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比和比例_苏教版
7.13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7.13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7月13日,我准备了一堂关于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课,这是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今天的主要内容是复习比和比例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我们回顾了比的定义,即两个数相除的结果,用“:”或“/”表示。
接着,我们复习了比例的概念,即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用“::”或“=”表示。
我们通过例题展示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购物时如何计算商品的打折后价格。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和比例的概念,理解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能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比例的推导和应用,特别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
教学重点是比的定义和比例的解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练习题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以购物为例,提出问题:“如果一件商品原价为200元,现在打8折,那么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2. 讲解比的概念:我解释了比的定义,并通过示例进行了演示。
3. 讲解比例的概念:我通过示例解释了比例的定义,并展示了如何用比例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我选取了几个典型的例题,讲解了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并展示了解题步骤。
5.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进行了讲解和解析。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比的定义和比例的定义,并用示例进行了展示。
同时,我还板书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比的定义,并给出一个例子。
2. 请解释比例的定义,并给出一个例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今天的课程结束后,我进行了课后反思。
我觉得学生对比和比例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显得有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比例的推导和应用,并通过更多的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七总复习比和比例|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七总复习比和比例|苏教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单元复习课,主要复习第五单元“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
复习内容包括:比的概念、比的性质、求比值、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及其性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及性质;2. 能够运用比和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例的性质及运用;2. 教学重点:比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文具、小组讨论卡片。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折扣,引出比和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10分钟)通过PPT展示,引导学生复习比的概念、比的性质、求比值、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及其性质。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比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用比和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解决问题时的方法和经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概念比的性质求比值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正比例与反比例七、作业设计1. 请用比和比例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件物品价格变动现象;2.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比和比例的知识,让学生掌握了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及性质,并能运用比和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课堂时间分配上,可以适当增加小组讨论的时间,让学生更多地进行互动交流。
拓展延伸:比和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其他领域的比和比例现象,如体育比赛中的比分、生态学中的种群比例等。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总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总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能够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以及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时的数量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比例的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本质区别和判断方法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能够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2.让学生能够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能够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本质区别,以及如何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用直观演示和实例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
3.采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进行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实例,包括图片、实物等。
2.准备课件和教学辅助工具,如黑板、粉笔等。
3.准备练习题和测试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评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例演示和讲解,呈现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性质,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总复习比和比例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总复习比和比例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总复习比和比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整理和复习有关比的知识,理解比的意义、性质、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能正确求比值和化简比。
2、整理和复习有关比例的知识理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种相关量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比和比例在解决问题中作用,从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及其作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建构起知识网络。
三、教具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以前学习了比和比例,你知道比和比例的哪些知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比和比例的知识。
二、互动整理(一)出示课本第一题1、生独立完成表格,并举例说明(同桌间互说)2、那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各有什么作用?3、练习求比值: 2.4:0.8=化简比: 2:2/3=解比例: 2/7:x=4:2(二)出示课本第二小题生独立完成表格,并举例说明(同桌间互说)(三)你能用基本性质来说下比、分数、除法的联系吗?生全班交流,总结(四)你是怎样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还是反比例关系?正比例: y/x =k(一定)反比例: xy=k(一定)三:巩固练习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每天生产的服装件数一定,生产的天数和总件数。
()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每公顷的施肥量一定,公顷数和施肥总量。
()2、化肥厂6天生产化肥420吨,照这样计算,要生产化肥140吨,需要多少天?3、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去时每小时行24千米,5小时到,按原路回来时每小时行20千米,几小时到?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七 总复习 比例|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七总复习比例|苏教版
教学目标
•回顾比例的定义,理解比例的概念
•能够解决与比例相关的各种问题
•能够利用比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
•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比例与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比例解法的综合应用
•与生活实际场景相结合的比例解题
教学内容及方法
复习
在本次课堂上,将主要复习如下知识点:
1.比例的定义和性质
2.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不等式基本知识
引入
通过洛阳拍卖场拍卖古董画案例介绍比例,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概念和性质,并反思比例的生活意义。
操作
使用红绿灯案例,练习比例相关的问题解法,阐释比例的实际应用。
总结
通过乘以比例因数、拉比和其他基本计算步骤,回顾比例解法的步骤和方法,并加强实际应用案例的讲解。
教学评估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比例的重要性,掌握基本计算方法,学生具备解决比例相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诉求与实际应用情境相结合。
课后作业
1.课本练习题
2.与实际生活经历相关的比例问题分析
3.比例解题的实际应用案例阅读和分析
参考资料
1.《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2.比例相关的实际生活应用案例
3.感兴趣的数学题目和新闻材料。
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能正确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能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
2. 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
3. 比例知识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能正确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能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比例知识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导入,回顾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解决问题时的方法和经验。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2. 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解题过程和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3.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写在课后反思中。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应用评价: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比例知识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比例现象,如购物时的折扣、体育比赛中的得分等,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分析问题的习惯。
2. 比例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探讨比例与方程、几何等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13比和比例复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13 比和比例复习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七章第一节的比和比例复习。
具体内容包括:比的概念、比的性质、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以及比和比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例的性质和应用;教学重点:比的性质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种商品的性价比。
2. 讲解比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明确比的含义。
4. 讲解比例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明确比例的含义。
6.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比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概念比的性质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比和比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一瓶饮料的标签上写着含糖量为10%,如果实际含糖量为8%,那么这瓶饮料的标签是否准确?答案:不准确,实际含糖量低于标签上的含量。
(1)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甲地到乙地的直达列车需要2小时,那么这列列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60公里/小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和比例。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性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拓展延伸:比和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比和比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体育、科学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比的性质的讲解比的性质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为它是理解比例性质的基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第四章_〈比和比例〉教案
第四章 比和比例知识梳理比的意义比的意义 比的各部分名称比、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比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和性质 整数比的化简比的性质 化简比的方法 小数比的化简分数比的化简连比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比的作用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比和比例的区别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的方法解比例的意义和方法 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的分类 数值比例尺 或 放大比例尺线段比例尺 缩小比例尺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正、反比的意义及关系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正比例和反比例 正、反比例的比较正、反比例的应用(一)比的意义和性质1. 比的意义(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各部分名称:“:”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比和比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2)化简比的方法通常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把比的前项、后项化成最大公因数是1的整数。
*整数比的化简: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小数比的化简:先将前项和后项都扩大相同的倍数,化成整数比,然后再按照整数比化简的方法进行化简。
*分数比的化简:先用分母的最小的公倍数去乘比的前项和后项,把分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按整数比化简的方法进行化简。
(3)连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组成的比叫做连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7 总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7 总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2.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性质和判断方法;3.能够应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教学内容1.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2.性质和判断方法;3.应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1.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性质和判断方法;2.应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和方法1. 教学过程第一节:复习知识点 1. 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点,引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 2. 通过实例介绍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3. 指导学生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判断方法。
第二节:教授新知识 1. 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2. 通过例题进行演示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方法。
第三节:练习应用 1.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2. 指导学生通过应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 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2.课堂互动法;3.应用导向式教学法。
四、教学工具1.教师制作的课件;2.学生的课本和作业本;3.实例题和练习题。
五、教学评价1.随堂考核法;2.课后习题练习法;3.课堂表现评价法。
六、教学反思总复习是为了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为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最后的检验和补充。
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以及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提高了应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整理了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从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来看,教学效果较好。
但我也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更注重互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1.13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1.13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丨苏
教版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比和比例的概念;
2.能够正确地解答课本上的练习题;
3.能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内容
1.比和比例的概念整理;
2.比和比例的计算及应用;
3.课本上的习题复习。
教学重难点
1.比和比例的概念和运用;
2.解决习题所需的思维逻辑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前的准备
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以下内容:
1.教案和讲义;
2.课件和投影仪;
3.相关教具和资料。
1. 比和比例的概念整理
1.教师通过讲解,再次引导学生回忆比和比例的概念;
2.教师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比和比例的实际应用;
3.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加深对比和比例的概念和应用的理解。
2. 比和比例的计算及应用
1.通过教师讲解和课件展示,详细介绍比和比例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逐渐掌握比和比例的计算技巧;
3.教师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的演示,让学生深入理解比和比例的应用场景。
3. 课本上的习题复习
1.将学过的知识通过课本上的练习题进行巩固;
2.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实时解答和演示;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记忆或应对练习。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理解和应用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和比例复习教案
比和比例复习教案复习内容:课本第83页——第85。
比和比例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复习目标:1。
通过复习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和求比值,会判断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
2.通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知识进行整理与梳理,培养其对知识的归纳、总结等自我的复习能力。
能综合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运用意识。
复习重点: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以及能正确的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会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复习难点:比例尺的运用与正比例图像的理解与应用。
复习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挂图与课件等。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书本第83页第2题。
1、指名读题。
2、要求学生动手操作。
个别答复。
3、先估计,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再计算,在计算中用了什么方法?4、引入复习课题。
师:我们通过估计和有理的计算验证了估计的结果。
证明能组成比例的比所具有的特点,明确比例组成所具备的条件,那么,什么是比?其性质是什么?用这些知识,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对这局部知识进行梳理。
板书:比和比例二、了解课前预习整理情况。
1、根据汇报情况课件出示相关表格:比和比例的联系2、生集体读一次。
并完成书本第83页第3题,第84页4题.个别提问说解题依据。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
师:在学习比的时候,我们已初步理解了比和分数、除法的内部联系了,谁能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呢?师依据生答复的情况出示表格二。
然后出示一下的关系式: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同样也可以用字母公式表示,是什么呢?谁来说一说?师:同学们在做求比值与化简比时,很容易产生混淆。
我们要从它们的概念为切入点,明确比值求的是商,而化简比是求比。
四、自主练习。
1、完成课本83页第1题。
2、化简下面各比。
78:26 0.125:563、如果AX3=BX5,那么A:B=( ):( )4、如果甲数的三分之一等于乙数的五分之二,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在练习本里完成84页第5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13正比例和反比例整理和复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13 正比例和反比例整理和复习丨苏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13 正比例和反比例整理和复习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7.1.13正比例和反比例整理和复习。
本节课主要是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特点和运用进行复习,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判定方法。
2. 能够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比例和反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和判定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生活中购买水果的问题引入,让学生思考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3. 课堂讲解:通过示例和练习,讲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特点和判定方法。
4.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正比例:相关联的量比值一定反比例:相关联的量乘积一定七、作业设计(1)购买水果的价格和数量。
(2)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答案:(1)成正比例,因为价格和数量的比值一定。
(2)成反比例,因为路程和时间的乘积一定。
2. 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购买3千克苹果需要15元,那么购买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钱?(2)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4小时后,离目的地还有多少千米?答案:(1)购买5千克苹果需要25元。
(2)离目的地还有48千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和运用,使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和比例复习苏教版
比和比例复习一、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进一步区别比和比例。
2、加深理解比、比例的意义的同时,能够正确进行判断运用。
3、通过复习能掌握理解比例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二、学习重点:理解比、比例的意义。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比、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有关比例应用题。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这部分的内容在小学数学中占到了比较重要的位置,这节课把这部分知识进行综合复习。
师:这部分的知识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块。
(板书):1、比的认识,2、比例的认识,3、比和比例的应用。
(二)复习比和比例的应用1、复习比师:我们先来复习比(板书:比)(1)比的意义,根据比的意义可以求比值。
(2)比、分数、除法间的关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比、分数、除法间的关系,(3)比的基本性质及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呢?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为了解题方便,我们求比值和化简比都可以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来做,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呢?(电脑出示)下面我们来做一组练习。
求比值45:72 1/2:2化简比1/3:2/3 0.7:0.25大家做得不错,下面陈老师要考考大家的反应能力,进行一组抢答,答对1题可以加一颗星。
(4)抢答⑴读完同一本书,小华要4天,小明要6天。
小华和小明读完这本书所用的时间比是(),比值是()。
⑵一杯糖水,糖占糖水的 25% ,糖与水的比为()。
⑶大小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2;大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大小正方体的体积比是()。
⑷六一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2倍,男、女生人数的比是(),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刚才的表现真不错,下面我们继续复习比例的知识。
2、复习比例(1)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呢?比比例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2)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有什么用呢?——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什么叫做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1)解比例25%:X=5/3:100 1.5/0.2=X:0.4 7.2:X=0.3:6(2)(3)下列哪组中的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并把它写出来。
(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六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和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掌握比例的性质和比例的应用。
3.能够运用比例进行计算和问题求解。
二、教学内容1.比和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比例的性质和比例的应用。
3.运用比例进行计算和问题求解。
三、教学重点1.比和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比例的性质和比例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运用比例进行计算和问题求解。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法2.课堂练习法3.数学游戏法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 导入教师示范一个简单的四则运算题目,并让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数学关系。
2. 正式学习1.定义比和比例。
2.介绍比例的性质。
3.基本比例的概念。
4.比例中四个变量的意义。
5.给出比例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3. 练习讲解教师讲解练习题答案,并揭示其中的错误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作业布置给出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学完成,并将作业交给老师。
第二课时1. 导入教师示范一个简单的比例题目,并让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数学关系。
2. 正式学习1.讲解比例的应用。
2.利用比例进行计算和问题求解。
3.给出比例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3. 练习讲解教师讲解练习题答案,并揭示其中的错误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作业布置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学完成,并将作业交给老师。
第三课时1. 导入教师讲解一个简单的比例游戏,并给学生玩耍。
2. 正式学习1.复习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复述比例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3.给出比例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复习和练习。
3. 练习讲解教师讲解练习题答案,并揭示其中的错误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作业布置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学完成,并将作业交给老师。
七、教学资料教材,练习册。
八、教学效果评估1.练习题考试2.课堂表现九、教学总结1.回顾比和比例的定义和特征。
2.总结了解比例的应用和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定义及特点;(2)能够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3)熟练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性质;(2)运用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正比例的定义及特点;2. 反比例的定义及特点;3. 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的方法;4. 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定义及特点;(2)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的方法;(3)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的方法;(2)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已学过的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定义及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性质,总结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的方法。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分享解题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情况,进行讲解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
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定义及特点;2. 总结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的方法;3. 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4.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总复习比和比例_苏教版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得数,并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求的什么?
提问: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有什么特点?解答时通常应该怎样想?
4.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指名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要求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用怎样的方程计算的,注意理解不同的思路、方法。
教学内容
总复习
第十三课时: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加深认识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认识比例尺,巩固解比例的方法,能应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学生在回顾整理与练习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数量比较的认识,提高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增强运用比和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出示问题:
①什么是比例?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一个比例说说自己的认识。
②什么是解比例?怎样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举例说一说。
③什么是比例尺?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的方法是怎样的?
小组讨论、交流。
(2)按出示的问题全班交流,结合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三、组织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出示第(1)题,学生根据要求先量出每副图片的长和宽,并写出长和宽的比。
集体交流,有错的同学订正。
提问:估计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你是怎样估计的?
让学生算一算,写出比例。
交流写出的比例,说明能组成比例的理由,并与估计结果比较。
2.做“练习与实践”第4题。
(1)出示统计表。
引导:你理解表中每个百分数的含义吗?选择几个百分数,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它的含义。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七总复习比例|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七总复习比例|苏教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的总复习课,主要复习比例相关的知识。
教材章节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比例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难点: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实际情景引入,如购物时商家打折,商品原价与折后价之间的比例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比例的概念,如比例的定义、比例的符号表示等。
3. 知识梳理:讲解比例的性质,如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比例的基本性质等。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如已知两个比例的两内项,求第三内项。
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的性质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6. 应用拓展:选取实际问题,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例的概念:比例: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比例的符号表示:a:b = c:d比例的性质: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和等于两外项之和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选取一道实际问题,运用比例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拓展延伸: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比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经济学、物理学等。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比例的性质,探索更多与比例相关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导入环节的实际情景选择,这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关键。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13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13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丨苏教版在六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致力于让学生在数学的世界里找到乐趣,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我在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的经验——7.1.13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
一、课题名称教材章节:比和比例详细内容:比的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及性质、实际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比的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理解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比和比例的应用题。
重点:比的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
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学具:计算器、笔、纸。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原文内容: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比和比例,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
分析:以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比的性质原文内容: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分析: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比的性质。
3. 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原文内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分析: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4. 实际应用原文内容:小红买了3本书,每本书比小明买的书少1/2本,小明买了多少本书?分析:通过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小组合作分析: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原文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大家掌握了哪些知识点?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复习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比的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理解比例的意义及性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小结比的基本性质,依据相互间的联系n加油说明比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本质上是相同的n加油。
③什么叫求比值?什么叫化简比?求比值和化简比的依据和结果有什么不同?
n加油结合交流,教师相应板书。
教学反思:
小组讨论、交流。n加油
(2)按出示的问题全班交流,结合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三、n加油组织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出示第(1)题,学生根据要求先量出每n加油副图片的长和宽,并写出长和宽的比。
集体交流,有错的同学订n加油正。
提问:估计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你是怎样估计的?
让学生算一n加油算,写出比例。
3.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系统n加油性的特点,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n加油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n加油教学重难点: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及应用。正确解n加油答有关比和比例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n加油
谈话:这节课我们要对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在整理与复习过程中n加油,同学们要主动回顾、整理比和比例的知识,系n加油统掌握比和比例的知识及应用,进一步增强运用比和比例知识n加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互相补充、修正,教师巡视、指导。
(2n加油)全班交流。
①什么是比?什么是比的基本性n加油质?用比的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结合交流,教师相应板书n加油。
②引导: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呢?请你填写课本上n加油的式子,相互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集体交流,n加油教师相应板书。
提问:能根据这个式子说说比和分数、n加油除法之间的联系吗?它们有什么区别?
追问:这里不同的解n加油题方法各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n加油?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你又有了哪些收获和体会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
n加油n加油Fra bibliotekn加油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得数,并让学生说说n加油每一步求的什么?
提问: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有什么特点?解n加油答时通常应该怎样想?
4.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指名学生读题,了解n加油题意。
要求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n加油说是用怎样的方程计算的,注意理解不同的思路、方法。
(3)提问:从表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n加油生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3.做“练习与实践”n加油第5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让学生n加油自己写出比,并求出每种地砖的铺地面积。
交流:两n加油种地砖面积的比是怎样的?说说你的方法。
(2)提问n加油:求两种地砖铺地面积是怎样的问题?你是怎n加油样解答的?
(3)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学生独立n加油完成,填写在书上。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n加油的。
3.复习比例的知识。
(1)出示问题:n加油
①什么是比例?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一个比例说说自己的认识。
n加油②什么是解比例?怎样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举例说一说。
③什么是比n加油例尺?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的方法是怎样的?
交流写出的比例,说明能组成比例的理由,并与估计结果比较n加油。
2.做“练习与实践”第4题。
(1)出示统计表。
引导:你理解表中每个百分n加油数的含义吗?选择几个百分数,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它的含n加油义。
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选择2至3个百分数说说含义。n加油
(2)出示问题(1)。
指名学生口答,并让学生说说n加油思考的过程。
二、知识梳理
1.唤醒记忆。
提问:请n加油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比和比例的哪些内容n加油?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应板书。
2.复习比的知识。
(1)n加油出示问题:
①什么是比?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用比的知识可以n加油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②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n加油系?
③什么叫求比值?什么叫化简比?请你举例说明n加油。
教学内容
总复习
第十三课时: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n加油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加深认识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n加油认识比例尺,巩固解比例的方法,能应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n加油。
2.学生在回顾整理与练习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n加油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数量比较的认识,提高分析、推理、判n加油断等思维能力,增强运用比和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n加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