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专题二作业】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三专题二作业】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1.围绕核心素养确立核心目标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家国情怀。选择“时空观念”作为本课的教学核心目标,具有独特的价值。抗日战争经历时间之长、空间跨度之大,是中国近代以来所未见,同时其对中国社会观念、社会结构的改变也是前所未有。围绕“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目标,整合了其他诸素养:以唯物史观指导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进程进行分析,通过史料实证观察重要的历史细节,提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解释的水平,进而理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百年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逐步走上了统一、独立和强盛的道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2.立足核心素养提出核心问题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全民族抗战是如何形成的”。“全民族”一词已然包含了空间概念,其中有地理空间,即中国无论南北东西都成为抗战的前线,也包括人的“实践的空间”,即在历史上形成的不同民族、不同党派、不同阶层都成为抗战的力量;“形成”一词则包含了时间概念,对“形成”的追问实际直指历史的时间进程。同时,“全民族抗战形成”的过程复杂,体现为时间与空间的不同步,比如齐御外侮与亡国论的喧嚣、卖国贼的出现、底层农民的无奈等现象的同时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不是简单地罗列抗战以来的重大史实,而是探究“全民族抗战”这一历史现象是如何在动态中形成的。

3.依托核心问题选择重要时空节点

从1931年到1945年画出一条长长的时间轴,如何

突出具体时空下历史现象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一是1936年的西安。以“共产党的牺牲与让步”为主题,分析了日本侵华的特定时空背景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对党的奋斗目标进行取舍,将长期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与短期目标(赶走日本侵略者)相结合,以西安为中心的国共对峙前沿的空间最终转化为国共合作的空间。

二是1937年的淞沪。以“蒋介石对淞沪会战的反思”为主题,分析了淞沪会战的失败,迫使蒋介石对抗战战略做出反思,由最初的单纯防御、执着一城一地的得失,转为持久战,以空间换时间,日本侵略空间的扩大最终带来了国民政府抗战部署空间的大转移。

三是1941年的四川与河北农村。以“农民的选择”为主题,分析了西部广大农村对抗战的贡献。与鸦

片战争、甲午战争相比,农民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粮食、兵源与劳力,正是广大西部的空间、农村的空间才使得抗战得以持久,农民的觉醒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进步。

4.在特定的时空中理解历史的复杂性

“全民族抗战”形成的历史时空是不平衡的,以农村为例,各地农民对待抗战的态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借助材料,学生可以认识到,正是因为共产党通过给予农民尊重、政治权利和减免赋税等有效措施,才使农民抗日决心非常坚定;国统区的农民为抗战不但要承担沉重的赋税,还饱受地主、保长们的盘剥和欺压,通过这一现象,可以折射出国民政府对农村的动员不充足。通过对比,不仅让学生认识到由于国共两党政治空间的差异而带来了“全民族抗战”的复杂性,同时也给学生预示了后来国共

两党的前途,使学生理解这是时间与空间的另一种转换,即现实的空间预示了未来的时间走向。

历史的结论从来都是在过程中得出来的,所谓时空观念,在本质上就是学习者拒绝接受现成的、固有的结论,回到历史的进程中去,透析过程中的历史点滴和历史蕴意,把书本中的历史结论融为自己的历史认识的一种能力与品格,而这正是核心素养教学的魅力之所在。

5.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奉献精神等。

6.文学艺术领域反映时代精神与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