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会签:日期:会签:日期:会签:日期:标准化:日期:批准:日期:修订记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基本要求、编号原则、代号的组成及尾注号。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图样及设计文件的编号。

2规范性引用文件JB/T 5054.4-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JB/T 5054.5-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完整性JB/DQZ 0133.9-85 电工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制导则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十进位分类编号法3基本要求3.1每个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均应有独立的代号。

3.2采用表格图时,表中每种规格的产品部件、零件都应标出独立的代号。

3.3同一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用数张图纸绘出时,各张图样应标注同一代号。

4编号原则4.1本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编号采用分类编号的原则。

4.2分类编号采用十进位分类法,即将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按其特征和内容分为十级(0~9),每部分十类(0~9),每类分十组(0~9)。

4.3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编号,按其特征分为十级,其内容见表1。

表1 级的内容5 代号的组成5.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代号由三部分组成:产品代号、特征代号、顺序号。

特征代号按级、部、类组成,代号按JB/DQZ 0133.9的规定。

5.2 代号的组成5.2.1 完整的编号方法如下:类型序号(若无此列,则可省略)顺序号 特征代号 企业代号 级5.2.2 类型序号是同一产品及其组成部分内容较多或数量变化时采用,并应在图样中附加表格图,表格图中每种规格的零部件都应标出独立的代号。

例:8CTY.043.403.1~25.2.3 顺序号规定为三位,按流水号递增。

5.2.4 特征代号用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自左至右顺序为级、部、类、组,为了更明显地区分对象的级别,规定将级的代号写在企业代号之左,部、类、组的代号写在企业代号之右。

5.2.5 KYN44A 型开关柜产品区分号为“G ”,XGN15环网柜产品区分号为“GH ”,SIMOSEC 型开关柜产品区分号为“SM ”, KZW 户外开关站产品区分号为“K ”, 美式变电站产品区分号为“Z ”, 欧式变电站产品区分号为“Y ”,高压电缆分支箱产品区分号为“L ”; MNS 型低压柜产品区分号为“N ”, GBD1型低压柜产品区分号为“B ”, GGD 型低压柜产品区分号为“D ”, CPK 型低压柜产品区分号为“C ”,PGL 型低压柜产品区分号为“P ”,户外动力照明配电箱TYD-01产品区分号为“WT ”, 户内动力照明配电箱TYD-02产品区分号为“NT ”,计量表箱DBX-01产品区分号为“X ”,终端配电箱PZ30产品区分号为“PZ ”,其余产品区分号均为“CTY ”。

产品图样与技术文件的基本要求

产品图样与技术文件的基本要求

产品图样与设计文件的基本要求根据机械、汽车行业及我公司关于产品图样和设计文件的相关标准,在产品开发、设计及生产过程中,对于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1.总体要求(1)图样绘制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2)图样上的术语、代号、图形、计量单位等应符合相关标准。

(3)图样上的视图与技术要求应能表明产品零部件的结构,轮廓。

(4)图样上的零件名称及编号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每个专用零件均应有独立的编号。

(5)每张图样应按规定填写标题栏,签署栏内必须经有关人员签署,应标明签署日期。

2.图样绘制我公司产品设计绘制的图样主要包括零件图、总成图、总图和原理图4类,其绘制的相关要求如下。

(1)零件图a.机加工零件一般应单独绘制零件图样。

在尺寸齐全,不影响生产加工的前提下,结构件允许用焊接图直接表示。

b.零件图一般应根据装配时所需要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绘制。

零件在装配过程中加工的尺寸,应标注在装配图上,如必须在零件图上标注时,应标明“配作”等字样或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c.一般应以零件结构基准面作为标注尺寸的基准,同时应考虑检验此尺寸的可行性。

d.对零件局部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图样所指部位近旁标注说明。

e.图样中的未注尺寸公差和未注形位公差参照有关标准执行。

(2)总成图a.每个总成一般应单独绘制总成图。

b.总成图应能清楚地表达下列内容:组成总成的零件、结构及装配关系;主要的装配尺寸及公差;装配时需要的加工尺寸、极限偏差、表面粗糙度;总成的技术要求等。

c.组成总成的零件、分总成的图样编号用在图样中用指引线就近标注。

(3)总图总图一般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轮廓及其组成部分的装配关系图形。

b.产品安装尺寸、外形尺寸及技术要求;c.机构运动部件的极限位置;d.操作机构的手柄、旋钮、指示装置等。

(4)原理图与接线图a.图形符号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b.应注明输入与输出的连接,并清楚地表明产品动作及工作程序等功能;b.元件的可动部分应绘制在正常位置上。

企业标准产品图样基本要求

企业标准产品图样基本要求

产品图样基本要求2012-02-15发布2012-03-01实施前言产品图样是产品制作的重要依据。

产品图样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Q/XW J10001-2012产品图样基本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的产品图样的总则、数据选择与处理规则、单位、制图规则、互换性要素、焊缝表示、材料标注、表面保护、图样绘制、技术要求的书写。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的产品图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1-200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GB/T 221-2000 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GB/T 321-2005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GB/T 324-1988 焊缝符号表示法GB/T 1182-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1800.2-1998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GB/T 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 1800.4-1999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T 1801-1999 公差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GB/T 1803-2003 公差与配合尺寸至18mm孔、轴公差带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T 3672.1-2002 橡胶制品的公差第1部分:尺寸公差GB/T 3672.2-2002 橡胶制品的公差第2部分:几何公差GB/T 4457.5-1984 机制制图剖面符号GB/T 4458.1-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GB/T 4458.2-2003 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及其编排方法GB/T 4458.4-2003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1Q/XW J10001-2012 GB/T 4458.5-2003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注法GB/T 4458.6-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GB/T 4459.1-1995 机械制图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GB/T 4459.2-2003 机械制图齿轮表示法GB/T 4459.3-2000 机械制图花键表示法GB/T 4459.4-2003 机械制图弹簧表示法GB/T 4459.5-1999 机械制图中心孔表示法GB/T 4459.6-1996 机械制图动密封圈表示法GB/T 4459.7-1998 机械制图滚动轴承表示法GB/T 4656.1-2000 技术制图棒料、型材及其断面的简化表示方法GB/T 5185-2005 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代号GB/T 5371-2004 极限与配合过盈配合的计算和选用GB/T 5847-2004 尺寸链计算方法GB/T 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 9575-2003 橡胶、塑料软管内径尺寸和长度公差GB/T 11334-2005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圆锥公差GB/T 12212-1990 技术制图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GB/T 12360-2005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圆锥配合GB/T 13319-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位置度公差注法GB/T 13911-1992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GB/T 13914-2002 冲压件尺寸公差GB/T 13915-2002 冲压件角度公差GB/T 13916-2002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GB/T 14486-1993 工程塑料模塑塑料件尺寸公差GB/T 14689-1993 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90-1993 技术制图比例GB/T 15755-1995 圆锥过盈配合的计算和选用GB/T 16671-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GB/T 16675.1-1996 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第一部分:图样画法GB/T 16675.2-1996 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第二部分:尺寸注法2Q/TH J10001-2012 GB/T 16892-1997 形状和位置公差非刚性零件注法GB/T 17773-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延伸公差带及其表示法GB/T 17851-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基准和基准体系GB/T 17852-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轮廓的尺寸和公差注法GB/T 18035-2000 贵金属及其合金牌号表示方法GB/T 19804-2005 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QC/T 266-1999 汽车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一般要求QC/T 267-1999 汽车切削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QC/T 268-1999 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QC/T 269-1999 汽车铸造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QC/T 270-1999 汽车钢模锻造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C/T 490-2000 车身制图QC/T 625-1999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QC/T 29017-1991 汽车模制塑料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QC/T 29087-1992 汽车焊接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3 总则3.1 图样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或规定绘制,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范本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范本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范本一、引言本规则旨在明确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管理流程和要求,以确保企业的产品设计与开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保证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二、定义1. 产品图样:指包括产品设计图纸、原理图、布局图等在内的产品相关设计文档。

2. 技术文件:指包括产品设计报告、测试报告、技术规范等在内的产品相关技术文档。

三、管理流程1. 产品图样管理流程1.1 设计师完成产品设计后,将设计图样上传至产品图样管理系统。

1.2 产品图样管理员审核设计图样,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1.3 经审核后的产品图样发送给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评审。

1.4 根据评审意见,设计师进行修改,直至获得最终通过的产品图样。

1.5 最终通过的产品图样将被归档并进行版本管理,确保每个版本的变更都有明确的记录。

2. 技术文件管理流程2.1 技术人员完成相关测试和研究后,编写技术文件并上传至技术文件管理系统。

2.2 技术文件管理员对上传的技术文件进行审核,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2.3 审核通过的技术文件将被发送给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评审。

2.4 根据评审意见,技术人员进行修改,直至获得最终通过的技术文件。

2.5 最终通过的技术文件将被归档并进行版本管理,确保每个版本的变更都有明确的记录。

四、要求1. 产品图样管理要求1.1 所有产品设计师必须按照产品图样管理流程进行操作,不得私自修改和发布产品图样。

1.2 产品图样管理员必须及时审核和修改设计图样,并及时通知设计师进行调整。

1.3 评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评审,并提出明确的评审意见。

1.4 设计师必须及时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并按照要求将修改后的图样提交给产品图样管理员。

1.5 每个版本的产品图样必须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命名和归档,确保易于查找和追溯。

2. 技术文件管理要求2.1 所有技术人员必须按照技术文件管理流程进行操作,不得私自修改和发布技术文件。

2.2 技术文件管理员必须及时审核和修改技术文件,并及时通知技术人员进行调整。

产品图样及相关技术文件基本认识

产品图样及相关技术文件基本认识

涉及到产品图样及相关技术文件的详细内容见JB/T50 54.1〜505 4.6 —20 00及JB/T 5054.7〜5 054.10 —2001 国家机械工业局发行的《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1 产品图样1 . 1 产品及其组成部分产品包括了:产品(指的的生产企业向用户可市场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制成品);成套设备(指的是生产企业一般不用装配工序连接,但用于完成相互联系的使用功能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的总和);零件(不采用装配工序制成的一成品);部件(由若干个组成部分零件、分部件,以可拆或不可拆的形式组成的成品);专用件/基本件(指的是本产品专用的零部件);模块(指的是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通用接口的单元);借用件(指的是采用隶属编号的产品图样中,使用已有产品的组成部分);通用件(指的是不同类型或同类型不同规格的产品中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标准件(指的是经过优选、简化、统一,并给予标准代号的零部件);外购件(指的是本企业产品及其组成部分中采购其它企业的产品);附件(指的是供用户安装、调试和使用产品时必须的工具和检测仪表,或为产品完成多种功能/用途必需的、而又不能同时装配在产品上面的组成部分);易损件(指的是产品在正常使用/运转过程中容易损坏的在规定期间必须更换的零部件);备件(指的是为保证产品的使用和维修,供给用户备用的易损件和其它件)。

1 .2 图样图样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如《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电气制图》等及其它相关标准或规定绘制,达到正确、完整、统一、简明。

图样在能清楚表达产品和零部件的功能、结构、轮廓、尺寸及各部分相互关系前提下,视图的数量应尽可能少。

1 . 2. 1 含义图样指凡绘制了视图,编制了技术要求的图纸。

图样是主要的生产技术资料,为了便于生产和进行技交流,对于图样的内容、格式、表达方法等都有一个统一的规定。

1 . 2. 2分类根据表示的对象不同,把图样分成几类:零件图、装配图、总图、外形图、安装图、简图、表格图、包装图等。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
是组织或公司为了有效管理产品图样以及技术文件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
1. 文件分类和编号:为每个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分配唯一的分类和编号,以便于快速查找和识别文件。

2. 文件命名规则:制定一套统一的文件命名规则,确保文件命名清晰、易懂、符合组织的管理体系。

3. 文件版本控制:对于每个文件的修改和更新,要进行明确的版本控制,包括记录修改内容、日期和责任人等信息。

4. 文件备份和存档:建立文件备份和存档机制,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设立适当的存储期限和销毁规则,对于过期或不再需要的文件及时清理。

5. 文件访问权限控制:根据不同员工的职责和需要,设置不同的文件访问权限,确保文件只能被授权人员访问和编辑。

6. 文件共享和协作:提供适当的文件共享和协作平台,使得团队成员可以方便地共享、查看和编辑文件,在协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7. 文件审批流程:建立明确的文件审批流程,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对于重要文件,可以设置多级审批机制。

8. 文件更新和通知:对于重要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更新,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确保他们收到更新的文件。

9. 文件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涉及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文件,建立相应的保密措施和法律合规机制。

10. 定期文件审查和改进:定期对文件管理规则进行审查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文件管理效率和质量。

这些规则和程序的具体实施可以根据组织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号规范

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号规范

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号管理规范1.目的规范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包括图样和技术文件编号的要求,以便产品/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2.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编号。

3.职责3.1 总工办负责产品/项目代号的统一规定,监督本规范的实施。

3.2 技术负责人、设计工程师负责按本规范的要求实施。

3.3 标准化工程师负责按本规范的要求进行标准化审查。

4.工作要求4.1 基本要求4.1.1 图样和技术文件编号采用下列字符:a)0~9阿拉伯数字;b)A~Z拉丁字母(O、I除外);c). 小圆点,- 短横线。

4.1.2 每份图样和技术文件均应有独立的代号及相应的版本号。

4.1.3 每份图样和技术文件均应有相应的名称。

4.1.4 同一产品、部件的图样用数张图纸绘制时,各张图样标注同一代号。

4.2 代号组成WL-002.E.1.1.1-1 ST4.3 编号方法电控设备图样及技术文件采用隶属编号法,编号由企业代号(WL-武汉连海、DL-道勒菲)、项目(或产品)代号、文件类别(E-电气、H-液压、M-机械)、一级部件序号、二级部件序号、三级部件序号、零件序号及尾注号组成,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可选则包含不同的部件级别,尾注号表示隶属于部件或零件的图样、技术文件、表格。

4.3.1 产品代号由总工办下达任务单时确定,部件序号由二位阿拉伯数字组成,零件号由二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尾注号见附录A。

4.3.2图样的阶段号以大写字母P、S、A、B区别,分别表示设计的预研阶段、样机阶段、产品化阶段、正式生产阶段。

图样的版本号位于阶段号后,以两位表示,第一位以大写英文字母顺序表示整套图纸的版本,第二位以阿拉伯数字表示本套图纸某一版本内的单页图纸更换版本。

示例:SA0表示本页图纸为样机阶段第一版图纸;SB1表示本页图纸为样机阶段第二版图纸的第一次更改。

4.3.3 示例:WL-002.M.1.2.3-1(武汉连海公司,002项目的第1号一级部件的第2号二级部件的第3号三级部件的第1号零件机械图纸);WL-020.1 SA(武汉连海公司,020项目的第1号一级部件的总体设计方案)4.4 设计图纸见图样模板;设计文件见相关文件模板。

机械制图知识产品图样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知识产品图样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知识产品图样技术要求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机械制图知识中的产品图样技术要求。

产品图样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准确传达设计意图,并帮助生产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

合理的产品图样能够使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产品图样的基本要素产品图样通常包括以下基本要素:1.视图:包括主视图、剖视图、细节视图等,以展示产品的外观和内部结构。

2.尺寸:标注产品的各项尺寸,以便生产制造。

3.标注:标注产品的重要特征和要求,如材料、加工方法、表面处理等。

4.符号:使用符号表示产品的特性,如平面、轴线、孔等。

5.标题栏:包含产品的名称、编号、版本等信息。

三、产品图样的绘制要求1.绘图工具:常用绘图工具包括CAD软件和绘图仪器,能够实现准确的绘制和编辑操作。

2.绘图比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绘图比例,以保证图样的可读性和精度。

3.视图布局:合理安排视图的位置和大小,以展示产品的各个方面,避免遮挡和重叠。

4.显著性:突出显示产品的关键部位和特征,使其易于辨认和理解。

5.标注规范:尺寸标注应准确、清晰,位置应合理,符合国家标准,遵循统一的标注规范。

6.符号使用:符号的使用应准确、一致,表达清晰,遵循国家、行业标准或设计所采用的内部规定。

7.文件命名:产品图样文件应按照一定规范进行命名,以便于查找和管理。

四、产品图样的质量要求1.准确性:产品图样应准确传达设计意图,尺寸和标注应与设计要求一致。

2.完整性:产品图样应包含所有必要的视图、尺寸和标注,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以进行生产制造。

3.一致性:产品图样中的各个视图、尺寸和标注应一致,能够相互验证和补充。

4.可读性:产品图样应具备良好的可读性,字体清晰,标注、符号等元素与图纸背景有足够的对比度。

5.规范性:产品图样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遵循统一的绘图规范和要求。

五、产品图样的存档和管理1.存档:完成的产品图样应及时存档,并按照要求进行编号、分类和归档。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规范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规范

公司企业标准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规范(试行版)编制:审核:批准:-05-07实施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严格按照GB/《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严格按照JB/T JB/T的内容进行编写;本标准由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公司技术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第一部分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总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图和设计文件(以下简称图样及文件或CAD文件)相关术语的定义与分类、编制规则及签署规则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97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JB/T—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图样的基本要求JB/T—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JB/T—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JB/T—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完整性JB/T—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更改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产品及其组成部分3.1.1产品产品是生产企业向用户或市场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制成品。

3.1.2成套设备成套设备是在一般不用装配工序连接,但用于完成相互联系的使用功能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的总和。

3.1.23零件零件是不采用装配工序制成的单一成品。

3.1.4部件部件是由若干个组成部分(零件、分部件),以可拆或不可拆的形式组成的成品。

分部件可按其从属关系划分为1级分部件,2级分部件……。

3.1.5专用件专用件是本产品专用的零部件。

3.1.6模块模块是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通用接口的单元。

3.1.7借用件借用件是在采用隶属编号的产品图样中,使用已有产品的组成部分。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模版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模版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模版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管理,确保其完整性、准确性和保密性,提高产品开发和生产效率。

所有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则,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二、定义和缩写1. 产品图样:指产品设计的结构图、装配图、零部件图等相关文件。

2. 技术文件:指产品的技术规范、工艺文件、质量标准等相关文件。

3. 管理人员:指负责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的人员。

4. 使用人员:指需要使用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相关人员。

三、产品图样管理规则1. 新建产品图样:每个新建的产品图样必须经过专人审查和确认后方可使用。

2. 图样编号:每个产品图样都必须有唯一的编号,并通过文档管理系统进行记录和存储。

3. 图样修改:任何人员对产品图样的修改必须经过相关审核流程,并及时更新文档管理系统中的相关信息。

4. 图样传递:产品图样的传递必须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所有传递必须通过书面形式确认。

5. 图样存储:产品图样必须存储在指定的服务器或文档管理系统中,并进行定期备份与更新。

6. 图样保密:对于涉及到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的产品图样,必须采取额外的保密措施,限制访问权限,并进行记录和备案。

四、技术文件管理规则1. 新建技术文件:每个新建的技术文件必须经过专人审查和确认后方可使用。

2. 文件编号:每个技术文件都必须有唯一的编号,并通过文档管理系统进行记录和存储。

3. 文件修改:任何人员对技术文件的修改必须经过相关审核流程,并及时更新文档管理系统中的相关信息。

4. 文件传递:技术文件的传递必须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所有传递必须通过书面形式确认。

5. 文件存储:技术文件必须存储在指定的服务器或文档管理系统中,并进行定期备份与更新。

6. 文件保密:对于涉及到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的技术文件,必须采取额外的保密措施,限制访问权限,并进行记录和备案。

五、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使用规则1. 使用权限:只有经过授权的使用人员才有权查看和使用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

产品图样及相关文件要求

产品图样及相关文件要求

序 号


图样及相关文件要求
12 前后制动 盘式制动应提供:
(1) 制动器总成图,应有主要技术参数(如总泵活塞直径、总泵活塞有效
行程、分泵活塞直径、制动盘工作直径、最大制动力矩或最大管路压力
等);
(2) 制动把手(含制动总泵、手柄等)组件图,应有主要尺寸和安装尺寸;
(3) 制动手柄零件图;
(4) 制动钳组件图,应有主要尺寸和安装尺寸;
10 后减震器 (1) 后减震器组件图,应有主要尺寸和安装尺寸; (2) 后减震器验收技术文件。
11 前、后车轮 (1) 整体车轮或轮毂和轮辋零件图; (2) 轮轴及轴套零件图; (3) 车轮装配调整工艺文件; (4) 验收技术文件。
12 前后制动 鼓式制动应提供: (1) 轮毂盖组件图; (2) 轮毂盖零件图 (3) 制动凸轮轴和制动摇臂零件图; (4) 制动蹄组件图,应有主要尺寸和安装尺寸; (5) 制动蹄回位弹簧零件图; (6) 制动手柄和制动踏板零件图; (7) 零部件明细表; (8) 轮毂盖组件装配修整工艺文件; (9) 验收技术文件。
14 前 、 后 挡 泥板
(1) 前后挡泥板零件图。 (2) 检验技术文件或验收技术文件。
15 方向把
(1) 方向把零件图; (2) 右操纵把手组件图及其主要件(如油门转把、右把手座等)零件图; (3) 左操纵把手组件图及其主要件(如左把套、离合器手柄、左把手座
等)零件图; (4) 左右组合开关组件图。
6 排气消声器
(1) 总成外形图,应给出外形尺寸、安装尺寸、技术要求(应有功率损失 和插入损失要求);
(2) 总成剖面图; (3) 外购外协件清单和外购外协件零件图; (4) 外购外协件验收技术文件; (5) 焊接工艺文件(总成外购除外); (6) 总成检验技术文件或总成验收技术文件。

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受控状态:文件编号:修订状态: B1分发号: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会签与修订页:1 目的为对公司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规范管理,满足所有过程和场所及时得到适宜的有效版本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确保产品质量而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公司内必须得到有效版本文件的所有场所和各过程人员。

3 职责4.1各设计部负责组织、实施、协调全公司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批、批准、标识存档、发放、回收等管理工作和废图定期销毁。

4.2各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的产品图样和相关的技术文件借用、存档、回收和上交回收工作,协调配合做好技术资料的复制、销毁等工作。

4 工作程序4.1 设计部按设计开发程序文件,输出应有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其中主要是产品图样,包括总图(装配图)、零部件图样,以及零部件明细表、外购件清单。

必要时的操作指导书、产品技术标准或条件等。

并按要求发放到各相关部门,记录于《图纸发放、借用登记表》中。

每一种新产品的对应技术文件的输出根据具体要求而定,相关内容和发放具体见《图纸发放、借用登记表》。

4.2 发放到各部门的技术文件,各部门在接收后按照公司有关程序指定专人或兼职人员进行妥善保管,并建立档案存放。

发放到车间使用的加盖生产用章,并做好记录,实行发、借、收制度。

4.3 技术文件有效版本,用加盖技术中心章作标识,每份必须有设计、校对和批准人员签名,具体为设计工程师编制,项目组组长校对,设计部经理批准。

4.4 技术文件,特别是图样、工艺必须保持清洁、清晰,不得随意涂改、划写。

4.5 设计更改必须由设计部门原设计人或被授权人员在文件上实施修改,同时做好修改标记、变更履历及版本号更新,其内容必须与设计变更通知单保持一致。

更改的同时必须将设计部存档的产品图样进行更改,确保更改内容保持一致,同时填写并经批准的《设计变更通知单》。

文件发到哪个部门,就到哪个部门更改,同时《设计变更通知单》必须送达至那个部门,并由该部门相关负责人签字。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范文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范文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范文一、目的和范围本规则的目的是规范和确保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有效管理,以确保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规则适用于所有涉及产品设计与开发的部门和人员。

二、基本原则1. 统一管理:所有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应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命名和存储,方便查找和使用。

2. 完整性:所有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应完整准确地记录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要求。

3. 安全性:所有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应妥善保管和保存,防止遗失和泄露。

4. 更新及时性:所有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应及时更新,确保其与实际产品设计和生产的一致性。

三、文件命名规范1. 产品图样的命名应包括产品名称、版本号、日期和修订号等信息,且各个信息应以统一的分隔符进行分割。

2. 技术文件的命名应包括文件名称、所属产品、版本号、日期和修订号等信息。

四、文件存储规范1. 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应按照标准分类进行存储,以便于查找和使用。

2. 所有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应存储在统一的文件库或服务器中,并备份至其他可靠的媒体上,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3. 对于重要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应设置权限,限制访问和修改的人员,防止信息泄露。

五、文件更新与版本控制1. 对于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更新,应按照统一的流程和规定进行修改和审核。

2. 每次更新后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应及时替换原有版本,并标明更新的日期和修订号。

3. 对于重大修改或变更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确保他们能够最新的文件进行工作。

六、文件查找与使用1. 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查找应按照分类、关键字等方式进行,以便快速找到所需文件。

2. 所有人员在使用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时,应确保使用的是最新的版本,并及时更新自己的存档。

3. 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随意复制、删除和传播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以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七、文件保密1. 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属于公司的重要资产,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泄露给外部人员或其他公司。

2.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图样的基本要求(JBT 5054.2-2000)

2.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图样的基本要求(JBT 5054.2-2000)

2.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图样的基本要求(JB/T 5054.2-200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包括CAD图样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工业产品图样(以下简称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

采用CAD绘制的图样也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其他图样及文件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804—1992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GB/T 13385—1992 包装图样要求
GB/T 14665—1998 机械工程CAD制图规则
GB/T 16675.1—1996 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图样画法
GB/T 17825.7—1999 CAD 文件管理签署规则
3 总则
4 图样的绘制
4.1 零件图
4.2 装配图及总图
4.3 外形图
4.4 安装图
4.5 包装图
4.6 表格图
4.7 简图
5 技术要求的书写。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一、引言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对于产品设计、制造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以确保企业在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能够高效地管理相关文件。

二、文件分类根据文件的性质和用途,将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分为以下几类:1. 产品设计图样:包括产品结构图、零部件图、装配图等。

2. 工艺文件:包括工艺流程图、工艺记录表、工艺文件变更申请表等。

3. 技术文件:包括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技术说明书等。

4. 质量文件:包括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质量控制记录等。

三、文件编号为了便于管理和追溯,每个文件应有唯一的编号。

文件编号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产品类别代码:根据产品的类别和特征,制定相应的编号代码。

2. 序号:按照文件的创建顺序,依次编号。

3. 日期:文件的创建日期,采用年月日的格式。

四、文件存储为了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易于检索,应建立一个统一的文件存储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件归档:将文件按照类别和编号归档,确保文件的有序存放。

2. 文件备份:定期将重要的文件进行备份,以防止文件丢失或损坏。

3. 文件检索:建立一个文件检索系统,通过文件编号、关键词等方式进行文件检索。

4. 文件权限管理:对不同的员工分配不同的文件访问权限,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五、文件审批流程为了确保文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应建立一个文件审批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文件编制:由相关部门或人员编制文件,并进行初步审核。

2. 文件审查:相关部门或人员对文件进行审查,确保文件的内容和格式符合要求。

3. 文件批准:经过审查合格的文件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负责人进行批准。

4. 文件发布:批准后的文件由文件管理员进行发布,并通知相关人员。

六、文件变更管理在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文件的变更情况。

为了确保变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应建立一个文件变更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变更申请:相关部门或人员提出文件变更申请,并填写变更申请表。

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办法

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办法

1 目的为规范公司内产品图样、工艺文件等技术文件的归档、分发和更改,特制订本办法。

2 范围本管理规范适用于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装图样、工艺文件和技改资料(以下简称图样和技术文件,含电子文档)的归档、清打(复)印、分发和更改的管理方法。

3 职责技术部负责对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归档、请打(复)印、管理和发放;负责对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更改;各车间现场工程师负责对更改图纸的保存、管理。

4 流程图4.1 技术文件发放流程(生产技术图样)5 内容5.1 总则5.1.1 图样和技术文件必须有专人管理。

5.1.2 图样和技术文件经鉴定或验证后,相关部门及时归档并办理手续;产品图样在产品上公告后三个月内应归档。

归档底图应符合下列要求:a)标题栏填写完整,签署齐全;b)清晰,无破损,无皱褶;c)图样按产品明细表或目录成套归档,技术文件按车型成套归档。

5.2 归档原则5.2.1 所有产品底图及电子文本原则上由技术部档案管理部门保存。

5.2.2 工装图样底图、工艺文件底图、技改资料底图及相应电子文本应归档案管理部门保存。

5.2.3 尚未归档的图样和技术文件需请打(复)印时,应签署齐全,填写完整。

5.2.4 每年晒换新图时,由技术部相关设计部门对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进行确认后方可打(复)印。

5.2.5 凡属密级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本公司保密原则进行管理。

5.3 更改原则5.3.1 本办法适用于图样及文件的更改。

图样及文件的更改必须填写《图样/技术文件更改通知单》(简称通知单,格式附后)。

5.3.2 通知单由图样及文件的设计部填写;图样及设计文件的更改工作应由设计人员负责进行。

5.3.3 图样及文件的更改不得降低产品质量,亦不得违背有关标准的规定,更改后的图样及文件应正确、完整、统一和清晰;并应保证更改前的原图样及文件有据(档)可查 5.3.4 一个更改项目所涉及到的全部图样及文件应成套改全。

5.3.5 凡更改项目不需准备,且不影响互换的正式生产图样,允许将几个项目编在同一份通知单中,但每个更改项目之间用贯通横线分开,以示区别。

图样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图样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图样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图样技术文件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技术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图样技术文件管理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图样技术文件是指在产品设计、制造和检验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图样(包括零件、总图、工艺、检验图样)、规范、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文件等。

第四条图样技术文件管理是指对图样技术文件的制定、审批、传递、变更、保管、使用和销毁等过程的管理。

第二章图样技术文件的制定第五条图样技术文件的制定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准确、清晰、完整,内容必须真实可靠。

第六条图样技术文件的制定应由具有相应技术资质的人员进行,制定人员应当具备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第七条图样技术文件的制定应当明确包括范围、内容、符号、尺寸、工艺要求等方面的要求,使用单位应对文件进行审核。

第八条制定人员应当在文件的适宜位置标明文件的编号、版本、日期等信息,以便于文件管理。

第九条图样技术文件的制定必须经过严格审批程序,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第三章图样技术文件的传递第十条图样技术文件的传递应当以书面形式为主,传递前应进行严格检查。

第十一条传递部门应当保证传递文件的准确和及时,避免传递过程中的误差。

第十二条接受部门应当及时对接收到的文件进行审核确认,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传递部门。

第四章图样技术文件的变更第十三条图样技术文件的变更必须经过专业人员审批,并做出明确的修改记录。

第十四条变更后的图样技术文件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确保实际使用的文件与修改后的文件一致。

第十五条变更后的文件应当保留原始文件,以便于追溯和查证。

第五章图样技术文件的保管第十六条公司内各有关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技术文件保管室,对图样技术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和保管。

第十七条技术文件保管室应当配备便于检索和存放的文件柜、档案盒等设备,保证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十八条技术文件保管室应当制定详细的文件存档管理制度,确保文件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2篇)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2篇)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是一个企业重要的资产,管理规则的制定可以确保这些重要资料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1. 建立明确的文件命名规则:为每个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建立一个统一的文件命名规则,包括产品名称、版本号、日期等信息,确保文件易于识别和查找。

2. 制定访问权限控制:将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分为不同的分类,根据员工的职责和需要,设定不同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相关人员可以获取和修改相关文件。

3. 设立文件备份制度:建立定期备份文件的制度,确保在意外情况下能够及时恢复和保护重要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

4. 建立文档变更控制流程:确保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变更都有明确的流程和控制,包括变更申请、审核、批准和记录等步骤,防止错误或未经授权的更改。

5. 建立文件存储和归档系统:建立一个规范的文件存储和归档系统,包括数字化存储和实体存储两种方式,确保文件易于访问和管理,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6. 定期培训和更新员工意识:定期培训和更新员工对于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的意识,提高员工对于文件保密和管理的重视程度。

7. 设立文档保密和安全措施:对于敏感或机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建立保密和安全措施,例如限制打印、复制和传输的权限,以及加密和防护措施等,确保文件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或泄露。

8. 定期审查和更新管理规则:定期审查和更新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以适应企业发展和技术变化的需要,并确保规则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以上是一些建议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相应的制定和实施。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二)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是企业开展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重要资产,对于企业的运营和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确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非常必要。

下面是一个关于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管理规则的模板,供参考。

JB-T 5054[1].2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图样的基本要求

JB-T 5054[1].2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图样的基本要求

IC S 01.110J04JB/T5054.2-2000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图样的基本要求Draw ing and d esign d ocument o f p rod uct—General principles of dra wing2000-03-30 发布2000-10-01 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JB/T5054.2-2000前言本标准根据企业中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及产品市场竞争等需要,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JB/T 5054.2—1999 《产品图样的基本要求》(原Z B/T J01 035.2—90)进行了修改与调整。

1.增加了引用标准。

2.在3.1中增加了“采用CA D制图时,必须按照G B/T 14665及其它相关标准或规定;采用的CA D软件应经过标准化审查。

”的内容。

3.在3.8中增加了“在计算机上交换信息和图样,应按照GB/T 17825.7标准规定或按产品数据或工程图档管理系统进行授权管理。

”的内容。

4.在4.1.4中增加了“当有关尺寸不相等时,同样可绘制在一张图样上,但应编不同的图样代号,用引出线标明不同的代号,并按表格图的规定用表格列出代号、数量等参数的对应关系。

”5.将原4.1.8“图样上未注尺寸极限偏差和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时,应有相应标准规定,或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改写为“图样上未注明尺寸的未注公差和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等,应按GB/T 1184、GB/T 1804等有关标准的规定标注;一般不单独注出公差,而是在图样上、技术文件或标准中予以说明。

”6.将原4.5.3“箱面必须按有关标准标出包装、储运图示等标志”改写为“箱面应符合有关标准或按合同要求标明包装、储运图示等标记。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T 5054.2—1999。

本标准由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上海彭浦机器厂,上海磨床研究所、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科技情报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基本要求1 目的旨在规定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基本要求,以为生产实现过程提供适宜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更好地满足生产实现的需要。

2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编制和控制管理。

3职责3.1 研发部为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编制和控制管理。

3.2运行部负责按照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规定组织生产的实施。

4 产品图样术语产品图样术语及定义见表1。

表1 产品图样术语及定义5 设计文件的术语设计文件的术语及定义见表2。

表2 设计文件的术语及定义6 产品图样的基本要求6.1 图样必须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电器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标准或规定绘制,并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6.2图样上标注的术语、代号、符号、图形文字和选用的结构要素,以及填写的计量单位等,均应符合有关标准或规定的要求。

6.3 设计产品及零、部件时,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及外购件,以达到性能可靠、制造经济、维修方便。

6.4 图样上的视图和技术要求二部分合起来组成完整的产品图样,应能表明产品零件、部件的结构、完整轮廓和制造及检验时必需的技术依据。

6.5每个产品或零件、部件应选择最少的合理视图,只要不会引起加工或装配的困难,可以只绘一个视图。

6.6图样上一般不应列入工艺说明,但为了保证产品及零、部件的质量,必要时亦可标注及采用一定的加工和装配的步骤和方法的工艺说明,如“同加工”、“配磨”、“配研”、“同弯曲”等。

6.7图样上填写产品及零、部件的名称,应尽量简短、确切并统一。

6.8每张图样均应有标题栏,装配图和总图应附有明细栏的标题栏,并应完整填写标题栏,在签署栏内,必须经有关人员签署。

6.9 每个产品或零、部件,均应尽量绘制在单张图纸上,如果必须分布在数张图纸上时,主要视图、明细栏、技术要求一般应置于第一张上,每张次的标题栏内都应填写“共×张”“第×张”,其代号均应相同。

6.10一张图纸一般只表达一个零件、部件,如生产同类型或系列的零件、部件及产品,在保证制造与检验不致会发生误解时,允许以表格形式绘制。

6.11每个专用零件均应绘制图样,在下列情况下允许不绘制图样;a)型材垂直切断和板材裁切后不再机加工者;b)形状和最后尺寸均需根据安装位置确定者;c)标准件或外购件不需要进行补充加工者。

6.12两个相互对称的零件图样均应分别绘制,如必须绘制在一张零件图上,应标明不同的代号,必要时,可再加文字说明。

6.13零件图一般根据装配时所需要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等要求进行绘制。

零件在装配过程中加工的尺寸,应标注在装配图上,如必须在零件图上标注时,应在有关尺寸近旁注明“装配时与×××一起加工”或“装配时与×××配钻”等字样或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装配尺寸链的补偿量,一般标注在有关零件图上。

6.14单个使用而采取整体加工比较合理的零件,在视图中一般可用双点划线表示零件以外的整体部分。

6.15必须整体加工成对或成组使用的分切零件,允许绘制一张零件图,标注一个代号,视图上分切割处,用双点划线连接。

6.16零件有正反面(如织物、皮革等)或加工方向(如硅钢片、电刷等)要求时,应在视图上标注或技术要求中说明。

6.17图样上的尺寸应从结构基准面开始标注,并考虑检验此尺寸的可能性。

6.18图样上的主要尺寸,一般应标注极限偏差。

6.19图样上对局部要素有特殊要求(如不准倒钝,保留中心孔等)及标记时,应在视图上或尺寸近旁标注说明。

6.20零件的材料只能选用一种,并按规定将材料的名称、代号标注在标题栏或明细栏中,如考虑可用其他代用材料时,应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6.21产品、部件装配图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或部件结构及装配位置的图形;b)主要的装配尺寸及配合公差;c)装配时需要加工的尺寸、偏差、表面粗糙度代(符)号;d)产品或部件的外形尺寸、连接尺寸及技术要求等;e)组成产品或部件的明细栏(无明细表时)。

6.22总图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轮廓或成套设备组成部分的安装位置图形;b)产品或成套设备的基本特性、主要参数及型号、规格等;c)产品的外形尺寸(无外形图时)、安装图尺寸(无安装图时)及技术要求或成套设备正确安装位置的尺寸及安装要求;d)机构运动部分的极限位置;e)操作机构的手柄、旋钮、指示位置等;f)组成成套设备的明细栏(无明细表时)。

6.23当零件采用改变形状或粘合等方法组合连接时,应在视图中的变形或粘合部位用引出线标注说明(如翻边、扩管、铆平、凿毛等)或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6.24材料与零件通过模具组成一体的结合件(如嵌体等),其附在零件上的成形材料,可填写在图样的明细栏或材料内。

可在备注栏内填写所使用的模具编号,不绘制零件图。

6.25标注出产品的型号(代号)、名称、规格的外购件,可不绘制图样,需改制的外购件或制成品,一般应绘制图样,视图中除改制部位表明结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及必要的说明外,其余均可简化。

6.26图样上各种引出说明,一般应与标题栏平行,指引线通过有剖面线的区域时,指引线不应与剖面线重合。

6.27形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产品及零、部件和标准件、通用零、部件,均允许绘制表格图。

表格图中的变动参数可包括尺寸、偏差、材料、重量、覆盖层、技术要求等。

表格图中的变数项可用字母或文字标注,图样代号应尽量列在表格的第一项。

6.28形状基本相同,仅个别要素(如孔数、槽数、孔或槽的位置)有差异的产品或零、部件在绘制表格图时,应分别绘制出差异部分的局部图形,应在表格栏内标注与差异图形相应的标记代号。

6.29表格图的视图,应选择表格中较适当的一种尺寸,按比例绘制。

凡图形失真或尺寸相对失调易造成错觉的规格,不允许列入表格。

6.30产品及零部件的技术要求,当不能用视图充分表达清楚时,应在“技术要求”标题下用文字说明,其位置置于标题栏的上方或左方。

6.31技术要求条文应编顺序号,仅一条时,可不写顺序号。

6.32技术要求的内容,应简明扼要,通顺易懂,一般包括下列内容:a)对材料、毛坯、热处理的要求;b)视图中难以表达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公差;c)对有关尺寸要素的统一要求(如圆角、倒角尺寸等);d)对零、部件表面质量的要求(如涂层、镀层等);e)对间隙、过盈个别结构要素的特殊要求;f)对校准、调准及密封的要求;g)对产品及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的要求;h)试验条件和方法;i)其他及必要的说明。

6.33技术要求中引用各类标准、专用的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与验收规则等文件时,应注明引用文件的完整编号及年代号。

6.34技术要求中列举明细栏上的零、部件时,允许只写序号或代号。

6.35图样上除技术要求外,还可以列出制造与检查产品及其组成部分所必须的“数据表”,如齿轮数据表、弹簧数据表等,数据表的位置可置于图纸的右上角。

7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7.1 每张图样的下角必须设有标题栏。

7.2标题栏的格式见图7-1、7-2。

7.3标题栏内各空格(图中空格由括号内数字代表)的填写方法如下:空格1:图样名称指所绘制对象的名称,如:飞轮、齿轮。

名称应尽量简短、明了。

空格2:图样代号指所表示对象的代号,由数字和字母组成。

空格3:材料标记,按以下规定填写:a)凡材料标准中有材料标记的,应按标准填写完整的材料标记;b)凡材料标准中没有材料标记的,参照有关规定填写;空格4:图样标记,按以下规定自左向右填写;a)样机(样品)试制图样标记代号“S”;b)小批试制图样标记代号“A”;c)正式生产图样标记代号“B”。

空格5:数量,加工件数。

注:在试制产品图样上,零件重量可不标注。

空格6:比例指图样绘制时所用的比例。

空格6:共×张指同一代号的图样总张,如仅一张时,此格可不填。

空格8:第×张指同一代号的图样张次,如仅一张时,此格可不填。

空格9:绘制图样的单位名称(无锡康希等离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空格10:标记指图中更改部位的标记。

空格11:处数指同一标记下更改的处数。

空格12:必要时填,如B3,表示更改处位于图纸B3区内空格13:更改文件号指更改所依据的文件号。

空格14:签字指负责更改图样人员的签字。

空格15:日期指更改的日期。

注:空格10~15,应自下而上按各格规定填写。

空格16:按下列规定在图样上签字,设计人员在设计制图栏内签字,工艺标准化人员分别在审核、工艺和标准化栏内签字,批准栏由总经理签字。

空格17:日期指图样完成日期。

7.4图样的附加栏不采用。

注:本公司对本条要求暂不执行。

7.5图样的代号栏不采用。

注:本公司对本条要求暂不执行。

7.6图样的明细栏7.6.1装配图标题栏上方应有明细栏。

7.6.2装配图的明细栏见图7-3。

7.6.3装配图的明细栏内各空格(图中空格由括号内的数字代表)的填写方法如下:空格1~17中除空格3的填写不作规定外,其余各空格按图7-1格式填写。

空格18:序号指明细栏内各组成部分的序号,该序号应与装配图上各组成部分引出的序号一致。

空格19:代号指构成该装配图的部件或零件的图样代号。

空格20:名称指构成该装配图的部件或零件的名称。

空格21:数量指构成该装配图的部件或零件的数量。

空格22:材料指该零件所采用的材料名称。

空格23:附注指如工厂标准代号、精致性质、对紧固件表面处理的要求、有关的资料及缺图原因等说明。

8设计文件8.1文件目录8.1.1文件目录是详列有关产品或组件的一切设计文件的总表。

8.1.2文件目录见图8-1。

8.1.3列入文件目录的设计文件应自上而下、不重复地按下列顺序填写:a)产品明细表;b)产品明细表所包括的全套图样总张数;c)部件明细表;d)部件明细表所包括的全套图样总张数;e)按代号递增的顺序,填写为产品或其组成部分而编写的所有其他设计文件。

8.2图样目录8.2.1图样目录详列产品或部件图样的张数。

8.2.2图样目录见图8-1。

8.2.3图样目录应自上而下填写8.3汇总表是记载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名目和数量的文件。

8.3.1对于每一产品、部件及电气设备及其所属部件均应编制汇总表。

8.3.2外购部件的零、部件均不编制汇总表。

8.3.3汇总表的格式见图8-2。

8.4封面的格式见图8-3。

8.5表格应按下列规定签字,设计人员在设计栏内签字,工艺标准化人员分别在审核、标准化栏内签字。

图7-1 零件图的标题栏格式(A3)图7-2 零件图的标题栏格式(A4)图7-3 装配图附明细栏的标题栏格式图8-1 图样、文件目录格式图8-2 汇总表格式9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9.1图样及文件的编号采用隶属编号法。

9.2每个产品、部件(包括分部件)、零件的图样及文件均有独立的代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