、针灸、推拿等传统 疗法,结合现代医学的护理技能,为 病人提供全面的身心护理。
中医护理的原则
总结词
中医护理的原则包括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三因制宜等。
详细描述
扶正祛邪是指通过增强病人的正气,提高抵抗力,同时祛除病邪,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标本兼治是指既治疗 疾病的表面症状,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三因制宜是指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病情差异和地域环境差异,制定适 宜的护理方案。
案例二:推拿护理在颈椎病中的应用
总结词
推拿护理对颈椎病有良好疗效
详细描述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推拿护理通过手法按摩、穴位按压等方式,可以 缓解颈椎疼痛、僵硬等症状。在护理过程中,需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反应,避免 过度用力或使用不当的手法。
案例三:中药调理在肿瘤康复期的应用
总结词
中药调理有助于肿瘤康复
中医护理的方法
要点一
总结词
中医护理的方法包括情志护理、饮食调理、起居调理、针 灸推拿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情志护理是通过调节病人的情绪,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 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饮食调理是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 制定适宜的饮食方案,以达到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起居调理是指导病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针灸推拿是通过刺激穴位和调整经络,以达到调 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治疗效果。
中医技术在临床应用PPT课件
技 术
(4)使用时药艾条不能使力推
在
临
床
的
应
用
.
.
13
中 医
(一)雷火灸
护 理
烫伤的处理:
技 治疗中,如有皮肤烫伤,可用酒精消毒降
术 温,或用烫伤膏涂抹烫伤处
在
临
床
的
应
用
.
.
14
中 医
(二)热敏灸
护
理 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
技 选就热敏态穴位
术 在 临 床 的
激发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 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 从而能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 疗法
技 白血病、过敏性紫癜。
术 2.新伤骨折、疤痕、恶性肿瘤局部、静脉曲张、体 在 表大血管处、局部皮肤弹性差者禁用。
临 床
3.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 乳房处禁用。
的 4.心、肾、肝严重疾病以及高热抽搐者禁用。
应 5.皮肤过敏、外伤、溃疡处禁用。
用
6.大出血、过饱、大汗、大渴、过饥、酒醉和过劳 等禁用。
1中医护理技术2中医护理技术如何在临床疾病症状中应用3中医护理技术如何开展4中医护理管理全国只有18家中医院成功申报成为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基地1广东省中医院2上海龙华医院3山东省中医院4江苏省中医院5福建省人民医院6青岛市中医院7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刮痧法热敏灸中药火疗中药灌肠耳穴埋豆八段锦一雷火灸雷火灸疗法是用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艾条施灸于穴位上的一种灸法
在 临
7、灸毕:使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 8、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清理物品
床
的
应
用
.
.
11
中
(一)雷火灸
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PPT
观察患者反应
在实施护理措施过程中,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 时调整方案,确保患者的 安全和舒适。
加强与患者沟通
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及时解答患者疑问,提高 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效果评估与调整
定期评估效果
调整护理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评估护理 效果,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恢复情 况。
详细描述
在中医护理方案中,针灸和推拿常用于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紧张等症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穴位和手法进行针灸或推拿治疗,以达到缓解病痛、促进康复的目的。
药物护理
总结词
药物治疗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药物调理,可以改善病情、缓解症状。
详细描述
在中医护理方案中,药物护理主要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等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合 适的药物进行调理,以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同时,中医药物护理还强调药物的合理配伍和用药时机 ,以确保药物效果的最大化。
情志护理
总结词
中医认为情绪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通过调节情绪状态, 可以改善病情和促进康复。
详细描述
中医情志护理主要采用心理疏导、调畅情志等方法,帮助患 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和 生活质量。例如,采用五行相胜法、以情胜情法等中医心理 学技巧,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运动护理
案例四: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案
•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饮食调理 、运动锻炼、情志调护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等。在 饮食方面,建议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饮食结构, 多食用富含核桃、黑芝麻等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 运动锻炼方面,推荐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健 身运动,以调节气血,舒缓压力。情志调护方面, 鼓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中医特色 护理技术包括中药熏蒸、穴位按摩等,可起到缓解 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运用PPT课件
• 呕吐 • 主穴:胃、神门、交感、食道、 • 辩证取穴:1、 肝气犯胃:肝 2、外邪犯胃:肺 3、饮食停滞:脾
• 咳嗽 主穴:气管、肺、神门、交感 辩证取穴;1、风热犯肺:大肠 2、肝火犯肺:肝 3、痰湿蕴肺:脾
• 癃闭: 主穴:膀胱、尿道、肾
刮痧
• 定义:刮痧法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 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 位反复刮动,,形成啥痕的一种方法。 • 功用:解表驱邪、调畅气血、健脾和胃、化 湿去浊等 • 适应症:痛症、热证、痉症、吐泻 • 禁忌症:体型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皮 肤病变处、孕妇的腰骶部等。
表里
• 病位深浅谓之“表里” • 表征:生于外表皮毛的疾病,病位浅; • 里症:生于脏腑、气血、骨髓等部位,病 位深。 • 区别要点:寒热、苔脉。
(二)施护
• 施护原则: 1、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2、扶正祛邪——扶助正气、驱邪外出 3、护病求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4、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பைடு நூலகம்
二、辩证施护
• (一)辩证 • 1.辩证手段:望、闻、问、切 • 2.辩证方法: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辩证、脏 腑辩证、六经辩证、气血津液辩证等。
• 八纲辨证 • 将四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分析,得出症候的一种辩证方法,有阴阳、 寒热、表里、虚实八种症候。
阴阳
• 阴阳者,水火之征兆也。 • 阴:静的,冷的,暗的,降得等 • 阳:动的、热的、亮的、升的等
常见病症的选穴
• • • • • • • 颈椎病 1、肩颈部: ①督脉经——风府至身柱 ②足少阳胆经——双侧凤池至肩井 ③足太阳膀胱经——双侧天柱至大杼 2、背部 手太阳小肠经—双侧天宗
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 ppt课件
中医护理包括
整体护理 情志护理 饮食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 运动保健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护士对中医护理技术认识不到位是临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支持此观点的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42.2%。中医院的护士绝 大部分毕业于西医护校和西医高等院校,只有小部分护士有过 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和技能的经历。尽管医院经常开展培训班, 但是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临床应用较少,造成护士对这 些技术的认识不到位,影响其临床工作的开展。因此,培养一 批中医护理人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可运用中医院现有的中 医骨干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或让护士到针灸科、康复科 等轮转,或定期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能比赛,或将中医护理操 作技术的运用纳入综合护理质量考核之中[7]等方式,培养 一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的中医护理骨干, 充分认识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和特色,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和开展。同时,有关部门应组织专家系统地收集、整理、验证 一些真正适合医院、社区护士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成为 她们实际运用中的参考,也有利于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推广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
艾条 中药湿敷 耳穴压豆 拔火罐 电子灸 药物敷贴 刮痧
如何实施中医护理体会
护士解决病人护理问题,首先钉想到中医生护理手段 中医护理相关知识融入护理查房,护理业务学习 收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成功案例在全院交流。
从护理效果上看,中医治疗效果较西医好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应用ppt课件
ppt精选版
27
生命力针刺
全息缩影 对应原则(上下、左右) 中医辩证 大脑潜能刺激: 手(肘关节以下)在大脑皮层的投影占了25% 右脑主管正面情绪,开发右脑可以增加正能量 舌灸、耳针:舌、耳是离大脑最近的器官
ppt精选版
28
生命力针刺
ppt精选版
29
生命力针刺
上臂取穴法 小腿取穴法 对应法:上下对应、
中心花园有“八段锦”活动
特级初榨橄榄油5ml、深层海水3匙、松针胶囊5粒口服
早餐(番薯、沙律)
日光浴30分钟+扣胸骨200次、按压耳穴20次
奶,生命力针灸+腹式呼吸+冥想
白开水200ml +水果1个
白开水200ml、深层海水3匙、松针胶囊5粒口服 、按压耳穴20次
午餐(熟菜、粗粮)
白开水200ml
按压耳穴20次
银花15g 青蒿10g 柴胡10g 生石膏(先 下)15g 连翘15g 板蓝根15g 大青叶 10g 竹叶5g 水煎服20min,取汁入瓶备
用
ppt精选版
18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胃痛
中药封包:以胃腹散中药包热敷胃 脘部,每次30min,7d~10d为一疗 程。
艾灸中脘、足三里、太溪,每次 10min~15min,或按摩上腹部。
果汁或果浆200ml 运动保养室有“八段锦”活动
白开水200ml、深层海水3匙、松针胶囊5粒口服
晚餐(沙律)
白开水200ml+橄榄油5ml口服 按压耳穴20次
扣胸骨200次+p舌pt灸精+选腹版式呼吸 +冥想
11
应用中医护理成功案例
患者,女性,80岁,有糖尿病史,行直肠肿物切除术, 术后一周伤口出现脂肪液化,予拆除伤口大部分缝线, 每天予换药处理,两联抗菌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中医护理成功案例
中医辩证属脾胃气虚,以攻补兼施、以补为主。 措施:
定时定量喝开水,进食橄榄油以消炎、促进细 胞组织修复功能,服用珍珠末粉以托毒生肌; 请营养师协助指导饮食(果汁等)。配合生命 力针刺(脾胃)以止痛;中医中药辩证施治以 健脾化痰为法,重用生北芪(30g)。
应用中医护理成功案例
经过24天治疗,伤口愈合。
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
古代中医护理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中医观察患者的方法和生活起居、 饮食、情志、服药等护理
孙思邈所著《千金方》记载了井水消毒和空气消毒的方药, 首创了葱管导尿方法,对消毒技术、疮疡切开引流术和换 药术等护理操作均很详细记载。
古代中医护理
“范进中举”就是一个绝妙例子。范进由于多年未能进举,被 家人瞧不起,当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时,由于过喜 而伤心,突然患了狂躁型精神病。范进家人在医生的授意下以 恐吓方法刺激范进,范进受到了惊吓,抑制了亢奋的情绪,又 恢复了正常心神功能。
项目 起床后喝白开水200ml 中心花园有“八段锦”活动 特级初榨橄榄油5ml、深层海水3匙、松针胶囊5粒口服 早餐(番薯、沙律)
日光浴30分钟+扣胸骨200次、按压耳穴20次
奶,生命力针灸+腹式呼吸+冥想
白开水200ml +水果1个
白开水200ml、深层海水3匙、松针胶囊5粒口服 、按压耳穴20次
应用中医护理成功案例
时间 6:30~7:00 Am 7:00-7:30 Am (早餐前) 7:30-8:00Am
8:00-8:30Am 9:00-10:00Am 10:00 Am 11:00 Am (中餐前) 11:30Am 2:00-2:30pm (午睡起) 3:00-4:00pm 5:00-5:30pm (晚餐前) 5:30pm-6pm 7:30-8:00pm 8:00-8:30pm
我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情况
急诊科2010年上半年共开展中医治疗项目10 项,共35022人次,收入397940元,其中雾 化吸入17173人次,穴位注射320人次,耳穴 压豆6648人次,肠贴1305人次,针刺382人 次,中药熏包828人次,小儿中药直肠给药退 热疗法576人次,穴位贴敷295人次,天灸52 人次,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午餐(熟菜、粗粮)
白开水200ml
按压耳穴20次
果汁或果浆200ml 运动保养室有“八段锦”活动
白开水200ml、深层海水3匙、松针胶囊5粒口服
晚餐(沙律)
白开水200ml+橄榄油5ml口服 按压耳穴20次
扣胸骨200次+舌灸+腹式呼吸 +冥想
应用中医护理成功案例
患者,女性,80岁,有糖尿病史,行直肠肿物切除术, 术后一周伤口出现脂肪液化,予拆除伤口大部分缝线, 每天予换药处理,两联抗菌素。
Hale Waihona Puke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腹痛
针刺止痛,取穴:足三里、合谷、内关、 天枢、中脘。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5次~7次为一疗程。 吴茱萸炒盐热敷腹部。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咳嗽
中药离子导入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小儿腹泻
我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情况
2010上半年,各临床科室中医护理项目人次 总计6320人次,占全院出院人次的78.0%; 各科中医护理技术治疗率(包括针刺、艾灸、 耳穴贴压、穴位注射)平均为64.5%;由护士 完成中医治疗上半年总收入1182172元。参加 生命力健康课题教育的患者共1268人次。
中医护理科研、论文
从技术程度上看西医较中医好。 从护理效果上看,各具优势,但在急重症中西医优势为甚。 从护理显效时间上比较,中医护理手段维持的显效时间长, 西医护理维持的显效时间短。中医护理显效较慢,西医护理显效 迅速。
如何实施中医护理体会
护士相信中医护理效果 护士自身体会中医护理效果 医护合作—广泛应用中医护理技术
中医护理
整体护理 情志护理 饮食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 运动保健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常用中医操作
针刺、艾灸 推拿、火罐 热敷、熏洗 挑割、捏脊 药枕、沐足 日光浴、温泉浴
如何实施中医护理体会
护士要了解中西医护理区别
中医护理手段包括服药护理、饮食护理、情绪护理以及针灸护 理、按摩护理、气功护理、推拿护理等。服用药物是利用天然 动植物护理亦属自然疗法,自然护理是中医的一大特色。 西医护理方法属人工疗法,多以现代药物和器械为手段。
如何实施中医护理体会
护士解决病人护理问题,首先想到中医护理手段 中医护理相关知识融入护理查房、护理业务学习 收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成功案例在全院交流
应用中医护理成功案例
腰椎压缩性骨折
环境改变、腰背部疼痛——失眼
中医护理:睡前给予头部按摩
不习惯床上小便——尿潴留
中医护理:腹部按摩、艾箱艾灸
长期卧床—— 便秘
银花15g 青蒿10g 柴胡10g 生石膏(先 下)15g 连翘15g 板蓝根15g 大青叶 10g 竹叶5g 水煎服20min,取汁入瓶备 用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胃痛
中药封包:以胃腹散中药包热敷胃
脘部,每次30min,7d~10d为一疗 程。 艾灸中脘、足三里、太溪,每次 10min~15min,或按摩上腹部。
中医护理:食疗、排便训练
应用中医护理成功案例
2型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简要病情:患者口干多饮1月余,发热伴咳嗽、呕吐1 天,2010年10月11日入院。入院后使用胰岛素控制 血糖,胰岛素每天总量41U+用三联降糖药(盐酸吡 格列酮口腔崩解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阿卡波糖 片)血糖于9.6-21.4mmol/L之间,10月18日启用 中医护理干预,胰岛素用量41U,使用一联降糖药 (盐酸吡格列酮口腔崩解片),血糖控制于3.614.8mmol/L,之间,于10月29日出院。
近三年广东省中医药局、佛山市科技局、佛山 市卫生局中医护理科研立项共 8 项,其中2项 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立项获基金资助;核心护 理期刊发表中医护理论文18 篇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高热
中药灌肠:通过灌肠的方式,使药 物直接肠道吸收,使大便排出,使 得邪有出路。保留药液20min~ 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