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第二章教材分析 -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教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教材分析
一、本章的地位和功能
本章是第一章内容的具体化,第一章中具有共性的概念化知识在本章结合了具体物质类别烃和卤代烃而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和深入。烃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物质,卤代烃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中间体,通过卤代烃的桥梁作用可以实现官能团之间的转换。本章从代表物质结构、性质、制法、用途到同系列有机物的学习,强化了分类思想的重要性和“结构决定性质”的有机化合物学习方法。通过进一步学习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及消去反应等反应类型,为后续各章内容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标准和教材内容结构
三、教学建议
第一节:脂肪烃
✧教学重点:①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加成、加聚反应
②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知识前后的联系,挖掘结构和性质的内在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以及横向比较、根据事实归纳总结的能力。教材把三类结构不同的脂肪烃放在一起,不是简单的重复代表物结构→性质→制法→用途→同系列物质的叙述方式,而是具有以旧带新、比较归纳、螺旋上升的特点,并且三类烃的学习各有侧重。
首先,通过“思考与交流”的两个表格复习烷烃和烯烃的部分物理性质(主要是沸点和相对密度),第二个“思考与交流”则从分类的角度让学生复习烷烃和烯烃的化学反应(主要是取代、加成和加聚反应),再以“学与问”引导学生从分子结构特点、代表物和主要化学性质等方面对烷烃和烯烃进行比较,目的是巩固必修2的相关知识,有意识地强调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以及比较、归纳方法在有机物类别学习中的重要性。其次,突出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通过对比顺、反2-丁烯的熔点、沸点和相对密度,使学生了解顺反异构体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异,使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对于炔烃的介绍则比较全面,先是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引入炔烃的概念,然后提供代表物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除杂)及性质实验的有关现象及化学反应方程式,最后通过学与问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炔烃的结构特点,并与烯烃作对比。对于三类脂肪烃的来源及用途则通过原油的分馏及裂化的产品和用途让学生自主阅读、巩固。
建议:
1.教师设计好教学流程,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每一环节学习前应明确学习任务,点拨学习方法,学习任务结束时要有知识技能以及方法的小结,如对烷烃和烯烃的对比还可以增加对比通式、同分异构体的类型、代表物质的空间结构等。
2.结合球棍模型或计算机演示顺反异构体的空间结构,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
3.乙炔的学习可以从结构出发,围绕“实验证明乙炔的不饱和性”这一主题,对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性质实验进行整合教学。
4.对于脂肪烃来源和用途的教学,可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广州市目前正在进行的天然气置换工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把学习延伸至课外。
第二节:芳香烃
✧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结构中苯环和侧链烃基的相互影响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苯本节教材的内容是在必修2苯的基础上拓展到苯的同系物及芳香烃的来源和应用。
的结构与化学性质”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回忆、巩固苯的特殊结构与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燃烧、取代、加成),并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苯与溴、浓硝酸发生反应的条件设计制备溴苯和硝基苯的实验方案。“苯的同系物”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苯环与侧链烃基的相互作用。教学时可以通过比较苯和甲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的不同,使学生认识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围绕“苯及其同系物使人中毒”的话题,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查阅资料或实地调查的实践活动,把活动的结果做成简单的课件或宣传文稿,由学生来展示,达到主动参与,自我教育的目的。对于溴苯、硝基苯的实验设计,如果时间允许,可用小课题的形式展开学习,教师介绍有机物制备实验的一般原则,由学生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及生成物的性质讨论实验方案,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第三节:卤代烃
✧教学重点:溴乙烷化学性质的科学探究
✧教学难点: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发生的规律以及方程式的记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内容选取和呈现有以下特点:
1.概括式介绍卤代烃的概念、分类、物理性质;
2.陈述了溴乙烷的结构(展示溴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和核磁共振氢谱图)、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3.科学探究溴乙烷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反应,体会反应条件对有机反应的影响(思考与交流);
4.通过“实践活动”和“科学视野”了解卤代烃的用途,贴近生活实际。教学中要落实科学探究,不要仅局限于对教材问题的口头回答。对于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设计,建议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提供思考提纲:溴乙烷中有没有Br-?溴乙烷水解的条件是什么?水解产物是什么?如何检验水解产物有 Br- ?有什么方法可以确定产物中有乙醇?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实验,再组织学生回答教材中的两个探究问题。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在旧教材中没有安排实验,人教版教材也没有,教师可参考江苏版教材的实验(注意实验目的有区别)灵活处理。
附:课例教学资料(交流)
资料一: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计算
一、求气态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某气态有机物,d = 1.25 g/L (S.P.T),求相对分子质量。
2.一定的温度、压强下,测得氧气的密度为1.28g/L,某气态有机物的密度为1.12g/L,求
该气态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3.某有机物A在气态时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求A的相对分子质量。
4.空气对某气体的相对密度为1.8125,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5. 1mol C2H4和3mol CH4混合,求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小结:求气态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二、求有机物的分子式
6.上述第3 题中,求下列两种情况下A的化学式:
①若A属于烃
②若A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7.某有机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测定出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56,试推断该有机物
的分子式
8.某烃含氢元素17.2%,求此烃的分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