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乙醇》教学设计
乙醇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乙醇优质教学设计教案乙醇教学设计学科:化学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高一章节: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内容: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之乙醇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之乙醇》教学设计本节研究任务概述:生活中有机物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其中乙醇和乙酸是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可以了解乙醇和醋酸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此外,以这两个化合物为例,学生还可以掌握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定义。
一.课标分析:1.知道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2.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程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和乙酸。
本节课程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讲解乙醇,第二课时讲解乙酸。
三.教学建议:本节课程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注重学生动手参与实验和相互交流。
对乙醇和乙酸的结构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模型和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加强直观教学,便于学生理解。
第一课时乙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生可以掌握由事物表象解析事物本质和变化的方法。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让学生学会比较、推断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的兴趣。
让学生形成由现象知本质的研究方法。
三.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课的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和结构简式,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
2.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反应。
四.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程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通过提问古诗词,让学生填空,引出所讲有机物乙醇。
提出问题:观察乙醇的颜色、状态和气味,总结物理性质。
乙醇高中化学教案书
乙醇高中化学教案书主题:乙醇的性质和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乙醇的化学结构和性质;2. 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掌握乙醇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乙醇的化学结构及其性质、应用领域。
难点:乙醇的合成方法和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展示乙醇的分子式,引导学生思考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乙醇的化学结构和性质(15分钟)1. 给学生讲解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分子式;2. 分析乙醇的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沸点和密度等;3. 探讨乙醇的化学性质,如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等。
三、乙醇的生活和工业应用(15分钟)1. 分析乙醇在饮料、药品、香水等生活用品中的应用;2. 探讨乙醇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如燃料、溶剂等。
四、习题训练(10分钟)1. 给学生出一些乙醇相关的练习题,检测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互相校对答案。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习重点;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思考,促进深层次学习。
师生互动与评价:1.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 学生可以通过课后练习和作业来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乙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药、化工等;2. 可以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合成乙醇的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乙醇的性质和应用。
祝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化学《乙醇》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乙醇》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1. 了解乙醇的基本性质和化学结构;2. 理解乙醇的制备方法和工业应用;3. 掌握乙醇的理化性质及相关实验操作;4. 能够分析和解决与乙醇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简介;2. 乙醇的制备方法;3. 乙醇的工业应用;4. 乙醇的理化性质实验。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引入一些与乙醇相关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对乙醇的兴趣,引发思考。
步骤二:知识讲解1. 讲解乙醇的化学结构和基本性质,如分子式、分子量、密度等。
2. 探讨乙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发酵法和水合乙烷法,并重点介绍其中一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3. 分析乙醇的工业应用,如酒精饮料、溶剂、燃料等。
步骤三:实验演示1. 进行乙醇的理化性质实验,如密度测定、燃烧实验等,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引发对乙醇性质的思考和讨论。
步骤四:讨论和总结1. 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就乙醇的制备方法、工业应用和理化性质等方面展开讨论。
2. 结合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乙醇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实验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3. 讨论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4. 总结能力:评估学生对乙醇相关知识的总结能力和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为了辅助教学,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乙醇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的PPT讲义;2. 乙醇制备方法和工业应用的示意图或实物样本;3. 乙醇理化性质实验所需实验器材和药品。
六、教学延伸为了拓展学生对乙醇的了解,可在课后推荐相关阅读资料、网站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探索乙醇的其他方面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以上即为《乙醇》的优秀教学设计。
通过合理的教学步骤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乙醇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乙醇》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应掌握乙醇的分子式、结构特点、溶解性、沸点等基本知识。
-学生应了解乙醇的化学反应性,如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
-学生应理解乙醇在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如燃料添加剂、消毒剂等。
-乙醇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乙酸等氧化产物。
4.乙醇的制备方法
-工业上,乙醇主要通过发酵法制备,利用微生物将糖类转化为乙醇。
-实验室中,乙醇可以通过醇的催化氧化、消去反应等方法制备。
5.乙醇的应用
-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备乙酸、乙醛、乙酸乙酯等化学品。
-乙醇是汽车燃料的添加剂,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乙醇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乙醇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积极的。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所收获和进步。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乙醇高中化学的教案
乙醇高中化学的教案
教学内容:乙醇
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乙醇的用途。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难点:乙醇的制备方法。
教学准备:
1. 乙醇模型;
2. 实验器材和药品:乙醇、浓硫酸、乙酸、氢氧化钠。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向学生展示乙醇的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二、讲解乙醇的结构和性质(10分钟)
1. 乙醇的结构:C2H5OH,是一种含有羟基的醇类化合物;
2. 乙醇的性质:具有可燃性、水溶性和挥发性等性质。
三、讲解乙醇的制备方法(15分钟)
1. 同时将乙醛和硼氢化钠还原即可得到乙醇;
2. 用浓硫酸催化乙酸和乙醇反应,得到乙醇。
四、讲解乙醇的用途(5分钟)
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用于制备乙醚、酯类等有机化合物,也可以用作溶剂和燃料。
五、实验演示(15分钟)
展示一种制备乙醇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产物的性质。
六、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乙醇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及用途,强化学生的理解。
七、布置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乙醇的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乙醇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能够在实验中观察和探究乙醇的性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乙醇的知识。
高中化学《乙醇》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 1 课时乙醇《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 课时乙醇新授教学案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乙醇的色、味、态、密度、溶解性,认识乙醇的物理性质。
2、通过观察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能正确书写乙醇的结构式、结构简式,认识乙醇分子中重要的原子团—羟基;能正确书写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会推断乙醇分子中断键的部位。
3、回顾初中学习的乙醇的燃烧反应,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使用Cu 做催化剂,认识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并能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通过对比两个反应,体会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4、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乙醇的性质,认识乙醇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德育目标]:1、学生能够常识性的了解乙醇与生命、营养、健康的密切关系。
2、学生能学会通过结构预测物质的性质,并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到证实,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能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化学科学与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积极准备并进入化学选修模块的学习行动。
二、评价设计设置当堂检测,检验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85%以上学生能正确完成1-4 题,达成目标一、三、四;第5 题做起来有一点难度,只有60%答对,目标二的达成率不是很高。
教师课后完成试题评价,根据具体情况,在下节课进行反馈检测。
三、学生课前准备查阅各种有关乙醇的饮料和调味品的说明或者图片,用于课堂上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点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乙醇一、物理性质二、结构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乙醇的催化氧化附:自查反馈表姓名班级科目课题学习收获知识方面收获存在疑惑方法方面收获存在疑惑学习评价自我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精选课件)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乙醇姓名:工作单位:学科年级:高三化学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是典型的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对学生来说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本节课主要从日常生活出发,例如醉酒、酒驾检测以及乙醇汽油的使用,来学习乙醇的氧化反应。
乙醇的催化氧化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好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是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通过对乙醇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和性质,了解乙醇的用途.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对现象的解析能力。
通过提问、讨论、实验等手段,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探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
本节课的重点是乙醇的性质和用途,难点是乙醇的分子结构和乙醇的氧化反应,特别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反应原理和实验)。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系统知识学习的能力,学会了分析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本单元知识十分贴近生活,都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学生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探究欲望,这一点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将会大有帮助。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甲烷、乙烯、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并学会比较各种烃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也初步了解了有机基团与性质的关系,对于官能团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学生刚接触有机化学,知识掌握零乱不系统,且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因此,本人设计教学时将本节内容设计成了两课时,第1课时重点研究乙醇的结构和乙醇的氧化反应,第2课时通过探究实验,研究乙醇与钠的反应。
四、教学过程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本节课的实验由学生分组演示,应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乙醇催化氧化的断键位置,因此需要多媒体设备,并做好乙醇的ppt演示文稿。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内容:乙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能够正确区分饱和和不饱和化合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正确对待饮酒行为。
二、重点难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通过“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乙醇,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乙醇的性质。
2. 学习(30分钟):介绍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了解乙醇的性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3. 实验(2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乙醇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分析乙醇的化学性质。
4. 活动(15分钟):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并交流思考,引导学生对乙醇用途的进一步了解。
5. 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乙醇的重要性和使用注意事项。
四、课后作业:
1. 复习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 思考乙醇的环境影响和使用范围。
3. 准备下节课的讨论材料。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乙醇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是在实验环节需要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安全意识。
化学《乙醇》教案
化学《乙醇》教案化学《乙醇》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
2.了解乙醇的结的和物理性质。
3.驾驭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驾驭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被活泼金属原子取代。
[教学类型] 新授课[教学方法] 试验探究、启发导学[教学内容]引言:在第四章中,我们学习了烃类有机物—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
知道它们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同时,我们也知道这些烃通过化学改变可以引进第三种、第四种元素。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烃分子增加其他元素?举例说明。
指出:烃分子中引进了其他元素后就不能再叫烃了。
设问:那么,这类有机物又叫什么呢?讲解:假如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例:卤素原子—X;羟基—OH;硝基—NO2等)所取代,就能生成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例:卤代烃;醇;硝基化合物等),这些有机物从结构上说,都可以看作由烃衍变而来的,所以叫“烃的衍生物”。
板书:第五章烃的衍生物讲解并描述:一氯甲烷是甲烷分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而得到。
一氯甲烷可以看成是甲烷的衍生物。
l,2-二溴乙烷既可以看成是乙烯的衍生物,又可以看成乙烷的衍生物。
硝基苯可以看成是苯的衍生物。
由此我们可以将烃的衍生物定义为:板书:1、烃的衍生物:从结构上说,都可以看作是由烃衍变而来的有机物。
设疑:为什么要“从结构上说?”讲解:烃的衍生物并非肯定要由烃通过取代、加成等方法来得到;例如乙醇可以由乙烯和水加成得到,也可以通过粮食发酵得到。
过渡:烃和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化学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设问:请同学们设想,烃的衍生物跟相应的烃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为什么?讲解:当烃分子上的氢原子被这些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物质的一些性质都将发生很大改变,可以说,这些原子或原子团对烃的衍生物的性质起了确定性的作用。
由于它确定了这个物质的化学特性。
所以在化学上把这种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1.与活泼金属的反应2.发生氧化反应3.发生消去反应)能力目标: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人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通过收集乙醇用途的信息,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分析结构的特点,推断乙醇的化学性质,对学生进行结构是本质,性质是形象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的教育;通过分析乙醇在铜催化剂条件下,氧化生成乙醛,铜作为催化剂结论的得出,培养学生严谨的、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美育目标:学生自学发酵法制酒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体会人类伟大的创造力,体会化学化工为人类社会创造了美。
另外,通过酒对人类社会的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甚至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美与丑的辩证关系。
科学思想:通过对乙醇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观点。
科学品质: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和羟基的特性。
难点:乙醇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能从理性上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决方法:这节课在网络教室,其最大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挖掘学生学习的最大潜力。
这是本节课一个很大的特点;学习化学的重要思路是:结构决定性质。
由乙醇的结构推测乙醇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高一化学《乙醇》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乙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生产方法。
2.掌握乙醇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用途。
3.了解酒精对人体的影响,掌握正确的饮酒知识。
1.乙醇的性质和用途。
2.酒精对人体的影响。
1.理解乙醇的生产过程和产量。
2.正确理解酒精量的计量和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与方法】1.1 回顾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生产方法提示学生,水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乙醇是其最简单的有机醇。
1.2 观察实验:乙醇比水的密度小,挥发性强。
1.3 展示实验:用水和乙醇各装半瓶,放在同一桌面上,用火柴点燃乙醇,在燃烧过程中将一只杯子盖在瓶口,观察杯子里的水银温度计的动向,以及观察两瓶液体的变化。
1.4 了解乙醇的性质:和水混溶,但不与石油精等有机溶剂混溶。
1.5 讲解乙醇的生产方法:从石油等烃类中得到乙烯,然后通过加氢作用得到乙醇,或者从粮食、植物废渣等中提取甘油,并通过酵母发酵等过程得到乙醇,或者利用加热的马铃薯蒸馏得到乙醇。
2.1 了解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制酒、制药、卫生消毒等。
2.2 了解乙醇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制造醋酸、醛、酯等有机化合物,用作溶剂及其它工业用途。
3.1 讲解酒精的有害作用:长期饮酒会引起肝硬化、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3.2 讲解饮酒的正确知识:不饮、少饮、不驾车、不混饮、不空腹饮酒。
3.3 展示实验:将饮用的白酒、啤酒、葡萄酒分别注入烧杯中,点燃,观察火焰情况,让学生了解不同酒精度数所产生的能量差异。
1.多媒体教学手段:PPT、视频资料。
2.实验室探究手段: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乙醇的不同性质,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3.小组讨论手段: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酒精对人体的影响,正确饮酒知识等。
1.课堂测验,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
2.小组讨论作业,评估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3.听课笔记以及互动答题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乙醇》 教学设计
《乙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
(2)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等。
(3)掌握乙醇的工业制法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乙醇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
(2)乙醇的化学性质,特别是与钠的反应和氧化反应。
2、教学难点(1)乙醇的氧化反应原理。
(2)从结构角度理解乙醇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含有酒精的饮品,如啤酒、白酒等,提问学生这些饮品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从而引出乙醇这一主题。
2、讲授乙醇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无水乙醇,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乙醇的溶解性和挥发性。
3、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1)引导学生根据乙醇的化学式 C₂H₆O,推测可能的结构。
(2)通过实验:乙醇与钠的反应,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进行检验,从而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
介绍乙醇分子中的羟基(—OH),强调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决定作用。
5、学习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演示乙醇与钠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的本质。
(2)乙醇的氧化反应①燃烧讲解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和现象,强调其在能源方面的应用。
②催化氧化实验演示乙醇的催化氧化,让学生观察铜丝颜色的变化和产生的气味,写出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的条件和机理。
6、介绍乙醇的工业制法(1)发酵法讲解发酵法的原料、原理和工艺流程。
(2)乙烯水化法介绍乙烯水化法的原料、反应条件和化学方程式。
(1)作为燃料。
(2)在医疗、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教学设计
《乙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书写乙醇和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以此推断乙醇分子的结构,能够书写乙醇的催化氧化方程式。
2.通过对比钠与水、乙醇的反应,锻炼对比、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醇和钠的反应及其催化氧化。
【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白酒、红酒、啤酒、黄酒的图片。
【提出问题】各类酒瓶上写的度数代表的到底是什么的度数?【学生回答】酒精的度数。
【引入新课】酒精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乙醇,那么乙醇都有哪些化学性质呢?环节二:讲授新课1.乙醇与钠的反应【提出问题】回忆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并书写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回答】浮、熔、游、响、红,2Na+2H2O=2NaOH+H2↑【提出探究性问题】金属钠可以与乙醇反应吗?【学生实验】实验1:观察钠的保存方法,并向无水乙醇中投入一小粒金属钠,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钠与煤油不反应,在乙醇中缓慢放出气泡。
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教师讲解】煤油是多种烷烃的混合物,说明这些烷烃分子中与碳原子相连的氢不能被金属钠置换,但乙醇分子中羟基(-OH)上的氢原子能被金属钠置换。
【展示模型】水分子和乙醇分子的结构。
【提出问题】结合结构模型,对比钠和乙醇的反应,与钠和水的反应,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回答】水分子中-OH上的氢原子也能被金属钠置换,但是水与金属钠反应比乙醇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得多。
所以水中羟基上的氢更活泼。
【提出问题】仿照水与钠的反应,尝试写出乙醇和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回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乙醇的催化氧化【学生实验】实验2,认真观察铜丝的变化,并注意溶液气味的变化。
【学生回答】在酒精灯上加热铜丝,看到红亮的铜丝变为黑色,将发烫的铜丝浸入乙醇中,发现铜丝由黑色变化为亮红色,同时闻到特殊性气味的气体。
乙醇的教案设计.doc
乙醇的教案设计.doc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乙醇的化学式、性质和结构。
2.熟悉乙醇的制备方法。
3.了解乙醇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实验法。
3.课堂互动法。
四、教学过程
1.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乙醇的基本化学式,分子式和分子量。
2.通过展示乙醇的外观、性质、结构和分子式等信息,帮助学生理解乙醇的特性。
3.引导学生理解乙醇的到燃烧产生的物质,以及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1.通过实验演示法,让学生了解乙醇的制备方式。
2.展示乙烷和水制备乙醇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乙醇的制备原理。
3.教师指导学生尝试制备乙醇,通过比较和分析制备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
1.通过阅读资料、课堂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乙醇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引导学生学习乙醇在医药、食品制造、化妆品、清洗剂等领域的应用。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乙醇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评价
1.通过课堂互动方式,测试学生对乙醇化学知识的掌握。
2.采取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考查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乙醇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个人报告等形式,考察学生对乙醇应用领域的了解程度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高中化学乙醇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乙醇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关于高中化学中的乙醇内容。
课程将围绕乙醇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乙醇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乙醇在化学工业、生物领域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碳氢化合物、烃的衍生物等概念,具备了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
此外,学生还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有机化学素养,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醇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掌握乙醇的基本概念。
(2)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如脱水法和发酵法,并了解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3)掌握乙醇的常见反应,如氧化、脱水、取代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了解乙醇在生物、化工、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5)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2、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授、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问题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培养科学思维。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4)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学习乙醇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勤奋的学习态度,树立追求真理的精神。
(4)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树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乙醇教学设计(含五篇)
乙醇教学设计(含五篇)第一篇:乙醇教学设计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课时乙醇三维目标:1、知识技能1.了解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的概念2.掌握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3.了解乙醇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通过从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和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2)通过对乙醇性质的学习,感受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乙醇的氧化反应、与金属的置换反应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酒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饮料。
我们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些咏叹酒的诗词歌赋。
【投影】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设问】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乙醇(俗名酒精)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乙醇,来细品一下酒那“令人陶醉的醇香”吧!一、乙醇的物理性质【展示】各类酒的图片【思考与交流】仔细观察实验桌上的乙醇,结合生活经验,你能总结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吗?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总结物理性质二、乙醇的组成和结构分子式:C2H6O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HH HC C O HH H乙醇分子中含有的-OH基团,称为羟基。
简单介绍“羟”字的来历,感受汉字的魅力,对比OH,进一步理解-OH基团。
—【设问】如何看待乙醇的分子结构呢?【形成概念】乙醇分子可看成是由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
像这些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举例:CH3Cl、CH2Cl2、CHCl3、CCl4、硝基苯、溴苯等。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设计时间:1课时目标:1. 了解乙醇的分子结构;2. 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掌握乙醇的常见用途和重要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化学物质乙醇,让学生讨论和猜测乙醇是什么物质,有哪些应用;2. 引导学生思考乙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乙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15分钟)1. 展示乙醇的分子结构;2. 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熔点等;3.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乙醇的物理性质。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20分钟)1. 讲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如与氧化剂反应、酸碱性等;2. 展示乙醇的酸碱性实验;3. 引导学生思考乙醇的燃烧反应。
四、乙醇的应用和重要性(10分钟)1. 介绍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作为溶剂、燃料等;2. 引导学生思考乙醇在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的重要性。
五、总结与检测(10分钟)1. 总结乙醇的结构和性质;2. 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乙醇的了解程度。
六、课堂延伸(5分钟)1.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乙醇的其他性质和应用;2. 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乙醇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板书内容:1. 乙醇的结构和性质2. 乙醇的化学性质和常见反应3. 乙醇的应用和重要性教学资料和实验器材:1. 乙醇分子模型或图示2. 乙醇物理性质实验器材3. 乙醇化学性质实验器材4. 乙醇应用领域的图片或实例评价方法:1. 参与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2. 完成课堂小测验。
扩展阅读:1. 乙醇的生产方法和工业应用2. 乙醇燃烧反应的机理解析备注: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案内容和深度。
化学《乙醇》教案(通用10篇)
化学《乙醇》教案化学《乙醇》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乙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乙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记住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质。
2、明确乙醇的分子结构,了解官能团和烃的衍生物的概念。
3、学会乙醇的化学性质。
4、了解乙醇的应用。
【教学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乙醇的氧化反应.【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这个重要反应.【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多媒体)(填词游戏)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资料〕杜康酒的由来(多媒体)相传杜康酒就是偶然将饭菜倒入竹筒,用泥土封住后形成的.酒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二. 推进新课〔师〕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传颂看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歌和故事.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性质?学习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时,要观察其颜色,状态,闻其气味,测其熔沸点,溶解性,密度,硬度.〈展示〉用一试管盛少量的乙醇让学生观察其状态,并闻其气味.(多媒体)一.乙醇的物理性质.(1) 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2) 比水轻,沸点78.5℃,熔点-117.3℃,易挥发(3) 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能与水的任意比互溶.〔演示实验3-2〕乙醇与钠的反应〔演示实验3-3〕乙醇的催化氧化(要求学生总结上述实验现象)(多媒体)实验3-2的现象:钠粒沉于无水酒精底部,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钠粒不熔成闪亮的小球,也不发出响声,反应缓慢.实验3-3的现象:(1)铜丝有酒精灯上加热后由红色变成黑色.(2)将红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师〕由乙醇与钠的反应可以得到什么结论?金属钠保存在什么物质中?〔点拨〕煤油是多种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烃的混合物,也就是说金属钠不能置换出烃中的氢,说明C—H不活泼(多媒体)(视频)乙醇的分子结构(学生观察)(多媒体)二.乙醇的组成的结构分子式:C2H6O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师〕乙醇分子中含的-OH基团,称为羟基.由于羟基的存在使乙醇的性质不同于乙烷。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
高中化学乙醇教课方案【篇一:乙醇教课方案】3-3 生活中两种常有的有机物第一课时:乙醇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1.经过对乙醇的分子构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研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实质、变化。
加强构造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2.经过揭露问题、议论释疑、化学实验,学习对照、推测等多种科学研究方法。
3.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亲密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化学的踊跃性。
二.教课要点乙醇的构造和化学性质三.教课难点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响的机理四.教课方法采纳实验研究、对照剖析、引诱等方法学习乙醇有关知识五.教课器具多媒体、试管、酒精灯、无水乙醇、na 、火柴、铜丝。
六.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乙醇【导入新课】《舌尖上的中国》酿酒视频导入【推动新课】酒文化在中国积厚流光,一部中华文化史从一个侧面上看,也完整能够认作是一部酒文化发展史。
那么酒究竟是什么,它又有哪些主要的性质呢?今日我们就来走近她。
【板书】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有的有机物一、乙醇【板书】(一)乙醇的物理性质【指引】利用生活知识试试总结乙醇的常有物理性质【议论】【小结】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挥发性等等【活动】给出乙醇的分子式和典型的构造特色,写出乙醇可能的分子构造(两种)【思虑】两种构造中哪一种才是正确的?怎样证明【实验】 1、乙醇与金属钠反响取一个干净的小烧杯,导入约一半体积的无水酒精,再向此中加入数粒金属钠小颗粒。
再将一个一般漏斗倒扣在烧杯上方,察看现象。
一段时间后,点燃漏斗底部,持续察看现象,查验生成气体,议论。
【现象】烧杯内钠粒沉于液态无水乙醇底部,有无色气泡在钠粒表面生成后逸出液面,最后钠粒消逝;气体能够被点燃;倒扣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在内壁上出现了水珠,但倒入烧杯内的石灰水无明展现象。
【结论】钠与乙醇能发生近似于水的反响,说明乙醇分子中存在与水分子相像的构造,即存在羟基(-oh )。
别的,因为钠与乙醇的反应没有它与水反响强烈,也说明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 h 没有水中的开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有机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势在必行,化学学科素养主要是指化学,必要的知识的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对化学学科的理解,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运用化学知识和解决方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是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二第3章第3节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熟悉的乙醛的物理性质入手,把中教学重点,放在以前的分子结构上,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乙醇催化氧化的原理,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有机,化学学习模式,使学生了解以前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现代化科学技术中应用的重要意义,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据此,我如下设计我的教学: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乙醇是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三节课内容,是烃类化合物——甲烷等之后,想学生介绍的一种典型的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也是一种具有含氧官能团的含氧衍生物)。
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这种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教学设计中,在这一课须让学生学会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
此外,本节课也为后面学习《基本营养物质》打下基础,更是之后学习选修5时重要的知识储备。
此处要使学生掌握以点带面的方法,提高其综合素质。
2.教学内容(1)课标中的内容。
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教材中的内容。
烃的含氧衍生物、官能团的概念。
乙醇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
二、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从学生学习能力上看,经过近一个半学期的高中化学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系统知识学习的能力,学会了分析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求知动力:从学生心理情况看,由于本单元知识十分贴近生活,都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学生的情绪与心理都会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探究欲望,这一点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将会大有帮助。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甲烷、乙烯、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并学会比较各种烃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也初步了解了有机基团与性质的关系,对于官能团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毕竟高一学生刚接触有机化学,知识掌握是零乱而不系统的。
三、教学法设计:1.教法通过问题情景创设、观察结构模型的方法认识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点,并采用边讲边实验探究,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提高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
2.学法通过接触乙醇,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
对比乙醇、水和钠的反应,思考羟基氢和水中的氢原子的活泼型强弱。
从酒精灯的火焰,引出乙醇的氧化反应。
接着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乙醇的催化反应,配合多媒体动画、图片展示断键方式。
最后联系交警查车,进一步学习乙醇的氧化反应。
四、教具:无水乙醇、钠、铜丝、酒精灯、镊子、小刀、滤纸、带尖嘴管胶塞、试管。
五、课时:1课时。
六、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
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化学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化学的积极性。
七、教学重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八、教学难点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
九、教学流程图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乙醇的用途[板书](四) 用途乙醇有哪些用途?学生讨论、思考。
乙醇与生活息息相关总结[总结]一、物理性质二、乙醇的结构三、化学性质(重点)四、用途学生回忆、了解重点突出重点【课堂练习】1、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化学反应中乙醇的断键位置⑴与活泼金属反应断裂___________;⑵C2H5OH燃烧断裂_____________;⑶在Cu或Ag催化下和O2反应断裂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俗语“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说法3、能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A.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水 B.1 mo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0.5 molH2 C.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D.乙醇容易挥发4、将等质量的铜片灼烧变黑,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放置片刻,铜丝变红且质量不变的是( ) A.稀硫酸 B.无水乙醇 C.稀硝酸 D.CO 5、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3+。
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①乙醇沸点低②乙醇密度比水小③乙醇有还原性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十一、教学反思1.多样的教学方法。
围绕结构决定性质的核心,通过生活实例、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动画模型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求知欲,提高课堂有效性。
2.善于突破难点。
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主动引导学生思考,并让学生解决疑问,课堂氛围活跃。
附件:乙醇【课前预习】1.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它的俗称叫什么?2.在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中含有乙醇?【学习过程】一、乙醇的物理性质①看一看,闻一闻:是一种(颜色)、(气味)的液体。
②比一比:密度比水______;20℃时的密度是0.789g/cm3③记一记:沸点____,____挥发,密度比水______。
④溶解性:能与水____________互溶,是一种良好的__________。
二、乙醇的分子结构(1)旧知识回顾: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
问题:右图哪一个是乙醇的结构式呢?实验探究一:步骤:取一支小试管,装入1/3无水乙醇,将事先切好的绿豆大小的钠块放入试管中,观察、记录并对比实验现象。
钠与水钠与乙醇钠是否浮在液面上有无声音有无气泡剧烈程度是否熔成小球反应方程式结论:乙醇和水都能与钠发生反应,说明乙醇和水具有相似的结构,该结构是_____;所以乙醇的结构式是_______(填序号)。
(2)新知识学习:①乙醇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②官能团:决定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乙醇的官能团是_____;符号____。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1)能与金属钠的反应(属于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反应①燃烧: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二:1.用小试管取无水乙醇至试管体积的1/22.加热一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至红热3.将铜丝趁热插到无水乙醇的液面以下。
4.重复上述步骤几次。
③直接氧化反应:能与___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等强氧化剂反应生成乙酸。
应用:交警部门的酒精检测仪。
课后习题1、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化学反应中乙醇的断键位置 ⑴与活泼金属反应断裂___________; ⑵C 2H 5OH 燃烧断裂 _____________;⑶在Cu 或Ag 催化下和O 2反应断裂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A .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B .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C .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D .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俗语“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3、能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 )A .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水B .1 mol 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0.5 molH 2C .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D .乙醇容易挥发4、将等质量的铜片灼烧变黑,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放置片刻,铜丝变红且质量不变的是( ) A .稀硫酸 B .无水乙醇 C .稀硝酸 D .CO5、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 2Cr 2O 7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 3+。
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 乙醇沸点低 ② 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 乙醇有还原性 ④ 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实验现象记录册: 1.铜丝的颜色:从______色变成_____色; 再从_____色变成_____色。
2.靠近试管口,能闻到有_________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