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税收征管法
第13章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13章税收征收管理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788615d5bbfd0a78567391.png)
三、纳税申报管理
(一)纳税申报的对象——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二)纳税申报的期限——一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二是结合纳税人实际 情况确定的。 (三)纳税申报方式:直接申报、邮寄申报、数据电文。 (四)延期申报管理:纳税人因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期进行纳税申报的,经 县以上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
【例题•多选题】(2013年)下列纳税申报方式中,符合税收征收管理法规
7.税收保全措施
主要措施:
①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 税款的存款 ②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
提示: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 施的范围之内
二、税款征收制度
税款征收制度
主要内容
8.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 第二节 税务管理 第三节 税款征收 第四节 税务检查 第五节 法律责任
19
第四节要点:
税务检查的形式、方法与职责
税务检查的形式、方法与职责
(一)税务检查的形式:重点检查、分类计划检查、集中性检查、临时性检查、专项 检查
(二)税务检查的方法:全查法、抽查法、顺查法、逆查法、现场检查法、调账检查 法、比较分析法、控制计算法、审阅法、核对法、观察法、外调法、盘存法、交叉稽核法
5.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
吊销营业执照
日起15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
6.纳税人依法终止履行纳税义
税务登记管理机关申报办理注 销税务登记
务的其他情形
(三)停业、复业登记 (四)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核发 《外管证》,《外管证》有效期限一般为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天。
《税法》第十二章:税收征收管理法
![《税法》第十二章:税收征收管理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360eed102de2bd96058801.png)
第十二章
税收征管法
(五)阻止出境 税款优先: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优先于罚款、 (六)税款优先: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优先于罚款、 没收违法所得。 没收违法所得。税务机关可以依法行使代位权和撤 销权。 销权。 (七)税款的退还和追征 1.税款的退还:3年内 1.税款的退还: 税款的退还 2.税款的追征 税款的追征: 无限期追征。 2.税款的追征:3 年,5年,无限期追征。 思考】下列属于税收征收措施的有( )。 【思考】下列属于税收征收措施的有( )。 A. 吊销营业执照 B. 加收滞纳金 核定应纳税额情况。 C. 强制执行 D. 核定应纳税额情况。
第十二章
税收征管法
二、账簿、凭证管理 账簿、 (一)账簿管理 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 15日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 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 账簿;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 15日内 账簿;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 会计制度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务、会计制度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二)发票管理和使用 1.发票印制管理 1.发票印制管理 2.发票领购管理 2.发票领购管理 思考】甲公司营销部经理到外省洽谈业务, 【思考】甲公司营销部经理到外省洽谈业务,准备推 销本公司的产品,他带着公司的发票, 销本公司的产品,他带着公司的发票,准备销售产 品时开具。销售完毕返回时, 品时开具。销售完毕返回时,他认为发票没什么用 了,于是将使用过的发票和部分未使用的空白发票 扔掉了。试分析该经理的做法有无不妥之处? 扔掉了。试分析该经理的做法有无不妥之处?
第十二章
税收征管法
第三节 税 款 征 收 一、税款征收方式 查账征收; (一)查账征收; (二)查定征收 查验征收; (三)查验征收; (四)定期定额征收 代扣、代收代缴征收; (五)代扣、代收代缴征收; (六)委托代征征收 其他方式:如利用网络申报、 IC卡纳税 (七)其他方式:如利用网络申报、用IC卡纳税 思考】对于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又确无建账能力, 【思考】对于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经 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不设置账簿的小型纳税 应采用( )征收方式 征收方式。 人,应采用( )征收方式。 A. 查账征收 B. 查定征收 C. 定期定额征收 D. 查验征收
征管法
![征管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a8bb82d0d233d4b14e6943.png)
3、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法定程序 (1)、责令纳税人提前缴纳税款 可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纳税人仅限于从事生产 经营的纳税人,不包括其它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纳税担保人 (2)、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 担保书须经纳税人、担保人、税务机关三方 签字盖章后生效 (3)、冻结纳税人的存款 a.经县级以上税务局长批准 b.冻结数额以应纳税款为限,不是全部存款 26 c.税款到账后24小时内解除税收保全措施
4.定期定额征收
5.委托代征税款 6.邮寄纳税
7.其他方式:如:利用网络申报、用IC卡纳税 等方式
18
三、税款征收制度
(一)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制度 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必须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代 收代缴税款义务。如果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法律 责任。除按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给予处罚外, 应当责成扣缴义务人将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的税款 补扣或补收。 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 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 应当在一日之内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处理。 代扣代缴、代收代缴手续费只能由县(市)以上税 务机关统一办理退库手续,不得在征收税款过程中 坐支 19
28
(九)、欠税清缴制度
1、严格控制欠缴税款的审仳权限 缓缴税款的审批权限集中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 局、地方税务局 2、限期缴款期限 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 3、建立欠税清缴制度,防止税款流失 (1)、扩大了阻止出境对象的范围 (2)、建立改制纳税人欠税的清缴制度 (3)、大额欠税处分财产报告制度 (4)、税务机关对欠缴税款的纳税人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24
(七)、税收保全措施 1、前提: (1)、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 (2)、在纳税之前和责令限期缴纳期限内 2、两种形式: (1)、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暂 停支付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2)、扣押、查封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 物或其他财产(存款不足时) ①、税收保全不当,税务机关应承担赔偿责任。 ②、个人及其家属生活必需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 之列
什么是税收征管法
![什么是税收征管法](https://img.taocdn.com/s3/m/b4861e2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c.png)
什么是税收征管法我国的法律法规很多,每⼀种法律都有其所属的职能,约束的范围。
⽐如《刑法》约束的是刑事犯罪案件,《劳动法》是劳动者或者⽤⼈单位具有约束⼒。
那么,税收征管法呢?什么是税收征管法?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税收征管法是指调整税收征收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国家权⼒机关制定的税收征管法律、国家权⼒机关授权⾏政机关制定的税收征管⾏政法规和有关税收征管的规章制度等。
税收征管法的适⽤范围《税收征管法》只适⽤于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就现⾏有效税种⽽⾔,具体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所得税、⼟地使⽤税、⼟地增值税、城市房地产税房产税、车船使⽤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向调节税(现已暂停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筵席税、屠宰税、证券交易税等征收管理。
但是,中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该法有不同规定的,则依照有关条约、协定的规定办理。
第⼀百⼀⼗⼆条耕地占⽤税、契税、农业税、牧业税的征收管理,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执⾏。
关于由海关负责征收的关税以及海关代征的进⼝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则依照法律、⾏政法规的有关规定执⾏。
税收征管法的实施1、明确了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地税机关的执法主体地位。
《税收征管法》第5条第1款规定: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主管中国税收征收管理⼯作。
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征收管理。
2、强调税务机关是专门负责税务⾏政执法的唯⼀合法主体。
《税收征管法》第29条规定:除税务机关、税务⼈员以及经税务机关依照法律、⾏政法规委托的单位和⼈员外,任何单位和个⼈不得进⾏税款征收活动,第53条第2款规定:对审计机关、财政机关依法查出的税收违法⾏为,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有关机关的决定、意见书,依法将应收的税款、滞纳⾦按照税款⼊库预算级次缴⼊国库,并将结果及时回复有关机关。
2020注会-税法-讲义-第13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
![2020注会-税法-讲义-第13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f5ded3eff9aef8951e0692.png)
第十三章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节概述考点: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适用范围(熟悉)【提示】《税收征管法》的适用范围是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
海关征收的关税及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不适用《征管法》。
目前还有一部分费由税务机关征收,如教育费附加。
这些费不适用《征管法》,不能采取《征管法》规定的措施。
【提示】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遵守主体(一)税务行政主体——税务机关(二)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三)有关单位和部门第二节税务管理考点2.1:税务登记管理之重点内容(1)对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简易注销的纳税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免予到税务机关办理清税证明,直接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①未涉税即时出具清税文书——未办理过涉税事宜的。
未办理过涉税事宜的纳税人,主动到税务机关办理清税的,税务机关可根据纳税人提供的营业执照即时出具清税文书。
②涉税但未领票、无欠税、无处罚者,“承诺制”容缺办理——办理过涉税事宜但未领用发票、无欠税(滞纳金)及罚款的纳税人,主动到税务机关办理清税,资料齐全的,税务机关即时出具清税文书;资料不齐的,可采取“承诺制”容缺办理,在其作出承诺后,即时岀具清税文书。
③经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的纳税人,持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裁定书向税务机关申请税务注销的,税务机关即时出具清税文书,按照有关规定核销“死欠”。
(2)一般注销视信用情况“承诺制”容缺办理——对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一般注销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在为其办理税务注销时,进一步落实限时办结规定。
对未处于税务检查状态、无欠税(滞纳金)及罚款、已缴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税控专用设备,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优化即时办结服务,采取“承诺制”容缺办理,即:纳税人在办理税务注销时,若资料不齐,可在其作出承诺后,税务机关即时出具清税文书。
①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和B级的纳税人。
②控股母公司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的M级纳税人。
③省级人民政府引进人才或经省级以上行业协会等机构认定的行业领军人才等创办的企业。
行政强制法和税收征管法
![行政强制法和税收征管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40685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0.png)
行政强制法和税收征管法
行政强制法和税收征管法是我国两项十分重要的法律法规。
其中,行政强制法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违法行为
人采取的一种有强制力的行政措施;而税收征管法则是指国家对纳税
人针对税收征收和征管方面的法律规定。
这两项法律法规对于我国的
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行政强制法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国家的法律权威,维护社会
秩序。
在执行职责过程中,行政机关可以通过强制措施来促使纳税人、企业和个人等合法主体遵守法律法规。
特别是在治理社会不良现象及
打击非法经营、侵权盗版等违法行为时,行政强制表现出其强制力的
积极作用,让人在文明法治的国度里得到更多的保障。
其次,税收征管法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国家税收的合法性和统计数
据的准确性。
这项法规规定了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规范了税收征管
的程序与制度,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税收收入的稳定性,为国家经济的
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此外,税收征管法的执行还可以促使纳税人
改进经营管理,实现增收减支,达到最优税收效益。
更重要的是,税
收征管法还可以借助大数据、智能科技等手段,实现更便捷、更高效、更公平的税收征管模式。
综上所述,行政强制法和税收征管法都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核心
领域。
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全面详尽的展开
这两个领域的法律法规修缮工作,以保证法律法规的完整性与实效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与普及,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认识到法律法规对于公民个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实行“法治中国”的必要性。
第三节 税收征管法
![第三节 税收征管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445a2258fb770bf78a5514.png)
税务机关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 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 )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 的储蓄存款。税务机关查询所获得的 资料,不得用于税收以外的用途。
2、税务检查中的税收保全措施 和强制执行措施
税务机关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以前纳税期的纳税情况依法进行税务 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 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 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 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可以按照《税 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批准权限采取 税收保全措施或者强制执行措施。
税收保全措施
A.
B.
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 构暂停支付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 的存款; 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 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2001年6月23日某地方税务局接到群众电话举报 :某私营企业,已中途终止与某公司的《承包 协议》,银行帐号也已注销,准备于近日转移 他县。该局立即派员对该企业进行了调查,核 准了上述事实,于是检查人员对该企业当月已 实现的应纳税额5263.13元,作出责令其提前到 6月25日前缴纳的决定。 问:该地方税务局提前征收税款的行为是否合 法?为什么?
二、税款征收
税款依法征税
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 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
2、税款的代扣、代收
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 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
3、税款的缴纳和延期缴纳
10、代位权和撤销权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 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 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 该情形,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 可以依照《合同法》第73条、第74条的规定 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税务机关依照该规定 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的,不免除欠缴税款的 纳税人尚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和应承担的法律 责任。
征管法试题及答案
![征管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7dfa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a.png)
征管法试题及答案征管法试题:1. 什么是征管法?2. 征管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 请列举征管法的一些具体实施方针。
4. 如何解释征管法中的“征”和“管”两个关键词?5. 简述征管法对纳税人的权益保护措施。
6. 征管法对违法行为的惩罚措施有哪些?征管法答案:1. 征管法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税收政策的法律体系,旨在规范税收征收和管理活动。
它是国家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征收税款、管理纳税人、处理纳税纠纷等方面的规范和程序。
2. 征管法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税收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效率性。
它通过确立税收征收的法律地位和权力边界,加强对纳税人的管理和监督,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税收的公平和透明。
3. 征管法的实施方针主要包括:明确纳税人义务和责权,建立健全税收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征管效率;加强税收执法力度,惩治逃税行为,维护税收秩序;加强税收合规教育和宣传,提高纳税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纳税人权益保护机制,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4. “征”是指国家依法向纳税人征收税款,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管”是指国家对纳税人进行综合管理,包括税收征管、税务登记、税收监管、税务稽查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5. 征管法对纳税人的权益保护措施主要包括:确保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障纳税人享有法定的减免、优惠和免税政策;明确纳税人的申诉和诉讼权利,提供有效的申诉和诉讼机制;加强对纳税人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推动纳税人遵法纳税,提高税收诚信水平。
6. 征管法对违法行为的惩罚措施包括:对逃税行为进行罚款和追缴税款,严惩恶意逃税行为;对虚假纳税申报、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处罚,防止偷税漏税;加大对贪污受贿和滥用职权等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税收执法公正和权威。
以上是关于征管法试题及答案的详细内容。
征管法作为税收管理的重要法律法规,对于税收征收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希望通过了解和学习征管法,能够更好地理解税收制度、履行纳税义务,同时也能够充分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税收秩序的稳定。
征管法案例分析题
![征管法案例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97111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d.png)
征管法案例分析题征管法是指对个人、企业及其他组织进行税收征收和管理的法律规定。
在实际生活中,征管法案例分析是税收领域中常见的一种学习和研究方法。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征管法的具体应用和实施情况,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征管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个人所得税征管法的案例。
某公司员工在填报个人所得税申报表时,漏报了部分收入,导致缴纳的税款不足。
税务机关在审查申报表时发现了这一情况,依据《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对该员工进行了税务调查,并要求补缴税款并处以相应的罚款。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征管法在个人所得税征收过程中的严格执行,保障了税收的公平和公正。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企业所得税征管法的案例。
某企业在年度纳税申报中,存在虚假报税和偷逃税款的行为。
税务机关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对该企业进行了税务稽查,并追缴了相应的税款,并对企业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征管法对企业的税收行为进行监管,维护了税收的合法权益,保障了税收的正常征收和管理。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增值税征管法的案例。
某商家在销售商品时,采取了虚假发票等手段进行偷逃税款。
税务机关依据《增值税法》的相关规定,对该商家进行了税务调查,并追缴了相应的税款,并对商家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征管法对增值税的征收进行监管,维护了税收的公平和公正,保障了税收的正常征收和管理。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征管法在税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征管法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地维护税收的合法权益,保障税收的正常征收和管理。
同时,征管法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也为税收征管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希望通过对征管法案例的分析,可以加深对税收征管法律的理解,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推动税收征管工作的健康发展。
税收征管法释义
![税收征管法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43531d8e5ef7ba0d4b733b24.png)
税收征管法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释义卞耀武何永坚李建国王第一部分绪义第二章税务管理第一节纳税申报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一部分绪论税收征纳关系的基本规范及税收法律的若干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卞耀武税收征收管理法经过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决定予以修订,作出了全面的修改,从而使之成为一部新的税收征收管理法。
这部法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历时8个月,共进行了四次审议,广泛征求了全国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和研究机构、专家的意见,听取了城市和农村对税收征管的议论和建议。
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在审议过程中作了反复的修改,形成十余个修改稿,最后形成的是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建议表决稿。
新的税收征管法是一部重要的法律,在国家的活动中,在现实的社会中,在经济发展中,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也会与亿万人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应当了解和研究这部法律的实质内容,掌握它所调整的方方面面的权利义务关系,这是有必要的,尤其是与税收有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更有必要。
下面从几个主要的方面进行阐述,目的是想有助于理解具体的法律规范,把握立法内容,为正确地运用这部法律提供参考。
一、新税收征管法的意义和特点新的税收征管法的基本内容是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这也就是在这部法律中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税收征收与缴纳的法律关系,并以这种关系为核心,增添和完善了税收征管的许多其他相关的规范,使整个税收征管制度呈现出了新的变化。
这次修订税收征收管理法,共修改近九十处,增加了许多新的条文,原有的条文也有较大的改动,从立法宗旨、税收法律原则到基本条款以及若干操作规范,都有明显的修改与完善。
新的税收征收管理法,根据税收征管新的经验,新的情况,新的需要,确立了新的规范,完善了原有的规则,适应了当前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的形势,在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推进税制改革,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对于税收法律制度来说,这部法律的修订,将会有力地推进税收的法制化,使税收更多地、更有效地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提高规范化的水平。
税收征收管理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0082232f60ddccda38a057.png)
二、适用范围
《征管法》是一个综合性的税收征管法律,适 用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 土地作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固定资产 投资使用方向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屠宰 税、筵席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车船使用牌照税、城市房地产税等由税务机关 负责征收的各种税收 农税征收机关负责征收的农业税、牧业税、耕地 占用税、契税的征收管理,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海关征收的关税及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适 用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
采取保全措施的法定程序: 1、 责令纳税人提前纳税税款 2、 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 3、 冻结纳税人的存款 4、 查封、扣制执行措施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是指当事人不履行法律规定 的义务时,有关国家机关采用法定的强制手段强 迫其履行义务的行为。 《征管法》明确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 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 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 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 采取下列强制执行措施: ①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 中扣缴税款; ②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 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强 制执行措施应坚持的原则:告诫在先的原则 。
七、退税和追税制度 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 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 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 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 得加收滞纳金。 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 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 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 延长到五年。 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 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 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税收征管法》
![《税收征管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b81cf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7.png)
《税收征管法》《税收征管法》是中国税收制度的重要条文,其主要规定了税收征管的范围、形式、目的和方式。
本法旨在加强税收征管,保护国家税收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一、税收征管法的性质税收征管法是一种行政法,其宗旨是保障国家的税收权益,规范税收征管行为,维持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公平正义的税收分配。
二、税收征管法的范围税收征管法的范围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资源税和其他交易税种,以及税收征管行为和措施。
三、税收征管法的形式税收征管法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包括立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和司法裁定等;它们都是税收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
四、税收征管法的目的税收征管法的目的是保护国家的税收权益,规范税收征管行为,维持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公平正义的税收分配。
五、税收征管法的内容税收征管法的内容涉及税收征管的范围、形式、目的、方式,以及税收征管行为的法律后果等。
其中,税收征管范围包括单位和个人纳税,形式以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为主,目的主要是保护国家的税收权益,方式则有税务审核、税收统计、税收救济、税收补偿、税收优惠等多种税收措施。
税收征管行为的法律后果则包括收缴失败的法律责任、拒不改正的法律责任、税收征管活动违反法律的法律责任等多种形式。
六、税收征管法的实施税收征管法的实施主要有地方税务机关和国家税务机关负责,它们在税收征管方面负有以下职责:(1)组织实施税收征管;(2)检查和监督税收征管行为;(3)制定税收征管政策和措施;(4)收集和整理税收信息;(5)执行税收征管的行政处罚;(6)参与税收案件的审判程序;(7)加强税收征管员和其他税务人员的教育培训。
综上所述,《税收征管法》具有重大法律意义,是税收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款法规,对于维护国家税收利益、促进科学税收征管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各地政府有必要定期修订本法,以更好地适应实际情况,更严格地执行本法,以保护国家的税收权益。
《税法》第十二章:税收征收管理法.ppt
![《税法》第十二章:税收征收管理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8efcaadd36a32d737581b9.png)
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思考】甲企业负债累累,为逃避债务2006年1月
18日开始变卖厂房、设备等,被税务人员发现, 为确保1月份的税款足额征收,税务人员立即查 封了甲企业价值相当于税款的设备。试分析税 务人员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第十二章 税收征管法
二、违反纳税申报 纳税人未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
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 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 下的罚款。 三、偷税 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 缴或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偷税数额 在1万元以上,且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 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 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倍 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
第十二章 税收征管法
【思考】ABC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股东会研究,决定 增加注册资本,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了变更登记手 续,是否需要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手续?
(三)停业、复业登记 (四)注销登记 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向原税务登记
管理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登记。 (五)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思考】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
第十二章 税收征管法 测试题
1.光华公司成立于2001年,在2004年度所得税纳税申 报中,与税务机关发生纳税争议,税务机关认为光 华公司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10万元和工商部 门对企业罚款5万元不得从所得额中扣减;光华公司 不同意税务机关的意见,并以此为由拒缴税款。试 分析:(1)光华公司与税务机关发生的争议中,税务 机关的意见是否符合税法规定?(2)光华公司拒缴税 款的做法是否合法?(3)对该争议光华公司可否直接 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八章 税收征管法与税收行政法制
![第八章 税收征管法与税收行政法制](https://img.taocdn.com/s3/m/ad875a4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c.png)
第八章税收征管法与税务行政法制税收法律体系母法:税收基本法税收单行法税收程序法税收实体法税收救济法税收行政法税收立法程序税收执法程序税收司法程序税收监督程序税收征管法税收法律••税收征管的依据--税收法定原则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一律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纳税人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其签订的合同、01税收征管法目录/Contents01 02 03 04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纳税担保试行办法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一、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适用范围《税收征管法》的适用范围是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
由财政部门征收或由海关代征的税种,不属于《征管法》的适用范围。
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遵守主体1、税务行政主体——税务机关2、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第二节 税务管理一、税务登记管理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税收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作。
税务登记包括:开业税务登记变更、注销税务登记;停业、复业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税务登记管理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管理第二节税务管理(二)变更、注销税务登记1、变更:适用范围:改变名称、改变法定代表人、改变经济性质或经济类型、改变住所和经营地点(不涉及主管税务机关变动的)、改变生产经营或经营方式、增减注册资本、改变隶属关系、改变生产经营期限、改变或增减银行账号、改变生产经营权属以及改变其他税务登记内容的。
变更情况变更登记时间需要工商变更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不需要工商变更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第二节税务管理2、注销登记注销情形注销登记时间①停业、破产、解散、撤销以及依法应当终止履行纳税义务的申报办理注销工商登记前,先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②因住所、生产经营场所变动而涉及改变主管登记机关的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或注销登记前或者住所、生产、经营场所变动前,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并在30日内向迁入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开业税务登记③不需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销登记自有关机关批准或宣告终止之日起15日内④被吊销营业执照自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⑤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应当在项目完工,离开中国前15日内(三)停业、复业登记1.停业登记: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纳税人需要停业的,应当在停业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停业登记;纳税人的停业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税收征管法
![税收征管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c1add6b14e852458fb5710.png)
(4)停业、复业登记 纳税人的停(复)手续必须在事先(上1 个月内)办理,不得事后补办;凡未按规定办 理停业手续的,一律视同正常经营户管理。 (5)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 动税收管理证明》,一地一证,有效期一般为 30日,最长不超过180日。在经营地结清税款, 缴销发票。《外管证》有效期届满后10日内, 应回原税务登记机关办理缴销手续。 4、税务登记证的作用和管理 税务登记证:税务登记证、临时税务登记 证、扣缴税款登记证
(2)变更登记 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 日或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办理变更税务登 记。 (3)注销登记 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前,向原税务登记管理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登记。 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15日内,办 理注销登记。 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的,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宣告终止之日起15 日内,办理注销登记。 * 地点变更,改变主管税务机关的
(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1、概念:税务机关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 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解 缴税款,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 担保的税款,经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 的,采取的强行征收欠缴税款和应缴滞纳金的 行为。 2、适用条件 ① 适用对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 ② 超过纳税期限; ③ 告诫在先,执行在后;
三、账簿、凭证管理 1、账簿、凭证设置的范围及时间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 执照或者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内设置账簿; 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扣缴 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按照代扣、代收的税 种,分别设置代扣、代收代缴税款账簿。 2、备案制度: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 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 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 管税务机关备案。 3、账簿、凭证的保管:10年,另有规定除 外
[税收征管法实施管理细则]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税收征管法实施管理细则]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40c2ca2b8bd63186bcebbcf3.png)
[税收征管法实施管理细则]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税收征管法是指调整税收征收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税收征管法律、国家权力机关授权行政机关制定的税收征管行政法规和有关税收征管的规章制度等。
下文是关于最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全文,欢迎阅读!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全文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没有规定的,依照其他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一律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纳税人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其签订的合同、协议等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一律无效。
第四条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制定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各级税务机关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做好本地区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支持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并组织有关部门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
第五条税收征管法第八条所称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保密的情况,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
第六条国家税务总局应当制定税务人员行为准则和服务规范。
上级税务机关发现下级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应当及时予以纠正;下级税务机关应当按照上级税务机关的决定及时改正。
下级税务机关发现上级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税务机关根据检举人的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奖励所需资金列入税务部门年度预算,单项核定。
奖励资金具体使用办法以及奖励标准,由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制定。
第八条税务人员在核定应纳税额、调整税收定额、进行税务检查、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办理税务行政复议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一)夫妻关系;(二)直系血亲关系;(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四)近姻亲关系;(五)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害关系。
税收征管法的具体内容
![税收征管法的具体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9b72e70a98271fe910ef9d3.png)
税收征管法的具体内容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收税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商品种类,对每种商品都有些严格的税收标准。
税费的征收有些严格的法律规定,一切征税行为都是依法征收的,税收征管法就是依法征收的依据。
接下来,律伴小编将介绍一下税收征管法的具体内容。
一、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适用范围《税收征管法》只适用于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就现行有效税种而言,具体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城市房地产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现已暂停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筵席税、屠宰税、证券交易税等征收管理。
但是,中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该法有不同规定的,则依照有关条约、协定的规定办理。
二、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根据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决定》修正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ps】本税法知识是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
什么是税收征管法
我国的很多,每一种法律都有其所属的职能,约束的范围。
比如《》约束的是刑事犯罪案件,《》是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具有约束力。
那么,税收征管法呢?什么是税收征管法?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税收征管法是指调整税收征收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税收征管法律、国家权力机关授权行政机关制定的税收征管行政法规和有关税收
征管的规章制度等。
税收征管法的适用范围
《税收征管法》只适用于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就现行有效税种而言,具体适用、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辆购置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现已暂停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筵席税、屠宰税、证券交易税等征收管理。
但是,中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该法有不同规定的,则依照有关条约、协定的规定办理。
第一百一十二条耕地占用税、、农业税、牧业税的征收管理,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关于由海关负责征收的关税以及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则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税收征管法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