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人生轨迹概览及其各时期文学、书法作品

合集下载

苏轼

苏轼

苏轼的曲折人生
(一)少年成名 (二)自请出京 (三)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 (四)东山再起 转辗地方
少年成名
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 年),苏轼在全国选拔进士的会考 中,以《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 获得了欧阳修等主考官的高度赞赏 。 “出人头地”成语 由来
惠及地方
疏浚西湖修建苏堤
兴文教,建学堂
杭州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 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 此婉转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 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从此传为佳谈。
苏轼其才
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 的人生体验,铸成了苏轼巨大的 文学艺术成就。
东 坡 制 造
海南
修西湖,建苏堤
惠州
东坡肉
必属精品
东坡酒 东 坡 饼
苏轼轶事
苏辙
苏洵
苏轼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秋文章八大家
• 苏轼,名轼,字子瞻;苏辙,名辙,字子由, 苏轼、苏辙的名字都与“车”有关。 轮、辐、盖、轸都是车的 重要部件,缺少不得。轼 (车前横木,供站立车上 远观时扶手之用)似乎可 有可无,但如果没有轼, 车也不是完整的车了。苏 洵给苏轼取名“轼”,是 希望他不忽视看起来似乎 不重要的“外饰”之物。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序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 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 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大 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生平及作品

苏轼生平及作品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词牌名
题目
词牌名:词的大标题 题目:词的小标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写作背景:“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作品风格:感情激荡、气势豪迈。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 解释下列词语。
①题:_书__写___
②缘:__因__为__,_ 由于
③不识__不__认__识_ ④西林:_西__林__寺___
3.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是 (C ) A. 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它的一方面,就能推 断出它的另一方面。 B. 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了解, 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既要多方面观察考查,又要亲身去体会去分析。
字词注释: 1. 题:书写 2. 横看:从正面看。 3. 缘:因为、由于。 4.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上。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 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 山之中。
练一练
1.文学常识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宋___代著名文学家苏__轼__。字 _子__瞻_,号_东__坡__居__士。他是_唐__宋__八__大__家_____之一。 _豪__放_______派代表人物。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第三部分
汉字大变脸
西
本意:息, 即鸟入巢休息。 后来的意思表示方向“西”。

苏轼的人生起伏与文学创作

苏轼的人生起伏与文学创作

苏轼的人生起伏与文学创作1. 引言1.1 苏轼生平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代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

苏轼自幼聪慧过人,博学多才,少年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文学天赋。

苏轼出身于官宦家庭,家境殷实,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早年曾游学于各地,广泛涉猎文史,深受陆九渊、范仲淹等名家的影响。

后来,苏轼以功名未立的借口,辞官北上江淮,先后在杭州、黄州、金陵等地任职,主持过州郡政务,居官清廉,深得人民爱戴。

苏轼一生经历了风光与挫折,先后遭受过贬谪、囚禁等不公之事,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学信念,不为外界所动摇。

他的文学创作风格清新、写实,以诗词散文见长,作品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包括山水田园、政治社会、人生感悟等。

苏轼的名篇如《赤壁赋》、《水调歌头》等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

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撼动,他对后世文学界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至今,苏轼被誉为“苏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学作品仍然在人们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的作品至今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1.2 苏轼文学地位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其文学地位举足轻重。

苏轼不仅在宋代文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文学及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轼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思想被誉为文坛泰斗。

苏轼的文学创作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尤以词赋最为突出。

苏轼在词赋创作中融合了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表现出细腻而真挚的情感。

他在文学风格上注重表现个性,注重情感真挚,使其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打动读者。

苏轼的作品不仅在宋代备受推崇,也在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

他的词赋被后人奉为经典,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表达方式也为后来文人所借鉴,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轼的文学地位无可撼动,他以其才华横溢和深邃的思想影响了数代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学瑰宝。

苏轼人生轨迹概览及其各时期文学、书法作品

苏轼人生轨迹概览及其各时期文学、书法作品

苏轼人生轨迹概览及其各时期文学、书法作品一、苏轼人生轨迹概览北宋著名的历史人物苏轼(1037-1101)二十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中年以后,从北到南,却是接连被贬黄州、惠州,直到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

苏轼在1101年6月的《自题金山画像》自作诗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①就是这跌宕起伏,四海飘零的一生,却被苏轼过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

身处顺境,他能享受最好的,能讲究。

身处逆境,他能承受最坏的,能将就。

这份豁达和修养,让我们这些后来人,不由得一赞三叹。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这大概就是对苏东坡最好的诠释。

苏轼一生历经宋仁宗(1010-1063)、宋英宗(1032-1067)、宋神宗(1048-1085)、宋哲宗(1076-1100)和宋徽宗(1082-1135)五朝。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四川眉山人,初唐大臣苏味道②(648-705)后裔。

与父苏洵(1009-1066)、弟苏辙(1039-1112)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苏家占三席。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苏洵带着二十一岁(农历虚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③在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1007-1072)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

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当①“儋州”即今海南岛。

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因著名的“乌台诗案”被贬“萧瑟”的黄州,时年43岁。

1085年宋神宗去世后,年幼的宋哲宗继位,改元“元祐”,由哲宗的祖母高太后听政,1085-1093年高太后听政期间,重新重用“旧党”,打压新政,苏轼在此期间权位一度亨达,但元祐四年(1089年)因政见不合苏轼自求外调知杭州,元祐六年(1091年)被召回朝不久又因政见不合,先后知颍州、扬州、定州。

苏轼生平经历介绍及各个时期诗词作品赏析课件

苏轼生平经历介绍及各个时期诗词作品赏析课件
清新自然
这个时期的作品语言清新,意境自然 ,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如《念 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谈 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中年时期作品
豪放洒脱
苏轼中年时期的诗词风格逐渐转向豪放洒脱,抒发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如《水 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关怀现实
这个时期的作品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出苏轼的深刻社会思考,如《前赤壁 赋》中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晚年时期作品
淡泊名利:苏轼晚年的诗词作品表现出 对名利的淡泊,追求心灵的宁静,如《 青玉案·元夕》中的“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禅意盎然:这个时期的作品融入了大量 禅意,体现出苏轼对禅宗思想的领悟与 运用,如《念奴娇·西湖怀古》中的“
壮志骄阳如铁,僧敲月下门”。
在各个时期的诗词作品中,苏轼展现了 他卓越的才华与丰富的人生阅历。通过 赏析这些作品,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 这位伟大文豪的内心世界与独特魅力。
社会活动
举办各类以苏轼为主题的社会活动,如诗歌朗诵会、学术 研讨会、文化展览等,让苏轼的文化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得 以广泛传播和发扬光大。
THANKS
感谢观看

诗词创新
他在诗词创作上屡有创新,不拘一 格,既继承前人传统,又勇于开拓 新路,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财 富。
文人精神象征
苏轼的诗词和他的人生经历共同塑 造了他独特的文人形象,成为后世 文人精神寄托和象征。
03
苏轼各个时期的诗词作品赏析
早年时期作品
壮志凌云
苏轼早年的诗词作品充满了豪情壮志 ,渴望建功立业,如《赤壁怀古》中 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 虎”。
文化成就及历史地位
苏轼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巨匠,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 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充满了独特个性和生命力量,在中国文学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

苏轼人生每个阶段所写的诗

苏轼人生每个阶段所写的诗

苏轼人生每个阶段所写的诗【原创版】目录一、苏轼人生的四个阶段1.读书、应举与入仕时期2.自请离朝,出任地方时期3.流放时期4.晚年时期二、苏轼各阶段代表诗作1.读书、应举与入仕时期:《和子由渑池怀旧》2.自请离朝,出任地方时期:《水调歌头》3.流放时期:《念奴娇·赤壁怀古》4.晚年时期:《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正文苏轼,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读书、应举与入仕时期、自请离朝出任地方时期、流放时期和晚年时期。

每个阶段,苏轼都留下了许多代表性的诗作。

在读书、应举与入仕时期,苏轼致力于读书学习,关心政治,奋励有当世志。

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品是《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这首诗表现了苏轼对未来的期望和豪情壮志。

自请离朝,出任地方时期,苏轼因与朝廷意见不合,请求离朝,担任地方官员。

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品是《水调歌头》,诗中写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政治现实的无奈。

流放时期,苏轼因涉及“乌台诗案”被流放至海南。

在这个时期,他的代表作品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诗中写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首诗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观场景,表达了苏轼对历史上英雄豪杰的怀念。

晚年时期,苏轼重返政坛,但已年老体衰。

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品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诗中写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这首诗展示了苏轼在晚年依然怀揣着少年时的豪情壮志,对生活充满热情。

总结来说,苏轼的诗歌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每个阶段的诗作都展现了他当时的心境和情感。

苏轼生平及创作版

苏轼生平及创作版

黄州时期的传世书画
赤壁赋:行楷;就是我们课本封面上的书法;
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第一第二 为王羲之 兰亭序 颜真卿 祭侄稿;
枯木怪石图:独树一帜的;充满了奇思妙想孤傲 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抒写了胸 中的磊落不平;
苏轼 赤壁赋手迹
苏 轼 寒 食 帖 手 迹
枯木怪石图
东坡肘子 东坡豆 腐 东坡玉糁 东坡 腿 东坡芽脍 东坡 墨鲤 东坡饼 东坡 酥 东坡豆花 东坡 肉……
苏轼及其作品
简介:
苏轼1037—1101年 ;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人今四川眉山市; 他是中 国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的 伟大作家;;现存诗2726首; 词398阕;开创了北宋豪放 词的先河; 散文4800余篇;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石钟山记 喜雨亭记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自熙宁 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 密州 徐州
四年
湖州等地任地方官; 革新除弊;因法便民;
颇有政绩; 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 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
劾苏轼;致其入狱; 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 乌台诗案; 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 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 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了事;
幸福美满 功成名就 奋进 屡遭不幸 功业未成 感伤
借怀古来抒发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
周郎 三十四岁 春风得意 刚柔相济 文武双全 功成名就 少年得志
苏轼 四十七岁 待罪黄州 刚正有余 文弱书生 壮志难酬 年老无为
课Hale Waihona Puke 结构•咏赤壁• 念奴娇 怀周瑜 • 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苏轼人生经历和诗词

苏轼人生经历和诗词

苏轼人生经历和诗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苏轼的生平经历丰富,充满波折。

他在1057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后因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逢其母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的诗词作品数量丰富,题材广泛。

他的作品既有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作,也有婉约派词风的佳作。

他的诗词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然风光和人物的描绘和赞美。

苏轼的诗词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

总之,苏轼的人生经历和诗词作品都展现了他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至今仍然广为传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人生各个阶段的代表作

苏轼人生各个阶段的代表作

苏轼人生四个阶段及代表作:1、读书、应举与入仕时期,亦即王安石全面变法以前时期。

这一时期苏轼主要经历了读书、应举、入仕等几个阶段。

苏轼读书很有自己的特色,一是受其父影响,不拘于经书而广涉群览,博闻强记;并且,有一套“八面受敌”即每次从不同角度去读书的科学方法;二是关心政治,“奋励有当世志”。

代表作:《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2、自请离朝,出任地方时期。

这一时期苏轼主要经历了出离中央、历任四州(杭州、密州、徐州、湖州。

杭州是他诗歌创作热情高涨期;密州是他词的创作步入繁盛期)、乌台受审、贬谪黄州等事件。

从此,苏轼的生活、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文学创作进入全盛期。

一方面诗词文赋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写下了不少代表作;同时创作个性更加成熟,在反映现实的同时变得更超脱、更旷达。

代表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3、重回朝廷及连放外任时期。

苏轼这次在朝期间,主持过学士院考试和进士贡举,为国家振兴擢拔人才,于是有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等云集京师,一时文坛兴盛,为北宋后期的文学发展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

代表作:《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远谪惠、儋时期。

这期间,哲宗重新起用新党,把屡受旧党排斥的苏轼作为旧党处置,致使苏轼经历了一贬再贬的打击,一直被流放到今天的海南省儋县(儋州)。

代表作:《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及其作品欣赏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及其作品欣赏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及其作品欣赏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出身于寒门地主家庭。

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

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生平与思想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

后因奔母丧回蜀,嘉祐四年始沿长江、经江陵再度赴京。

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这期间苏轼针对财乏、兵弱、官冗等政治弊端,写了大量策论,要求改革。

苏轼凤翔任满,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

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

其时神宗用王安石变法,苏轼的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

如王安石主张“大明法度”,多方理财,并迅速向全国推行新法。

苏轼则强调择吏任人,而反对“以立法更制为事”(《策略》第三);主张“节用以);他还提出“欲廉取”,而不赞同“广求利之门”(《策别》十八速则不达”,“轻发则多败”,在兴革步骤上力主稳健,因此,他连续上书反对变法。

由于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

在这期间,他曾经惩办悍吏,灭蝗救灾,抗洪保堤,对邑政进行了某些改革,收到了“因法便民”之效。

苏轼不满意变法,尤其当看到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不敢默视”,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东坡先生墓志铭》)。

王安石罢相后,何正臣、李定等新进官僚却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因于元丰二年(1079)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这就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经过几个月的折磨,苏轼侥幸被释,谪贬黄州。

在元丰时期的贬斥生活中,他虽被迫表示要闭门思过,但并未缄口搁笔,他仍然关心现实,同情人民,写了不少有价值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

凤翔
杭州
(反对新党新政) 通判
黄州
(乌台诗案) 团练副使
儋州
苏轼的政治生涯大致可分为四期: (一)转任地方
(二)乌台诗案
(三)东山再起 (四)被贬海南
一、转任地方。 苏轼首任官职是凤翔府判官。 三年后,苏轼即由凤翔来到中央任职, 担任判官诰院。 36岁时苏轼首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 接下来被任命为密州太守,徐州知州、 湖州知州等职。在地方为官共八年。
关于《临江仙》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九月,蛰 居于黄州的苏轼,在一次夜饮大醉之 后回到位于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住 宿。但夜已很深,家童鼻息雷鸣,听 不到词人的敲门声。于是词人依杖门 外,静听那滔滔不绝的江流声。就在 这万籁俱寂的瞬间,一种思想的火花 突然闪现,他的心灵似乎获得了顿悟, 超然物外的逸想联翩而至。于是,写 下了这首充满理趣的《临江仙》。
给弟弟苏辙绝笔诗中有: 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给妻子王闰之绝笔诗中有: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东坡居士”和“东坡雪堂”
高中课文(必修、选修)
《赤壁赋》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苏轼在黄州时的作品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前赤壁赋》 《记承天寺夜游》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 《方山子传》 《游沙湖》
凤翔
汴 京
密州
杭州
眉山 我本西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
黄州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吾老矣,寄馀龄。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惠州
儋州
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

苏轼生平及其各个时代的诗句

苏轼生平及其各个时代的诗句

苏轼生平及其各个时代的诗句苏轼,字子瞻,号东篱,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出生于河南河南县一个贫困家庭,自幼聪明好学,为了省钱,曾在草地上写字练习。

后考中进士,历任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

因与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合,多次被贬官,最终被流放至海南岛。

苏轼擅长诗、词、赋等多种文体,其中的代表作有《江城子》、《水调歌头》、《赤壁怀古》等。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能写山水田园,又能写时事政治,尤其擅长抒发自己的情感与人生体悟。

苏轼对诗歌的看法是:“诗者,志之所之也。

思之所游也。

言之所留也。

”他认为诗歌是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诗歌可以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和世界。

以下是苏轼不同时期的诗句:1. 《惠崇春江晚景》:“绿酒初尝新,红梅稍作花。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饮了,明朝便送客。

去是难,思归也。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3.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4. 《临江仙》:“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短褐岂殊红紫长?未成波,先有情。

若为化得江山川,可堪置、蓝田上。

”5. 《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他的诗句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深刻地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历史和心理价值。

苏轼的诗和生平

苏轼的诗和生平

苏轼的诗和生平一、苏轼生平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

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殿试中乙科,赐进士及第(一说赐进士出身)。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参加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宋神宗时,苏轼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苏轼出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外放治理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

随着新党执政,苏轼又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赦北还,病逝于常州。

南宋时期,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二、苏轼的诗1.《和子由踏青》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

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

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嗔。

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

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新春。

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2,《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4,《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5.《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人生四个阶段及其代表作

苏轼人生四个阶段及其代表作

苏轼人生四个阶段及其代表作
1. 题咏时期
苏轼的人生开始于题咏时期,这一阶段主要在他年轻时期。


以咏史志怀为主题,感慨历史变迁,对社会和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

在这个阶段,苏轼的代表作有《江城子·密州出猎》、《·赤壁怀古》等。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感情表达和对历史的回忆而著名。

2. 政治生涯期
苏轼的人生进入第二个阶段是从他开始涉足政治的时候,他曾
任官多个地方,并且在政治上表现出色。

在这个阶段,他的代表作
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石钟山记》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
政治现实的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3. 放逐流亡期
苏轼的政治生涯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曾多次被贬斥放逐,
流亡于不同地方。

但这个阶段并没有影响他的创作热情,相反,他
在这段时期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例如《赤壁赋》、《记承
天寺夜游》等。

这些作品中透露出他对命运的反思和对人生的领悟。

4. 追求自由期
苏轼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他在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中度过的。


在此期间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境界的表达,表现出对人生的洞察和
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他的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临江仙·满地都是黄金骸骨》等。

这些作品中充满了自由、豪迈
和寓意深远的意境。

苏轼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人生四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代
表作品。

他的诗作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文化产
生了重要的启示。

(完整版)苏轼生平及创作

(完整版)苏轼生平及创作
苏轼及其作品欣赏
简介: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祖籍河北栾(luán) 城,北宋眉州眉山人, 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现存 诗2726首,词398阕, 散文4800余篇,开创 了北宋豪放词的先河, 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 艺 全 才
3
第第第 三二一 节节节
苏苏苏 轼轼轼
汴biàn 京
密州 杭州
黄州
惠州 儋dān州
苏轼坎坷一生
京城(旧党欧阳修)
(判官)
密州 徐州 湖州
知州
京城(中书舍人)
(旧党重启)
杭州(不容于新旧两党)
凤翔 杭州
(反对新党新政) 通判
黄州
(乌台诗案)
团练副使
惠州 儋dān州
苏轼的人生曲线 蓝色 人生轨迹 红色 创作曲线
第一次 1080——1084年 地点:黄州 原因:陷于乌台诗案被新党贬谪 第二次 1089——1091年 地点:杭州 原因:不同意司马光废新法 第三次 1094年——1100年 地点:惠州、儋州 原因:与章惇政见不合
“哭途穷” 线条厚重有力
“乌衔纸” 线条幽怨绵长
书写特点:丰腴跌宕dàng 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
画作《枯木怪石图》:独树一帜,充满了奇思妙 想孤傲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 直抒胸中磊落不平。
《竹石图》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妨长作岭南人。
1057 1036
眉州
பைடு நூலகம்
1079
1084
黄州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1094

苏轼生平及作品介绍

苏轼生平及作品介绍

少年苏轼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21岁的苏轼 参加礼部科举考试和殿试,获进士第二等, 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夸赞。
嘉佑六年(1061)8月,恩师欧阳修举荐 苏轼进入秘阁,即朝廷藏书的地方,开始了 他的政治生涯。
少年苏轼
在中央任职期间,苏轼读书不拘于经书 而广涉群览,博闻强记,并且是关心政治, “奋励有当世志”。创作的诗歌主要描写 台诗案”被贬至黄州 ( 1080-1085 ) 。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 高峰,代表作包括《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赋》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等。
中年苏轼
中年的这些经历练就了他任凭风吹雨 打,我自笑傲人生的豁达态度,也使他 的诗作更加具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晚年苏轼
代表作有:《和子由渑池怀旧》 《怀渑池寄子瞻兄》
中年苏轼
公元1071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陷入 党争,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两 个月后苏轼因不赞成新法,且为欧阳修降 职鸣不平,上书谈论新法弊端,自请辞职 开启了他在地方任职的经历。
中年苏轼
苏轼出离中央、历任四州(杭州、密州、 徐州、湖州)。在此期间苏轼的生活、思 想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文学创作进入全盛 期。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 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 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 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 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诗歌的前期作品大气磅礴、豪放 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 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 花香远益清。这与他一生丰富的经历有 着密切的关系。
苏轼的晚年(1085-1101)重新被朝廷 重用,但多次因为政治斗争被贬谪,最后甚 至被流放到海南岛。但他仍然保持了对自然 和人生的热爱。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包括《惠 崇春江晚景二首》和《东栏梨花》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人生轨迹概览及其各时期文学、书法作品一、苏轼人生轨迹概览北宋著名的历史人物苏轼(1037-1101)二十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中年以后,从北到南,却是接连被贬黄州、惠州,直到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

苏轼在1101年6月的《自题金山画像》自作诗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①就是这跌宕起伏,四海飘零的一生,却被苏轼过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

身处顺境,他能享受最好的,能讲究。

身处逆境,他能承受最坏的,能将就。

这份豁达和修养,让我们这些后来人,不由得一赞三叹。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这大概就是对苏东坡最好的诠释。

苏轼一生历经宋仁宗(1010-1063)、宋英宗(1032-1067)、宋神宗(1048-1085)、宋哲宗(1076-1100)和宋徽宗(1082-1135)五朝。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四川眉山人,初唐大臣苏味道②(648-705)后裔。

与父苏洵(1009-1066)、弟苏辙(1039-1112)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苏家占三席。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苏洵带着二十一岁(农历虚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③在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1007-1072)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

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当①“儋州”即今海南岛。

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因著名的“乌台诗案”被贬“萧瑟”的黄州,时年43岁。

1085年宋神宗去世后,年幼的宋哲宗继位,改元“元祐”,由哲宗的祖母高太后听政,1085-1093年高太后听政期间,重新重用“旧党”,打压新政,苏轼在此期间权位一度亨达,但元祐四年(1089年)因政见不合苏轼自求外调知杭州,元祐六年(1091年)被召回朝不久又因政见不合,先后知颍州、扬州、定州。

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宋哲宗“子承父业”继续推进新政,改元“绍圣”,苏轼也于宋哲宗亲政改元之初的绍圣元年(1094年)被贬荒僻的岭南——惠州,时年57岁。

更于绍圣四年(1097年)约60岁时被贬往凶险之地——儋州。

所幸宋哲宗于1100年英年早逝,后宋徽宗(1082-1135)继位,苏轼遇赦得以北归,逝于常州,葬于汝州。

一代文儒总算免于终老天涯海角之厄。

②著名唐诗《正月十五夜》的作者。

全诗如下: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③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1007-1072),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1002-1060)。

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

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1019-1083)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④的噩耗。

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

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23] 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

三年之后,苏轼还朝。

此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1021-1086)⑤变法开始。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因著名的“乌台诗案”被贬“萧瑟”的黄州,时年43岁。

1085年宋神宗去世后,年幼的宋哲宗继位,哲宗的祖母高太后听政,1086年是为元祐元年,1085-1093年高太后听政期间,重新重用“旧党”,打压新政,苏轼在1085-1089期间权位日升,但由于政见不合,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自求外调知杭州。

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虽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苏轼又调往颍州任知州、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

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宋哲宗“子承父业”继续推进新政,改元“绍圣”,苏轼也于宋哲宗亲政改元之初的绍圣元年(1094年)被贬荒僻的岭南——惠州,时年57岁。

更于绍圣四年(1097年)约60岁时被贬往凶险之地——儋州。

所幸宋哲宗于1100年英年早逝,后宋徽宗(1082-1135)继位,苏轼遇赦得以北归,逝于常州,葬于汝州。

一代文儒总算免于终老天涯海角之厄。

苏轼的“人生地图”概括如下: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苏轼守母丧期满回京。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

治平四年(1067)正月,宋英宗驾崩,太子赵顼继位,即宋神宗。

次年改元“熙宁”。

宋神宗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不容,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

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⑥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徙徐州任知州。

元丰二年(1079年)四④苏轼母亲程氏于1056或1057年去世。

⑤王安石变法自始至终伴随着种种“阻力”,这些阻力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王安石于1074年、1076年前后两次被宋神宗“罢相”。

⑥1078年宋神宗改元“元丰”。

月调为湖州知州。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

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⑦。

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无“签单权”,精神寂寞,穷愁潦倒。

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自求外调知杭州⑧。

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被召回朝不久又因政见不合,自元祐六年(1091年)八月至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苏轼先后知颍州、扬州、定州。

宋哲宗亲政后,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四月,苏轼被贬往更为凶险的儋州。

1098年宋哲宗改元“元符”,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宋哲宗去世,宋徽宗继位。

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一代文儒苏轼遇赦北归,1101年夏逝于常州。

享年六十五岁。

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钧台乡上瑞里。

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

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一生共有二妻一妾,育有四子。

元配夫人王弗(1040-1066⑨)于1055年与苏轼结发,生长子苏迈(1059-1119)。

继室王闰之⑩(1048-1094),生苏迨(1070-1127)、苏过(1072-1123)。

侍妾王朝云(1062-1096),生子苏遁,早夭11。

二、苏轼的师友和“交际”主要人物苏轼的师友和“交际”主要人物有:惠崇(965-1017)、范仲淹(989-1052)、梅尧臣(1002-1060)、欧阳询(1007-1072)、陈希亮(1014-1077)、司马光(1019-1086)、曾巩(1019-1083)、王安石(1021-1086)、吕惠卿(1032-1111)、章惇(1035-1105)、蔡京(1047-1126)。

陈慥(生卒年不详)、张怀民(生卒年不详)、王巩(1048-1117)、刘季孙。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1045-1105)、秦观(1049-1100)、晁补之(1053-1110)、张耒(1054-1114)。

书法宋四家:蔡襄(1012-1067)、黄庭坚(1045-1105)、米芾(1051-1107)。

⑦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⑧继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任杭州通判后,此为苏轼再仕杭州。

⑨王弗为四川眉州人,于1066年与苏轼父亲苏洵同年去世。

苏轼著名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即为苏轼在密州所写的怀念妻子王弗的悼亡词,此词被视为开创悼亡词先河。

⑩王闰之字季璋,为四川眉州人。

为苏轼元配王弗的堂妹。

王闰之陪伴苏轼经历了宦海的大起大落。

他们共同生活了25年,先后历经著名的“乌台诗案”和“黄州贬谪”,经济最困难时,和苏轼一起采摘野菜,赤脚耕田,变着法子给苏轼解闷。

她去世时,葬礼极为隆重,苏轼亲自写了祭文《祭亡妻同安郡君文》,承诺“唯有同穴,尚蹈此言”。

王闰之的灵柩一直停放在京西的寺院里,10年后,苏轼去世,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王闰之终于和苏轼合葬一处。

11苏遁(1083—1084),小名干儿,苏轼第四子,王朝云生。

三、苏轼各时期主要文学、书法作品苏轼第一次仕杭州期间主要文学作品:1073年(熙宁六年):《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仕徐州期间主要文学作品:1079年(元丰二年)春:《月夜与客饮杏花下》苏轼仕密州期间主要文学作品:1075年(熙宁八年)正月:《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1075年(熙宁八年)十月:《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1076年(熙宁九年)春:《望江南·超然台作》1076年(熙宁九年)中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期间主要文学、书法作品:1079年(元丰二年):《临皋闲题》1080年(元丰三年)二-五月间:《卜算子·缺月挂疏桐》1080年(元丰三年)中秋:《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1081年(元丰四年):《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1082年(元丰五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082年(元丰五年)七月:《念奴娇·大江东去》1082年(元丰五年)七月、十月:《赤壁赋》、《后赤壁赋》1082年(元丰五年):《记承天寺夜游》1082年(元丰五年)九月:《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1083年(元丰六年):《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1083年(元丰六年)六月:《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1083年(元丰六年)夏秋:《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1083年(元丰六年):《黄州寒食帖》(文学、书法作品)苏轼接诰命仕汝州后乞暂居常州期间主要文学作品:1084年(元丰七年)四月:《题西林壁》1084年(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1084年(元丰七年)十二月:《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1085年(元丰八年):《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苏轼再仕杭州期间主要文学作品:1090年(元祐五年)冬:《赠刘景文》1091年(元祐六年)春:《临江仙》苏轼贬谪惠州期间主要文学作品:1094年(绍圣元年):《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1094年(绍圣元年):《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1094年(绍圣元年):《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文学、书法作品)1096年(绍圣三年):《食荔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