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之成语篇
对外汉语成语教学
• 在以上四种偏误类型中,语义理解有误最 常见,其次是句法运用有误。这两种偏误 存在一定关系。书写形式有误不多,多为 学生笔误。
三、当前成语教学的弊端
(一)对外汉语本位观分歧
• 1、词本位 • 2、句本位 • 3、字本位
三、当前成语教学的弊端
(二)局限
1 1、教材局限 2、课堂局限 3、教师局限
1、教材局限:成语——拼音——外文翻译
• 成语语义复杂,文化深厚,翻译存在高难度。 • 教材中的译文良莠不齐,影响学习效果。 • 准确释义的同时,应简要地提供用法信息。
2、课堂局限 解释成语整体意义后马上展示例句,不能解 释重点字眼,更不能展示成语包含的文化 信息。
3、教师局限 • 不能把握成语内涵(语义&文化) • 教法有误 知其形而不知其义更不知其用
(三)句法运用有误
• 例11 那里的山层峦叠嶂。(混淆词性) • 例12 大家赞不绝口这部电影。(动宾搭配不当) • 例13 放假了,走过荒无人烟的教室,我很怕。 (定语中心语搭配不当) • 例14 画家栩栩如生地画画。 14 (状语中心语搭配不当) • 例15 他说汉语说得自由自在。 (补语中心语搭配不当) • 例16 你第一次开车,要开车得小心翼翼。 (语序不当)
中高级阶段的成语教学
2010年 2010年1月
一、成语教学的地位
1、成语教学是对 外汉语词汇教学 的一大重点
• 语法教学占主导地位 • 词汇掌握程度影响表 达 • 成语是汉语词汇体系 中重要组成部分 • 中高级阶段接触到的 成语更多 •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 字等级大纲》138条
一、成语教学的地位
“荒无人烟”总和“森林、小岛、沙漠、村子”搭 配 对……议论纷纷。……,主语+议论纷纷。 兴致勃勃+地+观看/参观/游览/谈起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问题
义 , 如引 中义 、 比喻 义 、附加义 等 。
在 第 二语 言 的学 习 中, 目的语 的 习惯用 语 向来 是教 学 的重 点 与难 点 。汉语 的 熟语 ,包 括成 语 、惯 用语 、歇 后语 、 谚语等 ,其 中成 语是 最重 要 的一 种 。成语 不仅 包 含着 丰富 的文 化 内涵 ,还 具 有 深 厚 的历 史文化 价 值 。成语 传承 至 今 ,为大 众喜 爱 ,广泛 地应 用于 汉语 的 书面语 和 口语 中,所 以 ,成语 也就 必然 成 为对 外汉 语 教学 中 的一 部分 ,尤 其是 留学 牛进 入 中高 级阶 段 的学 习后 ,随 着 汉语 水平 的提 高和 交 际 范 围的扩 大 ,他们 会有 意识 地 自觉 使用 汉 语成 语 。但 是 由于汉 语成 语在 结 构 、语法 与语 义等 方 面 的独特 性 质 ,使得 留学 生在理 解和 使用 汉语 成语 时经 常出现偏 误 。 周青 、王美玲 ( 0 9 2 0 )认 为, 目前 国 内绝 大 部分 对外 汉语 教 材 ,对 成语 的 处理采 用 “ 语—— 拼 音— —外 文翻 译 ” 的模式 , 成 这样 就 容 易形成 一种 中外文 词汇 对等 的错 误观 念 。对 外汉 语教 学 是 第二 语 言教 学 。成年 外 国留学 生在 学 习汉 语之 前 ,母语 的语 言 系 统和 文化 系 统早 已在 大脑 中根 深 蒂固 了 。但足 由于成语 具有 强 烈 的文 化色 彩 ,而 文化 又具 有鲜 明的 民族性 ,我 们很 难再 另外 一 种 语言 中找 到与它 完全 对应 等值 的词语 。 魏庭新 (0 7 2 0 )在 北 京 语 言文化 人学 汉 语 学 院 和速 成学 院 中 ,对 学 习过 一年 以上 汉 语 的留学 生作 了问卷 调查 ,并对 数 十篇 二年级 以上 留学生 作文 中成语 的运 用进 行 了偏 误分 析 ,把 留学 在成 语方 面 的偏误 进 行 了分类 :一 足对 成 语意 义 的理解 把握 不准 确 ,二是 对句 法功 能 不清 楚 ,j 是不理 解 成语 的 固定搭 配 ,网 是 误用 “ 用 ”。 活 用 平 时积 累 的审美 经验 和 艺术 修养 ,结 合 材料 的优 化使 用来 实现 画面 的均衡 感 、秩序 感 、节 奏 感、力 度感 。 新 信 息新 知识 的J‘ 传播 可 以提升 学 生 的想象 力与 创造 力 , 泛 新材 料新 技 术 的开发应 用 为其 提供 了更加 丰 富的表 现手 法 ,因此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强成语教学探析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强成语教学探析作者:袁艺铭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7年第04期【提要】对于汉语为母语者而言,学习和使用成语有一定难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更是棘手的问题,只是汉语学习者不学习成语、不使用成语就难以成为合格的汉语学习者。
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的作用与地位不容小觑。
下面就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强成语教学的意义入手,分析并探讨具体的教学措施,希望对提高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成语教学教学措施对于汉语学习者而言,汉语成语中承载大量中国文化,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他们同时也被成语深深困扰着。
怎样帮助汉语学习者把成语学好、用好,这是摆在对外汉语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急需在教学中深入研究并加强实践。
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强成语教学的意义成语教学对对外汉语教学而言有独特的价值、重要的意义,具体通过三个方面来体现:一是对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文化有利。
很多成语都是中国文化、历史的产物,反映真实的历史事件、神话传说、著名人物故事以及寓言故事等,且保留古代汉语的语法、语义。
汉语学习者要想正确使用汉语成语,就必须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其成语学习过程也就变成中国文化学习过程。
所以加强成语教学对学生了解中国和自己国家的差异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是有利的,能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促进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
二是对增强学生表达能力有较大帮助。
学生表达能力的强弱和其所掌握的词汇数量、质量息息相关,而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学生语言输入、语言输出均被词汇所影响,词汇对学生的日常表达与沟通交流意义重大。
而成语十分有助于学生发展汉语阅读能力、提高汉语写作水平。
学生误解成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常见的现象,因为汉语學习者对中国文化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只能从字面理解部分成语的意思,难以掌握成语的真实含义。
学生学习成语往往需要经历由易到难、逐渐积累且具有层次性、连续性的过程,教师加强成语教学就能促使学生了解中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的差异,缩短学生文化休克期,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汉语学习环境,逐渐提高表达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摘要: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结晶和积淀,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与含义。
成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成语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我们应在成语教学中对成语的文化附加义进行诠释,加强成语语义教学和成语运用练习,使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
关键词:对外汉语成语教学;语义色彩;语义搭配;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091-02成语是定型的词组和短句,以四字居多,是一种长期沿用的固定短语,在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使用是学习者高层次汉语认知和应用的体现。
目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增加,具有较高汉语水平的人也越来越多,学习成语已成为具有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迫切愿望。
然而,成语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一般汉语水平能力测试都把能准确地使用成语列为达到汉语最高水平的标准之一。
①一、留学生学习成语存在偏误的原因分析成语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其来源、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许多偏误,现就偏误出现的原因,分析如下:(一)成语义并不等于其构成成分义的简单相加成语有历史继承性和结构定形性,随着时代发展,其含义出现改变,加上留学生受到不同于中国的历史文化的影响,他们学习成语更加困难。
例如“井底之蛙”一词,字面义是井里的青蛙,但它却是形容见识狭窄的人。
再如“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表面上看,描写自然景物和某种人物,但事实上两者都是古代楚地民歌,前者是极雅、很高明的东西,后者指代非常俗的、很一般的东西。
又如“搜肠刮肚”,比喻绞尽脑汁,苦思苦想,但有留学生说:“我在厕所里‘搜肠刮肚’,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留学生显然是只看到了成语的表面字义,忽略了其整体内涵。
成语具有意义整体性,因此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注意让留学生从整体把握,同时也要理解成语产生的背景,提高他们掌握成语的准确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1. 引言1.1 现状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经济的崛起,对外汉语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成语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成语的特殊性质,很多外国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他们往往只是从表面理解成语的意思,而无法深刻领会其中的深层含义。
这就导致了在实际交流中应用不当,甚至产生误解的情况。
成语的教学方法和教材设计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很多教材中对成语的教学往往停留在简单的背诵和填空练习,缺乏足够的实践和应用环节。
这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成语,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教育者和学者们共同努力,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成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2 重要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成语是汉语文化的精华,是汉语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成语,学生不仅能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深刻理解汉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成语作为汉语特有的表达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能够体现汉语的深厚底蕴。
通过成语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领略古人智慧,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成语在汉语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熟练掌握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地道、深刻,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和质量,增强交流的效果和感染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不仅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必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理解和认同的重要途径。
成语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和重视。
2. 正文2.1 成语的定义与特点成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是由四字以上的词语组成的固定词组。
它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不可随意拆分或更改顺序,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
成语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固定性:成语是由一定的词语组成的固定词组,不能随意更改或拆分,具有固定的格式和结构。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一
、
成语 教学 在对外 汉语 教学 中的价值
流 沟通 以及 日常表 达都 有十 分重要 的意 义 。成 语 非 常有利 于学 生 阅读能 力 的发 展 和写作水 平 的提 高, 在对外 汉语 教 学 中常 常碰 到 学 生 对成 语 的一
些误 解 , 因为 授课 对 象 缺 乏对 中 国文 化 的深 层 次 了解 , 一些成 语往 往 只从字 面意 思进行 理解 , 对 很
收稿 日期 : 0 1 1 0 2 1 —1 — 5
作者简介 : 黄玉芳( 95一 ) 女 , 18 , 湖北 大冶人 , 湖北工 业大学外 国语学 院硕士 研究 生。 基金项 目 :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教研项 目“ 面向 国内外市场改革 对外汉 语人才 培养模 式 的研 究与 实践” 项 目编号 : ( 省
规 范性 。在 目前 的对 外 汉 语 教 学 实 践 中 , 等 级 《
第三 , 成语 教 学 有 利 于外 汉 语 教 学水 平 的整 体 提高 。随着 世 界 各 国汉 语 热 的兴 起 , 对外 汉 语 教 学迎来 了新 的 机 遇 与挑 战 , 中 的挑 战 主要 是 其 学 生在文 化背 景 、 习层 次 以及 学 习 目的 等 方 面 学 存 在诸多 差异 。词 汇教 学乃 是对 外汉语 教学 最 为
2 120 的阶段性 研究成果 。 00 3 )
31
二、 当前 对外 汉 语 教 学 中成 语教 学存 在 的 问
题
一
憾。
三 是对 外汉 语教 学 中的成 语教 学模 式缺 乏实 是 教学 大纲 以及采 用教 材 收录 的成语 缺乏 用性 。汉 语 学 习者在 成语语 义 理解 过程 中产 生 的 各 种偏 误 , 仅 和人 的认识 方式 、 语成 语 的 自身 不 汉
汉语成语与对外汉语教学-2019年文档
汉语成语与对外汉语教学一、辽东学院留学生汉语成语掌握水平及教师教授情况(一)留学生汉语成语掌握水平给辽东学院留学生高级班上课已经有四个月了,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七名留学生汉语成语的掌握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以下便是关于高级班留学生汉语成语水平的简述:对成语概念理解的正确率为85.7%、成语读音的正确率为46.7%、成语书写的正确率为50%、成语辨析的正确率为85.7%、对成语感情色彩理解的正确率为57.1%。
1.成语的理解方面。
在成语的理解方面,我采取选择题来考核留学生成语掌握情况,留学生对于成语概念掌握的非常出色。
2.成语的读音方面。
数据统计,辽东学院高级班留学生在成语读音方面掌握的准确率是最低的。
对于常用且简单的成语,读音比较准确,对于略有难度的成语,留学生读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3.成语的书写方面。
在成语书写方面,我采用改正错别字的考查方式进行测验,经考察留学生的书写能力还是有待加强的。
4.成语的辨析方面。
在成语使用方面我采用辨析题型来考核,在“十全十美”与“面面俱到”、“自言自语”与“胡言乱语”、“三心二意”与“心不在焉”、“无能为力”与“自不量力”一系列词的辨析,留学生大部分都能准确作答。
5.成语的感情色彩方面。
在成语感情色彩方面,我采用判断题型对留学生进行测试,分别使用大名鼎鼎、半斤八两、心甘情愿、全心全意、甜言蜜语五个较为常见的成语。
在数据分析中成语的感情色彩使用正确率相对来说较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给予正确的引导,侧重成语词性的教学。
(二)教师教授汉语成语水平情况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研究,我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及现场听课的方式来进行了解,得出的结论是:我们认为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适用留学生汉语成语学习的,同时也有了一点点自己的想法。
1.针对汉语成语读音教师们还需系统出题加以训练,留学生汉语成语的读音方面是有欠缺的,教师们应引起重视。
2.在汉语成语书写方面应加以重视。
3.在解释汉语成语时,虽然老师讲解成语的方法很多,如果准备一些与成语相关的道具更会引发学生学习汉语成语的兴趣,也有助于理解汉语成语。
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动物成语的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动物成语的教学研究作者:于波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年第05期【摘要】成语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语言文化灿烂的传承。
动物成语是成语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成语的普遍特点。
因此本文立足于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物成语教学部分,希望能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者有所启迪。
【关键词】对外教学;动物成语;教学成语是传承我们国家灿烂语言文化的重要工具,具有结构稳定、内涵丰富、数量庞大等特点。
成语教学能够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
成语教学对提高对外汉语整体教学水平是有利且必要的。
有鉴于此,深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研究,掌握正确的成语教学规律,对提高对外汉语整体的教学水平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动物成语在成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成语的普遍特点。
因此本文重点探讨成语中动物成语教学的部分。
一、动物成语使用的偏误通过调查得知,留学生在使用动物成语时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偏误1.不理解动物成语的语义造成的偏误有些动物成语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相同,留学生学习和使用这样的成语非常自如。
但是有很多动物成语的字面义与实际意义不一样,这样就给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难度,学生在使用成语过程中容易造成偏误。
例如成语“守株待兔”,学过此成语的人都知道这个成语所表达的意思是“比喻企图不经过努力就想获得成功”,而没有学过此成语的学生则从字面义理解为“坐在树边等兔子”。
2.不理解动物成语的感情色彩造成的偏误由于不理解动物成语的感情色彩造成的偏误很多,例如:①珍妮非常喜欢收集邮票,就像叶公好龙一样。
②战士们都很年轻,各个如狼似虎,很快就把任务完成了。
①中的“叶公好龙”是形容只是口头上的爱好,而不是真正的爱好,表贬义。
在这句话中,珍妮是真正将收集邮票作为爱好,所以这个成语与句意不符。
②中的“如狼似虎”也是一个贬义词,表示像虎狼一样凶残,这里应该用“生龙活虎”。
二、教学策略成语来源复杂,用法多样,教学策略也是多种多样。
成语教程(对外汉语教材.语汇与文化)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语,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形式。
成语在汉语词汇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更是我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成语对于学习汉语和了解我国文化都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成语的概念、特点、来源和使用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一、成语的概念成语是指在汉语中经过长期的使用,具有一定含义的固定词组。
它是由汉字组成的,每个成语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用法。
成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或五个字的成语。
成语可以用来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也可以用来描绘一些具体的事物或场景。
二、成语的特点1. 文化内涵丰富:成语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我国人对生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认识和思考。
2. 表达方式独特:成语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它能够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含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形象性。
3. 使用频率较高:成语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使用广泛,成为了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成语的来源成语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故事:许多成语都源于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故事或典故,这些故事经过长期的传播和演变,成为了后人引用的成语。
2. 文学著作:许多成语出自古代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影响力很大,其中的一些成语也因此被广泛使用。
3. 民间传说:一些成语源于民间传说或民间智慧,这些成语传承了民间智慧和文化传统。
四、成语的使用方法1. 在表达中引用:成语可以用来丰富语言表达,使文辞更加优美、形象。
2. 在写作中运用:在文章或诗词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3. 在日常交流中运用:在日常交流中,适当地引用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传神。
五、成语的学习方法学习成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学习:1.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了解许多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2. 多加积累、多加应用:学习成语需要多加积累,多加应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以及教案设计
3、语境法:通过展示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成语的 含义和用法。
在进行成语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实用:选择的成语应该贴近生活,以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结合文化背景:讲解成语时应注意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成语内涵。
3、循序渐进: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进度,逐步增加成语教学的难 度和数量。
4、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等方面,以便全面评价 学生的学习表现。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教案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 目标,选取适当的成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制定详细的教学实施方案和评价方式。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教案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进而提升他们的汉语语感和文化素养。
四、教学实施方案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
1、课前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教学计划、成语讲解、演示等内容,学生需要 提前预习相关内容。
2、课堂组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知识,并组 织学生进行互动练习,例如进行成语造句、成语接龙等游戏。
3、课后延伸:教师可以布置相关作业,例如让学生用所学成语写一段话, 或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故事等,以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以及教 案设计
目录
01 一、成语教学的意义、 方法及注意事项
03 课题:例分析
目录
05 案例一:初级水平学 生
07 参考内容
06
案例二:中级水平学 生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教 案设计与教学方法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中华民族的智慧。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掌握一定数量 的成语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本次演示将探 讨成语教学的意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成语研究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成语研究本文统计了11种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的成语共计1019条,把它们与《汉语水平和汉字等级大纲》中所收入的138条成语和中国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DDC)中所收入的前300条高频成语进行比较。
从而发现了当前对外汉语教材中成语教学的一些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标签:对外汉语教材成语一、引言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环节,是考查留学生汉语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
从形式上讲,词汇由词和熟语构成,熟语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等。
汉语熟语一般具有特定的形式和特殊的文化渊源,是外国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的难点之一。
[1]成语作为汉语的精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化,是留学生掌握汉语尺度高低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对成语的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通过统计11种对外汉语教材(共35本)中在生词表中出现的成语共计1019条,以此为研究基础,结合《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2](以下简称等级大纲)中所列的138条成语和中国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DDC)中所收入的前300条高频成语为参考对象,对当前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成语进行考查和研究,以期对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有点滴启示。
二、发现问题(一)关于成语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特殊一族,数量庞大、结构定型、意义凝固、哲理丰富,广泛运用于现代汉语的书面语和口语中。
《现代汉语词典》对成语的定义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
”[3]但是对“什么是成语这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现在看来还没有获得共识,现代汉语中到底有多少条成语,恐怕很难有一个具体明确的数字。
”[4]成语辞书中所收的成语的数量因辞书编写目的和使用对象的不同,差异也很大。
考虑到对外汉语教材和等级大纲中对成语的收录范围比较广,定义比较宽泛,因此,本文判断成语的标准以中华成语在线词典(http:///)为主要依据。
“一A一B”式成语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
“一A一B”式成语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摘要:“一A一B”式成语在语义上可分为“一A一B”的“A、B”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其中名词数量最多;从句法角度而言,“一”可以作“A、B”的主语,定语和状语,作定语的情况最多,且一部分“一A一B”式成语的“一A”和“一B”相互关联。
通过对这两方面再进行更深层度的分类,得出: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应先教授学生“A、B”为名词的成语,同时还应遵循一定的分类原则,并在教学中可适当加入这类成语的句法层面的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A一B”式成语。
关键字:“一A一B”式成语;语义特点;句法功能;对外汉语教学正文:“一A一B”式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广泛,同时也是外国人学习成语中的一大重点。
它形式简单,结构整齐,但它内部关系却非常复杂,探索“一A一B”式成语的结构规律和语法意义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这类成语,还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相关词汇的教学。
本文通过对“一A一B”式成语的结构和语义进行分析,来找出对这类成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恰当方法。
文章以王涛主编的《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为语料参考,共整理出“一A 一B”式成语42个,如下:一板一眼一悲一喜一步一趋一草一木一长一短一唱一和一成一旅一弛一张一酬一酢一箪一瓢一家一计一举一动一来一往一厘一毫一鳞一爪一龙一蛇一龙一猪一马一鞍一模一样一喷一醒一颦一笑一琴一鹤一丘一壑一觞一咏一手一足一死一生一五一十一物一主一心一德一心一计一心一意一薰一莸一言一动一言一行一饮一啄一咏一觞一张一弛一朝一夕一针一线一字一板一字一泪一字一珠一、“一A一B”式成语格式构成魏红在《“一A一B”式成语分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中从语法性质上将“一A一B”式成语按“A、B”的成分进行划分,即构成A和B的成分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方位词等。
就本文的考察对象来说,从出现频率上看,由名词构成的格式最多(28个),其次是动词(10个)、再是数量词(2个)、形容词(2个)。
对外汉语教学之成语动物篇---狗讲课教案
• 投鼠忌器 • 獐头鼠目 • 鼠目寸光 • 胆小如鼠 • 过街老鼠, • 人人喊打
比喻害人的东西,大家一致痛恨
头像獐子那样又小又尖,眼睛像 老鼠那样又小又圆。形容人相貌 丑陋,神情狡滑。
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 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 敢放手干。
坐着反比站着高 春夏秋冬穿皮袄 朋友来了蹦蹦跳 生人来了汪汪叫
(打一动物)
一,忠心,听命于主人 二,依附主人,与主人共荣辱 三,地位卑下,品行败坏
• 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笃信修道炼丹,一次 遇到八个鹤发童颜的老翁,拜他们为师,学 习修道炼丹,丹药炼成后,汉武帝派人来抓 他,他情急下喝了丹药,成仙升天。他的亲 友也赶紧喝药成仙。刘家的鸡狗因吃了炼丹 锅里的丹药也成仙了。 通常用以比喻一个 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 劳。
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 到处乱窜的人。
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 人
• 当初,他被村里人赶出去,如 丧家之犬 一 般,无处可归,在外面四处流浪,受尽欺 负。我看他人不错,就收留了他,还托人 给他找了份好工作,当时他跟我说什么要 效犬马之劳 报答我,让我感动了好久。谁知, 两年不到,他舅父当局长, 一人得,道,
• 古时候臣子对君主常 自比为犬马,表示愿像犬 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 现在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 使,为人效劳。
例句:你只要一声吩咐,我必当鞍前马后,效 犬马之劳。
鞍前马后
• 马前马后。指追随左 右
• 犬马之劳
• 丧家之犬
• 狗仗人势
• 一人得道, • 鸡犬升天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 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浅析对外汉语中的成语教学
浅析对外汉语中的成语教学作者:孙丹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1期[摘要]成语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成语同义词的广泛存在更增加了习得的难度,并且大多未得到明确区分。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选取“半斤八两”和“不相上下”两词作对比分析,试图区分两词并作教学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成语[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209-02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贯穿初、中、高三个阶段的中心环节,词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就是成语教学。
学生学习成语或无法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或无法正确判断成语使用的语境,或不清楚成语的搭配限制和语法功能。
随着学生学习程度的加深,这种情况也因为成语同义词的广泛存在而更加难以解决,因此,区分成语同义词,使学生避免混淆使用,也是成语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点。
本文就“半斤八两”和“不相上下”两词作对比分析,试图找出其区分点以及教学上需着力之处。
本文的语料均来自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
一、词义对比(一)概念义的异同“半斤八两”有一个义项: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为贬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不相上下”有一个义项:分不出高低,形容数量、程度差不多。
本领~,年岁~。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在构词法上,“半斤八两”是并列式,“不相上下”是动宾式。
在词典释义上,“半斤八两”和“不相上下”都是单义词,属于同义词,都可以指两者对比,程度相当。
“半斤八两”现代词义的形成是由本义比喻引申而来,“不相上下”则是本义。
在使用对象上,“半斤八两”没有具体限定,《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却对“不相上下”进行了限定,即“形容数量、程度差不多”,但是笔者在语料中发现了以下例子:但是那两位部属因见其他同事在场而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其他同事不守时的恶习与自己不相上下,因此对自己的过失不太介意。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以及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以及教案设计成语是中国文化独特的表达方式,也是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教授和运用成语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的重要性,并提供一种教案设计来帮助教师有效地教授成语。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的重要性成语是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成语有以下重要性:1. 增加语言的表达能力:成语是汉语中精练、简练的表达方式,教授成语能够帮助学习者提高汉语表达能力,使其在交际中更加灵活、准确地表达意思。
2. 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成语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学习成语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认知。
3. 提升学习者的文学素养:成语的运用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通过学习成语,学习者能够提升对中国文学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二、成语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为了有效地教授成语,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方法和技巧,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1. 语境教学: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往往依赖于特定的语境,教师应该通过实际对话、阅读材料等方式,将成语融入真实语境中进行教学。
2. 剖析成语内涵:成语是经过漫长历史沉淀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师需要对成语的来源、典故、用法等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 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来加强学习者对成语的记忆与运用能力,例如填空、造句、情景对话等。
三、教案设计示例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成语,以下是一个教案设计示例: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习者能够掌握以下成语的意义、用法和常见应用场景:一马平川、独一无二、不可思议、四面楚歌、百花齐放。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段短文的朗读,引入今日教学的主题——成语。
2. 单个成语教学:逐一介绍五个成语,包括成语的意义、常用场景和典故等。
同时,通过例句和实际情境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
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成语 是汉 语词汇体 系中的 特殊 一族 , —直是 学 习汉语 的 留学 生 兴趣 之 所在 , 却也是 他们面 临 的一大 难 题 。 今 为止 , 外汉 迄 对 语教 学 中的 成语 研究 主 要集 中 在汉 外成 语 文化 对 比研 究 这一方 面, 缺 少对成 语学 习与教学 规 律的 关注 , 缺乏 对 成语 教学 的 而 更 具体指 导。 文结 合相关 文献 , 语言学 习和 语 言教 学 的角度 思 本 从 考成 语教 学存 在 的为问题和原 因, 而探 索 改革 当前成语 教学 的 进
的知 识 文化 水 平和 语 言能 力, 表 达 上 既能 简化语 言, 能 增 强表 现 力。 于 汉语 学习者 来说 , 在 还 对 成语 是一 个 难 点 , 是 一个 重点 。 也 尤
其是在高级阶段, 准确地掌握一定数量 的成语是学习 门课程的必然要 求, 各 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 点。 关键 词: 对外汉语教学, 成语教 学, 语文
确地 理解 和 使用汉语 成语。 ( ) 二 教学模 式的问题 在课 堂 教学 中, 的老 师为了教学 的 简便 , 有 往往 只是稍微 解
成 语意 义包含 理性 意义 和附 加 意 义两 个 层 次 , 而附 加 意 义 比理 性 意 义更 能反 映 成语 的社 会 文化 内涵 。 谓 正确 理 解 成语 所 意义. 当然包 括正确地 提取 成语 附 加义 , 尤其 对 理解 综 合 型成语 和 融合 型成 语 来说 更为 重要。 成语 附加 义包括 语 义轻 重 适用对 象、 感情 色彩 、 语体 色彩等因素 。 如“ 不约 而同” “ 谋而 合 是一 对近 义成 语 , 不 它们 的结 构 相 同, 都有 “ 然一 致” 偶 的意思 , 区别首先在 于 适用对 象 不同。 其 “ 谋 而合” 不 多指 见解 、 划 、 想等相 同 ;“ 约而 同” 计 理 不 多指 ( 人 身体 某 一部 分 ) 活动 的相 同. 重动 作 。 二 点 不同 在于 语法 功 侧 第
不拘一格教学成语
不拘一格教学成语
蒋静雅
【期刊名称】《中小学教学研究》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 成语是汉语言的瑰宝,它语言简洁、意思精辟、结构匀称、含义深刻,富有节奏感、韵律美和表现力.苏教版小语教材从第二册起在每个单元的练习中安排了熟记成语,以成语歌的形式出现,两两意思或相反、或相近、或相承.笔者因循成语规律,创设学习情趣,丰富教学形式,很好地实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提出的"重视语言积累,增加阅读量"这一目标.
【总页数】1页(P56)
【作者】蒋静雅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2156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语义教学——以《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的成语为例 [J], 武杨
2.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语法教学——以《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的成语为例 [J], 武杨
3.让成语文化与作文教学融为一体r——成语作文教学核心要素解读 [J], 仇定荣
4.不拘一格教成语 [J], 殷圣海;张爱民
5.成语的分类及对外汉语成语语义教学--以含“三”的成语为例 [J], 向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自古以来四字成语一般都不标字数,五字以上 往往标作“多字成语”。所以四字成语占大多数, 常用的汉语成语有4000条左右,其中四字成语占 96%,其余是两个字到14个字的。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指出,“四字格”是汉 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喜欢的形式 之一。吕叔湘先生曾这样指出:四音节好像一直都 是汉语《百家姓》《李氏蒙求》《龙文鞭影》等 等都是四音,亭台楼阁常有四言的横额,流传最广的 成语也是四言为多。”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之成语 篇
成语来源 早安汉语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丰富多彩,正应了华夏文化丰富多彩 的历史,这不上海早安汉语中文学校的老师就特别准备了 成语知识。
成语不全部是四字句,但绝大多数是四字句,早 安汉语老师说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是《诗经》的影响,诗经开四字诗歌之先 河,对后世诗歌在句式节奏词汇等方面的影响是 巨大的,现在许多成语就出自于《诗经》;二是 古代其他文学作品及论文等,其句式的重要结构 就是四字句,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句被经常运用, 就成了成语;三是四字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又及具概括力,所以人们喜欢使用,重复使用, 传承不息就成“莫须有”、“落水狗”,有五个字的,如 “小巫见大巫”、“天下无难事”,有六个字的,如“既 来之,则安之”、“五十步笑百步”,有七个字的,如 “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可忍,孰不可忍”,有八个字 的,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有九个字,十个字的 甚至十个字以上的。成语言简意丰,使用得当,可以使语 言简洁,增强修辞效果。要准确使用成语,必须正确理解 把握成语的含义。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正是在这种逐步真实的展现中华 文化的过程中散发出持久的魅力,让外国学生学的津津有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