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反比例函数试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及反比例函数期末试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及反比例函数期末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47bb309b6648d7c1c746e9.png)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及反比例函数期末试题(含答案)姓名班级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方程12=x的根是():A、0=x B、1=x C、1-=x D、1±=x2、下列函数不属于二次函数的是()A.y=(x﹣1)(x+2)B.y=(x+1)2C.y=2(x+3)2﹣2x2D.y=1﹣x23、将图1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是()4、某市计划经过两年时间,绿地面积增加44%,•这两年平均每年绿地面积的增长率是().A、19%B、20%C、21%D、22%5、如图,圆周角∠A=030,弦BC=3,则圆O的直径是()A、3B、4C、5D、66、若矩形的面积S为定值,矩形的长为x,宽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7、已知抛物线y=ax2+bx+c(a≠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有( )A.a>0,b>0,c>0 B.a>0,b>0,c>0C.a<0,b>0,c>0 D.a<0,b<0,c<08、下列事件中,属于随机事件的有()①太阳从西边升起;②任意摸一张体育彩票会中奖;③掷一枚硬币有国徽的一面朝下;④ 小明长大会成为一名宇航员.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9、将半径为3cm 的圆形纸片沿AB 折叠后,圆弧恰好能经过圆心O ,用图中阴影部分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的高为( ):A 、22B 、2C 、10D 、2310、已知抛物线和直线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P 1(x 1,y 1),P 2(x 2,y 2)是抛物线上的点,P 3(x 3,y 3)是直线 上的点,且-1<x 1<x 2,x 3<-1,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2<y 3B. y 2<y 3<y 1C. y 3<y 1<y 2D. y 2<y 1<y 3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若方程02=++c bx ax 的一个根为1-,则=+-c b a ;12、函数y=x 2-2x+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13、点A(2,-3)关于原点对称的对称点A '的坐标为 ; 14、双曲线m x m y )12(+=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_______象限;15、关于x 一元二次方程024)1(2=+--x x k 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16、如图,以正方形ABCD 的边AD 、BC 、CD 为直径画半圆,阴影部分的面积记为m ,空白部分的面积记为n ,则m 与n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二、解答题(共72分)17、(本题4分)解方程:.02222=+-x x18、(本题4分)如图,△ABC 中,∠B=15°,∠ACB=25°,AB=5cm ,△ABC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与△ADE 重合,且点C 恰好成为AD 的中点.(1)指出旋转中心,并求出旋转的度数;(2)求出∠BAE 的度数和AE 的长.19、(本题8分)袋中有大小相同的红球和白球共5个,任意摸出一红球的概率是.求:(1)袋中红球、白球各有几个?(2)每次任意摸出两个球,不放回,请回答: ①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列出所有可能情形;②求出摸出两个球(不放回)均为红球的概率。
(必考题)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反比例函数》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反比例函数》测试题(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5e01195fbfc77da369b18a.png)
一、选择题1.函数5y x =的图象位于() . A .第三象限B .第一、三象限C .第二、四象限D .第二象限【答案】B【分析】根据直角坐标系、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 ∵5y x=∴5xy =,即x 和y 符号相同 ∴5y x=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直角坐标系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直角坐标系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x =与反比例函数1(0)y x x=>的图象交于点A ,将直线y x =沿y 轴向上平移k 个单位长度,交y 轴于点B ,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C .若3OA BC =,则k 的值为( )A .2B .32C .3D .83【答案】D【分析】解析式联立,解方程求得A 的横坐标,根据定义求得C 的横坐标,把横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得C 的坐标,代入y x k =+即可求得k 的值.【详解】 解:直线y x =与反比例函数1(0)y x x=>的图象交于点A , ∴解1x x=求得1x =±(经检验,符合题意) , A ∴的横坐标为1,A ∴的坐标为(1,1),如图,过C 点、A 点作y 轴垂线,垂足为G ,H ,OA//BC ,∠CGB=∠AHO=90°∴CBG AOH ∠=∠,∴OHA BGC ∽,3OA BC =,∴3OA AH BC GC ==, ∴1=3GC, 解得GC =13, C ∴的横坐标为13, 把13x =代入1y x =得,3y =, 1(,3)3C ∴, 将直线y x =沿y 轴向上平移k 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y x k =+,∴把C 的坐标代入得133k =+,求得83k =, 故选择: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涉及函数的交点、一次函数平移、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求得交点坐标是解题的关键.3.如果点()12,A y -,()21,B y -,()33,C y 都在反比例函(0)k y k x=<的图象上,那么1y 、2y 与3y 的大小关系是( )A .123y y y <<B .312y y y <<C .213y y y <<或312y y y <<D .123y y y == 【答案】B【分析】根据k <0,判定图像分布在第二,第四象限,且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从判定120y y <<,3y <0,整体比较判断即可.【详解】∵k <0,∴反比例函(0)k y k x=<的图象分布在第二,第四象限,且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120y y <<,3y <0,∴312y y y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分布,函数的增减性,熟练掌握图像的分布和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4.若反比例函数1y k x +=(k 是常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0k <B .0k >C .1k <-D .1k >- 【答案】D【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k+1>0,再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反比例函数1y k x+=(k 为常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k+1>0,解得k>-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当k >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 <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5.如图,直线()30y kx k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B C ,与若双曲线()20y x x=-<交于点(),1A m ,则AB 为( )A .5B 13C .213D 26【答案】A【分析】 由A 为直线y=kx ﹣3(k≠0)与双曲线y=﹣2x(x <0)的交点可求得A 点坐标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求得B 点坐标,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可求得AB 的长.【详解】 解:A 为直线y=kx ﹣3(k≠0)与双曲线y=﹣2x (x <0)的交点,可得A 满足双曲线的解析式, 可得:21m=-, 解得:2m =-,即A 点坐标为(-2,1),A 点在直线上,可得A 点满足y=kx ﹣3(k≠0),可得:123k =--,解得:k=-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 ﹣3,B 为直线与y 轴的交点,可得B 点坐标(0,-3),由A 点坐标(-2,1),可得AB 22(20)[1(3)]--+--=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注意求出A 、B 两点坐标后用距离公式求解.6.某口罩生产企业于2020年1月份开始了技术改造,其月利润y (万元)与月份x 之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技术改造完成前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部分,技术改造完成后是一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4月份的利润为45万元B .改造完成后每月利润比前一个月增加30万元C .改造完成前后共有5个月的利润低于135万元D .9月份该企业利润达到205万元【答案】D【分析】先根据图象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将横坐标为4代入求得利润即可判断A ,根据图象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判断B ,将135代入两个函数求对应的x 的值即可;将x=9代入求利润即可;【详解】A 、由图象得反比例函数经过点(1,180),∴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180y x= , 将x=4代入得:y=45,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将(4,45),(5,75)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45=4755k b k b +⎧⎨=+⎩, 解得3075k b =⎧⎨=-⎩, 求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3075y x =- ,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将y=135代入180y x=和3075y x =-中, 180135x = 解得:x=43; 135=3075x - 解得:x=7,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 、将x=9代入3075y x =-,求得y=270-75=195≠205,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以及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正确理解图是解题的关键;7.若点1(,1)A x -,2(,2)B x ,3(,3)C x 都在反比例函数6y x =的图象上,则123,,x x x 的大小关系是( )A .123x x x <<B .132x x x <<C .231x x x <<D .312x x x << 【答案】B【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解答.【详解】 ∵6y x=,k=6>0, ∴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一、三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点1(,1)A x -,2(,2)B x ,3(,3)C x ,∴点A 在第三象限内,且x 1最小,∵2<3,∴x 2>x 3,∴132x x x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掌握反比例函数增减性及判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8.若双曲线5m y x -=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5m <B .5m ≥C .5m >D .5m ≠ 【答案】C【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解.【详解】解:∵双曲线5m y x -=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50m ->,解得5m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掌握反比例函数k y x=,当k >0,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k <0,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9.如图,Rt △AOB 中,∠AOB =90°,且点A 在反比例函数8y x =的图象上,点B 在反比例函数18y x=-的图象上,则tan B 的值是( )A .12B .13C .23D .49【答案】C【分析】过A 、B 作AC y ⊥轴,BD y ⊥轴,根据条件得到:ACO ODB ∽,根据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得出:4:9S ACO S ODB =,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解.【详解】过A 、B 作AC y ⊥轴,BD y ⊥轴,∵∠AOB =90°,∴90AOC BOD ∠+∠=︒,∵90DBO BOD ∠+∠=︒,∴DBO AOC ∠=∠,∵90BDO ACO ∠=∠=︒,∴ACO ODB ∽,∵A 在反比例函数8y x =的图象上,点B 在反比例函数18y x =-的图象上, ∴:4:9S ACO S ODB =,∴2tan 3OA ABO OB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反比例函数、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两边之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已知反比例函数6y 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函数的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 B .点()2,3在该函数图象上C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 .该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答案】D【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出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函数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再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A .∵反比例函数6y x=-中-6<0, ∴该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把(2,3)代入6y x=-得:左边=3,右边=-3,左边≠右边, 所以点(2,3)不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反比例函数6y x=-中-6<0, ∴函数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反比例函数6y x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并且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熟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11.已知反比例函数6y x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必经过点()3,2-B .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C .若2x <-,则0<3y <D .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答案】D【分析】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对A 进行判断;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对B 、C 、D 进行判断.【详解】解:A 、当x=-3时,y =−6x =2,所以点(-3,2)在函数y =−6x的图象上,所以A 选项的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反比例函数y =−6x分布在第二、四象限,所以B 选项的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若x <-2,则0<y <3,所以C 选项的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D 选项的结论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y=-k x(k≠0)的图象是双曲线;当k >0,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k <0,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12.函数k y x=与y kx k =-(k 为常数且0k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 . B .C .D .【答案】C【分析】分k >0和k <0两种情况,分别判断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所在象限及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经过的象限.再对照四个选项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当k >0时, -k <0,∴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当k <0时, -k >0,∴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两种函数的性质并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如图,菱形OABC 的顶点O 在原点,A 点坐标为(4,0),反比例函数y=k x(k≠0)的图像经过AC 、BO 的交点D ,且与AB 边交于点E ,连接OE 交AD 于点F ,若F 恰为AD 中点,则k=______________;14.如图,点A 在反比例函数k y x=(k ≠0)的图象上,且点A 是线段OB 的中点,点D 为x 轴上一点,连接BD 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C ,连接AC ,若BC :CD =2:1,S △AD C =53.则k 的值为________.15.如图,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10k y k x =>和()220k y k x=<的图象上,连接AB 交y 轴于点P ,且点A 与点B 关于P 成中心对称.若AOB ∆的面积为S ,则12k k -=_____.16.如图,反比例函数(0)ky x x=>的图象经过ABC 的顶点A ,点C 在x 轴上,//AB x轴.若点B 的坐标为(1,3),2ABCS=,则k 的值为______.17.双曲线2y x=-经过点A(-1,1y ),B(2,2y ),则1y ________2y (填“>”,“<”或“=”). 18.已知点A 的坐标为()0,2,点B 的坐标为()0,2-,点P 在函数1y x=-的图象上,如果PAB △的面积是6,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_.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ax +b 交坐标轴于A 、B 点,点C(-4, 2 )在线段AB 上,以BC 为一边向直线AB 斜下方作正方形BCDE .且正方形边长为5,若双曲线y =kx经过点E ,则k 的值为_______.20.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的矩形如图摆放在直角坐标系里,A ,B ,C ,D 是格点.反比例函数y =kx(x >0,k >0)的图象经过格点A 并交CB 于点E .若四边形AECD 的面积为6.4,则k 的值为_____.三、解答题21.某地建设一项水利工程,工程需要运送的土石方总量为360万米3.(1)写出运输公司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y (单位:天)与平均每天的工作量x (单位:万米3)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运输公司平均每天的工作量是15万米3时,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2.如图,已知点()3,1A -,()2,2B -,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记为L . (1)若L 经过点A . ①求L 的解析式;②L 是否经过点B ?若经过,说明理由;若不经过,请判断点B 在L 的上方,还是下方.(2)若L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是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交点,请仅用无刻度直尺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①中,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使点A ,B 都是该平行四边形的顶点;(2)在图②中,画出一个菱形,使点A 在该菱形一边所在的直线上. 24.如图,直线y =﹣12x +7与反比例函数y =m x(m ≠0)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且点A 的横坐标为2.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求出点B 坐标,并结合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m x<﹣12x +7的解集;(3)点E 为y 轴上一个动点,若S △AEB =5,求点E 的坐标.25.如图,已知(,2)A n -,(1,6)B 是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的两个交点,直线AB 与y 轴交于点C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 (3)若kkx b x+<,直接写出x 的范围. 2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直角边AC 在x 轴上,∠ACB =90°,AC =1,点B(3,2),反比例函数y =kx(k >0)的图象经过BC 边的中点D . (1)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若ABC 与EFG 成中心对称,且EFG 的边FG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E 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①求OF 的长;②连接AF ,BE ,证明:四边形ABEF 是正方形.【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无2.无3.无4.无5.无6.无7.无8.无9.无10.无11.无12.无二、填空题13.【分析】利用菱形的性质可知D为OB的中点设可分别表示F和B点从而可表示出直线OE和直线AB的解析式联立可求得a的值即可表示D点坐标在Rt△OAD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k 【详解】解:∵四边形OABC 为解析:12825【分析】利用菱形的性质可知D 为OB 的中点,设(,)k D a a,可分别表示F 和B 点,从而可表示出直线OE 和直线AB 的解析式,联立可求得a 的值,即可表示D 点坐标,在Rt △OAD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k . 【详解】解:∵四边形OABC 为菱形, ∴AC ⊥OB ,2OB OD =,设(,)k D a a,则2(2,)k B a a, ∵A (4,0),F 为AD 中点,∴4(,)22a kF a+, ∴直线OE 的解析式为:242(4)k a a ky x x a a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2(4)(4)24(2)k aky x x a a a =-=---,联立得(4)(4)(2)k y x a a k y x a a ⎧=⎪+⎪⎨⎪=-⎪-⎩,解得2(4)323x a k y a ⎧=+⎪⎪⎨⎪=⎪⎩,∴22((4),)33k E a a+, ∴223(4)3k ka a =+,解得165a =,∴165(,)516k D , 在Rt △OAD 中,根据勾股定理222OD AD OA +=,即2222165165()()(4)()16516516k k ++-+=,解得12825k =±, ∵题中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12825k =, 故答案为:12825.【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综合,菱形的性质.本题较难,在解题过程中需掌握中点坐标公式和两点之间距离公式.14.8【分析】作AE⊥OD于ECF⊥OD于F由BC:CD=2:1S△ADC=可求S△ACB=由OA=OBS△AOC=S△ACB=设B(2m2n)可得A(mn)由AC在y=上BC=2CD可求k=mnC(m解析:8【分析】作AE⊥OD于E,CF⊥OD于F.由BC:CD=2:1,S△ADC=53,可求S△ACB=103,由OA=OB,S△AOC=S△ACB=103,设B(2m,2n),可得A(m,n),由A、C在y=kx上,BC=2CD,可求k=mn,C(32m,23n),可推得S△AOC= S梯形AEFC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作AE⊥OD于E,CF⊥OD于F.∵BC:CD=2:1,S△ADC=53,∴S△ACB=103,∵OA=OB,∴B(2m,2n),S△AOC=S△ACB=103,A(m,n),∵A、C在y=kx上,BC=2CD,∴k=mn,∴C(32m,23n),∵S△AOC=S△AOE+S梯形AEFC﹣S△OCF=S梯形AEFC,∴12•(n+23n)×12m=103,∴mn=8,∴k=8.故答案为:8.【点睛】过反比例函数y=kx(k≠0),图像上一点P(x,y),作两坐标轴的垂线,两垂足、原点、P 点组成一个矩形,矩形的面积S=x y k=.过反比例函数过一点,作垂线,三角形的面积为12k.所以,对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x轴、y轴的垂线,它们与x轴、y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常数从而有k的绝对值.在解有关反比例函数的问题时,若能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会给解题带来很多方便.15.【分析】作AC⊥y轴于CBD⊥y轴于D如图先证明△ACP≌△BDP得到S△ACP=S△BDP利用等量代换和k的几何意义得到S△AOB=S△AOC+S△BOD=×|k1|+|k2|=S然后利用k1>0解析:2S【分析】作AC⊥y轴于C,BD⊥y轴于D,如图,先证明△ACP≌△BDP得到S△ACP=S△BDP,利用等量代换和k的几何意义得到S△AOB=S△AOC+S△BOD=12×|k1|+12|k2|= S,然后利用k1>0,k2<0可得到k1-k2的值.【详解】解:作AC⊥y轴于C,BD⊥y轴于D,如图,∵点A与点B关于P成中心对称,∴AP=BP,在△ACP和△BDP中,ACP BDPAPC BPDAP BP∠=∠⎧⎪∠=∠⎨⎪=⎩,∴△ACP≌△BDP(AAS),∴S△ACP=S△BDP,∴S △AOB =S △APO +S △BPO =S △AOC +S △BOD =12×|k 1|+12|k 2|=S , ∵k 1>0,k 2<0, ∴k 1-k 2=2S . 故答案为:2S .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在反比例函数ky x=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 轴和y 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向坐标轴作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以及坐标原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1k 2,且保持不变.也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6.7【分析】根据题意可求出A 点坐标为再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k 的值【详解】由题意可知A 点纵坐标为3∵A 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A 点横坐标为即A ∴AB=∴解得: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解析:7 【分析】根据题意可求出A 点坐标为(3)3k ,,再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k 的值. 【详解】由题意可知A 点纵坐标为3, ∵A 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A 点横坐标为3k,即A (3)3k ,. ∴AB=13k-, ∴1(1)3223ABCk S=⨯-⨯=, 解得:7k =.故答案为:7.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17.【分析】把点AB 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把点AB 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函数解析式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本题也可以画出函数图象描点借助图象比较函 解析:>【分析】把点A 、B 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1y ,2y ,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解:把点A 、B 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2y x=-得 122y =x 1=2=---,222y ==1x 1=---,∴1y >2y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函数解析式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本题也可以画出函数图象,描点,借助图象比较函数值的大小.18.(-3)或(-3)【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B 的长根据△PAB 的面积是6可求得点P 的纵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点P 的横坐标从而得点P 的坐标【详解】∵A 的坐标为点B 的坐标为∴AB =4设点P 坐标为(ab解析:(-13,3)或(13,-3).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B 的长,根据△PAB 的面积是6可求得点P 的纵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点P 的横坐标,从而得点P 的坐标. 【详解】∵A 的坐标为()0,2,点B 的坐标为()0,2-, ∴AB =4.设点P 坐标为(a ,b),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b|,又△PAB 的面积是6, ∴12×4|b|=6. ∴|b|=3. ∴b =±3. 当b =3时,a =-13; 当b =-3时,a =13. ∴点P 的坐标为(-13,3)或(13,-3). 故答案为:(-13,3)或(13,-3).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坐标轴围成的几何图形面积问题,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常用方法.19.3【分析】作CF ⊥y 轴于FEG ⊥y 轴于G 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F 证得△BCF ≌△EBG (AAS )从而求得E 的坐标然后代入y=即可求得k 的值【详解】解:作CF ⊥y 轴于FEG ⊥y 轴于G 如图∵C(-42)∴C解析:3 【分析】作CF ⊥y 轴于F ,EG ⊥y 轴于G ,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F ,证得△BCF ≌△EBG (AAS ),从而求得E 的坐标,然后代入y=kx,即可求得k 的值. 【详解】解:作CF ⊥y 轴于F ,EG ⊥y 轴于G ,如图.∵C(-4, 2 ) ∴CF=4,OF=2.∵正方形BCDE 的边长为5, ∴BC=BE=5,∴2222543BC CF -=-= ∵∠BFC=90°, ∴∠BCF+∠CBF=90°, ∵∠CBE=90° ∴∠EBG+∠CBF=90°, ∴∠BCF=∠EBG , 在△BCF 与△EBG 中90BCF EBG BFC EGB BC EB ︒∠=∠⎧⎪∠=∠=⎨⎪=⎩∴△BCF ≌△EBG (AAS ), ∴BF=EG=3,CF=BG=4, ∴FG=BG-BF=4-3=1 ∴OG=OF-FG=2-1=1 ∴E (3,1) ∴双曲线y=kx经过点E ,∴k=3×1=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题关键是求得E的坐标.20.6【分析】根据四边形的面积求得CE=54设A(m3)则E(m+441)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代数意义得出k=3m=m+44解得即可【详解】解:由图象可知AD=1CD=2∵四边形AECD的面积为64∴解析:6【分析】根据四边形的面积求得CE=5.4,设A(m,3),则E(m+4.4,1),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代数意义得出k=3m=m+4.4,解得即可.【详解】解:由图象可知AD=1,CD=2,∵四边形AECD的面积为6.4,∴12(AD+CE)•CD=6.4,即12⨯(1+CE)×2=6.4,∴CE=5.4,设A(m,3),则E(m+4.4,1),∵反比例函数y=kx(x>0,k>0)的图象经过格点A并交CB于点E.∴k=3m=m+4.4,解得m=2.2,∴k=3m=6.6,故答案为6.6.【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代数意义,梯形的面积,表示点A、E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360yx=;(2)24天【分析】(1)根据题意直接写出运输公司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y(单位:天)与平均每天的工作量x(单位:万米3)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题意把x=15代入求出答案;【详解】解:(1)运输公司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y(单位:天)与平均每天的工作量x(单位:万米3)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360xy =, 故360y x=; (2)当运输公司平均每天的工作量是15万米3时, 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是:360=2415y =(天), 答: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是24天.【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函数和方程的相关知识解答.22.(1)①3y x =-(0x <);②点B 在图象L 上方,理由见解析;(2)43k -≤≤-. 【分析】(1)①将点A 坐标代入图象L 解析式中,解得,即可得出结论;②将x=-2代入图象L 解析式中,求出y ,再与2比较大小,即可得出结论;(2)求出图象L 过点A ,B 时的k 的值,再求出图象L 与线段AB 相切时的k 的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①∵L 过点A (-3,1),∴313k =-⨯=-,∴图象L 的解析式为3y x =-(0x <); ②点B 在图象L 上方,理由:由(1)知,图象L 的解析式为3y x=-, 当2x =-时,33222y =-=<-, ∴点B 在图象L 上方;(2)当图象L 过点A 时, 由(1)知,3k =-,当图象L 过点B 时,将点B (-2,2)代入图象L 解析式k y x=中,得224k =-⨯=-, 当线段AB 与图象L 只有一个交点时,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mx n =+,将点A (-3,1),B (-2,2)代入y mx n =+中, 3122m n m n -+=⎧⎨-+=⎩,∴14m n =⎧⎨=⎩,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4y x =+,联立图象L 的解析式和直线AB 的解析式得,4k y x y x ⎧=⎪⎨⎪=+⎩,化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为240x x k +-=,∴1640k =+=,∴4k =-, 即满足条件的k 的范围为:43k -≤≤-.【点睛】本题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找出图象L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的分界点是解本题的关键.23.(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得出;(2)根据菱形的性质对角线垂直平分即可得出.【详解】解:(1)连接BO 并延长交反比例函数的第二象限的线于点1B ;连接AO 并延长交反比例函数的第二象限的线于点1A ;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性质,两条曲线关于原点中心对称,故1OB OB =,1OA OA =, 因为两条直线互相平分,故四边形11ABA B 为平行四边形;(2)如图,四边形CDEF 为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菱形的判定及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1)12yx=;(2)x<0或2<x<12;(3)E(0,6)或(0,8)【分析】(1)由直线y=﹣12x+7求得A的坐标,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解析式联立,解方程组即可求得B的坐标,然后根据图象即可求得不等式mx<﹣12x+7的解集;(3)设E(0,n),求得点C的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AEB=S△BCE﹣S△ACE=12|7﹣n|×(12﹣2)=5,解得即可.【详解】解:(1)把x=2代入y=﹣12x+7得,y=6,∴A(2,6),∵反比例函数y=mx(m≠0)的图象经过A点,∴m=2×6=12,∴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12yx =;(2)由12172yxy x⎧=⎪⎪⎨⎪=-+⎪⎩,得26xy=⎧⎨=⎩或121xy=⎧⎨=⎩,∴B(12,1),由图象可知,不等式mx<﹣12x+7的解集是:x<0或2<x<12;(3)设E(0,n),∵直线y=﹣12x+7与y轴交于点C,∴C(0,7),∴CE=|7﹣n|,∴S△AEB=S△BCE﹣S△ACE=12|7﹣n|×(12﹣2)=5,解得,n=6或n=8,∴E (0,6)或(0,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掌握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25.(1)6y x =,24y x =+;(2)8;(3)3x <-或01x << 【分析】(1)根据B 的坐标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A 点的坐标,再把A 、B 的坐标代入y =kx +b ,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2)先求出点C 的坐标,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3)根据A 、B 的坐标和图象得出即可.【详解】解:(1)(1,6)B 在反比例函数上,166m xy ∴==⨯=,6y x∴=. 点A 在反比例函数上,26n ∴-=,解得3n =-,即(3,2)A --.设直线:AB y kx b =+,代入点(3,2)A --,(1,6)B ,326k b k b -+=-⎧⎨+=⎩ 解得:24k b =⎧⎨=⎩∴24y x =+(2)在直线24y x =+中,令0x =,得4y =,即(0,4)C .()114(31)822AOB OCA OCB A B S S S OC x x ∴=+=+=⨯⨯+=△△△ (3)(1,6)B ,(3,2)A --∴当k kx b x+<时,x 的取值范围是3x <-或01x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等知识点,能求出B 、C 的坐标是解此题的关键.26.(1)见解析;(2)①1;②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点D 坐标,再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即可得出结论;(2)①先判断出△ABC ≌△EFG ,得出GF=BC=2,GE=AC=1,进而得出E (1,3),即可得出结论;②先判断出△AOF ≌△FGE (SAS ),得出∠GFE=∠FAO ,进而得出∠AFE=90°,同理得出∠BAF=90°,进而判断出EF ∥AB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点B (3,2),BC 边的中点D ,∴点D (3,1),∵反比例函数y =kx (k >0)的图象经过点D (3,1), ∴k=3×1=3,∴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 =3x; (2)①∵点B (3,2),∴BC=2,∵△ABC 与△EFG 成中心对称,∴△ABC ≌△EFG (中心对称的性质),∴GF=BC=2,GE=AC=1,∵点E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E (1,3),即OG=3,∴OF=OG-GF=1;②如图,连接AF 、BE ,∵AC=1,OC=3,∴OA=GF=2,在△AOF 和△FGE 中AO FG AOF FGE OF GE =⎧⎪∠=∠⎨⎪=⎩,∴△AOF ≌△FGE (SAS ),∴∠GFE=∠FAO ,∵∠FAO+∠OFA=90°,∴∠GFE+∠OFA=90°,∴∠AFE=90°,∵∠EFG=∠FAO=∠ABC ,∵∠BAC+∠ABC=90°,∴∠BAC+∠FAO=90°,∴∠BAF=90°,∴∠AFE+∠BAF=180°,∴EF∥AB,∵EF=AB,∴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AF=EF,∴四边形ABEF为菱形,∵AF⊥EF,∴四边形ABEF为正方形.【点睛】本题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中点坐标公式,正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判断出△AOF≌△FGE是解题的关键.。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6d4d4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c.png)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试题答案及解析1.若点P1(﹣1,m),P2(﹣2,n)在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上,则m n(填“>”“<”或“=”号).【答案】<.【解析】∵P1(﹣1,m),P2(﹣2,n)在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上,∴﹣1•m=k,﹣2•n=k.∴m=﹣k,n=.∵k>0,∴m<n.【考点】1.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2.实数的大小比较.2.如图,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交Rt△OAB的斜边OA于点D,交直角边AB于点C,点B在x轴上.若△OAC的面积为5,AD:OD=1:2,则k的值为【答案】20.【解析】如答图,过D点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H点,∵△ODH的面积=△OBC的面积=,△OAC的面积为5,∴△OBA的面积=.∵AD:OD=1:2,∴OD:OA=2:3.∵DH∥AB,∴△ODH∽△OAB. ∴,即.解得:k=20.【考点】1.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3.已知函数y=的图象如图,以下结论:①m<0;②在每个分支上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③若点A(﹣1,a)、点B(2,b)在图象上,则a<b;④若点P(x,y)在图象上,则点P1(﹣x,﹣y)也在图象上.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B【解析】①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可得m<0,故正确;②在每个分支上y随x的增大而增大,正确;③若点A(﹣1,a)、点B(2,b)在图象上,由图象可知a>b,所以a<b错误;④若点P(x,y)在图象上,则点P1(﹣x,﹣y)也在图象上,正确,故选B.【考点】1、反比例函数的性质;2、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4.如图,A、B、C是反比例函数(k<0)图象上三点,作直线l,使A、B、C到直线l的距离之比为3:1:1,则满足条件的直线l共有()A.4条 B.3条 C.2条 D.1条【答案】A【解析】如解答图所示,满足条件的直线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与直线BC平行,符合条件的有两条,如图中的直线a、b;还有一种是过线段BC的中点,符合条件的有两条,如图中的直线c、d.故满足条件的直线有4条.【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5.已知点在双曲线上,若,则(用“>”或“<”或“=”号表示).【答案】>.【解析】∵在双曲线上,∴x1•y1=3,x2•y2=3.∵x1<x2<0,∴y1>y2.【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6.已知正比例函数y=-2x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2),则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 )【答案】(1,-2)【解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则与经过原点的直线的两个交点一定关于原点对称.解: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可知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1,-2).故答案为:(1,-2).7.某村的粮食总产量为a(a为常数)吨,设该村的人均粮食产量为y吨,人口数为x,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大致图象应为()【答案】C【解析】因xy=a,y=,y与x成反比例,所以选C.8.如图,是一辆小汽车沿一条高速公路匀速前进的时间t(小时)与速度x(千米/时)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这条高速公路的全长是多少千米?(2)写出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3)汽车最大速度可以达到多少?(4)汽车最慢用几个小时可以到达?如果要在3小时以内到达,汽车的速度应不少于多少?【答案】(1)300千米. (2)y=. (3) 300千米/时. (4) 6小时,100千米/时.【解析】(1)以150千米/时行驶了两小时,则路程=150×2=300千米.(2)由速度=,路程为300千米,则有y=.(3)据图象用1小时可以行驶完全程,所以汽车最大速度可以达到300千米/时.(4)据图象,最低速度为50千米/时,需要6小时行驶完全程.9.如图,Rt△ABC中,O为坐标原点,∠AOB=90°,∠B=30°,如果点A在反比例函数(x >0)的图象上运动,那么点B在函数(填函数解析式)的图象上运动.【答案】.【解析】如图分别过A、B作AC⊥y轴于C,BD⊥y轴于D.设A(a,b),则ab=1.根据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得出△OAC∽△BOD,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则BD、OD 都可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从而求出BD•OD的积,进而得出结果.试题解析:分别过A、B作AC⊥y轴于C,BD⊥y轴于D.设A(a,b).∵点A在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ab=1.在△OAC与△BOD中,∠AOC=90°-∠BOD=∠OBD,∠OCA=∠BDO=90°,∴△OAC∽△BOD,∴OC:BD=AC:OD=OA:OB,在Rt△AOB中,∠AOB=90°,∠B=30°,∴OA:OB=1:,∴b:BD=a:OD=1:,∴BD=b,OD=a,∴BD•OD=3ab=3,又∵点B在第四象限,∴点B在函数的图象上运动.考点: 1.反比例函数综合题;2.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菱形OABC,A点的坐标为(10,0),双曲线()经过C点,且OB·AC=160,则的值为___________.【答案】48.【解析】过C作CD垂直于x轴,交x轴于点D,由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根据已知OB与AC的乘积求出菱形OABC的面积,而菱形的面积可以由OA乘以CD来求,根据OA 的长求出CD的长,在直角三角形OC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D的长,确定出C的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中即可求出k的值.∵四边形OABC是菱形,OB与AC为两条对角线,且OB•AC=160,∴菱形OABC的面积为80,即OA•CD=80,∵OA=AC=10,∴CD=8,在Rt△OCD中,OC=10,CD=8,根据勾股定理得:OD=6,即C(6,8),则k的值为48.【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11.如果点A(-1,)、B(1,)、C(2,)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三个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的符号可得反比例函数所在象限为二、四,其中在第四象限的点的纵坐标总小于在第二象限的纵坐标,进而判断在同一象限内的点B和点C的纵坐标的大小即可.∵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为﹣1,∴图象的两个分支在二、四象限;∵第四象限的点的纵坐标总小于在第二象限的纵坐标,点A在第二象限,点B、C在第四象限,∴y最大,1∵1<2,y随x的增大而增大,∴y2<y3,∴y1>y3>y2.故选A.【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12.如图,已知一次函数(m为常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的图象相交于点 A(1,3).(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及其图象的另一交点的坐标;(2)观察图象,写出使函数值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答案】(1)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x+2,B(﹣3,﹣1);(2)根据图象得:函数值y1≥y2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或﹣3≤x<0.【解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把 A(1,3)代入一次函数y1=x+m与反比例函数中,可解出m、k的值,进而可得解析式,求B点坐标,就是把两函数解析式联立,求出x、y的值;(2)根据函数图象可以直接写出答案.试题解析:(1)∵一次函数y1=x+m(m为常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k≠0)的图象相交于点 A(1,3),∴3=1+m,k=1×3,∴m=2,k=3,∴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x+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由,解得:x1=﹣3,x2=1,当x1=﹣3时,y1=﹣1,x 2=1时,y1=3,∴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是:A(1,3)和B(﹣3,﹣1)∴B(﹣3,﹣1);(2)根据图象得:函数值y1≥y2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或﹣3≤x<0.考点: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3.如图,已知点A(-4,2)、B( n,-4)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点B的坐标;(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答案】(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点B(2,-4);(2) -4<x<0或x>2【解析】(1)将点A(-4,2)的横、纵坐标分别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求得m=-8,然后将点B(n,-4)的横、纵坐标分别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求出n的值,即点B的坐标,将A、B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可求出直线的解析式;(2)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从图象上看,就是直线在双曲线的下方.试题解析:(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点B(2,-4)(2)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是:-4<x<0或x>2【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4.已知图中的曲线是函数 (m为常数)图象的一支.(1)求常数m的取值范围;(2)若该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A(2,n),求点A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答案】(1)m>5;(2)点A的坐标为(2,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解析】(1)曲线函数(m为常数)图象的一支在第一象限,则比例系数m-5一定大于0,即可求得m的范围;(2)把A的坐标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A的坐标,再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试题解析:(1)∵函数 (m为常数)图象的一支在第一象限,∴m-5>0,解得m>5. (2)∵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A(2,n),∴,解得.∴点A的坐标为(2,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考点】1.反比例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交点问题;2.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5.如果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是( ).A. 2B.-2C.-3D.3【答案】D.【解析】直接把点(-1,-2)代入反比例函数y=,求出k的值即可.∵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1,-2),∴,解得k=3.故选D.考点: 反比例函数.16.如图,△AOB为等边三角形,点A在第四象限,点B的坐标为(4,0),过点C(4,0)作直线l交AO于D,交AB于E,且点E在某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当△ADE和△DCO的面积相等时,k 的值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如图,连接AC ,∵点B 的坐标为(4,0),△AOB 为等边三角形,∴AO="OB=4." ∴点A 的坐标为.∵C (4,0),∴AO=OC=4,∴∠OCA=∠OAC. ∵∠AOB=60°,∴∠ACO=30°. 又∵∠B="60°." ∴∠BAC=90°.∵S △ADE =S △DCO ,S △AEC =S △ADE +S △ADC ,S △AOC =S △DCO +S △ADC , ∴S △AEC =S △AOC =,即.∴E 点为AB 的中点. 把E 点代入中得:k=. 故选C .【考点】1.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4.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17. 如图,菱形OABC 的顶点C 的坐标为(3,4),顶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经过顶点B ,则k 的值为A .12B .20C .24D .32【答案】D 。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反比例函数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反比例函数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f231eb5a8102d277a22f69.png)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反比例函数测试题(附答案)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引荐的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正比例函数测试题(附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协助。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正比例函数测试题(附答案)一、精心选一选!(30分)1.以下函数中,图象经过点的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是( B )A. B. C. D.2.正比例函数 ( 为常数, )的图象位于( C )A.第一、二象限B.第一、三象限C.第二、四角限D.第三、四象限3.正比例函数y= 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A ).(A)k2 (B) k2 (C)k2 (D) k24.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如下图,点M是该函数图象上一点,MN垂直于x轴,垂足是点N,假设S△MON=2,那么k的值为( D )(A)2 (B)-2 (C)4 (D)-45.关于正比例函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C )A.点在它的图象上B.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C.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D.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6.正比例函数,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那么m的值时( C )A、1B、小于的实数 C 、-1 D、17.如图,P1、P2、P3是双曲线上的三点,过这三点区分作y 轴的垂线,失掉三个三角形P1A1O、P2A2O、P3A3O,设它们的面积区分是S1、S2、S3,那么( D )。
A、S18.在同不时角坐标系中,函数与图象的交点个数为( D )A.3B.2C.1D.09.甲、乙两地相距 (km),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那么汽车行驶的时间 (h)与行驶速度 (km/h)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C )10.如图,直线y=mx与双曲线y= 交于A、B两点,过点A作AMx轴,垂足为M,连结BM,假定 =2,那么k的值是( A )A.2 B、m-2 C、m D、4二、细心填一填!(30分)11.写出一个图象在第一、三象限的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1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a+1,4),那么a=_____.13.正比例函数图象上一个点的坐标是.14.一个函数具有以下性质:① 它的图像经过点(-1,1);②它的图像在二、四象限内; ③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可以为 . 15.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2)和(-2,3)那么m的值为.15. ;16.在的三个顶点中,能够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点是 .17.在对物体做功一定的状况下,力F(牛)与此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米)成正比例函数关系,其图象如下图,P(5,1)在图象上,那么当力到达10牛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米.18.点P在函数 (x0)的图象上,PAx轴、PBy轴,垂足区分为A、B,那么矩形OAPB的面积为__________.19.直线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A的坐标为(-1,-2).那么=_____; =____;它们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______.20.如图,过原点的直线l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M, N 两点,依据图象猜想线段MN的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三、用心解一解!(60分)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绕点顺时针旋转失掉直线 .直线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试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5分)22.如图,点A是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自点A向y轴作垂线,垂足为T,S△AOT=4,求此函数的表达式. (5分) 23.点P(2,2)在正比例函数 ( )的图象上,(Ⅰ)当时,求的值;(Ⅱ)当时,求的取值范围.(7分 )24.如图,双曲线 ( )经过矩形的边的中点,且四边形的面积为2,求k的值.(7分)25.假定一次函数y=2x-1和正比例函数y= 的图象都经过点(1,1).(1)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点A在第三象限,且同时在两个函数的图象上,求点A 的坐标;(8分)26.点A(2,6)、B(3,4)在某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1) 求此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假定直线与线段AB相交,求m的取值范围. (8分) 27.如图正方形OABC的面积为4,点O为坐标原点,点B在函数的图象上,点P(m,n)是函数的图象上异于B的恣意一点,过点P区分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区分为E、F.(1)设矩形OEPF的面积为Sl,判别Sl与点P的位置能否有关(不用说理由).(2) 从矩形OEPF的面积中减去其与正方形OABC重合的面积,剩余面积记为S2,写出S2与m的函数关系,并标明m 的取值范围.(8分)28.水产公司有一种海产品共2 104千克,为寻求适宜的销售价钱,停止了8天试销,试销状况如下: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第8天售价x(元/千克) 400 250 240 200 150 125 120销售量y(千克) 30 40 48 60 80 96 100观察表中数据,发现可以用正比例函数描写这种海产品的每天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价钱x(元/千克)之间的关系.现假定在这批海产品的销售中,每天的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价钱x(元/千克)之间都满足这一关系.(1) 写出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补全表格;(2) 在试销8天后,公司决议将这种海产品的销售价钱定为150元/千克,并且每天都按这个价钱销售,那么余下的这些海产品估量再用多少天可以全部售出?(3) 在按(2)中定价继续销售15天后,公司发现剩余的这些海产品必需在不超越2天内全部售出,此时需求重新确定一个销售价钱,使前面两天都按新的价钱销售,那么新确定的价钱最高不超越每千克多少元才干完成销售义务?(12分)参考答案:一、1.B 2.C 3.A 4.D 5.C 6.C 7.D 8.D 9.C 10.A ;三、21.解:依题意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由于在直线上,那么 . 即 .又由于在的图象上,可求得 .所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2. 解:设所求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由于S△AOT= ,所以 =4,即,又由于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因此,故此函数的表达式为 ;又正比例函数在时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小,当时,的取值范围为 .24.设B点的坐标为(2a,2b),那么E点的坐标为(a,2b),F点的坐标为(2a,b),所以k=2ab.由于4ab- 2ab 2=2,所以2ab=2.25.(1) ∵正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1,1),1= 解得k=2,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点A在第三象限,且同时在两个函数图象上, A( ,2).26.解:(1)设所求的正比例函数为,依题意得: 6 = ,k=12. 正比例函数为 .(2) 设P(x,y)是线段AB上任一点,那么有23,46.∵m = , . 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 3.27.(1) 没有关系;(2) 当P在B点上方时, ;当P在B点下方时,28.解:(1) 函数解析式为 .填表如下: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第8天售价x(元/千克) 400 300 25 240 200 150 125 120销售量y(千克) 30 40 48 50 60 80 96 100查字典数学网。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82274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4.png)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试题答案及解析1. 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k >【解析】∵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k-1>0,解得k >. 故答案为:k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2. 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2,3),那么下列四个点中,也在这个函数图象上的是( )A .(﹣6,1)B .(1,6)C .(2,﹣3)D .(3,﹣2)【答案】B .【解析】∵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2,3), ∴k=2×3=6,A 、∵(﹣6)×1=﹣6≠6,∴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B 、∵1×6=6,∴此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C 、∵2×(﹣3)=﹣6≠6,∴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D 、∵3×(﹣2)=﹣6≠6,∴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故选B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O 的顶点O 与原点重合,顶点B 在x 轴上,∠ABO=90°,OA 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D ,且OD=2AD ,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C .若S 四边形ABCD=10,则k 的值为 .【答案】﹣16【解析】∵OD=2AD , ∴,∵∠ABO=90°,DC ⊥OB , ∴AB ∥DC ,∴△DCO ∽△ABO , ∴, ∴,∵S 四边形ABCD =10, ∴S △ODC =8, ∴OC×CD=8,OC×CD=16,∴k=﹣16,故答案为:﹣16.【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答案】m<1.【解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m-1<0解得:m<1.【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5.某村的粮食总产量为a(a为常数)吨,设该村的人均粮食产量为y吨,人口数为x,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大致图象应为()【答案】C【解析】因xy=a,y=,y与x成反比例,所以选C.6.若双曲线过两点(-1,y1),(-3,y2),则有y1____y2(可填“”、“”、“”).【答案】<.【解析】将(﹣1,y1),(﹣3,y2),分别代入y=得,y1=﹣2,y2=﹣,y1<y2..故答案是<.【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7.老师给出一个函数,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指出了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 甲: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乙:函数图象上两个点A(x1,y1)、B(x2,y2)且x1<x2,y1<y2;丙:函数图象经过第一象限;丁:y随x的增大而减小.老师说这四位同学的叙述都是正确的,请你构造一个满足上述性质的一个函数:____________.【答案】y=(x>0)【解析】函数图象上两个点A(x1,y1)、B(x2,y2)且x1<x2,y1>y2,y随x的增大而减小,若是反比例函数则k>0,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函数图象经过第一象限,只取第一象限的分支.8.已知y=y1-y2,其中y1是x的反比例函数,y2是x2的正比例函数,且x=1时y=3,x=-2时y=-15.求:(1)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x=2时y的值.【答案】(1)y=-3x2. (2)-9.【解析】(1)y1是x的反比例函数,可设y1=,y2是x2的正比例函数,可设y2=k2x2,则y与x的关系式为y=-k2x2,x=1时y=3;x=-2时y=-15,代入求出k1=6,k2=3.(2)将x=2代入解析式y=-3x2,y=3-3×4=-9.9.反比例函数y1=,y2=(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过y1上的任意一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y2于点B,交y轴于点C,若S△AOB=2,则k=_________.【答案】12.【解析】根据y1=,过y1上的任意一点A,得出△CAO的面积为4,进而得出△CBO面积为3,即可得出k的值.试题解析:∵y1=,过y1上的任意一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y2于B,交y轴于C,∴S△AOC=×8=4,又∵S△AOB =2,∴△CBO面积为6,∴|k|=6×2=12,∵根据图示知,y2=(k≠0)在第一象限内,∴k>0,∴k=12考点: 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10.如图,已知一次函数(m为常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的图象相交于点 A(1,3).(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及其图象的另一交点的坐标;(2)观察图象,写出使函数值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答案】(1)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x+2,B(﹣3,﹣1);(2)根据图象得:函数值y1≥y2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或﹣3≤x<0.【解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把 A(1,3)代入一次函数y1=x+m与反比例函数中,可解出m、k的值,进而可得解析式,求B点坐标,就是把两函数解析式联立,求出x、y的值;(2)根据函数图象可以直接写出答案.试题解析:(1)∵一次函数y1=x+m(m为常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k≠0)的图象相交于点 A(1,3),∴3=1+m,k=1×3,∴m=2,k=3,∴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x+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由,解得:x1=﹣3,x2=1,当x1=﹣3时,y1=﹣1,x 2=1时,y1=3,∴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是:A(1,3)和B(﹣3,﹣1)∴B(﹣3,﹣1);(2)根据图象得:函数值y1≥y2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或﹣3≤x<0.考点: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1.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5时,y=8.(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求y=-10时x的值.【答案】(1);(2).【解析】(1)由y是x的反比例函数可设,将x=5,y=8代入可求得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把y=-10代入即可求得x的值.试题解析:(1)∵y是x的反比例函数,∴设.∵当x=5时,y="8" ,∴,解得k="40."∴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2)把y=-10代入得,解得 .【考点】1.待定系数法的应用;2.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12.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1,2),则下列点也在此函数图象上的是()A.(1,-2)B.(-1,﹣2)C.(0,﹣1)D.(﹣1,﹣1)【答案】B【解析】设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解析式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k=1×2=2,而1×(-2)=-2,-1×(-2)=2,0×(-1)=0,-1×(-1)=1.∴点(-1,-2)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故选B.【考点】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的特征.13.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点A的坐标为(0,2),点B的坐标为(0,-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C,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C,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点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OAP的面积恰好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求P点的坐标.【答案】解:(1)∵点A的坐标为(0,2),点B的坐标为(0,-3),∴AB=5。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基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基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a75378915f804d2b16c1b0.png)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基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Rt AOB ∆中,90AOB ∠=︒ ,顶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 =>与()50y x x=-<的图象器上,则tan BAO ∠的值为( )A 5B 5C 25D 10【答案】B【解析】【分析】过A 作AC ⊥x 轴,过B 作BD ⊥x 轴于D ,于是得到∠BDO=∠ACO=90°,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S △BDO =52,S △AOC =1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5OB OA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过A 作AC ⊥x 轴,过B 作BD ⊥x 轴于D , 则∠BDO=∠ACO=90°,∵顶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 =>与()50y x x =-<的图象上, ∴S △BDO =52,S △AOC =12, ∵∠AOB=90°,∴∠BOD+∠DBO=∠BOD+∠AOC=90°,∴∠DBO=∠AOC ,∴△BDO ∽△OCA ,∴251522BODOACS OBS OA⎛⎫==÷=⎪⎝⎭△△,∴5OBOA=,∴tan∠BAO=5OBOA=.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解题时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1)与y=(0)kkx<的大致图象是A.B.C. 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解:k<0时,y=(0)kkx<的图象位于二、四象限,y=k(x-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观察可知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3.如图直线y=mx与双曲线y=kx交于点A、B,过A作AM⊥x轴于M点,连接BM,若S△AMB=2,则k的值是()A .1B .2C .3D .4【答案】B【解析】【分析】 此题可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得到A 、B 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再由S △ABM =2S △AOM 并结合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得到k 的值.【详解】根据双曲线的对称性可得:OA=OB,则S △ABM =2S △AOM =2,S △AOM =12|k |=1, 则k =±2.又由于反比例函数图象位于一三象限,k >0,所以k =2.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y =k x中k 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 轴、y 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是经常考查的一个知识点.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函数()20y x x =<的图象与直线1l :()103y x b b =+<交于点A ,与直线2l :x b =交于点B ,直线1l 与2l 交于点C ,记函数()20y x x=<的图象在点A 、B 之间的部分与线段AC ,线段BC 围城的区域(不含边界)为W ,当4233b -≤≤-时,区域W 的整点个数为(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没有【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解析式画出函数图象,根据图形W 得到整点个数进行选择.【详解】 ∵()20y x x=<,过整点(-1,-2),(-2,-1), 当b=43-时,如图:区域W 内没有整点,当b=23-时,区域W内没有整点,∴4233b-≤≤-时图形W增大过程中,图形内没有整点,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函数图象,根据函数解析式正确画出图象是解题的关键.5.在反比例函数y=93mx+图象上有两点A(x1,y1)、B(x2,y2),y1<0<y2,x1>x2,则有()A.m>﹣13B.m<﹣13C.m≥﹣13D.m≤﹣13【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y1<0<y2,有x1>x2,判断出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的正负,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在反比例函数y =93m x+图象上有两点A (x 1,y 1)、B (x 2,y 2),y 1<0<y 2,x 1>x 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 ∴9m+3<0,解得m <﹣13.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6.已知点()1,3M -在双曲线k y x =上,则下列各点一定在该双曲线上的是( ) A .()3,1-B .()1,3--C .()1,3D .()3,1 【答案】A【解析】【分析】先求出k=-3,再依次判断各点的横纵坐标乘积,等于-3即是在该双曲线上,否则不在.【详解】∵点()1,3M -在双曲线k y x=上, ∴133k =-⨯=-,∵3(1)3⨯-=-,∴点(3,-1)在该双曲线上,∵(1)(3)13313-⨯-=⨯=⨯=,∴点()1,3--、()1,3、()3,1均不在该双曲线上,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正确计算k 值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菱形ABCD 的两个顶点B 、D 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对角线AC 与BD 的交点恰好是坐标原点O ,已知点A (1,1),∠ABC =60°,则k 的值是( )A .﹣5B .﹣4C .﹣3D .﹣2【答案】C【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点B 的坐标,从而可以求得k 的值.详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BA=BC ,AC ⊥BD ,∵∠ABC=60°,∴△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A (1,1),∴OA=, ∴BO=,∵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x ,∴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x ,∵OB=,∴点B 的坐标为(−,), ∵点B 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 ∴,解得,k=-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菱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8.已知1122(,),,)A x y Bx y (均在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像上,若120x x <<,则12,y y 的大小关系是( )A .120y y <<B .210y y <<C .120y y <<D .210y y << 【答案】D【解析】【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可作出判断.【详解】 解:∵反比例函数2y x =中k=2>0, ∴此函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0<x l <x 2,∴点A (x 1,y 1),B (x 2,y 2)均在第一象限,∴0<y 2<y l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是反比例函数3y x =和7y x=-在x 轴上方的图象,x 轴的平行线AB 分别与这两个函数图象相交于点,A B ,点P 在x 轴上.则点P 从左到右的运动过程中,APB △的面积是( )A .10B .4C .5D .从小变大再变小【答案】C【解析】【分析】 连接AO 、BO ,由AB ∥x 轴,得ABP ABO S S =V V ,结合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解.【详解】连接AO 、BO ,设AB 与y 轴交于点C .∵AB ∥x 轴,∴ABP ABO S S =V V ,AB ⊥y 轴,∵73522ABO BOC AOC S S S -=+=+=V V V ,∴APB△的面积是: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与原点的连线,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垂直于坐标轴的垂线段以及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绝对值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在第一象限,BA⊥x轴于点A,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与线段AB相交于点C,且C是线段AB的中点,若△OAB的面积为3,则k的值为 ()A.13B.1 C.2 D.3【答案】D 【解析】【分析】连接OC,如图,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AOC=12S△OAB=32,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得到12|k|=32,然后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确定k的值.连接OC,如图,∵BA⊥x轴于点A,C是线段AB的中点,∴S△AOC=12S△OAB=32,而S△AOC=12|k|,∴12|k|=32,而k>0,∴k=3.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在反比例函数y=kx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11.如图,直线y=k和双曲线y=kx相交于点P,过点P作PA0垂直于x轴,垂足为A0,x 轴上的点A0,A1,A2,…A n的横坐标是连续整数,过点A1,A2,…A n:分别作x轴的垂线,与双曲线y=kx(k>0)及直线y=k分别交于点B1,B2,…B n和点C1,C2,…C n,则n nn nA BC B 的值为()A.11n+B.11n-C.1nD.11n-【答案】C【分析】由x轴上的点A0,A1,A2,…,A n的横坐标是连续整数,则得到点An(n+1,0),再分别表示出∁n(n+1,k),B n(n+1,kn1+),根据坐标与图形性质计算出A n B n=kn1+,B n∁n=k﹣kn1+,然后计算n nn nA BB C.【详解】∵x轴上的点A0,A1,A2,…,A n的横坐标是连续整数,∴An(n+1,0),∵∁n A n⊥x轴,∴∁n(n+1,k),B n(n+1,kn1+),∴A n B n=kn1+,B n∁n=k﹣kn1+,∴n nn nA BB C=11knkkn+-+=1n.故选:C.【点睛】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题关键是抓住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满足两函数解析式.12.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AOBV是直角三角形,90AOB∠=︒,2OB OA=,点B在反比例函数2yx=上,若点A在反比例函数kyx=上,则k的值为()A.12B.12-C.14D.14-【答案】B【解析】【分析】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出相似三角形,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1 ,2xAx⎛⎫- ⎪⎝⎭,然后由点的坐标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过点B作BE x⊥于点E,过点A作AF x⊥于点F,如图:∵点B在反比例函数2yx=上∴设2,B xx⎛⎫⎪⎝⎭∴OE x=,2BEx=∵90AOB∠=︒∴90AOD BOD∠+∠=︒∴90BOE AOF∠+∠=︒∵BE x⊥,AF x⊥∴90BEO OFA∠=∠=︒∴90OAF AOF∠+∠=︒∴BOE OAF∠=∠∴BOE OAFV V∽∵2OB OA=∴12OF AF OABE OE BO===∴121122OF BEx x=⋅=⋅=,11222xAF OE x=⋅=⋅=∴1,2xAx⎛⎫- ⎪⎝⎭∵点A在反比例函数kyx=上∴12x kx=-∴12k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应用,点在函数图象上则点的坐标就满足函数解析式,结合已知条件能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点A 的坐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如图,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的图象上,点C ,D 在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上,AC//BD//y 轴,已知点A ,B 的横坐标分别为1,2,△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32,则k 的值为( )A .4B .3C .2D .32【答案】B【解析】【分析】 首先根据A,B 两点的横坐标,求出A,B 两点的坐标,进而根据AC//BD// y 轴,及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特点得出C,D 两点的坐标,从而得出AC,BD 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S △OAC ,S △ABD 的面积,再根据△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32,列出方程,求解得出答案.【详解】把x=1代入1y x=得:y=1, ∴A(1,1),把x=2代入1y x =得:y=12, ∴B(2, 12), ∵AC//BD// y 轴, ∴C(1,K),D(2,k 2)∴AC=k-1,BD=k 2-12, ∴S △OAC =12(k-1)×1, S △ABD =12 (k 2-12)×1, 又∵△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32, ∴12(k-1)×1+12 (k 2-12)×1=32,解得:k=3; 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4.若反比例函数()2221m y m x-=-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 的值是( ) A .-1或1B .小于12的任意实数C .-1D .不能确定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出方程221m -=-且210m -<求解即可.【详解】解:22(21)m y m x -=-Q 是反比例函数,∴221m -=-,210m -≠,解之得1m =±.又因为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所以210m -<, 解得12m <,即m 的值是1-. 故选:C .【点睛】 对于反比例函数()0k y k x=≠.(1)0k >,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在一、三象限;(2)k 0< ,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内.15.在函数()0k y k x=<的图象上有()11,A y ,()21,B y -,()32,B y -三个点,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123y y y <<B .132y y y <<C .321y y y <<D .231y y y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11y k ⨯=,21y k -⨯=,32y k -⨯=,然后计算出1y 、2y 、3y 的值再比较大小即可.【详解】 解:(0)k y k x=<Q 的图象上有1(1,)A y 、2(1,)B y -、3(2,)C y -三个点, 11y k ∴⨯=,21y k -⨯=,32y k -⨯=, 1y k ∴=,2y k =-,312y k =-, 而k 0<,132y y y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k y x=(k 为常数,且0k ≠)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 y 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 ,即xy k =.16.已知反比例函数2y x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图象必经过点(-1,2)B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D .若x >1,则y >-2 【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可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函数所在的象限和增减性对各选项作出判断.【详解】解: A 、把(-1,2)代入函数解析式得:2=-21-成立,故点(-1,2)在函数图象上,故选项正确;B 、由k=-2<0,因此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不正确;C 、由k=-2<0,因此函数图象在二、四象限内,故选项正确;D 、当x=1,则y=-2,又因为k=-2<0,所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因此x >1时,-2<y <0,故选项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7.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B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k y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D,交BC于点E.若4AB=,2CEBE=,34ADOA=,则线段BC的长度为()A.1 B.32C.2 D.23【答案】B【解析】【分析】设OA为4a,则根据题干中的比例关系,可得AD=3a,CE=2a,BE=a,从而得出点D和点E 的坐标(用a表示),代入反比例函数可求得a的值,进而得出BC长.【详解】设OA=4a根据2CEBE=,34ADOA=得:AD=3a,CE=2a,BE=a∴D(4a,3a),E(4a+4,a)将这两点代入解析得;3444kaakaa⎧=⎪⎪⎨⎪=⎪+⎩解得:a=12∴BC=AD=3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和矩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点D、E的坐标,然后代入解析式求解.18.如图,Rt ABO∆中,90AOB∠=︒,3AO BO=,点B在反比例函数2yx=的图象上,OA 交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于点C ,且2OC CA =,则k 的值为( )A .2-B .4-C .6-D .8-【答案】D【解析】【分析】 过点A 作AD ⊥x 轴,过点C 作CE ⊥x 轴,过点B 作BF ⊥x 轴,利用AA 定理和平行证得△COE ∽△OBF ∽△AOD ,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21()9BOF OAD S OB S OA ==V V ,24()9COE AOD S OC S OA ==V V ,根据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求得212BOF S ==V ,从而求得4COE S =V ,从而求得k 的值.【详解】解:过点A 作AD ⊥x 轴,过点C 作CE ⊥x 轴,过点B 作BF ⊥x 轴∴CE ∥AD ,∠CEO=∠BFO=90°∵90AOB ∠=︒∴∠COE+∠FOB=90°,∠ECO+∠COE=90°∴∠ECO=∠FOB∴△COE ∽△OBF ∽△AOD又∵3AO BO =,2OC CA =∴13OB OA =,23OC OA = ∴21()9BOF OAD S OB S OA ==V V ,24()9COE AOD S OC S OA ==V V ∴4COE BOFS S =V V ∵点B 在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象上∴212BOF S ==V ∴4COE S =V∴42k =,解得k=±8 又∵反比例函数位于第二象限,∴k=-8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添加辅助线证明三角形相似,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是关键.19.已知点11(,)x y ,22(,)x y 均在双曲线1y x =-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若12x x =,则12y y =B .若12x x =-,则12y y =-C .若120x x <<,则12y y <D .若120x x <<,则12y y > 【答案】D【解析】【分析】先把点A (x 1,y 1)、B (x 2,y 2)代入双曲线1y x =-,用y 1、y 2表示出x 1,x 2,据此进行判断.【详解】∵点(x 1,y 1),(x 2,y 2)均在双曲线1y x =-上, ∴111y x =-,221y x =-. A 、当x 1=x 2时,-11x =-21x ,即y 1=y 2,故本选项说法正确;B 、当x 1=-x 2时,-11x =21x ,即y 1=-y 2,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C 、因为双曲线1y x=-位于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当0<x 1<x 2时,y 1<y 2,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D 、因为双曲线1y x=-位于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当x 1<x 2<0时,y 1>y 2,故本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如图,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 ax c =+和反比例函数b y x=在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得出a ,b ,c 的值取值范围,进而利用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开口向下,∴a <0,∵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经过原点,∴c=0,∵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对称轴在y 轴左侧,∴a ,b 同号,∴b <0,∴一次函数y=ax+c,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y=bx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正确把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经典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1cf314d4d8d15abe234eb7.png)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经典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6,D 为AB 中点,OB 交CD 于点Q ,Q 是y =k x上一点,k 的值是( )A .4B .8C .16D .24【答案】C【解析】【分析】 延长根据相似三角形得到:1:2BQ OQ =,再过点Q 作垂线,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QF 、OF ,进而确定点Q 的坐标,确定k 的值.【详解】解:过点Q 作QF OA ⊥,垂足为F ,OABC 是正方形,6OA AB BC OC ∴====,90ABC OAB DAE ∠=∠=︒=∠,D 是AB 的中点,12BD AB ∴=, //BD OC , OCQ BDQ ∴∆∆∽,∴12BQ BD OQ OC ==, 又//QF AB ,OFQ OAB ∴∆∆∽,∴22213QF OF OQ AB OA OB ====+, 6AB =,2643QF ∴=⨯=,2643OF =⨯=, (4,4)Q ∴,点Q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4416k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求出点Q 的坐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如图,菱形OABC 的顶点C 的坐标为(3,4),顶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k y x=(x>0)的图象经过顶点B ,则k 的值为A .12B .20C .24D .32【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 如图,过点C 作CD ⊥x 轴于点D ,∵点C 的坐标为(3,4),∴OD=3,CD=4.∴根据勾股定理,得:OC=5.∵四边形OABC 是菱形,∴点B 的坐标为(8,4).∵点B 在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 ∴. 故选D.3.已知点A (﹣2,y 1),B (a ,y 2),C (3,y 3)都在反比例函数4y x =的图象上,且﹣2<a <0,则( )A .y 1<y 2<y 3B .y 3<y 2<y 1C .y 3<y 1<y 2D .y 2<y 1<y 3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k >0,在图象的每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双曲线在第一三象限,逐一分析即可.【详解】∵反比例函数y=4x中的k=4>0, ∴在图象的每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双曲线在第一三象限,∵-2<a <0,∴0>y 1>y 2,∵C (3,y 3)在第一象限,∴y 3>0,∴213y y y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地应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 的边AB 的中点D ,则矩形OABC 的面积为( )A.1 B.2 C.4 D.8【答案】C【解析】【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系数k的几何意义可知:2OA AD=,然后可求得OA AB的值,从而可求得矩形OABC的面积.【详解】解:反比例函数2yx =,2OA AD∴=.D是AB的中点,2AB AD∴=.∴矩形的面积2224OA AB AD OA===⨯=.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掌握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是解题的关键.5.对于反比例函数2y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点(﹣2,﹣1)在它的图象上B.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C.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意分析可知,一个点在函数图像上则代入该点必定满足该函数解析式,点(-2,-1)代入可得,x=-2时,y=-1,所以该点在函数图象上,A正确;因为2大于0所以该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所以B正确;C中,因为2大于0,所以该函数在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C错误;D中,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正确,故选C.考点:反比例函数【点睛】本题属于对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在各个象限单调性的变化6.已知点()11,A y -、()22,B y -都在双曲线32m y x +=上,且12y 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0m <B .0m >C .32m >-D .32m <-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得3+2m <0,从而得出m 的取值范围.【详解】∵点()11,A y -、()22,B y -两点在双曲线32m y x+=上,且y 1>y 2, ∴3+2m <0, ∴32m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当k >0时,该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 <0时,函数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7.如图,在x 轴的上方,直角∠BOA 绕原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若∠BOA 的两边分别与函数1y x=-、2y x =的图象交于B 、A 两点,则∠OAB 大小的变化趋势为( )A .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C .时大时小D .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如图,作辅助线;首先证明△BEO ∽△OFA ,,得到BE OE OF AF =;设B 为(a ,1a -),A 为(b ,2b ),得到OE=-a ,EB=1a-,OF=b ,AF=2b ,进而得到222a b =,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性结论;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证明知tan ∠OAB=2为定值,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分别过B 和A 作BE ⊥x 轴于点E ,AF ⊥x 轴于点F ,则△BEO ∽△OFA ,∴BE OE OF AF=, 设点B 为(a ,1a -),A 为(b ,2b ), 则OE=-a ,EB=1a-,OF=b ,AF=2b , 可代入比例式求得222a b =,即222a b=,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B=22221OE EB a a +=+,OA=22224OF AF b b+=+, ∴tan ∠OAB=2222222212244b a OB a b OA b b b b++==++=222214()24b b b b ++=2 ∴∠OAB 大小是一个定值,因此∠OAB 的大小保持不变.故选D【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方法是作辅助线,将分散的条件集中;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8.对于反比例函数2y 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B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图象经过点(1,-2)D .若点()11,A x y ,()22,B x y 都在图象上,且12x x <,则12y y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 k=−2<0,∴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B. k=−2<0,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正确;C.∵221-=-,∴点(1,−2)在它的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 D. 若点A (x 1,y 1),B (x 2,y 2)都在图象上,,若x 1<0< x 2,则y 2<y 1,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ABDC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 0,3 1, 0A B -,顶点,C D 在双曲线k y x=上,边BD 交y 轴于点E ,且四边形A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3倍,则k 的值为:( )A .6-B .4-C .3-D .12-【答案】A【解析】【分析】过D 作DF//y 轴,过C 作//CF x 轴,交点为F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DCF ABO ∆≅∆利用平移写好,C D 的坐标,由四边形A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3倍,得到2,DB BE =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横坐标,再利用反比例函数写D 的坐标,列方程求解k .【详解】解:过D 作DF//y 轴,过C 作//CF x 轴,交点为F ,则,CF DF ⊥ ABDC ,,CDF BAO ∴∠∠的两边互相平行,,AB DC =CDF BAO ∴∠=∠,90,DFC BOA ∠=∠=︒,DCF ABO ∴∆≅∆,,CF BO DF AO ∴== 设(,),k C m m由()(), 0,3 1, 0A B -结合平移可得:(1,3)k D m m ++, 四边形A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3倍,11()322BD BE DE CA h h BE ∴+=⨯⨯, ,,BD BE h h AC BD ==3DE AC BE ∴+=,4,DE BD BE BE ∴++=2,DB BE ∴=(1,3),(1,0),0,E k D m B x m++= ∴ 由中点坐标公式知:110,2m ++= 2m ∴=- ,(1,)1k D m m ++, 3212k k ∴=+-+-, 6.k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移性质,中点坐标公式,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题关键.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OAB(顶点为网格线交点)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OA′B′,若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A的对应点A′,则k的值为()A.6 B.﹣3 C.3 D.6【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A′点坐标,再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将△OAB(顶点为网格线交点)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OA′B′,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A的对应点A′,∴A′(3,1),则把A′代入y=kx,解得:k=3.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确得出A′点坐标是解题关键.11.函数y=1-kx与y=2x的图象没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0 B.k<1 C.k>0 D.k>1【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两个函数没有交点,那么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所得的方程无解.由此可求出k的取值范围.【详解】令1-kx=2x,化简得:x2=1-2k;由于两函数无交点,因此1-2k<0,即k>1.故选D.【点睛】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如果两函数无交点,那么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所得的方程(组)无解.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kx 与y =-2x的图象交于 A、B 两点,过 A 作 y轴的垂线,交函数4yx=的图象于点 C,连接 BC,则△ABC 的面积为()A.2 B.4 C.6 D.8【答案】C【解析】【分析】连接OC,根据图象先证明△AOC与△COB的面积相等,再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出△AOD与△ODC的面积即可得△ABC的面积.【详解】连接OC,设AC⊥y轴交y轴为点D,如图,∵反比例函数y=-2x为对称图形,∴O为AB 的中点,∴S△AOC=S△COB,∵由题意得A点在y=-2x上,B点在y=4x上,∴S△AOD=12×OD×AD=12xy=1;S△COD=12×OC×OD=12xy=2;S△AOC= S△AOD+ S△COD=3,∴S△ABC= S△AOC+S△COB=6.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与三角形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与三角形面积运算.13.如图,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函数11k y (k 0x 0)x =>>,,22k y (k 0x 0)x=>>,的图象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右侧,C 为x 轴上的一个动点,若ABC 的面积为4,则12k k -的值为( )A .8B .8-C .4D .4-【答案】A【解析】 【分析】设()A a,h ,()B b,h ,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出1ah k =,2bh k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ABC A 121111S AB y a b h ah bh k k 42222=⋅=-=-=-=,即可求出12k k 8-=. 【详解】AB//x 轴,A ∴,B 两点纵坐标相同,设()A a,h ,()B b,h ,则1ah k =,2bh k =,()()()ABC A 121111S AB y a b h ah bh k k 42222=⋅=-=-=-=, 12k k 8∴-=,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熟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则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点A ,B 是双曲线18y x=图象上的两点,连接AB ,线段AB 经过点O ,点C 为双曲线k y x=在第二象限的分支上一点,当ABC 满足AC BC =且:13:24AC AB =时,k 的值为( ).A.2516-B.258-C.254-D.25-【答案】B【解析】【分析】如图作AE⊥x轴于E,CF⊥x轴于F.连接OC.首先证明△CFO∽△OEA,推出2()COFAOES OCS OA∆∆=,因为CA:AB=13:24,AO=OB,推出CA:OA=13:12,推出CO:OA=5:12,可得出2()COFAOES OCS OA∆∆==25144,因为S△AOE=9,可得S△COF=2516,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作AE⊥x轴于E,CF⊥x轴于F.连接OC.∵A、B关于原点对称,∴OA=OB,∵AC=BC,OA=OB,∴OC⊥AB,∴∠CFO=∠COA=∠AEO=90°,∴∠COF+∠AOE=90°,∠AOE+∠EAO=90°,∴∠COF=∠OAE,∴△CFO∽△OEA,∴2()COFAOES OCS OA∆∆=,∵CA:AB=13:24,AO=OB,∴CA:OA=13:12,∴CO:OA=5:12,∴2()COF AOE S OC S OA ∆∆==25144, ∵S △AOE =9,∴S △COF =2516, ∴||25216k =, ∵k <0, ∴258k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特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根据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15.当0x <时,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象( ) A .在第一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B .在第二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在第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D .在第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B【解析】【分析】 反比例函数2y x =-中的20k =-<,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利用0x <判断即可. 【详解】 解:反比例函数2y x=-中的20k =-<, ∴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又0x <,∴图象在第二象限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对于反比例函数()0k y k x=≠,(1)0k >,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在一、三象限;(2)k 0< ,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内.16.如图,△AOB 是直角三角形,∠AOB =90°,△AOB 的两边分别与函数12,y y x x=-=的图象交于B 、A 两点,则等于( )A .22B .12C .14D .3 【答案】A【解析】【分析】过点A,B 作AC ⊥x 轴,BD ⊥x 轴,垂足分别为C,D.根据条件得到△ACO ∽△ODB.根据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得出2()S OBD OB S AOC OA ∆=∆=121=12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出2OB OA = 【详解】 ∵∠AOB =90°,∴∠AOC +∠BOD =∠AOC +∠CAO =90°,∠CAO =∠BOD ,∴△ACO ∽△BDO ,∴2()S OBD OB S AOC OA∆=∆ , ∵S △AOC =12 ×2=1,S △BOD =12×1=12, ∴2()OB OA =121=12 , ∴2OB OA =,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做辅助线,然后得到相似三角形再进行求解17.若点A (﹣4,y 1)、B (﹣2,y 2)、C (2,y 3)都在反比例函数1y x =-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2>y 3B .y 3>y 2>y 1C .y 2>y 1>y 3D .y 1>y 3>y 2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y 1、y 2、y 3的值,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详解】∵点A(﹣4,y 1)、B(﹣2,y 2)、C(2,y 3)都在反比例函数1y x =-的图象上, ∴11144y =-=-,21122y =-=-,312y =-, 又∵﹣12<14<12, ∴y 3<y 1<y 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值的大小比较,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满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8.已知点11(,)x y ,22(,)x y 均在双曲线1y x =-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若12x x =,则12y y =B .若12x x =-,则12y y =-C .若120x x <<,则12y y <D .若120x x <<,则12y y > 【答案】D【解析】【分析】先把点A (x 1,y 1)、B (x 2,y 2)代入双曲线1y x =-,用y 1、y 2表示出x 1,x 2,据此进行判断.【详解】∵点(x 1,y 1),(x 2,y 2)均在双曲线1y x=-上,∴111y x =-,221y x =-. A 、当x 1=x 2时,-11x =-21x ,即y 1=y 2,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B 、当x 1=-x 2时,-11x =21x ,即y 1=-y 2,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C 、因为双曲线1y x=-位于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当0<x 1<x 2时,y 1<y 2,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D 、因为双曲线1y x=-位于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当x 1<x 2<0时,y 1>y 2,故本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90ABC ∠=︒,CA x ⊥轴,点C 在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若1AB =,则k 的值为( )A .1B 2C 2D .2【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求得 OA 和 AC 的长,从而可以求得点 C 的坐标,进而求得 k 的值,本题得以解决.【详解】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90ABC ∠=︒,CA ⊥x 轴,1AB =,45BAC BAO ︒∴∠=∠=,22OA OB ∴==,2AC =, ∴点C 的坐标为2,2⎛⎫ ⎪ ⎪⎝,点C 在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 2212k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本题的关键 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0.如图,菱形ABCD 的两个顶点B 、D 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对角线AC 与BD 的交点恰好是坐标原点O ,已知点A (1,1),∠ABC =60°,则k 的值是( )A .﹣5B .﹣4C .﹣3D .﹣2【答案】C【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点B 的坐标,从而可以求得k 的值.详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BA=BC ,AC ⊥BD ,∵∠ABC=60°,∴△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A (1,1),∴OA=, ∴BO=,∵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x ,∴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x ,∵OB=,∴点B 的坐标为(−,),∵点B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解得,k=-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菱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
(必考题)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反比例函数》检测(有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反比例函数》检测(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965c37856a561253d36f95.png)
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 的顶点О在原点,A ,C 分别在x 轴和y 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0ky k x=>图象交AB 边于点D ,交BC 边于点E ,连接EO 并延长,交()0ky k x=>的图象于点F ,连接DE ,DO ,DF ,若:1:2CE BE =,8DOF S =△,则k 的值等于( )A .3B .4.6C .6D .8【答案】C 【分析】 由反比例函数()0ky k x=>图象的中心对称性质,则OE=OF ,由四边形OABC 为正方形,可得OA=OC ,∠OCA=∠OAB=90°由点E ,D 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可证CE=AD ,可证△OCE ≌△OAD (SAS )可得OE=OD=OF ,由中线性质S △ODE =S △ODF =8,由:1:2CE BE =,可知CE 13BC =,BE=23BC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m ,利用正方形面积构造方程,求出2=18m 进而求 211=633k m m m ⋅==即可. 【详解】解:由反比例函数()0ky k x=>图象的中心对称性质, 则OE=OF ,∵四边形OABC 为正方形,∴OA=OC ,∠OCA=∠OAB=90°, 由点E ,D 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CE=AD==k k OA OC, 在△OCE 和△OAD 中,OC OA OCE OAD CE AD =⎧⎪∠=∠⎨⎪=⎩, ∴△OCE ≌△OAD (SAS ), ∴OE=OD=OF , ∴S △ODE =S △ODF =8, ∵:1:2CE BE =,∴CE=()11+33CEBE BC =,BE=23BC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m ,S 正方形OABC =2S △OCE +S △BED +S △OED ,即m 2=2×21112·82323m m m ⎛⎫⨯++⨯ ⎪⎝⎭,∴2=18m ,∵点E 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E (1,3m m ),∴211633k xy m m m ==⋅==. 故选择:C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性质,正方形性质,三角形中线性质,掌握反比例函数性质,正方形性质,三角形中线性质,掌握关键是抓住正方形面积构造方程.2.已知点1232,1,(),(),)1(y y y -,都在反比例函数1y x=-的图象上,则123、、y y y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132y y y >> B .231y y y >>C .312y y y >>D .213y y y >>【答案】D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图象在二、四象限,在双曲线的同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y 2>0,而y 1<y 3<0,则可比较三者的大小.【详解】 解:∵k =-1<0, ∴图象在二、四象限, ∵2>1>0 ∴y 3<y 1<0, ∵-1<0, ∴y 2>0, ∴213y y y >>,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如果点()12,A y -,()21,B y -,()33,C y 都在反比例函(0)ky k x=<的图象上,那么1y 、2y 与3y 的大小关系是( )A .123y y y <<B .312y y y <<C .213y y y <<或312y y y <<D .123y y y ==【答案】B 【分析】根据k <0,判定图像分布在第二,第四象限,且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从判定120y y <<,3y <0,整体比较判断即可. 【详解】 ∵k <0, ∴反比例函(0)ky k x=<的图象分布在第二,第四象限,且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120y y <<,3y <0, ∴312y y y <<,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分布,函数的增减性,熟练掌握图像的分布和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正比例函数y =kx 与反比例函数y =﹣8x相交于A ,C 两点,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B 点,连接BC ,则△ABC 的面积等于( )A .4B .8C .12D .16【答案】B 【分析】 设A 点坐标为(8,a a -),则C 点坐标为(8,a a-),利用坐标求面积即可. 【详解】解:∵正比例函数y =kx 与反比例函数y =﹣8x相交于A ,C 两点, ∴A ,C 两点关于原点对称,设A 点坐标为(8,a a -),则C 点坐标为(8,a a-), S △ABC =18()82a a a -⨯--⨯=,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和对称性,解题关键是通过设坐标求三角形面积.5.若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A (-1,2),则k 的值为( ) A .1 B .-1C .2D .-2【答案】D 【分析】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A (-1,2), ∴21k =-, ∴k= -2;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点的关系,根据图像过点,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解析式求解是解题的关键.6.经过原点的直线l 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交于点(3,)A a -,(,2)B b -,则k 的值为( ) A .-2 B .-3C .-5D .-6【答案】D 【分析】设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mx =,联立方程组,然后根据两图像的交点坐标代入求解. 【详解】解:由题意,设经过原点的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mx =将(3,)A a -代入y mxk y x =⎧⎪⎨=⎪⎩中,可得33a m k a =-⎧⎨=-⎩,即9k m = 将(,2)B b -代入y mxk y x =⎧⎪⎨=⎪⎩中,可得22bm k b -=⎧⎨=-⎩,即4k m = ∴4=9m m,解得:23m =±(经检验均是原方程的解)又∵经过原点的直线l 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交于点(3,)A a -,(,2)B b - ∴直线l 经过第二四象限,即0m <,0k <∴23m =-,9=6k m =-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综合,掌握函数图像的性质,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是关键.7.关于反比例函数2y x=-,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B .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C .点(2,1)-在函数图象上 D .当1x <-时,2y >【答案】D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2k =-<0,∴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A 不符合题意; ∵2k =-,∴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故B 不符合题意; 当2x =时,212y =-=-,故C 不符合题意;当1x<-时,y<2,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面积最大的是()A.B.C.D.【答案】C【分析】分别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以及梯形面积求法得出即可:【详解】A、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阴影部分面积和为:xy=3.B、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阴影部分面积和为: |xy|=3 .C、如图,过点M作MA⊥x轴于点A,过点N作NB⊥x轴于点B,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S△OAM=S△OBM= 12|xy|=32,从而阴影部分面积和为梯形MABN的面积:12(1+3)×2=4 .D、根据M,N点的坐标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阴影部分面积为:12×1×6=3 .综上所述,阴影部分面积最大的是C.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等知识,将图形正确分割得出阴影部分面积是解题关键.9.对于反比例函数5y 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1,5)在它的图象上 B .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D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答案】C 【分析】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别 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A 、把(1,5)代入得:左边≠右边,故A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 、k =−5<0,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B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当x <0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故C 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 、当x >0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故D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①、当k >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 <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②、当k >0时,在同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k <0时,在同一个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注意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应分在同一象限和不在同一象限两种情况分析.10.如图,反比例函数(0)ky x x=>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 对角线的交点M ,分别与AB ,BC 交于点D ,E ,若四边形ODBE 的面积为6,则OAD △的面积为( )A .1B .2C .3D .4【答案】A 【分析】根据k 的几何意,用k 表示出COE 与OAD △的面积,据反比例函数过点M 用k 表示出矩形OABC 的面积,最后由四边形ODBE 的面积为6列关于k 的方程,可以求得k 的值,从而可以求得OAD △的面积,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解:设OA a =,OC b =,点M 矩形OABC 对角线的交点,∴点,22a b M ⎛⎫⎪⎝⎭,反比例函数(0)ky x x=>的图象经过点M22b k a =,得4=ab k ,又四边形ODBE 的面积为6,COE 的面积与OAD △的面积都是2k , 6422k kab k ∴++==, 解得,2k =,OAD ∴的面积是1,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属于中档题.其关键是运用k 的几何意义表示出相关图形面积.11.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y =2x+1 B .y =0.75xC .x :y =8D .xy =﹣1【答案】D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即可得. 【详解】A 、函数21y x =+是一次函数,此项不符题意;B 、函数0.75y x =是正比例函数,此项不符题意;C 、函数:8x y =可变形为8xy =,是正比例函数,此项不符题意; D 、函数1xy =-可变形为1y x=-,是反比例函数,此项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熟记定义是解题关键.12.在反比例函数2y x=-图象上有三个点()11,A x y ,()22,B x y ,()33,C x y ,若1230x x 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321y y y <<B .132y y y <<C .231y y y <<D .312y y y <<【答案】C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即可. 【详解】解:∵A (x 1,y 1)在反比例函数2y x=-图象上,x 1<0, ∴y 1>0,对于反比例函数2y x=-,在第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0<x 2<x 3, ∴y 2<y 3<0, ∴y 2<y 3<y 1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如图,在反比例函数14y x=和2ky x =的图象上取,A B 两点,若//AB x 轴,AOB ∆的面积为5,则k =________.14.如图,点A 在反比例函数ky x=(k ≠0)的图象上,且点A 是线段OB 的中点,点D 为x 轴上一点,连接BD 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C ,连接AC ,若BC :CD =2:1,S △AD C =53.则k 的值为________.15.如图,一次函数(0)y x k k =+>的图象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A 和点B .与反比例函数ky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C,CD x⊥轴,CE y⊥轴.垂足分别为点D,E.当矩形ODCE的面积是OAB的面积2倍时,k的值为______________.16.如图,ABCD的顶点A在反比例函数2yx=-的图象上,顶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C和D在反比例函数8yx=的图象上,且对角线//AC x轴,则ABCD的面积等于______.17.如图是函数1(0)y xx=>和函数2(0)y xx=-<的图象,在x轴的上方有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l与它们分别交于点A、B,过点A、B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若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8,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18.如图,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经过Rt ABO 斜边OA 的中点(5,)D m -,且与直线AB 相交于点C ,已知AOC △的面积为15,则k 的值为______.19.如图,已知等边11OA B ,顶点1A 在双曲线()30y x =>上,点1B 的坐标为(2,0).过1B 作121//B A OA ,交双曲线于点2A ,过2A 作2211//A B A B 交x 轴于2B ,得到第二个等边122B A B .过2B 作2312//B A B A 交双曲线于点3A ,过3A 作3322//A B A B 交x 轴于点3B 得到第三个等边233B A B ;以此类推,…,则点2B 的坐标为______,n B 的坐标为______.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在函数y =2x(x >0)的图象上,AC ⊥x 轴于点C ,连接OA ,则△OAC 面积为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6y x=-的图象交于(1,)A m -,(),3B n -两点,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C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6kx b x+≥-的解集; (3)点P 是x 轴上一点,且BOP ∆的面积等于BOA ∆面积,求点P 的坐标. 22.已知一次函数()0y kx n k =+≠与反比例函数my (m 0)x=≠的图象交于点(,2)A a ,()1,3B .(1)求这两个函效的表达式; (2)直接写出关于x 的不等式mkx n x+≤的解; (3)若点1(2,)P h y -在一次函数y kx n =+的图象上,若点()22,Q h y -在反比例函数m y x=的图象上,12h <,请比较1y 与2y 的大小.23.如图,一次函数2y 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交于点A 、B 两点,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C 、D 两点,且点A 的坐标为()3,2.(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求AOB 的面积.(3)点P 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一个动点,PM x ⊥轴于M ,是否存在以P 、M 、O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D △相似,若存在,直接写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4.如图,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2y x =的图象相交于()1,,A a B 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不等式2kx x>的解集.25.如图,一次函数1y x =+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像相交于点()2,3A 和点B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过点B 作BC x ⊥轴于C ,求ABCS;(3)是否在y 轴上存在一点D ,使得BD CD +的值最小,并求出D 坐标.26.如图,已知点A 在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上,点B 在直线4y x =-的图象上,点B 的纵坐标为1-,AB x ⊥轴,且92OAB S ∆=()1求k 的值; ()2点P 在y 轴上,AOP 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 的坐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无2.无3.无4.无5.无6.无7.无8.无9.无10.无11.无12.无二、填空题13.【分析】根据S△OBC-S△OAC=5求解即可【详解】解:∵轴∴S△OBC=kS△OAC=×4=2∵的面积为∴S△OBC-S△OAC=5∴k-2=5∴k=14故答案为:14【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解析:14【分析】根据S△OBC-S△OAC=5求解即可.【详解】解:∵//AB x轴,∴S△OBC=12k,S△OAC=12×4=2,∵AOB的面积为5,∴S△OBC-S△OAC=5,∴12k-2=5,∴k=14,故答案为:14.【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一般的,从反比例函数kyx(k为常数,k≠0)图象上任一点P,向x轴和y轴作垂线你,以点P及点P的两个垂足和坐标原点为顶点的矩形的面积等于常数k,以点P及点P的一个垂足和坐标原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2k.14.8【分析】作AE⊥OD于ECF⊥OD于F由BC:CD=2:1S△ADC=可求S△ACB=由OA=OBS△AOC=S△ACB=设B(2m2n)可得A(mn)由AC在y=上BC=2CD可求k=mnC(m解析:8【分析】作AE⊥OD于E,CF⊥OD于F.由BC:CD=2:1,S△ADC=53,可求S△ACB=103,由OA=OB,S△AOC=S△ACB=103,设B(2m,2n),可得A(m,n),由A、C在y=kx上,BC=2CD,可求k=mn,C(32m,23n),可推得S△AOC= S梯形AEFC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作AE⊥OD于E,CF⊥OD于F.∵BC:CD=2:1,S△ADC=53,∴S△ACB=103,∵OA=OB,∴B(2m,2n),S△AOC=S△ACB=103,A(m,n),∵A、C在y=kx上,BC=2CD,∴k=mn,∴C(32m,23n),∵S△AOC=S△AOE+S梯形AEFC﹣S△OCF=S梯形AEFC,∴12•(n+23n)×12m=103,∴mn=8,∴k=8.故答案为:8.【点睛】过反比例函数y=kx(k≠0),图像上一点P(x,y),作两坐标轴的垂线,两垂足、原点、P点组成一个矩形,矩形的面积S=x y k.过反比例函数过一点,作垂线,三角形的面积为12k.所以,对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x轴、y轴的垂线,它们与x轴、y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常数从而有k的绝对值.在解有关反比例函数的问题时,若能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会给解题带来很多方便.15.1【分析】根据题意由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得:再求解AB的坐标及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矩形在上把代入:∴B(0k)把代入:∴A(-k0)由题意得:2×解得:k=1k=0(舍去)故答案为:1【解析:1【分析】根据题意由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得:ODCE S k =矩形再求解A ,B 的坐标及212ABOS k =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矩形ODCE ,C 在kyx=上, S k ∴=矩形ODCE把0x =代入:y x k =+y k ∴=∴B(0,k)把0y =代入:y x k =+x k ∴=- ∴A(-k ,0)212ABOSk ∴=由题意得:2×212k k = 解得:k=1,k=0(舍去)1k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掌握反比例函数中k 的几何意义,一次函数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6.10【分析】作轴于轴于于设AC 交y 轴于点P 可得四边形AMNC 四边形AMOP 四边形OPNC 都是矩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则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解答即可【详解】解:作轴于轴于于设AC 交y 轴于解析:10 【分析】作AM x ⊥轴于M ,CN x ⊥轴于N ,BE AC ⊥于E ,设AC 交y 轴于点P ,可得四边形AMNC ,四边形AMOP ,四边形OPNC 都是矩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CAD ACB △≌△,则AMNC 1222ABCDACB SS AC BE S ==⨯⋅=△矩形,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解答即可.【详解】解:作AM x ⊥轴于M ,CN x ⊥轴于N ,BE AC ⊥于E ,设AC 交y 轴于点P ,∵//AC x 轴,∴AC AM ⊥,AC CN ⊥,BE x ⊥轴,AC OP ⊥, ∴四边形AMNC ,四边形AMOP ,四边形OPNC 都是矩形, ∵ABCD ,∴CAD ACB △≌△, ∴AMNC 1222ABCDACB SS AC BE S ==⨯⋅=△矩形,∵顶A 在反比例函数2y x =-的图象上,顶点C 和D 在反比例函数8y x=的图象上,AMNC AMOP OPNC S S S =+矩形矩形矩形,∴AMNC 2810S =+=矩形. 故答案为:10.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作辅助线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两个矩形的面积的和是解题的关键.17.或【分析】设点A 的坐标为则点B 的坐标为表示出AB 与AC 的长根据矩形的周长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设点A 的坐标为则点B 的坐标为∵四边形的周长为8∴∴解得∴当时;B 点坐标为;当时;B 点坐标为故答案为:或解析:()2,1-或2,33⎛⎫- ⎪⎝⎭【分析】设点A 的坐标为1,x x ⎛⎫ ⎪⎝⎭,则点B 的坐标为12,x x ⎛⎫- ⎪⎝⎭,表示出AB 与AC 的长,根据矩形的周长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设点A 的坐标为1,x x ⎛⎫ ⎪⎝⎭,则点B 的坐标为12,x x ⎛⎫- ⎪⎝⎭,∵四边形ACDB 的周长为8, ∴228AB AC +=, ∴12(2)28x x x++⋅=, 解得12131x x ⎧=⎪⎨⎪=⎩,∴1231y y =⎧⎨=⎩, 当13x =时,1,3AB AC ==;B 点坐标为2,33⎛⎫- ⎪⎝⎭; 当1x =时,3,1AB AC ==;B 点坐标为()2,1-. 故答案为:()2,1-或2,33⎛⎫-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点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横纵坐标满足解析式;利用矩形的性质建立方程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分析】先表示出点的坐标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的长即可表示出的坐标然后再根据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得的值【详解】斜边OA 的中点∴∴的面积为15∴解得∴∴用待定系数法将点代入得解得故答案 解析:10-【分析】先表示出点A 的坐标,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C 的长,即可表示出C 的坐标,然后再根据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得k 的值. 【详解】Rt ABO 斜边OA 的中点()5,D m -,∴()10,2A m -, ∴10OB =,AOC 的面积为15,∴1152AC OB =, 解得,3AC =, ∴23BC m =-,∴()10,23C m --,用待定系数法将点()10,23C m --,(5,)D m -代入,得,23105k m k m ⎧-=⎪⎪-⎨⎪=⎪-⎩, 解得2,10m k ==-, 故答案为:1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表示出C 的坐标.19.(20)(20)【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别求出B2B3B4的坐标得出规律进而求出点Bn 的坐标【详解】解:如图作A2C ⊥x 轴于点C 设B1C=a 则A2C=aOC=O解析:(,0), (,0).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别求出B 2、B 3、B 4的坐标,得出规律,进而求出点B n 的坐标. 【详解】解:如图,作A 2C ⊥x 轴于点C ,设B 1C=a ,则A 2, OC=OB 1+B 1C=2+a ,A 2(2+a). ∵点A 2在双曲线)0y x =>上, ∴(2+a )解得,或-1(舍去), ∴OB 2=OB 1+2B 1∴点B 2的坐标为(0);作A 3D ⊥x 轴于点D ,设B 2D=b ,则A 3b , OD=OB 2+B 2+b ,A 2(). ∵点A 3在双曲线y=x(x >0)上, ∴(+b )解得∴OB 3=OB 2+2B 2, ∴点B 3的坐标为(0);同理可得点B 4的坐标为(24,0)即(4,0); 以此类推…,∴点B n 的坐标为(2n ,0), 故答案为(22,0),(2n ,0).【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确求出B 2、B 3、B 4的坐标进而得出点B n 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0.1【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可得S △OAC =×2=1再相加即可【详解】解:∵函数y =(x >0)的图象经过点AAC ⊥x 轴于点C ∴S △OAC =×2=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解析:1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可得S △OAC =12×2=1,再相加即可. 【详解】 解:∵函数y =2x(x >0)的图象经过点A ,AC ⊥x 轴于点C , ∴S △OAC =12×2=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掌握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向x 轴或y 轴作垂线,这一点和垂足、原点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33y x =-+;(2)1x ≤-或02x <≤;(3)(3,0)P 或(3,0)-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 ,B 的坐标即可解决问题;(2)观察图象写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方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解决问题;(3)根据S △AOB =S △AOC +S △BOC ,求出△OAB 的面积,设P (m ,0),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把(1,)A m -,(),3B n -代入反比例函数6y x=-, 得m=6,n=2, 即A(-1,6),B(2,-3)(1,6)A -,(2,3)B -在直线y kx b =+上. 623k b k b -+=⎧∴⎨+=-⎩解得33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33y x =-+.(2)不等式6kx b x+≥-的解集为:1x ≤-或02x <≤. (3)连接OA ,OB ,由题意()0,3C ,1193132222AOB AOC BOC S S S ∆∆∆=+=⨯⨯+⨯⨯=设(,0)P m , 由题意19||322m ⋅⋅=, 解得3m =±,(3,0)P ∴或(3,0)-【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一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2.(1)3yx=,25y x=-+;(2)01x<或32x;(3)21y y>【分析】(1)先把B点坐标代入my(m0)x=≠求出m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通过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确定A点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大致画出两函数图象,利用函数图象,写出反比例函数在一次函数上方(含交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得到不等式mkx nx+的解集;(3)利用12h<得到322h->,然后利用函数图象得到1y与2y的大小.【详解】解:(1)把()1,3B代入my(m0)x=≠得133m=⨯=,∴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3yx=,把(,2)A a代入3yx=得23a=,解得32a=,则3(2A,2),把3(2A,2),()1,3B代入y kx b=+得3223k bk b⎧+=⎪⎨⎪+=⎩,解得25kb=-⎧⎨=⎩,∴一次函数解析式为25y x=-+;(2)由图可知:不等式mkx nx+的解集为01x<或32x;(3)12h<,322h∴->,21y y∴>.【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把两个函数关系式联立成方程组求解,若方程组有解则两者有交点,方程组无解,则两者无交点.也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23.(1)24y x =-,6y x=;(2)8AOB S =△;(3)存在,P点的坐标为或(-或(或(-. 【分析】(1)把()3,2A 分别代入直线2y x b =-和反比例函数ky x=进行求解即可; (2)连接OA 、OB ,由246y x y x =-⎧⎪⎨=⎪⎩解得:1132x y =⎧⎨=⎩,2216x y =-⎧⎨=-⎩,进而可得()1,6B --,然后由一次函数可得2OC =,最后根据割补法可求解△AOB 的面积; (3)当以P 、M 、O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D △相似时,始终有90PMO COD ∠=∠=︒,由(2)可得OC=2,OD=4,设点6,P a a ⎛⎫⎪⎝⎭,则6,PM OM a a ==,12OC OD =,则可分①当OPM OCD ∠=∠时,②当OPM ODC ∠=∠时,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1)把()3,2A 代入2y x b =-得:62b -=, 解得:4b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24y x =-, 把()3,2A 代入k y x=得:23k =,解得:6k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6y x=; (2)连接OA 、OB ,如图所示:由246yxyx=-⎧⎪⎨=⎪⎩解得:1132xy=⎧⎨=⎩,2216xy=-⎧⎨=-⎩,∴()3,2A,()1,6B--,在24y x=-上,当0y=时,240x-=,解得:2x=∴()2,0C∴2OC=∴1222OACS OC=⨯=△,1662OBCS OC=⨯=△,∴8AOB OAC OBCS S S=+=△△△;(3)由题意可得如图所示:当以P、M、O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D△相似时,始终有90PMO COD∠=∠=︒,由(2)可得OC=2,OD=4,设点6,P aa⎛⎫⎪⎝⎭,则6,PM OM aa==,12OCOD=,①当OPM OCD∠=∠时,∴12OC PMOD OM==,即612aa=,解得:a =±,∴点(P或(P -; ②当OPM ODC ∠=∠时, ∴12OC OM OD PM ==,即62a a =,解得:a = ∴点P或(P -;综上所述:当以P 、M 、O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D △相似时,P点的坐标为或(-或(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4.(1)2y x=;(2)01x <<或1x <- 【分析】(1)先利用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确定A (1,2),再根据A 点坐标即可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结合两个函数,先求出点B 的坐标,然后结合图像,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1把()1,A a 代入2y x =, 解得:2,a = 则()1,2A 把()1,2A 代入k y x=, 得:122,k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2y x=; ()2解方程组22y xy x =⎧⎪⎨=⎪⎩, 得:12x y =⎧⎨=⎩或12x y =-⎧⎨=-⎩,B ∴点坐标为(1,2)--,观察图象可知,不等式2kx x>的解集为:01x <<或1x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 25.(1)6y x=;(2)5;(3)存在,()0,1D - 【分析】(1)将A 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求出k 的值,即可确定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将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与一次函数解析式联立组成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根据B 所在的象限即可得到B 的坐标;三角形ABC 的面积可以由BC 为底边,A 横坐标绝对值与B 横坐标绝对值之和为高,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3)作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C′,连接BC′交y 轴上一点D ,连接CD ,求出BC′的直线解析式,即可求出D 的坐标. 【详解】(1)∵一次函数1y x =+与反比例函数ky x=相交于()2,3A 6k x y =⋅=6y x∴=(2)如图:16yx y x =+⎧⎪∴⎨=⎪⎩,∴123,2x x =-=. ∴()3,2B -- 过B 作BC x ⊥轴12552ABCS∴=⨯⨯= (3)存在.作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C ',连接BC '交y 轴上一点D , 连接CD ,()3,0C '设BC '的直线方程(0)y mx n m =+≠3032m n m n +=⎧⎨-+=-⎩∴131m n ⎧=⎪⎨⎪=-⎩ 113y x ∴=-令0,1x y ==-∴()0,1D - 【点睛】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涉及的知识有: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坐标与图形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待定系数法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学生做题时注意灵活运用.26.(1)-12;(2)点P 的坐标为()()()12340,5, 0,5,0,8,250,8P P P P ⎛⎫-- ⎝-⎪⎭【分析】()1可先求得B 点坐标,再结合△OAB 的面积可求得AB 的长,则可求得A 点坐标,把A 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求得k 的值;()2分三种情况: ①OP=OA ;②AP=OA ;③AP=OP 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详解】 解:()1点B 在直线4y x =-的图象上,点B 的纵坐标为1-,41,x ∴-=- 3,x ∴=3,(1).B ∴-设点A 的坐标为(3,)t , 则1,1t AB t <-=--.92OAB S ∆= ()191322t ∴--⨯=, 解得4,t =-∴点A 的坐标为(3,4)-.4,123kk -=-∴=12y x∴=-()2分三种情况:①点O 为顶点时:如图1,12OP OP OA ==.∵点A 的坐标为(3,4)-,∴5OA =;∴125==OP OP()()120,5,0,5P P ∴-.②点A 为顶点时:如图2.35,AP OA ==作AH y ⊥轴于H ,则34==HP HO ;()30,8P ∴-③点P 为顶点时:如图3.44AP OP =作OA 的垂直平分线PQ ,交y 轴于点4P ,∵点A 的坐标为(3,4)-,∴OA 的表达式为43y x =-; ∴OA 的中点坐标为3,22⎛⎫- ⎪⎝⎭,设PQ 的表达式为34y x b =+,将3,22⎛⎫- ⎪⎝⎭代入得,258b =- 4P Q ∴的表达式为32548y x =-. 4250,8P ⎛⎫∴- ⎪⎝⎭ 综上得出,点P 的坐标为()()()1234250,5,0,5,0,8,0,8P P P P ⎛⎫---⎪⎝⎭. 【点睛】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和几何、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相结合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dc6dbc915f804d2b16c1b7.png)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3y x=图象上的是( ) A .(3,1) B .(-3,1) C .(3,13) D .(13,3)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满足xy=3. 【详解】解:A 、∵3×1=3,∴此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A 正确; B 、∵(-3)×1=-3≠3,∴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B 错误; C 、∵13=133垂, ∴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C 错误; D 、∵13=133垂, ∴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D 错误;故选A.2.如图,ABDC Y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 0,3 1, 0A B -,顶点,C D 在双曲线ky x =上,边BD 交y 轴于点E ,且四边形A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3倍,则k 的值为:( )A .6-B .4-C .3-D .12-【答案】A 【解析】 【分析】过D 作DF//y 轴,过C 作//CF x 轴,交点为F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DCF ABO ∆≅∆利用平移写好,C D 的坐标,由四边形A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3倍,得到2,DB BE =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横坐标,再利用反比例函数写D 的坐标,列方程求解k . 【详解】解:过D 作DF//y 轴,过C 作//CF x 轴,交点为F , 则,CF DF ⊥ABDC QY ,,CDF BAO ∴∠∠的两边互相平行,,AB DC = CDF BAO ∴∠=∠, 90,DFC BOA ∠=∠=︒Q ,DCF ABO ∴∆≅∆ ,,CF BO DF AO ∴==设(,),k C m m由()(), 0,3 1, 0A B -结合平移可得:(1,3)kD m m++, Q 四边形A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3倍, 11()322BD BE DE CA h h BE ∴+=⨯⨯, ,,BD BE h h AC BD ==Q3DE AC BE ∴+=, 4,DE BD BE BE ∴++= 2,DB BE ∴=(1,3),(1,0),0,E kD m B x m++=Q ∴ 由中点坐标公式知:110,2m ++= 2m ∴=- ,(1,)1kD m m ++Q ,3212k k ∴=+-+-, 6.k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移性质,中点坐标公式,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题关键.3.如图, 在同一坐标系中(水平方向是x轴),函数kyx=和3y kx=+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作答.【详解】解:A、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一致,正确;B、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与3>0矛盾,错误;C、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矛盾,错误;D、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矛盾,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4.如图,直线l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C.若AB=BC,△AOB的面积为3,则k的值为()A.6 B.9 C.12 D.18【答案】C【解析】【分析】设OB=a,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即可表示出点C,把点C代入反比例函数即可求得k.【详解】作CD⊥x轴于D,设OB=a,(a>0)∵△AOB的面积为3,∴12OA•OB=3,∴OA=6a,∵CD∥OB,∴OD=OA=6a,CD=2OB=2a,∴C(6a,2a),∵反比例函数y =kx经过点C , ∴k =6a×2a =1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会运用相似求线段长度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是函数()0ky x x=>在第一象限内图象上一动点,过点A 分别作AB x ⊥轴于点B AC y ⊥、轴于点C ,AB AC 、分别交函数()10y x x=>的图象于点E F 、,连接OE OF 、.当点A 的纵坐标逐渐增大时,四边形OFAE 的面积( )A .不变B .逐渐变大C .逐渐变小D .先变大后变小【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得出矩形ACOB 的面积为k ,BOE S V COF S =V 12=,则四边形OFAE 的面积为定值1k -. 【详解】 ∵点A 是函数(0ky x x=>)在第一象限内图象上,过点A 分别作AB ⊥x 轴于点B ,AC ⊥y 轴于点C ,∴矩形ACOB 的面积为k ,∵点E 、F 在函数1y x=的图象上, ∴BOE S V COF S =V 12=, ∴四边形OFAE 的面积11122k k =--=-, 故四边形OFAE 的面积为定值1k -,保持不变,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中系数k 的几何意义,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可求出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6.ABC ∆的面积为2,边BC 的长为x ,边BC 上的高为y ,则y 与x 的变化规律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得122xy = ∴4y x=∵00x y >>,∴y 与x 的变化规律用图象表示大致是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问题,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若一个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270°,圆锥母线l与底面半径r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得到2πr=270180lπ⋅⋅,整理得l=43r(r>0),然后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2πr=270180lπ⋅⋅,所以l=43r(r>0),即l与r为正比例函数关系,其图象在第一象限.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圆锥的计算;函数的图象.8.如图,直线y1=x+b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y2=﹣5x(x<0)的图象交于C,D两点,点C的横坐标为﹣1,过点C作CE⊥y轴于点E,过点D作DF ⊥x轴于点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5B .BC =ADC .五边形CDFOE 的面积为35D .当x <﹣2时,y 1>y 2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函数值与相应自变量的关系,可得C 点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一次函数解析式,可判断A 选项;根据解方程组,可得C 、D 点的坐标,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判断B 选项; 根据图形的分割,可得梯形、矩形,根据面积的和差,可判断C 选项; 根据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函数图象在上方的函数值大,可判断D 选项. 【详解】解:由反比例函数y 2=﹣5x(x <0)经过C ,点C 的横坐标为﹣1,得 y =﹣51-=5,即C (﹣1,5).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交于C 、D 点, 5=﹣1+b ,解得b =6,故A 错误;CE ⊥y 轴于E 点,E (0,﹣5),BE =6﹣5=1.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交于C 、D 点,联立65y x y x =+⎧⎪⎨=-⎪⎩,x 2+6x +5=0解得x 1=﹣5,x 2=﹣1, 当x =﹣5时,y =﹣5+6=1, 即D (﹣5,1),即DF =1, 在△ADF 和△CBE 中,DAF BCEAFD CEB DF BE ∠=∠⎧⎪∠=∠⎨⎪=⎩, △ADF ≌△CBE (AAS ),AD=BC,故B正确;作CG⊥x轴,S△CDFOE=S梯形DFGC+S矩形CGOE=()(15)422DF CG FGOG CG++⨯+g+1×5=17,故C错误;由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的部分,得﹣5<x<﹣1,即当﹣5<x<﹣1时,y1>y2,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利用了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点的坐标与函数解析式的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图形分割法求图形的面积,函数图象与不等式的关系.9.如图,点P是反比例函数y=kx(x<0)图象上一点,过P向x轴作垂线,垂足为M,连接OP.若Rt△POM的面积为2,则k的值为()A.4 B.2 C.-4 D.-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得到S△POD=12|k|=2,然后去绝对值确定满足条件的k的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得S△POD=12|k|,所以12|k||=2, 而k <0, 所以k=-4.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在反比例函数y=kx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 轴和y 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10.方程2x 3x 10+-=的根可视为函数3y x =+的图象与函数1y x=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则方程3x 2x 10+-=的实根x 0所在的范围是( ) A .010<x <4B .011<x <43C .011<x <32D .01<x <12【答案】C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推断方程x 3+2x-1=0的实根是函数y=x 2+2与1y x=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再根据四个选项中x 的取值代入两函数解析式,找出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上方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抛物线的上方两个点即可判定推断方程x 3+2x-1=0的实根x 所在范围. 【详解】解:依题意得方程3x 2x 10+-=的实根是函数2y x 2=+与1y x=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们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当x=14时,21y x 2216=+=,1y 4x==,此时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下方;当x=13时,21229y x =+=,1y 3x ==,此时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下方; 当x=12时,21224y x =+=,1y 2x==,此时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上方; 当x=1时,2y x 23=+=,1y 1x==,此时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上方. ∴方程3x 2x 10+-=的实根x 0所在范围为:011<x <32.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能力.解决此类识图题,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11.已知反比例函数2y x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图象必经过点(-1,2)B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D .若x >1,则y >-2 【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可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函数所在的象限和增减性对各选项作出判断.【详解】解: A 、把(-1,2)代入函数解析式得:2=-21-成立,故点(-1,2)在函数图象上,故选项正确;B 、由k=-2<0,因此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不正确;C 、由k=-2<0,因此函数图象在二、四象限内,故选项正确;D 、当x=1,则y=-2,又因为k=-2<0,所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因此x >1时,-2<y <0,故选项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2.已知1122(,),,)A x y Bx y (均在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像上,若120x x <<,则12,y y 的大小关系是( )A .120y y <<B .210y y <<C .120y y <<D .210y y << 【答案】D【解析】【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解:∵反比例函数2yx=中k=2>0,∴此函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0<x l<x2,∴点A(x1,y1),B(x2,y2)均在第一象限,∴0<y2<y l.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在第一象限内,边BC与x轴平行,A,B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4,2,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经过A,B两点,若菱形ABCD的面积为25,则k的值为()A.2 B.3 C.4 D.6【答案】C【解析】【分析】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CB的延长线于点E,根据A,B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4,2,可得出横坐标,即可求得AE,BE的长,根据菱形的面积为5,求得AE的长,在Rt△AEB 中,即可得出k的值.【详解】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CB的延长线于点E,∵A ,B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且纵坐标分别为4,2, ∴A (4k ,4),B (2k ,2), ∴AE =2,BE 12=k 14-k 14=k , ∵菱形ABCD 的面积为5∴BC×AE =5BC 5=∴AB =BC 5=在Rt △AEB 中,BE 22AB AE =-=1 ∴14k =1, ∴k =4.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记菱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已知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2y x =-和2k y x=的图象上,若点A 是线段OB 的中点,则k 的值为( ).A .8-B .8C .2-D .4-【答案】A【解析】【分析】 设A (a ,b ),则B (2a ,2b ),将点A 、B 分别代入所在的双曲线解析式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设A (a ,b ),则B (2a ,2b ),∵点A 在反比例函数12y x =-的图象上, ∴ab =−2;∵B 点在反比例函数2k y x=的图象上, ∴k =2a•2b =4ab =−8.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图象上的点(x ,y )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 ,即xy =k .15.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11,A x y 、()22,B x y 两点在该图象上,下列命题:①过点A 作AC x ⊥轴,C 为垂足,连接OA .若ACO ∆的面积为3,则6k=-;②若120x x <<,则12y y >;③若120x x +=,则120y y +=其中真命题个数是( )A .0B .1C .2D .3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由题意可得k <0,y 1=,,sin cos 22x x x ππ⎡⎤∃∈-≤⎢⎥⎣⎦,y 2=2k x ,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判断①,根据点位于的象限判断②,结合已知条件列式计算判断③,由此即可求得答案.【详解】∵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 ∴k<0,∵()11,A x y 、()22,B x y 两点在该图象上,∴y 1=,,sin cos 22x x x ππ⎡⎤∃∈-≤⎢⎥⎣⎦,y 2=2k x , ∴x 1y 1=k ,x 2y 2=k ,①过点A 作AC x ⊥轴,C 为垂足,∴S △AOC =1OC?AC 2=11x ?y k =322=, ∴6k =-,故①正确;②若120x x <<,则点A 在第二象限,点B 在第四象限,所以12y y >,故②正确; ③∵120x x +=,∴()121212120k x x k k y y x x x x ++=+==,故③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的图象上,点C ,D 在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上,AC//BD//y 轴,已知点A ,B 的横坐标分别为1,2,△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32,则k 的值为( )A .4B .3C .2D .32【答案】B【解析】【分析】 首先根据A,B 两点的横坐标,求出A,B 两点的坐标,进而根据AC//BD// y 轴,及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特点得出C,D 两点的坐标,从而得出AC,BD 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S △OAC ,S △ABD 的面积,再根据△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32,列出方程,求解得出答案.【详解】把x=1代入1y x=得:y=1, ∴A(1,1),把x=2代入1y x =得:y=12, ∴B(2, 12), ∵AC//BD// y 轴, ∴C(1,K),D(2,k 2) ∴AC=k-1,BD=k 2-12, ∴S △OAC =12(k-1)×1, S △ABD =12 (k 2-12)×1, 又∵△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32, ∴12(k-1)×1+12 (k 2-12)×1=32,解得:k=3; 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7.若反比例函数()2221my m x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 的值是( ) A .-1或1B .小于12的任意实数 C .-1 D .不能确定 【答案】C【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出方程221m -=-且210m -<求解即可.【详解】解:22(21)m y m x -=-Q 是反比例函数,∴221m -=-,210m -≠,解之得1m =±.又因为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所以210m -<, 解得12m <,即m 的值是1-. 故选:C . 【点睛】 对于反比例函数()0k y k x=≠.(1)0k >,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在一、三象限;(2)k 0< ,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内.18.点(2,﹣4)在反比例函数y=k x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在此函数图象上的是( ) A .(2,4)B .(﹣1,﹣8)C .(﹣2,﹣4)D .(4,﹣2) 【答案】D【解析】【详解】∵点(2,-4)在反比例函数y=k x 的图象上, ∴k =2×(-4)=-8.∵A 中2×4=8;B 中-1×(-8)=8;C 中-2×(-4)=8;D 中4×(-2)=-8,∴点(4,-2)在反比例函数y=k x 的图象上.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反比例系数k ,解决该题型题目时,结合点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k 值是关键.19.当0x <时,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象( ) A .在第一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B .在第二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在第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D .在第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B【分析】 反比例函数2y x =-中的20k =-<,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利用0x <判断即可. 【详解】解:Q 反比例函数2y x=-中的20k =-<, ∴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又0x <Q ,∴图象在第二象限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对于反比例函数()0k y k x=≠,(1)0k >,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在一、三象限;(2)k 0< ,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内.20.如图,一次函数1y ax b =+和反比例函数2k y x=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则使12y y >成立的x 取值范围是( )A .20x -<<或04x <<B .2x <-或04x <<C .2x <-或4x >D .20x -<<或4x >【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图象找出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时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观察函数图象可发现:2x <-或04x <<时,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 ∴使12y y >成立的x 取值范围是2x <-或04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函数与不等式,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基础测试题附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基础测试题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146c85360cba1aa811dab0.png)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基础测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kx 与y =-2x的图象交于 A、B 两点,过 A 作 y 轴的垂线,交函数4yx=的图象于点 C,连接 BC,则△ABC 的面积为()A.2 B.4 C.6 D.8【答案】C【解析】【分析】连接OC,根据图象先证明△AOC与△COB的面积相等,再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出△AOD与△ODC的面积即可得△ABC的面积.【详解】连接OC,设AC⊥y轴交y轴为点D,如图,∵反比例函数y=-2x为对称图形,∴O为AB 的中点,∴S△AOC=S△COB,∵由题意得A点在y=-2x上,B点在y=4x上,∴S△AOD=12×OD×AD=12xy=1;S△COD=12×OC×OD=12xy=2;S△AOC= S△AOD+ S△COD=3,∴S△ABC= S△AOC+S△COB=6.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与三角形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与三角形面积运算.2.如图,菱形OABC的顶点C的坐标为(3,4),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k(x>0)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k的值为yxA.12 B.20 C.24 D.32【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如图,过点C作CD⊥x轴于点D,∵点C的坐标为(3,4),∴OD=3,CD=4.∴根据勾股定理,得:OC=5.∵四边形OABC是菱形,∴点B的坐标为(8,4).∵点B在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故选D.3.已知点A (﹣2,y 1),B (a ,y 2),C (3,y 3)都在反比例函数4y x =的图象上,且﹣2<a <0,则( )A .y 1<y 2<y 3B .y 3<y 2<y 1C .y 3<y 1<y 2D .y 2<y 1<y 3【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k >0,在图象的每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双曲线在第一三象限,逐一分析即可.【详解】∵反比例函数y=4x中的k=4>0, ∴在图象的每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双曲线在第一三象限,∵-2<a <0,∴0>y 1>y 2,∵C (3,y 3)在第一象限,∴y 3>0,∴213y y y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地应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点A 在双曲线4y x=上,点B 在双曲线(0)k y k x =≠上,AB x P 轴,交y 轴于点C .若2AB AC =,则k 的值为( )A .6B .8C .10D .12【答案】D【解析】【分析】 过点A 作AD ⊥x 轴于D ,过点B 作BE ⊥x 轴于E ,得出四边形ACOD 是矩形,四边形BCOE 是矩形,得出ACOD S 矩形=4,BCOE S k =矩形,根据AB=2AC ,即BC=3AC ,即可求得矩形BCOE 的面积,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得k 的值.【详解】过点A 作AD ⊥x 轴于D ,过点B 作BE ⊥x 轴于E ,∵AB ∥x 轴,∴四边形ACOD 是矩形,四边形BCOE 是矩形,∵AB=2AC ,∴BC=3AC ,∵点A 在双曲线4y x=上, ∴ACOD S 矩形=4,同理BCOE S k =矩形,∴矩形3BCOE ACOD S S =矩形矩形=12,∴k=1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作出辅助线,构建矩形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y =k x(x <0)的图象上的一点,过点A 作平行四边形ABCD ,使点B 、C 在x 轴上,点D 在y 轴上.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8,则k 的值为( )A .8B .﹣8C .4D .﹣4【答案】B【解析】作AE ⊥BC 于E ,由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得AD ∥x 轴,则可判断四边形ADOE 为矩形,所以S 平行四边形ABCD =S 矩形ADOE ,根据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得到S 矩形ADOE =|k|.【详解】解:作AE ⊥BC 于E ,如图,∵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 ∥x 轴,∴四边形ADOE 为矩形,∴S 平行四边形ABCD =S 矩形ADOE ,而S 矩形ADOE =|k|,∴|k|=8,而k <0∴k=-8.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y=k x (k≠0)系数k 的几何意义:从反比例函数y=k x(k≠0)图象上任意一点向x 轴和y 轴作垂线,垂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k|.6.如图,点P 是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过点P 作PM x ⊥轴,垂足为M . 连接OP . 若POM ∆的面积等于2. 5,则k 的值等于 ( )A .5-B .5C . 2.5-D .2. 5【答案】A【解析】【分析】 利用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得到12|k|=2,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绝对值的意义确【详解】解:∵△POM的面积等于2.5,∴12|k|=2.5,而k<0,∴k=-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在反比例函数y=kx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也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7.如图,A,B是反比例函数y=4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两点,且A,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2和4,则△OAB的面积是()A.4 B.3 C.2 D.1【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及A,B两点的横坐标,求出A(2,2),B(4,1).再过A,B两点分别作AC⊥x轴于C,BD⊥x轴于D,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得出S△AOC=S△BOD=12×4=2.根据S四边形AODB=S△AOB+S△BOD=S△AOC+S梯形ABDC,得出S△AOB=S梯形ABDC,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出S梯形ABDC=12(BD+AC)•CD=12×(1+2)×2=3,从而得出S△AOB=3.【详解】∵A,B是反比例函数y=4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两点,且A,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2和4,∴当x=2时,y=2,即A(2,2),当x=4时,y=1,即B(4,1),如图,过A,B两点分别作AC⊥x轴于C,BD⊥x轴于D,则S △AOC =S △BOD =12×4=2, ∵S 四边形AODB =S △AOB +S △BOD =S △AOC +S 梯形ABDC ,∴S △AOB =S 梯形ABDC ,∵S 梯形ABDC =12(BD+AC )•CD=12×(1+2)×2=3, ∴S △AOB =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0k y k x=≠中k 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梯形的面积,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 与k 的关系为S=12|k|是解题的关键.8.若一个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270°,圆锥母线l 与底面半径r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得到2πr=270180l π⋅⋅,整理得l=43r (r >0),然后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2πr=270180lπ⋅⋅,所以l=43r(r>0),即l与r为正比例函数关系,其图象在第一象限.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圆锥的计算;函数的图象.9.如图,直线l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C.若AB=BC,△AOB的面积为3,则k的值为()A.6 B.9 C.12 D.18【答案】C【解析】【分析】设OB=a,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即可表示出点C,把点C代入反比例函数即可求得k.【详解】作CD⊥x轴于D,设OB=a,(a>0)∵△AOB的面积为3,∴12OA•OB=3,∴OA=6a,∵CD∥OB,∴OD=OA=6a,CD=2OB=2a,∴C(6a,2a),∵反比例函数y=kx经过点C,∴k=6a×2a=1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直线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会运用相似求线段长度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过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一点A 作AB x ⊥轴于点B ,连接AO ,若2AOB S ∆=,则k 的值为( )A .2B .3C .4D .5【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2AOB S ∆=,利用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k 值,再根据函数在第一象限可确定k 的符号. 【详解】解:由AB x ⊥轴于点B ,2AOB S ∆=,得到122AOB S k ∆== 又因图象过第一象限, 122AOB S k ∆==,解得4k =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11.如图,A 、C 是函数1y x=的图象上任意两点,过点A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B ,过点C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D .记Rt AOB ∆的面积为1S ,Rt COD ∆的面积为2S ,则1S 和2S 的大小关系是( )A .12S S >B .12S S <C .12=S SD .由A 、C 两点的位置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双曲线的图象上的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 的关系即S=12k|. 【详解】由题意得:S 1=S 2=12|k|=12.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y =k x中k 的几何意义,即图象上的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 的关系即S=12|k|,是经常考查的一个知识点;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12.如图,已知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2y x =-和2k y x=的图象上,若点A 是线段OB 的中点,则k 的值为( ).A .8-B .8C .2-D .4-【答案】A【解析】【分析】 设A (a ,b ),则B (2a ,2b ),将点A 、B 分别代入所在的双曲线解析式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设A (a ,b ),则B (2a ,2b ),∵点A 在反比例函数12y x =-的图象上, ∴ab =−2;∵B 点在反比例函数2k y x=的图象上, ∴k =2a•2b =4ab =−8.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图象上的点(x ,y )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 ,即xy =k .13.如图所示,已知()121,,2,2A y B y ⎛⎫ ⎪⎝⎭为反比例函数1y x =图象上的两点,动点(),0P x 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当AP BP -的值最大时,连结OA ,AOP ∆的面积是 ( )A.12B.1 C.32D.52【答案】D【解析】【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A,B的坐标,然后连接AB并延长AB交x轴于点P',当P 在P'位置时,PA PB AB-=,即此时AP BP-的值最大,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从而求出P'的坐标,进而利用面积公式求面积即可.【详解】当12x=时,2y=,当2x=时,12y=,∴11(,2),(2,)22A B.连接AB并延长AB交x轴于点P',当P在P'位置时,PA PB AB-=,即此时AP BP-的值最大.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kx b=+,将11(,2),(2,)22A B代入解析式中得122122k bk b⎧+=⎪⎪⎨⎪+=⎪⎩解得152kb=-⎧⎪⎨=⎪⎩,∴直线AB解析式为52y x=-+.当0y=时,52x=,即5(,0)2P',115522222AOP AS OP y'∴=⋅=⨯⨯=V.故选:D.【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掌握待定系数法以及找到AP BP -何时取最大值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若直线2y x n =-+与y 轴交于点B ,与双曲线()20y x x=-<交于点(),1A m ,则AOB V 的面积为( )A .6B .5C .3D .1.5【答案】C【解析】【分析】 先根据题意求出A 点坐标,再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从而求出B 点坐标,则问题可解.【详解】解:由已知直线2y x n =-+与y 轴交于点B ,与双曲线()20y x x =-<交于点(),1A m ∴21m=-则m=-2 把A (-2,1)代入到2y x n =-+,得()122n =-⨯-+∴n=-3∴23y x =--则点B (0,-3)∴AOB V 的面积为132=32⨯⨯ 故应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应用数形结合思想.15.如图,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在坐标原点,∠OAB=30°,若点A 在反比例函数y=6x(x >0)的图象上,则经过点B 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A.y=﹣6xB.y=﹣4xC.y=﹣2xD.y=2x【答案】C 【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13BCOAODSS=VV,进而得出S△AOD=3,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过点B作BC⊥x轴于点C,过点A作AD⊥x轴于点D,∵∠BOA=90°,∴∠BOC+∠AOD=90°,∵∠AOD+∠OAD=90°,∴∠BOC=∠OAD,又∵∠BCO=∠ADO=90°,∴△BCO∽△ODA,∵BOAO=tan30°3∴13BCOAODSS=VV,∵12×AD×DO=12xy=3,∴S△BCO=12×BC×CO=13S△AOD=1,∵经过点B的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象限,故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x.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反比例函数数的几何意义,正确得出S △AOD =2是解题关键.16.直线y =ax (a >0)与双曲线y =3x 交于A (x 1,y 1)、B (x 2,y 2)两点,则代数式4x 1y 2-3x 2y 1的值是( )A .-3aB .-3C .3aD .3【答案】B【解析】【分析】先把1(A x ,1)y 、2(B x ,2)y 代入反比例函数3y x =得出11x y g 、22x y g 的值,再根据直线与双曲线均关于原点对称可知12x x =-,12y y =-,再把此关系式代入所求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A x Q ,1)y 、2(B x ,2)y 在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象上, 11223x y x y ∴==g g ,Q 直线(0)y ax a =>与双曲线3y x=的图象均关于原点对称, 12x x ∴=-,12y y =-,∴原式111111433x y x y x y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及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11223x y x y ==g g ,12x x =-,12y y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反比例函数21k y x+=的图象上有两点()11,A a y -,()21,B a y +,若12y y <,则a 的取值范围( )A .1a <-B .1a >C .11a -<<D .这样的a 值不存在【答案】C【解析】【分析】 由210k +>得出在同一分支上,反比例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然后结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进行求解.【详解】210k +>Q ,∴在同一分支上,反比例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1a a -<+Q ,12y y <,∴点A ,B 不可能在同一分支上,只能为位于不同的两支上,10a ∴-<且10a +>,11a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分支.18.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2(0)y x x=>的图象上任意一点,AB x P 轴交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象于点B ,以AB 为边作ABCD Y ,其中C 、D 在x 轴上,则ABCD S Y 为( )A .2.5B .3.5C .4D .5【答案】D【解析】【分析】 过点B 作BH ⊥x 轴于H ,根据坐标特征可得点A 和点B 的纵坐标相同,由题意可设点A 的坐标为(2a,a ),点B 的坐标为(3a -,a ),即可求出BH 和AB ,最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过点B 作BH ⊥x 轴于H∵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B x 轴,CD=AB∴点A 和点B 的纵坐标相同由题意可设点A 的坐标为(2a ,a ),点B 的坐标为(3a -,a ) ∴BH=a ,CD=AB=2a -(3a -)=5a∴ABCD S Y =BH·CD=5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题,掌握利用反比例函数求几何图形的面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9.若点A (﹣4,y 1)、B (﹣2,y 2)、C (2,y 3)都在反比例函数1y x =-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2>y 3B .y 3>y 2>y 1C .y 2>y 1>y 3D .y 1>y 3>y 2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y 1、y 2、y 3的值,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详解】∵点A(﹣4,y 1)、B(﹣2,y 2)、C(2,y 3)都在反比例函数1y x =-的图象上, ∴11144y =-=-,21122y =-=-,312y =-, 又∵﹣12<14<12, ∴y 3<y 1<y 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值的大小比较,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满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20.下列函数:①y=-x;②y=2x;③1yx=-;④y=x2.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答案】B【解析】【分析】分别根据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一次函数y=-x中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正确;∵正比例函数y=2x中,k=2,∴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错误;∵反比例函数1yx-=中,k=-1<0,∴当x<0时函数的图像在第二象限,此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错误;∵二次函数y=x2,中a=1>0,∴此抛物线开口向上,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判断出各函数的增减性.。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反比例函数》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反比例函数》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b6087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0.png)
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面的函数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A 、y =3x -1B 、y =x 2C 、y =1x D 、y =2x -132、对于函数y = 4x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第 一、第三象限B.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这个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D.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3、下列四个点,在反比例函数y= 6x 图象上的是( )A.(1,-6)B.(2,4)C.(3,-2)D.(-6,-1) 4、若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点(2,-1),则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 )A.第 一、二象限B.第 一、三象限C.第二、三象限D.第二、四象限 5、在反比例函数 y=kx (k<0)的图象上有两点(﹣1,y 1),(﹣2,y 2),则y 1-y 2的值是( )A.负数B.非正数C.正数D.不能确定6、在反比例函数y =k -3x图象的任一支曲线上,y 都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3B .k >0C .k <3D .k <0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7、某汽车行驶时的速度v(米/秒)与它所受的牵引力F(牛)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它所受牵引力为1200牛时,汽车的速度为( )A .180千米/时B .144千米/时C .50千米/时D .40千米/时8、如图,双曲线y=kx (k ≠0)上有一点A ,过点A 作AB ⊥x 轴于点B ,△AOB 的面积为2,则该双曲线的表达式为( )A.y =2xB.y =-2xC.y = 4xD. y =-4x9、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ax+b 与反比例函数y= k x图象交于M 、N 两点,则不等式ax+b >kx解集为( )A.x >2B.﹣1<x <0C.﹣1<x <0或0<x <2D.x >2或﹣1<x <010、如图,已知A ,B 是反比例函数y=kx (k >0,x >0)图象上的两点,∠AOM=300,BC ∥x 轴,交y 轴于点C ,动点P 从坐标原点O 出发,沿O →A →B →C (图中“→”所示路线)匀速运动,终点为C ,过P 作PM ⊥x 轴,垂足为M.设三角形OMP 的面积为S ,P 点运动时间为t ,则S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若y=x m是反比例函数,则m = .12、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A(-2,-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 13、如果反比例函数 y=m−4x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内,则m 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点(﹣1,y 1),(2,y 2),(3,y 3)在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上,则用“<”连接y 1,y 2,y 3为 .15、若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mx 的图象的一个交点的坐标为(1,2),则它们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_____.16、如图,A,B 是双曲线y= kx 上的两点,过A 点作AC ⊥x 轴,交OB 于D 点,垂足为C.若△ADO 的面积为1,D 为OB 的中点,则k 的值为 .第16题图三、解答(一)(每小题6分,共18分)17、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此电源时,电流I (A)是电阻R (Ω)的反比例 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 (1)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当R =10Ω时,电流能是4A 吗?为什么?18、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点A (2,3).(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2)请判断点B (1,6)是否在这个函数图象上,并说明理由.19、已知反比例函数y =k x ,当x =-13时,y =-6.(1)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y 随x 的增大如何变化? (2)当12<x <4时,求y 的取值范围.四、解答(二)(每小题7分,共21分)20、如图,已知直线y 1=x+m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与双曲线(x <0)分别交于点C 、D ,且D 点坐标为(﹣2,1),C 点的横坐标为x=-1. (1)分别求出直线AB 及双曲线的解析式;(2)利用图象直接写出:当x 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y1>y2 ?21、如图,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x 的图象交于点A ﹙﹣2,﹣5﹚,C ﹙5,n ﹚,交y轴于点B ,交x 轴于点D.(1)求反比例函数y=mx 和一次函数y=kx+b 的表达式;(2)连接OA ,OC.求△AOC 的面积.22、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 和点B(﹣2,n),与x 轴交于点C(﹣1,0),连接OA.(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 在坐标轴上,且满足PA=OA ,求点P 的坐标.五、解答(三)(每小题9分,共27分)23.如图,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与反比例y=kx(k 为常数,且k ≠0)的图象交于A (1,a ),B 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求点B的坐标;(3)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求PA+PB的最.小值.24、教师办公室有一种可以自动加热的饮水机,该饮水机的工作程序是:放满水后,接通电源,则自动开始加热,每分钟水温上升10 ℃,待加热到100 ℃,饮水机自动停止加热,水温开始下降,水温y(℃)和通电时间x(min)成反比例函数关系,直至水温降至室温,饮水机再次自动加热,重复上述过程.设某天水温和室温均为20 ℃,接通电源后,水温y(℃)和通电时间x(min)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求出当0≤x≤8和8<x≤a时,y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出图中a的值;(3)李老师这天早上7:30将饮水机电源打开,若他想在8:10上课前喝到不低于40 ℃的开水,则他需要在什么时间段内接水?(第24题)25、如图,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交于A,B两点,过点A作AC垂直x轴于点C,连接BC,若△ABC的面积为2.(1)求k的值.(2)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D ,使△ABD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CBDDC AADDA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1 12、y=6x 13、m ﹤4 14、y 2﹤y 3﹤y 1 15、(-1 ,-2) 16、83三、解答(一)(每小题6分,共18分)17、解:(1)依题意设I =U R (U ≠0).(2分)把M (4,9)代入,得U =4×9=36,∴I =36R(R >0);(2)不能.理由如下:当R =10Ω时,I =3610=3.6(A),∴当R =10Ω时,电流不可能是4A18、解:(1)∵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经过点A (2,3),∴k =2×3=6,∴y =6x;(2)点B (1,6)在这个函数图象上.(7分)理由如下:在反比例函数y =6x 中,当x =1时,y =6,∴点B (1,6)在这个函数图象上.19、解:(1)把x =-13,y =-6代入y =k x中,得-6=k-13,则k =2,即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2x.因为k >0,所以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第 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2)将x =12代入表达式中得y =4,将x =4代入表达式中得y =12,所以y 的取值范围为12<y <4.四、解答(二)(每小题7分,共21分)20、解:(1)y 1=x+3,y 2=-12;(2)当﹣2<x <﹣1时,y 1>y 2.21、解:(1)把A ﹙﹣2,﹣5﹚代入y=mx得:m=10,即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10x把C ﹙5,n ﹚代入y=10x得:n=2,即C (5,2),把A 、C 的坐标代入y=kx+b 得: -2k+b=-5 ,解得:k=1,b=﹣3, 5k+b=2 所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 ﹣3;(2)把x=0代入y=x ﹣3得:y=﹣3,即OB=3,∵C (5,2),A ﹙﹣2,﹣5﹚,∴△AOC 的面积为12×3×|﹣2|+12×3×5=10.5; 22、(1)y=x+1,;(2)(2,0)或(0,4).(2)解:由,解得:,或,∵B(﹣2,﹣1),∴A(1,2). 分两种情况:①如果点P 在x 轴上,设点P 的坐标为(x ,0),∵PA=OA ,∴(x-1)2+22=12+22,解得x 1=2,x 2=0(不合题意舍去), ∴点P 的坐标为(2,0);②如果点P 在y 轴上,设点P 的坐标为(0,y),∵PA=OA ,∴12+(y-2)2=12+22,解得y 1=4,y 2=0(不合题意舍去), ∴点P 的坐标为(0,4);综上所述,所求点P 的坐标为(2,0)或(0,4). 五、解答(三)(每小题9分,共27分)23. (1)解:把点A (1,a )代入一次函数y=﹣x+4, 得a=﹣1+4, 解得a=3,∴A (1,3),点A (1,3)代入反比例函数y=kx , 得k=3,∴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y=3x,(2)两个函数解析式联立列方程组得 , 解得x 1=1,x 2=3, ∴点B 坐标(3,1)(3)解:作点B 作关于x 轴的对称点D ,交x 轴于点C ,连接AD ,交x 轴于点P ,此时PA+PB=PA+PD=AD 的值最.小, ∴D (3,﹣1), ∵A (1,3),∴AD= =25 , ∴PA+PB 的最.小值为2 5.24.解:(1)当0≤x ≤8时,设y =k 1x +b ,将(0,20),(8,100)的坐标分别代入y =k 1x +b ,可求得k 1=10,b =20. ∴当0≤x ≤8时,y =10x +20. 当8<x ≤a 时,设y =k 2x ,将(8,100)的坐标代入y =k 2x ,得k 2=800.∴当8<x ≤a 时,y =800x.综上,当0≤x ≤8时,y =10x +20; 当8<x ≤a 时,y =800x .(2)将y =20代入y =800x ,解得x =40,即a =40. (3)当y =40时,x =80040=20.∴要想喝到不低于40 ℃的开水,x 需满足8≤x ≤20,即李老师要在7:38到7:50之间接水. 25.解:(1)∵正比例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交点关于原点对称,∴S △AOC =S △BOC =12S △ABC =1.又∵AC 垂直于x 轴,∴k =2.(2)假设存在这样的点D ,设点D 的坐标为(m ,0). 由⎩⎪⎨⎪⎧y =2x ,y =2x 解得⎩⎪⎨⎪⎧x 1=1,y 1=2,⎩⎪⎨⎪⎧x 2=-1,y 2=-2. ∴A(1,2),B(-1,-2). ∴AD =(1-m )2+22, BD =(m +1)2+22,AB =(1+1)2+(2+2)2=2 5. 当D 为直角顶点时,∵AB =25,∴OD =12AB = 5.∴D 的坐标为(5,0)或(-5,0). 当A 为直角顶点时,由AB 2+AD 2=BD 2,得(25)2+(1-m)2+22=(m +1)2+22, 解得m =5,即D(5,0). 当B 为直角顶点时,由BD 2+AB 2=AD 2,得(m +1)2+22+(25)2=(1-m)2+22, 解得m =-5,即D(-5,0).∴存在这样的点D ,使△ABD 为直角三角形,点D 的坐标为(5,0)或(-5,0)或(5,0)或(-5,0).。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中考复习考点专练:反比例函数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中考复习考点专练:反比例函数](https://img.taocdn.com/s3/m/d80f525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3.png)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中考复习考点专练:反比例函数一、单选题1.下列各点在反比例函数 4y x=-图像上的是( ) A .()14, B .()22-, C .()22--,D .()41--,2.若反比例函数 ky x=的图象经过点(2, 4- ),则 k 的值为( ). A .2B .-2C .8D .-83.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ax+b 和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不等式ax+b>kx的解集为( )A .x<−3B .−3<x<0或x>1C .x<−3或x>1D .−3<x<14.如果反比例函数y=1m x+ 在各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0 B .m >0 C .m <﹣1 D .m >﹣15.某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3,两直角边分别为x 、y ,则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及x 的取值范围分别是( ) A .y=3x ,x≠0 B .y=3x,x >0C .y=6x,x≠0 D .y=6x,x >0 6.如图,市煤气公司计划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4m 3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则储存室的底面积S (单位:m 2)与其深度d (单位:m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7.如图,P 1、P 2、P 3是双曲线上的三点.过这三点分别作y 轴的垂线,得到三个三角形P 1A 10,P 2A 20,P 3A 30,设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 1、S 2、S 3,则( )A .S 1<S 2<S 3B .S 2<S 1<S 3C .S 1<S 3<S 2D .S 1=S 2=S 38.如图,矩形ABCD 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2A -,,()11B --,,()31C -,,()32D ,.当双曲线ky x=(0k >)与矩形只有两个交点时,k 的取值范围是( )A .06k <<B .16k <<C .1k >D .01k <<9.若点A (-2,y 1),B (-1,y 2)都在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上,则y 1,y 2的大小关系是( ) A .y 1<y 2 B .y 1=y 2 C .y 1>y 2 D .不能确定10.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则此函数图象也经过点( )A .(2,-3)B .(-3,-3)C .(2,3)D .(-4,6)11.我们知道,方程x²+2x-1=0的解可看作函数y=x+2的图象与函数y=1x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a4f20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73.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 下列函数中,是y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 x(y+1)=1B. y=1x−1C. y=−1x2D. y=12x2. 已知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A(2,3),则k的值为( )A. 3B. 4C. 5D. 63. 在反比例函数y=k2+1x(k为常数)上有三点A(x1,y1),B(x2,y2),C(x3,y3),若x1<0<x2< x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为( )A. y1<y2<y3B. y2<y1<y3C. y1<y3<y2D. y3<y2<y14. 对于反比例函数y=−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象经过点(2,1)B. 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C.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D.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5. 若点(x1,−1),(x2,1),(x3,2)在反比例函数y=−1x的图象上,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x1<x2<x3B. x2<x3<x1C. x2<x1<x3D. x1<x3<x2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是反比例函数y=4x(x>0)图象上的一点,则Rt△OAB 的面积为( )A. 1B. 2C. 3D. 47. 一司机驾驶汽车从甲地去乙地,他以平均80千米/小时的速度用了4个小时到达乙地,当他按原路匀速返回时,汽车的速度v千米/小时与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是( )A. v=320tB. v=320t C. v=20t D. v=20t8. 若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都经过点(−2,1),则b的值是( )A. 3B. −3C. 5D. −59. 某种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kPa)是气球体积V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60kPa时,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气球的体积应该( )A. 不小于35m3 B. 小于53m3 C. 不大于53m3 D. 小于35m310. 若点P在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上,则点P一定不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二、填空题(共7小题)11. 反比例函数y=4x的图象过点(1,a),则a=.12. 已知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过点(−1,2),则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13. 下列函数中,如果是反比例函数,就在括号里打“√”,并写出比例系数k的值;否则打“×”.(1)y=1x.()(2)y=−2x.()(3)y=1x+1.()x.()(4)y=32.()(5)y=2x−1(6)y=3.()5x(x>0)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1>y2时,自14. 一次函数y1=−x+6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8x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的图象交于A(1,m),B(4,n)两点,则15. 如图,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4x>0的解集为.不等式kx+b−4x(a>1)的图象上,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1个单位16. 如图,点A,B都在反比例函数y=ax长度为半径作圆,两圆分别与y轴,x轴相切,则圆心A,B之间的距离为.(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的图象上,那么b的值为.17. 如果点P(3,b)在函数y=1x+1三、解答题(共8小题)18. 设a,b是任意两个不等实数,我们规定: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所有取值的全体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b],对于一个函数如果它的自变量x与函数值y满足:当m≤x≤n时,是闭区间有m≤y≤n,我们就称此函数是闭区间[m,n]上的“闭函数”.反比例函数y=2020x [1,2020]上的“闭函数”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19. 根据下列条件,确定直线的表达式:(1)直线经过A(2,−3),B(−4,9)两点;(2)直线经过点M(2,6),它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4.20. 已知函数y=2y1−y2,y1与x+1成正比例,y2与x成反比例,当x=1时,y=4;当x=2时,y=3,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上的一点,AB⊥y轴于点B,求△AOB的面积.21. 点A是反比例函数y=6x22. 根据下列条件,确定直线的表达式:(1)直线经过A(2,−1),B(3,2)两点(2)直线经过点M(1,−3),它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6.23. 已知直线y=2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P在y轴上,且满足PB:OB=3:2.求直线AP的表达式.(k>0)于A,C两点,过A,C两点分别作24. 过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直线交反比例函数y=kx两坐标轴的平行线,围成矩形ABCD,如图所示.(1)已知矩形ABCD的面积等于8,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已知矩形ABCD的周长为8,能否由此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如果能,请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25. 在直角坐标系中,设函数y1=k1(k1是常数,k1>0,x>0)与函数y2=k2x(k2是常数,xk2≠0)的图象交于点A,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点B.(1)若点B的坐标为(−1,2),①求k1,k2的值;②当y1<y2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2)若点B在函数y3=k3x (k3是常数,k3≠0)的图象上,求k1+k3的值.参考答案1. D2. D【解析】∵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A(2,3),∴k=2×3=6.3. C【解析】∵k2+1>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x1<0<x2<x3,∴y1<0,0<y3<y2,∴y1<y3<y2.4. D【解析】∵反比例函数y=−2x,k=−2<0,∴该函数图象为第二、四象限,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当x=2时,y=−1,即该函数过点(2,−1),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D符合题意.5. B6. B【解析】∵点A是反比例函数y=4x(x>0)图象上的一点,∴由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S△OAB=∣k∣2=42=2.7. B8. B【解析】将点(−2,1)代入解析式,得k=−2;再把点(−2,1)和k=−2代入一次函数,得−2×(−2)+b=1,解得b=−3.9. A【解析】设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kPa)和气体体积V(m3)的关系式为p=kV,因为图象过点(1.5,64),所以k=96,即p=96V,当p=160kPa时,V=96160=35(m3),因为在第一象限内,p随V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p≤160kPa时,V≥35m3.10. B11. 412. 增大【解析】把(−1,2)代入y=kx,可得k=−2,因为k=−2<0,所以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13. √,1,√,−2,×,×,×,√,3514. 2<x<4【解析】观察题图可知,当2<x<4时,一次函数y1=−x+6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8x(x>0)的图象的上方,即y1>y2.15. x<0或1<x<4【解析】从函数图象看,当x<0或1<x<4时,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上方,故不等式kx+b−4x>0的解集为x<0或1<x<4.16. √2(a−1)【解析】如图,作AM⊥x轴于M,BN⊥y轴于N,AM与BN交于点C.把x=1代入y=ax,得y=a,把y=1代入y=ax,得x=a,∴A (1,a ),B (a,1), ∵a >1,∴AC =BC =a −1.在 Rt △ABC 中,AB =√(a −1)2+(a −1)2=√2(a −1). 17. 14【解析】将 P (3,b ) 代入 y =1x+1 得:b =13+1=14, 故答案为:14.18. 是.理由如下: 当 1≤x ≤2020 时,1≤2020x≤2020,即 1≤y ≤2020,所以反比例函数 y =2020x是闭区间 [1,2020] 上的“闭函数”.19. (1) 设 y =kx +b (k ,b 是常数,且 k ≠0). ∵ 直线经过 A (2,−3),B (−4,9) 两点, 得 {2k +b =−3,−4k +b =9.∴{k =−2,b =1.∴ 直线的表达式是 y =−2x +1.(2) 设 y =kx +b (k ,b 是常数,且 k ≠0). ∵ 直线经过 A (2,6),B (−4,0) 两点, 得 {2k +b =6,−4k +b =0.∴{k =1,b =4.∴ 直线的表达式是 y =x +4. 20. 由题意,设 y 1=k 1(x +1),y 2=k 2x,∵y =2y 1−y 2, ∴y =2k 1(x +1)−k 2x.∵ 当 x =1 时,y =4;当 x =2 时,y =3, ∴{4=4k 1−k 2,3=6k 1−k 22,解得 {k 1=14,k 2=−3,∴y=12(x+1)−−3x,即y=12x+3x+12.21. 3.22. (1)y=3x−7.(2)y=35x−185.23. 直线y=2x+2与x轴交于点A(−1,0),与y轴交于点B(0,2).由题意得PB=3,当点P在点B上方时,点P的坐标为(0,5),此时直线AP的表达式是y=5x+5;当点P在点B下方时,点P的坐标为(0,−1),此时直线AP的表达式是y=−x−1.∴直线的表达式是y=5x+5或y=−x+1.24. (1)设点A的坐标为(x,kx).由题意,知过原点直线与反比例函数两交点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得点C的坐标为(−x,−kx).由此可得S ABCD=2x⋅2kx=8.解得k=2.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同(1),得C ABCD=2(2x+2kx)=8.由于一个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因此k的值无法确定,故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也无法确定.25. (1)①由题意得,点A的坐标是(1,2),∵函数y1=k1x(k1是常数,k1>0,x>0)与函数y2=k2x(k2是常数,k2≠0)的图象交于点A,∴2=k11,2=k2,∴k1=2,k2=2.②由图象可知,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x>1.(2)设点A的坐标是(x0,y),则点B的坐标是(−x0,y),∴k1=x0⋅y,k3=−x0⋅y,∴k1+k3=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反比例函数 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反比例函数 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758a18551810a6f424866b.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反比例函数 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若点11(,)x y 、22(,)x y 、33(,)x y 都是反比例函数21a y x--=的图象上的点,并且1230x x x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231y y y <<B .132y y y <<C .321y y y <<D .123y y y <<2.若函数||3(2)m y m x -=+是反比例函数,则( ).A .2m =B .2m =-C .2m =±D .2m ≠3.如图所示,两个反比例函数1y x =和2y x=-的图象分别是1l 和2l ,设点P 在1l 上,PC x ⊥轴,垂足为点C ,交2l 于点A ,PD y ⊥轴,垂足为点D ,交2l 于点B ,则PAB △的面积为( ).A .3B .4C .92D .5 4.如图,1P ,2P ,3P 是双曲线上的三点,过这三点分别作y 轴的垂线,得到三个三角形11P AO △,22P A O △,33P A O △.设它们的面积分别是1S ,2S ,3S ,则( ).A .223S S S <<B .213S S S <<C .132S S S <<D .123S S S ==5.如图,已知AB ,CD ,EF 都与BD 垂直,垂足分别是B ,D ,F ,且1AB =,3CD =,那么EF 的长是( ).E DCBAA .13B .23C .34D .456.如图所示,设直线(0)y kx k =<与双曲线5y x=-相交于11(,)A x y ,22(,)B x y 两点,则12213x y x y -的值为( ).A .10-B .5-C .5D .107.如图,点1P ,2P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4y x=上任意两点,过点1P 作y 轴的平行线,与过点2P 作x 轴的平行线相交于点N ,若点(,)N m n 恰好在另一个反比例函数(0,0)ky k x x=>>的图象上,且12NP NP ⋅=,则k 的值为( ).A .12或2 B .12或8 C .2或6 D .2或8 8.若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4:3AB AD =,把矩形沿直线AC 折叠,点B 落在点E 处,AE 交CD 于点F ,连接DE ,则:DE AC 的值是( ).FE DCAA .1:3B .3:8C .8:27D .7:259.如图,直线(0)y x b b =-+>与双曲线(0)ky x x=>交于A ,B 两点,连接OA ,OB ,AM y ⊥轴于点M ,BN x ⊥轴于点N ;有以下结论:①OA OB =;②AOM △≌BON △;③45AOB ∠=︒,则AOB S k =△;④AB 1ON BN -=,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①②④10.如图1,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4AB AC ==,7BC =.如图2,在底边BC 上取一点D ,连接AD ,使得DAC ACD ∠=∠.如图3,将ACD △沿着AD 所在直线折叠,使得点C 落在点E 处,连接BE ,得到四边形ABED .则BE 的长是( ).图1CBA图2DCBA图3E D CBAA .4B .174C.D.二、填空题 11.如图,函数1y x =和3y x=-的图象分别是1l 和2l 、设点P 在1l 上,PC x ⊥轴,垂足为C ,交2l 于点A ,PD y ⊥轴,垂足为D ,交2l 于点B ,则三角形PAB 的面积为__________.12.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__________.①3xy =;②a y x =(a 是常数);③y =12y x =+;⑤112y x =+;⑥22x ;⑦21k y x+=(k 是常数). 13.如图,点A 为直线y x =-上一点,过A 作OA 的垂线交双曲线(<0)ky x x=于点B ,若2212OA AB -=,则k 的值为__________.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的中心在原点O ,且正方形的一组对边与x 轴平行,点(3,)P a a 是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上与正方形的一个交点,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9,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15.如图,111(,)P x y ,点222(,)P x y ,,点(,)n n n P x y 在函数1(0)y x x=>的图象上,11POA △,212P A A △,323P A A △,,1n n n P A A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1OA ,12A A ,23A A ,,1n n A A -都在x 轴上(n 是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则点3P 的坐标是__________;点n P 的坐标是__________(用含n 的式子表示).16.已知反比例函数1ky 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2y ax b =+的图象交于点(1,4)A 和点(,2)B m -,则满足12y y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17.如图,已知(4,)A n -,(2,4)B -是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的两个交点,求:(1)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C 的坐标及AOB △的面积.(3)方程0mkx b x +-=的解(请直接写出答案).(4)不等式0mkx b x+-<(请直接写出答案).。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4bd21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c.png)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Rt△ABC的顶点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AC边在x轴上,已知∠ACB=90°,∠A=30°,BC=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12B.C.D.【答案】D.【解析】先由∠ACB=90°,BC=4,得出B点纵坐标为4,根据点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出B点坐标为(3,4),则OC=3,再解Rt△ABC,得出AC=,则OA=。
设AB与y轴交于点D,由OD∥BC,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求得OD=,最后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ACB=90°,BC=4,∴B点纵坐标为4,∵点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当y=4时,x=3,即B点坐标为(3,4),∴OC=3。
在Rt△ABC中,∠ACB=90°,∠A=30°,BC=4,∴AB=2BC=8,,OA=AC﹣OC=。
设AB与y轴交于点D.∵OD∥BC,∴,即,解得OD=,∴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故选:D.【考点】1.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2.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3.勾股定理。
2.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在第一象限,AB∥x轴,AD∥y轴,且对角线的交点与原点重合,在边AB从小于AD到大于AD的变化过程中,若矩形ABCD的周长始终保持不变,则经过动点A的反比例函数中,k的值的变化情况是()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解析】设矩形ABCD中,AB=2a,AD=2b.∵矩形ABCD的周长始终保持不变,∴2(2a+2b)=4(a+b)为定值.∴a+b为定值.设(定值),则∵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与原点O重合, ∴k=AB•AD=ab=.∴k是a的二次函数,它的图象开口向下,当时,有最大值.∴在边AB从小于AD到大于AD的变化过程中,k的值先增大后减小.故选C.【考点】1.单动点问题;2.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3.矩形的性质;4.二次函数的性质. 3.矩形的面积一定,则它的长和宽的关系是()A.正比例函数B.一次函数C.反比例函数D.二次函数【答案】C.【解析】设某矩形的面积为S,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和y.那么当S一定时,x与y的函数关系式是y=,由于S≠0,且是常数,因而这个函数是:y是x的反比例函数.故选C.考点: 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2.正比例函数的定义.4.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1,2),B(2,5),C(6,1).若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与△ABC有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A.2≤≤B.6≤≤10C.2≤≤6D.2≤≤【答案】A.【解析】把A点的坐标代入即可求出k的最小值;当反比例函数和直线BC相交时,求出b2﹣4ac的值,得出k的最大值.把点A(1,2)代入得:k=2;C的坐标是(6,1),B的坐标是(2,5),设直线BC的解析式是y=kx+b,则,解得:,则函数的解析式是: y=﹣x+7,根据题意,得:=﹣x+7,即x2﹣7x+k=0,△=49﹣4k≥0,解得:k≤.则k的范围是:2≤k≤.故选A.【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的边长为2.写出一个函数,使它的图象与正方形有公共点,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答案】(答案不唯一)【解析】由图象可知过B点时图象与正方形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k值最大∵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B点坐标为(2,2),当函数y=(k≠0)过B点时,k=2×2=4,∴满足条件的一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故答案为:y=,y=(0<k≤4)(答案不唯一)【考点】1、反比例函数;2、正方形6.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象限.【答案】二、四【解析】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是双曲线,当k>0时,x,y 同号,所以图像在第一、三象限;当k<0时,x,y 异号,所以图像在第二、四象限.∴,因为k=-2<0,图像在二、四象限.【考点】反比例函数图像与k的关系.7.点A在双曲线上,AB⊥x轴于B,且△AOB的面积为3,则k=()A.3B.6C.±3D.±6【答案】D.【解析】∴S△AOB =3,∴|k|=6,∴k=±6.故选D.考点: 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8.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点D为对角线OB的中点,点E(4,n)在边AB上,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D,E,且tan∠BOA=.(1)求边AB的长;(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n的值;(3)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矩形的边BC交于点F,将矩形折叠,使点O与点F重合,折痕分别与x,y轴正半轴交于点H,G,求线段OG的长.【答案】(1)2 (2)y= n= (3)【解析】解:(1)在Rt△BOA中,∵OA=4,tan∠BOA=,∴AB=OA×tan∠BOA=2.(2)∵点D为OB的中点,点B(4,2),∴点D(2,1),又∵点D在y=的图象上,∴1=,∴k=2,∴y=.又∵点E在y=图象上,∴4n=2,∴n=.(3)设点F(a,2),∴2a=2,∴CF=a=1,连接FG,设OG=t,则OG=FG=t,CG=2-t,在Rt△CGF中,GF2=CF2+CG2,∴t2=(2-t)2+12,解得t=,∴OG=t=.9.反比例函数y=过点(2,3),则k=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比例函数y=过点(-2,3),则k=_________________.【答案】6 -5【解析】点在函数图象上,则点的坐标满足函数关系式,把点的坐标值代入解析式求k的值.3= ,k=6;=3,k-1=-6,k=-5.10.如图,已知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AB∥x轴,分别过点A、B作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C、D,若,则k的值为_________.【答案】12.【解析】设A(a,b),∵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ab=4,∵OC=a,OC=OD,∴OD=3a,∴B(3a,b),∵点B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k=3ab=3×4=12,考点: 反比例函数综合题.11.已知点(﹣1,y1),(2,y2),(3,y3)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y1>y2>y3B.y1>y3>y2C.y3>y1>y2D.y2>y3>y1【答案】B.【解析】∵k2≥0,∴﹣k2≤0,﹣k2﹣1<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点(﹣1,y1)的横坐标为﹣1<0,∴此点在第二象限,y1>0;∵(2,y2),(3,y3)的横坐标3>2>0,∴两点均在第四象限y2<0,y3<0,∵在第四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0>y3>y2,∴y1>y3>y2.故选B.【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12.如图,直线y=2x与双曲线交于点A.将直线y=2x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与双曲线交于点B,与x轴交于点C,若,则k= .【答案】8.【解析】根据直线平移的规律,即可得出直线BC的解析式;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A,B 两点的坐标,根据xy=k即可得出k的值.试题解析:∵将直线y=2x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直线是BC,∴直线BC的解析式是:y=2(x-3);过点A作AD⊥x轴于点D,BE⊥x轴于点E,∵直线BC是由直线OA平移得到的,∴,∵,∴,∴AD=2BE,又∵直线BC的解析式是:y=2(x-3),∴设B点的横坐标为3+x,∴B点的纵坐标为:y=2(x+3-3)=2x,∴BE=2x,∵AD=2BE,∴AD=4x,∵y=2x,∴,∴,∴A点的纵坐标为4x,根据A,B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得出:∴2x×4x=(3+x)×2x,x=1,∴k的值为:2×1×4×1=8.考点: 反比例函数综合题.13.如图,双曲线经过的两个顶点、轴,连接,将沿翻折后得到,点刚好落在线段上,连接,恰好平分与轴负半轴的夹角,若的面积为3,则的值为。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数学26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数学26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02cf82a0242a8956bece4d0.png)
23、 如图,一次函数 y kx b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 m
y 的图像相交于 A、B 两点, x
(1) 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 根据图像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
x 的取值范围。
22 题图 y x
23 题图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答案
1. 四 2. 减小 3. 1 4. -8 5. ( 1 ,2)
x1 O x2 时,有 y1 y2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0
B. m 0
C. m 1
D. m 1
2
42
11、 已知点 A(-2,y1)、B(-1,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上, x
则(
)
(A)y1<y2<y3
(B) y3<y2<y1
(C) y3<y1<y2
1 求点 A 的坐标;
2 求一次函数 y mx 4 的解析式;
3 设 O 为坐标原点,若两个函数图像的另一个交点为 B, 求△AOB 的面积。
20 题图
21、
设函数
y=(m-2)
2
xm
5m5
,当
m
取何值时,它是反比例函数?
它的图象位于哪些
1
象限?求当 ≤x≤2 时函数值 y 的变化范围.
2
22、 如图,正方形 OABC 的面积为 9,点 O 为坐标原点,点 B 在函数
y2
k( x
x
<0)分别交于点
C、D,且
点的坐标为( 1,2).
⑴分别求出直线 AB 及双曲线的解析式;
⑵求出点 D 的坐标;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基础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5306820b4e767f5acfceb7.png)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基础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在第一象限内,边BC 与x 轴平行,A ,B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4,2,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经过A ,B 两点,若菱形ABCD 的面积为25,则k 的值为( )A .2B .3C .4D .6【答案】C 【解析】【分析】 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根据A ,B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4,2,可得出横坐标,即可求得AE ,BE 的长,根据菱形的面积为25,求得AE 的长,在Rt △AEB 中,即可得出k 的值.【详解】 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A ,B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且纵坐标分别为4,2, ∴A (4k ,4),B (2k ,2), ∴AE =2,BE 12=k 14-k 14=k , ∵菱形ABCD 的面积为5∴BC×AE =5BC 5=∴AB =BC 5=在Rt △AEB 中,BE 22AB AE =-=1∴14k =1, ∴k =4.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记菱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ABDC Y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 0,3 1, 0A B -,顶点,C D 在双曲线k y x=上,边BD 交y 轴于点E ,且四边形A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3倍,则k 的值为:( )A .6-B .4-C .3-D .12-【答案】A【解析】【分析】 过D 作DF//y 轴,过C 作//CF x 轴,交点为F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DCF ABO ∆≅∆利用平移写好,C D 的坐标,由四边形A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3倍,得到2,DB BE =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横坐标,再利用反比例函数写D 的坐标,列方程求解k .【详解】解:过D 作DF//y 轴,过C 作//CF x 轴,交点为F ,则,CF DF ⊥ABDC QY ,,CDF BAO ∴∠∠的两边互相平行,,AB DC =CDF BAO ∴∠=∠,90,DFC BOA ∠=∠=︒Q,DCF ABO ∴∆≅∆,,CF BO DF AO ∴== 设(,),k C m m 由()(), 0,3 1, 0A B -结合平移可得:(1,3)k D m m++, Q 四边形A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3倍,11()322BD BE DE CA h h BE ∴+=⨯⨯, ,,BD BE h h AC BD ==Q3DE AC BE ∴+=,4,DE BD BE BE ∴++=2,DB BE ∴=(1,3),(1,0),0,E k D m B x m++=Q ∴ 由中点坐标公式知:110,2m ++= 2m ∴=- ,(1,)1k D m m ++Q , 3212k k ∴=+-+-, 6.k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移性质,中点坐标公式,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题关键.3.如图所示是一块含30°,60°,90°的直角三角板,直角顶点O 位于坐标原点,斜边AB 垂直于x 轴,顶点A 在函数y 1=1k x (x>0)的图象上,顶点B 在函数y 2= 2k x (x>0)的图象上,∠ABO=30°,则21k k =( )A .-3B .3C .13D .- 13【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和勾股定理,设出适当的常数,表示出其它线段,从而得到点A 、B 的坐标,表示出k 1、k 2,进而得出k 2与k 1的比值.【详解】如图,设AB 交x 轴于点C ,又设AC=a.∵AB ⊥x 轴 ∴∠ACO=90°在Rt △AOC 中,OC=AC·tan ∠OAB=a·tan60°3∴点A 3a ,a )同理可得 点B 3,-3a )∴k 1332 , k 23a×(-3a )3a∴213333k a k a -==-. 故选A.【点睛】考查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设适合的常数,用常数表示出k ,是解决问题的方法.4.如图, 在同一坐标系中(水平方向是x 轴),函数k y x=和3y kx =+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作答.【详解】解:A 、由函数y=k x 的图象可知k >0与y=kx+3的图象k >0一致,正确; B 、由函数y=k x 的图象可知k >0与y=kx+3的图象k >0,与3>0矛盾,错误; C 、由函数y=k x的图象可知k <0与y=kx+3的图象k <0矛盾,错误;D 、由函数y=k x 的图象可知k >0与y=kx+3的图象k <0矛盾,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5.已知点A (﹣2,y 1),B (a ,y 2),C (3,y 3)都在反比例函数4y x =的图象上,且﹣2<a <0,则( )A .y 1<y 2<y 3B .y 3<y 2<y 1C .y 3<y 1<y 2D .y 2<y 1<y 3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k >0,在图象的每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双曲线在第一三象限,逐一分析即可.【详解】∵反比例函数y=4x中的k=4>0, ∴在图象的每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双曲线在第一三象限,∵-2<a <0,∴0>y 1>y 2,∵C (3,y 3)在第一象限,∴y 3>0,∴213y y y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地应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ABC ∆的面积为2,边BC 的长为x ,边BC 上的高为y ,则y 与x 的变化规律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进行判断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 122xy = ∴4y x=∵00x y >>,∴y 与x 的变化规律用图象表示大致是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问题,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反比例函数11k y x=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22y k x =的图象交于点(2,1),则使y 1>y 2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0<x <2B .x >2C .x >2或-2<x <0D .x <-2或0<x <2【答案】D【解析】【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求出B 点坐标,由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均关于原点对称,∴A 、B 两点关于原点对称.∵A (2,1),∴B (-2,-1).∵由函数图象可知,当0<x <2或x <-2时函数y 1的图象在y 2的上方,∴使y 1>y 2的x 的取值范围是x <-2或0<x <2.故选D.8.对于反比例函数2y 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B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图象经过点(1,-2)D .若点()11,A x y ,()22,B x y 都在图象上,且12x x <,则12y y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 k=−2<0,∴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B. k=−2<0,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正确;C.∵221-=-,∴点(1,−2)在它的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 D. 若点A (x 1,y 1),B (x 2,y 2)都在图象上,,若x 1<0< x 2,则y 2<y 1,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点P 是反比例函数y =k x(x <0)图象上一点,过P 向x 轴作垂线,垂足为M ,连接OP .若Rt △POM 的面积为2,则k 的值为( )A .4B .2C .-4D .-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得到S△POD=12|k|=2,然后去绝对值确定满足条件的k的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得S△POD=12|k|,所以12|k||=2,而k<0,所以k=-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在反比例函数y=kx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10.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3yx图象上的是()A.(3,1) B.(-3,1)C.(3,13) D.(13,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满足xy=3.【详解】解:A、∵3×1=3,∴此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A正确;B、∵(-3)×1=-3≠3,∴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B错误;C、∵13=133垂, ∴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C错误;D、∵13=133垂, ∴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D错误;故选A.11.函数y=1-kx与y=2x的图象没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0 B.k<1 C.k>0 D.k>1【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两个函数没有交点,那么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所得的方程无解.由此可求出k的取值范围.【详解】令1-kx=2x,化简得:x2=1-2k;由于两函数无交点,因此1-2k<0,即k>1.故选D.【点睛】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如果两函数无交点,那么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所得的方程(组)无解.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kx 与y =-2x的图象交于 A、B 两点,过 A 作 y轴的垂线,交函数4yx=的图象于点 C,连接 BC,则△ABC 的面积为()A.2 B.4 C.6 D.8【答案】C【解析】【分析】连接OC,根据图象先证明△AOC与△COB的面积相等,再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出△AOD与△ODC的面积即可得△ABC的面积.【详解】连接OC,设AC⊥y轴交y轴为点D,如图,∵反比例函数y=-2x 为对称图形, ∴O 为AB 的中点,∴S △AOC =S △COB , ∵由题意得A 点在y=-2x 上,B 点在y=4x 上, ∴S △AOD =12×OD×AD=12xy=1; S △COD =12×OC×OD=12xy=2; S △AOC = S △AOD + S △COD =3,∴S △ABC = S △AOC +S △COB =6.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与三角形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与三角形面积运算.13.如图所示,Rt AOB ∆中,90AOB ∠=︒ ,顶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 =>与()50y x x=-<的图象器上,则tan BAO ∠的值为( )A.5B.5C.25D.10【答案】B【解析】【分析】过A作AC⊥x轴,过B作BD⊥x轴于D,于是得到∠BDO=∠ACO=90°,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S△BDO=52,S△AOC=1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5OBOA=,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过A作AC⊥x轴,过B作BD⊥x轴于D,则∠BDO=∠ACO=90°,∵顶点A,B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y xx=>与()5y xx=-<的图象上,∴S△BDO=52,S△AOC=12,∵∠AOB=90°,∴∠BOD+∠DBO=∠BOD+∠AOC=90°,∴∠DBO=∠AOC,∴△BDO∽△OCA,∴251522BODOACS OBS OA⎛⎫==÷=⎪⎝⎭△△,∴5OBOA=,∴tan∠BAO=5OBOA=.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解题时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14.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11,A x y 、()22,B x y 两点在该图象上,下列命题:①过点A 作AC x ⊥轴,C 为垂足,连接OA .若ACO ∆的面积为3,则6k=-;②若120x x <<,则12y y >;③若120x x +=,则120y y +=其中真命题个数是( )A .0B .1C .2D .3 【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由题意可得k <0,y 1=,,sin cos 22x x x ππ⎡⎤∃∈-≤⎢⎥⎣⎦,y 2=2k x ,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判断①,根据点位于的象限判断②,结合已知条件列式计算判断③,由此即可求得答案.【详解】 ∵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 ∴k<0,∵()11,A x y 、()22,B x y 两点在该图象上,∴y 1=,,sin cos 22x x x ππ⎡⎤∃∈-≤⎢⎥⎣⎦,y 2=2k x , ∴x 1y 1=k ,x 2y 2=k ,①过点A 作AC x ⊥轴,C 为垂足,∴S △AOC =1OC?AC 2=11x ?y k =322=, ∴6k =-,故①正确;②若120x x <<,则点A 在第二象限,点B 在第四象限,所以12y y >,故②正确; ③∵120x x +=, ∴()121212120k x x k k y y x x x x ++=+==,故③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5.矩形ABCO 如图摆放,点B 在y 轴上,点C 在反比例函数y k x=(x >0)上,OA =2,AB =4,则k 的值为( )A.4 B.6 C.325D.42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AOC=90°,OC=AB,根据勾股定理得到OB22OA AB=+=5C作CD⊥x轴于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85=,OD45=求得8545,)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四边形ABCO是矩形,∴∠A=∠AOC=90°,OC=AB,∵OA=2,AB=4,∴过C作CD⊥x轴于D,∴∠CDO=∠A=90°,∠COD+∠COB=∠COB+∠AOB=90°,∴∠COD=∠AOB,∴△AOB∽△DOC,∴OB AB OA OC CD OD==,∴25424CD OD==,∴CD855=,OD55=,∴C(455,855),∴k325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函数11k y (k 0x 0)x =>>,,22k y (k 0x 0)x=>>,的图象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右侧,C 为x 轴上的一个动点,若ABC V 的面积为4,则12k k -的值为( )A .8B .8-C .4D .4-【答案】A【解析】 【分析】设()A a,h ,()B b,h ,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出1ah k =,2bh k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ABC A 121111S AB y a b h ah bh k k 42222=⋅=-=-=-=V ,即可求出12k k 8-=. 【详解】AB//x Q 轴,A ∴,B 两点纵坐标相同,设()A a,h ,()B b,h ,则1ah k =,2bh k =,()()()ABC A 121111S AB y a b h ah bh k k 42222=⋅=-=-=-=V Q , 12k k 8∴-=,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熟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则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7.当0x <时,反比例函数2y x =-的图象( ) A .在第一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B .在第二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在第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D .在第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B【解析】【分析】反比例函数2y x =-中的20k =-<,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利用0x <判断即可. 【详解】解:Q 反比例函数2y x=-中的20k =-<, ∴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又0x <Q ,∴图象在第二象限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对于反比例函数()0k y k x=≠,(1)0k >,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在一、三象限;(2)k 0< ,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内.18.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kx+b (k≠0)的图象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D【分析】先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得到k ,b 同号,然后分析各选项一次函数的图象即可.【详解】∵y=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b >0,∴k ,b 同号,选项A 图象过二、四象限,则k <0,图象经过y 轴正半轴,则b >0,此时,k ,b 异号,故此选项不合题意;选项B 图象过二、四象限,则k <0,图象经过原点,则b=0,此时,k ,b 不同号,故此选项不合题意;选项C 图象过一、三象限,则k >0,图象经过y 轴负半轴,则b <0,此时,k ,b 异号,故此选项不合题意;选项D 图象过一、三象限,则k >0,图象经过y 轴正半轴,则b >0,此时,k ,b 同号,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19.若点()11,A y -,()22,B y -,()33,C y 在反比例函数8y x =-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123y y y <<B .213y y y <<C .132y y y <<D .321y y y << 【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反比例函数的系数是-8,故把点A 、B 、C 的坐标依次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123,,y y y 的值即可进行比较.【详解】解:∵点()11,A y -、()22,B y -、()33,C y 在反比例函数8y x =-的图象上, ∴1881y =-=-,2842y =-=-,383y =-, 又∵8483-<<, ∴321y y y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难度不大,理解点的坐标与函数图象的关系是解20.如图,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6,D 为AB 中点,OB 交CD 于点Q ,Q 是y =k x上一点,k 的值是( )A .4B .8C .16D .24【答案】C【解析】【分析】 延长根据相似三角形得到:1:2BQ OQ =,再过点Q 作垂线,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QF 、OF ,进而确定点Q 的坐标,确定k 的值.【详解】 解:过点Q 作QF OA ⊥,垂足为F ,OABC Q 是正方形,6OA AB BC OC ∴====,90ABC OAB DAE ∠=∠=︒=∠,D Q 是AB 的中点,12BD AB ∴=, //BD OC Q , OCQ BDQ ∴∆∆∽,∴12BQ BD OQ OC ==, 又//QF AB Q ,OFQ OAB ∴∆∆∽,∴22213QF OF OQ AB OA OB ====+, 6AB =Q ,2643QF ∴=⨯=,2643OF =⨯=, (4,4)Q ∴,Q 点Q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4416k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求出点Q 的坐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45db2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e.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点B 是双曲线3y x=(0x >)上的一个动点,当点B 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OAB ∆的面积将会( ) A.逐渐增大 B.不变 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2.已知反比例函数xk y =的图像在第二、第四象限内,函数图像上有两点()()12,5,A y B y ,则1y 与2y 的大小关系为( )A.12y y >B. 12y y =C. 12y y <D. 无法确定 3.已知a b >,且0a ≠,0b ≠,0a b +≠,则函数y ax b =+与a by 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不可能是( )4.下列关于x 的函数中:①2y x =;②43y x -=;③ky x=;④22m y x +=中一定是反比例函数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5.函数y ax a =-与ay x=(0a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DC B AA .B .C .D . 6.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的关系式可能是( )A.y x =B.1y x =C.2y x =D.1y x=7.反比例函数()2231my m x -=-的图像所在的象限内,y 随x 增大而增大,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A.4y x =B.4y x =-C.4y x =或4y x=- D.不能确定8.已知a b >,且0a ≠,0b ≠,0a b +≠,则函数y ax b =+与a by 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不可能是( )9.已知点11(,)A x y ,22(,)B x y 是反比例函数xky =(0k >)的图象上的两点,若120x x <<,则有( ).DC B AA.120y y <<B.210y y <<C.120y y <<D.210y y << 10.在同一坐标系中,(1)y m x =-与my x=-的图象的大致位置不可能的是(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一般的,形如____________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______,y 是______.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2.在对物体做功一定的情况下,力F (牛)与此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米)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其图像如图所示,()5,1P 在图像上,则当力达到10牛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 米.13.在函数k y x=(0x >)的图像上取三点A 、B 、C ,由这三点分别向x 轴、y 轴作垂线,设矩形12AAOA 、12BB OB 、12CC OC 的面积分别为A S 、B S 、C S ,试比较三者大小14.直线y kx =(0k >)与双曲线4y x=交于A (1x ,1y ),B (2x ,2y )两点,则A B CDS (米)O122127x y x y -= .15.已知函数1y x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C B 、,与双曲线ky x=交于点A D 、,若AB CD BC +=,则k 的值为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5分)16.如图,已知()()424A B n --,,,是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 求此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 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17.如图,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像与一次函数y mx b =+的图像交于(13)A ,,(1)B n -,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像回答:当x 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18.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8y 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且A 点的横坐标和B 点的纵坐标都是2- ⑴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⑵AOB ∆的面积19.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0k <)的图像经过点A(m ),过点A 作AB ⊥x 轴于点B ,且AOB ∆⑴求k 和m 的值.⑵若一次函数1y ax =+的图象经过点A ,并且与x 轴相交于点C ,求 :AO AC 的值.20.已知点(1,3)在函数k y x=(0x >)的图像上,矩形ABCD 的边BC 在x 轴上,E是对角线BD 的 中点,函数ky x=(0x >)的图像经过A 、E 两点,若45ABD ∠=︒,求E 点的坐标.21.如图,反比例函数8y x=的图象过矩形OABC 的顶点B ,OA 、O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2:1OA OC =.(1)设矩形OABC 的对角线交于点E ,求出E 点的坐标; (2)若直线2y x m =+平分矩形OABC 面积,求m 的值.22.若一次函数21y x =-和反比例函数2ky x=的图象都经过点(1,1).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已知点A 在第三象限,且同时在两个函数的图象上,求点A 的坐标; (3)利用(2)的结果,若点B 的坐标为(2,0),且以点A O B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你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1.C2.A3.A4.C5.D6.D7.B ;∵反比例函数()2231my m x -=-的图像所在的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310,2 1.m m -<⎧⎨-=-⎩ ∴1,31.m m ⎧<⎪⎨⎪=±⎩ ∴1m =-.8.A (假设法与排除法) 9.A10.A (假设法与排除法)二 、填空题11.xky =(k 为常数,0k ≠),自变量,函数,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12.0.5米13.A B C S S S ==14.20;114x y =,224x y =,又12x x =-,12y y =-,原式22222720x y x y =-+=. 15.O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根据对称性AB CD ==,构造直角三角形ABE ,故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12AE BE ==.三 、解答题16.(1) ∵ 点()42A -,和点()4B n -,都在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上,∴244m m n ⎧=⎪⎪-⎨⎪-=⎪⎩解得82m n =-⎧⎨=⎩又由点()42A -,和点()24B -,都在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上, ∴4224k b k b -+=⎧⎨+=-⎩ 解得1,2.k b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8y x=-,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y x =--. (2) x 的取值范围是2x >或40x -<<. 17.(1)∵(13)A ,在ky x=的图像上, ∴3k =,3y x=又∵(1)B n -,在3y x=的图像上, ∴3n =-,即(31)B --,313m bm b =+⎧⎨-=-+⎩,解得:1m =,2b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3y x=,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y x =+.(2)从图像上可知,当3x <-或01x <<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18.利用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以及中心对称转化面积⑴一次函数解析式为2y x =-+ ⑵6AOB S ∆=19.⑴1122AOB S AB BO AB ∆=⋅⋅=⋅⋅=,所以2AB m ==,k =-⑵点A(2),直线1y ax =+过此点,所以1y =+,点 C 坐标为0),易得:4AO AC =20.点(1,3)在函数k y x=的图像上,3k =.又E 也在函数k y x=的图像上,故设E 点的坐标为(m ,3m).过E 点作EF x ⊥轴于F ,则3EF m=. 又E 是对角线BD 的中点,62AB CD EF m===. 故A 点的纵坐标为6m ,代入3y x =中,得A 点坐标为 (2m ,6m). 因此22m mBF OF OB m =-=-=.由45ABD ∠=︒,得45EBF ∠=︒,BF EF =. 即有32m m=.解得m =而0m >,故m =则E 点坐标为(方程的思想无处不在,涉及到函数问题的时候,主要是通过等量关系去建立方程,本题方法不唯一)21.解析:直线平分矩形面积,则直线必过矩形对角线的交点⑴由题意,设()()20B a a a ≠,,则 82a a=2.a ∴=± ∵B 在第一象限,∴()242a B =,, ∴矩形DABC 对角线的交点E 为(2,1)⑵∵直线2y x m =+平分矩形DABC 必过点(2,1) ∴122m =⨯+ ∴3m =-22.(1) ∵反比例函数2ky x=的图象经过点(1,1), ∴12k =,解得2k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1y x=.(2) 解方程组211y x y x =-⎧⎪⎨=⎪⎩得11x y =⎧⎨=⎩,122x y ⎧=-⎪⎨⎪=-⎩∵点A 在第三象限,且同时在两个函数图象上,∴122A ⎛⎫- ⎪⎝⎭,.(3) 123355222222P P P ⎛⎫⎛⎫⎛⎫-⎪ ⎪ ⎪⎝⎭⎝⎭⎝⎭,,,,,. 32ONDM S =矩形,4ONCS =,9CDAS =,4OAMS=.3249415AOCONC CDAOAMONDM SS SSS =---=---=矩形.解法二:如图12-2,过点C A ,分别做x 轴的垂线,垂足为E F ,, ∵点C 在双曲线8y x=上,当8y =时,1x =.∴点C 的坐标为()18,. 点C ,A 都在双曲线8y x=上, 4COEAOFS S∴== COECOAAOFCEFA SS SS∴+=+梯形.COACEFA SS ∴=梯形.1(28)3152CEFA S =⨯+⨯=梯形,15COAS∴=.(3)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关于原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OP OQ ∴=,OA OB =.∴四边形APBQ 是平行四边形.1124644POAAPBQ SS ∴==⨯=平行四边形. 设点P 横坐标为(04)m m m >≠且,得8()P m m,.过点P A ,分别做x 轴的垂线,垂足为E F ,, 点P A ,在双曲线上,4PQEAOFS S∴==.若04m <<,POEPOAAOFPEFA SS SS+=+梯形,6POAPEFA S S∴==梯形.182(4)62m m ⎛⎫∴+⋅-= ⎪⎝⎭.解得2m =,8m =-(舍去).∴(24)P ,. 若4m >,AOFAOPPOEAFEP SS SS+=+梯形,6POA PEFA S S ∴==梯形.182(4)62m m ⎛⎫∴+⋅-= ⎪⎝⎭, 解得8m =,2m =-(舍去).(81)P ∴,. ∴点P 的坐标是(24)P ,或(81)P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周末辅导资料(15)
德尔教育培训中心 姓名: 得分:
一、知识点梳理: 1、反比例函数:形如x
k y =(0≠k )这样的式子,叫做反比例函数。
式中的x k
是一个分式,自变量x ≠0,函数与x
轴、y 轴无交点,x
k y =
也可写成y =kx -1
(或x y=k )(k ≠0),注意自变量x 的指数为一1,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k ≠0这一限制条件. 2、反比例函数x
k
y =(k ≠0)的图象是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x k y =(k ≠0)中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x
k
y =(k ≠0)上任意一点引x 轴、y 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 .
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加而减小;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加而增大
例1、(1)如果1
-=n mx y 是反比例函数,则m________,n__________。
(2)反比例函数()0k
y k x =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点M 是图象上一点,MP 垂直x 轴于点P
如果△MOP 的面积为2,那么k 的值是 ;
(3)已知y 与x 2
成反比例,并且当x =-1时,y =2,那么当x =4时,y 等于( ) A .-2 B .2 C .8
1
D .-4 (4)函数x
y 1
-
= (x>0)的图象大致是( )
课堂练习2: 1、反比例函数x
m
y
32-=
的图象在一、三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2、已知点A(-1,y 1)、B(2,y 2)都在双曲线y =
3+2m
x
上,且y 1>y 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0 B .m >0 C .m >- 3 2 D .m <- 3
2
3、已知长方形的面积为20cm 2,设该长方形一边长为ycm ,另一边的长为xcm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4、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且a ≠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 =cx +与反比例函数y =
在
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 )
例2、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
y x
=
的图象相交于A (-2,1)、B (1,n )两点。
(1)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
(3)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
二、强化训练:
1、已知A (-2,a )满足函数x
y 2
=
,则a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2 2、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
=(k ≠0)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那么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经过(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 D .第二、三、四象限 3、如果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象经过点(一2,3),那么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也经过点 ( ) A .(一2,一3) B .(3,2) C .(3,一2) D .(一3,一2)
A .
B .
C .
D .
4、对于函数6
y x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的图像分布在一、三象限 B. 它的图像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C. 当x>0时,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增大 D. 当x<0时,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减小 5、已知k<0,则函数y 1=kx 与x
k
y -=2的图象大致是 ( )
6、若反比例函数1
y x
=的图像上有两点11(1,y )P 和22(2,y )P ,那么( ) A .21y y 0<<
B .12y y 0<<
C .21y y 0>>
D .12y y 0>>
7、如图,函数y =k (x +k )与x
k
y =
在同一坐标系中,图象只能是下图中的( )
8、知反比例函数y =,当1<x <2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A . 0<y <5
B . 1<y <2
C . 5<y <10
D . y >10
9、如图,矩形ABCD 的顶点A 在第一象限,AB ∥x 轴,AD ∥y 轴,且对角线的交点与原点O 重合.在边AB 从小于AD 到大于AD 的变化过程中,若矩形ABCD 的周长始终保持不变,则经过动点A 的反比例函数y =(k ≠0)中k 的值的变化情况是( )
10、已知图7中的曲线函数y
x
=(m 为常数)图象的一支. (1)求常数m 的取值范围;
(2)若该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2y x =图象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A (2,n ), 求点A 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11、如图,点A、B分别在x,y轴上,点D在第一象限内,DC⊥x轴于点C,AO=CD=2,AB=DA=,反比例函数
y=(k>0)的图象过CD的中点E.
(1)求证:△AOB≌△DCA;
(2)求k的值;
(3)△BFG和△DCA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其中点F在y轴上,是判断点G是否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12、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P(n,2),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点C,PB⊥x轴于点B,且AC=BC.
(1)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D,使四边形BCPD为菱形?如果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