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课件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
19.2
速度不变
将挡板移至斜面中点,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 (1) 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的长度s,找到中点。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三、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
小车沿斜面下滑时,运动的越来越快
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时,运动的越来越快。
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二、猜想与假设: 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时,运动的越来越快。
斜面、小车、刻度尺、秒表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
时间测量最容易出现误差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
小车沿斜面下滑时,运动的越来越快 (1) 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的长度s,找到中点。 想一想: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 议一议:怎么测量前半程和后半程的路程s1、s2及时间t1、t2?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
将挡板移至斜面中点,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
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时,运动的越来越快。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六、交流与评估:
1.在保证小车能自由下滑前提下,斜面的坡度应大些还是小些? 应小些;因为斜面的坡度太大时,小车运动过快,记录时间会不准确。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二章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间。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 根据我们设计的过程,我们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小车、斜面、刻度尺、秒表和
金属挡板。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2_4___m/s。 5.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
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 C )
A.20m/s C.8m/s
B.10m/s D.都不对
6.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 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 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3.关于测小车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 )
A.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保持斜面较高的坡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用刻度尺和秒表一起测量出物体的速度,用到了组合法
C.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D.用 v=
s t
算出的平均速度可精确表示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4.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
讨论分析
1.速度的公式及各字母含义? 2.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 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3.如何使用刻度尺?如何使用停表?
动动手:练习使用停表
老师将一个乒乓球从高 处释放。同学听到乒乓球第一 次撞击地面的声音开始计时, 听到第二次撞击地面的声音停 止计时,并比较计时结果。
2.4科学探究 速度的变化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实验时注意观察表的示数。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环节五:分析与论证
实验数据
路程
(m)
S1 =
S2=
运动时间(s)
速度(m/s)
上半段
下半段
t1=
t2=
v1=
v2=
结论: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 大 )。
环节六:评估
如 何 收 集 证 据
图书馆
互联网
书店
2.通过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探究:小车沿斜坡滚下速度的变化
环节一: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坡下滑时,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吗?
环节二:猜想 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下速度的变化
如何设计实验?
怎样测速度? 测出路程S和时间t 测任意的路程和 取相等的S,测出每段用的时间t 时间吗? 举例 取相等的t,测出每段走过的路程S 哪一种更方便? 取相等的S,测出每段用的时间t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观 点是否正确。 (2)学习了用实验探究物体速度变化的方法。 2.初中阶段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应该清楚掌握什么? 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注意事项……
当堂检测
1.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出 的物体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大,则测量出的 物体的平均速度( C ) A.比实际值偏大 B.与实际值相同 C.比实际值偏小 D.不能确定
环节三:设计实验
5.设计实验数据表格
t 1= tB = t 2= t C – t B= S 1= v1 = S 2= v2 =
【课件】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答案 (1)21.40 (2)见解析图 0.50(0.48~0.52均对) (3)11.60(11.30~11.70均对) 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时点A时对应的小车的速度
目录
【训练3】做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的频率 是50Hz,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如图所示,每一小 段纸带的一端与x轴相重合,左边与y轴平行,将纸带贴在坐标系中。 (1)仔细研究图像,找出小车在相邻时间内 位移存在的关系; (2)设T=0.1s,请画出该小车的v-t图像; (3)根据图像求其加速度。
4.增减所挂的槽码(或在小车上放置重物),更换纸带,再做两次实验。
目录
实 验 步 骤 演 示
目录
五、数据处理 1.纸带的选取与测量 (1)在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最清晰的纸带。 (2)为了便于测量,一般舍掉纸带开头一些过于密 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作计时起点(0点)。 (3)每5个点(相隔0.1s)取1个计数点进行测量(如图 所示,相邻两点中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4.实验结论 如果画出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小车做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图 像和纵坐标轴的交点表示开始计时时小车的速度——初速度。
目录
六、注意事项 1.开始放开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启动打点计时器,等打点稳定后,再放开小车。 3.打点完毕,立即关闭电源。 4.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掉开头点迹密集部分,选取适当的计数点(注意计数 点与计时点的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等于多少。 5.不要分段测量各段距离,应尽可能地一次测量完毕(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时起 点的距离)。 6.在坐标纸上画v-t图像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应使图像大致布满坐标 纸。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纸、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___交__流___电源.
四、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
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 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 合适的钩码,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 然后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 面.
A.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B.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6 m/s C.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5 m/s D.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 m/s
解析: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
-v =
x t
=
8×10 4×0.1
cm/s=200 cm/s=2 m/s,A对,B错;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
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xt′′=42××100.1cms =2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s
=2 m/s,C错,D对.
答案:AD
根据纸带数据分析运动性质通常是先由vn=
xn+xn+1 2T
求出
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即由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表示中间时刻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 化的规律
[知识概要]
实验 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及利用纸带求速度. 2.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学会用v-t图象处 理实验数据.
实验 打点计时器、 学生电源、复写纸、纸带、导线、一端带 器材 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钩码、刻度尺、坐标纸.
1.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能记录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课后习题重点练习课件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 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小_____。 【点拨】小车过了 B 点停止计时,使记录的时间偏 大,由公式 v=st知测得的速度偏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 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 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 正确吗?_不__正__确___,理由是_所__测__时__间__不__是__运__动__过__程__中___ _下__半__程__的__时__间__。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__时__间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解析】斜面倾角越大,小车下滑的速度越快,过 某点的时间越短,计时越困难。为使计时方便,应 使斜面倾角小些,这样可以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 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 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大_____(填“大”或“小”); 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 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大____(填“大”或“小”)。
参数 名称 数据
最大飞行 半径/km
5
最大巡航速 度/(km·h-1)
50
拍摄速度 /(帧·秒-1)
11 000
【点拨】小轿车通过 0.5 m 路程所用的时间 t=11101000帧帧/s= 0.01 s,则小轿车的平均速度 v=st=00..051ms=50 m/s= 0.02 180 km/h>120 km/h,故小轿车超速了。
【实验器材】小车、_刻__度__尺___、__停__表____、斜面、金属挡 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二章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练一练
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
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以内的 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
速度小
t=?
100m
s ? t
方案二
把100m分成几段,分别测量每一段所用的时间, 通过计算就可以知道了。
100m
方案三
在他跑步时进行分段记录,跑到第一秒时作个标记, 第二秒时也做个标记,依此类推,然后再测各标记 之间的距离,通过计算也可以知道速度的变化情况。
0s
1s
2s
3s
4s
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 况 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2、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逐渐加快的变速运动,测 得它最后3m所用的时间为0.5s,则下面哪个数 据可能是全程的平均速度( )
A、3 m/s
B、6m/s
C、6.3 m/s
D、0
制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划与设计实验
S1
挡板
S2
s
3
实验器材 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挡板。
实验步骤
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
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 速度v1。 4、将挡板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 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 路程的平均速度v2。 5、通过计算。下半段路程S3= S1-S2和下半段时间 t3=t1-t2,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新人教版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
v2
和
vn+1
中间各
点的瞬时速度在运算中都消除了。
(4)逐差法:分别以 1、2、3、4、5、6 等计数点的速度计算加速度,即 a1=v43-Tv1,a2= v53-Tv2,a3=v63-Tv3,则 a 平均=a1+a32+a3=(v4-v1)+ (v59-Tv2)+(v6-v3)=(v6+v5+v4)9-T(v1+v2+v3), 这样可使各点的速度都参与运算,可减下误差。“逐差法”比“平均值法”更科学、准 确,应重点掌握,只是计算过程比较烦琐。
(3)平均值法;由 a=ΔΔvt知,各相邻计数点间的加速度分别是 a1=v2-T v1,a2=v3-T v2,a3
=
v4-v3 T
,
...
an
=
vn+1-vn T
.
所
求
加
速
度
的
平
均
值
a
平
均
值
=
a1+a2+a3+....+an n
=(v2-v1)+
(v3-v2)+ nT
...+(vn+1-vn)=vn+n1-T v1,可以看出对结果起作用的只有
xn+xn+1。例如,图中计数点 2T
4
的速度
v4=x
4+x 2T
5。并将求得的各计数点
1、2、
3、4、5
的瞬时速度即
v1=Δx
12+TΔx2,v2=Δx
2+Δx 2T
v3=x
4-x 2T
2、v
4=x
5-x3、…. 2T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1节速度变化规律课件
答案:见解析
[针对训练3] (2022·福建莆田测试)(多选)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
B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前3 s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B.在1~2 s内与2~3 s内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C.在1~2 s内与2~3 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在前2 s内物体做曲线运动
D.两图像中,t2、t4时刻2、4两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B
)
解析:图线1表示的是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s-t图像中t1时刻
曲线1的斜率大于2的斜率,物体1的速度v 1 大于物体2的速度v 2 ,选项B正
确;在v-t图像中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的速度相等,不表示两物体相遇,
选项C错误;s-t 图像中t2时刻物体2开始反向运动,v-t图像中t4时刻物体
;若汽车以-0.6 m/s2的加速度滑行,汽车到停下来需要的时
度为
间为
。
2
2
解析:初速度 v0=36 km/h=10 m/s,加速度 a1=0.6 m/s ,a2=-0.6 m/s ,v2=0。
2
由速度公式得 v1=v0+a1t1=10 m/s+0.6 m/s ×10 s=16 m/s,汽车从开始滑行
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
D.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解析:物体的末速度与初速度、加速度和所用时间都有关,故加速度越
大,或初速度越大,或时间越长,末速度都不一定越大,故A错误;根据
Δv=at可知,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故B错误;一个物体先正向匀
减速,减速至零后反向匀加速,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不变,故C正确;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速度的定义与测量 • 速度的变化规律 • 影响速度变化的因素 • 速度变化的实际应用 • 速度变化的探究实验
目录
CONTENTS
01
速度的定义与测量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汽车制动与加速
汽车制动
在汽车制动过程中,速度逐渐降低,刹车系 统通过摩擦力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散发 到空气中,从而使汽车速度降低直至停止。
汽车加速
汽车加速时,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 统传递到车轮,使汽车速度逐渐增加。加速 过程中,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功率不断变化
,以适应不同行驶状态的需求。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即时速度,它描述了物体 在某一瞬间的运动状态。而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 内通过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它描述了物体在一段时 间内的总体运动快慢。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是矢量,具 有大小和方向。在物理学中,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公式 分别为$v = frac{ds}{dt}$和$v = frac{s}{t}$。
航空航天器的速度变化
火箭发射
火箭发射时,速度逐渐增加,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升空。火箭需 要达到一定的逃逸速度才能摆脱地球引力束缚,进入太空。
航天器轨道调整
在太空飞行中,航天器需要多次变轨以实现精确的轨道控制和任务目标。变轨过程中, 航天器的速度会发生变化,通过施加推力或利用地球引力等方式实现轨道的加速或减速。
03
影响速度变化的因素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人教版)课件: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典例示范】 例 2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 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 A、B、C、D、E 为相邻 的计数点(A 点为第一个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1 s.
(1) 根 据 __某_段__较__短__时__间__内__的__平__均__速__度__等__于__中__间__时__刻__的__瞬__时__速__度____ 计 算 各 点 的 瞬 时 速 度 , 则 vD = _____3_.9_0_____m/s , vC = ____2_._6_4______m/s,vB=____1_.3_8____m/s.
答案:AD
2.(多选)如图所示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 装置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铝板上,且靠近滑轮的一端 B.开始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牵引小车的槽码个数越多越好
解析: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铝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选项 A 错误; 小车开始时靠近打点计时器是为了使小车的运动距离较大,选项 B 正确; 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这样可以打出更多的
(1)时间间隔 T 为___B_____(选填“A”或“B”); A.0.02 s B.0.10 s (2)纸带 OC 段表示小车做___A_____(选填“A”或“B”)运动. A.加速 B.匀速
三、数据记录及数据分析 (自学教材第 35 页“数据记录及数据分析”部分) 1.数据测量 (1)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最清晰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 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点,作为计数始点,以后依 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并标明 0、1、2、3、4、…,如图所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探究 速度的变化》PPT课件
感悟新知
思想方法
知-讲
间接测量法:将一个被测量转化为若干个可直接测量
的量加以测量,然后再依据由定义或规律导出的关系式
(即测量式)进行计算或作图,从而间接获得测量结果的方
法,称为间接测量法。
应用举例:速度大小不能直接测量,我们先分别测量
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再根据v=st测算出物体 运动的速度。
感悟新知
知-练
(2)小车从B 到C 的平均速度为_0_._5_ m/s。小车在从A 到 C 整个过程中做_变__速__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 学让小车从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 点的时间,从而 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__不__正__确__,理由是。_让__小__车__从__B__点__由__静__止__释__放__,__到__达__C__点_____ __的__时__间__,__并__不__等__于__从__A__点__释__放__经__过__下__半__程__的__时__间____________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的数据见下表:
感悟新知
照片序号
时间t/s 路程s/mm
知-练
1
2
3
4
5
6
0
10 20 30 40 50
0 12.0 22.2 34.2 48.7 61.2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蜗牛是做 _变__速__直__线__ 运动,蜗牛在整个50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__1_.2_2_4___mm/s。
感悟新知
知-练
(3)实验结论: 若__v__>__3_0__k_m__/h__则__超__速__,__若__v_≤__3_0_k_m__/_h_则__不__超__速__ 。
速度、时间和路程公开课优秀课件(精)[1]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方法,使学生经 历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 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概括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 态度和科学精神。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速度和时间的基本 概念及关系;第二课时探讨路程的计算方法及应用;第三 课时进行课程总结与复习。
5. 重复多次实验,获取足够的 数据进行后续处理。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原理,利用测量得到的时间 和位移数据,计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 度。可采用表格或图像等方式进行数 据展示和比较。
误差分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 ,如器材精度、操作误差等,并讨论 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同时,提出减 小误差的方法和建议,如提高器材精 度、改进实验操作等。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与 所用时间的比值。
瞬时速度定义
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 度,可通过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近似表示。
测量原理
利用光电计时器、气垫导轨等实验 器材,测量物体通过某段位移的时 间,进而计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实验器材准备与操作步骤
• 器材准备:光电计时器、气垫导轨、滑块、挡光片、游标 卡尺等。
03
例题2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2m/s², 求物体在5秒内行驶的路程。
04
解析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路程计 算公式 $s = frac{v_0 + v}{2}t$,以及速度公式 $v = v_0 + at$,将初速度 $v_0 = 0$,加速度 $a = 2m/s²$,时 间 $t = 5s$ 代入公式,得到 $v = at = 2 times 5 = 10m/s$,再将 $v_0$ 和 $v$ 代入路程计算公式,得到 $s = frac{0 + 10}{2} times 5 = 25m$。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jiao)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学习目标】1、 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 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
3、 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
【课前知多少】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包括 、 、 、 、 、 、 。
2、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的,只能求出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 。
【知识解读】一、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1、 问题的提出: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2、猜想与假设:①可能越来越快;②可能越来越慢;③可能快慢不变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斜面,小球,金属片。
(3)实验方法:利用停表测出小车在某段路程上运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利用ts v 求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如图)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 (1)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并把收集的数据填入记录表。
3t 3s 2t 2s 1t 1s V2= t2=12s S2=0.3m V3=t3= S3= V1= t1=20s S1=0.6m 平均速度运动时间 路 程5、分析与论证:分析记录表中的数据,算出各段平均速度,填入表格。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6、评估: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多做几次实验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才可靠。
7、交流与合作:【典型例题】1、两个同学做“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变化的情况”实验,如图所示是小车滑下过程的示意图,实验时用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用测量运动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实验中,斜面应保持(镇“很小”“较大”或“很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下表是他们未完成的实验记录:(l )请你将表填完整;( 2 )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速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作业】1、A、B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车通过450 m 用了30 s ,而B车通过9 km用了12 min,那么速度快的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