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4 表内乘法(一)导学案1.乘法的初步认识

合集下载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4.掌握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中,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乘法算式的学习和应用,使学生理解乘法概念,提高逻辑推理和运算能力。
2.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以致用的数学意识。
接着,在新课讲授中,我发现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学生们对乘法的理解更加直观。然而,对于乘法规律的发现和运用,部分学生还是感到有些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在这个难点上多花一些时间,用更多的例子和直观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动手实践,这有助于加深他们对乘法的理解。但我也注意到,小组内的讨论并不总是平等的,有些学生可能没有充分参与到讨论中来。我应该在活动中更加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乘法算式的组成和乘法口诀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乘法规律的发现与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让学生用小棒或棋子来模拟乘法算式,演示乘法的原理。
3.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探索乘法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乘法算式的组成和读法:乘号(×)、乘数、积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乘法算式中的作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 : 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 : 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1. 学习目标•了解乘法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掌握1乘法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乘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预习导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乘法运算。

今天我们将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探讨乘法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3.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乘法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难点:乘法计算的运用能力。

4. 学习内容1.乘法的概念:如果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那么3个苹果的总价格是多少?实际上就是2的乘以3,即2 × 3 = 6。

乘法就是重复加法的简便表示。

2.乘法的性质:•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3.乘法的计算方法:•1乘法的规律: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这个数本身。

•乘法口诀表:通过口诀表可以快速记住乘法计算结果。

5. 学习方法与建议•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多做练习,加深理解。

•注意理解乘法的基本规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6. 学习任务1.完成课前预习,掌握乘法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通过习题练习,巩固乘法计算方法和性质。

3.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法知识进行计算。

7. 反思与总结学习乘法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乘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表内乘法的更多知识。

在学习中要注重理解,多加练习,不断提升乘法计算的能力。

8.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乘法,了解了乘法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继续加强练习,巩固所学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为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的导学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乘法的基础知识,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符号“×”和“乘”的概念。

2.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3.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表进行口算计算。

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5.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乘法的概念及意义。

2.乘法口诀的掌握。

3.乘法表的应用。

难点1.能够正确使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能够结合乘法表进行口算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具体生活中的场景引入乘法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乘法符号及概念•通过具体的数学例子,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符号“×”和“乘”的含义。

•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乘法运用。

3. 学习乘法口诀•教授乘法口诀表,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加深记忆。

•练习口算计算,巩固乘法口诀。

4. 学习乘法表•引导学生认识乘法表的规律性,理解乘法的倍数关系。

•让学生通过乘法表进行口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5. 实际问题解决•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乘法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让学生加深印象。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可以绘制乘法口诀表和乘法表,以及相关数学公式,让学生可以随时查阅。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带领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并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 : 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 : 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内容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学会用竖式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乘法的概念,学会进行基本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尤其是乘法表内的乘法。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物品分组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比如3个小狗,每只小狗有4条腿,一共有多少条腿?2. 讲解•介绍乘法的定义和符号表示,学生通过操纵具体物品,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

•讲解乘法表内的乘法,比如2 × 3 = 6,让学生掌握基本乘法口诀。

3. 实践•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用竖式乘法的方法解决问题。

•带领学生一起做一些小组活动,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等。

•学生自主探究一些乘法问题,拓展乘法的应用领域。

三、教学效果评估1.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检验学生对乘法概念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的表现,重点关注乘法表内的乘法运算能力。

2.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习题作业,要求学生用竖式乘法解决问题,并理解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展示习得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主要围绕乘法的初步认识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乘法表内的乘法,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竖式乘法解决问题。

未来,可以结合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的概念,能够利用表内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完成相关题目。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乘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律。

2.理解表内乘法的应用场景。

四、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乘法的定义、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等内容。

2.教辅资料:相关练习题和教材。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一个简单的乘法问题引入表内乘法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乘法的实际应用场景。

2. 讲解
1.介绍乘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讲解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包括个位数和十位数的相乘等。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 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表内乘法的实际应用,如购物计算等。

5. 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一些同学做的正确答案。

六、课后作业
完成相关教辅资料上的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板书设计
•乘法的定义
•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表内乘法展开,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和练习题进行讲解,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乘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2.能够用乘法带入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表内乘法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乘法的意义及运算方法。

2.知晓表内乘法规律。

3.掌握基本的乘法口诀。

三、教学准备
1.课件投影仪
2.板书工具
3.习题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导入
1.进行口头问答,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加法知识,并引入乘法的概念。

2.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乘法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
1.讲解乘法的定义,以及乘法的运算规则。

2.利用实物或图片进行示范,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实际含义。

3.向学生介绍表内乘法的算式及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训练
1.布置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乘法知识。

2.进行口头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五、课堂小结
1.对于乘法的定义和运算进行简要概括。

2.强调表内乘法的规律性,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

2.练习口算乘法口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乘法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乘法知识和技能,为以后更复杂的数学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乘法的作用,为后续学习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技巧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对于乘法这一新的运算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乘法的概念,知道乘法的作用和意义。

2.培养学生通过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的基本规律,为后续学习乘法运算规则和技巧奠定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2.乘法运算规则的掌握。

3.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乘法。

2.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乘法的乐趣。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

2.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活动。

3.分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单。

4.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某一物品的数量,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要知道这些物品一共有多少个,应该如何计算呢?”学生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引入乘法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乘法的意义。

如:3个2相加,可以写成2×3,读作三乘二。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和加法的关系,如2×3等于3个2相加。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如:1×2、2×3、3×4等。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但是,对于乘法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和概念的理解。

2.乘法运算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乘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案。

2.实物模型和图片。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引出乘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乘法的意义。

如展示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让学生看到一共有6个种子,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乘法运算,如2×3、3×4等,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掌握乘法运算的方法。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乘法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拓展的问题,如“如果有5个苹果,每个苹果有3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让学生通过乘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6.小结(3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乘法知识。

人教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教案导学案

人教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教案导学案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学习内容:教材P44~P50学习目标:1、初步体会乘法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3、能根据情景图列乘法算式。

学习重点:1、乘法的意义、读写乘法算式。

2、乘法的含义以及各部分名称。

学习难点:能根据情景图列乘法算式。

学习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学习内容:教科书P45学习目标:1、创设情境初步体会乘法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重点:乘法的意义、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学习准备:学具:小棒教具:教学课件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平时你们都去游乐场玩吗?都玩过什么?能说给老师听听吗?老师这也有一幅小朋友在游乐场玩的图,很可惜,不是小朋友们的,希望我们下次能一起去。

你看,画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是啊,他们很有秩序的在玩,有的两个两个一起坐,有的呢?如果要列出算式怎么列?2+2+2+2+2=10 ……二、探索新知1、摆小棒过山车,转椅我们在课上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玩,但是我们可以来摆小棒。

你们能用小棒摆什么图形?你一分钟内能摆几个这样的图形?下面我们比一比,看谁在相同时间内摆的图形个数最多。

2、你摆了几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你是怎么计算的?让全体学生对自己摆的图形进行列式。

汇报汇报时,有意识让学生说几个几?学生列式时如果说出乘法算式,问其为什么这样列式。

3、这样的加法算式,如果我摆了50个呢。

这个加法算式写起来。

你感觉怎样?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学生如果回答的出,请学生试讲。

数学家们为了可以简便的进行计算,发明了乘法。

5个2,就可以写做2×5,或5×2它可以表示5个2相加。

教学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4、讨论: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什么样的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5、把自己列出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导学案
一、课前自主学习
1.了解乘法的概念及作用。

2.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表。

3.完成乘法口诀表的默写。

二、课堂导入
1.回顾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提问:乘法和加法减法有什么不同之处?乘法有哪些应用场景?
三、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 - 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 认识乘法
的应用场景。

- 能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乘法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2. 乘法口诀表的学习和应用。

难点: 1. 掌握乘法口诀表。

2. 理解乘法运算中的概念。

五、导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的概念,引出乘法的作用及重要性。

2.学习:介绍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口算练习。

3.练习:组织学生一起完成乘法口诀表的学习和默写,加深对乘法规则
的理解。

4.拓展:提供更多乘法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通过学习乘法口诀表提高了计
算速度和准确性。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乘法的应用及拓展内容。

七、课后作业
1.完成《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相关练习册上的习题。

2.复习乘法口诀表,能够熟练背诵并默写。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乘法的基本知识,为以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赛课导学案_6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赛课导学案_6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7页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2.通过观察、提问、列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教学重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导入新知。

游乐园里都有哪些好玩的项目?你喜欢的游乐项目里有哪些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仔细观察小飞机,引导学生观察方法,得出算式。

提问:每架小飞机上有几人?有几架小飞机?根据这两条信息,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怎样列式?汇报交流板书:5个3 3+3+3+3+3=15(人)回顾小结学习的方法:观察----提问-----列式2、根据以上方法研究“游乐园”中的其它项目。

提出要求:选择“小火车”或“过山车”中的一个项目;仔细观察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在作业纸上写出相应的算式。

3、反馈:①小火车:6+6+6+6=24(人)强调:是4个6,并延伸至5个6,6个6,7个6……②过山车:2+2+2+2+2+2+2=14(人)强调:7个2 算式太长引发冲突。

介绍:2×7=14(人)强调:乘法算式与连加算式之间的联系,2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板书:7×2=14(人)4、教写乘号和读写乘法算式。

5、小结:比较2+2+2+2+2+2+2=14(人)2×7=14(人) 7×2=14(人)板书:加数相同的加法,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6、巩固①3+3+3+3+3=15(人)改写成乘法算式如何写?3×5=15(人)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还可以写成5×3=15(人)②6+6+6+6=24(人)学生独立完成,将改写的乘法算式写在作业纸上。

7、举例:你能说一个加数相同的加法,并把它改写成乘法吗?8、比较:旋转木马:3+3+3+2=11(人)与前面的两个算式进行对比,得出不同点。

《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精选13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精选13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精选13篇)《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篇1《乘法的初步认识》【课题】数学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所有乘法和除法教学的基础,也是第一次出现乘法的概念,因此在整个学段的教学中地位很重要,教学从生活情境入手,引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问题,并通过摆小棒进一步强化“几个几相加”的概念,为认识乘法做好准备。

接着通过求一个有多少台电脑,让学生体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就是乘法。

在整个过程中教材没有把乘法的意义机械的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体会乘法的实际含义。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想像力丰富、好表现自己。

形象直观的内容在思想上占主导地位,所以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

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学习的愿望。

在10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一位数连加,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由于接触少,显得比较生疏。

为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模仿说出许多相同的数连加的算式,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教学重点定位在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理解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是本节课的难点。

其中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3、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为了完成以上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法选择上主要以“谈话法”“指导法”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带路人、向导的作用。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知乘法的意义,为学生以后学习乘法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乘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知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乘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认识乘法。

2.让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和初步认识乘法。

2.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乘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物模型3.分组学习材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知乘法的意义。

例如,用苹果树上的苹果来讲解乘法的意义,让学生看到2棵树上各有3个苹果,一共是多少个苹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算出苹果的总数。

让学生认识到,乘法可以用来快速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例如,让学生分组合作,每组用小木棍摆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乘法的理解。

例如,让学生计算一些简单的乘法算式,并解释计算的过程。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让学生想一想,在购物时,如何快速计算总价。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强调乘法的意义和初步认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里巩固所学的内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 乘法的初步认识 同步导学案(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 乘法的初步认识  同步导学案(附答案)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单元导航1.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乘法口诀的来历,熟记2~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乘法。

3.学会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1 乘法的初步认识(P47~51)教材提示目标导向1.知道乘法的含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会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重点导学1.乘法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一般情况下,相同加数写在乘号前面,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

2.注意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明确相乘的两个数都叫这个乘法算式中的因数。

3.在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中,渗透转换思想,培养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难点剖析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在一道加法算式中,如果几个加数都相同,就叫相同加数相加,我们把这样的加数叫相同加数,这样的相同加数有几个,我们就把它叫做相同加数的个数。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首要的条件是这个加法算式是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时,必须把“相同加数”写在“×”的前面,把“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在“×”的后面。

列乘法算式:列乘法算式时,先要分析加法算式:这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的个数又是几?如果加数相同,就用相同的加数作一个因数,用相同加数的个数作另一个因数。

教材新解讲解知识点1 认识乘法【例】游乐场(1)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2)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3)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分析】1.理解题意。

(1)一共有5个小飞机,每个小飞机里有3个人,一共有5个3,用加法计算,3+3+3+3+3=15。

(2)一共有4节车厢,每节车厢里有6个人一共有4个6,用加法计算,6+6+6+6=24。

(3)一共有7节车厢,每节车厢里坐2个人,求一共有7个2。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法算式,并初步学会使用乘法表示简单的乘法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识别乘法问题中的相同加数。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乘法是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化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以及勇于探索、乐于分享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法算式,并能用乘法表示简单的乘法问题。

•识别乘法问题中的相同加数,并理解乘法是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

•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乘法实例图片、动画等)。

•乘法算式卡片。

•实物模型或教学道具(如小棒、积木等)。

•黑板或白板及书写工具。

教学结构设计1.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已学过的加法知识,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

•创设情境,如“小明有3盒苹果,每盒有4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引入乘法的概念。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由于本节课不涉及特定的生字识记,此环节可省略。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3.整体感知理清层次•展示乘法实例图片或动画,让学生整体感知乘法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引导学生观察实例中的相同加数,理解乘法是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4.教学活动•实例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讲解乘法的含义和表示方法,如“2个3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为“2×3”。

•实物操作:利用小棒、积木等实物模型,让学生进行实物操作,理解乘法的运算过程。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7-48页及练习九中的1—4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和加法的关系。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学习难点:知道乘法和加法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1、阅读教材47页的主题图,理解图意。

(1)、我摆4把小伞要( )根小棒,列加法算式;我摆6个三角形要( )根小棒,列加法算式;我摆3个五角星要( )根小棒,列加法算式; 我摆花边要( )根小棒,列加法算式;我摆一所房子和一棵树要( )根小棒,列加法算式。

(2)、我对比以上加法算式发现前面的几个算式都是相同的。

2、阅读教材第48页,理解乘法的含义以及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完成48页的“做一做”。

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阅读教材第48页例2。

理解:5+5+5=15可以改写成5×( )=15,5叫( ),15叫( );还可以改写成3×( )=15,3叫( ),15叫( )。

2、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2×5=10,读作( )乘( )等于( )。

6×4=24,读作( )乘( )等于( )。

2、一个因数是2,一个因数是5,积是10,写成乘法算式是: ;一个因数是3,一个因数是4,积是12,写成乘法算式是: 。

3、8乘4等于32,写成( )×( )=( );3乘9等于27,写成( )×( )=( )。

过关检测:写出乘法算式。

2个5相加。

( )×( )=( ) ( )×( )=( )7个4相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的了解、认识。

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于头脑之中建立乘法的意义。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被乘数和乘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

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4.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5.学生知道1~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1~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6.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1)乘法的初步认识2课时
(2)2~6的乘法口诀11课时
(5的乘法口诀2课时)
(2、3的乘法口诀1课时)
(4的乘法口诀2课时)
(乘加乘减2课时)
(6的乘法口诀2课时)
(解决问题 2 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
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的处理旨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观察算式的不同之处,找出算式的特点,得出问题是求相同数相加的和,为相同数相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打好基础。

2.实践操作,引导探究。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观察主题图来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列出连加算式。

学生在观察连加算式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参与“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几个几”“乘法算式”等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活动,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实例介绍,加深认识。

该环节重在通过例举一个乘法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并识记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目标1.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会读、写乘法算式。

2.经历把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写成乘法形式进行计算的过程。

3.能主动自学情境图,并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体会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点1.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理解相同的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教用小棒若干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两组题目,比较计算。

第一组:
6+4=
5+4+3=
1+2+3+4+5=
第二组:
5+5=
4+4+4=
1.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全班
交流,集体订正。

2.思考两组题目的不同之
处。

(第一组题目每道题的加
数不相同;第二组题目每
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3.交流对“求相同加数的
1.计算下面各题,想想怎样能快速
算出得数?
1+2+3=(6)
2+3+4+5+6=(20)
1+3+5+7+9=(25)
2+4+6+8+10=(30)
2.根据下列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
2+2+2+2=
2.提问:这两组题都是加法,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导入: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做“求相同加数的和”。

那么求相同加数的和有没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和”的理解,猜想计算方法。

式。

1+1+1+1=(1)×(4)
5+5+5+5+5=(5)×(5)
9+9+9=(9)×(3)
3.填空。

(1)3个6相加,列成加法算式是
(6+6+6),列成乘法算式是(6
×3)或(3×6)。

(2)2乘3写作(2)×(3)。

(3)4×5读作(4乘5)。

4.根据题意列出乘法算式。

(1)班级共有5个小组,每组6人,
班级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6×5
(2)做操时,每排8人,共有5排,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做操?
8×5
(3)我们家有3口人,4个这样的
家庭一共有多少口人?
3×4
5.把下面的简洁算式改写成两个不
同的加法算式。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数学
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提炼出
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如下:
(1)有5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
里坐3人,小飞机里共有多少
人?
(2)有4节小火车车厢,每节车
厢里有6人,小火车里共有多少
人?
(3)过山车上有7排座位,每排
坐2人,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找出这些
加法算式的特点,明确用“几个
几”表示。

4.教师明确:3+3+3+3+3=15
可以列成乘法算式3×5=15或
5×3=15。

5.教师以3×5=15为例,引导学
生认识乘号、乘数与积,使其认识
1.自主观察主题图,提出数
学问题。

2.明确题意,思考解题思路,
并列出加法算式解决问
题。

(1)3+3+3+3+3=15
(2)6+6+6+6=24
(3)2+2+2+2+2+2+
2=14
3.观察算式,交流算式的特
点:都是相同加数连加,并
分别用“几个几”的形式
说出每个加法算式表示的
意义。

4.理解几个相同加数相加
改写成乘法的方法和意义,
并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列出
后两道题目的乘法算式。

6×4=24或4×6=24
2×7=14或7×2=14
5.根据教师的讲解,同桌交
乘法算式并能够正确读写。

流后明确乘法算式的读写
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小
棒,连续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
列出乘法算式。

2.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内
容。

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九”第
1、2题。

1.动手操作,独立完成摆小
棒、列出乘法算式,小组内
交流。

2.学生小组探究,合作完
成。

3.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动
手操作,同桌合作共同完成
第2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
获。

2.自由谈一谈。

五、
教学
板书
乘法的初步认识
六、教学反思
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表示几个相同数的连加。

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

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中我体现了以下两点:
1.在教学时必须突破难点。

而难点就是在几个几相加上。

在课的开始主题图的出示中,我只是感性地让学生体会,并没有明确地说出“几个几”,这为学生在后面说乘法的含义时设下了阻碍。

应该在这个环节中很明确地解读“几个几”,那么学生在操作小棒时和说出乘法含义时困难就会小得多。

2.在比较加法和乘法算式中,只是在理论上去得出乘法的简便,学生并没有实际体验。

教师点评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